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包水管用什么材料:[转贴]人生·立志——正气·尚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0:54:46
[转贴]人生·立志——正气·尚节 ●大丈夫宁可玉碎,何能瓦全。
  《资治通鉴·陈纪·武帝永定三年》瓦:喻价值低贱的人。男子汉宁做被砸碎的美玉,怎么能为保全完整而作瓦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钱财和名位的引诱不能使之惑乱,贫穷和地位的低下不能使之变节,强暴和权势的胁迫不能使之屈服。
●全节人之所难,全晚节尤人之所难。
  明·薛瑄《送陈御史致士序》要保全气节不容易,而保全晚节就更难。
●宁有瑕而为玉,毋似玉而为石。
  明·张居正《辛未会试录序》宁:宁可。瑕:玉上面的斑点。毋:不要。比喻宁可做一个品质好而有某些小缺点的人,也不做一个表面好看品质低劣的人。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比喻宁可死而绝不可改变节操。
●玉以洁润,丹紫莫能渝其质;松表岁寒,霜雪莫能凋其采。
  隋·杨广《下苏威手诏》洁润:洁净滋润。凋:落、毁。玉石因为洁润,朱砂不能改变它的本质;松树耐寒,霜雪不能毁掉它的神采。用玉石和松树比喻苏威的品格。
●严霜降处,难伤夫翠松青竹;烈火焚时,不损其良金璞玉。
  唐·徐夤《辟世金马门赋》翠:绿。璞玉:美玉。比喻德行高洁的人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都能保持自己的操守。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
  唐·邵谒《金谷园怀古》竹子虽死但仍不改变骨节,花儿虽凋落仍保留芳香。喻忠义之士坚守节操,至死不渝。
●虽有轩冕之常弗能动,斧钺之威弗能禁。
  《庄子·胠箧》轩冕:分别指古代官员的车乘和冠服。此谓官位。弗:不。斧钺:俱为利器。谓官位不能动其心,威武不能屈其志。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小学·外篇·嘉言》仁德的人不因为世势的盛衰而改变自己的气节,正义的人不因为国家的存亡而改变自己的忠心。
●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财贿:财物贿赂。爵禄:爵位利禄。富贵厚禄不能动摇其心志。
●破镜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唐·孟郊《赠别崔纯亮》光:光辉。香:幽香。喻矢志守节。
●青松心在任风霜。
  唐·刘长卿《罪所上御史惟则》习在:指松心存在,喻人心固守。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面临财物,不正当的不取,面临危难不苟且求免。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
  《三国志·魏书·庞德传》苟免:偷生避祸。烈士:刚烈之士。毁节:变节。
●宁为兰摧玉折,烈士不毁节以求生.
  唐·刘知几《史通·直书》兰摧玉折:兰草被摧残,璧玉被折断。比喻为坚持高尚的节操而甘愿作出牺牲。瓦砾:瓦片、碎石。比喻没有德行或价值低贱的人。
●临危不惧,见义必为。
  唐·陆贽《李澄赠司空制》见义:看到合乎正义的事。遇到危难险阻丝毫不惧,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必定勇为。
●竹柏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宝。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竹和柏虽不同心但一样坚贞,金与玉虽不同质但一样宝贵。
●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
  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易:改变。操:节操。度:气度。勿以爱憎哀乐的感情变化而改变节操和气度。
●不为难易变节,安危革行也。
  三国·魏·桓宽《政要论·臣不易》革:改变。行:品行,德行。不因事态的难易、时势的安危而改变自己的节操品行。
●百炼而南金不亏其真,危困而烈士不失其正。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南金:华山的金石。亏:损失。烈士:刚烈之士。正:正直。
●丹可灭而不能使无赤,石可毁而不能使无坚。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丹:俗称朱砂,色红。赤:红色。毁:粉碎。喻矢志守节者不因存亡安危而改变其节操。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此风中。
  宋·郑思肖《寒菊》赞美寒菊虽枯亦不轻易落花断香。喻抱持节操坚守不移。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宋·陆游《菊枕诗》赞美菊枕的清香能持久不变。
●壮士难换节,贞松不改柯。
  唐·李咸用《自愧》换节:变节。改柯:改换树枝。
●松柏有霜操,风泉无俗声。
  唐·孟郊《山中送从叙简》霜操:象严霜一样洁白的操守。俗声:平庸的声音。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赏》愿你学高松一样长青,切勿象桃李一样容易凋零。
●雪魄冰姿俗不侵。
  唐·罗隐《玉簪花》俗不侵:不受恶俗之气的侵扰。
●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宋·苏轼《次韵江晦叔》心:指赤城的心。时世的事态象浮云一样不断变化改观,而我的心迹则象孤月一样明洁。
●安能俯首低眉,向人觅颜色哉!
  明·袁宏道《锦帆集》绝不能为取悦于人而唯唯诺诺、阿谀邀宠。
●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
  明·洪自诚《菜根谭》淡泊:恬静寡欲。清名:清廉的声名。宁可谢绝富贵荣华面甘于恬静寡欲,留下个清廉的名声在世间。
●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宋·文天祥《言志》道:含义较复杂,一般指道义、道德准则、政治主张。苟生:苟且偷生。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宋·陈亮《梅花》用梅花于寒雪埋藏后会绽开得更好,比喻好的物事必经过一番磨练。
●梅先菊后何须校,好似人生各有时。
  宋·赵抃《次韵郁李花》校:同“较”,比较。时:时机。人生各有不同的条件和机遇,不必机械地进行比较。
●不学桃李花,乱向春风落。
  唐·张文姬《双槿树》喻不学轻佻和薄行。
●风虽虐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
  唐·韩偓《梅花》赞颂梅花迎寒风、斗霜雪而开放得更美更香。
●太阿之剑,犀角不足齿其锋;高山之松,霜霰不能谕其操。
  唐·张九龄《与李让侍御书》太阿:宝剑名。齿其锋:使剑锋缺钝如齿状。犀角:喻坚利之物。谕:理解。
●花性飘扬不自持,玉心皎洁终不移。
  唐·李白《怨情》自持:自我把持。玉心:坚贞纯洁的情感。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困穷而改节。
  《孔子家语·在厄》芝兰:俱为香草。芳:发出芬芳。修道立德:修炼道义确立德行。谓有德之人坚持惧独修炼,不因贫困而改变节操。
●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
  宋·汪莘《水调歌头》意谓意志坚定,不论穷困、发迹、生死,前途怎样,保持正直的节气。
●试凭高望远,长淮清浅,伤今怀古,故国氛埃。壮志求伸,匈奴未灭,早以家为何谓哉!
  宋·赵善括《沁园春·和辛帅》辛帅:辛弃疾。长淮:淮河,当时已为金人占陷。故国:辛的家乡山东,又泛指金人沧陷区。氛埃:氛,不吉祥气象;埃,尘埃。指金人沧陷区的情况。“壮志”三句: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建第宅,霍谢拒说:“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战国·楚·屈原《渔父》举世:所有的世人。浊:不洁净。醉:比喻头脑迷糊不清醒。
●高节人所重,虚心世所知。
  唐·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节操高尚的人受众人所敬重,胸怀开阔的人被世人所传扬。
●性情者荣,性浊者辱。
  晋·左芬《啄木诗》品性清纯的人光荣,品性混浊的人耻辱。
●清越而瑕不自掩,洁白而物莫能亏。
  唐·刘禹锡《明贽论》瑕:缺点。清越:谓无私心杂念。心底无私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德行高洁的人不受邪恶的诱惑。
●吞舟之鱼,不居潜泽;度量之士,不居污世。
  汉·韩婴《韩诗外传》潜泽:草莽丛生的沼泽。度量之士:胸怀宽广的人。污世:污浊的世间。大鱼不居浅小的水里,高士不居于污浊的世间。
●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史记·平原君列传》与人交往不是苟且的聚合,施行道义并非为取悦他人。
●如冰之清,如玉之洁。
  三国·魏·曹植《光禄大夫荀侯诔》象冰一样清莹,象玉一样洁净。
●冀以尘露之微,补益山海;萤烛之光,增辉日月。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希望能以象尘埃朝露这样微薄的力量,对构成高山大海有益;以萤火烛辉一样微弱的光芒给日月增辉。喻为国倾尽个人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