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分析常见问题:沧桑金融(金融与文明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08:16:17
 沧桑金融(金融与文明)2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09 10:29:40       最后一张王牌
  刚才说的英格兰银行是伦敦银行业霸主地位,不是英国银行业。此时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只能在伦敦市区流通。在广袤的乡村,大家还不太清楚英格兰银行是个什么玩意。乡村有自己的草根金融体系,现在史籍称呼这些机构为“乡村银行”。
  “乡村银行”实际由金银匠转换而来,很多人找金银匠手做活,从他们手中拿到取货单;后来,人们就把金银存放在金银匠那里,金银匠开出存款证明,金银匠铺变为乡村银行,主要业务是为本地人汇款、替本地人向伦敦缴税。
  无疑,他们需要签发汇票,虽然数额不大。
  英格兰银行的目的很明确,希望自己在全国拓展营业网络,乡村银行进城提供了一个良机。
  1725年,英格兰银行垄断了乡村银行票据清算。此时,全国乡村银行经营已经完全受制于英格兰银行,而后,乡村银行储备也被明令储存于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券则始终以黄金作为储备,到18世纪上半叶,随着英格兰银行在全国取得绝对优势,英国实际已经确立了金本位。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史上有很多坏事发生,比如与北美殖民地PK,比如70年代的乡村银行破产……。在一系列政治经济事件中,英格兰银行始终起着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虽然这些工作让它着实赔了很多钱。到不是英格兰银行有大无畏的精神,主要是每次王室都要求它出面,并许以丰厚的报酬。
  此时,英格兰银行已经被王室誉为:“我们手中最后一张王牌”。
  法国大革命期间,很多欧洲大陆人把钱存到了伦敦,所谓存就是把黄金换成银行券。革命结束后,这钱要取出来,也就是银行券要兑换成黄金。当时,英国刚结束对北美独立战争,钱早被王室花的差不多了,没有黄金。
  英格兰银行撑不住的时候,王室终于站了出来。
  1797年2月27日,王室宣布英格兰银行从此不再负担黄金兑换义务,议会于5月对此进行了立法,这就是著名的《黄金止付条例》。
  纸币,也就是英格兰银行银行券,第一次出现在大不列颠岛,为应对危机,英格兰银行开始执行货币发行职能。事后,一部分人开始反思英格兰银行的职责,作为最有实力的银行,应该在货币市场具有领导地位。
  1809年,英国下议院向议会递交了《锭金报告》,作者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的大卫·李嘉图。《锭金报告》要求恢复英格兰银行黄金兑换,并要求规定英格兰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挽救义务。
  不过,此时英国正跟拿破仑死磕,废除纸币,英镑黄金储备会随时枯竭。英法战争结束后,《锭金报告》的思想又占据了上风,1844年议会通过《银行特许条例》(即《比尔条例》),明确恢复英格兰银行黄金兑换义务(1827年曾恢复英格兰银行黄金兑换义务,但英格兰银行从未认真执行),规定英格兰银行不得以谋利为目标进入货币市场,对稳定货币市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报答,英格兰银行垄断了英镑纸币发行权。
  第一家中央银行终于诞生了,英格兰银行。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10 10:27:02      朕即国家
  比英法百年战争更可怕的是,十六世纪的法国卷入了宗教斗争。路德宗、加尔文宗、胡格诺派、天主教在法国都不具备压倒性优势,各派之间的斗争最终演化为城镇骚乱。骚乱是杀人越货的良机,甚至可以借机除掉不喜欢的情人,杀完后只要说是异教徒就算了,法国法律秩序荡然无存。
  在列强林立的西欧,法国前景堪忧,如果没有亨利四世的话。
  亨利四世当政,以天主教徒为主的巴黎市民拒不承认他的继承权,因为亨利四世是新教教徒。亨利四世毕竟是国王,军事实力兑付平民绰绰有余,很快他击溃了市民武装力量。
  兵临城下的亨利四世并没有纵兵攻打巴黎,而是在城外宣布天主教是国教,但不妨碍任何其他信仰,人民有选择信仰的权力。
  “为了巴黎而做弥撒是值得的!”,仅此一语,亨利四世可以在法国乃至世界史上名垂千古。
  鉴于自己的臣民经常闹事,后来的国王路易十三、首相黎世流、路易十四都善于总结,法王开始刻意加强皇权,而且几乎使用了所有的方法控制市场和城镇。王位到了路易十四手中的时候,法国已经形成了绝对君权,他自己被称为“太阳王”。在路易十四年代,三级会议成了摆设,贵族成为国王的奴仆。最让路易十四自豪,也是最令英国国王羡慕的,是法国国王有权直接征税。
  只是,路易十四征税的方式很别致,采用了古罗马的“包税制”,所有官职也都可以出卖。集权给路易十四带来了大量财富,他迅速建立了一只可以抗衡欧洲强国的海军,建设了巴黎,凡尔赛宫就是在他任期内完工的。
  这个年代,在整个西欧大概也只有路易十四靠铁腕弄钱,其他国王是不敢指望税收发财的。
  1700年,路易十四发动了对整个欧洲大陆的战争,对手是英国、荷兰、葡萄牙和德意志王侯。这场战争对法国来说是一场浩劫,路易十四没有任何战略目标,完全是为了出去炫耀武力。结果并不意外,强盗被打倒了,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战争停止,法国要赔偿其他国家25亿里佛尔巨债。
  路易十四在身后也留下一句名言:朕即国家。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10 10:28:16 
    约翰·劳的金融传奇
  1716年,路易十四去世后的法国王室比较烦,原因:没钱。当年,法国王室年收入约是0.7亿里佛尔,可支出是2.3亿里佛尔,大部分钱用来替“太阳王”擦屁股了。
  路易十五成为国王时年仅5岁,摄政王奥莱昂公爵也纯粹是个饭桶,他提出的方法无非是追查失职的财政官、废除一些行政职务,王室财政照旧一塌糊涂。
  此时,一个传奇人物横空出世,终结了法国王室的烂帐,他的名字叫做约翰·劳(1671~1729,John Law)。
  在世界历史、法国历史、经济学说史、金融史上,约翰·劳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人物,他的事迹无法逾越。按照约翰·劳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这样定义他的人生:伟大的经济学家、法国财政大臣、法兰西银行创始人;杀人犯、越狱犯和金融诈骗犯。
  约翰·劳出身于英国爱丁堡一个兼营黄金首饰的银行世家,青年时代接受过良好的政治经济学教育。据说他曾经想去学习银行业务和股票交易,但关于他的记载却说明,他年轻时具有超强的数学天赋,不过这种天赋被他用到了赌桌上。虽然,他贵为法国财政大臣、学术思想独树一帜,但绝对不是年轻人的楷模,1694年约翰·劳不但去调戏别人的女朋友,还事后杀掉了人家的男朋友,因此,被判终身监禁。
  约翰·劳绝对是个天才,他很有办法,具体什么办法不清楚,反正最后成功越狱,流窜到欧洲大陆。欧洲大陆旅行途中(逃亡)约翰·劳提出了自己的金融理论,1705年出版专著《货币与贸易通论》。
  之后200多年,不断有人复述他的学术思想,其中有个叫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现在被誉为当代经济学之父。凯恩斯写了本复述约翰·劳思想的书,叫做《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虽然有抄袭嫌疑,却奠定了当代经济学大厦的根基。之所以两本《通论》的命运不同,不过是因为约翰·劳和凯恩斯遇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凯恩斯,比较幸运而已。
  约翰·劳的主要学术观点如下:经济萧条,增加货币供给不会提高物价,反而会增加产出;没有金银,可以发行纸币代替。政府应当设立拥有货币发行权的银行,提供足够的信贷和通货来保证经济繁荣。1919年,熊彼特看完《货币与贸易通论》之后掩卷长叹,“约翰·劳的金融理论足以使他在任何时候都跻身于一流货币经济学家之列”。
  很不幸,约翰·劳生活在十八世纪,更不幸的是,他把法国当作了自己经济理论的试验品。
    可能是法国王室听说了约翰·劳的理论,可以自己发行钞票,这样花钱比较方便。此时,王室还不敢让约翰·劳放手去干,1716年法国政府只是特许约翰·劳在巴黎建立了一家私人银行,通用银行(Bangue Genarale),并授予通用银行特许货币发行权,纸币可以兑换硬币,也可以用来缴纳赋税。1718年12月4日,通用银行被国有化,更名为皇家银行(Banque Royale),约翰·劳为行长。
  1719年皇家银行开始发行法定纸币,同年约翰·劳组建印度公司(Compagnie des Indes),垄断了法国所有欧洲以外的海外贸易。
  1719年约翰·劳向以5000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了法国皇家造币厂,同时发行印度公司5万股股票,每股面值1000里。印度公司上市后,股票不断升值,这给了约翰·劳充分的资金来源和信心。
  约翰·劳同意每年向法国王室支付5300万里弗尔,作为代价,法国税收由他来包办,如果法国税收少于5300万里弗尔,由约翰·劳补齐,反之,则归他本人所有。由此,约翰·劳,成为法国真正的包税人,他的方法是裁撤税官、扩大税基,取消皇室贵族免税待遇。
  公平的说,约翰·劳的方法在最初几年确实为法国带来了好处,皇家银行经营良好,缓解了王室财政困境。
  不过,接下来,就不靠谱了。
  在约翰·劳主导下,印度公司在1719年9~12月增发30万股,每股面值5000里弗尔,资金用途是偿还30亿里弗尔法国国债。募股的原因,是印度公司在密西西比购买了很多土地,那里有着丰富的金矿资源,获得募股资金后,印度公司的收益将成倍上升。
  当然,以上内容,纯属忽悠。
  可以这样猜测,约翰·劳的想法是通过皇家银行发行纸币解决财政危机,再通过卖出印度公司股票回购货币,这样流通的货币就不会增多,也就不会有通货膨胀。这跟现代中央银行并无二致,不过是一个回购国债,一个回购股票。
  问题是,国债和股票,不一样。
  无论如何炒作国债,都不会偏离本金太高,股票,就不行了。印度公司股票被炒作的实在太高了,最后,已经完全是投机。如果泡沫破灭,皇家银行将无法通过发行股票回购货币。
  刚才说过,密西西比的故事,是忽悠,印度公司根本没有约翰·劳吹嘘的收益。虽然中央银行国库券收益也没什么实体经济支撑,但利率很低,中央银行可以承受。股票本身就是投机性金融产品,交易市场上的人多为资本利得而非红利,当股票价格不能维持收益时,泡沫会破灭,届时将失去回购货币手段,而流通中的货币足以击垮皇家银行。
  约翰·劳注定是这场游戏的输家。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11 09:54:48 
    1720年,约翰·劳的事业如日中天,王室宣布由他出任法国财政大臣,这位当年的杀人犯、越狱犯声誉在法国也达到了巅峰。据说一名贵妇人曾为见他一面故意制造马车交通事故,颇类似于今天为了追女孩在大街上用自行车撞人。
  物极,必反。
  传奇没有延续多久,1720年5月印度公司股价就开始下跌,但跌幅远没有传说中的离谱,1721年9月也不过跌回1719年5月的水平,约翰·劳设计的这个体系还是有可能支撑下去的。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计,皇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是16%,比巴塞尔协议规定整整高一倍,一般情况下,能够保证兑付。
  挤兑,不属于一般情况。
  每当看到这段历史,我都惊讶于约翰·劳的金融天才,计划本来天衣无缝,根本无懈可击,唯一的弱点是选择错了回购工具。关键时刻,王室背判了约翰·劳,并把罪责推托到他身上,金融帝国轰然倒塌。
  约翰·劳的处理方式到也简单:出逃。
  其实,约翰·劳设计的金融体系本身并没有过多错误,如果说错,他确实不应该选择股票作为回购手段,更不应该炒作密西西比泡沫。密西西比泡沫给法国留下的伤痛是无法弥补的,泡沫破灭的时候,财富在瞬间蒸发,纸币面值连续下降。当然,失去约翰·劳的法国王室也再度陷入财政困窘。
  此后80年,法国都没敢再重建银行体系,始终使用铸币。
  贫穷的大革命
  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代表第三级的巴黎市民很激动,他们成立“国民会议”,并接管巴黎市政。
  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7月15日,国王路易十六承认治宪会议;
  8月26日,治宪会议公布《人权宣言》:“就权力而言,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
  这段历史,便是法国大革命的开端。
  即使如此伟大的成就,到颁布《人权宣言》为止法国大革命仍然没有过多出现暴力,治宪会议是温和的改革。虽然剥夺了封建领主特权,领主财产权却得到了保证,这对法国各阶层基本上是都能接受的结果。
  没人能够否认后来的法国大革命轰轰烈烈,但有一点很重要,革命也要花钱的。
  在巴黎,革命者废除了什一税、盐税等很多重要税种,但与各省的谈判却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很多省份仍旧支持国王。1791年,革命政府的“税收/支出”比例是48%。实际情况是,各省不向巴黎革命政府缴纳赋税,而革命者在巴黎又废除了主要税种,可以说革命者根本没有任何正常的财政来源。
  革命者也要吃饭,于是他们把约翰·劳的办法又搬了出来,不过这次纸币改了名字,叫做“指券”。因为约翰·劳曾在他的不朽大作《货币与贸易通论》里指出:“以土地为储备发行货币,无虞”。
  革命者没收了很多教会土地,既然约翰·劳曾经这么指出,问题应该不大。革命者开始以没收的教会土地为储备出售“指券”,卖出一批土地就回收销毁一批指券。
  这个法子不错,如果没有超额增发的话。
  此时,准备捍卫法国王室的欧洲军队已经枕戈以待,为应对严峻的军事形势,革命者不得不超量发行指券,组织军队对抗。
  没钱,谁跟你革命?
  1791年末,指券发行量就从8亿里弗尔上升到70里弗尔。约翰·劳还发行股票对冲货币,革命者却没有任何对冲手段。其实,革命者的指券政策很蠢,发行超量货币,受损失的不是封建领主,而是他们赖以依靠的资产阶级,只有他们的货币存量最多,而领主的土地通常情况下是不怕通货膨胀的。
  更可怕的是,革命者临时拼凑起来的平民军队根本不是国王拥护势力的对手。虽然我们歌颂法国大革命,实际上以乌合之众来形容当时的革命者,是一点都不过分的。有人凭借革命热情参加军队,更多人的,是为了指券。
  这样的军队,在正规军面前,一触即溃。
  面对军事危局,革命者把巴黎城区“无套裤汉”(纯粹的流浪汉,不是工人)组织了起来。遗憾的是,“无套裤汉”没有率先冲向战场,他们的第一项工作,是解散了“三级议会”,并囚禁国王。取代“三级议会”的是全民普选议会,据说选举连投票都省了,如果一方呼喊的声音高过另一方,就算胜出。至于全民议会的经济政策,就更蠢:直接限制价格,拒绝接受指券的人将被处死。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12 19:26:41      囚禁国王,照样没有人给革命政府纳税;复辟军队不是吓大的,他们维护的也不是路易十六,而是整个法国封建王权制度,有没有路易十六,实在不重要。
  外有军事威胁,内有通货膨胀,法国革命逐渐失去了理智。
  1792年9月22日,治宪会议废黜了路易十六王位,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统治法国近千年的君主整体从此烟消云散,与君主政体一起消失的还有路易十六本人,革命者砍了这位国王的脑袋。
  本来,法国有一个绝好的机会进行和平变革,甚至比“光荣革命”更辉煌。毫无理性的革命者打破了这些梦想,法国从此陷入无休止的内战。之后的一百年里法国出现了两个王朝、两个帝国、三共和国,虽然其中也包括昙花一现的拿破仑大帝,他几乎真的统一了欧洲大陆,但也仅仅存在了几十年。
  有人称颂法国大革命,攻打巴士底狱,更是被看做挑战封建王权的象征。
  然而,8000革命者去攻打巴士底狱,并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这座象征着法国封建王权的监狱,其实只有32名看守和7个犯人,其中还包括一个因性行为不检点被关押的伯爵和2个精神病人。在路易十六统治期间,王权专制已经被极大削弱了,三级议会指望在路易十四时代就能随便抓国王、闹革命,那是绝无可能。
  无论如何争论路易十六的是是非非,最终批准《人权宣言》的正是这位国王,也正是在他的手上,《人权宣言》获得了法律地位,而他被革命者处决了。
  “我虽死而无辜,但我宽恕一切,我饶恕我的敌人,祈求我的鲜血将造福于法兰西,祈祷我的鲜血可以平息上帝的愤怒”
  ——路易十六临刑遗言
  伟大的法国大革命虽然以光辉的形象被记入人类史册,可是并没有给法国人带来真正的民主、富强和文明,对金融业的打击甚至是致命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法国的资产阶级是在专制王朝的庇护下成长起来的。1800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银行,法国开始实行金本位制,恢复巴黎证券交易所;1838年世界上第一家投资银行工商通用银行在法国成立……
  而在这100年的时间里,海峡彼岸的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抢占了全世界的殖民地。
  历史不是偶然事件的堆积,仅仅一例大革命烟火也不可能焚烧掉整个法兰西。在整个欧洲,法兰西几乎是公认的法兰克王国正统,王室的势力也最为强大,可以说在法兰西历史上是有专制传统的。在专制中发轫的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英国王室与议会的博弈,法国王权衰落时,应该有一种与王权对应的势力成长,可惜法国的三级议会中是一盘散沙的城市贫民。
  国王的判断肯定会代表利益集团,这毫无疑问,又有那个执政集团不代表某个集团利益呢,难道平民议会就不代表某个集团吗。谁能相信终日在贫民窟里的人,会比一个开明的国王对国家未来能做出更正确的判断?
  国王确实代表某种利益,可贫民本身也是一种利益共同体,国王的团体不代表社会前进方向,莫非平民就必然代表社会前进方向?
  他们的利益诉求未必代表社会的前进方向。专制政体下骤然割断原有利益链条,各种利益集团必定都想取而代之,贫民的声音可能很强,却无法形成团结的理性,也就不可能填补这个空间。贫民窟的声音,有的只是攻击性,可能演化为杀戮,也可能演化为军事专政……。无论从那个方向走,都会减缓社会演进速度,甚至使社会制度退化。
  虽然法国大革命从一开始就忘记了理性,但自由、平等、博爱这些理念无疑是正确的。
  如果自由是错的,那专制就是对的;
  如果平等是错的,那特权就是对的;
  如果博爱是错的,那奴役就是对的;
  ……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13 09:31:23      五
  西欧列强是怎样炼成的
  工业革命前,西、荷、英、法等欧洲列强已经基本形成,然而这个时代真正的强国仍旧是中国,就是把西欧整个加到一起仍旧没法跟中国比。
  即使在工业革命时代,绝大多数人的理想仍旧是能吃饱肚子,此时,人类生产的最高目标仍旧是种群的生存,我们姑且称呼他为“生存经济”,绝大部分人也就是能吃饱。
  活着,是才最大的理想。至于银行、证券交易,大概很少有人知道,那玩意在西欧也是给王室打仗准备的。
  这种生存底限,决定了人类对吃饭的需求弹性无穷大。
  因为,不吃饭会死人。
  如果使用经济学语言描述:生存经济时代不存在个人偏好,没有偏好,谈何市场?
  用市场、交换的概念去理解古代经济,是彻头彻尾的偷换概念。面对外部挑战,在生存经济中央集权的优势很显然,可以抵抗自然风暴和外族侵袭,谁也不知道制度变迁后能不能活下来,拒绝制度变迁是理性的。封建王朝作为既得利益者更不可能有动力制度变迁,土地固定了贵族,不可能以逃跑抗议皇权,而反抗,目标不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是为了成为另一个皇权,抢夺别人利益。
  由此,中国开始周而复始的长循环。
  西欧在生存经济时代落后,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市场越发达,败就更惨。匈奴被汉武帝驱赶到欧洲,日耳曼人和罗马帝国打不过匈奴,罗马帝国打不过“蛮族”。无情的生存铁则,让西欧一直到11世纪都不敢以家庭对抗自然,唐宋小农围炉夜话的时候,欧洲还在海盗的侵扰下胆战心惊。城堡、领主是西欧集体对抗自然的方式,落后的农业生产又根本维持不了一只常备军,在这些方式中我们何尝看到一点文明的痕迹?
  正是由于欧洲的落后,才使得它在生存经济期间走入了一条试错路径,新制度、新体系的尝试是性命攸关的,再按老路走下去就灭族了,与亚洲不同,欧洲制度变迁同样也是理性的。
  欧洲的地域封建割据框架恰好提供了试错途径,领主乃至王国之间不存在统一的王权,因此可以独立进行经济试验,虽然这个过程是以无数生命为代价进行的。于是我们在西欧历史上看到了各种图景:民主的英国、王权的法国,自治的荷兰等等。基督教使得整个西欧在民族文化上具备统一性,每个成功都有可能在整个欧洲传播。
  不是欧洲人不想用刀把子解决问题,实在是养不起刀把子。
  因为,谈判中受损的一方很容易用逃避来选择不接受,强势的一方,特别是微弱优势方必须让步。海运条件使得西北欧市场早熟,骑士思想随商业扩张深入人心,公平、有偿交易、谈判等试错模式逐渐被反复尝试。
  试错的结果,英国出现了议会和普通法系,也因此率先出现了工业革命。
  此后,欧洲一跃跳过了家庭生产的界限,开始了工业组织与市场制度的变革,市场交易在多次试错中胜出,迄今为止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成为人类摆脱生存经济恶性循环的关键。
  一旦工业革命已经站稳脚跟,世俗权力就不可能再与其抗衡。人类记载文明数千年后,西欧终于即将率先走出维持生存的宿命。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13 09:32:38 
    诸位,连载已经被新浪博客推荐置首页!欢迎光临,链接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658364057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14 09:46:30    第7章 日落瀛台
  (清末)
  一
  岂因祸福避趋之
  拜工业革命所赐,1775~1833年英国纺织品成本下降了94%,英国商人开始满世界卖布,中国市场当是目标。不过,中国人不这么想,尤其是把放热气球当升天的弘历,他规定英国人只能在广州城卖布,因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需夷外货物以通有无”。
  弘历太闭塞,自鸣得意、自高自大、自以为是……
  实际上,不是。
  核算运费,英国洋布价格比中国土布并不便宜,加上数千年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英国商人想在这个时候打开中国市场,基本上不可能。1830~1833年,中英贸易中国仍年均入超158万两白银,英国人很愤怒……
  愤怒之后,就开始使坏,既然卖布不挣钱,就卖鸦片。鸦片,学名海洛因,地球人都知道,那玩意儿是毒品。
  鸦片贸易,中国失去的不只是银子,还有民族的希望。与常识相反,吸食鸦片的并不是地痞流氓以及二流子,就是他们想吸,人家也不给。
  因为,没钱。
  当时,鸦片的吸食者主要是商人、官吏乃至军官,相对于地痞、流氓、二流子他们是社会中坚,如果他们迷恋毒品,中国就真完蛋了。
  鸦片是英国在清朝最挣钱的买卖,每年能从中国弄走240万两白银,1839年这个数字可能到达了400万两白银,有人估计中国20~25%的白银被英国佬卷走了,中国对外贸易开始经严重出超。
  白银流出,彻底改变了满族政府的货币政策,从“钱贵银贱”改为“钱贱银贵”了。其实,“钱贱”对小农无所谓,“银贵”就有所谓了。因为官老爷们改收银子了,官家汇兑牌价每两/1000文,实际汇兑价格到了每两/2000文。官家又不肯吃亏,官府向小农收银子、兑铜钱,小农只能从市场上以钱换银。
  凭空小农税款多出一倍,太离谱了。
  与英国人贸易,既亏官府,又亏百姓;既亏银子,更亏身体。
  百姓不想忍,皇帝更不想忍,向来在这块地盘上都是皇帝说了算,现在你不但布,还卖鸦片,顺带杀人放火。
  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时,林则徐站了出来,因为“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所以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绝对是一句振聋发聩的呐喊.不过,在国际政治舞台呐喊是没用的,要靠实力。
  评价林则徐是很难的,当然,这位民族英雄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确实不容撼动。遗憾的是,这位伟人连猛人都称不上,更不是神人。即使林则徐不被撤换,他也不可能改变历史轨迹,英国人该打进来还是要打进来,清政府该输照样要输。1841年虎门决战的时候林则徐依然在广州,而且琦善其实很尊敬林则徐,广东水师主将关天培也未被撤换,但是,我们依然输了,输的很惨。
  其实,每次我们惨败,都要找到几个人,一个是民族的希望,一个是民族的败类,结局是败类战胜了希望,于是我们输了。总要给自己的失败找到一个具体的理由,然而,鸦片战争我们输了,是因为没有林则徐,甲午海战呢,难道都是败类战胜希望,还都是偶然吗?
  1841年前,英军放弃广州北上天津的原因是想找一个地方能直接向清朝皇帝递交国书,并非惧怕林则徐在广州。就这样,英国在天津的国书依然被翻译为“求讨皇帝昭雪伸冤”(demand from the Emperor satisfaction and redress)。
  擅长呐喊的民族英雄始终认为英军只有海战能力,“夷兵除枪炮外,击刺步伐具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上岸更无所能,是其强给不可制也”,“即其船坚炮利,也只能取胜于外洋,而不能施技于内港”。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16 09:48:32 
  主角与配角
  人们谈起鸦片战争,往往指责清王朝腐败透顶。不过1840年,中国并不落后,当年工业生产份额仍然占全球29.8%,对爱新觉罗·旻宁卖国来说,卖国就是卖家,他才不想卖国呢。
  仗打输了,要赔银子、割地,实在是没有办法。
  现在,我们指责清朝政府无能,骂列强豺狗不如。
  道可道,非常道,既然战败,也就只能屈从豺狼之道。我们斥责清政府卖国,既然是卖,就是交易。
  国家间的交易,力量相等,外交就是力量;实力悬殊,力量才是外交。
  不开口岸,就赔命,英国佬打进来,会更丧权辱国。
  两害相权,取其轻。
  《南京条约》的直接结果是之一是“五口通商”,很多人据此辩论,《南京条约》以一种被动的方式打开了中国大门,实际提高了国民福利,对外开放是好事。
  持这种观点的人,理论根据是经济学,确切的说,是西方经济学。
  可以买到便宜的洋布、提高国民福利,开放口岸有错吗?
  答案是,有错。
  西方经济学里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分工合作”,说白了纯粹是帝国主义胡掰,是帝国主义为了侵略的粉饰太平。
  西方经济学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每一个人都有不同优势,在分工中要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
  这个,确实没错。
  但是,有前提。前提是:大家要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潜力要充分发挥。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的时候,别人就告诉你:我是主角,你是配角,因为我现在比你更有优势。
  用陈佩斯的话回击:“我没过当主角,你怎么知道我当不了主角”。
  对了,还有一句也很实用,“废话,谁不想当主角啊”。
  很遗憾,当时我们是弱者。
  当时,中国已经陷入了制度发展的“路径依赖”。通俗的说,就是说处在封建专制恶性循环中,在大一统的环境下根本没机会进行试错,只能依照原来的路径走下去。
  因此,替代专制王朝的必然是另一个专制王朝。
  即使没有鸦片战争,我们也已经落后。只不过,帝国主义以战争的形式废掉了清政府武功,所以更显得屈辱。
  此时,我们还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最适合做什么,就被强盗安排到配角的位置。
  我们是配角,他们是主角。
  主角,作用是改良蒸汽机,发明电能进而改变世界……
  配角,作用是原材料产地,产品倾销地……
  问题背后的实质,其实跟现在一样:当时我们提供的农产品,买洋布;现在,提供廉价劳动力,用衬衫换芯片……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17 09:51:44    咸丰通胀
  爱新觉罗·旻宁一定很郁闷,刚刚登上皇位没几天,洪秀全就在南京弄了太平天国出来,摆明了要跟他死磕。太平天国占的地盘可是江浙一带,是全国最富裕的地方,让旻宁到太平天国地盘上收税,显然很不现实。他又得花更多的银子役使军队出去跟洪秀全的天兵玩命。
  没法子,只能增发货币了。太平天国给清政府带来的,不仅仅是中分天下,还有他这一半天下的通货膨胀。其实,旻宁的路子跟每个末代都差不多:没有准备就发纸钞、铸造不足值铸币。
  旻宁在名义上建立了官银钱号,仿照民间银号银票发行纸钞。官号中没有现银准备,铸不足值铜币。尽管旻宁用御笔写下朱批里:“当百则百,当千则千,谁敢有违”,显然旻宁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属于他的官钱号,只有北京,旻宁发行的纸钞根本没出北京城,地方纸钞权在地方督抚自设的官钱局。
  因为,旻宁的清军实在不争气,一败再败。
  太平天国让清廷明白,八旗已经没有了入关时的骁勇,指望一堆提笼遛狗的少爷跃马横刀,很难。为剿灭太平天国,清廷规定地方督抚可以自办团练,至于饷银,只能指望这些督抚自己搂,也就是所谓“地方财政自主”。
  正因为如此,汉臣才有可能重掌军权,在此之前,有军权的汉人基本上都没什么好结果,比如吴三桂、年羹尧(抬入旗籍,不算真正的满人)……。此时,清廷内焦外困、国势衰微,不得已才让汉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清代由此多了一批文人出身的武将:曾国藩、沈葆祯、李鸿章、左宗棠……。
  地方财政一旦自主,极端集权的时代就算终结了。
  至于太平天国,实行配给制,一切金银宝物都是天王洪秀全他老人家的,所有收获都要交给圣库(全银宝物一律得归天朝圣库,所有太平军大小兵将都不得私藏私带金银宝物,否则一经查出即斩首示众)。显然,这是十分愚蠢的决定,到末年实在推行不下去了,才开始出现铸币,但史料和存物都非常零星。
  这里并不想记述太平天国这段历史,因为,公平评价太平天国实在是不容易。这里只提一点,太平天国给中国历史造成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极大削弱了清朝中央集权。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18 09:11:20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Ⅰ
  19世纪对中国是一个不幸的世纪。
  
  鸦片战争之后,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失败。突然间,世界之门也对我们打开了。人们开始思索,为什么西方可以船坚炮利,如果我们有了坚船利炮,是不是一样可以纵横海洋?皇室也在思索,毕竟丢了祖宗拿命拼来的地盘,他们恨不得自己船坚炮利,把英国白金汉宫、法国凡尔赛宫统统抢了。
  就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诞生了,由此也产生了中国第一批企业股权。这就是所谓的“同治中兴”。
  今天,我们称呼它为洋务运动:
  民用:
  1872年,设立造船厂,浙江轮船招商局;
  1878年,设大型煤矿,开平矿务局;
  1869年,上海与伦敦之间铺设海地电缆,距莫尔斯第一次成功发报仅35年;
  1882年,广州出现自来水;
  1885年,中国电线总长度达到万公里以上,距爱迪生发明竹丝电灯仅5年;
  1891年,设汉阳铁厂;
  ……
  军用:
  1865年,设江南制造局,也就是第一家中国兵工厂;
  1866年,设福建船政局,也就是第一家现代化军官学校;
  1875年,福建船政局派出第一批欧洲海军留学生;
  1888年,设北洋水师。
  ……。
  同样的时刻,日本1863年开始明治维新。
  战争是检验国家实力最有效的试金石。
  1894年甲午中日海战,即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中国洋务运动VS日本明治维新。
  中方:主力舰定远、镇远排水量7000吨以上,2000千吨级巡洋舰5艘,共8艘军舰。
  日方,主力舰吉野排水量4000吨,参战12艘战舰。
  今天日本海军有宙斯盾,有准航母,中国……。
  武器差异,在那个时代根本没有,中日海军力量在伯仲之间,我们在没有输在器械上。
  战败自杀殉国的将士不英勇吗,定远舰管带(相当于舰长)刘步蟾践行了自己的诺言“苟丧舰,必自裁”,我们没有输在将士懦弱上。
  留学西欧的将领在战术上落后吗,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校毕业的济远舰管带方伯谦,竟然临阵脱逃(一说是诱敌离开旗舰),我们没有输在战术、战法落后上。
  ……
  结果:日方一舰未沉,北洋水师完败。
  如果已知历史,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如果再有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们还是不是必负于日本?
  面对历史,默然无声,凭什么我们输了?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19 09:02:45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Ⅱ
  流行的评价未必公允,说教也未必是真理。
  洋务运动的结果,未必是失败,或者说,洋务运动,结果也只能如此。
  关于这场运动,以前我们的想法跟流行的一样,可以总结如下:
  没有约束的封建王朝,贪婪就会没有止境。洋务运动官督商办的本质,是模仿发达技术,而封建官僚身份却决定了它必然利用权力追求私利,不过是一种制度化的机会主义。在这个环境下,即使民族资本主义也要与官府搞好关系,比如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后文会专门提及)。
  在市场和封建权力双重压力下,封建官僚会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制度化利益,公平的市场秩序不可能出现,也就不可能超越以体制变革为核心的明治维新。
  现代中国历史把1860年以来的同治中兴称呼为“洋务运动”太合适了,洋务派所作的实在都是变事,即所谓“务”。
  在清朝体制下,即使把当代美国航母拉去,却有这么一个统治者,甲午海战中国一样会输。我们可能会赢得一两次偶然的战役胜利,但结果必然失败。就是这一两次偶然,上天也没有给我们。
  甲午海战,日本战胜,并无半分侥幸。
  既使重来一次,我们还是必输!
  承认这个答案很痛苦。
  
  现在,我们对以上内容的理解是:这些只是表象,表象背后,有天道……
  洋务运动不过是一本科幻小说,希望借别人的先进技术打败创造技术的敌人,这不可能。
  洋务运动的推动者,是清末不世出的名臣:李鸿章、袁世凯、张之洞……,他们不明白吗?
  如果说1840年鸦片战争我们输了,我们不明白四夷有多强,他们经略了50年沧桑,应该什么都懂。为什么不直接整个议会出来呢。
  因为,就算创立制度,封建文化也变不了,体制仍将是那个体制。仅变技术,暂时不触动制度,还有可能变封建体制,变革封建制度必须更新封建文化底蕴。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康有为不明白,他要变法,要维新,证据就来了。
  很多人认为,变法失败是因为叶赫那拉氏有权力,甚至有人想,载湉为啥不找个没人的时候把老太婆干掉。更为现实的想法是,隐忍不动,先积蓄力量,控制军权,然后,……
  很多人慨叹,恨不得亲历亲为。
  实际上,干掉老太婆是有可能的,然后,就没然后了。
  变法,是绝对不可能的。
  可以杀掉老太婆,但能把满朝文武都杀了吗,满朝文武都杀了,就直接亡国了。这就是 康有为先生第一次面君,在朝堂上给载湉的建议:
  “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即变矣!”。
  叶赫纳拉、荣禄是变法的阻碍者吗。
  叶赫纳拉如果真反对变法,以她对朝局的控制能力,载湉连一封诏书都发不下去。叶赫纳拉突然囚禁载湉,是因为康有为要谋叶赫纳拉,把她关进颐和园。
  很多人感慨,可惜康有为没有军权。
  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幸亏康有为没有军权。
  仅政变这一点,康有为肯定不懂现代政治的真谛,而是从骨子里继承了“胜者王侯败者贼”的思维。政治不是比武场,如果始终依靠暴力解决问题,暴力中走出的必定还是暴力。政治斗争,失败者必须真的没有怨言,必须心服、口服、真服。
  康有为倡导君主立宪,首先要立宪。
  既然如此,变法何用?
  载湉任命的中枢宰辅,也就是清朝军机处,是谭嗣同、杨锐这批年轻人,他们不是既得利益者,所以可以分割既得利益者格局。想骤然分割一个既得利益集团,那是绝对会遭到强烈反抗,把刀架到人家脖子上,还不准人家反抗,天下没有这个道理。
  反抗的结果,必然是废帝。
  换一句话说,即使载湉胜利了,废掉了太后,他用新人来操持行政。封建框架是既定的,利益格局也是既定的,在利益趋势下新人必定会选择利益,指望梁启超、谭嗣同等几个人有操守,现实吗。
  董仲舒灭古文经学,一步一步改造了先秦文明,斗掉了士族,革除了相权,压制了朴学,灭掉了心学,阉割了理学,最终只剩下一个今文经学,这种专制体制历经了多少年?指望短短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变革就革除所有弊端。
  不是不靠谱,是根本不可能。
  后来的中华民国没有法律吗,那些民国部长多毕业于西国名校,弄不好还是个洋博士,这个新的行政框架仅仅几十年就腐化堕落了,何况戊戌变法是在旧有体制内变革。
  一个封建王朝的官僚体制根本不可能阻碍民族进程,那样的话,也高看这些官僚了。皇权有意策划的封建文化才是这种封建体制的本源,也正是这种封建文化阻碍了我们的思维。如果每个人都想超越规则,就会产生制度性腐败,制度、法律就就会形同虚设。
  因为,人的集合才是法律的最终执行者。
  不信,你把清廷官僚弄到美国做文员,一样没得贪。
  请不要比较中国和日本。
  没错,1860年前这两个都是亚洲专制国家,但日本幕府专制从1603年才开始,之前还是一堆大名(官职,相当于中国的县长)互相乱砍的战国时代。再往前,所谓7世纪“大化改新”不过也就是能管理都城周围一点地方。从公元前到幕府,日本一直是既没文化,更没道德,就别说文明了。260年的历史,又如何跟3000年历史相比,260年又如何能形成一种数千年传承的文明积淀。
  望门投趾思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
  手掷欧刀向天笑,留待功罪后人论。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20 09:10:36    初识汇丰
  1864年8月4日,汇丰银行创立(清注意,不是开业),是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总行。不过,跟19世纪60年代比,那个时候汇丰更牛。现在只是发港币,当时汇丰银行的票子,在全中国畅行无阻,比大清户部的票子好使多了。汇丰银行的股东名单几乎囊括了香港、上海最牛的富商,可惜这些人都随着政治沉浮烟消云散,没有一个人能象皮尔庞特那样创立中国的金融帝国。
  1865年汇丰银行总行和上海分行先后开业,同年在福州、宁波、汉口、汕头和日本横滨正金设分行,1869年在印度加尔各达设分行,完成了地域战略布局。1869年汇丰股价上涨至票面价值的80%。
  期间,汇丰有三场很经典的手笔。
  第一件事,收购半年期汇票。
  1866年,上海发生棉花投机风暴,最终酿成金融恐慌(稍后会提及),幸存下来的中国钱庄和外国银行开始对国际汇兑持谨慎态度。1866年3月,丽如银行倡议所有汇票一律以4月为期限,不再接受6个月期限的汇票,大部分外资银行都觉得丽如银行这个主意不错,麦加利银行、有利银行、法兰西银行与丽如银行第一次与中国银钱界结成垄断联盟,拒绝接受4个月以上汇票。
  汇丰极力反对上述倡议,同时出手收购4月以上银行汇票,市面上大多数6月期限汇票都到了汇丰手里,而且是低价购入。
  6个月汇票的含义是:就算亏本关门也在半年后,而半年后的银根形势也许会变化……
  你想的没错,这是赌博。
  金融的本质就是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最大化风险,因为唯有如此才能最大化收益。
  幸运的是,这笔买卖汇丰赚了一票,更重要的,汇丰确立了在香港、上海汇兑老大的地位,江湖霸业从此开始。
  第二件事,发钞。
  一般来说,外资银行在中国设分行是谋求本国商人在上海、香港汇款生意,至于存款和发钞,外资行根本没兴趣。就算在清朝能发钞票,还是不能拿到本土使用。但是,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没有中央银行,没有一个稳定的信用中心。汇丰总行在中国,而且它意识到了这一点,汇丰的目的就是成为中央银行。
  汇丰银行不是大清户部,不能想自己发钞票就发钞票。汇丰干的第一件事是拉存款,更确切的说是拉存银。60~80年代,汇丰银行文件里充斥着“抓存款”、“存款乃首务之极”之类的词汇。1865~1880年,汇丰银行存款总额增长了9倍。不过,汇丰拉村银不是为了抢市场份额,而是为了自己发钞做准备。
  伴随存款增长,汇丰银行开始发钞,开始在香港和上海,70年代中期,汇丰已经基本统治了香港、上海发钞市场,发钞量占市场总钞量的50%以上,在上海约为200万两,在香港为180万港币左右。
  对银本位时代的银行来说,得汇兑可称王,但是,得钞票者得天下。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21 23:49:10    民族银行初长成
  1840年后,中国突然设立很多外资银行机构,这些银行主要扶持本国商人、做国际汇兑,至于中国民族企业,人家没什么兴趣。我们自己的钱庄票号,又把钱集中于贸易,刚刚发轫的中国民族企业太需要一个自己的银行了。
  第一个动脑筋的是一个英国人,中国海关总署的赫德。
  他看来还是有点脑子,指使中国手下上折总理衙门,要求设立“中国皇家宝源汇存银行”,同时在报纸上鼓吹将设银行,即行募股。
  老外搞阴招比中国人差远了,很快赫德就暴露在盛宣怀眼底,盛宣怀赶紧去忽悠张之洞。在张之洞授意下总理衙门驳斥了赫德的申请,同时接受了盛宣怀的《请设银行折》、《公议中国银行大概章程》,“银行眆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财货,以上下之求给,商务机枢之所系,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商货之气脉,杜洋行之挟持”。
  不过总理衙门的批复是非常离谱的,他们问了几个问题:
  第一,朝廷需要钱的时候,能否随时到你那里弄个几百万两;
  第二,借款、存款10万以上必须报告总理衙门;
  第三,朝廷至少要拿利润分红的50%。
  你还不如去抢。
  不知道盛大人怎么运动的,反正最后搞定了。批文内容倒是很简单,批准了他的银行章程,也没有以前离谱的要求,而且有一条类似于巴塞尔协议的规定:“银行资本不得移做各项工业及各项房产地基,其借与一公司或一商家之款项,不得超过股本百分之十”。
  中国第一家商业银行由此诞生,定名“中国通商银行”,1898年5月27日正式开业。中国有太多的节日,银行业应该公议把每年5月27日定为“银行节”。
  战争中,第一个冲上城头的人,未必就真能成为最后的英雄。
  中国通商银行,也是如此。
  通商银行实在是倒霉,刚刚开业就赶上义和团和八国联军进北京,于是就被抢了。
  不过,这里要说,第一个抢劫中国通商银行的是义和团。
  有人说,义和团,是爱国运动。义和团最主要的工作,是内讧,杀二毛子,甚至杀带着铅笔的孩子。在天津,义和团抄了前线将领聂士诚的家,顺便还杀了人家老娘;在北京,两万义和团攻打东郊民巷,一个月搞不定几百个洋兵,就这还“慷慨以誓师徙,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八国联军进北京那年,叶赫纳拉宣战的目的更有可能是借洋兵消灭义和团,就算义和团的法术是忽悠,生猛的汉子是真的,不弄去跟洋兵开战,回头就该冲她来了。
  义和团主张“逢洋必灭”,对这家仿西制建立的银行自然是不能放过。1900年6月22日,义和团民闯入中国通商银行北京分行,焚毁分行房屋,抢走现银,具体数目不祥。
  义和团刚走,八国联军就来了,未焚毁的房屋,被意大利军队占领,中国通商银行北京分行关门大吉。
  好歹义和团、八国联军是明抢,日本人就太不厚道了。
  庚子之乱过后,1903年通商银行跟平时没什么不同,发银行券、存款、贷款。
  2月4日,有个钱庄用通商银行的银元券换现银,这是很正常的业务。这笔不正常,因为银行券是假的。
  通商银行发现了假钞,却做了一个不明智的选择,在大庭广众之下把这个钱庄伙计送到租界巡捕房里。拿假钞不对,但假钞不一定是他做的,把人送巡捕房,就等于公开了说大家手里的钞票有假,有假钞只能自认倒霉。那个时代中国人还比较淳朴,更重要的是,没有验钞机,谁也不知道自己手里的钞票是不是假的。
  2月5日,北京银钱业公议,不再用通商银行钞票,市井风传伪钞达30万元,人们开始挤兑通商银行。
  通商银行露出了官商本色,衙门立刻派兵用灭火水龙冲散了挤兑人群。不过,通商银行也做了相应兑付准备,准备了100万现银,又从汇丰拆借了10万现银,终于平息了挤兑风波,2月通商银行约收回30万纸钞。倒不是汇丰大慈大悲,主要是这样下去汇丰迟早也会被挤兑。
  看来事情是平息了。
  假钞是骗不了发行银行,改骗其他银行吧。挤兑后不久,有个日本人持通商银行钞票在汇丰银行兑现,汇丰岂是好忽悠的,发现此人带来的4000元全系伪钞。
  汇丰的方式比较聪明,胡编了个理由让他过两天再来兑换,背地里却派了个人跟他搭讪,套出了他的地址、姓名、身份(一说是跟踪、报告巡捕房),反正是最后知道这家伙到底是谁了:
  罪犯姓名:中井义之助,日本人。中井义之助在上海开办一家贸易公司,假钞源自日本大阪,由日本浪人山下忠太郎制造,偷运来上海后秘密放置在他家,再由他通过在上海的日本商社等途径流散到外面。
  这是一件刑事案件,日本官方的回复竟然是,“据日本外务部声称,对伪造他国钞票者,日本法律无规定惩治之专门条文”。
  无耻!
  伪钞数量确实不大,但对通商银行的打击是致命的。
  为避免与伪钞混用,中国通商银行将真钞陆续收回,并连同已印好但未发行之钞票一起烧毁,直至1905年2月,该行才发行新钞。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23 09:32:57      民族银行初长成
  1840年后,中国突然设立很多外资银行机构,这些银行主要扶持本国商人、做国际汇兑,至于中国民族企业,人家没什么兴趣。我们自己的钱庄票号,又把钱集中于贸易,刚刚发轫的中国民族企业太需要一个自己的银行了。
  第一个动脑筋的是一个英国人,中国海关总署的赫德。
  他看来还是有点脑子,指使中国手下上折总理衙门,要求设立“中国皇家宝源汇存银行”,同时在报纸上鼓吹将设银行,即行募股。
  老外搞阴招比中国人差远了,很快赫德就暴露在盛宣怀眼底,盛宣怀赶紧去忽悠张之洞。在张之洞授意下总理衙门驳斥了赫德的申请,同时接受了盛宣怀的《请设银行折》、《公议中国银行大概章程》,“银行眆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财货,以上下之求给,商务机枢之所系,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商货之气脉,杜洋行之挟持”。
  不过总理衙门的批复是非常离谱的,他们问了几个问题:
  第一,朝廷需要钱的时候,能否随时到你那里弄个几百万两;
  第二,借款、存款10万以上必须报告总理衙门;
  第三,朝廷至少要拿利润分红的50%。
  你还不如去抢。
  不知道盛大人怎么运动的,反正最后搞定了。批文内容倒是很简单,批准了他的银行章程,也没有以前离谱的要求,而且有一条类似于巴塞尔协议的规定:“银行资本不得移做各项工业及各项房产地基,其借与一公司或一商家之款项,不得超过股本百分之十”。
  中国第一家商业银行由此诞生,定名“中国通商银行”,1898年5月27日正式开业。中国有太多的节日,银行业应该公议把每年5月27日定为“银行节”。
  战争中,第一个冲上城头的人,未必就真能成为最后的英雄。
  中国通商银行,也是如此。
  通商银行实在是倒霉,刚刚开业就赶上义和团和八国联军进北京,于是就被抢了。
  不过,这里要说,第一个抢劫中国通商银行的是义和团。
  有人说,义和团,是爱国运动。义和团最主要的工作,是内讧,杀二毛子,甚至杀带着铅笔的孩子。在天津,义和团抄了前线将领聂士诚的家,顺便还杀了人家老娘;在北京,两万义和团攻打东郊民巷,一个月搞不定几百个洋兵,就这还“慷慨以誓师徙,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八国联军进北京那年,叶赫纳拉宣战的目的更有可能是借洋兵消灭义和团,就算义和团的法术是假的,那一条条汉子是真的,不弄去跟洋兵开战,回头就该冲她来了。义和团主张“逢洋必灭”,对这家仿西制建立的银行自然是不能放过。1900年6月22日,义和团民闯入中国通商银行北京分行,焚毁分行房屋,抢走现银,具体数目不祥。
  义和团刚走,八国联军就来了,未焚毁的房屋,被意大利军队占领,中国通商银行北京分行关门大吉。
  好歹义和团、八国联军是明抢,日本人就太不厚道了。
  庚子之乱过后,1903年通商银行跟平时没什么不同,发银行券、存款、贷款。
  2月4日,有个钱庄用通商银行的银元券换现银,这是很正常的业务。这笔不正常,因为银行券是假的。
  通商银行发现了假钞,却做了一个不明智的选择,在大庭广众之下把这个钱庄伙计送到租界巡捕房里。拿假钞不对,但假钞不一定是他做的,把人送巡捕房,就等于公开了说大家手里的钞票有假,有假钞只能自认倒霉。那个时代中国人还比较淳朴,更重要的是,没有验钞机,谁也不知道自己手里的钞票是不是假的。
  2月5日,北京银钱业公议,不再用通商银行钞票,市井风传伪钞达30万元,人们开始挤兑通商银行。
  通商银行露出了官商本色,衙门立刻派兵用灭火水龙冲散了挤兑人群。不过,通商银行也做了相应兑付准备,准备了100万现银,又从汇丰拆借了10万现银,终于平息了挤兑风波,2月通商银行约收回30万纸钞。倒不是汇丰大慈大悲,主要是这样下去汇丰迟早也会被挤兑。
  看来事情是平息了。
  假钞是骗不了发行银行,改骗其他银行吧。挤兑后不久,有个日本人持通商银行钞票在汇丰银行兑现,汇丰岂是好忽悠的,发现此人带来的4000元全系伪钞。
  汇丰的方式比较聪明,胡编了个理由让他过两天再来兑换,背地里却派了个人跟他搭讪,套出了他的地址、姓名、身份(一说是跟踪、报告巡捕房),反正是最后知道这家伙到底是谁了:
  罪犯姓名:中井义之助,日本人。中井义之助在上海开办一家贸易公司,假钞源自日本大阪,由日本浪人山下忠太郎制造,偷运来上海后秘密放置在他家,再由他通过在上海的日本商社等途径流散到外面。
  这是一件刑事案件,日本官方的回复竟然是,“据日本外务部声称,对伪造他国钞票者,日本法律无规定惩治之专门条文”。
  无耻!
  伪钞数量确实不大,但对通商银行的打击是致命的。
  为避免与伪钞混用,中国通商银行将真钞陆续收回,并连同已印好但未发行之钞票一起烧毁,直至1905年2月,该行才发行新钞。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23 09:50:05    我们曾经沧海
  中国银行官方网站这样的介绍自己,“中国银行于1912年,由孙中山先生批准成立”。实际上,中国银行的历史其实更早。孙中山先生能大笔一挥,是因为成立中国银行前有个大清银行。
  鉴于开银行很赚钱,1905年9月27日,清政府在北京成立了户部银行,户部和商股各占一半,1906年户部改名度支部,户部银行改名大清银行。大清银行的经营实在是没什么可说道的,到1912年被孙中山关门,总行和18家分行呆帐合计1600万两白银,股本只有400万两白银,早就资不抵债了。1911年6月,辛亥革命开始的时候,度支部才提出要“以维持币制为惟一目的,凡普通银行的业务,大清银行一律规避之”。
  太晚了。
  在交通银行的广告中,也有“百年交行”之说,1908年确实设立了一家交通银行。交通银行由清廷邮传部在1908年成立,理由是支持邮传部所设的轮船、电报、邮政等实业。可能由于邮传部尚书陈壁的原因,与大清银行相比,虽然没有那么牛气冲天,但管理相对审慎,放款集中于民族企业。虽然交通银行最初也是官商各半的股份,但交通银行更像一家金融企业。
  辛亥革命后,交通银行继续经营。
  1904年1月21日颁布清政府颁布《商人通例》九条和《公司商律》一百三十条(相当于公司法),1905年颁布公司《登记法》,1906年通过《破产法》和《专利法》……
  这些法律开始向人们宣示,农耕文明将一去不返,中国需要一个保护私权的制度,而且这个制度会逐渐成熟起来。对中国银行业来说,这个时代,是一个痛并快乐的时代,一批民族银行应运而生。
  1906年9月,银行第一次在中国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出现,信成商业储蓄银行成立了;
  1907年浙江兴业银行、四海通商银行成立;
  1908年四明储蓄银行、裕商银行成立;
  1910年北洋保商银行成立……
  虽然,这些银行持续的时间不长,却有颇为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浙江兴业银行。
  20世纪初,中国四川曾经有一场著名的保路运动,也是这场运动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当时,各省都在修筑铁路,尤其是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不过江浙士绅比较精明,根本就没让政府控股。1906年浙江全省铁路公司成立,但当时浙江还没有华商银行,将股本金交给外资行显然不符合铁路公司股东的爱国情操。召开第一次股东大会时,公司总理汤寿潜就提议成立银行,确保铁路营运资金。
  出于这个目的,1906年10月召开浙江铁路银行第一次股东大会,商议筹建银行。会议上,股东提出了不同意见,银行是银行、铁路是铁路,根本就是两个不沾边的公司。基于上述考虑,10月15日一个完全独立于浙江全省铁路公司的银行诞生了,定名“浙江兴业银行”。
  浙江兴业银行的经营非常值得称道,继承了江浙一带精明的经商传统,也拜托清政府统治能力下降,浙江兴业银行放款主要对象是民族工业、钱庄,兼顾小商贩(民国时期转入农村),基本没有涉足官僚、官僚企业,甚至没有支持辛亥革命,也正是因此民国政府一直对浙江兴业银行颇有微词。
  1949年后浙江兴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等公司合营,后并入中国银行。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24 13:26:52    票号是怎么炼成的
  票号产生于明末清初,是商品流通扩展的结果。
  票号的产生有一个传说,李自成败走山西时留下巨款,顾炎武给山西票号定下了经营规矩,因此山西人才有了实力开办票号,也才有这么多规矩。传说很离谱,第一位票号创始人山西平遥县雷履泰,是不是李自成手下的后代,无从考证。
  雷履泰最初是干染料生意的,店铺叫做“西裕染料行”,总部在平遥,分店在北京、沈阳、四川。由于生意比较大,有很多分店,西裕染料行经常替生意伙伴汇兑。道光三年(1823年),西裕染料行改名“日升昌”,专干汇兑,除了雷履泰外,日升昌还有一个合伙人叫做毛于道。
  后来,雷毛发生矛盾,毛另创“蔚泰厚”。
  鸦片战争前,山西票号只有7家,最著名的是“平遥五联号”,即五家票号联手,互相在总分号之间调剂资金,支持汇兑。
  一般来说,票号由出资人(东家)和经理(掌柜)出面,邀请地方名流证明资本数额,如果是合股也明确彼此股份;同时设立“万金账”由伙计以人身入股(顶身股),也就是现在说的人力资源入股;东家不管理经营,由掌柜全权负责,东家只在年终查阅帐簿,即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
  不但股东结构值得称道,山西票号的管理模式也非常严谨,密押制度、总分号报告制度、总号独立出票制度(分号没有资格印制汇票)等等至今为人称道。比如,你捡到山西票号的汇票,别指望能知道这张票子能值多少钱。上面没有数字,只有一堆你看不明白的唐诗,而且很多是把唐诗里的字拿出来,凑成一句没有任何意义的话。至于多少钱,只有票号和持票人知道,所以,把这玩意当做购物卡送礼是不现实的。如果你想弄张假票出来,把字照抄一遍,还是没用,因为你没有图章。“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这句话在山西日升昌里,在某段时间曾经代表0-1这十个数字。但过了这个个时段,就会换成另外十个字。
  说实话,现在一些银行,还不如山西票号。
  山西票号并非打遍南七北六十三省,开始它的经营范围只是原来商号的网点范围,人熟,路也熟。山西票号的第一批主顾,就是雷履泰当年这些老掌柜生意上的伙伴。老主顾把现银存到票号,票号给老主顾一张天书一样的纸片,就可以到其他有票号的地方兑换现银了,当然,要掏一笔汇费。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25 09:46:19 
    票号的机遇:太平天国与八国联军
  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革了清朝半条命,也差点要了山西票号的命。
  山西票号命脉在于南北贸易、银钱汇兑,洪秀全在江南闹天国,长江以南不在是清廷的统治范围,南北生意是没法做了。山西票号长江流域分号纷纷撤回,1853年2月,山西票号竟然连北京的分号都关门回山西老家了。
  就在山西票号形势危机的时候,来了一笔大买卖。
  清朝地方缴纳中央的税款叫做“京饷”,北京发往地方的叫做“协饷”,京饷、协饷要以现银运输。60年代,清廷与天国决战,捻军又江苏、安徽、两湖等地挑起战端,运现银,等于让上人在路上黑。咸丰十一年(1861年)各地应解赴北京700万两白银,到了八月才弄来100万两。
  咸丰皇帝奕宁一着急,死了。
  同治元年(1862)年,户部只得下令各地督抚“觅殷实银号设法汇兑”;1865年协饷也开始改为汇兑。
  没有太平天国,山西票号不太可能拉到这么大一笔业务。
  可是,朝廷这笔买卖不好做。
  山西票号弄到了这笔生意,朝廷很多大员不爽,毕竟现银变成纸片了。不过他们没有意识到,之所以朝廷能够用纸张忽悠子民,是因为朝廷有暴力工具;如果票号敢忽悠官府,不用他们动手,商号就直接把票号灭了。
  山西票号不忽悠朝廷,朝廷就开始忽悠山西票号。
  具体的说,就是督抚从票号借钱。
  经营京饷、协饷后,山西票号获得了一笔巨大的流动资金,这极大提升了山西票号信誉。朝廷的钱都要靠它汇兑,一般商号还怕什么,如同当代中国人相信中国工商银行绝对不会赖储户存款,这是一个道理。
  不过,京饷是有规定的,不能拖欠,到时候必须送来。
  每次缴款的时候,督抚都东挪西凑,兵荒马乱好多年了,哪有那么多税收。皇命不可违,但票号可违,所以当缴款不及的时候,地方督抚就开始找票号垫资,实际上就是让票号对地方政府贷款。
  问题是,地方督抚经常缺钱,而且缺很多,比如,军费。地方政府信贷,历来就是开了头,刹不住车。
  1864~1903年山西票号为广东省上缴京饷垫付的数量、比重,连年上升,最后竟然到了50%左右。而且票号对地方督抚的垫付远远不止京饷,比如,还有洋务企业的工资。
  19世纪90年代末,闹义和团,山西票号迎来了第二次机遇,可惜瞬乎之间,票号并没有抓住。
  票号的掌柜都是山西富商,总号都在山西老家,掌柜深知这帮大师兄、二师兄法术不咋地,抢劫是强项。义和团起事之初山西票号就让北京、山东、河北分号做了应对措施,把银子早早转移(及早收揽,设法趋避)。
  庚子之乱,对山西票号只是肢体之伤,而非心腹之患。
  相反,这对山西票号却是一个机遇。北京的老太后被八国联军赶到西安,不过太后给自己起了个好听的代词“西狩”。一堆富户也跟着跑,山西票号的生意又来了,1900年后山西票号的势力范围扩大到西北地区,基本形成了全国性汇兑网络。
  传说,叶赫纳拉路过山西的时候,曾经向山西富户借钱,这兵荒马乱的,您都被洋鬼子赶到山西了,包不准明天就被洋鬼子弄回北京砍头了(最初,八国联军所列庚子祸首第一个就是叶赫那拉)。
  谁敢借,山西票号敢。那个时候,山西票号几乎等于中央银行。
  叶赫纳拉的行宫确实曾设在山西祁县,而且,1904年组建户部银行的时候,户部曾邀请部分山西票号参股,可惜山西票号无人响应。
  山西票号错失了最后一次良机。
  从山西票号的客户群,可以清晰的看它的信任半径其实很短,初创时期山西票号的汇兑者是商人。战乱使得商业衰退,票号就把放款方向转向中央政府,票号认为,中央政府是绝对可以信任。
  本身就狭小的信任半径,一旦被朝廷纳入财政体制,就改变了轨迹,从商业信誉改为政府信誉。
  清朝政府的信誉,等于没信誉。
  祸根就此种下。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26 09:07:09 
    败亡
  替朝廷汇兑,终结了山西票号。
  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以来,时时刻刻盯着票号的汇兑业务,但总体上没能弄走多少。1905年成立的户部银行就不一样了,他们也得吃饭,而且是朝廷的亲儿子,山西票号最多是个亲戚。
  户部银行从山西票号手中取走了京饷、协饷汇兑,山西票号的根基动摇了。如果这个时候票号改组成银行,没有谁有实力跟它争天下,以它的资本实力、卓著信誉,只要山西票号在银行界振臂一呼,那时中原鹿正肥。
  没错,在山西票号的经营中,我们能看到谨慎、看到诚信,甚至看到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子。山西票号的历史中,找不到一笔差错业务,衰败的时候也没有,一百多年都没有。山西票号差一点就演进为中国第一批商业银行。
  这一点,永远无法超越。
  票号和银行文化起源截然不同,现代文明制度造就现代金融,传统文明形成传统金融,山西票号这些值得称道的光环中,隐藏的却是传统文化。
  在技术表象上,蒸气机、电能、工业化企业代表当时的西方文明,然而什么才是西方现代文明的根基呢,可以从契约角度来跟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从政治体制上,公民和政府达成契约,我缴税,你保护我私人财产不受侵犯,这就是政治文明,可能是共和,也可能是君主立宪,核心都是世俗权力受到制约。西欧文明演进过程中,这个制约始终存在:领主对王权,大领主对小领主,始终没有任何一方能有压倒性的绝对优势。在宗教上,既然人跟人之间都是站着对话,那每个人都有权力跟上帝对话,我在尘世努力挣钱,上帝看到我努力了,也就救赎了原罪。
  到经济上,没有一个人的起点可以超越过多,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不能违反契约,因为不知道违反契约之后是否必然获得收益,也就是所谓“模糊面纱”(现在看来,这种模糊面纱,很不靠谱)。契约的本质,就是不相信任何人的品质,依靠严厉的惩罚约束人类投机行为。在西方世界兴起的过程中,参与竞争的各方并没有绝对优势,因此惩罚有足够的威慑力,没有人可以违反这种契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代企业在西方世界率先兴起。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无论在社会生活哪一个方面专制者都有绝对优势,可以压倒任何竞争者,他自己没有必要遵守契约。其他社会成员获利的唯一方式就是接近独裁权力中心,越接近权力中心,受束缚便越小,甚至可以获得瞬时的超越。在隋朝之前,社会权力中心优势不具备压倒性,士族靠祖荫进入权力中心,并不绝对服从。隋唐以降,在与皇权斗争中士族逐步衰败,明、清两朝皇权基本可以想灭谁灭谁。
  因此,士子科举跳龙门,不过是突然进入了权力圈,也就能在瞬间占有诸多社会资源,而这些社会资源靠读四书五经是创造不出来的,所以,才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中国佛教、道教有数不清的神仙,而且个个法力高强。法力,主要用途是从肉体上消灭敌人,或者禁锢别人,比如,宝葫芦,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也照装不误。凡人不是向神仙赎罪,而是希望和神交易,往往可以听到这样的许诺:“若能如何,定当再修庙宇、重塑金身”,求福、求寿、求健康、求官位,甚至求别人早死……
  没有任何标准,什么都可以求,这样的神,还神吗?
  山西票号,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孕育、成长的。体现到企业制度,出现了几个致命的弱点:一个是股东无限负责制,一个是劳资之间的师徒关系。如果让银行负无限责任,世界上就没有银行了;如果银行信贷不靠抵押、质押,世界上也不会存在银行了。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27 09:46:08 
    萧瑟洋场
  19世纪末期上海又被称作“十里洋场”,“十里洋场”发生了中国第一次金融危机,危机背后的主题是本土银钱业与外资机构对上海金融统治权的竞争。
  事情的起因是美国南北内战,从殖民地时代开始英国就依靠新大陆供应棉花,美国南部是棉花主要产地,但北部海军封锁着海面,而且这些军舰显然不是保驾护航的。1861年7月,伦敦市场北美棉花断供,伦敦市场棉花价格从2便士/磅上涨到7便士/磅。除了美国以外,伦敦当时还可以在印度、南洋等多个地方购买棉花,因此一直到1863年上海棉价并没有猛涨,大概市价维持在10两/担。
  1863年是一个疯狂的年景,大致在七八月份的某一天,上海棉花市价突然上涨到12两/担,很多商号立刻出手,抛售了约10万包。
  即使如此,上海棉花市价仍然居高不下,大概10天后上涨到17两/担左右。上海周边商人们闻风而至,开始囤积棉花,8月底棉花涨到了25两/担。现在看,这已经是不可持续的价格,把上海的棉花弄到伦敦,加上运费赚头已经不大了,在不翻船的情况下利润率大概是15%。因此,虽然上海棉花市场火爆,其实大部分棉花在自己人手里卖来卖去。
  1865年美国南北双方停战,伦敦棉价猛跌,中国上海第一次陷入投机后的萧条。
  既然投机可以带来高额利润,投机者根本就不会在乎拆借利息。
  期间,上海南北两市拆息在1863~1865年间暴涨,月息最高甚至达到了36%,在任何时刻这都绝对是一个恐怖的数字,比高利贷还黑。
  跟所有的危机一样,风起于青萍之末。
  1866年突然有人风传一批在上海租界避难的乡绅带着棉花回老家了,更糟糕的是,欧洲也因为棉花投机发生了金融危机,一批银行倒闭。上海市面银根骤然紧缩,本来这些外资银行在1863~1865年的投机中就欠下一屁股烂帐,当时就被干挺了。
  1866年底,整个上海滩就剩下6家外资银行了,年初是11家。
  幸亏当时钱庄跟外资银行瓜葛不是很深,虽然投机者也从钱庄拆钱,但规模不大,因此对银钱业损害还不是很大。
  下一次,就没这么幸运了。
  1869年上海与伦敦之间的海地电缆通信工程完工,从伦敦到上海的消息传递时间骤然从几个月下降到几秒,钱庄和洋行生意火爆了起来。钱庄跟洋行之间,往往是先付款,后装船,英国工业品运往上海也是这种方式。电报通信完成后,双方靠轧差交换头寸,1871年上海海关共出超300万两,贸易总额在5700万两左右。
  在某种程度上,购销两旺是好事,一个偶然因素改变了这一切。
  1871年冬,不知道扬州盐商怎么得罪了县令,县衙命令所有盐商立即补齐以前所欠下的税款,扬州盐商大概需要300万两现银。
  强调一下,是现银,不是汇票。
  诚如清末小说、当代电视剧中看到的,盐商是富户,而大部分江浙盐商的银子都放在上海。扬州盐商从上海提现,上海市面银根顿时紧缩,其实这也没什么,找外资银行拆借点就算了。
  外资银行联手不借。
  媒体在这个时候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尤其是《申报》每天都在忽悠,“西国银行存银八九十万,不肯放出”,“银根紧张的压力在中国商人面前成为一种恐慌”。本来可能没什么事,到苏、杭、南京钱庄拆借点不就得了,让媒体一忽悠,市面立刻形势大变。
  媒体、记着被称为“无冕之王”,意思是说他们是正义的使者、邪恶的天敌。
  在金融危急中,这个话最好倒过来说。
  金融危机,最怕忽悠,甚至真相也不能让大家知道。一个人手中不可能有很多钱,但如果所有人都向钱庄或者银行提款,就是花期银行也顶不住。媒体的一个通病,往往喜欢抓眼球,眼球是被抓住了,金融机构也完蛋了。
  后果在意料之中,一批钱庄、洋行破产。还有一个后果,上海、伦敦贸易量下降,1872年约比上年下降10%。
  上海金融市场在惴惴不安中走过了1877年,所幸1878年是个好年景,当年上海海关统计入超达白银7200万两。
  1879年5月,正当茶、丝购销两旺的时候,外资银行再次出手。联合洋行,在汉口、上海等重要城市同时收缩银根,拒不放款,洋行则蓄意将收购时间托后将近一个星期。钱庄和华资商人立刻坐不住了,他们的资金周转期本来就短,拖一个礼拜,想玩死我?
  没错,就是想玩死你。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28 16:59:53 
    另一个贴叫子《安得广厦千万间——十评中国房地产市场》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349387.shtml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1-30 12:40:36 
    5月,往年上海可以动员的现银大约有300万两左右,1879年的5月就剩下60万两了,其他被洋行、外资银行扣住不放。市场拆息上涨了60%,这又是足以让钱庄吐血的数字,问题是就是这个数你还拆不来。
  结果显而易见,当年茶价被压低了40%,顺带倒了一批钱庄,没有找到这个时代钱庄倒闭数字的记录,但《申报》记载“但见旧字号之收束,未见新字号之开张”、“倒闭之店铺日又所闻”。
  1882年,外资行又斗倒了上海滩银钱领袖胡光墉,从此上海的金融业的权柄就操于外资之手了。
  好,现在胡光墉登场!
  胡光墉,字雪岩,即台湾作家高阳先生笔下的“红顶商人”。
  光墉一生,光荣无限,短短几十年,由一个钱庄的伙计成为以阜康钱庄掌柜,领二品衔,赏传黄马褂、紫禁城骑马行走。但光墉的结局是悲惨的,所创阜康钱庄倒闭,个人被抄家,他悲剧性的结局折射了传统银钱业的必然衰亡的悲惨命运。
  胡光墉的发迹虽然很离奇,甚至有人说“从商必读胡雪岩”,不过说白了也就一句话:把自己一部分利益让给官府,为了谋得更多的利益。胡光墉首先把自己的利益让渡给挚友王友龄(据说是借公款给王友龄,当时光墉还是小字号),王友龄后来官场发迹,将官银存放在所开的“阜康”钱庄,胡光墉以此倒买倒卖。
  太平天国是胡光墉真正发达的起点,靠王友龄的关系,他干着钱庄,兼职“办粮械”、“综理槽运”,本质是靠朝廷的银子做生意,不过他眼光独到能看准商机,着实挣了一票。
  1862年,王友龄兵败自缢杭州,胡光墉便瞄准了左宗棠。
  此时,左宗棠任浙江巡抚,但左巡抚很穷,据说到任时已经好久揭不开锅了。胡光墉替左相爷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把漕运的粮食倒腾给了左巡抚,自己又在上海填漕运的馅。
  胡光墉的报效并不是没有代价的,靠着左巡抚,很快他又在浙江官场左右逢源,再次掌控浙江财政绝大部分资金,这就是他结交左巡抚的最终目的:靠着财政资金和自己超凡的商业头脑,在乱世谋更多的钱。
  1867年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到任后面他很烦,因为沙俄不断侵蚀中国领土。
  没错,要反抗。问题是,反抗外敌也要银子的。
  左宗棠的决心很大,一定要跟沙俄死磕,据说他西征之前为自己做了一副棺材,抬棺出征,以表示自己的决心。不过,在做棺材前他还干了一件事,向胡光墉借钱,。
  1880年,胡光墉以“阜康””钱庄的名义先后6次从渣打银行拆解,本息合计187万两白银给左宗棠,左宗棠很满意,却坑了胡光墉。
  如果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绩来看,这笔生意是很值得的,风险也不大。毕竟左宗棠已经调任陕甘总督,又是为民族大义。这么多年交情,胡光墉银子倒腾不开的时候,相信左相爷一定会帮一把。
  何况对胡光墉来说,187万两实在也不是个大数,如果在平时的话。
  1881年,胡光墉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中年人,想垄断上海滩的生丝生意。
  1881年5、6月间,胡光墉开始囤积生丝,他毕竟是个老式商人,对国际市场不够了解。1883年,胡光墉手里大概有1.4万包生丝,大概市面上每包生丝价格在450两上下。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同年意大利生丝丰收,价格合算成银两也就360两/包,英国商人已经改道意大利收购生丝。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上海,因为有电报了。
  10月,生丝价格跌到380两/包左右;11月,跌至370两。
  此时,胡光墉被黑了。
  因为,左宗棠在官场不是无敌的。同僚攻击左宗棠,当然要从他身边的虾兵蟹将入手,废了胡光墉也就废了左宗棠财路。攻击左宗棠,必先攻击胡光墉。胡光墉的对手是大名鼎鼎的盛宣怀,也是李鸿章的出纳。
  胡光墉VS盛宣怀=左宗棠VS李鸿章。
  盛宣怀做出了一个聪明的决定,忽悠渣打银行向胡光墉提取现银。胡光墉却做出了一个很愚蠢的决定:阜康钱庄维持声誉,兑付存款。
  渣打提银后,最初来阜康挤兑的人,应该是盛宣怀安排的。问题是胡光墉现在确实没有存银了,一旦周转不灵,那些平时看着很木讷人蜂拥而至。11月下旬,胡光墉被迫将生丝出手,价格是372两,亏了。
  更可怕的是,亏的时候正好挤兑,被挤兑的机构,叫做阜康钱庄。
  1883年12月,胡光墉被抄家。
  其实没什么,不过是一个钱庄倒闭罢了。
  刚刚在租界兴起的媒体又起到煽风点火的作用,毕竟报纸办在租界里,衙门没有权力跑到租界里抓人,上海报界开始风传本地存银不足100万两,“恐慌不可言装”。
  外资银行开始撤资,最不应该的就是山西票号,跟着起哄,收回对钱庄放款。
  继胡光墉之后,徐润、刘云记、金蕴青相继坏事,这些钱庄的地位,应该相当于现在的上海银行、浦东发展银行。上海本地银钱业遭到致命打击,1883年初上海有78家钱庄,到年底就剩下10家了。
  数十年经营,数十年基业,数十年人才,毁于一旦。
  纵观胡光墉的发家史,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缩影,钱庄、票号打理官银,可以借官银做自己生意,这本没有什么错误,谁能说现在银行弄到一笔财政存款就不道德。可惜的是,那个时代,我们的民族金融——钱庄和票号太依附于官府或者说官员个人了,而清朝政权、官员仕途起伏是很平常的。
  这,注定了光墉一生大起大落。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01 09:14:32    中国第一代股市
  19世纪80年代末期,上海出现了一个令人注意的现象,各地新式企业纷纷来这里募股,比如开平矿物局、热河平泉铜矿、湖北长乐铜矿……。从1877年到1883年至少有15家企业在上海募股,1882年开平矿务局股票从股本100两上涨到250两。1882年,《申报》这样记述“现在沪上股份风气大开,每一新公司起,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
  中国第一代股民诞生了。
  1883年,拜胡光墉所赐,上海资金很紧张。
  任何时候,银行拆借和金融投机都密不可分,只要拆借资金紧张,市场就很难火爆。1883年7月,上海股票下跌趋势已经无法遏制,曾经被追捧的开平矿务局股票从216两直线下跌到120两。
  开平矿物局很郁闷,总办唐廷枢在伦敦发电上海开平矿相关人员,以120价格收购抛售股票。很不幸,第二天就有人以115两抛售,到不是想搞掉开平矿,实在是急着用钱,开平矿务局挺不住了,10月,开平矿单股价格跌至70两。
  道理很简单:买家大多数是钱庄,买家不想搞什么长线投资,只是想囤积一批股票,等待高价出售,正好赶上丝价大战,只有套现。
  投机虽好,还要先应急。
  这场股价动荡跟1910年比起来,小巫见大巫。
  20世纪初,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生胶资源价格暴涨,1908年伦敦市场生胶每磅2先令,1910年春达到最12先令。南洋群岛是各国投资的重点地区,到1910年初,开发南洋橡胶资源的公司达到122家。
  善于讲故事的伦敦股市此时开始吹捧这些南洋橡胶公司,伦敦证券市场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上海。
  相对而言,上海比伦敦距离南洋更近,也就成为这些公司设总部的最好地点,122家公司却至少有40家总部设在上海,40家公司资本总额2500万两。这些公司当然不会放过上海这个金融市场,开始在上海募股,那个时候比较自由,想募就募,不用审批。
  上海投资者不太了解橡胶是个什么东西。没事,听忽悠就行。英国“蓝格拓植公司”在《申报》等一系列报纸上大做广告,吹嘘自己在南洋一带经营种植橡胶进展顺利,而且据说在澳大利亚有种植园,年利润率可以达到45%。因为公司准备扩大经营,所以,在上海再次募股,也就是现在所谓增发。
  故事很神奇,第一,是稀缺资源;第二,有板块概念;第三,澳大利亚种植园有海外概念。
  很好,很有投资价值。
  1910年6月,伦敦橡胶行情暴跌,4月橡胶还在12先令,6月到达9先令……
  上海立刻得到了消息,橡胶股股价暴跌。
  如果只是上海市民被忽悠,那问题也不大。糟糕的是很多钱庄卷了进来,钱庄的手段是给股票发行者支付期票(不能做现金),股价上涨后再付款,纯粹是空手套白狼。
  投机客赚了很多钱,暂时的。
  因为一波投机之后又要做第二波,只要股价在上涨,就有盈利空间,傻子才不做。当年6月,上海橡胶股开始暴跌,有的股票3月份还值70两/股,到9月底就剩下7两了。炒股的先锋正元、谦余和兆康三个钱庄7月份先行倒闭,三家共欠洋行150万两。
  此时,清政府的上海道拿出了魄力。
  上海道蔡乃煌奏请两江总督代奏清廷,向外国银行借款350万两稳定市面,再从官库拨出300万两,暂时缓解了这场风暴。
  每年9月,清政府照例要从上海府库中提前190万两支付庚子赔款,1910年9月也不例外,可是今年此时钱都借给钱庄了。蔡乃煌电请军机处拨款200万两,请求不向上海钱庄提款。
  蔡乃煌意识到问题很严重,军机处却不了解,他们觉得延期付款在外国人面前很没面子,强令蔡乃煌交割。
  蔡乃煌是个厚道人,再次电告军机处不可提取款项。
  好事,却总有人在掣肘。
  度支部(原户部)侍郎陈邦瑞跟蔡乃煌是宿仇,他以为蔡乃煌必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只要提款就能把蔡乃煌至于死地。于是向军机处指责蔡乃煌“罔顾私利,不顾大局”建议革职查办,同时两个月必须交清款项。蔡乃煌跑军机处总不如陈邦瑞方便,无奈之下只得向钱庄追回借款,灾难就此酿成。
  蔡乃煌提现银后,上海市面几乎无存银,源丰润本是一家上海“极大之商号”,代理上海道国库,10月8日也宣告清理,分设于北京、天津、宁波的7家分号先后关门,北京分号关门,连带16家钱庄关门大吉。为维持市面银根,天津商会向大清、志成银行等贷款100万两维持钱庄,广州各大机构联合组织现银,才保住市面,一时间全国各地主要城市纷纷宣告现银紧缺,宁波、苏州等地都出现钱庄挤兑。
  1910年两江总督在给军机处的呈文中说“沪市日来庄汇不通,竞如罢市,上海工场数十家,工人二三十万,一经停工,于商业治安均有关系,事机威迫,应请代奏”。1911年3月,被源丰润拖累,另外一家大钱庄义善源关门上板,至此有能力开联号的钱庄共关门19家,银钱业从此一蹶不振。
  橡皮潮股灾,提前给清王朝唱了一首安魂曲。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02 15:02:51 
    五月花之前
  1620年9月16日,102名英国清教徒登上“五月花”号,扬帆驶向新大陆,希望能在大洋彼岸找到没有刽子手,可以自由信仰上帝的地方。
  然而,美国历史并非从此开始,之前的东西很容易被人忽略。
  欧洲殖民者进入美洲大陆,仿佛被送回了2000年前。美洲土著被哥伦布称呼为印第安人,当时最先进的印第安人不过刚有个把奴隶,他们把殖民者当作“大神”。虽然,印第安人的历史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美国历史,但是为了完整起见,这里仍从印第安人与殖民者的争端说起。
  面对少的可怜的印第安史料,唯一能告诉大家的是大部分史料(印安人留传下来的神像图画)被殖民者烧掉了,留下来的是一堆用来记事的绳子,保证你想破头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说什么。还要告诉大家的是,屠戮印第安人不是美国人干的,说美国人干掉印第安土著居民,如同说中华民国输掉甲午海战,是一个关公战秦琼的故事。屠戮印第安人的时代,美国还没有诞生,美国人不厚道的地方在于后来的西进运动,把印第安人赶进“保留地”,颇类似于在市区拆掉贫民的房子,再到郊区盖廉租房。
  追溯这段历史,叙述殖民者和土著的争端,是必须的。
  当时,殖民者的武器也没后来那么犀利,几杆破滑膛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放响。最初,西班牙对印第安人的战争,往往是西班牙失利。殖民者对印第安人残暴,印第安人对殖民者下手也挺黑,基本上都是挖心活祭那一套。
  经历了很多次失败,西班牙人总结经验,想出了一个馊主意:用印第安人打击印第安人,这样比较省事。当时,印第安人远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300多个部落本来就往死里打,加上西班牙人调唆,确实死了不少人。
  真正给印第安人带来致命威胁的,还不是这些武力内讧,而是西班牙人带来的天花,印第安人对此没有免疫能力,由此大批人死亡。
  印第安人衰微,新大陆成了欧洲人的天下。
  新大陆初期历史是欧洲各国移民史,前期以西班牙为主,后期以英法为主。这些人来新大陆一则为了避免宗教迫害,更主要的则是来发财。当时,欧洲大陆和英国的圈地运动正如火如荼,大批农民失地,移民可以获得土地。来到新大陆的欧洲人,无论西班牙人、英国人还是法国人,在国内都是很有进取心的。在路上就要几个月,路费经常是倾家荡产(当然其中也包括一些逃犯),谁也不会抱着参观原始社会风貌的闲情逸致来新大陆。
  最初的移民者,就是这么一拨人。
  如果说他们个人的历史,只有几十年,但他们秉承的是当时欧洲的开拓思想。这种想发财的想法被新教教义赋予了一种神圣感,变成一种上帝的使命,倒不是发财能给上帝送礼,新教教徒把事业成功看作对上帝最大的敬仰,他们在尘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上帝的安排,做好手头的事,就是赎罪的最佳途径。
  要知道,上帝很牛的,要什么有什么,不在乎那点孝敬。或者说,一个要孝敬的上帝,还值得信仰吗。
  反正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你原来干什么我实在不清楚,这里再也不会尊重你的权威。在一个新环境里,社会层级变迁的可能性更大,大家籍贯不一,风俗难免有差异,所以,异端(创新,这点很重要,本章最后会提及)也是可以接受的。
  18世纪,殖民地并非没有政府,移民组织颇类似于公司,每个地方的公司首领叫做总督。所谓总督,也是来发财的,每增加一项税制,移民就会对总督提出一堆职责。因此,总督对税收确实没什么兴趣,在他们眼里,行政跟做生意差不多,收钱就得替人摆事(好像跟贪污的理论差不多),这往往是赔本的买卖,宁可自己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也不增税(从独立到19世纪末期,几乎所有的州政府都拖欠职员甚至总督工资)。
  这种移民文化直接左右了后来的美国法律取向,1787制定《宪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控制行政权力。移民想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联邦政府不能没事就到家里来打秋风。《宪法》规定,征税、公债在任何时刻都必须“经过一切必要和正当的法律”。
  此后,在美国350多年历史中,这部《宪法》从未被修改。
  美国没有历史吗?
  美国历史是在欧洲移民历史上建立起来的:“这是穷人最好的土地”(当然,仅对欧洲移民而言。这片土地对印第安土著来说,仍旧很残酷)。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02 23:34:21 
    如此广告,情何以堪,不知大家有啥意见
  
  沧桑金融系列之
  币 权(中国卷)
  图书卖点:
  ★推高房地产价格、制造股市泡沫、击垮世界经济……,金融,你究竟想干什么?
  ★芸芸众生之中,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操纵货币流向?
  ★今天,金融繁花似锦,股市、汇市、银行不过是当代表象,如何才能有一双慧眼,窥破其中天机?
  ★2009年,一批美国大型企业被实施国有化,“具有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西方世界救市的唯一出路吗?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又将如何应对?
  ★金融,莫非将永远用你的钱,为比你更有钱的人服务?
  ★金融是雾绡般的轻裾,金融也是惑主的狐媚,金融,你究竟是什么?  
  ★★本书第一次以金融学顶级专家的视角,却以诙谐的大众语言为读者揭示了其中奥妙。解释了一个道理:懂钱,才能赚钱。
本书简介: 
  世界历史上,每一次币制更迭的背后都是财富分配的游戏,皇权试图将货币作为一种统治手段,货币流通的背后是统治者的权力。然而,货币代表财富,运行规律的背后也是源自人类文明的天道,一旦统治者犯规,就会带来灭顶之灾。
  本卷以五千年华夏历史的宏大视角为读者展示了一次次战乱背后的金融原罪:当皇权统治者试图摆脱金融规律,自身便会反受其害。当代,我们虽然摆脱了皇权的金融诅咒,但强国仍然试图通过金融霸权剥削我们,股市惨跌、房价高涨有外资作祟吗?人民币体制又将走向何方?全球金融海啸我们将如何应对? 
    全书大概分为三卷,中国卷暂定名称为《币权》,世界卷暂定名称《失衡的霸权》,第三卷还没动笔,初定《货币宣言》(主要是当代金融史)。
  这段时间书稿有些地方有些改动,无论如何,天圆地方的困惑都将在此为大家完整展示全三卷,感谢支持,我会继续努力!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04 09:07:51 
  独立战争:一个经济奇迹
  最初,英属殖民地并没有货币,印第安人不认识黄金白银,只能用实物交换。至于美洲的第一批货币,不好意思,是海盗带来的。
  海盗抢钱,有难度;花钱,就更有难度。
  任何一个国度都不欢迎海盗,无论去欧洲大陆还是东方帝国,用抢来的钱,风险都很高。不过,海盗很快发现殖民地是个洗钱的好地方,没有政府,也没有人指责他们走私(杀人越货)。
  海盗的工作,是抢劫。
  既然是抢劫,就不能只抢某一种货币,而是来者不拒。于是,新大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货币,西班牙的、葡萄牙的、荷兰的、瑞典的,甚至阿拉伯的货币在美洲大陆都能见到。各种货币以西班牙为最,因为当时的海盗头是英国女皇伊丽莎白,她最喜欢抢西班牙人。至于汇率,只能由海盗之间估摸着算,随着海盗洗钱数量增加,铸币开始成为殖民地的交换媒介。
  海盗毕竟不能定期来,能不能抢到钱只有上帝才知道,殖民地货币逐渐不能满足贸易需要。1690年马萨诸塞州设立银行,发行4万英镑的纸币,议会通过税收回收纸币。18世纪20年代后,各州陆续仿照马萨诸塞发行纸币。
  问题是,殖民地的税收少的可怜,货币渐渐不够用了。只能增发,一旦增发又难以控制,毕竟当时发行的是银行券,不是联储的美元。于是,纸币很快贬值:1726年一块西班牙银元大概兑换20先令纸币,1750年这个数字是150先令。
  50年代通货膨胀高峰期,英法之间在殖民地爆发了战争。虽然最终英国将法国人赶出了加拿大,英王亨利三世为了偿还战争期间的战债,对殖民地提出了一个很离谱的要求:以铸币支付税收。
  对于一向淡于缴税的移民来说,这是绝对难以忍受的。
  对他们而言,可以缴税,收税者必须付出对价。你在加拿大打仗关我屁事,凭什么跟我收税,还收铸币。以铸币收税无疑放大了压力,从而矛盾更加激化,成为独立战争的催化剂。
  其实,英国王室跟殖民地间的冲突只有一个:纳税与收税人的义务。
  殖民地:让我缴税可以,给我英国议会选举权;
  英国王室:全世界殖民地多了,就你要选举权,不给。
  矛盾终于转化为战争,1775年,有人在莱克星顿打响了反对宗主国的第一枪,独立战争由此开始。
  既然英国王室不给选举权,殖民地就自己选了一个政府,美利坚合众国由此诞生。1776年,殖民地代表集会,公布《独立宣言》: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富裕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力,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发表日期:2009-12-4 22:17:00        补充内容之前言
  三
  人类刚刚懵懂,地球上实际上是没什么“金融”可言的。这个时代的记叙不但少的可怜,而且争端很多,到底人类先民怎样走出非洲,最终成为万物之灵,到现在也没说清楚。不过,可以断定人类先民并不可敬,如果时光轮回,让你在旷野中直面我们的祖先,他们不会送给你传说中的先民智慧,而是在琢磨如何把你作为今天的晚餐。
  公元前2000年~前1000年中叶,人类先民开始了人类历史上历时最久的文明融合,只是方式很残酷,是战争。这个时代,希腊城邦、中国春秋列国演绎了这一时代乃至人类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当代文明无出其右。
  这一时期的人类历程观形成了不可移易的东西文化壁垒,无论是“上帝之鞭”、蒙古铁骑,还是亚欧殖民战争、两次世界大战都没能打破这种格局。无论从那个层面,此时的文明分野对人类历史的影响都无与伦比的影响,也为今天深深打上了远古的烙印。
  很遗憾,这段历史其实很长,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不过几千年,这段历史却有数十万年。
  这个时代,人类有太多未知,于是便将未知归于神的旨意,虽然这种崇拜的境界今人已经无可想象,但是正是这种崇拜为我们孕育并留下了人类文明奇葩-文字。
  于是,我们有了历史。
  公元前770年,戎狄民族攻陷周朝国都镐京,燃起了春秋时代的狼烟。
  周朝虽然在春秋时期仍旧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地位,实际上却是一个没有权威的时代,卫、鲁、宋、晋、齐、燕等一系列小国在互相征伐间削弱了世俗权威。此时,列国经济基础是小土地所有者——自耕农,统治者必须竞争境内居民存量,靠王德让自耕农“衔往来归”,因此在这个时期各种思想得以自由表达。中国古人崇尚自然,热爱土地,相应缺乏流动性和变化,儒家、道家将这种理想发挥到极致,于是我们有了儒家的“五亩之宅”,于是我们有了王道的人性。
  跟着,中国进入了战国时代。
  春秋与战国,虽然间隔时间很短,却是中华历史上的分野。战国时代,世俗权力开始超越神。本来儒家的修养要将自身融于自然、融于土地。但是,随着后世皇权异化,儒家礼仪逐步蜕化为控制手段。人们开始关注今世的福、寿、禄。神和祖先崇拜愈演愈烈,只是这种崇拜以今生为基础,只有权威,毫无救赎。儒与道,在权力的冲击下逐步解体,文明精神开始了异变。
  因此,我们开始说“得罪”,
  所以,我们不习惯“请您原谅”。
  四
  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王宫在赛拉火山喷发下隐没于玄武岩,然而古希腊文明终于在其废墟上浴火涅槃。尽管西方学者夸大了古希腊文明,但古希腊文明确实是“人类历史上最令人惊讶的时期”。雅典城邦国家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一个宽容的制度,爱琴海岸迸发了优雅的雅典、古朴的斯巴达,诞生了亚里士多德、苏哥拉抵、柏拉图。
  古希腊与古华夏最大的不同是,一个地处大陆土地,另一个面对海洋。孟德斯鸠曾提出欧洲地处海滨,人类面对狂暴的海洋,不得不险中求存,于是欧洲有探险、有航海,乃至有各种科学实验;地处大陆的亚洲就不怎么幸运,肥沃的土壤给了亚洲人岁岁如斯的田园,于是这里更加保守,于是这里出现了皇权。我们当然不同意孟德斯鸠的观点,雅典思辨手和睿智的孔孟都如同陈年老酒,很难说两种文明在发轫时期孰高孰低,这个时代诸子百家与阿里斯多芬、毕达哥拉斯交相辉映,共同影响着后世文明。然而,亚欧大陆迥然相异的地理环境,确实给文明启蒙带来不同特征。
  奥林匹斯诸神也是原始神,与中国殷商并无不同。东方人把自己的祖先虚幻为神圣,自己的祖先就是自己家族的神,祖先完美无缺,因此,祖训必须遵守。我们的祖先死掉了,祖先的品行却在后代维系,“伏羲通德神明”,“神农教化天下”,“黄帝振德修兵”……,神已和尘世分割,我们永远没有资格反叛祖先。于是,我们的金融市场充满着审批制、核准制、报告制……,总之,一切都需要权威裁定。
  在我们的眼中,奥林匹斯诸神压根就不是神,更不是完美无缺:宙斯野蛮、赫拉嫉妒……,似乎把这些神定义为流氓更贴切。而且,法力无边的古希腊神明经常死掉,法力易手更是家常便饭,奥林匹斯诸神本身就是一群荒淫无耻的人,是人类日常的生活状态。只是,人神共性,同样没有神秘甚至根本没有道德的神才更加真实,人类才可以去反叛神。所以,当代西方金融市场被赋予了神的个性,充满了扑朔迷离,在光彩陆离的K线中没有权威,有的只是不停的变动,即使法律也可以被创新替代。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05 14:59:34 
    接上文 新世界的呼唤
  另外一个结果就不怎么令人兴奋了,美国(独立宣言之后,已经可以称新大陆殖民地为美国了)和宗主国英国开战。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往往要用武力解决,战争的目的永远是利益,只有狂人和疯子才会为了证明自己很牛跟人开战。
  以往战争筹款往往有三种途径,一是征税,二是借款,三是发行纸币。
  对殖民地来说,征税不太现实,即使人们愿意缴,总督大概也没兴趣收;借款,美国连个像样的政府都没有(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不承认美国政府),凭什么向外贷款;剩下的,就只有发行纸币了。
  1775~1780年美国通货总额2.41亿美元,1779年1年竟然发行了1个亿。如果按照欧洲国家的经验,美国货币体系即将崩溃。
  问题是,这里不是欧洲,是新大陆。
  美国既然自己选了政府,也就摆脱了宗主国贸易禁令,生意越做越大,商船开始在全球巡航,比如,1784年“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此时,欧洲大陆还流行封建城堡,英国又采取重商主义保护政策;美国则更类似于一个自由港,消除了特权,没有关税。生意人就是生意人,那里赚钱就从那里走货。无论欧洲还是美洲,包括海盗在内的人都到这里来做生意。
  因为,这里有钱赚。
  1770年,费城每年最多有4.5万吨货物离港,1780年这个数字达到了7.2万吨,弗吉尼亚、马兰里等地的贸易量也比战前翻了一翻,贸易量增加降低了通货膨胀的危险。这是世界战争史上一个奇迹,战争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不是靠卖军火。
  其实,很简单。
  源头是战争消除了世俗权力对经济运行的制约与压榨。全世界的商船都往这里涌,美国,如果不火,那才真是怪事。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07 09:50:47 
    成败皆央行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任美国财政部长,绰号“美国金融之父”。
  汉密尔顿始终认为,应该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银行统一货币,进而满足国家信用需要。1791年,他向国会提交议案,要求成立美国第一银行,授予该行20年特许证,发行美元。
  令汉密尔顿没想到的是,他建立的中央银行却催生了美国证券市场。
  美国第一银行虽然是中央银行,却是一个股份制公司,股本令当时的欧洲咋舌,1000万美元,而联邦股份仅有200万美元。
  也就是说,800万美元中央银行股本要靠市场发行股票募集。
  中央银行业务激起了投资者兴趣,一批经纪人开始租用固定交易场所交易股票。1792年3月21日,24家经纪人在华尔街68号的一棵梧桐树下签订协议,史称“梧桐树协议”,就是纽约交易所的前身。
  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银行诞生了,史称美国第一银行,这家银行发行的纸币,就是美元。不过,美元此时还不是世界货币,诞生时甚至要以西班牙元为基准,两者官方比价是1:15。
  跟着,市场开始流传各种传言:第一银行即将收购纽约银行、纽约百万银行即将和纽约银行合并,几乎所有的银行股价都在狂飙。
  美国第一银行发行了约500万美元银行券,占当时美国货币的20%,价值相当于纽约所有房地产价值。这个数量的银行券,本身在货币市场就占有绝对优势,对其他商业银行构成极大的威胁。而且,美国第一银行的做法很不厚道,政府给美国第一银行的任务是防止货币混乱,美国第一银行的主要工作是制造混乱。
  美国第一银行经常收集州立银行银行券,到达一定数量时,突然要求银行兑付黄金、制造挤兑。这种做法很快在货币市场形成了一种恐怖气氛,各银行纷纷收缩信贷,回收贷款,利率很快飙升到1%/日。
  纽约证券市场刚刚兴起第一波牛市,大家投资性质正浓,也就难免贷点款、融点资。货币市场利率飙升对股市从来都是重大利空,刚刚兴起的牛市马上经历了一场下跌,整整500万美元资产蒸发掉了。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08 09:54:53 
    银行杀手
  美国人很快学乖了,1817年1月重建中央银行“The Second Bank OF United Station”——美国第二银行。
  不过,美国第二银行的兴衰同样像一场噩梦。
  1820年,美国运河热兴起,第二银行最喜欢的业务,就是直接贷款给股票炒家。由此,纽约证券市场迎来了第二波牛市,各种运河公司的股票被吹成玄色玫瑰,在货币扩张支撑下证券市场迅速上涨。
  1832年,第二银行行长比德尔信心十足,在特许到期前4年,提前向国会申请延长期限美元特许权,满以为能获批。
  当时的总统,是大名鼎鼎的托马斯·杰克逊。
  估计比德尔没研究过杰克逊个人简历,杰克逊一生始终欠银行债务,美国的银行又没什么政治觉悟,对总统欠债进行了强力追讨,直到他临终也没还清。可以说,杰克逊一生都为银行债务而郁闷。因此,他对银行非常有成见,在他管辖下弄家中央银行出来,基本没有可能。
  结果是,杰克逊断然否决了国会提议,并做出了一个决定:联邦资金立刻撤出第二银行,对市场发出了明确信号,第二银行命不久矣。
  第二银行的对应手段是立刻收缩货币信贷,希望籍此减缩银行信用,进而造金融市场紧张气氛。得到明确信号的州立银行并不配合,何况第二银行始终就是它们的眼中钉。第二银行的反击也没有吓倒杰克逊,4年后,特许命令到期,他坚决关闭了第二银行。
  1836年3月,美国第二银行关门大吉。此后几十年,美国都没有成立中央银行。
  然而,货币收缩一旦发生就会产生惯性,鉴于第二银行在货币市场的统治地位,其停业使得货币市场真正开始紧缩,到1837年3月股灾前贷款利率上升到2~3%/月。
  对证券市场来说,这些事件没有一个是好消息,高额利率对证券市场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1837年3月,纽约市场迅速下跌,到1837年5月,美国各州立银行再次停止兑付铸币。
  杰克逊这么干,肯定是不对的。
  如果第二银行存在,甚至杰克逊不向市场发出明确信号,后果都不可能这么严重。
  在某种程度上,第二银行制度设计存在合理性,虽然第二银行也定期搞清洗,但正是这种威慑力使州立银行在放贷时有所顾忌,信贷不会无截至扩张。杰克逊向市场发出信号,第二银行块完蛋了,威胁也就不存在了。
  由于前期银行过度扩张,实体经济已经不能支撑如此庞大的银行券市场,骤然紧缩的货币市场,其他银行同样难以承受,危机也就在所难免了。第二银行骤然关门大吉,货币市场骤然紧缩,经济萧条几乎成为必然。1836年11月棉花价格是15美元/公斤,到1842年就剩下6美分了,美国经历了第一次历史上的大萧条。
  杰克逊逝世于1826年美国独立日,在他那篇传世的墓志铭中,杰克逊得意的写下了一句话:“I killed the bank!”(我杀死了银行)。
作者:胡萝卜大侠 回复日期:2009-12-08 10:44:25 
    楼主 时间不对啊 挑个小错   
  杰克逊逝世于1826年美国独立日 ---1832年,第二银行行长比德尔信心十足,在特许到期前4年,提前向国会申请延长期限美元特许权,满以为能获批。
    当时的总统,是大名鼎鼎的托马斯·杰克逊。  
  您再核实一下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08 14:29:43 
    非常非常感谢胡萝卜大侠,以及各位大侠的支持!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09 09:24:48 
    总统与校长
  美国总统不但有“银行杀手”,还有是弗吉尼亚大学创始人,名字跟杰斐逊相似,是托马斯·杰克逊。
  “在一个文明的国家,指望在无知中获得自由,过去从未有过,将来也不会有”。
  ——托马斯·杰克逊
  这位总统亲撰自己的墓志铭中,没有提到他曾经是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他给自己定义的身份是《独立宣言》起草者、弗吉尼亚宗教自由起草者、弗吉尼亚大学创始人。
  总统很重要,跟以上三项相比,总统不重要。
  杰克逊坟墓的对面,是美丽的弗吉尼亚大学校园,他将永远静静的守护着这片校园。
  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已经毋庸讳言,但是你觉得教育比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更重要吗。
  某位美国总统始终这么认为,这个人,是林肯。
  1865年7月2日,南北战争如火如荼。这一天,林肯在跟一群议员在辩论,议题是“政府必须以赠与的方式无偿支持教育”。当天,林肯在国会获得多数支持,并签署了《莫里尔法案》:各州入选联邦议员的门槛提高,每入选一名联邦议员就要赠与学校3万英亩土地。
  在美国的移民文化中,有一个理念,至今我们仍然经常可以在美国历任总统的演讲中听到:
  我们需要的,下一代人应该比我们过的更好。
  教育,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手段,教育使得你具有更高的起点,建立了一个流动性的社会阶层,阶层从此不再是不可跨越的。在这种跨越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会富强起来,因为没有人拿棍子逼着你念书写字,奋斗的源泉是源自内心的超越。
  教育不是产业,如果把教育当作产业,甚至当作一个官僚机构来把持,那这个民族的文化必将伤痕累累,最终也不可能承载人类赋予教育的使命。
  今天,美国教育体系仍旧带着林肯时代的烙印,平均下来,每个州预算的10%、财政总财富的40%都在教育界,虽然现在美国教育体系已经是私立学校为主。
  大国崛起,不仅仅是疆域辽阔
  如果公民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又如何成为大国?如果公民不能把优秀的民族价值观传承给下一代的国家,又如何成为大国?乳虎啸谷、奇花初胎,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若没有任何激情,面对耗干几代人积蓄的高房价,又如何能成为泱泱大国?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10 14:02:58 
    摩登时代
  1836年的萧条一直持续到1850年,此前,繁荣的种子已经开始种下,只是没有开花结果。1836~1862年对美国历史具有决定性意义,没有这个阶段的积累,美国不可能再次繁荣,更不可能搞出世界金融危机来。
  回溯到1787年《联邦宪法》,《宪法》中有条规定:“为促进科学和使用技艺的普及,应给与发明家和作家的著作一定期限的专利保障”;
  1790年国会颁布《专利法》;
  1802年国会批准成立专利管理局……
  这些制度的目的只有一个,保证发明人对发明成果享有独占收益。不过,很讽刺,专利的本来含义是欧洲封建王室、领主对某个地域的特许贸易权。
  正是专利制度,激发了美国人发财的梦想,只要能创造出比别人更先进的技术,就能发财。专利法本身并不重要,专利法带来的利益驱动才是本质,在未来部分,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是新生专利决定了美国的下一步走向,或者说,这才是美国繁荣的根基。
  不过,作为一种跨时代的技术,电报却不是《专利法》催生的。
  电报诞生基本靠天才,天才就是莫尔斯。
  莫尔却不值得年轻人模仿,更不是一个敬业的人。莫尔是画师,本职工作是站在大街上替行人画像,没事的时候喜欢摆弄电流试验。毕竟只是业余选手,莫尔只能把一些没有实际用途的发明联合起来,唯一的原创是创造了实用的发报代码体系,而且在他申请专利后4年都无人问津。
  这个无人问津的代码,改变了世界。
  不过,仍旧可以说,莫尔发明电报,纯属巧合。
  但是,爱迪生,却是美国的必然。
  爱迪生发明电能,可能也是偶然的,但电能率先出现在美国则是必然的。如果电灯是偶然,那原子弹,乃至互联网,不会都是偶然……
  1789~1800年美国颁布了276项专利,1850~1860年每年颁布2.5万项专利,1880~1900年美国每年颁布2万项专利。因为,美国是第一个把专利保护写入宪法的国度,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知识产权照样神圣不可侵犯。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大门上,至今赫然刻着林肯的名言:“专利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
  中国人不聪明吗?然而,没有利益激励,天才便不可持续。即使有爱好,象莫尔斯一样放弃本职搞发明的人,毕竟是少数。制度保证之所以重要,是因他激励着无数追求利益的人在奔跑,利益一旦被保证,人类的创造力就是无穷的。
  如同战争,攻城的时候,将官总是许诺,先登城者赏万户侯。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11 09:51:53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这百分之一的灵感却是至关重要的!有时要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为关键”。
  ——爱迪生
  如同发明电灯并非偶然,一个发明也不可能造就美国19世纪的强盛。有了利益的保证,这百分之一的灵感注定会在美国出现,因为保护利益的是法律,而孕育法律的则是根深蒂固的美国移民文化。
  1931年10月18日,夜晚的美国曾经一片漆黑,一分钟内芝加哥、加利福尼亚、纽约、丹佛熄灭了全部电灯,爱迪生与世长辞了。爱迪生给人类留下的实在太多了,电灯、印刷机、蓄电池、电影……
  这是神圣和永恒的黑暗。
  当电灯第一次照亮人类的夜晚,有人高喊“爱迪生万岁”。有很多人曾自称“万岁”,也有很多人被歌颂为“万岁”。这些万岁有真有假,呼喊着有口无心,被称为万岁的人,也就是听听自己骗自己。
  爱迪生的万岁,是真的。因为,他和爱迪生们造就了一个摩登时代。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11 09:55:48 
    纽约在1857
  刺激市场的发明是:铁路。
  铁路发明之前,运河是最便宜的运输方式。铁老大改变了这一切,至今陆地运输中还没有其他方式可以撼动它的霸主地位。铁路不仅对美国60年代经济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金融市场的作用也是无与伦比的。
  铁路为证券市场提供了新的故事素材,也提供了投机的工具——铁路公司股票。
  最后,华尔街需要的,只是一个时机。
  1846年美国VS墨西哥,战争爆发,结果:墨西哥丧失一半领土,加利福尼亚等州并入美国。1848年加州发现金矿,“淘金热”兴起。
  时机成熟了。
  1847年,美国仅产黄金4.3万盎司,1849年黄金产量为193.5万盎司。加州黄金刺激了美国货币增发,货币市场再次扩张。货币扩张速度甚至超过了黄金的生产,1855年美国银行业总体铸币储备只剩下14%,而1837年前这个数字是50%。
  此时,上万种银行券在货币市场流通,证券市场则充斥着铁路股票,而且铁路股票可以在债券和股票之间随意转换,是一种优质的投机工具。此时,华尔街一片欢乐,如同之前之后的每一次牛市,很多人一夜暴富。
  牛市的故事总是相似的;熊市的故事却各有悲欢。
  牛市过后必然是熊市,而后期进入牛市的多是“倒金字塔”投资:这些资金在牛市前期并没有进入,看到收益后才发现金融市场是致富佳径,于是携资而入,此时往往是牛市中后期,投资额又是先小后大。
  故曰:倒金字塔。
  大量投资者是加州淘金者,对熊市征兆没有基本判断,对1837年熊市也没有任何记忆。
  风,仍旧起于清萍之末。
  1857年8月19日,密歇根中央铁路公司总裁辞职,理由则是“希望专注于个人事务”。即使在那个年代,这个理由已经被看作重大利空,结果是所有铁路股票暴跌。
  8月24日俄亥俄人寿保险和信托公司宣布停止兑付铸币,9月初联邦政府接管密歇根中央铁路公司。
  祸,好像从来都不是单行线。
  在牛市中,一两个负面消息未必能遏制市场上扬,但在熊市前期,市场已羸弱不堪,平时可以承受的消息也足以成为重大利空。所以,祸才不单行。
  9月12日,美国商船“中美州号”沉没于好望角,随之沉没的还有400名乘客和160万美元的黄金。恰好这一年英国王室砍掉了玛丽女王的脑袋,政局动荡,因此大不列颠岛停止兑付黄金,欧洲货币市场利率开始飙升,欧洲资金纷纷离场。
  纽约证券市场终于被击溃了, 10月中旬纽约几乎所有的市场全部停业,一半经纪人破产,华尔街成了一片死城。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14 12:50:25 
    乱世黄金
  战争有很多种,无论作战双方有多高尚,总会有生命之花凋零,一般情况下交战国的经济会因此受损。
  美国的情况,属于二般。
  1861~1864年,美国南北战争解放了新大陆黑奴,再造了美国经济……,还有,奇迹般挽救了奄奄一息的华尔街。
  没有南北战争,美国不会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没有南北战争,同样,华尔街也不会伟大。
  然而,神话的开始却是灾难。
  战争使得北部经济突然衰退,1861年破产的银行比1857年(金融危机)还多。主要是南部各州欠北部银行3亿美元款项,兵锋一起,钱就甭指望要了,银行只有破产。1857年的危机本就使得证券市场有气无力,战端起时纽约市场更是一通暴跌,华尔街股价被打压的一钱不值。
  林肯很郁闷:“国家的根基已经动摇,我该怎么办?”
  林肯拿出来的办法简单而愚蠢:开动印钞机,以财政部的名义发行钞票,这些钞票史称“绿纸背钞”。绿纸背钞使得黄金在流通中消失了,面对通货膨胀的威胁,人们选择了把金币藏在柜子里。
  事情的结果是相当戏剧化的,不打仗的人要继续生活下去,即使开战,国际贸易也得做。不信任纸币,就得信任黄金,没有真金,就搞虚拟投机。黄金交易所由此成立,史称“黄金屋”。
  黄金屋的主要作用,不是藏娇,而是搞投机,交易行情简直就是北方军队战况报告,每当北方军队失败,黄金就会暴涨,反之则暴跌。
  然而,开战前的一瞬间,没有人能预知结果,林肯也不能。
  华尔街的股票又多了起来,这也难怪,战争需要生产物资,战前90%的制造业都在北方,如此工业基础根本不需要建设,改造一下就可以了:水管改成来福枪管、服装改成军装、收割机改成战车,美国历史上新一轮工业大投资开始了。
  此时,黄金投机的巨大利润让投机者再次闻到血腥,繁荣的牛市即将到来。
  无论黄金投机,还是股票交易,都要以货币作为结算手段。没有铸币,只能用绿背纸钞。
  发行绿纸背钞的最终结果是货币扩张,等于为市场火上浇油。虽然,1863年总共增发了4.5亿美元绿纸背钞,但发展的工业抵消了增发的货币,1861~1864年北方各州的物价仅上涨100%,而且有50%是在1861年。
  1863年,林肯签署了《国民银行法》,绿纸背钞成为美国法定货币,凭空货币市场创造了3.6亿美元货币。
  华尔街,爆发吧。
  那个时代,还没有道琼斯指数,我们只能以事件、交易量和新闻来描述这个疯狂的市场。
  1863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以前被称为“常规交易所”);
  1863年,纽交所交易量达到48亿美元,仅次于伦敦证券交易所,而此时店头交易已经达到每天100万股;
  1863年,发明连续竞价;
  1864年,J.P摩根涉足股票交易(这点在后来很重要);同年,林肯签署《国民银行法》,美国货币监理署成立。
  1865年纽约石油交易所成立;
  1865年纽约交易所成交量为伦敦交易所的10倍,奠定江湖地位,成为当时的金融霸主:
  ……
  华尔街金融帝国诞生了!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15 09:19:01 
    美国联储初长成
  提到大名鼎鼎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它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份量。然而,美联储成长并不顺利,它是美国1837~1913年经济运行的综合结果,还在襁褓中酝酿的时候,它几乎夭折。
  战时出台《国民银行法》是为了保证发行绿背纸钞发行,南北战争后,大家都认为物价会有所调整,联邦应该收回发行的“绿背纸钞”。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1866年刚刚停战,美国物价就开始下滑。
  降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降就是三十年,而三十年内美国的工业品产量几乎增加了50%。此时,如果真的收回绿背纸钞,日子真的要没法过了。旷日持久的通货紧缩,耗尽了人们对证券市场的热情,1873年,纽约股市再一次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地点:5月9日维也纳债券交易所;
  事件:24小时内债券贬值了几亿盾;
  后果:欧洲信用体系全面瘫痪,所有欧洲金融市场全线下挫。
  严重受挫的欧洲显然已经没有能力再投资美国市场,资金必须回归本土护盘,维持惨淡经营的本土市场。
  故事跟以前差不多,而真正的原因则是近30年的通货紧缩耗尽了银行储备资金,货币市场不可能再向华尔街提供弹药了。
  只不过,从此美国经济开始撼动世界。
  这是第一场真正意义的世界金融危机,涉及欧洲大陆、英国、美国,甚至清王朝和印度……
  代表华尔街的“绿背纸钞党”强烈要求增发纸币,他们甚至提出了1875年自己的总统候选人,华尔街希望拼死一搏。
  代表银行的“硬币派”,确是另外一种想法,1864实行的《国民银行法》限制了他们发行钞票,货币统一了,银行也没钱挣了。
  华尔街显然处于不利地位,市场都跌成这个样子,拿什么在议员面前摆谱。“硬币派”抓住了有利战机,1864年12月国会通过《硬币支付法》,财政部有义务从1869年开始以铸币换回美钞,流通中只留3亿美元纸钞,同时,恢复自由发行银行券,1875年1月1日起法案生效。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发展下去,美联储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了,美国将恢复到自由银行时代。直到有一天,财政部突然发现自己两亿美元的黄金储备即将枯竭。
  1894年初,国库黄金就剩下6千万美金了,国库即将关门大吉;
  本来绿背纸钞的流通状况非常好,不存在贬值甚至增发的问题,硬性要收回,不出事才怪。用银行券,持币者又不知道能不能兑换,这也难怪大家会挤兑黄金(也有人认为当时的黄金枯竭是因为1890年颁布的《白银法案》)。
  1896年,国会再次大选,“纸币派”和“铸币派”都有所斩获。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15 13:25:07 
    感谢各位支持,书名定为《币权》,书稿宣传单又进行了修改,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 一幅货币、权力互惠而又反噬的长卷,贝壳、五铢钱、金银、法币……,币制更迭背后,谁才能真正统治孔方乾坤?
  ★ 秦威猎猎,秦始皇可以消灭六国,为何不能统治货币?
  ★ 南朝四百八十寺,僧侣改行放高利贷,神佛也需要赚钱?
  ★ 李世民维护腐败的士族,却可以顺利推行开元通宝;王安石靠借款维护小农,为何却招致民怨沸腾?
  ★ 太平天国席卷半壁江山,为何最终败在乱发货币的咸丰手中?
  ★ 将士浴血抗日八年,蒋介石为何要发行天量法币,最终导致全国经济崩溃?
  ★ 西欧经济理性的本质是不信任任何人,人类始终要不信任自己吗?唐朝飞钱、宋代交子,本质都是信任集体,唐宋胸襟可以主导未来吗?华尔街破产、汇率跌宕、市场沉浮,谁才是世界最后的有钱人?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16 18:50:19 
    1900年国会签署《通货法》,财政部可以发行债券,明确美元金本位制度,国债实际获得了纸币地位。“铸币派”争得了银行发行权,但是需要25%的联邦债券作为保证金。
  《通货法》还有一个规定,农村银行可以把不超过60%的货币存在城市银行。既然城市银行可以获得农村银行存款,相当于一笔钱存了两次,银行的扩张能力还是很强的。
  货币再次扩张,华尔街迎来了一个新的世纪。
  这是一个美国的世纪,1900年美国工业产值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交易都在美国:石油、矿产、农产品等等。虽然,1901年、1907年华尔街曾经两次出现股市暴跌,但很快都被银行联手动用交易所清算资金余额制止了。
  到了这个时候,问题的原因已经很清楚,银行体系在繁荣时会过度扩张,在萧条时期会过分收缩,呼吸之间撼动整个金融市场。这对于银行自身也是难以接受的,尤其是1907年,虽然危机只持续了不到一年,但却造成300多家银行破产。
  银行危机之后,1908年美国成立了货币委员会,货币委员会于1912年向国会申请设立中央银行,很遗憾,被否决了。
  1913年再次申请,一个妥协性方案获得国会山批准,12月总统威尔逊签署了《联邦储备法案》,要求成立一个机构负责“票据清算、建立灵活的货币制度、建立适应工商业发展的信用制度”
  这个机构的名字,叫做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即美联储。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18 15:36:08 
    百年功罪Ⅰ:帝国的辉煌
  美国有本书叫做《托拉斯真相》,据作者(约翰·穆迪,John Moody)估计美国十九世纪末托拉斯资本总额是203亿美元,洛克菲勒家族和摩根财团都是其中的主角。
  1855年,洛克菲勒还是一个标准的打工仔,那一年他15岁;
  1863年洛克菲勒投资石油产业,那一年他25岁;
  1870年,洛克菲勒成立标准石油公司,炼油能力占美国的95%,那一年,他32岁;
  1882年,他开创了史无前例的事业——托拉斯(trust),标准石油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企业;
  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依据1890年《反托拉斯法》判决如下:美孚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被拆分为37家地区性石油公司。
  1937年洛克菲勒去世时,个人财富折合成现值至少有2000亿美金,是目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财富的4倍,相当于中国2008年末外汇储备的20%,是当之无愧的富可敌国。
  洛克菲勒曾经说过,“如果把我剥得一文不名丢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
  ……
  与洛克菲勒不同,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出生于一个富豪家庭,虽然他没有创业经历,却把摩根家族从小富变为富可敌国。
  1892年,皮尔庞特主导并购通用电气公司;
  1894年,成功化解美国政府黄金储备危机;
  1895年,皮尔庞特的“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更名为J.P.摩根。
  1901年,皮尔庞特成立美国钢铁公司,公司资本占全美制造业资本15%强。
  1912年,皮尔庞特一手创立的摩根财团在美国排名最前120名公司中占341个董事席位,总资产合计220亿美元,是密西西比河以西22个州全部不动产的总和。
  1939年,根据《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J.P.摩根被肢解为J.P.摩根和摩根斯坦利,但摩根帝国依旧辉煌。
  我相信基督珍贵的血能够赎回并洗净我的一切罪恶,他将把我的灵魂洁净地带到天父的宝座前;我将恳求我的孩子,无论是多么困苦,也无论个人的牺牲多大,也要保持并维护这个信条,耶稣基督用他的珍贵的血已经彻底洗净我们的罪恶,直到永远。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遗书
  这两个家族的经历,记录了美国那个一去不返的时代,诠释了150年美国历史,就是这个时代造就了今天美国的霸主地位。
  有人说,他们是强盗.
  不过,也有人说他们是天使。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21 15:38:57 
    百年功罪Ⅱ:托拉斯终结者
  当红色蔷薇含苞待放时,唯有剪去四周的枝叶,才能在日后一枝独秀,绽放成艳丽的花朵。
  19世纪末,美国经济已经是地地道道的江湖霸主,1894年中英鸦片战争的时候,美国已经成为经济第一大国,工业品产量相当于英、法、德三国的总和。一个霸权主义国家,混到这个地步已经完全可以想灭谁灭谁,东西方不败。
  美国当然希望继续这种辉煌,但是与曾经辉煌过的那些帝国一样,美国终于遇到了发展的死结:托拉斯。
  对一个企业,垄断并不是坏处;对一个国家,有在世界称霸的企业,更不是一件坏事。此时,美国钢铁公司、JP摩根,都能真正称得上“富可敌国”四个字,扬俯之间就可以撼动世界格局。
  但是,垄断必然带来高额利润,处于垄断阶段的资本,创新激励自然就比自由竞争阶段小。如果没有移民文化,托拉斯始于此,也将终于此,美国会继续西班牙、荷兰、英国的故事,衰败在自己的繁荣中。
  显然,20世纪初的美国人意识到了,托拉斯终于遇到了自己的死敌——反垄断。
  正因为如此,美国才没有堕入强国轮回的宿命。
  此时,托拉斯给美国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收益。还有,社会的痛苦。
  第一个问题是托拉斯挣的钱实在是太多了,1913年仅仅洛克菲勒和摩根合并就占了美国财富的1/3,就是说这两个人占了世界财富的1/10,确实有点恐怖。
  第二个问题是托拉斯已经开始影响联邦政府决策,比如,利用经济实力左右议员,进而决定美国政府内政外交。
  第三个问题是工人实在太穷困了,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绝大多数人混成什么样子,大概显而易见。
  上述三个问题,实质如此,细节不谈。
  美国人愤怒了,人人生而平等,起码要给个发财的机会,托拉斯把钱都赚走了,别人也就没法混了。移民文化不允许政治集权,托拉斯垄断照样也不行,连中央银行都能搞掉两次半,托拉斯就更不在话下。
  率先发难的,是南方诸州的农民兄弟,他们谴责垄断组织合谋提高农产品成品价格,压低农民出售价格,并送给了托拉斯一个响亮的绰号:“Evil”(邪恶)。
  工会和州政府紧随其后。工人痛斥托拉斯降低了他们的收入;州政府则指责托拉斯在自己地盘上不纳税,说到底还是降低了州政府收入。美国农民兄弟也就是喊喊,无产阶级具有革命性,而州政府毕竟也是一级政府。工会号召立刻得到了各州政府的支持,1880年,全美已经有7个州立法宣布垄断托拉斯在他们境内是违法组织。
  鉴于托拉斯已经引起公愤,1888年总统大选中,谁反对托拉斯,谁就能赢得选民。
  当选后的共和党终于对托拉斯动手了,1890年向国会提交《反托拉斯法》。整个批准过程非常乃人寻味,如此重大的法案没有任何争吵,参议院根本没有进行辩论就进行了投票,众议院虽然进行了一次辩论,但结果对法案草稿只字未改,整个国会甚至没有举行一场听证会。
  结果不言而喻:五十二票赞成,一票反对,通过《反托拉斯法》。
  反托拉斯已经成为共识,谁反对,可能就会面临下台的危险,美国国会没有争吵就通过如此重大的法律,历史上就这一次。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22 09:31:22 
    《反托拉斯法》做了如下规定:
  第一条:本法特此宣布,凡组织托拉斯等联合企业或二人以上的共同策划均属违法。第二条:凡垄断或企图垄断或组织或企图组织联合企业,或与他人共谋洲际贸易或国外贸易者均属不法行为。
  利益之争的路程从来就不是平坦的,通过的法律也未必执行。总之,唱高调是可以的,干掉托拉斯,是不行的。
  历任总统虽然调子很高,却没有设立一个实际部门去执行反托拉斯的法令。直到1903年,国会才批准成立反托拉斯执法部门:反托拉斯局,但是,这个堂堂部级单位居然不足10人。
  指望这样的执法机构对付托拉斯,如果不是天真,就是根本不想执行法律。
  然而,托拉斯实在是太厉害了,美国人民实在是太穷困了……
  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开始出现了关于托拉斯黑幕的报道:官员跟托拉斯的黑色交易,工人生活如何困苦,食品公司如何把含有污染甚至毒素的食品卖给顾客(颇类似于今天三鹿奶粉中的三氯轻氨),医药公司如何把垃圾弄成药品……
  这些报道的结果是震撼性的,人们开始反思和讨论:个人财富追求能否损害社会公共福利?
  答案是,不行。
  保护个人财产为必须以保护社会福利为先决条件,如果以损害社会福利为手段谋得利益,就必然是非法。至于托拉斯,它损害了人类起跑公平性,若在出生之前就没有竞争机会,谈何公平。
  这场声势浩大的舆论讨论后来被称为“觉醒运动”,人们终于明白,如果限制某一个人、一个企业的贪婪,却能换来社会整体福利提高,无疑很划算。后来,这些报道被集结成书,就是著名的《托拉斯真相》和《城市之羞》。
  觉醒之后,缺少的,只是一个终结者。
  猛人西奥多·罗斯福终于出场了。出场身份:美国总统,绰号“轰炸托拉斯的巨型炸弹”。
  “我们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错误地认为,一切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的。现在,这样的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民让步了。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整体权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
  ——西奥多·罗斯福
  西奥多·罗斯福的手段很激进,他的拿出的第一个办法是支持托拉斯工人罢工,建议托拉斯接受工人的谈判条件;
  第二个办法更狠,成立了一个“公司事务调查局”,专门搜集黑材料,类似于明代的特务机构东厂、西厂,不过罗斯福还比较清醒,这个部门只能搜集黑材料,无权裁定托拉斯是否违法;
  第三个办法,如果没有人对托拉斯诉讼,司法部可以直接提起诉讼,将“公司事务调查局”的黑材料呈报最高法院,裁定是否形成垄断。
  但是,《反托拉斯法》的条文实在是过于含糊,受制于此,罗斯福的很多起诉都以失败而告终。
  托拉斯,依旧在美国存在……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23 16:22:43 
    罗斯福的下一任总统是威尔逊,与罗斯福相比,威尔逊比较温文尔雅。温文尔雅的人,可以下手更黑。
  威尔逊手段比罗斯福文明了很多,没再组织人搞黑材料。不过,他的方法却具备最致命的杀伤性,因为威尔逊修改了法律。
  1914年,在威尔逊授意下,一批议员向国会提交了《克莱顿反托拉斯法》,而且,获得了通过。该法规定,“凡能导致削弱竞争的价格上的差别对待均属非法”。
  以上法律条文,翻译的比较拗口,通俗的说,即使一个公司能够垄断市场,也不能自己定价;如果自己定价,就要被解体!
  根据《克莱顿反托拉斯法》,J.P.摩根、洛克菲勒财团、美国制糖公司等等一系列托拉斯纷纷解体。
  虽然托拉斯的辉煌一去不复返,不过,也正是托拉斯的解体才保证了整个美国能在世界上不断辉煌。
  洛克菲勒和皮尔庞特,不是神,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人生中凭空创造一个财富帝国,他们采用的方式,叫做“并购”。并购完整诠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企业运营方式:企业管理人员,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出资人,而是职业经理人。
  把资产交给别人,能放心吗?
  正确的提问应该是:自己干,能放心吗。
  回答问题的关键,就是中国股市传说中的“信托责任”。不过,还要从新世界移民之前谈起。
  工业革命前,欧洲也不富裕,全欧最牛的金融贸易中心不过也就十多万人,只能出去跑船、做生意,顺便干海盗。购船的人当然是王室、领主或大商人,波涛汹涌的大海,远非多情的水域,海上风高浪急,经常有海盗,鬼才知道能不能回来。就算你有这个胆量,也没航行的技术。人们经常把经商称为“下海”,商场风云变换,风险不亚于海洋风暴,后者往往更加残酷。相信普通人不能承受海洋风暴洗礼,又怎么能相信他能蔑视商海。
  只有职业水手才有能力出海,他们知道如何应对各种情况,那里有礁石,什么时候有季风。舰队漂入海洋,雇主就没有选择,只能依靠雇用的水手,依靠他们的忠诚,其中的维系就是上帝。这并不是说水手怕上帝责罚,他们坏事一点都没少干,商船藏着海盗旗,到非洲弄几船奴隶回来,也不是没干过。
  唯独雇主的钱,不黑。
  不是不想黑,是不能黑。
  跑船是职业,干一票,也就打破了社会惯例。如同一个离经叛道者,不可能再被原来得社会接受。
  美国,把自己的历史建立在“五月花”号之上,以大不列颠清教徒为主的移民秉承了“盎格鲁—撒克逊”法律传统,不过,雅里安人绝非传说中的英国绅士,没有文字,所以没有成文法。而是一群彻头彻尾的强盗。他们进入大不列颠岛的时候初还处在原始社会,攻占大不列颠岛后短短几年雅利安人接触到人类古代文明,却仍旧遵循自己的习惯,原来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于是判例法出现了,最终演化成现在的普通法系。西方法学界吹捧的普通法系(盎格鲁-撒克逊法系)也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野蛮制度,因为普通法特征是追溯判决,这显然是沿袭原始社会的一种习惯。
  相对于源自军规的罗马法系(大陆法系),普通法当然要灵活的多,没有判例的时候,法官可以创造法律。海洋、市场都瞬息万变,作为市场裁判的法律,也必须有恰当的灵活性,普通法恰恰符合这个条件,而且在很大意义上普通法强化了这种源自水手出海的“信托责任”:对雇主的忠诚并非源于硬性的惩罚约束,而是沿袭生活习惯而来的前辈事迹。
  随着时间流逝,这种制度在竞争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在演化中逐步得到自我强化。这种信托责任发展到极致,在政治制度上就是今天西方的代议制:选民委托国家,带领大家走向并不风平浪静的未来。
  于是,英国有了议会,美国有了华盛顿,人类有了《大宪章》、《独立宣言》……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24 10:10:27 
    国家战略的臆想
  回顾美国崛起之路,我们试图勾勒这个国家的发展战略。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是:美国好像从来就没有国家发展战略。
  美国没有制定所谓的十年发展规划,克林顿也没有制定伟大的信息产业纲领。因为,从移民时代开始,美国公民的思想就为利益驱使,没有纲领性文件,但每一个人又遵循同样的行为准则。
  准则很简单:在现行法律框架内,以合理的方式赚钱、赚大钱、赚更多的钱。
  或许没有人专门为他们设计,但他们确实朝着这个途径在走下去。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涌现了一批“大王”:牛肉大王、粮食大王……,各行业都有大王。他们是那个时代美国的中坚,但他们也终结了自由竞争时代,在残酷的商战中成长起来的垄断企业,今天它们被叫做托拉斯。
  竞争必然有失败和胜利,也就必然有兼并重组,产业趋向垄断就是不可避免的,最后必然产生托拉斯。托拉斯被肢解,自然也就成了金融控股集团,产业资金转向更高端的汽车、电子,当这些再度称为夕阳行业,他们便转向了生物、核工业,跟着就是20世纪末的网络和虚拟经济……
  其中的关键,是创新。
  产业代表着利益格局,当主导产业形成,利益格局也就给定了。不仅美国人,全世界人民都一样,在既定的产业格局下要分割利益,不能说不可能,至少相当难。
  每一个国家都希望能引领世界发展,民主国家希望,专制国家也希望。引领世界发展,仅有理想是不够的,甚至发愤图强也不够。
  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美国人民也不懒惰、愚蠢、懦弱。街边小贩也很勤劳、对付城管也很勇敢、讨价还价更是智慧,但是,他还是一个街边小摊贩。靠这些,永远成不了富人,更不可能走进产业高端。
  从底层走到最高端,仅靠勤劳、勇敢、智慧,没有可能。
  唯一的方法,就是创新。
  创新一种新的产品,一种新的理念,甚至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此时,旧有利益格局就会被打破,而创新者,就会成为高端。
  这是捷径,也是唯一的途径。
  保证创新的,是制度和文化;而引领创新的,是金融。
  一百多年美国的产业创新中,金融为创新提供了充足的燃料——钱,世界资本在美国从一个产业转向另外一个产业,而在经济分工中,美国始终掌握着产业中最核心的创新。当一个夕阳产业落后于时代,核心技术被别的国家掌握时,新的技术便会出现,因为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只有独立掌握核心技术,才有可能赚更多的钱。其他国家始终被压制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包括欧洲,也包括日本和中国,只不过,我们更低。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25 11:55:37 
    国家战略的臆想
  回顾美国崛起之路,我们试图勾勒这个国家的发展战略。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是:美国好像从来就没有国家发展战略。
  美国没有制定所谓的十年发展规划,克林顿也没有制定伟大的信息产业纲领。因为,从移民时代开始,美国公民的思想就为利益驱使,没有纲领性文件,但每一个人又遵循同样的行为准则。
  准则很简单:在现行法律框架内,以合理的方式赚钱、赚大钱、赚更多的钱。
  或许没有人专门为他们设计,但他们确实朝着这个途径在走下去。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涌现了一批“大王”:牛肉大王、粮食大王……,各行业都有大王。他们是那个时代美国的中坚,但他们也终结了自由竞争时代,在残酷的商战中成长起来的垄断企业,今天它们被叫做托拉斯。
  竞争必然有失败和胜利,也就必然有兼并重组,产业趋向垄断就是不可避免的,最后必然产生托拉斯。托拉斯被肢解,自然也就成了金融控股集团,产业资金转向更高端的汽车、电子,当这些再度称为夕阳行业,他们便转向了生物、核工业,跟着就是20世纪末的网络和虚拟经济……
  其中的关键,是创新。
  产业代表着利益格局,当主导产业形成,利益格局也就给定了。不仅美国人,全世界人民都一样,在既定的产业格局下要分割利益,不能说不可能,至少相当难。
  每一个国家都希望能引领世界发展,民主国家希望,专制国家也希望。引领世界发展,仅有理想是不够的,甚至发愤图强也不够。
  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美国人民也不懒惰、愚蠢、懦弱。街边小贩也很勤劳、对付城管也很勇敢、讨价还价更是智慧,但是,他还是一个街边小摊贩。靠这些,永远成不了富人,更不可能走进产业高端。
  从底层走到最高端,仅靠勤劳、勇敢、智慧,没有可能。
  唯一的方法,就是创新。
  创新一种新的产品,一种新的理念,甚至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此时,旧有利益格局就会被打破,而创新者,就会成为高端。
  这是捷径,也是唯一的途径。
  保证创新的,是制度和文化;而引领创新的,是金融。
  一百多年美国的产业创新中,金融为创新提供了充足的燃料——钱,世界资本在美国从一个产业转向另外一个产业,而在经济分工中,美国始终掌握着产业中最核心的创新。当一个夕阳产业落后于时代,核心技术被别的国家掌握时,新的技术便会出现,因为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只有独立掌握核心技术,才有可能赚更多的钱。其他国家始终被压制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包括欧洲,也包括日本和中国,只不过,我们更低。
  拆分标准石油公司又能如何,拆分微软又能如何,美国始终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创新能力,有着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力资源,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的前10位,8所是美国院校,其余两所则是大学的滥觞,牛津和剑桥。美国手中也始终掌握着世界最强大的资金,这些资金每日梦想着寻找更高的报酬,通过金融市场,一个个泡沫被吹出来,铁路、电器、汽车、生化、互联网,在泡沫中这些技术的赚钱前景被看成七彩玄幻,但最终在金融市场的引导下变为现实。
  美国不用站在潮流前方,因为潮流本就是他们发动的。
  大概还不能称呼这个逻辑为美国的国家战略,因为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政策规定这些,这些是每一个人的行为理念。美国政府做的最多的事情,不是试图引导产业资本,而是放任自流,给创新以空间。即使存在金融危机,1929年那样的风暴也未能击溃这位世界经济新秀。因为,这种文化给予了人类一个公平的起点,如果经济体制的遴选过程公平,优秀人才胜出就是必然。
  所以,美国有了金融创新,有了电气化,有了互联网,当然,也有了金融危机。
  金融支持创新,创新引领美国,而美国则引领了世界。
  当然,也有其他途径能过上好日子,比如,抢劫。
  在中古时代,西班牙可以抢劫美洲大陆;在现代,当权者可以抢劫自己的人民。对国家战略而言,能出门抢劫别的国家也算一条路,抢劫自己人却绝对不可能造就世界强国,因为,被剥夺者不可能比剥夺者更强势,因而也就只能是恶性循环。
  对国民的掠夺,虽然有暴力支撑,但未必体现为暴力。现有制度框架本身就具备掠夺性,只有进入体制内机构才有掠夺的可能,当掠夺已经成为习惯,这种制度就很难打破自身循环。当然,这种所谓的高端只能维持国内极少数人过上富足生活,因为,没有创新,国民财富总数是一定的。
  当然,创新,肯定难以为继。
  创新必然会分割利益格局,而现行制度框架的本质,就是不允许这样做。技术创新,靠的是利益激励;制度创新,同样也需要利益激励。然而,制度创新要远比技术创新艰难。在一个给定的利益格局下,需要变革利益结构的人恰恰不可能去变更现行制度。而对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人,即使有很强的能力,改变制度的成本肯定高于跻身于现行制度的成本。
  所以,有人说,如果你不能改变这个社会,就只能去适应。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25 12:00:34 
    世界是乱的
  (两次世界大战)
  一
  德国的前世今生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们始终没有提到德国。实际上,一战前德意志才刚刚形成。大家可能还记得法国卡洛林王朝,当卡洛林王朝跟北欧海盗死磕的时候,东部5个大封建领主趁机解雇了法兰克国王,11~18世纪现在的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欧洲腹地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
  5位封建领主的后裔世代互不服气,国王又忙于跟教皇叫板,帝国境内的封建领主兼任地方主教,指望他们听国王指挥,根本不可能。18世纪末期,拿破仑武力威逼下神圣罗马帝国112个小邦被逼签订《帝国代表团会议主决议》,为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了一个“德意志联邦”,拿破仑灭亡后这个联邦依然存在。实际上是拿破仑帮助这些小邦彻底脱离教皇控制,形成了相对统一的一个国家。
  不过,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不屈的民族,在这些小邦中,有一个普鲁士公国,领主住在柏林,拿破仑让普鲁士丢失了一半以上的领地和人口。在超强外部压力下,普鲁士出现了忧患意识,人们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拯救民族命运?
  领主威廉给出了一个答案:教育。
  1820年普鲁士通过《教育法草案》,从此对普鲁士公民来说,上学跟当兵一样,是必须履行的义务。1870年普鲁士的小学教育普及率达到97%,这绝对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数字。
  “必须以精神的力量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因为穷才要办教育,我没听说那个国家因为办教育亡国了”
  凭借优秀的人力资本,普鲁士的科技实力很快就让欧洲刮目:普鲁士诞生了人类第一个科学实验室、第一本科技刊物、第一个研究生院、第一个研究所;同时,弱小的领主给社会科学提供了宽松的研究环境,也诞生了包括卡尔·马克思、黑格尔和费希特在内的社会科学顶级大师。
  1834年,“德意志商业和手工业联合会”成立,以普鲁士为核心的北部联邦,取消了互相之间的关税,以奥地利为首的南部联邦为了对抗日渐强大的普鲁士则拒绝加入。1835年北部联邦第一条铁路开通,虽然只有6.1公里,而且以马作动力,但是关税同盟给了这个民族强大的经济动力,1839年关税同盟境内铁路总长度已经超过法国,统一的德意志即将出现在欧洲大陆。
  如果说铁路是德意志的血脉,血管里流淌的则是德国银行的资金。
  关税同盟成立之前联邦境内大概有70多种货币,贸易的发展急切需要一种统一的货币。修筑铁路增强了这种需要,1837年7月联合会成员达成协议,以现有普鲁士塔为基础,建立了“科隆马克制”,1马克等于14普鲁士塔。
  即将统一的普鲁士联邦此时热衷于兴建大银行,德意志银行由此诞生。
  德意志银行德创始人是西门子电器的核心人物维纳尔·西门子、冯·西门子两兄弟,对两位创始者而言,当然西门子公司更重要,所以初建时期的德意志银行主要支持工业,这也是银行工业信贷的开端。也正是这个原因,现代德国银行最终成长为全能银行,因为德意志银行还兼职承销西门子公司股票。
  1865年,奥地利再也没有能力对抗关税同盟,只有申请加入。
  普鲁士联邦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们以对待外国人的方式处理申请。同时,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在战场上打败了奥地利,并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奥地利等从联邦踢出了出去。可能俾斯麦是怕一个版图过于大的德国会使欧洲列强不满,甚至会对他动武,但从此之后奥地利再也没有并入德国版图。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28 16:53:15      一战背后
  俾斯麦显然感到了普鲁士人的这些想法,他后半生几乎全部用于连横合纵欧洲列强。俾斯麦的外交之手,为德国赢得了普法战争后的20年和平空间,也正是这20年造就了德国的强盛。
  “德意志民族经过漫长的分裂之后终于统一,德意志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致力于和平与公正,对于诉诸武力的政治,我想不能用简单的决斗解决问题,这种方式欠乎妥当”。
  然而,此时的德国仍是一个专制帝国,即使俾斯麦本人也是容克贵族出身,他不可能改变整个贵族的罗马帝国梦想。当开明专制失去了地缘竞争,必然走向绝对专制,1890年俾斯麦被王室解雇。
  为对抗新兴的德国,衰弱的法国不得不与英国、俄国走到一起组成协约国;出于民族认同感,更出于改变现有世界利益格局的需要,原本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家又站到一个战壕:德国、奥匈帝国(现奥地利、匈牙利地域)和意大利(后改投同盟国)组成了同盟国。
  我们不想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虽然经济范畴仍是其中之一,但这足以另写一本书了。无论战争的诱因是什么,一次世界大战其实是早晚的事情:德国崛起挑战了英国欧洲霸权地位,而德国在欧洲之外没有什么殖民地,后起之秀当然不甘落后,开战在所难免。
  更可笑的是,战争开始的时候,协约国、同盟国都认为自己有绝对优势,几乎所有的欧洲人都认为战争很快会结束。
  但是,胜利者,只能有一个。
  各国都是根据这个判断制定作战方案,国家也按这个方式动员资金,没人想到这场战争会持续5年,顺带搞掉了几百万条人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国和德国的战争,法国早被德国折腾的有气无力,奥匈帝国几乎没打过一场象样的战役。可以很负责地说,这是英德两国的金融实力之战,战争最后耗尽了欧洲的经济资源,对作战双方来说,没有胜利者。
  1914年7月底,英格兰银行率先出招。将贴现率从3%提高到10%,柏林当时还没有统一的贴现中心,立刻就出现了恐慌,德国帝国银行出现挤兑,存款减少了20%。
  德国银行的处理方式简单而粗暴,马克与黄金脱钩,停止兑付黄金;将3个月的国债纳入货币体系,增发货币,对国内借款。此时,德国的税收体系仍然不完备,帝国的征税权仅限于遗产税、各邦部分税款,另外帝国有几家铁路公司,也只能发债来解决战争费用。但是,这绝对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在金本位时代宣布与黄金脱钩,就等于断送了自己的贷款途径。
  德国人有自己的打算,他们觉得自己一定会赢得胜利,只要每年税收足以偿付内债利息,将来战胜,赔款就是净利润。再说,战端肇始,指望德国从伦敦融资,想都不要想。
  从资本运作角度,这样做也不是不可以。
  德国人很自信,他们在战争前竟然做了预算,估计战争的费用约为700亿马克。当时,德国财政部长赫尔费里希对此充满信心,只是,赫尔费里希恐怕不会想到,1920年战争结束后,德国公债总额为2200亿马克。
  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注定要旷日持久,当双方资源消耗殆尽的时候,对外贷款至关重要,德国仅有的融资渠道是以金块向瑞典换战略物资。更不幸的是,一战后期美国还把德国海外资产给没收了,搞得德国告贷无门。
  反观协约国,开战后英国立刻四处宣传“借钱给我吧,这里能拿到更多回报”。泰晤士报估计,几乎一半的战争费用来自借贷,最大的债主是纽约金融市场,比如鼎鼎大名的J.P摩根向英国提供了近20亿美元贷款,战争结束的时候英国共欠美国41亿美元,法国也欠美国30亿美元。这些贷款维持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协约国赢得支撑到了最后一刻。
  战争中,无论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在决战前夕其实都是强弩之末了,资金、战士都耗费的差不多了,德国,距离战胜其实就差这么一点点。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28 17:34:11 
    随感
  当人类刚刚抚摸到圆润的钱缘,皇权就试图主宰天下财富,历代币制更迭的背后不过是一场封建统治者分配财富的游戏。统治者手中的刀枪真能主宰财富吗?五千年历史长卷中,每当皇权自认为可以统治金钱,便会被金钱反噬。一次次战乱的背后都有金钱原罪,但一次次盛世辉煌何尝不是顺应了货币天道?金钱,“危可使安,死可使活”,究竟是人类在统治金钱,还是金钱早已统治人类?其实,金钱只是财富的符号,财富从来就不属于某一个人,唯文明者方可居之。孔方乾坤,自有天道,金钱,从来都没有错,错的,是用钱的人。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29 19:21:52 
    .灰烬中的不死鸟
  一战后,协约国也意识到驾驭不了德国这匹烈马,拆分德国显然不太靠谱,那就让德国赔钱吧,就象当年八国联军忽悠清政府赔钱一样。
  德国人显然比清廷有骨气多了,提出一个非常离谱的要求:希望协约国向德国赔款。
  这个玩笑开大了,战败者竟然让胜利者赔款。
  奇怪的是,持这个态度的不仅是德国,如当代经济学之父、当代经济学奠基人、大名鼎鼎的凯恩斯先生就这么想,美国共和党也向国会提出了相同议案。
  凯恩斯和共和党的理论是一致的,但背后的逻辑则是不同的。凯恩斯可能是出于学术研究:跟盟国相比,德国受到的损失更多,更需要重建资金;共和党虽然的意思是:反正美国不在欧洲,英、法不能在欧洲牛到找不到边,必须让德国来制衡。
  法国肯定不这么想,普法战争之后,混到皇帝都被德国人抓走了,一定要报一箭之仇!宿敌发展不起来关我何事,正好不想让你发展呢。最终,《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赔款1320亿金马克。
  兵临城下,德国接受了1920年生效的《凡尔赛和约》,反正不想真掏钱。1922年1月,仅仅过了两年,德国就要求重开和会讨论延缓赔款问题。
  此时,俄国已经被苏联替代,苏联和德国率先签订了协议,废除了德国债务。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道义,当然另算。
  英美当然还是老态度,希望能减免德国债务。唯独法国不同意,搞你就把你搞死,没钱就拿实物来抵,比如煤炭。1923年法国军队闯入德国柏林鲁尔区试图进行武力掠夺,但是法国入侵鲁尔区的行为彻底激怒了英美,如果德国一蹶不振,法国将成为欧洲大陆的下一个霸主。
  没了德国,出来法国,有什么不一样吗。
  在英美压力下,参战各方于1924年达成了《道威斯协议》,德国于第一年支付10亿金马克,至第5年增加到25亿金马克。为支持德国有能力支付这笔赔款,德国在欧洲、美国市场同时融资,法国必须带头购买这笔债券。
  看到这个和约,相信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是,法国亏大了,打赢了还得借钱给对手,目的是赔自己钱。细细判断,接着的反应是,法国亏的更多。法国银行业自此开始热衷于向德国贷款,因为,贷款给国家可比对工商企业贷款省事多了。只是,国内工商业信贷立刻受到了限制。
  德国人对战争赔款毫无兴趣,但对商业借贷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初期战场基本上是在法国打的,德国保留了本土工业体系,而且义务教育催生了优秀的人力资源。美国希望协约国归还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借款,但坚持不能以德国债务作为抵偿。美国的理论是:把德国的债权转移到美国,等于是把美元转换成弱势货币,美国不想上这个大头当。
  德国的工业迅速得到了恢复,而法国仍旧是老样子。
  这里,可以比较中德两国战败史。
  庚子之难后,各国银行也向清政府贷款,上海更是外资银行云集,然而,中国缺少一个完善的工业体系,国民素质比已经普及初等教育的德国也相差很远,国内生产能力远远不能吸收国外资本,国际银行大亨们因此把注意力集中于清廷,而对中国民族产业视而不见。
  我们错在那里呢?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29 19:48:09 
    随笔2
  金钱代表财富,不管你的财富多么微不足道,你都可以从这里起步,最终拥有财富;金钱也代表贪婪,只是贪婪的人永远不会满足,败亡也就成为宿命。金钱从来都不属于妄图占有她的人,金钱只属于分享她的人。
  这,才是金钱天道。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09-12-30 19:19:29 
    江山代有才人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结果并不是损失了多财富,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列强的性质,战后的欧洲再也不能建立一种可以长期维持的国际关系体系。不过,某种程度上一战给西欧带来的灾难不是毁灭性的,尤其是英国。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仍然是世界贸易主要控制者,1929年英国进出口总额仍占世界贸易的29%以上,国际金融体系还是英镑的世界。
  但是,这种金本位货币体系存在严重缺陷。
  从实行金本位起,英国一直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入超,因此英镑价值很稳定,世界金融机构和商人都相信英国政府有能力兑付黄金。
  一战前,伦敦仍旧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金融中心,不但有银行支撑英镑体系,资本市场还为票据融资提供短期资本。一战后,英镑体系出现了很多问题,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普遍上涨了10倍左右;随后两年,又出现了通货紧缩和商业衰退,英镑币值在战后始终处于大幅波动状态。
  1922年国际联盟在热那亚召开国际金融会议,要求与会国实行以金本位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只有大额支票才能提取黄金。为支持这个体系,英国、美国向奥地利、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提供贷款,使这些国家有能力改组货币体系。
  英国仍旧实行金本位,英镑仍旧是世界货币。问题是,这个体系同样存在很多致命缺陷,注定不能维持长久。
  第一个问题是,英镑执行金本位,却只有9%的世界黄金储备,世界黄金储备的44%被美国控制,实际上英国根本没有实力执行金本位。
  第二个问题是,由于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纽约成为第二个世界级金融中心,各国之间也必须清算往来资金,而伦敦和纽约之间的利息往往不一致,资金清算很难执行。
  第三个问题是,协约国偿还美国战债的前提是德国赔款,而德国赔款又来自于美国贷款,美国无疑在相当程度上控制了欧洲经济,而英镑却是世界货币。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没有理由英国永远世界霸主,果然,这个体系很快就出了毛病,起因是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金汇兑本位制将各国经济连成一体,任何国家经济下滑都会影响世界。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开始影响世界,西欧开始经历通货紧缩,英格兰银行银根收紧,终于在1931年开始形成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5月奥地利发生存款挤兑,迅速波及欧洲大陆;7月初英国爆发挤兑,英国流失了2亿英镑黄金,不得不于当年9月宣布脱离金本位制。
  至此,热那亚会议议定的金汇兑本位制崩溃。
  固定汇率崩溃,各国纷纷放弃了金汇兑本位制,英属殖民地则形成了“英镑集团”;法国则继续坚持金本位,从1931年开始连续从美国兑换3.5亿美元黄金,在法属殖民地中形成了“黄金集团”;新兴的美国此时也显示了很强的经济实力,一批国家将本国货币盯住美元,又形成了“美元集团”。
  三足鼎立,如果在这样下去,世界经济将乱不堪言。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10-01-04 09:27:06 
    呼吁与忽悠
  尽管都希望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占便宜,但无论欧洲还是美国实际上都不想在这个金融体系下发展,毕竟世界太乱对大家都不是好事。
  上世纪20年代,英镑集团、黄金集团、美元集团谁都不鸟谁,也就是说,任何国家的货币都是不靠谱的,国际贸易是以邻为壑的,世界经济是混乱和萎缩的,这样下去乱子会更大的。
  英国不想这样,美国不想这样,法国不想这样,世界人民都不想这样……
  1927年2月,为解决这个问题,国际联盟在日内瓦召集50个国家代表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经济会议。不过,日内瓦会议与会代表以个人身份参与讨论,虽然会议提出了“从人为的障碍与限制中解放国际间的商业活动”,也通过了一项缔结低关税的公约,但这种会议基本上就是唱唱高调,至于执行,各国政府都不好意思认真。
  此时,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约有欧洲债券130多亿美元;德国则变为债务国;英、法均无力重整国际金融体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美国身上。
  20世纪30年代的前几年,德国总理布鲁宁、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法国总理赖伐尔、美国总统胡佛等世界巨头通过各种渠道会晤或者磋商,基本达成了一种共识:要能稳定世界货币,促进本国经济增长。
  1932年,巨头们达成协议,希望国际联盟主持召开一次国际经济会议,会议地点在伦敦。伦敦经济会议=新旧世界经济巨头PK。
  会议筹备恰逢美国总统大选,罗斯福接任胡佛成为美国总统。刚刚就任,罗斯福立即邀请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中国、阿根廷、巴西、智利、加拿大和墨西哥1O国首脑赴华盛顿,希望就经济问题达成“某种根本性的谅解”。
  罗斯福呼吁:取消战债利息,并重新核定本金,对即将到期的战债提出一些通融办法。最终,罗斯福与麦克唐纳、赫里欧一起呼吁“最终要重新建立国际汇兑中的平衡”、“恢复金融货币的稳定”、“我们想做的事之一,就是要使世界恢复某种形式的金本位制”。
  呼吁=忽悠。
  罗斯福真正关心的是如何缓解国内经济危机,“我们的国际贸易关系虽然非常重要,但在迫切性和必要性上必须从属于健全国民经济的任务。我一定要竭尽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但是国内的紧急状况是等不得贸易上的成就”。
  意思很直白,你们大家得先让我恢复经济。
  邀请你去异国旅游当然是好事,可是到别的国家踢球就未必了,足球主客场之分犹如泾渭。英、法访美,美国在伦敦参加会议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到伦敦,美国就成了客场作战了,不占优势。这次会议,英美双方都希望向世界宣示,自己才是真正的世界货币体系领导者。
  老大就一个,都想当,不谈崩了才怪。
  伦敦经济会议,不是经济学家会议,是不能忽悠的。
  麦克唐纳在开幕词中提出:“必须在清除普遍经济恢复的任何障碍之前,首先刻不容缓地解决战债问题”,直白点说,就是希望美国降低关税,让欧洲各国用商品偿还战债。
  以物抵债,别逗了!
作者:天圆地方的困惑 回复日期:2010-01-05 11:57:18      美国则提出了《赫尔法案》,各国自1933年6月12日起将现行关税普遍降低10%,美元贬值15~20%,通过降低国内商品价格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关税降低10%对美国税率优势基本没有影响,对欧洲国家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再降10%的关税,欧洲市场就全是美国货了。
  欧洲各国也就赫尔法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关键就是希望美国稳定美元汇率,“只要美元继续波动并有进一步贬值的危险,巴黎就决不会同意约束法国限制美国商品进口的权利”。
  即使如此,初期结果看起来还不错。
  6月15日,三国中央银行就市场汇价达成了协议:英镑对美元,汇率为1:0.25,美元对法郎,汇率为0.04662:1;允许上下浮动3%。三国中央银行将黄金买卖这个汇率,黄金销售限额为0.8~1亿美元。当天,美元与英镑的市场汇价已经跌至4.15:1,稳定币值协议的消息透露给报界后,美元汇价立即回升至4.02。
  如果这个汇率体系真的执行下去,美元铁定升值,影响外贸易优势,这个结果肯定是罗斯福不愿意看到的。罗斯福很不厚道,6月17日,他电告代表团,不能在协议上签字,美国不能做出避免美元上下浮动的任何承诺。
  6月22日,美国代表宣布:“华盛顿当局认为,暂时稳定货币的措施在目前是不适宜的”。罗斯福的电报使美元重新下跌,黄金集团挤兑风潮再起。
  7月3日,罗斯福给会议再次发来电报,“暂时的固定汇率不是正确的答案,我们必须做的倒是缓和现存的禁运以方便产品交换、互通有无”,美国希望打开欧洲扩大进口的目标在此一览无余。
  这封电报被形容为“炸弹信息”,使三国银行家的努力付诸东流,伦敦世界经济会议陷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这个玩笑开大了!
  7月4日的会议上,麦克唐纳提议休会,并起草了一份决定休会的文告,公开了罗斯福5月16日赞同稳定金融、7月3日又变卦的电文。英国首相公开表示,由于“一个国家的”的某种货币政策,世界经济会议已经不可能继续进行。
  最终,名噪一时的伦敦经济会议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1936年9月,美国迫使英法按美国制定的价格出售黄金,黄金集团解体。
  美、英、法三国达成“三国货币协定”,三国同意尽力维持相对固定的汇率,减少汇率波动;l0月,三国又签订了自由兑换黄金协定,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外汇倾销。
  不过,这个体系很快就被接踵而来的二次世界大战打破,而二战之后欧洲再也没有实力抗衡美元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