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花店 合肥:探寻“虎妈”教育模式背后:什么才算成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4:45:22
探寻“虎妈”教育模式背后:什么才算成功 2011年03月23日 08:45:07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年轻妈妈胡敏的苦恼,前不久上了报纸。她的女儿刚5岁,可怎么教育女儿,已经让胡敏纠结不已。

  她从网上得知,年初《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书摘文章,标题叫《中国妈妈为何更胜一筹》,作者是美籍华人蔡美儿,内容取自她的自传体新书《虎妈战歌》。“虎妈”严苛的家规,比如不给吃喝迫使女儿学会一段钢琴曲的故事,一下抓住了美国人的眼球,由此引起轰动和热议。

  难道说美国的父母,真的认为“中国妈妈”更胜一筹,接受了这种强迫式的育儿经?胡敏为此感到困惑。因为不久前,她刚好读到一本育儿书,作者也是个美籍华人,也姓蔡,叫蔡真妮,介绍了自己在美国的育儿经历。但这位有3个孩子的母亲,育儿观却与“虎妈”大相径庭。

  胡敏犯了难:两位年龄相仿的华人妈妈,两种迥异的教育方式,哪种更好,自己该怎么选择呢?

每一个所谓成功的“虎妈”教育模式背后,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本书,其实是关于我向我的中国移民父母,学习如何用一种传统方法,教育我的两个女儿。”在回复邮件里,蔡美儿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蔡美儿属虎,生于1962年,在美国长大,毕业于哈佛大学,现在是耶鲁法学院教授。她的丈夫是犹太人,两人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索菲娅今年18岁,小女儿露露15岁。姐俩3岁练琴,老大7岁获奖,14岁到卡内基音乐大厅演出,小女儿12岁就坐上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的位子。姐俩被称为 “音乐神童”,且门门功课都得A。

  蔡真妮十多年前才移居美国。出国时她已经30岁,儿子小州6岁。在美国,她又生了女儿凯丽和儿子三猪,现在一家住在宾夕法尼亚州,仨孩子分别上大学、初中和幼儿园。在国内读了师范,又当过老师的蔡真妮,深谙中国式教育,也曾满脑子有望子成龙的念想,但到美国生活后,她的育儿方法不得不改变。先前中国妈妈习以为常的手段,被硬生生地拧了过来。她将自己在美国育儿的“痛苦”经历,写成了书——《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谈及“虎妈”一事,蔡真妮说前一阵儿,确实在北美掀起不小的风波,现在平息很多了。像美国人一样,不少华人也很关注“虎妈”。有人说她是个尽心尽力的好妈妈,帮助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有人说她过分了,侮辱了中国母亲,骂声一片;甚至还有人认为她的心理有偏差,仅仅为了宣传书,才哗众取宠。

  “现在‘虎妈’已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比如一个妈妈比较严厉些,大家就会说:她是个‘虎妈’吧?”蔡真妮说。

  有一封台湾女孩写的信,在北美的网上广为流传。作为“虎妈”式教育的亲历者,这个女孩写道:

  “我们家70年代从台湾移民到美国。我妈妈是养育了4个孩子的家庭主妇,对我们非常严厉。在我家里,如果在成绩单上有一个B,就被视为失败。很大的焦点和压力,都被放在最大的孩子身上,也就是我的大姐。”

  很久以后她才明白,母亲当时花了很多力气,用来把她大姐塑造成一个弟妹效仿的模范。“我曾嫉妒地称我大姐为:每对亚洲父母梦想中的孩子。”

  大姐的表现一直优异,参加了校游泳队、学生法庭,钢琴级别也很高,因为学习成绩很好,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毕业后到一家大咨询公司工作,后来又在哈佛读了工商管理硕士。“她的薪水是6位数,为人温柔,跟一个博士订婚,买了一栋房,然后结婚。”

  多完美的人生,多令父母骄傲的女儿呵!但她的大姐出事了。

  30岁时,也就是结婚一个月后,大姐将一根塑料管套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因一氧化碳中毒,自杀在新家的车库里。丈夫下班回家后,才发现了她的尸体。“姐姐在遗书上说,她很抱歉,她深爱我们每一个人。”事实上,大姐隐瞒了自己的抑郁症,长达两年。

  她生命的原动力、生命的热情被母亲剥夺了,一直都为父母的期望活着,等到了可以为自己活时,却不知活着的意义。原以为结婚会好,但发现并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她选择结束生命。

  “姐姐去世6年了,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妈妈一直秉持着的‘虎妈’理念也随之被埋葬了。如果今天你来问我妈妈,这样的教育方式究竟适不适合,她当然想用那一大箱成绩单、体育奖杯、钢琴谱和哈佛学位来换回自己的女儿。不过,我姐姐已经回不来了。”

  “每一个所谓成功的‘虎妈’教育模式背后,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也许,这种模式取得了一时成功,但这种成功能保持多久,没人说得清楚。”

  这个台湾女孩把信直接发给了“虎妈”蔡美儿,希望她能帮助读者了解,为什么在美国的亚裔女性,有着全美最高的自杀率。“我知道,我姐姐的故事,是个非常极端的案例。我也不是说,‘虎妈’的教育模式最终会引起孩子这样的悲剧。但我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在蔡美儿炫耀自己成功时,为大家提供一个值得参考的例子。《华尔街日报》竟然发表这样一篇书摘,这让我很失望。”

  出乎意料,她收到了一个非常迅速的回复:

  “谢谢你花时间读我的文章。我对你姐姐的事表示遗憾。《华尔街日报》上书摘的题目并不是我选的,而且我也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好的养育子女的方式。我的书里表达得更加全面,而且大部分都是我在重新思考作为一个‘严格的中国移民’的问题。蔡美儿”

  女孩对这样的回复并不满意:“好吧,我只能说《华尔街日报》那个取标题的编辑和书商,一定很满意现在引起的巨大争论。不幸的是,更多的人,没有看出作者本人对‘严格的中国移民’的再次思考。很明显,因为不买这本书是看不到这些内容的。”

  “《华尔街日报》把这本书弄得看上去很邪恶,赢得了点击率。出版社则赢得了市场。而作者却说这只是在对‘虎妈’这个问题开玩笑。每个人都获利了,也许这只是一场秀吧。” 在书里,“虎妈”说自己小的时候,曾被父亲用福建话气愤地叫作“垃圾”。当妈后,她自己也曾用英文,在朋友聚会的晚餐上,当着众人的面称大女儿“垃圾”,以至于一个美国女儿哭着离开了。“虎妈”说,中国家长N多做法,恰恰跟美国父母相反。

蔡美儿正在她的家里看着自己的女儿弹钢琴

  比如,中国妈妈可以对女儿说:胖子,减肥吧!但西方父母可不敢对孩子说出“胖子”这类的贬义词。美国父母只要求孩子尽力而为,但中国爹妈可以命令孩子,照自己的话去做。比如“虎妈”著名的家规:不允许参加伙伴聚会、不允许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不允许得A以下成绩、不允许演奏其他乐器而不是钢琴或小提琴、不允许一天不练习钢琴或小提琴……

  中国的家长,为何能对孩子为所欲为呢?蔡美儿说自己有“长期深度思考”,她总结出3条:

  一是,西方父母太在意孩子的自尊,太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中国父母则不然;二是,父母恩重如山,中国父母认为孩子欠他们的,所以,孩子得倾注一生听命于父母,并做出让父母为其感到骄傲的事,作为偿还;三是,中国父母认为,自己知道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因此,他们可以推翻孩子一切自己的愿望和喜好。

  蔡真妮到美国后,经过细细地品味和观察,也发现了中美父母的不同点:“我感触最深的是,咱们拿孩子当‘物’,他们把孩子当‘人’。”

  “看他们给小婴儿换尿布,妈妈嘴里会唠唠叨叨的:宝贝,我要给你换尿布了,可能你会有些凉呵,没关系,马上就好。咱们会觉得,小月孩儿,能听懂啥呀!可人家从孩子很小时起,无论对孩子做什么事,都会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做,父母总是平等地对待孩子。”

  女儿凯丽上小学四年级时,学校要教一门乐器,至于学什么,由学生自己选,老师只管教。选乐器那天,教室里放了各种各样的乐器,蔡真妮没料到凯丽会选中提琴,这琴她压根儿没怎么听过。

  “大提琴吧,知道有个马友友。小提琴,更是路人皆知。我周围中国人的小孩,想学弦乐的,全选小提琴。小提琴在乐队里多重要,可以拉到首席,而且曲目丰富,有很多协奏曲、独奏曲。那个中提琴,在乐队里只是个伴奏的,几乎没什么独奏曲目。”

  蔡真妮又习惯性地从中国父母的角度想,反正都是拉,干嘛要拉中提琴,小提琴多好,等到了五年级参加乐队,演出机会也多。她带孩子去乐器店租琴,发现小孩用的中提琴和小提琴大小是一样的,相差的只是一根弦而已。

  老公想起他姐姐家就有一把小孩拉的小提琴,寄来就得。琴到了,蔡真妮到琴店换弦,人工加琴弦要100多美元,她心里更别扭了。又做女儿的思想工作:咱有现成的琴,要不你就学小提琴吧,都是拉,一样的。

  “不要!我不喜欢小提琴的声音,太高,中提琴的声音好听。”凯丽坚决不换。

  要照中国妈妈的做法,这是为孩子好,非得把她给拧过来不可。“我也不是不敢,是我不愿意那样做。虽然心里别扭,但我知道,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毕竟是她在学琴,又不是我学。父母要尊重孩子,给孩子做选择的权利,这才是真正为孩子好。如果她想做一件违法的事,那么当爹妈的,要坚持修正她的想法。但在学什么乐器、学什么专业这种事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蔡真妮接受了这样的育儿观:“尊重孩子,是做父母最起码的原则。在美国,凡事都是这样,强调孩子的选择权,大人必须尊重。所以,小孩一个个特有主意,他们打小就被培养出了这种态度。”

  蔡美儿的观点则截然不同,在电子邮件中,她告诉我们,自己书里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在选择中挣扎。

  “以‘个人自由’的名义,给孩子太多选择,这听起来似乎很棒。当我的孩子们还不到10岁时,用美国式的教育,在实际生活中,这意味着让很小的孩子去选择吃什么,多少时间用在玩游戏上,看多少电视节目。我和这个问题斗争,因为我知道,孩子们除非到了一定年纪,否则,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出成熟、明智的选择。”

  “主流美式父母的问题在于,他们在孩子太小的时候,就让他们自己选择。我相信美国父母能够从中国传统父母身上,学到一些积极的东西。”

  但“虎妈”的良苦用心,并没有让美国读者领悟。

  有一次,蔡美儿答记者问时,被问到自己的童年是否快乐,她说是快乐的,至今都喜欢和父母家人在一起。她的回答,让美国听众奇了怪,一个没有自由的童年,怎么会是幸福快乐的?

  不少读者跑到网上质疑评论她。比如:“其实,没什么可奇怪的,一个从小就被剥夺了自我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是真正的快乐和痛苦。他们的快乐和痛苦,是以如何才能使别人产生她自己所预计的效果而定的:需要耸人听闻时,他们可以大做痛苦状;需要让人羡慕自己时,又大做幸福样。”

怎样去衡量一个人的成功?全A成绩、到卡内基去表演就是成功吗?

  “虎妈”故事盛行时,蔡真妮在家里跟12岁的凯丽讨论过。听了“虎妈”的家规以及对孩子的严厉要求,凯丽的眼泪当时就下来了。蔡真妮问你哭什么,她哽咽着说“虎妈”的两个女儿太可怜,太可怜了!

 

蔡美儿和她的两个女儿在一起

  “我笑说,人家自己不觉得,她们都是全A生,大女儿还到卡内基大厅去表演钢琴,‘虎妈’为此很自豪。凯丽回答:妈妈,你不这么对我,我以后也会拿全A,再说不拿全A,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喜欢弹钢琴,不一定要表演给别人看,自己enjoy(享受)就好了,你千万不要变成‘虎妈’啊,太恐怖了!”

  “怎样去衡量一个人的成功?全A成绩、到卡内基去表演就是成功吗?这是‘虎妈’风波后,许多人都在问的问题。”蔡真妮说。

  前不久,蔡真妮朋友的儿子,考进了所在州的青少年交响乐团。朋友告诉蔡真妮,考小提琴的孩子很多,竞争激烈,但中提琴因为学的人少,水平差不多的都可以考进去。“你只要请私人教练,稍微训练凯丽一下,她就可以考进去的,这样会有很多表演机会不说,以后对于孩子申请好的大学都有好处。”

  蔡真妮和女儿谈了谈,凯丽勉强同意去跟私人教练上课。那时,她的好朋友去学了跆拳道,凯丽跟着去看了一次,回来就变卦了,说她不想专门去学中提琴,想去学跆拳道。

  当妈的劝诱孩子:要是考进青少年交响乐团,会有很多表演机会,对将来上个好大学也有帮助。但凯丽说自己对出去表演一点儿兴趣都没有。本来,蔡真妮已约好了教琴的老师,看到女儿是这个态度,只好打电话取消了学琴的课程,送女儿去学跆拳道了。

  “至于到哪里去表演,对于父母来说,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孩子喜欢站在众人面前表演的感觉,我会努力帮她达成目标;如果她不热衷,我觉得那种事情,有没有都无所谓。”

  据蔡真妮这么多年的观察,她发现周围的美国人,无论做什么职业,感觉都不错,就连个清洁工,都是一副很自在、自得的样儿,不觉得低人一等。

  “我曾在国内报刊上看到一篇纪实文章,说一个单亲母亲给人家做清洁工,没想到这是儿子的同学家,结果被放学来玩的儿子撞见,儿子顿时脸色大变,转身跑了。妈妈做完工,很忐忑地往家走,边走边想怎么跟儿子解释。很显然,母子俩都觉得做这份工作丢人。要是在美国,孩子会感恩母亲用辛勤工作来养活他。同一件事,一个感觉是丢面子,一个是感恩,观念上的区别真是很大。”

  望子成龙,急切地巴望孩子出人头地去“成功”,确实是“虎妈”这样的中国妈妈育儿的奋斗目标。

  “要想走向卓越,就得坚持不懈地练习、练习、再练习。”这是“虎妈”的经验之一。她的俩女儿,每天都必须练琴,即使全家去世界各地旅行,也得天天见缝插针地练。在中国西安,他们就是在黎明,大女儿练了两个小时钢琴后,才去参观兵马俑的。还有一回,她家祖孙三代去希腊度假,下午3点到达旅馆后,姥爷迫不及待地要带外孙女们去看人身牛头像。但蔡美儿坚持要小女儿露露练10分钟的小提琴。

  “能不能晚饭后再练呢?”姥姥建议说。

  “不行!”“虎妈”很坚决。

  琴是练了,但完事后的情况是这样的:露露愤愤不平、泪流满面;孩子爸双唇紧闭、郁闷至极;姥爷、姥姥则等得疲劳过度、昏昏欲睡。而他们热切想参观的地下迷宫,也关门打烊了。

  关于“虎式”教育的PK,居然闹到了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

  论坛期间,组织者安排了一场有“娱乐价值”的研讨会,由拉里·萨默斯挑战“虎妈”蔡美儿。

  萨默斯是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前校长。他首先发言,说自己并不是“虎妈”说的那种“懒惰的西方人”。无论在家中还是职场上,他都算得上是一个“死硬派”。

  就是这么一个遵循传统价值的“死硬派”,也不赞同“虎妈”逼迫式的育儿风格。他向“虎妈”崇尚的价值观提出质疑:学业成功,是孩子通向理想职业的唯一途径吗?这位哈佛前校长又问:谁是过去25年来,最受瞩目的、让全世界改变了看法的两个哈佛学生?

  “是比尔·盖茨和马克·扎克伯格,他们都没有毕业。”他接着说道,如果是“虎妈”培育的产物,那他们的这种表现,是无法让他们的母亲感到喜悦的。

  接着,他说出如下事实,哈佛校友大致有以下特征:得A的学生成为学者;得B的学生花时间,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好大学,传承家族的名望;得C的学生,则成了亿万富翁和捐助者。

  究竟什么,才是养育孩子的终极目的?

  萨默斯若有所思地说:“在任何情况下,也许我们应该同意幸福是最重要的。解开幸福由来的奥秘,是最成功育儿经的关键。毕竟,人平均四分之一的生活是在孩童时期,这是一个不短的时间。让他们在18年中,尽可能的快乐,是重要和有益的。”

我宁愿丢掉我这点所谓的成功,去换取没有留下伤痕的快乐生活

  “刚来美国时,我还是用国内那套对待儿子小州,现在想想太粗暴了,心里很愧疚。”蔡真妮说。

  作为一个中国妈妈,她的育儿观的改变,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当我看到这里的孩子,那么快乐、那么自信,无论学习成绩如何,都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他们文化里对孩子的充分尊重,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觉得,为孩子建立起一分自我认同感,一分自信,一分爱心,拥有良好的情商,这些东西虽然无法用成绩衡量,但对于孩子的人生,却更加重要。”

  凯丽小时候语言发育迟缓,智力平平,小学各科成绩位于中游。蔡真妮认为,只有她自己对学习真的有兴趣了,才会学好。“如果我盯着,抓她的学习,辅导她、训练她,暂时会让她的成绩提高,但长久下来,就把她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都盯没了。她会变成为了得到好成绩而学,为了父母而学,这就从根本上毁了孩子的求知欲。”

  那段时间,放学后邻居的孩子来喊凯丽出去玩。凯丽问妈妈可不可以去,她说可以,作业没写完没关系,你自己睡觉前给写完了就行,别耽误了和小朋友玩。要照在国内,蔡真妮肯定跟孩子急眼:不许去,给我写作业去!

  “我心底里真的认为,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比学习重要。多参加群体的自由活动,小孩自然而然地学会如何与同伴交往:怎样让自己的意志得到实现,有时候必须妥协、要有合作精神、怎样对待不同意见、感受别人的情绪……这些都是人际关系的启蒙,是书本上学不到而孩子进入社会后最能用得上的素质。”

  “督促孩子学习很简单,回馈也是立竿见影的,尤其在小学阶段。而培养孩子的情商比较难,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效益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父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人,所以必须耐下心来,沉住气,给孩子足够长的时间,去发现和完善自己。”

  相反,“虎妈”强迫式的教育,给她的俩孩子带来什么样的真实感受?这在蔡美儿的书里描述不多。但两个不经意间提到的细节,让人读后印象颇深。说的都是“虎妈”的大女儿,那个听话的,每天放学后直接跑步回家练琴,总是努力做些“光宗耀祖”事情的索菲娅。

  索菲娅6岁时,有一天,孩子爸在钢琴琴键的木制部分,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印记。仔细检查后,他认为这些是牙印。经过一番询问,女儿承认,是她常常啃咬钢琴。

  有次开家长会,老师跟蔡美儿说,自己从没教过像索菲娅这么优秀的孩子,但同时,对她的社交感到担心,因为在午餐和课间休息时,索菲娅总是独来独往,还经常抱着一本书独自在校园里闲逛。这令“虎妈”惊讶,因为每当追问女儿在学校过得怎么样时,孩子总说“不错,挺好玩的”。

  有读者猜测,“虎妈”的女儿们并不快乐。

  有个心理学博士,写文章劝导“虎妈”。“我相信,蔡女士粗鲁武断的家教方式,来源于她自己的不幸福。你或许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这正是我父亲的‘虎式’家教告诉我的。”

  他讲述,在自己整个少年时期,“虎爸”总是不失时机地指出他的愚蠢。那种极强烈的、不顾代价地让儿子成功的欲望,使得他不管做得多好,多么听话,也不被允许花时间去和朋友们玩耍,因为,“虎爸”永远认为他做得还不够。

  “三年级时,一个星期六的早上,他让我坐在厨房的桌子旁,然后把一块肉丸子大小的粉红色、颤巍巍的肉,‘吧唧’一下扔在我面前的盘子里。这块长方形的肉是牛脑。在以后的一年里,我父母强迫我每个周末吃一块。通过这种努力,我一点也没有变得更聪明。”

  那时侯,他的“虎爸”从不认为自己的方式太极端,从没想过自己的粗鲁武断应不应该,从来没觉得把孩子与外界隔离有什么问题。在“虎爸”的脑子里,自己的做法,绝对是正确的,是为孩子好。

  “直到看我成年后,以温暖夸赏的方式养育孩子时,我父亲才意识到,世上还有更好的育儿方式。3年前,在家庭聚会上,父亲承认了他后悔自己的家教方式。我当时不知说什么好,因为伤害已经造成了。我曾经历了无数小时的心理治疗,我对自我价值的否定,使我不得不靠酒精来麻木疼痛。我本应该追逐梦想,而不是追逐痛楚。”

  同为父亲的他认为,孩子需要父母的爱和接受,以便培养出自尊。像心理游戏、感情摧残和强权控制一样,贬低孩子会使他们感觉自己不值得爱、不值得支持,这种感觉会跟随孩子一生。直到现在,每天,他仍然想自己到底是不是愚蠢的。直到读研究生之前,他在班上没有举过手,因为他真心地认为,像自己这样一个傻瓜,根本没有值得发言的东西。

  “现在,我30多岁了,我敢肯定,从表面上看,我是成功幸福的。我出版了书,是一个公司的主管,有一个心理学博士学位。尽管有这一切,我父亲的教育方式仍是失败的。因为我的内心深处,已是支离破碎。”

  “假如我能对蔡女士说一句话,我想说的就是,我宁愿丢掉我这点所谓的成功,去换取一个没有留下深深伤痕的快乐生活。”

我担心他们被“虎妈”这事忽悠,那可是国内孩子的灾难

  在不少读者眼里,“虎妈”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在她小女儿露露身上是失败的。

  “别在我面前晃来晃去的,你让我想起伏地魔(《哈利·波特》中黑暗势力的魔头)!”露露竟对蔡美儿这么喊。每天催促、逼迫小女儿练琴,成了“虎妈”越来越艰难的事。母女俩讨价还价、斗智斗勇,对抗不断翻新,冲突日益升级。以至于“虎妈”自己的中国母亲都担忧了:“美儿,你对露露太严厉、太过分了。你将来会后悔的!”

  “你过去不就是这么教育我们的吗?”

  “你不能像我跟你爸那样教育孩子了!因为时代已经变了。”“我从露露的眼神,就知道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露露7岁时,“虎妈”可以用不给吃喝,不给生日礼物,逼迫她练成一支钢琴曲;11岁,可以把她从校园活动中拽出来,进行额外的小提琴练习。但到了13岁后,这种逼迫渐渐对露露不起作用了。

  莫斯科的一家咖啡厅,前来旅游的“虎妈”一家正在用晚餐,她要小女儿尝尝鱼子酱,不吃。她又把鱼子酱朝前推了推,“尝一粒,就一粒”,可露露就是不吃

  “虎妈”习惯性地数落着,没想到,露露多年的积郁,来了一个总爆发。母女俩的对话,极富戏剧性,惊心动魄。

  “闭嘴!”这是小女儿说的。

  “你敢对我说闭嘴,我是你妈妈!”

  “我恨你,我真的恨你!”露露声嘶力竭地喊着,整个咖啡厅的人都听见了,盯着看,“虎妈”很没面儿。

  “你以为你爱我,可事实并不是这样。你每一秒,都在让我自我感觉一落千丈,你毁了我的生活,我无法忍受继续待在你身边。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露露继续发泄着:“你是个令人恐怖的妈妈,你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除了你自己,你谁也不关心。你是不是难以相信,你为我做了那么多,我却忘恩负义?你为我所做的一切,实际上都是为了你自己。”

  “你是一个令人恐怖的女儿!”“虎妈”吼道。

  女儿继续无情地说:“我知道,我不是你心中期待的那个女儿。我不是中国人!我也不想成为中国人。你为什么不让这些想法见鬼去?我讨厌小提琴,我憎恨我的生活,我恨你,我恨这个家!我现在就要把这个玻璃杯砸个粉碎!”

  “砰——”,玻璃杯被狠狠摔在地上,水和玻璃碴儿四处飞溅,咖啡厅所有人的眼睛,全齐刷刷地转了过来。“虎妈”简直被气疯了,浑身哆嗦,冲出门外,哭泣着在红场上狂奔……

  “虎妈”最终放弃了小女儿的小提琴练习,露露辞去管弦乐队首席小提琴手的位置,自己选择打网球去了,而且打得不亦乐乎,“付出了110%的努力”。

  相对于“虎式”教育,蔡真妮说自己更像是“放羊”。

  凯丽今年上初中了,前些日子,开了第一次家长会。看过一眼女儿的成绩单,蔡真妮不禁大吃一惊:9门课,凯丽得了7个A,一个B和一个C。

  “我吃惊的是,她居然得了那么多的A 。我预期在学习上,她会在高中时开窍,会知道努力,成绩应该会好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到凯丽对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越来越有兴趣了,自己找很多课外书看,有种渐入佳境的感觉。我真没想到,刚上初中,她的成绩就上来了。”

  小儿子三猪现在还没上学,蔡真妮说自己没教过他一个单词,但三猪已经可以自己阅读了。姐姐看什么书,他都要跟着翻一翻。

  “所以我越来越相信,学业上的事儿,父母不用跟着操心,求知欲是天生的,发现孩子有哪方面的兴趣,要支持他去探索,去深入,但父母不要干预,干预往往起到了破坏的效果。父母要做的是,维护住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不去破坏它,孩子终究会表现出自己在某方面的兴趣爱好和优势。”

  “给孩子以自由,孩子还给我们的是惊喜。”她说。

  “我家仨孩子,都很快乐、阳光,很有同情心和求知欲,喜欢读书,喜欢玩游戏,也喜欢野外活动,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看着他们,就觉得生活真是太美好了,我对此很满足。将来,孩子们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时,会觉得自己是快乐幸福的,父母给他们提供了爱与尊重的环境,这是我最感欣慰的。”

  中文版《虎妈战歌》已登陆国内,译者写了这样的文章:《“中国式妈妈”→“美国式成功”》。

  对于像胡敏这类妈妈的困惑,蔡真妮是这么看的:“‘虎妈’这事,美国人就是看看热闹,他们从小就被教育出要有独立思维能力,凡事会有自己的判断,绝不会因为‘虎妈’的言行而改变自己的育儿观。”

  “但是国内的家长,因为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重视到了变态的地步,又对名校的名头,特别地看重,所以我担心他们被‘虎妈’这事一忽悠,更觉得应该严格要求孩子了,那可是国内孩子们的灾难啊!”

  蔡美儿在写给我们的电子邮件中,也一再强调,自己的这本书,最初是要写给美国读者看的。因此,对很多亚洲读者来说,或许不能理解这本书里的美式幽默,这需要一点对美国文化背景的了解。

  她对大陆的中国妈妈们的建议是,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要更加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新华调查:从虎妈到钱文忠,"惩戒"教育观能否畅行? 2011年03月04日 11:04:52  来源: 新华网

“虎妈”在监督女儿练习弹钢琴(资料图片)

    新华网上海3月4日电(记者仇逸、俞菀)学习不可能全是快乐的,孩子需要接受更多“惩戒”的历练?复旦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钱文忠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了一篇讲话文章,名为《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引起了高度关注和广泛争议。近21万人点击阅读,超过2000人转载。

    争议的核心,是钱文忠的“惩戒”教育观。在他看来,父母、师长等以爱的名义不断向孩子“让步”,其实是毁了他们的未来;教育向社会的不断“让步”,则会毁了国家的未来。许多网友和家长则觉得,教育下一代不能走极端。有关专家也表示,需理性看待“以爱的名义”与“让步”“溺爱”的区别。

    钱文忠:教育不可能无“惩戒”

    在陪同儿子散步的同时,钱文忠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介绍说,《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是他在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即兴发言,现场反响很热烈,后来又发表在网上,没想到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我的意见并不一定全部正确,但是非常希望全社会都去反思其中谈到的教育问题。”

    钱文忠认为,对中国的教育应当有一种忧患意识。“我赞成对孩子真的严格。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钱文忠说,“我们现在都说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赞扬他,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

    “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钱文忠在博文中说,“我们这个社会最后一道防线是教育。教育不要轻易向社会让步,不要轻易向孩子让步,也不要轻易向家长让步。我们这个社会要赋予校长、老师更大的权利、更高的荣誉、更好的待遇,但是也应该赋予他们更大的责任。”
是否真的不打不成才?

    2011年1月,耶鲁大学的美籍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了名为《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一书(又名《虎妈妈的战歌》),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热点。钱文忠博文中的“犀利”观点,被网友看成是对虎妈“严苛教育”的一种呼应。对此,钱文忠表示:“我的观点的形成和发表其实比‘虎妈’早。”

    在《虎妈妈的战歌》开篇,作者蔡美儿就列出了对女儿的十项要求:不准在同学家留宿,不准留在学校玩,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每门功课至少得到A,必须学习钢琴或小提琴等。蔡美儿认为西方人对孩子的宽容超过了对孩子的教育,恰当执行东方的严格家教方式更有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无论是虎妈的严苛育儿经,还是钱文忠的惩戒教育观,都强调了对孩子教育不可放任自流,而要立规矩、要严厉。对此,网上评论褒贬不一。

    和讯评论网的网友“杨东平”认为,这一模式的严重后果,就是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从小就严重厌学。一个生活在压力和威逼之中、没有梦想和内在学习兴趣的孩子,长大后虽然可以谋取学位和职业,却不大可能成为有高度智慧的优秀人才。所谓“高分低能”“钱学森之问”的症结就在于此。

    新浪博客网友“笑微微”则认为“虎妈”和钱文忠的教育观具有警醒意义。“现在很多‘80后’‘90后’父母似乎在全面摒弃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转而投向全盘西化的教育。然而他们并不太了解,毫无意义的赞扬会让孩子的心灵走向另一极端。”

    更多的网友在这一问题中表现出了理性和中立的观点,认为教育不能走极端。如新浪微博名为“自然”的网友说:“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戒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偏向任何一方面都要出问题,听不得批评也要出问题。小孩的教育应该是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该奖励的奖励,该惩戒的惩戒。”

    网友“天道酬勤”也说:“‘棍棒之下出孝子’是中国的名言,但棍棒用得要合时、合适,且不是唯一手段,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真谛。”

    钱文忠告诉记者:“我提出的‘惩戒’更多的是有感于现在独生子女、隔代亲的现状,孩子成功是大多数中国人幸福的源泉,我们愿意给孩子更多的爱和宽容,但是社会不是真空、不是温床,‘惩戒’教育的背后,是用更长远、更负责任的感情去爱自己的孩子。”
 宽严相济,以爱的名义并非全盘让步溺爱

    和虎妈、钱文忠的观点不同,在网络上教出“哈佛女儿”的“猫爸”也很有市场,代表了另一种教育“成功”。“猫爸”常智韬先生认为教育也可以很温柔,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跳一场圆舞曲,就像猫一样。他女儿常帅坚持跳舞12年,经常因奔走演出而“翘课”,却能在上海七宝中学年年获得奖学金,去年被哈佛大学录取。

    “东西方的教育模式都有其可取之处,并无上下优劣之分。”上海市七宝中学校长仇忠海说,在常帅小的时候,“猫爸”常智韬其实非常注意孩子健康人格的养成、行为的规范,而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比如高中阶段则越来越放手。仇忠海说:“我们应该提倡的是在孩子能自己把握人生、把握学习时的‘放手’,而不是从小就放、彻底放任孩子散漫。我以前看美国的电视剧《成长的烦恼》,发现在西方,家长在强调孩子个性、自由的同时,也在生活中注意理性地引导,并非真正‘一放了之’。”

    在现实中,宽严相济成为许多父母选择的教育方针。同济幼儿园女孩章洁的母亲钟圣琴告诉记者:“除了在行为规范和基本道德层面的管教约束外,我对孩子是比较‘温柔’的。我们更多的时候是以平等的身份对话,商量着作决定。”钟圣琴表示,如果对于孩子过于严厉,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或许在他们还弱小的时候,只能选择默默承受;但当他们“翅膀硬了”,或许就会远离父母和家庭。

    “成就和挫折元素是教育中的两个重要手段,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更好更全面地运用两种手段,帮助孩子科学地自我定位,帮助孩子不仅走向学业的成功,更走向人生的成长。”东华大学教授严诚忠说。

美籍华人"虎妈"现象的背后和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严格教育+竞争意识——美籍华人“虎妈”现象的背后和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视频截图(资料图)

………………………………………………………………………

    新华网哈尔滨2月14日电(王先涛)自称虎妈的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Amy Chua)不久前出版了一本名为《虎妈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的书,书中所倡议的严格家庭教育子女方法在美国产生轰动效应。

    蔡美儿在书中讲述了自己成功教育两个女儿的经验--她要求女儿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上厕所等。她把美国家庭教育的不足归因于父母对子女过度纵容,引发国内外关于“中国传统式家庭教育”的热议。

    中国海洋大学英汉对比研究学者邓红风教授认为,关于该书的评论无论褒贬都忽略了一点,就是蔡美儿唱虎妈战歌的动机:她在书中引用中国的一句老话--富不过三代。用在美国华人身上:第一代华人奋斗立足在美国,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教育方式,省吃俭用,投资下一代教育,因此第二代华人往往能成为美国社会的精英,而到了第三代,由于第二代华人不再坚守中华传统教育方式,第三代华人就难续辉煌。

    为了解除这一魔咒,蔡美儿决心继续当虎妈,用中国传统严格育子教育的理念塑造自己的孩子,以期成就第三代华人的辉煌。相比当代中国,由于许多“富一代”抛弃中华传统严格家庭教育的精髓,过度溺爱骄纵子女,导致“富二代”的吃苦意识和竞争能力明显下降,不仅难以成为社会精英,有的甚至沦落为“阶下囚”,遑论三代?一个二代美国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让许多留守故土的中国家长们汗颜。 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外籍教授丹·本康奈安(Dan Ben-Canaan)认为,蔡美儿虽然有华裔背景但应当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不过她从本质上是一个“他者”,徘徊于主流文化之外,不能靠面孔与肤色取得认同,她有压力,所以要用出类拔萃的表现取得别人的认可,哪怕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她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她的,这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使然。

    丹·本康奈安说,虎妈教育虽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对子女求全责备的理念也未必完全正确,但严格教育和竞争意识应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精髓所在。

    邓红风认为,应客观看待“虎妈现象”,“虎妈式”教育方式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在美华人很少要求别人照顾,他们用自强证明自己以获得主流社会的尊重。蔡美儿担心自己的混血女儿们不再有自己的劣势,因而不再有压力,所以自己要用“虎威”再造这种压力。

    留守故土的中国家庭是不是该从她那里得到一些启示?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董鸿扬认为,蔡美儿家庭教育模式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不过对任何人来讲,压力或者说是挑战是必需的,即使家庭条件优裕,也要居安思危,不能让子女沉溺于富贵的摇篮里,不思进取。

    董鸿扬说,现在还有一些中国家长在子女上中学时当“虎妈”,到了大学则对子女放任自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大学生的水平不足,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只有在关爱子女的同时,持续给他们制造更多的压力和挑战,灌输竞争意识和拼搏求存的精神,方有可能提高中国新一代的整体质量,培养出更多社会的栋梁之材。 关注“虎妈”教育之争 我们需不需要“虎妈”?

最近,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育儿书,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该书介绍了蔡美儿如何以“中国式”方法管教两个女儿,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女儿最终脱颖而出在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大厅登台表演钢琴等等。有美国人恐慌,美式教育是不是要败给中国“虎妈”了?

如何看待这场讨论?“虎妈”代表的传统教育方式是否真的战无不胜?

虎妈蔡美儿与她的两个女儿。 图片来源:网络

恐慌心理下的商业运作

新京报:有关美国“虎妈”蔡美儿的话题,年前报道得很多了。据说最近一个月,在北京的美国人一见面就离不开这个话题。今天想和孙老师深入探讨一下,“妈妈之争”的背后,到底有些什么国际潜台词。

首先,您认为蔡美儿作为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还曾著有《大国兴亡录》,她写这么一本并不专业的有关中国式教育的书,可能基于一种什么心理?很多人质疑她此举非常愚蠢。

孙云晓:蔡美儿肯定没有那么愚蠢,耶鲁大学教授,智商肯定是很高的。实际上她最近也在接受媒体采访,说报纸上对她断章取义,她也并不是那么专制,她觉得应该对孩子有理解、尊重、关爱,她还是觉得这些更重要。她觉得自己的形象被搞成“虎妈”,太夸张了。

新京报: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书商搞的东西。

孙云晓:这个很容易看到,这场争论确实是有商业运作的背景,利用了美国人的恐慌心理来做一次营销策划,这个可以理解。但是不管是不是炒作,显然蔡美儿的这种教育是一种恶性。

新京报:您提到了“美国人的恐慌心理”?

孙云晓:是的,恐慌。没有恐慌,这次事件就不会受到这么大的关注。这让我对这个事情发生了兴趣。

从大的方面来说,首先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在美国人看来感到一种恐慌或者羡慕,或者叫关注、好奇也好,都是美国人对于中国人的崛起感到恐慌。因为经济的发展一定和人才有关,而人才和教育有关,所以她的书在这个角度上引起了美国人的强烈关注。

大家都知道,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教育观念是非常不同的。一百多年来,美国人的教育观念建立在教育家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上,对孩子十分自由、尊重、放纵,这样的教育,和中国的价值观十分不同。

美国人是很有危机感的,当年苏联的卫星上天的时候,美国人一片惊慌,现在中国的崛起看起来比苏联的那颗卫星更厉害,属于全面的崛起。包括最近有国际组织在全世界范围有一个学习能力的调查,结果上海的中小学生排名第一,又让美国惊慌了一次。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蔡美儿的书一经推出立刻成为一种鲜明的个案,美国读者受到一种冲击,可能这种教育更厉害。《华尔街日报》甚至用“为何中国妈妈更胜一筹”这样明确的舆论引导句式来看待这件事。 

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教育思想比“虎妈”深厚

新京报:看起来好像真是很能唬人———中国妈妈严厉的管教太有效了,两个孩子都这么听话。但是美国式的教育真的这么不堪一击,这么容易被打倒吗?

孙云晓:恐慌只能说明美国人有危机意识,并不能说美国教育真的出了问题,需要反省。现代教育观念在美国发展了一百多年,其自由、民主、宽容的思想脉络非常清楚,是绝对不可以被轻视的。

从历史脉络来讲,200多年前的法国思想家卢梭,他的代表作《爱弥儿》第一次提出了要发现儿童、尊重儿童的地位,要让儿童像儿童一样地生活,让儿童自由自在的发展,他的这种教育观叫做自由主义教育,并且影响了全世界。

到了20世纪初,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全面继承了卢梭的思想,这个人的哲学思想是实用主义,在儿童教育思想上就是以儿童为中心,这对美国、对全世界的教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百年来,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美国影响深远,所以孩子在美国的地位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让你难以置信。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世界上将近200个国家签署,但是美国不签署,理由是什么呢?美国人认为,他们国家的儿童享有比这个公约更高的权利。

关于美国的教育思想源流,蔡美儿作为一名法学教授,这个肯定不在她的视野之内。

而这一百年来,中国的教育思想基本上还停留在父母专制、包办代替、望子成龙这样的传统上,一直到1990年以后才开始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出现,作为标志性的就是出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次提出了未成年人的权利,这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思想是一致的。这个思想在中国也尚未普及。

所以说中美儿童观、教育观差异巨大。像蔡美儿的思想是典型的中国式妈妈的思想,所谓这个“典型的”就是这种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父母绝对权威,对孩子严加管教,甚至惩罚措施很多,完全和西方相对的一种教育方式。

新京报:《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孙云晓:最核心的,是提出了儿童的四个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最早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没有写得这么明确,到1997年修订版的时候才把它写进去。也就是说,中国真正提出儿童的权利,真正开始融入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教育思想,还不到20年的时间。

中国式放纵和美国式自由

新京报:和美国人在教育思想上的全社会系统发展比起来,中国人的教育观念可能还谈不上思想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教育传统。

孙云晓:没错。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件事让我现在有了一个最大的担心———“虎妈”的育儿经会不会在中国被仿效,这样的话一定会对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伤害。

蔡美儿以中国式教育传统的代言人的形象出现,宣扬一种专制的教育方式,甚至可以侮辱孩子、贬损孩子,让他有抗挫折能力,写不完作业不让吃饭,不许参加活动等等,这些很私人的教育方式如果变成一种学习对象,就很可怕了。

新京报:但是我们中国人会说,我们有我们爱孩子的方式。我们身边也确实有很多溺爱孩子的范例,那些对孩子学业要求特别严格的人,也是在生活上极度溺爱孩子的人。对于这种一方面要求极为严格,另一方面又极其溺爱的家庭教育状况,你怎么看呢?

孙云晓:简单地说,儿童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也一定是有规律的,不是说一下子严格,一下子很溺爱,这很不对头。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出来了。今天中国的很多父母都开始反思,对孩子不能那么专制、严酷,要理解、尊重孩子,要给他真正的爱,不少人已经在这么做了。但是这么做了以后出了问题,他们发现对孩子非常放纵之后孩子没法管,孩子成长得并不理想。这个问题在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中都存在,只是在中国这个问题表现更加严重。

新京报:你觉得中国人对孩子的溺爱放纵和美国人对孩子的放任真的一样吗?

孙云晓:实际上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家庭教育其实是挺危险的。因为美国人给孩子的爱实际上是有规则的,比方说很多零花钱要自己挣。我们做中、日、韩、美四国的高中生比较研究有数据,半数的美国学生都打工,很多钱要靠自己挣,要独立生活,中国的中小学生打工在全世界属于比较少的国家。

新京报:只要家里没有经济困难,中国的家庭不会让孩子去打工。不仅不让打工,甚至不让做家务。家长一般会说,你只要把自己的学习搞好就行了。

孙云晓:这是中国父母的口头禅,实际上中国的家庭教育比美国更危险。美国人强调奋斗,美国人有精神,你给家里的人把皮鞋擦了,修理花园,你想拿到钱就干这些。中国的爱没有这个传统,生活上包办一切。

新京报:中国家长一说我要理解孩子,给他自由的意思,就是变成学习可以不搞了,家里的事可以不参与,你就去玩你的就可以了。

孙云晓:所以说很多麻烦在等待着中国的父母,中国的父母现在就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怎么样爱我的孩子,怎么教育我的孩子。

中国父母的权威性在丧失

孙云晓:刚才我说了,我很担心“虎妈”成为中国式专制教育的模范被仿效。但是在另一方面,实际上我觉得蔡美儿的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她的严格是过头了,严格到了专制的状态,但我特别想表达一个意思,其实孩子是特别需要严格管教的。只不过应该严加管教的方面恰恰是中国父母最容易放纵的方面。

新京报:我记得你写过一本书《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孙云晓:还有《爱孩子要敢于说不》,那是我的观点,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伪教育。

在我看来,理想的教育是既给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关爱,同时又伴之严格的要求,甚至有必要的批评和惩戒。我认为这是一种科学的教育。

我认为父母没有权威性就是失败、失职,父母的权威性对儿童是一种保护,也可以说父母的权威性是一种爱。中国父母的权威性在丧失,这个我认为是太值得探讨的事情了。

新京报:你能不能更详细来说,中国父母的权威性是怎么丧失的?

孙云晓:首先,我们对儿童成长规律的了解是肤浅的,我举个具体的例子。

按照科学研究,孩子在10岁之前一定要培养起道德智能,10岁对任何孩子来说都是最佳教育期。道德智能是什么概念呢?最核心的是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按照专家们的研究,孩子在1周岁以前,父母要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这时候讲道理没用,饿了就得喂,哭了就得抱。从2到4岁,父母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敢于对孩子说不”。为什么呢?这个时候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他(她)能够说300到1500个单词,语言发展速度是最快的时候。这个时候给他说“不”告诉他这个好可以做,那个不好不可以做,孩子就会建立起辨别是非的规则,知道有些事不能做,有些事好,要做好孩子。

我可以说相当多的父母是不合格的,相当多的父母觉得这么小还要教育吗,孩子骂人、打人,很多父母不仅不制止,还乐,以为这是孩子聪明、长大了的表现,没有这个概念和意识。

中国的早期教育非常落后,0到6岁的教育是最落后的教育。

5到10岁要培养孩子的道德习惯,我们恰恰在道德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缺失了这个意识。相反来看,美国人在教育孩子的道德习惯这个问题上比我们先进得多。

中央电视台曾经请我去谈“富二代”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往往富不过三代。我就说,富不过三代不是一个规律,而是中国人的一个怪圈、一个现象,因为世界上富过多代的排行榜上百家,有一个家族甚至上千年一直管理得非常好。很遗憾地说,长盛不衰的家族中没有一个是中国的家族。这和中国的教育有关,中国的教育很容易溺爱孩子。

比方说,我们做中日韩美四国高中、小学生研究发现,中国的父母给孩子零花钱是最随意的,高兴了就多给,给孩子零花钱之后很少检查。相反美国、日本、韩国父母也给孩子零花钱,给的时间固定,同时父母还要检查孩子是怎么花的。

最典型的例子,美国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家产的富豪叫洛克菲勒,他给他14岁孩子一个星期的零花钱就是1美元50美分,而且到了周末还得检查花得合理不合理,花得合理奖五美分,花得不合理减五美分。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给孩子这么少的零花钱还有要求,要求零花钱分三份,三分之一可以自己花,三分之一储蓄,三分之一捐赠,就给这么点钱还要求有慈善行为。

我们中国的父母给孩子零花钱:第一,很随意;第二,不检查;第三,没有储蓄和捐赠。

新京报:在金钱意识上,中国孩子很容易把父母的钱当成自己的钱,因为整个家庭其实都在用钱支持孩子,现在问任何一个中国父母花钱最多的地方在哪,只要有孩子都说花在孩子身上。

孙云晓:我去全国各地讲学很多,发现很多父母都很可怜,过去那么溺爱孩子,现在孩子变得无法管教,非常专横,对父母不尊重,打父母逼父母给自己钱,甚至有的父母离家出走。一些父母感到对孩子无法教育了,父母没有威信了,说话一点权威都没有了。

爱的规则,自由的条件

新京报:除了从小道德习惯的养成,以及个人理财习惯的养成,是不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社会整体的道德规则缺失也导致父母不知道该对孩子说什么好。

孙云晓:这不是问题。好的教育应该分为两部分,有些问题跟孩子是可以讨论的,对这个事怎么看,有差异没关系,这是有讨论余地的。但是,有一些基本规则,十分重要,这个是不能变的,无须讨论的。

比方说,蔡美儿有的地方确实是对的,不准孩子夜不归宿,这在美国太重要了。

任何一个孩子夜不归宿都是危险的开始。像这种事没什么可讨论的,晚上到了点回家,不能夜不归宿。我女儿上初三的时候有一次跟我说这个事,同学在一块玩得开心,问我可不可以不回家,我说不可以,她问为什么,我说法律规定必须回家,不高兴也得回家。这是我对她的保护,她可能不舒服,但必须得回家。

在家里要劳动,要干家务,不许说谎,要按时完成作业,孝敬长辈,这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这一点上美国人做得比中国好。美国洛杉矶的一位大学教授出了本书《父母要敢于对孩子说不并坚持到底》,这本书在中国出版的时候我给写的序言。美国人管教孩子的严格有一系列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可能我们都没有,我们这方面太差了。美国父母说今天带孩子去逛商店,你只能花10美元,超过10美元绝对不能花;今天到哪个朋友家吃饭,到那以后你不能点菜,上什么吃什么,不许乱要东西,你要表现得不礼貌,我或者你妈就要把你送回家。所以美国的孩子是有规矩的,这些规矩的确立其实都对孩子形成保护。在这方面,中国不少家庭的孩子只能算无法无天。

新京报:学习要求很严格,生活要求实际上是没有规矩的。

孙云晓:中国的父母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我觉得这是教育荒废的宣言,表面上看教育抓得很紧,其实把真正的教育忽略了。学习好算什么呀!

新京报:做人都不会了。

孙云晓:最根本的东西都没有了哪行啊,这是不对的。

我研究了十年的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国家课题),儿童教育的成败最重要的标志是能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最根本的。什么是素质?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教育,习惯就是忘不掉的。比方说,见到一个人一定要微笑,一定要诚信,一定要女士优先,一定是习惯的,这些东西多了就是素质。

一定要有读书的习惯,运动的习惯,守时的习惯等等,所以对于儿童来说所谓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给他讲做人、人生的道理,怎么对待学业、社会,这是基本的习惯,这个方面也是很欠缺的。为什么说非常可怕呢?父母说把学习搞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学习上去了,一俊遮百丑,其实他没想到更大的麻烦在等着他。比方说他很自私。

新京报:甚至上了大学之后工作之后还需要父母来照顾他。

孙云晓:很自私、很嫉妒别人,没法和别人相处。这样的孩子麻烦大着呢,中国父母现在的问题多就多在这里。我们对教育的理解非常肤浅,比方说什么叫“学生”,学生就是学会生存,就是学会生活,而我们的教育恰恰是反生活教育,什么都不用管了。

新京报:呵呵,书生误国,只学读书,不学做事,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一个传统?

孙云晓:现在可怕在哪呢?学业的竞争已经提前到了幼儿园,这就更可怕。幼儿过早地接触知识技能的训练,一定意味着把一些更需要学习的素养给排挤掉了。

新京报:他在一个阶段只能接受很有限的刺激。

孙云晓:成长是有规律的,在幼儿的阶段就不应该学习过多的知识,就不应该去学数学、作题、认字。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游戏、娱乐、观察,和小朋友学会相处,培养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观察力,这些是他一生受用的素质,也会感到愉快的体验。在幼儿阶段想让他认一千个字,两千个字,不是不能做到,可以做到,但是会付出很高的代价。而这种水平其实到六七岁、七八岁以后是很容易的事,过早学了以后就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新京报:占用了学别的技能的时间。

父母觉醒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新京报:再回到蔡美儿这个问题上。你刚开始说到有一点担心“虎妈”这种育儿经在中国被效仿。回过头来,实际上中国父母在教育上面临到“两难”的境况,没有家庭教育的规则,宽严失当。在宽和严之间,这个尺度和规则能不能用一种更简单的原则来掌握呢?

孙云晓:做人要“严”,学业要“宽”。

千万不要像蔡美儿那样,过度要求孩子的学业,那不是严格管教,那是严格管教的异化。

做人要严格这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学习要宽,因为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习拔尖,潜能不同,孩子只要是努力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了。现在中国非常让人感慨的是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考前15名,你就算一万年都做不到。所以这种要求就是让孩子绝望的要求,不可实现的要求。

新京报:大部分中国父母都是以超过自己的要求来要求孩子的学业。

孙云晓:实际上没有道理就在这。为什么说做人要严,你是可以做到的。

新京报:其实中国人有很多优秀的传统都丢掉了,以前中国人有一套完整的礼法,其实学礼的过程应该就像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哪些行为是不该出现的,家庭教育的中心是让孩子从小对社会规则有良好的习惯和理解。

孙云晓:父母要有智慧,你是让孩子将来在世界上生存,最重要的不是名次,是你的品行,你能不能友善相处,能不能有责任心,能不能有服务精神,这些是最重要的。

好多人问我,孙教授,你的孩子是怎么教育的?我从来不敢说我孩子教育多么成功,但是我的孩子可以说就按照我的教育思想来教育。她很少参加什么特长班、培训班学习,没有上过任何名校,但是她参加社会实践,当学生记者、而且国际交流很多,结果她也发展得很好,在一个普通的高中考上了复旦大学,学社会学,现在是中国新闻社常驻日本的记者。这就是我的实践,我认为不走应试教育这条路也是可以走得通的。

因此在中国不要抱怨教育为什么不改革,应试教育害人,你看到教育改革一定是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全世界古今中外的研究一定有一个发现,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新京报:中国的父母有一个问题就是不相信自己,他们更相信教育体制。

孙云晓:我觉得现在开始好转,我现在觉得特别欣慰的是,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在觉醒,这是中国教育的一种希望。

新京报:这次讨论的话题是“妈妈”,大家也是谈到了两国妈妈的问题。你觉得妈妈在教育当中的地位是什么样的?

孙云晓:我认为在教育孩子方面妈妈的作用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这是毫无疑问、无可争辩的,妈妈的作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认为我们不需要“虎妈”,也不需要“悍母”,我们需要有爱心、有智慧的妈妈。

中国的家庭教育比美国更危险。美国人强调奋斗,美国人有精神,你给家里的人把皮鞋擦了,修理花园,你想拿到钱就干这些。中国的爱没有这个传统,生活上包办一切。

中国的父母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我觉得这是教育荒废的宣言,表面上看教育抓得很紧,其实把真正的教育忽略了。

做人要“严”,学业要“宽”。千万不要像蔡美儿那样,过度要求孩子的学业,那不是严格管教,那是严格管教的异化。

“虎妈”的十条家规

1.不准夜不归宿;

2.不准参加学校的小组娱乐活动;

3.不准参加校园演出;

4.不准抱怨没有参加校园演出;

5.不准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

6.不准擅自选择课外活动;

7.不准有科目低于A;

8.除了体育与话剧外,其他科目不准拿不到第一;

9.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

10.不准不练习钢琴及小提琴。(嘉宾:孙云晓 特约撰稿:李多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