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开工大吉对联:旋回地震、火山喷发与地球脉搏*——也谈绝大部分的中强及其以上自然地震的必然前兆与短临预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23:41

 新构造与地质灾害            

旋回地震、火山喷发与地球脉搏*

——也谈绝大部分的中强及其以上自然地震的必然前兆与短临预报

 

屠 庆1)  刘永平2)  张启富2)  朱海生2)   张志明2)   董宇2)

1)河北省崇礼县地震局076350   2)河北省张家口市地震局075000

 

自从月球前身撞击“原始地球[1],造就了具有“两阶段体系”地幔[2]当代地球,并使其形成了大陆裂谷、与大陆裂谷有亲缘关系的长达6000余公里的统一洋脊系[1]及其之下的地球动脉、和与地球动脉一脉相传的地球静脉等等,完成了地下岩浆的旋回运动构造、形成了地下岩浆的旋回运动条件、使当代地球进入了地下岩浆的旋回运动时空——开启了当代地球的震旦纪(即寒武纪前的里菲期)[1],启动了以地下岩浆的动脉冲动、回荡,和静脉响应、调整这两大类旋回运动为主导的旋回地震以来,旋回地震(包括火山地震),就一直断断续续地发生着;并且,随着火山喷发的口径形态、剧烈程度、出现次数与展布规模的衰减[3],旋回地震的剧烈程度、出现次数、展布规模与烈度特征,是在变本加厉着的[4](标志着旋回地震与火山喷发也是一脉相传的)——旋回地震还在加剧着对人类生命财产的破坏和威胁,这要求我们尽快在中强及其以上自然地震的必然前兆与短临预报方面取得突破。

本文通过对旋回地震;火山喷发;旋回地震和火山现象能量的同源性确认;地球脉络、旋回地震(包括火山地震)和火山喷发与地球脉搏;关于特大旋回地震、火山爆发、地球脉搏和我国下一个“南北震时期”的初步确认或警觉;中强及其以上地震的预测预报途径等六个问题的探讨,初步弄清或隐约觉测到了旋回地震的主要动力、主要动力的主要载体、主要载体的地下脉络、主震间隔和必然前兆等——在“卓有成效的国际性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协作”[1]成果——“旋回”[1]及其“韵律”[1]等的基础上,给出了旋回地震即中强及其以上地震之进一步清晰的“韵律”[1]“四步曲”[1](其中每一阶段的“一步曲”,都对应着地球相应旋回里的一种地球脉动;与之相应的,是旋回地震的一个类型);有了这个“进一步清晰的‘韵律四步曲’”—— 旋回地震依次出现、周而复始的四个阶段的四个类型之后,联系已有的地质勘探成果、地震研究成果和中强及其以上地震的前兆和烈度特征记录等实际,我们可以较快地从理论到实践上,初步号准地球的脉搏、理清旋回地震(绝大部分的中强及其以上地震)的“脉冲”了——初步表现出如下实用意义:

——从根源上证明了“王祖绳运用中国长久的历史地震记录、大型盆地地球物理资料以及地震层析图象得出”的“中国大陆及邻区的涡旋和网络地球动力学模型”及其“以四川盆地为现今地球运动的核心、地幔上涌的动力源,带动了周边次一级的涡旋构造运动”论断[5]的定性正确性;

——从根源上证明了“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方法”、“ 红肿假说”以及《预测论基础》中的“可公度性”理论等[6]的定性正确性;

——从根源上证明了:“大震前震源处及其附近岩石在发生微破裂过程中,伴随有大量的热物质流沿岩石裂缝上升到地面和大气层中,使大气获得形成热力不稳定的能量”[7]

——从根源上证明了:“80厘米深处地温变化(主要或总体上是源自地下的、明显的升高——笔者注)是与地震活动有一定对应关系的”[8][9][7]

——从根源上证明了:“作为地震短临震兆,在地震(特别是≥Ms5.0)前必然出现热红外异常现象”[5][10]

——从根源上确认了“卫星热红外监测、地温监测和群测群防三结合”这个中强及其以上地震的预测预报途径的正确性、高效性和可行性;并使我们坚信:再经过3-5年,最长10年的、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与行政管理相结合[11]的“胜辩理论实践修正”,我们就可以基本解决,或彻底解决中强及其以上地震的短临预测预报问题了

 

一、旋回[1]地震

*本文由“张家口市‘十一五’防震减灾规划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完成

(一)旋回

1、概念:地球构造作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的组合运动,呈现为大体上的重复性[1]。把这种大

体上的重复性组合运动,叫做地球构造旋回或“内力旋回[1],简称旋回

2、旋回的韵律与种类:对显生宙历史的研究表明,旋回的韵律是这样的:“旋回开始时,隆起占主导地位,而沉降所起的作用不大。然后,隆起逐渐丧失了主导意义,而沉降作用开始占优势。随后,又开始了相反的过程,隆起相对于沉降而增长。至旋回末期,又回到开始的状态。”[1]

据此,结合我们的地月体系的起源[12]发现,断定一个旋回的韵律,包括两类运动四个阶段,即隆起、沉降运动和隆起-沉降——隆起-沉降阶段。按照其发生的时序和地点,可把它们分为四个序列的四种韵律:第一个隆起-沉降组合,对应于地月体系起源时的“月球前身对原始地球[1]初撞阶段[12]。它起始于印度洋,所以叫做印度洋韵律;第二个隆起-沉降组合,对应于地月体系起源时的“月球半成品与当代地球[2]半成品的再撞阶段和当代地球半成品发射月球的发射阶段[12]。它起始于太平洋,所以叫做太平洋韵律;印度洋韵律和太平洋韵律之间的运动,与地月体系起源时的“月球半成品的弹动阶段[12]相对应,叫做中介韵律过渡韵律;至下一个旋回里的第一个韵律即下一个印度洋韵律,还有一个上述三韵律的回荡调和时期。这个时期里的地质运动,形成上述三韵律的回荡调和。把其归于上个旋回,叫做尾声韵律调和韵律

——尾声韵律,既是“本旋回”的调和韵律,也是下个旋回的预备或启动韵律——也是下个旋回的序幕。因此,也把尾声韵律叫做承前启后韵律

这样,一个旋回,就包括印度洋韵律、中介或过渡韵律、太平洋韵律和尾声韵律或承前启后韵律这四个序列的四种韵律了。

[按照其主要动力载体即地下岩浆的运动性质以及这种运动所在的地球脉络类别,又可把这四种韵律,分别叫做印度洋动脉冲动和回荡韵律、印度洋动脉至太平洋动脉之间的“压动脉”韵律、太平洋动脉冲动和回荡韵律——太平洋动脉至印度洋动脉之间经过所罗门群岛和菲律宾至印尼的“动脉沟通”与贯穿燕山带-河北平原带-渭河平原带-天水·兰州带的东南边缘-四川盆地西北面武都-马边带上的

龙门山断裂-安宁河谷带-滇西带和滇东带-腾冲·谰沧带[13]的下面,指向印度洋方向直到苏门答腊附近海域的地下岩浆通道的“动脉击穿”韵律全球动、静脉统一衰减或调和韵律。]

3、旋回(和韵律)之间的连续性或承前启后性和错综复杂性

⑴旋回(和韵律)之间的连续性或承前启后性定义和错综复杂性表现

尾声韵律,既是“本旋回”的调和韵律,也是下个旋回的预备或启动韵律——也是下个旋回的序幕韵律;其它上下韵律之间的影响与此类似。把旋回韵律的这种特征,叫做旋回(和韵律)的连续性或承前启后性。除了地月体系形成后的第一个旋回中的第一个韵律未受(不可能受)其它韵律的影响外,其它韵律,都是前者主导后者、后者多少也有赖于前者;并且各有分别、依次不同。从而它们及它们的时间间隔、效应或轨迹之间,也是错综复杂、各有不同的。这就是旋回(和韵律)之间的错综复杂性。上下旋回之间、各个旋回内相应韵律之间在作用、效应甚至时间上的大体上的重复性[1],是其“最终的”合成表现。

⑵旋回(和韵律)之间的连续性或承前启后性和错综复杂性产生的根源

地球的组合运动旋回及其韵律,属于地月起源运动[12]中的运动背景辐射——它产生于地月起源运动中,是地月起源运动中物质运动惯性的后来震荡或回荡。所以,地球每个“内力旋回”的启动,即每个旋回的第一个韵律——印度洋韵律的开始,都应有相应的外来物质,包括气象旋回甚至宇宙其它因素相关旋回惯性运动力的“周期启动性”加入,犹如地月体系起源时的情形——它们和地球中的“内力旋回”惯性力一起,共同合成了地球中一连串的旋回力中的更多力旋回,促成了地球内部彼伏此起、连绵不断的旋回运动(这就是“翁文波创立的”、“来自天文学”的“可公度理论”[6]定性正确部分的物质基础和历史根源)——这和“在此以前”的地球旋回韵律惯性地球旋回韵律改造效应一起,共同造成了“正在进行”着的和“今后出现”的地球旋回(和韵律)之间的连续性或承前启后性和错综复杂性。

 

(二)旋回力与力旋回

旋回力,即促成地球组合运动旋回的力。旋回力包括内旋回力和外旋回力两部分。它们的历程,都呈现为旋回性——它们的历程,由一连串具有大体重复性的力旋回所组成。

内旋回力,即地球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旋回力,由一连串内力旋回[1]组成。现在,其主体

仍然是外地核液体的震荡旋回力或力旋回。此外,还有地球的固体潮震荡旋回力或力旋回等。

外旋回力,即地球所受到的外旋回力,由一连串外力旋回组成。其主体是地球大气层、月球和月球前身同类(彗星或含冰较多的其它小天体)甚至太阳的地月起源运动背景射力旋回,包括地球气象力旋回(特大风暴力旋回)、地-月磁场力旋回、月-地潮汐力旋回、星辰运动力旋回和太空粒子力旋回等等。

地球地质运动之所以呈现为旋回性,是由于旋回力的旋回性——是由于其动力是大体重复、延绵至今的地月体系起源力旋回的缘故。

旋回力及其在各个韵律阶段的历史表现——力旋回的构成,除了“原始地球”[1]与月球前身相撞而形成地月体系时的地-月物质宏观构造地震[12]运动惯性外,还可能有类月球前身小星体的类似运动,包括接触性运动(如类月体的撞击地球运动),和非接触性运动(指类月体与地球的“失之交臂”运动)及其效应。其中断续涌现的两个先锋——印度洋(韵律)力旋回和太平洋(韵律)力旋回,是历次和未来特大旋回地震的罪魁祸首。

上面(“一”的末尾)“一连串旋回力中的更多力旋回”这句话,已经把“力旋回”隐定为“韵律力的旋回表现”了。这样,我们就不必把由旋回力的具体韵律力旋回所直接主导的绝大部分中强及其以上地震,叫做我们不咋爱听的“韵律地震”,而把其不失名副其实地叫做旋回地震了。

 

(三)旋回地震

1、定义:旋回地震,指主要由地月体系的起源过程,即造就当代地月的宏观构造地震[12]过程中的物质运动惯性,即内、外旋回力的力旋回,在后来的回荡中,造成相应地壳薄弱部位的急剧断裂等,

所引起的综合自然地震

或者说:旋回地震,就是宏观构造地震或地月体系起源运动的现代回荡地震

2、旋回地震的根源:是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岩浆作用)和地球外部的天象旋回(其中包括气象旋回等)。

3、旋回地震的种类、特点及主体分布:按照与地月体系形成时的地-月撞击阶段[12]相对应的四个旋回韵律,可把(一个)旋回中的旋回地震,分为如下四类:

初撞旋回地震——印度洋旋回地震:由月球撞入地球阶段的旋回韵律——印度洋动脉冲动和回荡韵律所引起的旋回地震。主要特点是来势凶猛、震级巨大。主要前震,即由印度洋韵律(也可称印度洋旋回)中的印度洋动脉首次冲动所引起的印度洋旋回首压挤震,重点分布在印度洋周边地区,包括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震带在内的地震带上;主震,即由印度洋韵律(也可称印度洋旋回)中的印度洋动脉首次回荡所引起的印度洋旋回首翘胀震,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地区;其它前震和余震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及其周边地区。

弹动旋回地震——中介或过渡旋回地震:从初撞旋回地震末期到再撞旋回地震初期之间的旋回地震,即由发生在印度洋动脉至太平洋动脉之间的“压动脉韵律”(也可称为“压动脉旋回”)所引起的旋回地震。特点是比较温和、震级不太大。较大的主要发生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一般的在所有地震带上均有发生。

再撞旋回地震——太平洋旋回地震:由月球半成品撞入太平洋地区阶段的旋回韵律——太平洋动脉冲动和回荡韵律所引起的旋回地震。主要特点也是来势凶猛、震级巨大。主要前震,即由太平洋韵律(也可称为太平洋旋回)中的太平洋动脉首次冲动所引起的太平洋旋回首压挤震,重点分布在太平洋动脉至印度洋动脉之间的“沟通动脉”(即印度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的地球脉络)和“击穿动脉”(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渤海湾地脉开始,经过燕山带-河北平原带-渭河平原带-天水·兰州带[13]的东南边沿下面的“旋扭脉络”,到达四川盆地西北面武都-马边带[13]上的龙门山断裂的下面,指向印度洋方向的地脉)上;主震,即由太平洋韵律(也可称为太平洋旋回)中的太平洋动脉首次回荡所引起的太平洋旋回首翘胀震,主体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主动脉上,如日本列岛、智利和美国的太平洋沿岸等地区。

调和旋回地震:从再撞旋回地震末期到初撞旋回地震初期之间的地震,即由全球动、静脉统一衰减韵律(也可称为旋回)所引起的全球动、静脉连通衰减地震,可简称为调和衰减地震。特点是相对最温和、最微小。它在所有断裂带上均可能发生。

 

4、旋回地震的发生“机理”——旋回地震的动力载体、主要动力及其作用形式:

旋回地震的动力载体,是地下岩浆,包括地核岩浆和地幔岩浆。

旋回地震的主要动力,是起始于地月体系起源时的外地核液体震荡力,或叫做地核旋回力,由其“先遣热力”和“岩浆主力”这两部分组成;具体地为其四个韵律中多种多样、大小不同的力旋回。表现为作用在“上覆岩块”底面上的、“来自地下深处上地幔热物质旋扭上涌的强大旋转力偶”[5]

(当地下岩浆的力量过于强大或地质构造过于薄弱时,地下岩浆首先会引发“火山地震”;接着会造成火山喷发。)

(旋回地震来临时,必然出现地下热异常等一系列短临前兆。

 

(四)旋回地震的主要前兆

旋回地震的主要前兆,有地热异常和地磁异常。

1、地热异常

有相关记载的中强及其以上震例[5][7][8][9][10]证明:中强及其以上地震都有如下两个必然前兆:

⑴卫星热红外云图升温”异常[5][10]

地温热异常,即地温异常升高现象[5][7][8][9][10]]

这是因为:旋回地震,是“来自地下深处上地幔的热物质”[5],“旋扭上涌”[5]着通过地球脉络时“的强大力量”[5],所导致的地球剧烈脉搏,即“地球血管(地球岩浆管)破裂运动——的主要动力载体,是“来自地下深处上地幔的”炽热岩浆[5];炽热岩浆在“旋扭上涌”过程中的波浪式前进方式,使其高温通过相应环境下的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途径,发展成为其先锋,走到了其触发或者启动旋回地震的主体——“旋扭上涌”着的地下岩浆的前头;这些高温先锋的“先遣运动”,明显地改变了前兆区域地温的常规“布置”格局,主要是使震中或(和)其一定邻域内的地温比常年明显突然偏高。

2、地磁异常

(一般认为)地球的磁场,起源于外地核液体中的小涡流[3],而这个小涡流的运动,又(最容易)受到印度洋旋回启动扰动的明显影响[12]。由此形成了印度洋旋回地震主体前震的(可能)前兆是:

“‘提前约8天到达地表’的‘磁电大脉冲’[14]

太平洋旋回地震的地磁异常前兆,可能要微弱许多。这(可能)是由于:它在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受到在此之前不久发生的同旋回印度洋韵律对壳、幔物质的“升温软化缓冲效应”的影响,使其对于地核外围液体的扰动,不如印度洋韵律的强。

 

(五)旋回地震的“岩石圈效应”与大震转移现象[15]的形成机理

旋回地震对地球岩石圈具有“焊接效应”。这是因为:地下旋回岩浆作用于地球脉络的相对薄弱处后,“旋扭上涌的强大力量”,在侵入岩石圈,造成岩石圈新的破裂,引起地震的同时,先是在相应的程度上融化围岩;接着,随着岩浆温度的下降,对该新的破裂,产生“焊接作用”——这和焊条溶液对于焊件形成的焊接作用类似。

旋回地震对地球岩石圈具有“焊接效应”,使得焊接处的岩石圈强度提高了许多,一般使其比围岩的高了一些——这和被焊接修补过的铁板中的焊缝强度,一般要高于其周边的事实类似——使得下一次的地震破裂带出现在其它相关相对薄弱处了:表现为“大震转移现象”[15]

 

(六)旋回地震的时间间隔与预测、预报期望

各类旋回地震之间的时间间隔,尤其是由于身为“磁电大脉冲[14]而受岩石圈复杂性构造影响最小的印度洋旋回地震主体前震前兆的时间间隔,应该是随着它们的主力即地心外围液体旋回力相对最有规律的衰减、和“外力旋回”(随着宇宙扩张速度的减慢)相对最有规律的衰延而相对最有规律地衰延着的。根据足够跨度或数量的历史特大地震记录,在未来的几年或十几年内,我们有望找到各类特大旋回地震,尤其是印度洋旋回地震主体前震前兆的始发时间、地点或区域、震级和(与第二次发生之间的)第一间隔及其衰延系数(震级大小上的平均衰减率和时间间隔上的平均延长率。寻找它的最佳出发点,是翁文波《预测论基础》中的“可公度性理论”?),结合对地下岩浆的“脉搏”把握,如对于“大震转移现象”的探索、监测及其成果的运用等,尤其是通过对“卫星热红外监测、地温监测和群测群防三结合——旋回地震(中强及其以上地震)临震预测的可行、高效方法”的探索、验证和应用,我们有望再经过3-5年,最长10年的、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与行政管理相结合”[11]的“胜辩理论实践修正”,就可以基本解决,或彻底解决中强及其以上地震的临震预测预报问题了。

 

其中,实事求是地把火山喷发与地球脉搏融会贯通起来,既有益于我们在解释和预测自然地震的基础上,心明眼亮、“胸有成竹”地制定防震减灾战略规划,也有益于我们在预报和改造自然地震的期望中,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实施防震减灾战术细则。

 

二、火山喷发

(一)火山喷发与火山地震现象

“火山爆发是世界上最为宏伟壮观的自然现象之一,通常是先从火山口或山脚的裂缝中冒出蒸汽来,随后大量的气体、灰沙和碎石从火山口喷射到天空,形成巨大的烟柱,火山灰可以使日光成桔红色或红色,甚至天色也变黑暗了,同时地下雷鸣,地面震动,随之就有大量熔岩涌出火山口。”[3]

“火山喷发(与火山地震)又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别主要表现为“气体的爆炸(与火山地震)、喷发柱的形成和喷发柱的塌落”[16]这样三种现象:

“气体的爆炸(与火山地震),就是在火山喷发的孕育阶段(末期)……岩浆体内气体出溶量不断增加,岩浆体积逐渐膨胀,密度减小,内压力增大”[16],致使“上覆岩石裂隙化程度增高”[16]到其临界强度时,所发生的“顶岩突然破裂、岩浆突然膨胀(与岩层剧烈震动)现象。

喷发柱的形成:“气体爆炸之后,气体(实际上也有不少“压差液体”)以极大的喷射(和带动)力将通道内的岩屑和深部岩浆喷向高空,形成了高大的喷发柱。”[16]

喷发柱的塌落:就是“携带着不同粒径和密度的碎屑物”[16]的“喷发柱在上升的过程中,这些碎屑物依着重力的大小,分别在不同高度和不同阶段塌落”[16]的现象。

(二)火山喷发与火山地震现象的发生“机理”—— 火山喷发与火山地震现象的动力载体、主要动力、及其作用形式

火山喷发与火山地震现象的动力载体,是地下岩浆,包括地核岩浆和地幔岩浆。

火山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动力,也即地下“岩浆体内气体出溶量不断增加,岩浆体积逐渐膨胀,密度减小,内压力增大[16]的根本原因,是起始于地月体系起源时的外地核液体震荡力,或叫做地核旋回力,主要表现为地核岩浆的“先遣热力影响旋回力”和“主体直接冲击旋回力”两种;具体地为其四个韵律中多种多样、大小不同的地下岩浆先遣热力影响力旋回和主体直接冲击力旋回——它们大多是作用在“上覆岩块”底面上的、“来自地下深处上地幔热物质旋扭上涌的强大旋转力偶”[5]

(三)火山喷发与旋回地震的相同前兆

火山爆发……通常是先从火山口或山脚的裂缝中冒出蒸汽来,随后……地下雷鸣,地面震动,随之就有大量熔岩涌出火山口[3]

而2008年5.12四川汶川8.0级旋回地震(其论证见下文)前的“2008年5月6日04:00(世界时),12:00(北京时)和05:00(世界时),13:00(北京时)我国静止气象卫星红外图象看到来自震中溢出的气体向北延伸500-600Km到达甘肃临夏附近[17]震后“沿破裂带雾气弥漫[18])。

——这表明:火山喷发与旋回地震有着一种一样的前兆,这就是“裂缝中冒出蒸汽来”,至少是其上一阶段——源自地下的地温升高前兆——是“一模一样”的。

 

三、旋回地震和火现象能量的同源性确认

旋回地震和火山现象(火山喷发与火山地震)的能源主体或启动动力是相同的,这就是在地月体系起源时所产生的外地核液体震荡能,或叫做地核旋回能,如上所述。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全面确认这个事实:

(一)能量载体相同

旋回地震和火山现象的能量载体,都是地下岩浆,包括地核岩浆和地幔岩浆。

(二)形成机理一样

旋回地震和火山现象的形成机理,包括它们的地质构造、能量载体、能量载体的运移脉络和爆发条件等的形成机理是一样的。其历史渊源,见《地月体系的起源》[12];其具体过程,叫“岩浆作用”[3]。这由其雷同的基本表现和一样的根本前兆为证。

(三)基本表现雷同

1、表演舞台相同:火山,“都出现在地壳中的断裂带”上[19];而所有的旋回地震,也是都出现在地壳中的断裂带[3]上的。

具体说,旋回地震带与火山带的主要分布区域都是:①环太平洋地震带或“环太平洋火山带”;②阿尔卑斯-印尼地震带或“地中海-印尼带”;③“洋脊地震带”或“洋脊海山带”[3]

而与板内地震区域相对应的火山岩浆作用地带,则属于那“世界约5%的活火山”区域——它们“位于板块内部……在地壳上建造如此巨大的火山会在岩石中产生巨大局部应力,这些应力能够造成发震断裂,有时能发生相当大的地震。”[20]

2、表现程度有别:

旋回地震和火山现象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渊源——“岩浆作用”[3]的相应能力或“表现”程度不同:

——当它们的渊源即“岩浆作用”的程度或相应能力,仅仅局限为“岩浆侵入活动”时,就只能“表现”为旋回地震;[3]

——当它们的渊源即“岩浆作用”的程度或相应能力,超出“岩浆侵入活动”范畴,使岩浆喷出地表时,就在“表现”出(火山)旋回地震的同时或随后,使岩浆喷出地表——表现为火山现象。[3]

除了唐山震源区和文安震源区的下方存在着明显的低波速异常条带。可能显示文安地震和唐山地震的孕育和发生都可能与深部流体作用相关联[9]等等[7]是前者的“可能证据”外,还有侵入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3]中的描述作为前者的确凿证明:“从现代发现的一些巨大岩体,特别是岩基的分布来看,是有一定位置的。即大部分布于大陆上的新老褶皱带(山系)的中央部位,其长轴方向均与褶皱轴或山系走向一致。如大陆边缘环太平洋岛弧山脉、美洲科迪勒拉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年轻山系中央都有巨大岩体出露;大陆中央较古老的所谓地槽褶皱山系。如祁连山、秦岭等山脉中央也为巨大岩体所占据。显然这些地带也就是古今地震带和地壳运动活动带。此外,大洋地壳下层,也都是侵入体活动场所……”[3]

实际上,火山现象,是包括“火山旋回地震”在内的旋回地震的进一步表现,尤其是或十分明朗地表现为火山(旋回)地震的进一步发展;它们的始作俑者同为地下岩浆。如果把除火山(旋回)地震之外的其它一般旋回地震,称为亚火山(即休眠火山)旋回地震的话(我们是可以这样称呼的,因为至少它们的老祖先都曾是火山地震;而极个别的,直到现在才衰减为亚火山旋回地震即休眠火山旋回地震,如1960年5月22日智利8.7级大地震),那么,当地下岩浆在地球脉络中的边际压强,高于其边际即围岩的当时临界强度(它是与其上面地表等处气压等因素的一定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因变量)时,它就要胀破围岩,产生侵入作用,同时视其相对能量的大小,而仅仅引起或启动起亚火山旋回地震;或者,进而引起或启动起火山旋回地震和火山喷发,即进而引起或启动起火山现象了。例如:“1960年5月22日智利地震以后47小时,普惠火山爆发(它自1905年已宁静下来),喷发持续了好几天,喷出的火山灰和水蒸气高达7000~8000米,还有熔岩流出。”[3]——这里的8.7级地震,就是“正而百经”的亚火山旋回地震:在其发生不久的“47小时”后,它那地下岩浆的过剩能量所形成的下一个波浪,才唤醒已沉睡约55的普惠火山,而不是“同时或随后”引起或启动了普惠火山喷发。

——实际上,旋回地震与火山现象(包括火山旋回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区别,仅仅是它们雷同的源泉即雷同的地下岩浆,因受特定边际条件的制约,而“表现”程度不同罢了;它们的本质都是“岩浆作用”[3]——它们的能量同为地下岩浆。

3、破裂特征雷同:旋回地震(如5.12汶川地震等)的“多点准同时破裂特征”[21][15],与裂隙式喷发火山的“火山口沿一裂隙带成串状分布”[3]特征的雷同事实,也是旋回地震与火山现象能量同源性的表现之一。

4、量级此起彼伏:在历史长河中,随着火山喷发的口径形态、剧烈程度、出现次数与展布规模的衰减,旋回地震的剧烈程度、出现次数、展布规模与烈度特征,是在变本加厉着的[4]——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火山活动一直在衰减着,有很多干脆彻底禁闭,成为死火山了;而旋回地震却正好相反——它在随着火山活动的衰减而加剧,进入新世纪以来旋回地震的加剧表现尤其明显[4]

——这也表明:旋回地震与火山现象的能量是同源的;地震活动加剧的新增能量,由火山活动的衰减能量转移而来。

(四)根本前兆一样

火山喷发与旋回地震的根本前兆,都是“源自地下的地温升高,甚或‘裂缝中冒出蒸汽来[3][17] [18]

 

四、地球脉络、旋回地震(包括火山地震)和火山喷发与地球脉搏

(一)地球脉络

火山都分布在旋回地震带上[19][20];它们的下面就是旋回地震的脉络,或者叫做地球脉络。

(二)旋回地震(包括火山地震)和火山喷发

旋回地震与火山喷发的能量载体都是地下岩浆——旋回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现象是一脉相传的。

绝大部分的旋回地震属于中强及其以上地震;旋回地震的主要动力或启动动力是地下岩浆,叫做旋回地震岩浆——旋回地震是由旋回地震岩浆的“旋扭上涌[5]引起的。

一般地,旋回地震岩浆的“旋扭上涌[5]表现为“岩浆侵入作用”[3],这就是“强震事件”[3];先前或(和)同时拌有岩浆侵入活动。

特别地,旋回地震岩浆的“旋扭上涌[5]表现为“岩浆喷出作用”[3]这就是“火山喷发”[3];先前或(和)同时拌有火山旋回地震,即以往所说的“火山地震”。

(三)地球脉搏

在中强及其以上地震活跃期,在地球的内外旋回力,主要是在地核外围岩浆旋回力的作用下,地下岩浆先是与印度洋韵律或太平洋韵律相对应,在地球的动脉中冲动回荡,并伴有一定的“击穿现象”,使岩石圈的几个或者十几个相对薄弱部位,视其不同的具体地质构造,或者“被激动”,形成强烈地震及其余震;或者“被启动”,引发火山地震接着出现火山喷发。随后发生的是由过度韵律或调和韵律所“激动”或所启动的中强及其以下地震,是地下岩浆在地球脉络中的沟通或调和行为的具体表现。

现在,地球的脉搏正处于太平洋韵律时期:自从菲律宾的马荣火山2009年12月15日开始活动到现在(2010年1月28日),亚洲南部的菲律宾火山,和美洲、非洲中部的火山就依次或同时活跃起来,同时主要是在环太平洋的中南部夹杂着频发的中强地震,还波及到了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中北部。其中2010年1月13日的海地7.3级地震,是较大的、破坏最为严重的地震,死亡已超过11万人。[22]

 

五、关于特大旋回地震、火山爆发、地球脉搏和我国下一个“南北震时期”的初步确认或警觉

在自己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在“班门弄斧-寻师求助-减轻震害”愿望的驱使下,产生并在这里写出了如下这些“确认”和警觉,诚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关于当代特大地震Ⅰ——“初撞旋回地震——印度洋旋回地震”的初步确认

1、根据:⑴印度洋旋回地震的首震(即地-月体系起源时的“宏观构造地震”[12])形成了青藏高原的双重地壳[3]雏形,同时创造了当代地球[2]垂直方向变动的剧烈程度和深远影响之最;这个“深远影响之最”,最为深刻地影响了“地核内的小涡流运动”[3]

⑵上述过程,使地球产生了以外地核液体的旋回惯性运动为主导的地球“内力旋回”[1]及其旋回运动惯性力,暂且称其为地核旋回力;在外力旋回的参与下,地核旋回力来临时,其相对突变运动,会在其与地球其它部分等的运动一起合成的地球磁场[3]中有所反映[3]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时,一个磁电大脉冲提前约8天到达地表[14]

2、初步确认2001年的昆仑山口西地震,属于“首压挤震”类型,是该轮印度洋旋回地震的主要前震;它由地下岩浆在地球的印度洋动脉中的“该旋回首次冲动”所引发。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苏门答腊附近海域的、近40年来世界上最强烈的地震,属于“首翘胀震”类型,是该轮印度洋旋回地震的主震;它由地下岩浆在地球的印度洋动脉中的“该旋回首次回荡”所引发。

(二)关于当代特大地震Ⅱ——“再撞旋回地震——太平洋旋回地震”和我国下一个“南北震时期”的初步确认或警觉

1、根据:⑴5.12汶川地震的“卫星遥感热红外异常……区分布在华北地块(延续至部分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块,呈现从北逐步南下的过程”[5]

⑵“卫星热红外云图升温演化图像显示(5.12汶川地震的)受力盘为破裂的东南盘(强祖基等,2008),与震源机制解吻合”[5]

“四川汶川地震主震和绝大多数余震震源多位于映秀-北川主断层下盘(扬子地块上), 断层活动的主动盘是下盘, 映秀-北川主断层的活动为俯冲兼左旋走滑(见‘9 四川汶川地震孕育的动力学机制’)”[23]

⑶“实际上,来自地下深处上地幔热物质旋扭上涌的强大力量,使得上覆岩块产生旋转力偶,导致四川盆地(块体,含龙门山断裂带东南盘)强烈向西俯冲……产生了断层”[5],发生了5.12汶川地震。

“此次地震是扬子板块向西俯冲(L--型俯冲)、四川盆地顺时针旋转和青藏高原隆升逆冲相互作用的产物(见‘9 四川汶川地震孕育的动力学机制[23]’);四川汶川地震有可能是构造地震的一种新类型, 其孕育巨大能量的最重要条件为地块坚硬(能量不易释放)和位于地块边缘(构造作用强烈, 有能量来源)。”[23]

 

 

“图9  四川汶川地震孕育的动力学机制”[23]

 

⑷“王绳祖(1998)运用中国长久的历史地震记录、大型盆地地球物理资料以及地震层析图像得出了中国大陆及邻区的涡旋和网络地球动力学模型,提出以四川盆地为现今地球运动的核心、地幔上涌的动力源,带动了周边次一级的涡旋构造运动。”[5]

⑸“美国加州未来30年内发生强震可能性为99%”[24]、“日本预测近年内将以静冈为中心发生里氏8级的‘东海地震’”[25]

⑹2010年1月2-5日4天内,先是2日菲律宾马荣火山平静的同时,民主刚果和哥伦比亚的火山活跃;紧接着所罗门群岛于4日6时发生了7.2级、震源深度为33公里的强烈地震;我国的台湾于5日3时27分发生了震源深度为48.4公里的5.5级地震[22]

2、初步确认2006年的文安县地震[9],是紧随2004年苏门答腊附近海域近40年来世界上最强烈的“首翘胀震”之后的中介或过渡旋回地震阶段结束后,再撞旋回地震——太平洋旋回地震开始不久的标志:是现时期太平洋韵律所引起的“上地幔热物质旋扭上涌力量”[5]载体岩浆,沿燕山带-河北平原带-渭河平原带-天水·兰州带[13]的东南边沿下面的“击穿动脉”,到达四川盆地西北面武都-马边带[13]上的龙门山断裂的下面,继续向印度洋方向运移过程前期的“文安薄侵效应”(文安地下断裂薄弱处的岩浆侵入效应);

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则是该“上地幔热物质旋扭上涌力量”的载体岩浆,沿上述“击穿动脉”到达四川盆地的下面的龙门山“涡旋和网络[5]段时,“使得上覆岩块产生旋转力偶,导致四川盆地(块体,含龙门山断裂带东南盘)强烈向西俯冲”[5][23]。当在汶川西南不远的地下受到青藏高原双地壳向东南突出的阶梯[26]突然、强烈的“横加阻拦”后,旋扭上涌岩浆的相当部分,沿龙门山断裂带,顺势向东、北、上方向激荡——形成了强烈的“旋扭上涌”[5]侵入作用,产生了“旋扭上涌的强大力量”[5],造就了“四川汶川地震孕育的动力学机制”(见‘9’)[23],合成了5.12汶川地震的主部(见‘8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的破裂传播图像’)”[27]旋扭上涌岩浆的很少部分,从青藏高原双地壳向东南突出的阶梯[24] 处乘隙基本垂直上涌侵入,合成了5.12汶川地震的次部(见‘8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的破裂传播图像’)”[27]

5.12汶川地震的主部和次部,合成了“这次地震的能量辐射源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见‘8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的破裂传播图像’)”[27]、多点准同时破裂特征[21][15]和总体烈度分布特征[28]

——只有上述“旋扭上涌”[5]岩浆的侵入作用,才能形成陈运泰、许力生、张勇、杜海林、冯万朋、刘超、李春来.“初步研究及考察成果(一)”——《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中国地震信息网. 2009-04-29 10:52 来源: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的“8:2008 5 12 日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的破裂传播图像)”[27]所描述的“地震断层的初始破裂点”和“地震断层的破裂传播过程”[27]

——陈运泰、许力生、张勇、杜海林、冯万朋、刘超、李春来.“初步研究及考察成果(一)”——《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中的“8:2008 5 12 日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的破裂传播图像)”[27]所描述的“地震断层的初始破裂点”和“地震断层的破裂传播过程[27],是上述“旋扭上涌”[5]岩浆的侵入作用最为直接、新近、有力或者充分的确凿证明。

  

“图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的破裂传播图像。

图中的黄色菱形为地震震中或地震断层的初始破裂点,圆圈用来描述地震断层的破裂传播

过程,圈的大小表示地震能量的相对大小,圈的颜色由深到浅表示传播的先后顺序。”[25]

 

 

⑶5.12汶川地震后,这个向印度洋苏门答腊方向运移的“上地幔热物质旋扭”岩流,经过相应的调整、“深入”之后,继续沿着地下的“旋扭脉络”,向苏门答腊地区运动。在到达印度洋洋脊后,经过相应的激荡疏通,约1年半后的今天(2010年1月8日)造成了这样的事实:2010年1月2-5日的4天内,先是2日菲律宾马荣火山平静的同时,民主刚果和哥伦比亚的火山开始喷发;紧接着所罗门群岛于4日6时发生了震源深度为33公里的7.2级地震;我国的台湾于5日3时27分发生了震源深度为48.4公里的5.5级地震[22]。这说明它这时已经在太平洋中、南部了。

⑷从2010年1月开始,这个来自印度洋方向、到达南太平洋中南部的“上地幔热物质旋扭上涌力量”的载体岩浆,很可能正在向太平洋中、北部波动;并且,即将引发有“99%”的可能性要发生的、“美国加州未来30年内”的强烈地震 [24],和日本“东海大地震”[25]

——因此,5.12汶川地震,属于该轮太平洋韵律所引起的太平洋旋回地震序列中的“首压挤震”类型,是该轮太平洋旋回地震的主震(“首翘胀震”),即很可能即将发生的“美国加州强震”或(和)日本“东海大地震”的前震,犹如2001年我国昆仑山口东的8.1级强震,为2004年苏门答腊附近海域近40年来世界上最强烈地震的前震。

——很可能即将发生的“美国加州强震”或(和)日本“东海大地震”,是该轮太平洋旋回地震的“首翘胀震”,即主震。

3、警觉:如果这个“‘上地幔热物质旋扭上涌力量’的载体岩浆”向太平洋中、北部波动的速率,和其从汶川地下到达印度洋、又从印度洋到太平洋中、南部的速率差不多的话,那么,有“99%”的可能性要发生的、该轮太平洋旋回地震的主震(首翘胀震)——“美国加州未来30年内”的强烈地震 [24],或(和)日本“东海大地震”[25],在2011年或2012年甚至今年就可能发生,而今年1月13日的海地7.3级强震,可能就是其前奏。之后,就是我国的“南北震时期”了,犹如1960年智利的8.9级地震发生后,我国的1966邢台地震至1976唐山地震时期。

——我国的下一个“南北震时期”,最早于2011年就可能到来。一般地,它将于2016年来临。

——究竟它将于什么时候来临?这大概只能由正确的、高效的、可行的和当前最佳的中强及其以上地震的预测预报途径来确定。

 

六、中强及其以上地震的预测预报途径

(一)通过上面的讨论,联系我国1975年海城7.3级、1976年唐山(青龙)7.8级和松潘7.2级地震成功预测预报中群测群防所起的重要作用[7] [8] [9],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确认了:卫星热红外监测、地温监测和群测群防三结合的方法,是正确、高效、可行和当前最佳的中强及其以上地震预测预报途径。

(二)卫星热红外监测、地温监测和群测群防三结合这个正确的、高效的、可行的和当前最佳的中强及其以上地震预测预报途径中的群测群防领域,今后的最佳组织和运行“干线”,是政府地震监测预报行政事业系统组织、略补和因势利导下的“中国业余地震趣味学会”这个“公办民助”的、“独立生活、略有补助、各尽趣能”的“少而精”系统——她的组成人才,取之于民;她的驱动动力,是“兴趣共鸣”;她的生存方式,是自谋职业;只有她那微不足道的信息鉴别、搜集;保存和传递费用,由政府地震行政事业费中一小部分来略示支撑。

因此,她肯定会是,或肯定能够很快就成为“动态稳定”、低耗高效、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性质的地震监测预报必要基础系统之一的——在其成员如饥似渴的“业余地震趣味”驱动基础上。

(三)关键是政府地震监测预报行政事业机构的知识经济化水平

——如果我国政府的地震行政事业系统,在现有的基础上,按照按劳分配-各尽趣能;社会保障-胜辩理论实践修正之知识经济基本特征,及时完善加强,我们就坚信或者能够保证:

保持现有人数和经费的基础上,再经过3-5年,最长10年的、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与行政管理相结合”[11]的“胜辩理论实践修正”,我们就可以基本解决,或彻底解决中强及其以上地震的短临预测预报问题

 

——关键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大体揭开、启动——应用我国“业余地震趣味”分子们如饥似渴的“地震趣味”积极性,及时在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报领域内,统一、全面组建成胜辩理论实践修正性质的知识经济核心和雏形。

——其关键词是:

“科学研究与行政管理相结合”[11]

按劳分配-各尽趣能;

社会保障-胜辩理论实践修正。

 

——只要我们的党和政府及时进一步把握好上述三个关键环节,我们中华民族,就一定会在下一个三十年内,在地震短临预测预报等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及时促成知识经济,稳步跨越世界前沿》;

——首先,这有待于我们2010年的“第三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初步或试图首先把握好这三个关键环节,使本次研讨会,成为,或试图成为初步的、全方位的、以胜辩理论实践修正为主体的知识经济胚胎合成的实验雏形。

 

——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现阶段尽力量防震减灾、进一步振兴中华的期望,已经迫切需要我们科学技术工作者,尽快成功地开始并完成这一划时代的、早晚必将首先建成于我国的知识经济胚胎雏形的合成实验了?

 

尽力量防震减灾,进一步振兴中华

 

 

参考资料

 

[1]  [苏]B.B别洛乌索夫主编.地球构造圈.北京. 地震出版社.1983年. 379、85-90、等.

[2]  [英]J.A.雅各布斯著.地球学教程.北京.地震出版社.1979年.22.

[3]  成都地质学院普通地质教研室李叔达、沈逸芳、胡承祖等编.动力地质学原理.北京. 地质出版社.1978年.34、30、99、120、112、116、127-130.

[4]  张培震.在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会前讲座上的学术报告.2008年10月9日下午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术交流中心.

[5]  卫星热红外异常——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的短临前兆.魏乐军、郭坚峰、蔡慧、强祖基.《地球学报》2008年10月.29卷.第5期(Vol.29,No.5).583-591.

[6]  地震预报,路在何方. 作者:王中宇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6-10 6:0:8

[7]  四川省地震局编.一九七六年松潘地震.北京.地震出版社.1979年.

[8] 《唐山地震前兆》编写小组编.唐山地震前兆.北京.地震出版社.1977年.42.

[9]  中国震例;首都圈地震信息.中国地震信息网.

[10] 大震前的热红外异常研究.张元生、郭晓、沈文荣.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信息网.2009-03-06.14:41.

[11] 河北日报第5版.《假如明天灾难来临》.2005年11月10日.

[12] 地月体系的起源. 屠庆、刘永平张启富、朱海生、董 宇. 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论文摘要集.2008年.25.

[13] 中国强地震震中分布和主要地震带.地图出版社编制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精装本).北京. 地图出版社.1979年12月.

[14] 许绍燮、王静.《地震预报研究应调整思路和策略》.科学时报 (网上)发布发布时间:2008-6-2日.

[15] 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思考.邓起东.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论文摘要集.401.

[16] 科学家研究揭秘:智利柴藤火山迅猛爆发原因.2009-10-26 10:57.王瑀摘自中国经济网.

[17] 强祖基、曾佐勋、宋期.卫星热红外热应力场——汶川大地震前兆. 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论文摘要集.2008年.425.

[18] 邓志辉、杨主恩、孙昭民、陈桂华、马文淘、孙谦.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北川-映秀地表破裂的复杂现象. 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论文摘要集.2008年.403.

[19] 火山的基础知识.新浪科技.2004年7月15日15:59.

[20] 构造板块和火山分布.中国地震信息网. 2007-12-24 13:59

[21] 5.12汶川地震(Ms8.0)地表同震垂直位移分析.许强、刘静、丁林等. 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论文摘要集.449.

[22]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10年1月2-6日、13-28日.

[23] 刘树根 田小彬 李智武 孙玮 郭兵 刘顺.龙门山中段构造特征与汶川映秀里氏8.0级地震.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8月.第35卷.第4期(总第149期).

[24] 美国加州未来30年内发生强震可能性为99%.2008年-05-31 15:12:53.0.中国地震信息网.

[25] 人民日报.2009年8月12日13版.于青.《清晨,日本被地震摇醒》.

[26] 中国地形图

[27] 陈运泰、许力生、张勇、杜海林、冯万朋、刘超、李春来.2008.“初步研究及考察成果(一)”——《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震源特性分析报告》.中国地震信息网. 2009-04-29 10:52 来源: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8] 汶川8.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中国地震信息网.来源:中国地震局 发布时间:2008-9-2 15:50:56

 

 

 

 

 

 

 

2010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