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教务移动端:袁世凯管制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2:38:40
清末袁世凯的官制改革设想
  作者:黄振迪
  
  
   据传,两年前国务院有一部门“体制改革”,削去大量的中间部门,使机构大为精简。当他们到国务院汇报“改革成果”时,国务院某大员却笑道:“你们这只是精简机构,内部调整,算个什么改革呵”!传闻一出,被人引为笑谈。想不到的是,3月11日(20080311),华建敏受国务院委托对“人大”就“大部制改革”作出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五个大部。有意思的是,有专家解读“整个体制改革过程完成,可能需要12年左右”。至此令人期待已久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的“大部制改革”,由“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终于到了和盘托出的时候。只可惜的是:原来这姑娘同样也是“内部调整,精简机构”而已!
  
   至于称之为“行政体制改革”,不管部门如何变幻组合,这体制还是这体制。也即是说:在这种体制下,谁管谁,对谁负责,体制架构能否起到保障作用等等政治体制层面问题,与原体制并无丝毫差异。确实,“行政体系”本就是“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体系的变动,自然也是政治体系的变动,因此要笼统称之为“政治改革”尚可。但是,要把“大部制”称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确实是离题太远,叫人连补充想象的空间都没有。要说其中如何玄妙、如何高明、如何影响深远,可能唯一体现在当今还准媒体讲真话这一点上(这在两年前都是无法想象的)——3月12日《南方都市报》以“大部制改革:没想象的那么大”为题,对这次“改革”作了如实报道。
  
   其实大部制改革,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我国前国家领导核心袁世凯在大清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时,就曾出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官制改革方案。虽然这位前国家领导核心现在名声很臭,但是毕竟时代本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否定的过程。过去的英雄豪杰,现在看来不过就是个小丑;过去的历史垃圾,也许将来都会当作高人。数千年的文明史中,我们的前国家领导核心,又有几个是正面人物的呢?我们还是丢开我们现在的“意识形态”,来看一下真实的历史——毕竟在他那个时代,他除了知道有大清,根本就不知还有民国,更遑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了。
  
  
  一、见风使舵,袁世凯力倡立宪
  
  
   清末的“立宪”,始于甲午兵败,复炽于日俄战争爆发。特别是日俄战争,人们看到实行君主立宪的日本,竟然以一弹丸小国,大胜君主专制的大国。因此,认为这一结局只能从立宪与不立宪来得到解释,把日本的胜利,作为立宪政体对专制政体的典范。因此,倡议立宪者,终于形成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运动。而自从戊戌变法失败特别是《辛丑条约》签订后,许多青年知识份子认识到清政府顽固不化,腐败透顶,丧权辱国,无可救药,开始抛弃和平幻想,图谋革命。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了同盟会,提出了“革命性”的“建立民国”的政治纲领。因此,这时,我国就形成了两派:立宪派和革命派。
  
   还是在“立宪”初兴的1904年6月,东南立宪派首领张謇游说两江总督魏光焘、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立宪。他很积极,还预先起草了一个折稿。但是,谨慎著称的张之洞,认为没有掌握着北洋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的参与,恐怕事很难成,就要张謇找袁世凯游说。因此张謇就向这位与他过去的学生、后来反目的袁世凯去函,请其倡议立宪。但是,袁世凯看到还不到火候,回复说再等等看。
  
   只等到次年的1905年,当清廷开始讨论派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的时候,袁世凯就突然积极起来。在张謇的再次鼓动下,袁世凯终于联合湖广总督张之洞、新调任的两江总督周馥电请中央实行立宪政体。有意思的是,在奏折中,他们估计需要的时间同样也是十二年左右!
  
   他们的提议起了作用,中央终于采纳了“立宪”建议。当年7月,清廷正式决定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因此,如果说十月革命给我们带来了西方的马克思主义,那么可以说袁世凯的倡议成了中国政治改革的雷霆!从此,清廷已经由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洋务运动,走向政治体制改革;由闭关的自力更生、恪守祖制的默守陈规,转向改革开放;由“中体西用”转向了效法“西体”的政治改革之路。
  
   1906年8月,五大臣出洋考察归来,结果是他们终于认识到:中国与外国列强的根本差别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先进与落后的两种政治制度的不同。不革除封建政治,中国无论怎样努力,也不可能富强;官员无论如何整肃,也不可能廉洁。因此一致奏请立宪。8月25日,醇亲王载沣、军机大臣奕劻、瞿鸿机、荣庆、鹿传霖、铁良、徐世昌、政务处大臣张百熙、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等受命阅看考察政治的“五大臣”奏折。前国家领导核心慈禧太后还亲自召见袁世凯,征求意见。
  
   袁世凯看准了风向,立马非常积极起来。他入京之后,逢人便大讲“立宪”。而且,口气也和我们的一些官员一样,口气非常大,也非常极端。他说:“官可不做,法不可不改!”、“当以死力相争”。他还慷慨激昂地说:“有敢阻立宪者,即是革命党”!
  
   9月1日,前国家领导核心慈禧太后就发布上谕,宣布“仿行宪政”,从改革官制入手,预备立宪基础;至于何时正式实行立宪,则是视以后的情况而定。
  
  
  二、袁氏“官制改革”方案出台
  
  
   形势发展很快。9月2日,朝廷即派包括袁世凯等14位“正部级”高官“编纂官制”,即制订政治体制改革方案。这时,袁世凯非常活跃。他马上组织人刊印各国官制大略及组织用意,分送各王公大臣及政界人士。主张从速制定,以防阻挠。
  
   袁世凯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弄出了个全面改革官制的初步改革方案。有意思的是,这个方案除了裁撤原内阁、军机处、吏部、礼部、都察院,合并、精简其他机构外,还增设了一些新的机构,最重要的是责任内阁(中央政府)、资政院、行政裁判院、集贤院、大理院、审计院等。其采取的办法,也完全是“内部调整,精简机构”,并没有所谓“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
  
   一般君主立宪国家的内阁,都是对国会(议会或叫“人大”)负责的,国会才是民主国家的政权形式的主要体现。可是,他不提国会,只讲资政院。那么资政院是什么呢?其实也就是由以前的“政务处”改设的,相当于现在的“信访办”一类的机构。这个组织的总裁、副总裁是由皇帝指派,议员也不是由民主选举产生,而是从王公世爵勋裔中钦选、从京官中会推、从各省和八旗士绅中保荐,根本就不是国民的代议机构。只不过是政府“采取舆论之地”,其决议对于中央政府“内阁”毫无约束力。
  
   所谓政治体制,就是这个体制架构最关键的就是是“对谁负责”,“怎么负责”,“不负责体制能否驾驭”的问题。比如现在的香港就具有很多这方面的特征:公共支出没有立法会(也就是议会)通过批准,你政府根本就拿不出钱出来,更不存在你政府用完了钱,自己追加不算,最后再来通过的问题。香港的立法会拒绝通过财政预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而解散立法会后,重选的立法会继续拒绝通过所争议的法案,你行政长官就必须辞职。而如果两次拒绝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而解散立法会,重选的立法会仍以全体议员的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所争议的法案,而行政长官仍拒绝签署,同样也必须辞职。
  
   那么,这种体制到底什么作用呢?
  
   最重要的是,行政长官的意志,不能违背议会的意志。而议会则是对他的选民负责的。其代表各个功能界别、各行业、各社会阶层的利益的角力和博弈,最后才凝结成一种全民的意志。比如他们要立个最低工资的法律。那么,一些行业主就会反对,因为有的低增值的行业根本就无力负担;而底层也有拥护的,也有反对的。拥护的,认为对自己有利,收入有了保障;而反对的,会因此担心“人工”统一划定标准,一些行业不堪重负,就怕没人再请他们做工。最后,这个最低工资法,就一起无法走上立法会的台面。
  
   香港的一个个法案,就都是通过这种全方位的角力和博弈才出来的。因此就最能代表人民的整体利益,最能体现人民的具体的意志。这样的制度的建立,人民的利益,才会有真正的制度保证。严格按立法会及国会(也就是人大)的意旨行事,这才是考验你对谁负责的关键,这也才是真正的政治体制层面上的问题。
  
   而按照袁世凯的这个“官制改革”方案。他的所谓“内阁”(中央政府),并不是对国会负责,其实是由过去的国家领导核心决断,变成同样没有民主基础的“内阁”决断。而部门内部的调整和组合,与政治体制改革根本就是完全“不搭界”的事。不过就是换汤不换药、政治权力的个人再分配而已。因此,这个方案立即遭到了官制改革班子的强烈反对,最后终于没有被采纳。
  
  
  三、以史为鉴:政治改革不是派糖
  
  
   我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可以知兴替。当英国商人初入大清的时候,都惊异于大清的繁华和富庶。而其末期的迅速败落除军事失利之后的国外赔款之外,上下官吏腐败丛生,也是其直接原因。昔日强大的清政府,那时税已经难以收上来。而各级贪污、横行的官吏则多如牛毛。各地象抗税、抗法事件层出不穷。他们的迅速衰败,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也。
  
清末,虽然前国家领导核心慈禧太后很暴力、很强悍,但是竟然连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经费的筹措,这样现在看来小菜一碟的事(现在又有哪个政府部门,哪个国企为出洋经费发愁过呢?)都曾颇费周折。这次出国考察的款项,还是各大臣凑齐的。袁世凯就从直隶拿出白银十万两,并允诺以后每年筹款十万两,作为出洋经费。由此可见一个夕阳帝国的景况是何其悲惨!一个国家从上至下,彻底的腐败,其摧毁能力是何其强大! 
  
   而那时,正是革命与立宪赛跑的时期。1906至1908年期间,广东、广西、云南、浙江、安徽、四川、湖南、湖北、都举行了规模不等的武装起义,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尽管改革开放不断提速,最后宣布由1908年算起,“预备立宪”期限减为9年,届时召开国会,公布宪法。但是,此时为时已晚,1911年,最终是革命追上了立宪。清王朝土崩瓦解,中国大地百年征战,终于拉开了序幕。。。
  
   政治体制改革,并不是“派糖”,而是派药——医治中国腐败丛生、纲纪废驰顽疾的良药。如果政治没有生死存亡的必要性,根本就无须改革;如果政治改革,只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权力欲和参与意识,只是让人尝尝甜蜜的滋味,增强享受权力的幸福感的话,就是不派糖,而是换上把糖精也未尝不可。分类:史林漫笔 | 评论:33 | 浏览:4261 | 举报 | 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上一篇:教育部长闹中华:一个台独一个文革下一篇:2008年中国改革发展大事记(2月)
  • 博客推荐【石勇:我来“剥”李玫瑾的皮】
  • 激情杀人,药家鑫的一张挡箭牌
  • 旁听生、偷听生与大学的门槛
  • 官员“高调退贿”能高到哪去?
  • 跪着能求来公平正义吗?
  • 推广“离岛免税”政策可抑制通货膨胀
网友评论:我要评论剩男2008-03-14 11:43LZ太狡猾了,指桑骂槐,很不和谐呀:)jyou182008-03-14 12:43q简悠2008-03-14 12:56`zhs6882008-03-14 14:23这样的文章 好Cherylwin2008-03-14 14:31沙发的兄弟才是真正的看懂了文章的一点钻石2008-03-14 20:29只见针锋未见针,血又流了Cherylwin2008-03-14 23:33身体天天都健康,心情时时都顺畅。幸运总在你头上,快乐常在你身旁!清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