衣藻和蓝藻是植物吗:用现代价值解读春秋大义:刘绪义读春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3 12:13:39
 1、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

    读《左传》之前因后果

    中国是一个注重历史的文明古国,人们常说《二十五史》,加起来有几千万字,码起来比一层楼还高。那么中国的历史是不是都浓缩在这里呢?显然不是的。虽然人们把这二十五史称为正史,正史就是官方的史书,在此之外,还有数不尽的野史,野史算不算历史呢?又算又不算。除开野史而外,还有许多史料都还没有被包括进来。比如说二十五史是从司马迁的《史记》算起,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史,这其实就有误会。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史不是《史记》,在它之前,就存在有官修的史书,比如《春秋》就要比它早将近一千年。《春秋》无疑也是官修的史书,与之配套的是《左传》,同样是官修(史官)的史书。只不过,在汉代,人们不把它归入史部,而是归入了经部。“经史子集”是图书的四部分类法,它起于西汉的刘歆。经比史重要,故经是排在第一位。

    什么是“经”呢?经和纬是对应的,经字的本义是丝织品中的纵线,横线就称纬,和现在地球仪上的经度和纬度是一致的。古代称“经”的意思就是从这里引申来的,它有几个意思,一是“常”,就是人类社会的常道;另一个意义是“法”,就是必须遵照执行的*。所以能称为“经”的,都是些很了不起的东西,如同今天所说的“经典”。谁说中国人没有法律意识呢?“五经”就是五部成文法。到汉代时,有五部作品被人们称为“经”,俗称“五经”,它们分别是《诗》、《书》、《礼》、《易》和《春秋》,本来还有一部《乐》,合称“六经”,但这一经到汉代就没看见了,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找到。当然,也不是汉朝人才开始称“经”,早在战国时期,诸子的一些著述里面就开始把它们称作”经”了。《庄子?天运》里就有了“六经”的说法了,这六经里面就有《春秋》。

    那么,《春秋》本来不是一部正史吗?如何变成了经呢?原因就在于这部正史太重要了。“春秋”本来是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的史书,它是官修的,各个诸侯国都在修史,而且都把他们的史称作《春秋》,如晋国有《乘》,楚国之有《梼杌》,鲁国有鲁春秋,齐国有齐春秋,孔子说他曾见过120国的《春秋》,墨子也说“吾见百国春秋”。那个时候各个诸侯国都有专设的史官,史官还是世袭的,爷爷做了史官,他的儿子无疑也会是史官,他的孙子、甚至子子孙孙都可以做史官。甚至到了汉朝还是这样,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太史公,所以谈太史公死了,司马迁就接了他的班,班固的父兄也都是史官。那个时候的史官是很严肃的,而且是很独立的,诸候和王的话可以不听,他们只坚持一条基本原则:秉笔直书,就是事实是怎么一回事,就怎么写。谁想开后门或者行政干扰都是不行的。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史官叫做董狐,他的老板晋灵公无道,正卿赵盾屡次劝谏,灵公就是不听,还想杀他,赵盾就只好逃亡国外。后来他的同族一个叫赵穿的就把灵公杀了,赵盾就结束了政治避难回国,回国做为一个原先的正卿是应该*弑君的臣子的,但因为赵穿是自己本家,赵盾也就没有找他麻烦。这时董狐就在晋国的史书《春秋》上写道:“赵盾弑其君”。这个赵盾很冤枉,明明不是我杀的嘛,怎么要说是我杀的呢?这不是胡写嘛?但在那个时代就不是胡写,赵盾当然要辩解咯,董狐就解释了,他说,你要流亡国外,却没有离开边境(亡不越境),回国后做正卿的你有义务*逆贼,而你不履行义务就等于是放纵逆贼,(反不讨贼),你就是主谋,不是你杀了老板还会有谁?(非子而谁)所以孔子连声称赞:“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这个董狐大约就是西汉董仲舒的先祖。

    当然,不止董狐一个人是这样,还有许多,只是很多没有留下姓名,做了无名英雄。齐国还有一家三兄弟,前赴后继,为了在齐国的《春秋》中如实记上一笔”崔杼弑其君”,付出了两条人命。事情的起因是齐国的国君叫做齐庄公,庄公看中了他的臣子崔杼的妻子,就上她的床,这就给崔杼戴了一顶绿帽子,这还不打紧,庄公荒淫到又把崔杼的真帽子都送给了别人,等于把奸情都公诸于众了。崔杼非常恼火,就设计把庄公杀了。其实,崔杼的这位妻子也是二手货,是齐国的一个棠邑大夫的妻子,因为长得漂亮,崔杼看中了,棠公死后老崔就把她霸占了。看来两个人半斤八两,都是差不多的货色。国君被杀了,这是大事啊,齐国的太史就在《春秋》上写了一笔:“崔杼弑庄公”。崔杼看了,“杀之”。太史的弟弟来做太史,他仍旧这么写,崔杼又把他杀了。太史的小弟弟出来做太史,还是这么写。崔杼没办法了,杀不怕啊,他自己反倒怕了,于是只好“舍之”,放了他。这件事被司马迁写在《史记?齐太公世家》里,现在的中学教材里还选了它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