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到河坊街有多远:沅陵广福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4:25:00

广福寺

     广福寺位于凉水井镇广福村庵堂边组。相传广福寺的母庵始建于明朝万历末年(1619年),庵址在张家坪乡湖田冲村杨沙溪,名叫“老庵堂”,当时,香火旺盛,远至溆浦、辰溪、泸溪的人们都来此行香,求神拜佛。母庵建后数十年,传说庵中击鼓敲钟,在十里开外的张家滩张瞿家、龙虎坪两村交界的云雾尖可听到清淅的钟鼓声,佛教信徒到处传说“云雾尖将有神灵住落”,为此,乾隆初年,境内信徒自发化缘集资,在云雾尖上新建一座分庵,因庵建在云雾尖上,顾名云雾庵,此山上至今仍有破碎瓦砾,磉基遗迹可见。

云雾尖建庵几十年后,陆续传扬云雾庵中擂鼓鸣钟,相距十余里的广福村养牛界上能听到钟鼓声,人们就广泛传说云雾庵的神灵要住养牛界来了,加之云雾庵地势太高,朝拜行香的人们步行登山实为艰难,因此在乾隆末年,信众们就把云雾庵拆迁下来修建在养牛界上。时至嘉庆末期,养牛界庵中撞钟擂鼓,庵内响声则不明朗,而在原岩板潭上方的平地(即现在的广福寺址)有清脆的钟鼓声,与此同时,怪事双双出现,在现广福寺前上方约60米外,埋有一女坟,该女坟尸体竟变成青面獠牙的怪物,在夜深人静之时出来伤害人畜,附近村庄接连出现四五个小孩无故失踪,且多数为男孩,小猪小牛也时有失踪。寺后的岩板塘,水深5—6米,最深处达20米,原枫、渭、水田三溪人放木排经在此塘拴排休息吃中饭,有一天,四五个排客正在吃饭时,突然一个似猴非人的怪兽从水里蹦到排上,伸着毛绒绒的手向排客要饭吃,几个身强力壮胆大的排客举起撑杆将怪兽打下水去,此事传出后,放排人再也不敢在此塘休息吃中餐。这两件事传传开后,周围村民人心惶惶,惊恐不安,特别是妇女小孩,天黑之后不敢外出,男主人不在家时就早早关门闭户。为解决此事,本地一老者从外地请来一位很有名气的风水先生张师傅测算说,那座女坟葬在回阳地,岩板潭上方是乌龟伏卧,两怪物出现非神灵高仙莫治,于是众人商议,就把女坟骨骸挖出后焚烧,把已搬迁到养牛界的庵堂再搬迁回原岩板溏上边来镇妖压邪。于是道光十五年(1835年),由周玉堂,杨光浩等人组织,渭溪水田的王师傅,庵上住持舒和尚等将养牛界庵堂拆迁到此。事也凑巧,庵堂建成后,香烟缭绕,香火旺盛,传说岩板溏的水红了七七四十九天,当地人说流四十九天血水。从那以后,再也没有青面獠牙怪物外出伤人害畜之事发生。因庵堂建成后,在当地确实起到镇妖压邪的效果,人们惊恐忧虑得以解除,此庵附近又相继修建白马寺、西牛庵、潮水仙庵,蓝溪从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因此古寺得名“广福寺”时隔十年,当地有声誉而受人尊敬的杨光浩、周玉堂、张盼湘等人出资扩建,为广福寺新修主殿,配置东西厢房。光绪后期,由瞿明孝、瞿明哲兄弟二人牵头集资修建“万年”舞台。1898年,瞿明孝出资,由瞿明科主修月宫形佛楼门。广福庵经过三次兴修、拆迁,先后住庵有舒和尚、张文西、张宏友等。

“文化大革命”时期,神像被毁,寺庙为大队部、村委会用为办公场所,1968年底,改建为广福小学。“文革”结束,恢复宗教政策,1994年应广大信士的要求,广福庵得到复修。信众投工投劳,重建寺庙,雕塑神像,房产面积304平方米,主殿面积180平方米,场所占地面积868平方米。2005年经县宗教局批准开放,登记为合法宗教活动场所。(作者张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