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的劫难3鹰后:高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4:15:54
 一、时代要求与目标

    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的挑战,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满足教育信息化和中小学课程改革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提高未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技能,师范院校应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旨在培养师范学校在校学生在未来教学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为他们适应新世纪的基础教学工作奠定较扎实的基础。所以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迎接信息化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挑战。教育部于2004年月12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颁布的有关教师的第一个能力标准,是指导中小学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尽管上述要求的是在职教师,但高职师范生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在校他们是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毕业后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为此我们利用任务驱动法,结合教育部的要求与标准,以及师范生所特有的学习阶段,把提高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分为三个阶段三个目标进行。根据课程目标,信息技术能力由基本知识与操作、基本的信息能力和发展的信息能力(主要指交流协作、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三个逐步递进的层次组成。本研究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现代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首先把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培养分解为三个具体目标:一是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能够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三是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把任务分解为实验操作性任务、学科整合性任务、真实实践性任务(实习期),即把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三个具体目标与任务的三种种类相结合,各阶段的评价方式也分别对应为教师,教师与学生,师生及第三方共同来评价,使任务的实施更加具体化、目标化,通过教学实践对理论研究的结果进行检验与修正。特别是真实实践性任务通过实习所在的学生及指导老师能有效地评价其效果,最终进行反思研究,以期达到对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培养提供教学指导的目的。

    二、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

    因此,在对师范生的培养方式上,一是以学科逻辑系统为主,力求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事物的心理规律;二是直线排列和螺旋排列结合,所谓直线排列,就是各种知识(事实原理)只学一次,螺旋排列则是有些知识要反复学习。我们可以首先从他们所接触的教材入手,在教材的选取与内容的编排方式上采用螺旋式课程方式编排教学内容,即先采用直观方式进行低层次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在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后,再以一种更为正式的方式让师范生重新学习和建构这部分内容,使其与其他知识关联,只有学生完成这一部分学习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依此类推,直到掌握所有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信息技术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信息技术认知结构的过程。依据认知结构的变化,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4个基本阶段。

    1.输入阶段。创设学习情境,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内容。

    2.相互作用阶段。新学习的内容输入以后,学生原有的信息技术认知结构与新学习的内容之间相互作用,就进入了信息技术学习的相互作用阶段。老师的指导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协作)是重要的外部条件。

    3.操作阶段。在相互作用阶段产生的信息技术认知结构雏形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实验,同学间的进一步交流,表达自己的新认识(会话)等活动,使新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初步形成新的信息技术认知结构的过程。

    4.输出阶段。在操作阶段初步形成新的信息技术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知识于实践,通过解决信息技术应用问题,对新知识的性质、规律,以及与原有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新知识最终成为学生的观点和能力,使新学习的知识完全融化于原有的信息技术认知系统之中,形成新的信息技术认知结构的过程。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由这4个基本阶段构成的学习过程形成一个周期,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循环往复,不断重现。而周期的每一次再现,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就学习阶段及其所构成的周期而言,它们不是一个直线流程,而是一个循环式的曲线流程,而每一个流程的质量必然影响到下一个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