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那里有核桃木家具:[杂谈]鲁迅先生,请您不要离开我们!(八零后杂谈系列,不定期更新,女性视角)_青春文学_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0:11:40
童年时,孩童的心理总是喜欢那些七彩绚烂的东西,因此,常常贪看粉色系的花朵,酌赏大自然的绿色。不喜阴暗系的色调,总觉得那能带来一阵说不出口的玄乎而又神秘的感觉。对于影视的爱好自然也不例外。所以,从来就不喜欢看《秋菊打官司》之类的电影,自然是因为该类片中的穿着不够时尚,土里土气。那时比较偏好港台剧。
  
  而这个癖好不只表现在对于影视观摩的兴趣,即便对于读书时阅览的文章,那时也不喜欢看鲁迅先生等人写出来的文字,很深奥难懂,不知道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而且感觉阅读到的都是社会的阴暗面,根本不明白这么写到底是为了什么?!
  
  现在慢慢长大了,终于明白为什么鲁迅先生能成为中国的文学大师了。他的文笔不一定如许多作家所写的那般很华丽,他的文采可能更偏向于写实的一面。最重要的是,他的文字立意却是许多人无法企及的。
  
  因为他的文章挖掘出了中国人内心深处最最本质的东西。
  
  鲁迅先生敬佩藤野先生,他虽是日本人,对鲁迅先生的医学才华却十分认可,从来也没有歧视中国人的意思。但鲁迅先生在看了一次电影以后就惊醒了,明明是处置着自己的同胞,一群中国人却可以麻木不仁地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震惊吗?当然是震惊,许多有才华的中国人看到这样的场面也会表现出震惊,只是鲁迅先生比他们更为懂得了一点,就是要拯救,而且是从国民的灵魂深处把那些颓废的该有的生气解救出来,而不是仅仅从肉体上消灭顽疾。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藤野先生很无奈,深觉可惜。
  
  那么鲁迅先生从一个学医者转变成文学创作者,却能写出那么多令我们慨然的文字,大概正是应了李清照父亲李格非的文学理论:用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字才是上佳之作。读着那些作品,就能深切感受到鲁迅先生所愤然之事。他的心情一定久久难以安宁,所谓的爱之深恨之切也就是这样子了。难以想象,鲁迅先生发现了在我们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所具备的阿Q精神,号称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在其中生活的百姓竟能愚昧至此,令人汗颜。
  
  可惜,到了21世纪的现代中国社会,许多阿Q们又堂而皇之地站了出来,应该这么说,我们有时的确是需要一些阿Q精神的,那是自我安慰的心情,属于情商高超之人材所必备的条件。但如果演变成了全民皆莫名崇拜的状态,恐怕鲁迅先生真要愤然了,或者他连气愤的力气都没有了,如果他还活着,恐怕也只能面露无奈之色而已,现在的年轻人早就让人看不懂了。难怪有人这么说:如果鲁迅先生现在从坟墓里面活过来看到像XX这么自信的人,一定会说:我是比不过你,我还是回去继续睡觉吧!
  
  近来听闻新版中学语文教材删减了不少鲁迅先生的文字方有此小感。
  
  要莞蓉说实话么?其实鲁迅先生的文字在中学生读起来的确很累,要花许多脑筋去思考。小时候总喜欢一些风花雪月的东西,认为那些才是好文笔,却忽略了文章的立意问题。或者这么说,一个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是是非非历练的中国人,恐怕永远也不会明白鲁迅先生的文章内涵。然,回首过往,才赫然发现鲁迅先生的文字真的是应证了无数次我们心中的恶魔效应。所以,鲁迅先生离开语文课本是不要紧的,不过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从来没有读过鲁迅先生的文字,那也是可悲的;当然如果永远也不了解鲁迅先生的心血,那只能说是白费了鲁迅先生对我们当代中国人的期望了。
  
  所以,鲁迅先生,请您不要离开我们,虽然我们是八零后或者九零后也好,七零后也罢,未来的零零后更不消多说。虽然小时候的我们不懂您的心思,现在长大了才终于有点明白了。但是也请您千万不要离开我们,不要让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再一次地把自己的灵魂给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