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的印刷厂:学奥数须因人而异___ 众说纷纭"奥数"的是与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5:40:46
  学奥数须因人而异___    众说纷纭"奥数"的是与非!   “奥数热”病根在于择校机制  奥数热如今已经渗透进中小学的每个角落,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奥数教材、奥数培训班,林林总总。仅在北京,奥数催生出来的市场规模就超过20亿元(央视《经济半小时》)。  有人认为学习奥数对于锻炼思维很有益处,可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奥数的经历简直就是一场噩梦。而且,学习奥数对于促进数学事业并无裨益:一项对全国奥数竞赛获奖学生的跟踪调查显示,他们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数学无关的工作。因此,凭兴趣学习奥数是无可非议的,但绝大多数学习奥数的学生恰恰是在升学压力下被迫学习的,这是奥数成为噩梦的直接原因。  奥数成学生噩梦是全国性的问题,升学压力也是普遍的原因,但具体成因却不同。在福建省,奥数获奖者可在高考中加20分,所以倡导“全民学习奥数”。在北京,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而奥数成绩则是重点中学考核中最看重的一项指标。  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升初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教育部门也三令五申,小升初实行就近入学,不进行择校。但在北京,择校机制依然存在,而择校一个重要考核标准就是奥数,奥数焉能不热?  事实上,只要有允许通过测试或者考试的方法选拔学生的择校机制存在,即使禁绝了“奥数”,其他各种名义的 “综合素质”培训仍然会大行其道。而奥数更难禁绝仅仅在于,围绕着奥数有关学校、培训机构和出版机构形成了一条坚实的利益链。在利益驱动下,他们将“奥数”内容走私进重点学校的入学测试内容中,这样,学校和培训机构轻而易举地将学生绑进了他们“奥数利益”的战车,令奥数屡禁不止。  光靠一纸禁令来防范奥数泛滥是无效的,只有在制度上进行变革,不让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并且真正取消择校机制,“奥数”利益链条才能斩断,奥数畸形热才有望降温。                        (杨 涛)中国小学奥数题难住国际数学大师(图)核心提示:中国小学生的奥数题,难倒了世界著名数学家、菲尔茨奖得主安德烈·奥昆科夫。

安德烈·奥昆科夫,俄罗斯数学家,主要研究表示论及其在代数几何、概率论和数学物理等领域的应用。2006年,奥昆科夫因为在“概率论、表示论和代数几何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杰出成果而获得菲尔茨奖。
                现代快报5月7日报道 问:1、2、3、2、3、4、3、4、5、4、5、6……前500个数的和是多少?答:这个数列的前500项是: 1、2、3; 2、3、4; 3、4、5 ……;165、166、167; 166、167、168; 167、168。解法一:这个数列里有1个1、2个2、2个168、3个3、4、5、……、165、166、167,所求的和=1+2×2+2×168+3(3+167)÷2×165= 42416。解法二:把1、2、3;2、3、4;3、4、5……;165、166、167;166、167、168;167、168写成三个数列: 1、2、3、165、166、167 2、3、4、166、167、168 3、4、5、167、168 这样,所求的数列的和就等于上述三个数列的和,也就是: (1+167)÷2×167+(2+168)÷2×167+(3+168)×166÷2=42416。1、2、3、2、3、4、3、4、5、4、5、6……前500个数的和是多少?这是一道小学奥数题,可鼎鼎有名的数学家也没能一下子解出答案。昨天下午,菲尔茨奖得主安德烈·奥昆科夫来到南京大学,对中国小学生拼命学奥数感到十分不解,他本人就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类数学竞赛。而那些太难、太刁钻的题目,很可能伤害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从没拿过奥数竞赛奖”奥昆科夫是俄罗斯数学家,2006年获得最著名的世界性数学奖——菲尔茨奖。这个奖项的获奖难度甚至超越了诺贝尔奖,从1936年到2006年仅有50人获得,也有人将它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可这样一位享誉全球的数学大师却告诉记者,他从来没有上过奥数,也没有参加过数学方面的奥林匹克竞赛。在俄罗斯,没有专门培训学生上奥数的机构,他自己也从来没有上过任何特别的学校,进行过数学方面的特别训练。“事实上,我上高中时,反而对社会科学很感兴趣。我参加过一次德语奥林匹克的竞赛,还有两次经济学方面的奥林匹克竞赛,可数学的倒一次也没参加过。”对现在的中国小学生拼命学奥数,奥昆科夫很不赞同。“做太难的题目反而会伤害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如同自行车,对人们来说是好的交通工具,但是并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喜欢骑车、必须骑车,或者是被强迫着参加自行车比赛。他还告诉记者,他有两个女儿,他就没有特别培养过女儿对数学的兴趣。小女儿经常在数学方面会遇到一些难题,他和夫人都会帮助她去解决,但从来没有刻意让她做难题。“兴趣有时候是自然而然地就有了,不是靠外界去影响他,培养的。”小学奥数题一时没算出来聊了半天奥数,记者掏出了提前准备好的一道小学奥数题,让这位数学家来试试看。“Surprise!(惊讶、意外)”听说记者要他现场解题,他哈哈大笑起来,却没有拒绝的意思。“题目是这样的,1、2、3、2、3、4、3、4、5、4、5、6……问:前500个数的和是多少?”粗粗听了一遍题,奥昆科夫露出轻松的笑容,“哦,很简单。”记者把题目递给他,并给了他一张草稿纸。抿着嘴,他低着头把题目仔细看了几遍,却迟迟没有动笔。等了几分钟,记者还没看到他算出答案。正在纳闷中,就见奥昆科夫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呵呵,我能不能不做这道题,感觉我现在的思路比较混乱……”看来,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算出奥数题的结果,对这位大数学家而言也不是太容易的事。通讯员 刘作楣 快报记者谢静娴 文 快报记者 赵杰 摄 (本文来源:现代快报 ) 孩子为什么学奥数?    日前,在武汉“学用杯”全国数学知识应用竞赛现场,不少家长在考场外等待。
  金 育摄   5月16日,周六早晨,北京市海淀区的“学而思”教育集团总部人头攒动,送孩子来参加奥数培训的,带着孩子来测试的,前来咨询奥数报名的家长络绎不绝。  5月18日,福州一家招生班的广告上,这样描述学习“奥数”的作用:“奥数题目往往从结构到解法都充满着艺术的魅力,易于小学生积极探索解法,而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小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因此会产生对学习数学的向往感、入迷感……”  5月20日,在百度上键入关键词“奥数”,搜索到330多万个网页,“个性化奥数辅导”、“奥数专业培训机构”、“奥数题库”、“奥数课件”……应有尽有。  奥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本是一项超越于义务教育水平之上的国际赛事,但在我国的不少城市,却有众多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节假日忙着接受奥数培训。即使在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叫停了名目繁多的数学竞赛后,奥数培训依然红火。  为什么要送孩子学奥数?奥数为什么这么火?简单的问题背后,是略显沉重的调查和思考。  家长:“没有奥数成绩,升学时就会吃亏。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作为一项针对少数对数学有兴趣、有特长的孩子的赛事,奥数题目的难度,显然超出同年级数学课。  这是“奥数网”上的一道五年级奥数题:“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二人相遇后继续行进,甲到B地、乙到A地后立即返回。已知两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2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福州三中一位数学教师表示,“我不知道小学生会怎样解这些题,但至少我能确定,这些题只有极少数高智商的孩子能适应。”他担心,奥数培训会让学生把大量精力浪费在简单重复的训练中。  北京白云路小学一名六年级学生告诉记者,“爸妈告诉我,来参加这个班,在奥数竞赛中拿到名次,我就能上北京四中。可是我根本就不想来上,好多题目看都看不懂。本来作业就多,每天再来这儿学两个小时,现在基本上都是晚上11点以后才能睡觉,真累!”   为什么孩子叫烦叫累,还有这么多家长坚持送孩子学奥数?  原因不止一种,但奥数成绩在升学时“管用”,显然是家长们最看重的原因。  “学而思”教育集团的一名老师道出其中“奥妙”,“现在,北京市小升初看似没有考试,但很多中学、尤其是名牌中学,选拔学生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看奥数成绩。有的中学在自己组织的入学考试或分班考试中,也有很多奥数题。”  北京并非个例。福州屏东中学校长朱之琳告诉记者,“当初为了公平,福州规定民办中学不得通过考试招生,但一些拥有优质师资的民办学校竞争激烈,在选择生源时,往往直接看数学竞赛成绩。”  奥数成绩的功利化,让家长们也疲惫不堪。一位家长对记者抱怨,“孩子累,我也累。可是,没有奥数成绩,升学时就会吃亏。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也有部分家长是在“奥数大军”的压力下,无奈地将孩子送进了培训班。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童慧怡的爸爸在清华大学任教。童爸爸常说,“与成才比较起来,我首先希望我的孩子健康、聪慧并具备女孩子的美好特质。”尽管如此,童爸爸还是未能“免俗”地给小慧怡报了奥数补习班。“没办法!班里其他孩子都在上,如果我的孩子一点不会,我怕她会有压力、会自卑。”         专家:“奥数的泛滥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休息健康,让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完全违反教育规律的”   记者走访发现,在国内很多地方,“奥数培训”成为大多数课外辅导机构的“主打品牌”,“奥数经济”已经颇成气候。  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的对面,两家培训机构的招生简章和海报上,突出宣传的是学员的奥数比赛获奖成绩;北京“名师状元国际教育”的门前,一个醒目的大牌子列着几个奥数获奖并升入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等重点中学学生的名字和照片……  北京市奥数培训机构主要面向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其中,一年级到三年级是基础性辅导,四年级以上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大部分培训机构会对报名的学生进行测试,依据测试成绩将学生分别编入基础班、提高班或精英班。此外,还有针对“华杯”、“迎春杯”、“希望杯”等奥数杯赛的专门考前辅导班。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北京,规模较大的课外辅导机构往往有二三十个分部,规模较小的也有五六个分部。这么多培训班,仅凭奥数培训一项收入,数字就相当可观。   在福州,台江区一家课外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奥数班分成10级,收费标准是每级每学期15次课、580元。据了解,参加奥数班的一般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福州市区内这两个年级的小学生大约有4万人,而参加奥数班的就有近4000人,按此标准测算,一个学期收益超过200万元,10级下来,超过2000万元。  北京市魏公村小学一位数学老师提起奥数,很是痛心,“奥数本就应建立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上,既然是兴趣就不能强求普及。而且,就其知识难度而言,奥数也只适合作为少数孩子的教育。现有的奥数教育远远偏离了原来的方向,这对大多数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害的!”  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也表示,“奥数的泛滥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休息健康,让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完全违反教育规律的。”    不过,在升学的诱惑、市场的利益面前,专家们的担忧,有多大的力量,又能带来多大的改变?人们在思考,也在期待……
                                 奥数教育的是与非!!!          4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一文,他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奥数的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休息健康,让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完全违反教育规律。
  “如杨乐等许多数学家所言,这种重在解难题、怪题,所谓的‘数学杂技’和高强度的集中训练,与提高数学素养毫不相干(正如会全套的脑筋急转弯并不意味着高智商);相反,只能扼杀和败坏儿童的学习兴趣,这正是许多中国孩子严重厌学的原因。其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毒、赌,远甚于网瘾网迷,说它祸国殃民毫不过分。青少年正被少数人的物欲所绑架,他们打着‘智力开发’、‘优质教育’、‘培优’的美丽旗号,内外勾结,在谋取私己的暴利!”
  截至完稿前,该博文的点击率已经超过48万,评论则有近7000条,绝大多数网友对杨教授的意见给予支持和肯定。同时该文被各大媒体转载,引发讨论热潮。
  
  背后的利益
  
  对此,“黄河新闻网”刊登的文章《别再让“奥数”竞赛扼杀我们的天才》分析奥数背后各方利益博弈指出,奥数培训班,图了经济效益;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当然也有一点小小的虚荣心作祟;孩子,除了极少数有兴趣以外,大部分是为了无条件服从家长;学校,还是以各种名义在升学时将二者挂起钩来。算计来算计去,谁是牺牲品?恰恰就是我们祖国的花朵。青春年华,每天在不属于自己的痛苦中徜徉。 
  《北京科技报》的记者则从利益的角度分析了此种现象,刊发了《奥数经济黑幕》,文章指出:查询了北京市某培训学校奥数培训班的收费情况,其中小学3、4、5年级的奥数培训为1950元,16周,每周六上课;6年级为1600元,13周,同样也是每周六上课 。如果一个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参加该培训学校的奥数培训,不考虑价格变动和重复学习的因素,到六年级其培训费用就要达到7450元。有的培训学校由于把奥数课程延伸到了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其培训费用加起来更是高昂,将会达到万元之上。
  虽然奥数培训的价格不菲,但是为了让孩子在“小升初”时能够选择一所理想的学校,众多的家长还是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专门的奥数培训学校,有的家长甚至专门请家教到家里为孩子进行单独辅导。 
  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中国众多的奥数教练得以产生。目前,奥数教练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不少教育培训机构依靠众多奥数教练让奥数教育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甚至培训奥数教练员也成为了一种赚钱的手段。一位在北京市做了十多年的奥数教练坦言,奥数带火的就是奥数经济,目前在中国从奥数培训教材、电子课件到奥数培训、竞赛消费,奥数经济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市场规模。目前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奥数培训市场有两三亿元的市场规模。 
  但是,大部分培训机构并不是在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在这里学到的只是解答奥数题的技巧,并没有增长自己钻研数学问题的能力。
  很多地方媒体针对当地的奥数教育情况也提出了相同的质疑声音,如《江西日报》的《奥数不能因“财”施教》,《常州日报》的《奥数根本没必要!》,《信息时报》的《奥数教育造就一批“仲永”》等等。
    
  被异化的奥数教育
  
  事实上,无论是最早发端于1894年匈牙利的中学数学竞赛,还是后来在罗马尼亚的推动下被确立下来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其遵循的核心宗旨——“激发青年人的数学才能、引起青少年对数学的兴趣、发现科技人才的后备军、促进各国数学教育的交流与发展”,目的都是非常纯粹的。
  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2008年中国奥数国家队领队、主教练熊斌在接受《解放日报》专访时表示:奥数与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能充分激发起你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日常教学比较按部就班,非常强调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规范性、系统性,当然这更有利于知识的普及,但会折损掉不少主动学习的乐趣。而奥数题恰恰打破了这一拘泥。有不少题目,你乍一看不大能马上判断出应该从哪个知识分支入手,但随着解题过程的深入,你会在那些新颖而有创意的题干的启发下,用上各种分支上的知识和方法。这对锻炼一个人的数学抽象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增强他对于数学的好奇心、想象力都是非常有益的。如果只是一味做些按部就班的题,就很难有机会享受沉思的乐趣。只要引导得当,奥数能使一个有天赋的孩子学数学的层次由“做”提升到“悟”。 
  《镇江日报》发表文章《别全盘否定奥数教育》提出:奥数教育带来一系列危害,主要原因不是奥数教育本身有问题、有危害,而是奥数教育的严重泛滥,不管什么素质的学生不问时间的拼命地去学奥数,做奥数题目。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南昌二中特聘名师左福士在《江西日报》上呼吁:“学奥数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人数越来越多,培训机构更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这对一些孩子来说无异于拔苗助长。”
   针对“奥数旋风”将一些本不适合学奥数的孩子卷入,左福士说,奥数不是数学补习班或者提高班,孩子如果对数学没有浓厚的钻研兴趣,强行让他学奥数,只会让他越来越厌恶数学,扼杀他本有的数学才能,沉重的压力甚至会摧残孩子们的身心。
  让左福士更为担忧的是,现在一些培训机构因“财”施教,唯利是图。为了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培训机构可能根本没有相应的师资力量,就开设奥数培训班,赚取辅导费,误人子弟。左福士说,奥数老师必须有钻研精神和奉献精神。
    
  社会该如何面对?
  
  其实,叫停奥数已经不算是新闻了,这些年,网络以及媒体关于“停办奥数竞赛”、“讨伐奥数”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人民网”分析指出:国人怎么会对奥数教育这么感兴趣?按理说,家长、学生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无限的分数中去才为常理,但是在高考中,奥数并没有相应的位置。现实却并不奇怪。这是因为今天高考的竞争早就走向了低年龄化,在小升初、中考当中,很多学校为了体现自己的“名校”境界,都毫不例外地对奥数获奖学生开了绿灯。为了让孩子在未来的高考竞争中获得一些胜算,无数的家长只能从小学开始就让孩子走上奥数这条路。
  停止奥数是一个大问题,靠政府强制执行吗?《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报道《评论:靠什么打到万恶的奥数教育》指出:事实上,针对奥数在中国的盲从状态,教育部早在2005年明确规定,公办初中、小学禁办奥数班。随后又逐步取消了奥数加分、免试入学等政策。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
  有人认为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有令不行”。对此《新京报》发文《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比监管奥数管用》指出:平心而论,对于奥数教育,政府的监管,只能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公办初中和小学,不得直接或变相举办奥数班。校外培训机构举办奥数班,只要收费按照标准、教育组织规范,没有违反《教育法》,政府根本无法“监管”。二是义务教育学校招收学生,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这对于实行就近免试入学的公办学校管用,而对于招收特长生的学校,可跨地区招收新生的学校,也很难监管,不考试,反过来,看证书就变成了重要的选择依据。 
  这并不是单凭行政命令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所引发的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少业内人士都持相同观点。  
  
  均衡教育资源才是出路
  
  令人厌,但停不了,改不动。这就是奥数教育在我国的生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新京报》撰文阐述:因为有择校,所以才有众多家长送孩子上各类培训班,以获得可在择校中派用场的各种竞赛成绩证书。就如整治择校热最好的办法,是抓住源头,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样,让奥数回归理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与数学素质——也只能是让每个初中、小学办学质量均衡。
  所以,与其呼吁政府“监管”奥数等培训班,还不如监督政府切实履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只有办好每所义务教育学校,出现在义务教育中的培训热、考证热,才可能真正降温。“万恶”的奥数教育,不用打倒,也会走向平静,在学生培养中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王元也认同此观点,在接受《北京科技报》专访时表示:美国只有3亿人口,却有众多优秀的基础教育学校,教育资源比较均衡,孩子们和其家长很少有浓厚的择校情结。但是,中国目前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基础教育资源极不平衡,在大中型城市,学校众多,中小学生和家长选择的空间很大,他们不由自主地就被绑架到了“择校升学”的轨道上,奥数竞赛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砝码也成了很多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加以利用的工具。  
  
  回归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
  
  “新华网”的《素质教育莫沦为“应赛教育”》文章,则从注重素质教育的角度对此提出了思考。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上海某校常务副校长蒋建平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本应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兴趣的阶段,却被应试培训占据了,美育、德育被搁置,教育资源被浪费了,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育荒废的问题。急功近利化的教育是该悬崖勒马了!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小微指出:“归根到底,现在很多学校的教育还是落入了应试教育的窠臼。现在升学主要还是看考试、看分数,于是什么东西有加分就考什么,导致各类竞赛教育泛滥。”
  杨小微所长认为,与硬件知识相比,软件知识对现在的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现在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都已经积累得不少了,学校要更侧重对他们兴趣的引导,要让孩子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志愿和目标,重点在于“育人”,在于孩子们的主动性。
  现代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的性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普性的而非选拔性的教育。但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基础教育过分地强调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选拔功能,陷入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其结果是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要求。
  蒋建平校长认为,教育要让孩子的社会责任感、独立生活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有所提高。“这样的教育才是素质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小学一年级数学题雷人 无网友会做(图)_网易新闻中心 题目一:
  
  甲、乙、丙三个数和是830,甲比乙少20,丙比乙多10,求乙是多少?
[我来挑战][查看答案] 题目二:

  一个人买一只鸡花了八块钱,后九块钱卖掉,觉得有点亏,十块钱买回来,又十一块钱卖掉,问他赚没赚钱?赚了多少?[我来挑战][查看答案] 题目三:

  从一楼教室到二楼的微机室一共有12级台阶,如果每一步只登上一级或两级台阶,那么从一楼教室到微机室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我来挑战][查看答案]   题目四:

  把100只桃子分装在5只篮子里,每只篮子里装的桃子都含有数字“5”,请你想一起,应该如何装?[我来挑战][查看答案] 题目五:

  在一次考试中,甲乙两人考试结果:甲答错了全部试题的三分之一,乙答错7道题,甲乙都答错的题目占全部试题的五分之一,则甲乙2个人都答对的题目最少有多少道[我来挑战][查看答案] 题目六:

   一位商人花70元购进一件衣服,加价12元售出。后发现购买者支付的那张一百元是假钞,他在这件衣服上共损失多少钱?[我来挑战][查看答案] 题目七:

  一个班同学去野炊,总共带了130只锅,碗和盆。他们按照2人用一只碗,3人用一只盆,4人用一只锅使用。问这个班总共有几个人,锅,碗盆各几只。[我来挑战][查看答案] 题目八:

  100个人回答五道试题,有81人答对第一题,91人答对第二题,85人答对第三题,79人答对第四题,74人答对第五题,答对三道题或三道题以上的人算及格,那么,在这100人中,至少多少人及格?[我来挑战][查看答案]  核心提示:19日,吉林一小学生数学寒假作业上的一道题,难倒了全家人。12位网友参与了解答,都没有给出答案。另有131位读者发来了答案,126位答案不准确,另5位认为无解。   
答一答这道“邮递员送信”题 记者 张鹏飞
 
你也来试试这些小学难题
 
题1:有一只熊,掉进了一个10米深的坑里,用了一秒钟,问:这只熊是什么颜色的?题2:小明钓鱼回来,小玲问他钓了几条鱼,小明答:“钓得真不少啊!6条没头,9条没尾,8条只有半个身躯。”你知道小明到底钓了几条鱼?题3:第一问要求用同一个字,分别能和“艹”、“氵”、“丿”“少”组成另外一个字;第二问同样要求同一个字,分别能和“火”、“日”、“子”、“阝”组成另外一个字。题4:一人有3个,二人有4个,三人有5个,四人有7个,五人呢反而有6个,问这是什么东西啊?■“疑似”答案题1:只有在两极才能达到10米/秒,其它地方只有9.8米/秒。因为南极没有熊,所以是北极熊,因此是白色的。不过也有答案认为,“我把一只黑熊或棕熊带到北极,把它扔到10米深的洞里,还不是10秒钟落地?所以熊的颜色不可知”。题2:23条或0条鱼。 题3:第一问是“目”,第二问可能是“人”字,但与“日”拼不起来。题4:似乎是笔画数。一人是3画,二人是4画,三人是5画,四人是7画,五人是6画。六人是6画,八人是4画…… (本文来源:新文化报 )
 前几天提到的奥数,大家看看教授的看法(2009-04-22 11:23:16) 标签:杂谈  分类:豆妈视点 杨东平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yangdongping这个教授我听过他的报告,感觉他的教育理念不错,这两天成了热点,大家看看他的博文。豆豆爸爸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2009-04-15 23:06:20) 奥数 希望杯 教育  分类:教育时评     4月12日,星期日。    下午在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召开一个农民工子弟教育的工作会。上午无事,到校园里转转,却发现人流汹涌,感慨这里的大学生怎么那么年轻。再仔细看,原来是家长带着学生,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都有。打听下来,才知是第七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开赛,这里是主考区!        现场还有“广东省数学奥林匹克集训”的报名收费处,我为“取证”,购买了小学四年级、五年级的试题,一张A4的纸,每份5元,足见考试拉动经济的巨大作用!一看就晕了。请看下面节选的第七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第2试”的部分试题,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测测自己的智商。没想到过去我上初二时才学的平面几何题,已赫然出现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竞赛题中!我们都知道中国中小学数理化等学科教学的难度,比西方国家深一到两个年级;现在,竟然将难度下放了四个年级!        奥数的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休息健康,让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完全违反教育规律的。如杨乐等许多数学家所言,这种重在解难题、怪题,所谓的“数学杂技”和高强度的集中训练,与提高数学素养毫不相干(正如会全套的脑筋急转弯并不意味着高智商);相反,只能扼杀和败坏儿童的学习兴趣,这正是许多中国孩子严重厌学、从小学就厌学的原因。其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毒、睹,远甚于网瘾网迷,说它祸国殃民毫不过分。青少年正被少数人的物欲所绑架,他们打着“智力开发”、“优质教育”、“培优”的美丽旗号,内外勾结,在谋取私己的暴利!     问题是为什么这样大规模地戕害青少年的行为没人管。不是有《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吗?不是不许乱收费吗?不是有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三令五申吗?公安、城管都不管?妇联、关工委呢?究竟谁应该对此负责?前几天,4月1日的《中国青年报》也报道了《奥数这海盗为何越剿越猖狂》,副标题是“让数学杂技在小学泛滥是政府监管失职”,可谓一言中的。有关部门有高考取消奥数加分的动静,引起一些人的质疑。我认为,在高中阶段,开展较深入的专业学习未尝不可;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解放小学生,还小学生以健康的权利、休息的权利。这真的是非常高深、艰难、不可实现的目标吗?我为什么反对奥数 奥数 小升初 义务教育 博文 教育  分类:教育时评     我没有想到,几天前一篇声讨奥数的博文,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其实,我不是小学生家长,并不很了解情况。博文发布后,许多家长与我联系,才知道情况要更严重。    资深家长告诉我,“希望杯”不是真正的奥数,是所有数学竞赛中最容易、中学基本不认的,是给那些“没有希望”的学生准备的。怪不得有些已经大学毕业的网友答出了题目,还说有什么难啊,学数学怎么不好。    有些人不解我的愤怒,你为什么那么极端,怎么就比黄睹毒更厉害啊?原因很简单,因为黄睹毒之类受害者少,影响的是极少数所谓的“问题学生”;而“奥数班”、培优班之类,大面积覆盖学校教育,堂而皇之地绑架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好学生”,贻误、伤害着整整一代少年儿童,当然情节更为严重、性质更为恶劣。    众所周知,今天的“奥数”早已不是什么业余爱好、兴趣培养,而是围绕“小升初”进行的高度商业化的择校竞争。我周围有许多家长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有许多没有寒暑假、双休日,奔波劳累、辗转于各种培训班的孩子。早晨,他们闭着眼睛由家长帮助起床穿衣,在车上接着睡,在路上吃几口早点,一直学习到夜晚。为了获得进入重点中学的机会,他们一人要报好几个重点学校的“奥数班”,俗称“占坑班”—— 名符其实的令人恶心,臭不可闻!    已经21世纪了,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了,已经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了,而且是“首都教育”,我们应该接受吗这样的现实吗?或者说,我们要容忍到何时?真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还不能愤怒一下?    改变这种乱相的治本之策,并不复杂并且早已明确,就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依法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一些落实这一方针的城市,已经大面积地取消了择校,如沈阳、盘锦、铜陵等地,并非天方夜谭。早在200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当时,各地大张旗鼓地整治过这一畸形现象,北京市紧急叫停了“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浙江省停办小学“奥数”竞赛活动。长春市取消小学所有竞赛,宣布竞赛和评奖活动一律与升学招生脱钩。湖南省紧急叫停中小学校违规抢生源。上海禁止名校举办小升初“衔接班”,规定不许组织小学生参加有选拔性的竞赛和培训班,山西省教育厅向学校发出13条禁令……问题是今天的情况究竟如何?许多数学竞赛改头换面,装扮得更加隐蔽和美丽动人了,例如“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趣味数学解题技能展示,已经举行了七届全国大赛!还不断有新秀出场,如EMC(英文数学竞赛)、AMC(美国数学竞赛)等等。    在2006年5月在成都召开的现场会上,教育部还提出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的目标:“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做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大中城市基本消灭薄弱校,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大大减少……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得到解决。”现在3年已经过去,5年有希望解决吗?谁应对此负责?       

  寒假将至,奥数培训未“降温” 学习奥数当因人而异 NO.298 2011年1月11日(总第653期)  

  

    文/记者 吴洁 实习生 凌怡

  “我们这里的寒假奥数培训班一共八节课,收费1220元,每节课三个小时,20个人左右一个班。如果您的孩子要报名的话最好趁早,晚了可能都报满了。”记者从部分奥赛班了解到,尽管日前新出台了今年秋季入学的新高一奥赛保送取消的政策,但并没有影响到小学奥数班的“热度”,寒假培训的上课时间和收费标准都在增加。

  奥数热度并未减退

  日前,高考加分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从今年秋季入学的新高一开始,也就是2014年参加高考的应届毕业生,除入选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外,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学生大多数将不能保送进大学。对此,不少奥数班的小学生表示,尽管听说了新政策,但自己的父母仍然没有为自己退课,而且也没有发现自己的奥数班中有同学因此而退课。他们告诉记者,父母还准备为自己报寒假奥数班,让自己在寒假中不断充电。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今年寒假,小学生奥数班的上课时间从原来的2个小时增加至3个小时,课程价格也有了不同幅度的提升。同时,小学奥数班大多开始实行“大班小型化”的教学模式,班级人数一般控制在20人左右,也有诸多奥数班开设了“一对一”的奥数辅导课程和专门针对奥赛的冲刺班,由此来提升课程质量和学习效果。

  奥数市场需求较大

  “其实,希望通过奥赛得奖让孩子能在高考时保送名牌大学的只有一小部分家长,大部分家长并不执着于得奖或者是今后的凭奖保送,”新黄浦实验学校的数学老师这样告诉记者,“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奥数班的培训中得到锻炼,尤其是对孩子在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上有所帮助。所以即使出台‘奥赛保送取消令’,小学生奥数班仍然较有市场需求。”

  另外,现在竞争非常激烈,学习奥数也是为了应对市场竞争。“现在的小学升初中不用经过升学考试,但要进好的初中,还是需要有一些‘敲门砖’,而奥数就可以作为其中之一。部分有名的初中学校在选拔学生时,往往把这一点作为衡量标准之一,所以我们班就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一直在参加奥数培训班。”

  奥数学习因人而异

  “我们鼓励一些学有余力或者是对数学知识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参加奥数培训班,并不是每个小学生都适合参加这样的培训。”据老师称,现在仍有部分家长盲目随大流,看到别的孩子学奥数、读英语,就不顾自己孩子的能力和兴趣硬给孩子报班,这样不仅不能起到提高孩子数学能力的效果,久而久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厌学情绪。

  家长应该用心发现自己孩子的兴趣点,努力挖掘孩子的潜能,全面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而非随波逐流。“如果孩子连书本上的数学知识都没有完全吸收,再去学奥数就好比没有坚实地基的高楼,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倒塌,这样浪费时间会让孩子根本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学好数学基础知识,与家长的期望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