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岭雪山旅游攻略9月:人民日报一句话产生大能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3:33:15

人民日报一句话产生大能量?

www.eastmoney.com2011年03月29日 08:27昕闻金融投资报

现价:2971.15 涨跌:-12.85 涨幅:-0.43% 总手:518741 金额(万):6035636 换手率:1.67%

 

  上周末《人民日报》发文称:A股有望走出上扬行情。自2月14日以来,上证综指在2900点附近已经纠结了太长的时间,投资者一直期待市场打破这种尴尬走势,只是此前一直缺乏良好的契机以及成交量的配合。《人民日报》在这个时候发表文章,给震荡在2900点附近的股市一个明确的信号,对市场心理是个极大的暗示。果然,本周一沪深股市一上来就是一个高开,之后便一直对3000点跃跃欲试。

  难道《人民日报》的一句话就能产生这么大的能量?其实,早在上周三,因地产股集体发力的助推,上证综指一举摆脱2900点的纠缠,以一根放量中阳实现小箱体突破。虽然上周四大盘再度陷入整理,但地产股在周五再度发力,再次成为助推大盘上攻的主要力量。在地产股的带动下,有色、金融、钢铁、煤炭等权重股也合力做多,对上周五股指的放量收阳起到积极作用。上周个股的表现也渐趋活跃,涨停个股更是逐日递增,市场赚钱效应再现,甚至受政策调控影响的地产板块,周涨幅超过10%的都达到15只,显示新增资金正积极入场。还是那句老话,资金决定一切。

  说起资金态度的转变,应该说在3月中上旬就已经开始了。最近几周经历了太多的利空打击,如日本大地震、核辐射,利比亚局势,央行收紧银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等,后面怎么都不至于更差吧?这应该就是大盘在利空打击下顽强向上的原因。之前有把市场的盘整归于量能不足的问题,而如今量能稍有放大,股指就拉出了中阳线,这说明什么?应该说,前期的量能不足,不是买盘不足,而是卖盘相当稀少,在局势不明朗、市场心态谨慎的情况下,成交量放不出来,就是正常现象。现在量能有了逐步放大的迹象,那么大盘突破的机会就来了。

  总体来看,市场处于恢复阶段,行情自然会有波折,但大方向是好的。二季度通常是回暖的时节,估计大盘将会走出曲折上行的恢复性行情。

  ------------------------

  三大分歧筑成3000点雄关险隘

  作为历史高点的半分位,沪综指在3000点区域的震荡近几年总是会引发激烈的多空分歧。春节过后,大盘再度回到3000点区域,伴随最近几个交易日的强劲反弹,市场分歧又一次明显加剧。

  本次市场分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处于什么位置,二是流动性是否宽松,三是市场估值中枢会不会开始上移。分析人士指出,上述分歧短期可能很难趋于统一,因而在新宏观数据等变量出现前,大盘或在短期持续以3000点为轴心进行震荡。

  经济:增速研判尚未完结

  宏观经济是股市运行最重要的环境背景,这其中经济增速与通胀的搭配构成了投资时钟的四个维度:经济高增长,低通胀,股市处于最佳投资阶段;经济高增长,高通胀,市场将进行最后的顶部加速跑;经济低增长,低通胀,市场低迷之后可能迎来筑底阶段;经济低增长,高通胀,熊市在向投资者招手。

  就现阶段而言,通胀压力将在二季度继续保持高位已经形成共识。在国内农产品价格涨势得到有效控制后,输入型通胀正在成为物价走高最重要的压力。地震灾情发生后,日本央行立即开始向市场注入巨量流动性。分析人士预期,这一注资行为将与灾后重建产生的巨大需求,以及欧美国家经济复苏周期相叠加,进一步催高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实际上,无论是原油、黄金等货币属性较强的商品,还是铜等基本金属,近期都呈现出明显的止跌企稳、意欲反弹的态势。

  与通胀高企的一致预期不同,目前市场分歧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速方面。一方面,伴随房地产调控的深入、外部经济体复苏的反复,以及国内货币紧缩政策的累积效应,2011年前两个月影响中国经济因素更加复杂。比如,对外贸易2月份出现逆差,固定增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仅与2008年和2005年这样的经济低迷年份相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月份出现明显环比下降等等。另一方面,仅以两个月的数据就预言经济增速将明显下降甚至“硬着陆”,似乎有些过于武断。毕竟,2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仍保持在趋势水平之上,而“草根调研”也显示出水泥、钢铁、机械等行业的需求已经开始转暖。考虑到春季施工旺季即将到来,在保障房等一系列投资项目的支撑下,经济仍然存在众多乐观因素。

  如此一来,股市投资者就开始在经济高增长还是低增长间纠结。如果出现“高通胀、高增长”的格局,则煤炭、有色金属、钢铁甚至地产等强周期股票将是最佳配置,而此类股票多属于权重股,其走强也意味着大盘突破3000点易如反掌;如果出现“高通胀、低增长”的格局,则策略应该全面转向防御,本次反弹3000点将只不过是一个围而不攻的“陷阱”。

  货币:松紧之争难以了结

  3月18日晚间,央行宣布再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将存款准备金率推至历史新高位置。但这一措施恰恰构成了短期行情的转折点。3月21日,大盘小幅下探后迅速企稳,并在此后五个交易日从2900点快速升至3000点。为什么在央行再度出手的时候,市场不跌反涨?这缘于投资者对当前流动性走向的判断出现了分歧。

  对于乐观观点来说,本次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无异于靴子落地。首先,“提准”负面冲击明显小于加息,而在内外经济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时下,“提准”实际上也意味着加息被推后了。其次,与上次“提准”后资金利率大幅上行不同,本次准备金率提升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仅在3月21日明显上涨,此后就迅速走低,这在1周和3个月等不同期限的Shibor中都有体现。Shibor近两周的走势,显示在大量资金到期等因素影响下,银行体系流动性仍然相当充沛。

  但悲观者从中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在日本地震、核泄漏危机等一系列突发事件后,全球经济复苏轨迹再度不甚明朗,而央行此时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无疑高调宣布了货币“稳健”的立场。同时,作为传统的流动性观察工具,2月M2增速只有15.7%,较此前大幅下降,也显示出资金趋紧的事实。此外,就股市流动性来说,持续的新股发行以及股票型基金的“88魔咒”,也令人对流动性前景难以乐观。

  估值:高低分化位置纠结

  如果从价值投资的角度衡量,经济、流动性都只是重要影响因素,对于股市来说,估值才是作出投资决策的最重要准绳。当估值很高的时候,再好的外部环境也意味着风险的积累;当估值足够低的时候,任何时候的买入放在长期看都是正确的。但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恰恰像大盘点位一样,处在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

  一方面,估值结构扭曲问题仍然存在,个股安全边际冰火两重天。从安全性考虑,大盘蓝筹股的泡沫已经几乎被挤干了。以28日收盘价计算,当前沪深300和中证100成分股的2011年整体动态市盈率仅分别为12.55倍和11.41倍;地产龙头股2010年静态市盈率在10倍上下;根据2010年年报,中国银行等权重股的股息率已经远超一年期存款利率。同时,小盘股仍然存在巨大的估值回归风险。当前申万小盘股相对于大盘股的市盈率溢价仍然高达196%,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而最近十年其均值区间为80%。正是由于巨大估值差异的存在,使得一部分投资者看到的是巨大机会,另一部分投资者却对系统性机会不敢奢望。

  另一方面,权重股估值提升动力存疑。在权重股估值已经较低的背景下,当前市场对“大象起舞”仍然观点不一,主要原因就在于其估值向上面临较大压力。这种压力一方面是来自行业基本面。地产、银行是当前估值最低的权重品种,但在房地产调控以及信贷调控的政策压力下,上述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似乎始终看不清楚,这令市场迟迟不愿意给予他们更高的估值。另一方面压力则来自于资金,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基金目前普遍仓位较高,拉抬权重股有心无力,而此类股票又不是游资的“菜”,那么权重股上涨靠谁呢?(中国证券报 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