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最好的妇科医院是:选文的深厚度与适用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3:55:59

本人2001年参与编写人教版7~9年级语文课本,记得有同事谈到七年级上册课文《生命 生命》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将这篇课文跟下面的同题作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认为作为附文的同题文章叙事更精彩,显得更好,当时我未予深究;最近又听到使用过这一册课本的老师说附文比课文更好,我不得深而思之,觉得要推究的不只是此文彼文的高下优劣,还有选取课文的尺度、角度。按理说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成为正式课文总有它的道理,如果教学实践证明附文比它“更好”,那么课本的经典性就值得怀疑了,好比影视戏曲,配角之光彩夺目有甚于主角,在一定意义上表明演剧的失败。

作为附文的《生命 生命》自有其精彩之处,它的文学性更强一些,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细节描写,那濒临死亡的蜜蜂顽强地沙土中钻出来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写出了细小生命的顽强和可敬;其中穿插着“我”的观察感受、情绪反应,以及“我”的特殊的动作——始而跪看蜜蜂的挣扎,终而跪拜地目送蜜蜂顽强地远飞而去,也对拔高小小蜜蜂形象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选它作课文理应受学生的欢迎,但是它难以成为课文的正选。

相比之下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显得有点“散”。作者写了三件事:一是夜间写作时捉放小飞蛾,二是看观察香瓜子从墙角砖缝茁壮成长,三是借医生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三件事本无关联,是作者凭联想感悟和情感波动把它们连接在一起。文中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生动细致的描写,只有一些深刻的思想言论,这些言论有待欣赏水平较高的人来咀嚼、评判。如果说附文重在写故事,那么杏文无意于叙事,而重在写感受,写思想,揭示自然规律,其故事性显然逊色于附文。

但是杏文具有附文所没有的思想深度!请看,在讲述第一事件之后作者说:“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在讲述第二事件之后作者说:“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这样的思想深度或思想境界并不鲜见,可与附文视为等同。有所超越的是在讲述第三事件之后作者说:“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指“我”的生命——本文注),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这样富有个性的人生感悟是附文中所没有的;还有文章最后两小段揭示作者面对“生命短暂”“生老病死”“遇福遭祸”的深刻而沉重的感想,更是句句光芒闪烁,金声而玉振。

其实杏文之深邃厚重远不止于此。如果我们利用“知人论世”的利器,会有更为深广的开掘和发现。课文的题注提示:女作家12岁时染上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顺着这些小号文字的提示,会大大增强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作者是残疾人女作家,对弱小生命之物以及所有处于挣扎抗争中的生命极为敏感,仿佛对象化地发现了自己痛苦生命的影子,所以她才会放生指间的小飞蛾,才会看见阴暗处“一截小瓜苗”心动不已,才会在静听自己的心跳时生出对自己的庄严承诺。要知道,她“忍着病痛”观察自然万物、社会人生,她“忍着病痛”思想、写作,那暗响于文章背后的是一个弱女子的痛苦的声音,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是苦涩的泪水。在对痛苦的忍受中,刘侠(作家本名)灵魂深处产生一种升华、飞越的驱动力,成就了一个女作家杏林子。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生命意识和生命感受的深浅多寡决定了文章品格,或含金量的高低;调动了全部生命感受并发自痛彻心底之声的文章才是最好的。

凝聚这样深远、丰富的感受和思考,在附文中何曾见到?附文只有忽而来临、短暂居留的心灵震撼,以及对生命的崇拜,并且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所感知到、感悟到的,终归隔了一层。

如此说来,课文的正选位置非杏文莫属?未必,杏文深则深矣,却超出了初一学生的接受水平,它揭示给读者的人生感悟只在人生磨练或苦难经历之后才能体会得到,体会得深;再看附文,它故事性强,描写性强,形象性强,它浅显好懂又具有较广的拓展思考空间,这些特点对初中生的阅读何尝不是一种诱惑和挑战?因此我同意我的同事和一些老师的意见,还是起用克伦?沃森的《生命 生命》作为正选的课文,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可放到初中高年级的课本里,尽管我与他们的感受和认定标准可能有所不同。这给我们另一个启示:选用课文不仅要看文章本身的含金量或深厚度,还要掂量它的教学适用性或可接受性。<
2007-04-28 人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