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惠恩母婴月子会所:【读史札记】假如袁崇焕遇上了李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1:22:24






  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第一次被罢官时,袁崇焕写了这样一首题为《边中送别》的诗:“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策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诗言志也,袁崇焕对大明朝的耿耿忠心从这首诗里足见端倪。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五载离家”,不顾父母、妻子、手足,历年奋斗在疆场的志士,竟被凌迟处死了,死的很冤也很惨。袁崇焕的死,固然从本质上暴露了崇祯皇帝的多疑,却也从另一个角度再一次验证了老百姓的那句口头禅: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的封建君主包括那些所谓的明君,没有不多疑的,只不过表现不同罢了。比如唐太宗,他手下有个大臣叫刘师立,原是隋朝的官员,唐太宗爱其才,封他为襄武郡公。有一次唐太宗忽然问他:“听人说你要谋反,有这回事吗?”一句话,可把刘师立吓坏了,赶紧解释。你看,像唐太宗这样公认的最开明的封建君主,对大臣都难免疑心,其他的就可想而知了。
  什么样的环境熏陶什么样的人,疑心成为皇帝们普遍的一种职业病,固然可以理解,但因为疑心而杀人而且杀得这么出名的皇帝,像崇祯这样的还真没几个。可话说回来,崇祯皇帝再多疑,要是没有礼部尚书温体仁和吏部尚书王永光一伙“阳托严正之名,阴行媢嫉之私”,罗织诬证,在旁边煽风点火,崇祯皇帝似乎还下不了处死袁崇焕的决心,也就是说,崇祯皇帝要是认为袁崇焕不会影响到自己宝座的牢固,他是不会做出“自坏长城”这个决定的;他之所以拍这个板,是因为他坚信袁崇焕的存在对自己的地位已经构成了威胁。在这一点上,崇祯怀疑袁崇焕谋反和唐德宗怀疑李晟、马燧的叛乱,何其相似乃尔。
  唐德宗贞元初年,藩镇不断反叛,吐番也连连入扰。唐朝著名将领李晟、马燧在平叛御边的战争中,屡立战功,是朝廷的栋梁。吐番非常忌恨李晟、马燧,遂实行反奸计,称他们与吐番密约联兵抗唐。唐朝内部的一些佞臣也乘机散布谣言,诬蔑李晟、马燧有叛乱的迹象。多疑的唐德宗于是对手握重兵的李晟、马燧有了猜忌之心。李晟气得大哭,请求辞职出家为僧,马燧也有了去意。在这个关键时刻,刚任宰相的李泌领着他俩入见德宗,直言劝谏道:
  愿陛下勿害功臣。臣受陛下厚恩,固无形迹。李晟、马燧有大功于国,闻有谗之者,虽陛下必不听,然臣今日对二人言之,欲其不自疑耳。陛下万一害之,则宿卫之士,方镇之臣,无不愤惋而反仄,恐中外之变不日复生也。(《资治通鉴》卷232)
  李泌的这段话说的太漂亮了:一、知道你德宗皇帝对二人有疑心,但我心照不宣偏说你没疑心,把李晟、马燧领到你面前,就是让他们知道你皇帝的不疑心,疑心了也不好意思再说疑心;二、杀了李晟、马燧无所谓,但影响是巨大的,那些忠诚追随你的文武大臣会很寒心,后果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你自己琢磨吧。这真是委婉而诚恳、曲径而通幽,一番话把德宗说得心诚悦服:“听卿剖析,乃知社禝之至计也!” 于是在恍然大悟中,解了疑心,恢复了对李晟、马燧的信任。
  由此不能不让人这样设想:假如袁崇焕遇上的是李泌呢?可能明朝的历史就要重新改写了。可惜的是,他遇上的是温体仁和王永光。从这个意义上讲,袁崇焕的死尽管很冤也很惨,但很正常,他要能活下来,倒是反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