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姗姗吻戏床大全:留住孩子们学习语文的胃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5:02:42

留住孩子们学习语文的胃口

施久铭

 

        关于语文学习,很多孩子说,语文其实蛮有意思。然而现实是,随着年龄增长,不喜欢语文课的孩子越来越多。我想,若不是很多败坏胃口的东西存在,语文,这个与人类天性贴近的学习内容怎么会被那么多孩子抛弃呢?孩子们天生是喜爱语文的,这一点上我赞同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观点,他说,语言、语文学习的结构是机能性的,是隐藏在生命体中、本来就具有的。所以,语文教学的指向始终要朝着以学生为本,不断开掘或启发生命体中的本能。

        这意味着,无论我们谈多少人文性、工具性,语文教学(当然可能不光是语文教学),都必须有一个底线,那就是——不能败坏学生的胃口。然而事实是,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原本学生按照自然、正常发展可能学得好,可能更感兴趣,却因为教师的教学或者其他非智力因素而远离了这个学科,这里,教育教学反倒起了副作用。

如何阻止语文教学继续在这条下降线上滑落,需要我们警醒。

用学科魅力建立内在知识秩序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老师首先应该是语文老师。这倒不是说语文老师有多大本事,而是说语文是基础学科的基础,作用是重要的。因为我们常常看到,语文学不好的学生,其他学科也不一定能学得好。

        既然是基础学科的基础,那么如何让学生保持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便更值得每位语文教师教学之前认真思考了。

        我们知道,兴趣产生于良好、自然的秩序中,当学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感到安全、舒适,并有智力上的追求时,他们是最容易保持学习兴趣的。

        这里所谈的秩序不同于我们常说的教学秩序,它是一种知识秩序。教学秩序是一种外部秩序,往往是表面化、形式化的,是管理层面的,而知识秩序则是内生的,它生发于学生对知识、学科的内在兴趣,一旦形成便会长期保持。

        那么,知识秩序又要如何形成呢?

        我觉得第一点是,教师要拒绝惯性的思想依赖。

        经济学里有一个名词叫作“路径依赖”,在语文教学中这个词语是贬义词。语文教学有太多的“路径依赖”了,它们捆死了教师和学生。当下,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必须解除这种“路径依赖”。

        这些“路径依赖”有的来自考纲、教参、教材,当教师被这些“路径”所束缚时,教学的活力便一点点丧失,学生的兴趣也随之消退。更大的“路径依赖”源自思想的惰性。当一个教师习惯了要靠教参、考纲来维系内心的安全感时,作为语文老师的专业成就感其实是荡然无存的。

        依赖注定是没有出路的。所以勇敢跨出一步,拒绝头脑中的“绳索”,新的知识秩序才可能形成。

        第二,知识秩序来自对高质量思维品质的追求。课堂品质的保证源于更高的智力和精神追求。语文学习是分层次的,比如语言学习,有低端语言,就有更高级的语言;语言学习的目标既有对最基本会话、书写的追求,也有对更加高级、复杂、精细的语言表达、写作形式与内容的追求。这种学习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靠思维、逻辑,甚至是哲学的体系来建构的”。正是有了更高的智力和精神追求,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不会停留在对必考内容、应试思维的低端重复上,也不会“屏蔽”掉那些与世界发生精彩联系的地方,从而变得更富挑战,更加真实,更有味道。在从低到高的智力、精神攀登中,知识秩序随之诞生。

        其三,良好知识秩序的形成意味着教师要用专业魅力去牢牢地抓住孩子们的向学之心。

        许多语文教师认为只要建立起外在的威严,就能形成良好的秩序。语文教师大多是班主任,他们对管理孩子都有很好的办法。但细心的语文教师也发现,有时候企图建立外在权威的方法是失效的,如果你的学生对教学有着抗拒情绪时,语文教师的角色便发生了改变,他们要做的,不再是教学专业内容,而是担当起警察的角色。这里还有一个倾向,因为班主任的身份,很多语文教师平时思考更多的是,该怎样用管理的手段营造整齐、统一的课堂秩序,他们通常认为这些便是秩序的全部。然而,这样做是有缺陷的,它使我们经常忘记了语文教师的专业身份。

        我们提倡在教师周围形成专业向心力,用学科和知识自身的魅力把孩子吸引到学科中来。那么什么是专业向心力?林毓生师从哈耶克期间,曾经观察过西方著名大学中的学术结构。对于“什么是权威”,他解释道,“权威就是知识贵族”,而哈耶克就是思想、知识体系中的权威。有一个现象让林毓生这个东方学子印象深刻,他认定是属于西方学术的优秀传统——每逢学术研讨会,无论多大牌的专家,哪怕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言完毕,大家都如约般静静地等待哈耶克教授开口。这不是故意营造的外在威压,也不是人格不平等的臣服,而是由知识、思想本身的魅力形成的自然秩序,那一刻,虽然保持缄默,却在相信真理和知识的人周围存在着强大的磁场。

        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当仁不让地做语文课堂的知识贵族,他的学科素养和贴近学生的思维与研究使他的课堂流淌着母语高贵的血液。拥有这些,知识秩序便会自然形成,在教师与学生间才能形成经由知识传递的高贵思想。这样建立起来的秩序,会让孩子们无比留恋、向往。

        很多成功的课堂,我私下理解,就是生长着良好的知识秩序,它不用采取外在、强制的手段,却能让孩子从内心里渐渐向学习、思考靠拢。

我们期待这样的课堂。

努力回到教学的常识

        语文教学最为人诟病的是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有人曾列举了中美两篇小学生作文的命运:有个美国小学生前几年写了一篇作文,大意是一群孩子在森林里发现了一枚蛋,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它捡回准备将它孵化出来。孩子们纷纷猜测这是什么蛋,有的说是孔雀蛋,有的说是鸵鸟蛋。孩子们在猜测中焦急地等啊等, 28天后终于有动静了,蛋壳中竟孵出了他们的总统克林顿。孩子们欢呼雀跃。这篇作文最后获得全美最优秀作文奖。几乎与此同时,当年也有一名武汉小学生写作文说“春天不好”后,竟被语文老师批为“胡思乱想”。

        两篇作文的遭遇,实际上是两国教育者对待孩子想象力的态度。什么样的态度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其实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保护、发展想象力是最大的常识,如果说想象力在作文教学中长期缺位,那便是不正常的现象。

        面对不正常的现象,人们自然会问,孩子为什么会丢失想象力?

        具体到教育教学,还是要深入到过程中去分析。

        学习写作文都有一个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同其他学习形式一样,老师教、学生学,最终为的是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写作。

        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应当追随学生的学。

        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我们很多孩子,从模仿到创造,并没有如期待般产生历险的一跃,他们始终只能在地上匍匐。

        究竟是什么捆住了孩子们创造腾飞的翅膀?

        我认为,还是与教学方式有关。

        学校里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还在充当着家长的角色。他们的教学思维,同大多数中国家长一样,做任何事情瞻前顾后,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他们认为,教学成功的前提是把孩子保护好,不要出什么错,哪怕只是思维上的小歧路,都要杜绝,教学前一定要预设出最安全的路径。

        这实际上是一种不信任。不信任孩子自己能走、能跑,不信任他们能够自己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不相信他们天生就是为学习而来的。

        不信任、不放手的结果只有一个,那便是在无微不至的保护下,孩子丧失了学习的本性,本应该在自我学习、体验中产生的情感状态、想象力、判断力、创造力,全部退化、枯萎。

        基于这种认识,我十分支持管建刚老师在《我从不上“作前指导课”》里面的观点。管老师正是看到了以往作文教学中那些违背常识的现象,并勇敢向它开战的。

        他说得多么好,“教师们可能会说:‘我不指导,学生怎么会写?’他们忘记了,我们的学生学的是母语,学生在认识字之前,对母语的表现规律已经有了潜在的认识和把握。如此‘指导’,学生的作文怎么可能还有儿童思维的原生态?如此‘指导’,创造性与灵动性,焉能不荡然无存?学生写作起来,不是思考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看法,怎样将故事讲好,而是想着怎样按老师的提纲、老师提供的技术与技术的要求,来完成作业,这样的‘指导’直接导致了原本活生生的、个性迥异的学生,写出了千篇一律、面目可憎的作文。学生只能是把自我全部抛弃!

        果不其然,文章发表后许多老师来信要求同管老师商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便是:“我虽然同意作后讲评的重要性,但不同意完全取消作前指导课。”

        从学术层面上,争鸣和讨论是必要的。

        但是,相对于孩子创造力、想象力的危机,我仍然赞同管老师“先写后教”、“以写定教”的主张,因为唯有如此,作文教学才回到了常识的轨道上;老师才能甩掉束缚、轻装上阵,孩子才能在找回想象力的道路上重新起飞。

也唯有如此,才能留住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好胃口!

 

注释:

        ①殷海光、林毓生:《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11月版。

        ②李甘林:《中国孩子何时能从一枚蛋中孵出克林顿?》,《中国青年报》,20101125

        ③管建刚:《我从不上“作前指导课”》,《人民教育》,2010年第 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