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电视剧血海大结局:手太阴肺经及穴位图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29:51

回复:手太阴肺经及穴位图

肺脏图
内经曰: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阴中之少阴,通于秋气,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其液涕。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声为哭。为变动,为咳,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2. 手太阴肺经穴歌 医学入门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夹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少商如韭叶。
(左右二十二穴)此一经起于中府,终于少商,取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与井荣俞经合也。脉起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隔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端。其支者,从腕后列缺穴,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交手阳明也。多气少血,寅时注此,辛金之脏,脉居右寸,实则脉实。

上热气粗兼鼻壅,泻必辛凉,虚则脉虚,少气不足息低微,补须酸热。
橘甘下痰气之神方,薑陈去气嗽之圣药,七情鬱结因而喘,沉香药参槟。
胸痞喘结彻而痛,半夏瓜蒌桔梗,鼻塞不通,丸荆穗澄茄薄荷,鼻渊不止,末龙脑苍芷辛夷,百花却去红痰,二母偏除热嗽,黄连赤茯阿胶,抑心火而清肺脏,诃子杏二通草,利久嗽以出喉音,流注疼痛,因痰饮,半夏倍于朴硝,瘾疹痒痛,为风热,苦参少于皂荚,哮嗽齁齁,兜铃蝉蜕,杏除尖砒霜少人,热壅咽喉,鸡苏荆芥结防风,参牛甘草消酒麆,轻粉硫黄去鼻痔,白矾甘遂白砒霜,情性实重,入豆豉偏治吼喘,百草霜气味虽轻,和海盐却消舌肿,甜葶苈良治肺痈。

苦熊胆寒涂肠痔,琼玉膏理嗽调元,流金丹清痰降火,人参非大剂不补,少则凝滞,大则流通,黄芩非枯薄不泻,细则凉肠,枯则清金,麻白芷,东垣会云报使,葱白麻黄。仲景常用引经,紫苑五味能补歛,桑白防风实开通,寒热温凉,名方选辨,轻重缓急。指下详明,更添一字之秘,价值千金之重,会得其中旨。

草木总皆空,导引本经 肺为五脏之华盖,声音之所从出,皮肤赖之而润泽者也。
人惟内伤七情,外戚六淫,而呼吸出入不定,肺经于是乎不清矣。然欲清金,必调息,息调则动患不生,而心火自静。一者下看安心,二者宽中体,三土想气,遍毛孔出入,通用无障,而细其心,今息微微,此为真息也。
盖息从心起,心静息调,息息归根,金丹之母,心印经曰。回风混合,百日通灵,
内经曰:秋三月,此谓客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夜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逆之则伤肺。
若过食爪果,宜微利一行,静息二日,以薤白粥,加羊肾,空心补之,如无羊肾,以猪腰代之,胜服补剂,秋当温足凉头,其时清肃之气,与体收歛也。自夏至以来,阴气渐旺,当薄衽蓆,以培寿基,其或夏伤于暑,至秋发为痎疟。阳上阴下,交争为寒,阳下阴上,交争为热,寒热交争,皆肺之受病,如二阳脉微弦。
即是夏食生冷,积滞留中,至秋变为痢疾,如足阳明太阴。微弦濡而紧,乃反时之脉,病恐危急,然秋脉当如毫毛,治法详后与前也。素问云: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纯阳归空秘法云:行住坐卧常噤口,呼吸调息定声音,甘津玉液频频嚥,无非润肺,使邪火下降,而清肺金也。
考正穴法
中府(一名膺俞)
云门下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陷中,去胸中行各六寸,肺之募,(募犹结募也言经气聚此)手足太阴二脉之会。针三分,留五呼,灸五壮。
主腹胀,四肢肿,食不下,喘气胸满,肩背痛,呕﹝口宛﹞,欬逆上气,肺系急,肺寒,胸悚悚,胆热呕逆,欬唾浊涕,风汗出,皮痛而肿,少气,不得卧,伤中热,飞尸遁注,瘿瘤。
云门
巨骨下,侠气户旁二寸中,动脉应手,举臂取之,去胸中行各六寸。
素注针七分,铜人针三分,灸五壮。主伤寒四肢热不已,欬逆喘不得息,胸胁短气,气上冲心,胸中烦满,胁彻背痛,喉痺肩痛,臂不举,瘿气。
天府
腋下三寸,肘腕上五寸,动脉中,用鼻尖点墨,到处是穴,禁灸,针四分,留七呼。主暴痺,口鼻衄血,中风邪,泣出喜忘,飞尸恶症,鬼语喘息,寒热疟,目眩,还视﹝目荒﹞﹝目荒﹞,瘿气。
侠白
天府下,去肘五寸,动脉中,针三分,灸五壮。主心痛短气,乾呕逆,烦满。
尺泽
肘中约纹上,动脉中,屈肘横纹,筋骨罅陷中,手太阴肺脉所入,为合水,肺实泻之,针三分,留三呼,灸五壮。主肩臂痛,汗出中风,小便数,善嚏,悲哭,寒热风痺,臑肘挛,手臂不举,喉痺上气,呕吐口乾,欬嗽唾浊,痎疟,四肢腹肿,心疼臂痛,短气,肺膨胀,心烦闷,少气,劳热,喘满,腰嵴强痛,小慢惊风。
孔最
去腕上七寸,侧取之,灸五壮,针三分。主热病,汗不出,咳逆,肘臂厥痛,屈伸难,手不及头,指不握,吐血失音,咽肿头痛。
列缺
手太阴络,别走阳明,去腕侧上一寸五分,以两手交叉,食指尽处。
两筋骨罅中,针二分,留五呼,泻五吸,灸七壮。主偏风,口而喎斜,手腕无力,半身不遂,掌中热,口噤不开,寒热疟,呕沬,咳嗽,善笑,纵脣口,健忘,溺血。
精出阴茎痛,小便热,痫惊妄见,面目四肢痈肿,肩痺胸背寒慄,少气不足以息,尸厥寒热,交两手而瞀,实则胸背热,汗出,四肢暴肿,处则胸背寒慄,少气不足以息。素问曰:实则手锐掌热,泻之。虚则欠﹝去欠﹞,则便遗数,补之。
直行者谓之经,旁出者谓之络。手太阴之支,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列缺为太阴别走阳明之路。人或有寸关尺三部脉不见,自列缺至阳谿脉见者,俗谓之反关脉,此经脉虚。而络脉满,千金翼谓阳脉逆,反大于寸口三倍,惜叔和尚未之及,而况高阳生哉!
经渠
寸口动脉陷中,肺脉所行,为经金,针入二分,留二呼,禁灸,灸伤神明。
主疟寒热,胸背拘急,胸满膨,喉痺,掌中热,欬逆上气,伤寒热病汗不出,暴痺喘促,心痛呕吐。
太渊(一名大泉避唐祖讳)
掌后内侧横纹头,动脉中,肺脉所注为俞土,肺虚补之。
难经曰:脉会太渊。疏曰:脉病治此,平旦寅时,气血从此始。故曰寸口者,脉之大要会,手太阴之动脉也。灸二壮,针二分,留三呼。主胸痺逆气,善哕呕,饮水咳嗽,烦闷不得眠,肺胀膨,肾内廉痛,目生白翳眼痛赤,乍寒热,缺盆中引痛,掌中热,数欠,肩背痛,寒喘不得息,噫气上逆,心痛,脉濇,咳血呕血,振寒,咽干,狂言口?,溺色变,卒遗矢无度。
鱼际
大指本节后内侧,白内际陷中。又云:散脉中,肺脉所熘为荣火,针二分,留二呼,禁灸。主酒病,恶风寒,虚热,舌上黄,身热头痛,咳嗽哕,伤寒,汗不出,痺走胸背,痛不得息,目眩心烦,少气腹痛,不下食,肘挛肢满,喉中乾燥,寒慄鼓颔,欬引尻痛,溺出,呕血,心痺悲恐,乳痈。东垣曰:胃气下熘,五脏气乱,皆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鱼际,足少阴俞。
少商
大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肺脉所出,为井木,宜以三稜针刺之,微出血,泄诸脏热,凑不宜灸。主颔肿喉闭烦心善哕心下满,汗出而寒,欬逆,痎疟振寒,腹满唾沫,唇乾引饮,食不下,膨胀,手挛指痛,掌热寒慄,鼓颔,喉中鸣,小儿乳鹅。唐刺史成君绰,忽颔肿,大如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三日,甄权以三稜针刺之,微出血,立愈,泻肠热也。素注,留一呼,明堂灸三壮,甲乙灸一壮。 弱水青荇 最后编辑于 2010-03-17 14:15:29  

TOP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 UID:25476
  • 精华: 80
  • 威望:5712
  • 金钱:25146.45 元
  • 来自:
  • 注册: 2008-02-05

状态: 在线

    弱水青荇

    • 组别:版主
    • 性别: 保密
    • 生日:1900-1-1
    • 积分:11365
    • 帖子:5248
    • 威望:5712

    2010-03-17 14:25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32#

    1.gif (148.72 K)
    2010/3/17 14:25:04
    手太阴肺经各穴取法主治
    中府
    胸壁之外上部,平第一肋间隙,距胸骨正中线六寸,仰卧取穴
    肃降肺气,和胃利水 咳嗽、气喘、胸痛、胸中烦热、面腹肿、食不下、呕哕、肩背痛、皮肤痛 募穴
    云门
    (1)距胸骨中线旁开6寸,当锁骨外端内下方,凹陷中。
    (2)用手叉腰时,当锁骨端内下方,出现三角形的凹陷底部。
    肃降肺气 咳嗽、气喘、胸中烦满、肩背痛
    天府
    腋前皱璧上端下三寸,肱二头肌桡侧沟中
    宣散肺邪,清肺凉血 喘咳、鼻衄、吐血、廮气、上臂内侧痛
    侠白
    天府穴下一寸,肘横纹上5寸
    宣散肺气,理气宽胸 咳嗽、心痛、乾呕、胸满、上臂内侧痛
    尺泽
    肘横纹中,大筋外
    肃降肺气,滋阴润肺 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口乾、咽喉肿痛、心痛、胸满、呕吐、小儿惊风、小便频数 合穴
    孔最
    尺泽与太渊的连线上,当桡骨的尺侧边上,距太渊七寸。伸臂仰掌取穴
    肃降肺气,凉血止血 咳嗽、气喘、咯血、失音、咽喉肿痛、头痛、痔疮、肘臂挛痛
    列缺
    两手虎口相交,一手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中是穴
    宣散肺邪,通调任脉 咳嗽、气喘、咽喉痛、掌中热、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项强、偏正 络穴,通任脉
    经渠
    仰掌,在腕横纹上1寸,当桡骨茎突的高点掌面骨边与桡动脉之间络中取穴。
    止咳宁嗽、顺气平喘 咳嗽、气喘、喉痺、胸满、掌热
    太渊
    仰掌,腕横纹上,于桡动脉桡侧陷中取穴。
    止咳化痰,扶正祛邪 咳嗽、气喘、咳血、呕血、胸满、掌心热、缺盆中痛、喉痺、乳部刺痛、哕 输穴
    鱼际
    仰掌,在第一掌指关节后,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取穴。
    清肺心热,利咽凉血。 咳嗽、咳血、失音、喉痺咽乾、身热、乳痈、肘挛 荥穴
    少商
    拇指桡侧去指甲角0.1寸许取穴。
    泄热通窍,回阳救急,利咽镇痉。 喉痺、咳嗽、气喘、重舌、鼻衄、心下满、中风昏迷、癫狂、中暑、呕吐、热病、小儿惊风、指腕挛急。
    2.jpg (38.52 K)
    2010/3/17 14:25:04
    一、 手太阴肺经经穴(LU)Lung
    (1)本经在十大天干中,以〝辛〞字代之。
    (2)五行中属阴金,起中府穴─终少商穴。
    (3)多气少血,寅时(当地时间早上3时~5时)气血注此。
    (4)凡十一穴左右共二十二穴。
    1.jpg (67.35 K)
    2010/3/17 14:25:04
    3.jpg (79.59 K)
    2010/3/17 14:25:04  

    TOP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 UID:25476
    • 精华: 80
    • 威望:5712
    • 金钱:25146.45 元
    • 来自:
    • 注册: 2008-02-05

    状态: 在线

      弱水青荇

      • 组别:版主
      • 性别: 保密
      • 生日:1900-1-1
      • 积分:11365
      • 帖子:5248
      • 威望:5712

      2010-03-17 14:26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33#

      一、 手太阴肺经
      1中府(肺募穴)
      【定位】距胸骨正中线六寸,平第一肋间处取穴。
      【主治】咳嗽,气喘,喉痺,胸中胀满或疼痛,肩背痛。
      【刺灸法】向外斜刺 0.5-0.8 寸。
      2 云门
      【定位】距胸骨正中线六寸,锁骨下缘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喉痺,胸中烦热,胸痛。
      【刺灸法】向外斜刺 0.5-0.8 寸。
      3 天府
      【定位】上臂内侧,当腋前皱襞上端水准线下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
      【主治】咳嗽,气喘,鼻衄,肩部及上臂内侧痛。
      【刺灸法】直刺 0.5 - 1 寸。
      4 侠白
      【定位】天府穴下 1 寸,肘横纹上 5 寸,肱二头肌桡侧缘。
      【主治】咳嗽,气短,胸痛烦满,上臂内侧痛,乾呕。
      【刺灸法】直刺1 寸。
      5 尺泽
      【定位】冠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主治】咳嗽,气喘,潮热,咳血,鼻衄,咽喉肿痛,肘臂疼痛,小儿惊风,乳廱 。
      【刺灸法】直刺 0.5-0.8 寸。
      6 孔最(郄穴)
      【定位】前臂内侧,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失音,肘臂痉挛痛。
      【刺灸法】直刺 1-1.5 寸。
      7 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
      【定位】掌侧,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 上 1.5 寸。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腕部疼痛,头项强痛,口眼喎斜,牙痛。
      【刺灸法】向上斜刺 0.3-0.5 寸。
      8 经渠(经穴)
      【定位】掌侧,腕横纹上1寸,动脉桡侧取穴。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胸痛,腕部疼痛。
      【刺灸法】避开动脉直刺 0.3-0.5 寸。禁灸。
      9 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
      【定位】掌后横纹上,桡动脉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胸痺,脉涩(无脉症)。
      【刺灸法】避开动脉,直刺 0.3-0.8 寸。
      10 鱼际(荥穴)
      【定位】手掌侧面鱼际部赤白肉间,第一掌骨中点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失音,身热掌中热。
      【刺灸法】直刺 0.5-0.8 寸。
      11 少商(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 0.1 寸处。
      【主治】咳嗽,咽喉肿痛,鼻衄,身热,昏厥。
      【刺灸法】稍向上刺 0.1-0.2 寸。或点刺出血。  

      TOP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 UID:25476
      • 精华: 80
      • 威望:5712
      • 金钱:25146.45 元
      • 来自:
      • 注册: 2008-02-05

      状态: 在线

        弱水青荇

        • 组别:版主
        • 性别: 保密
        • 生日:1900-1-1
        • 积分:11365
        • 帖子:5248
        • 威望:5712

        2010-03-17 14:31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34#

        穴歌:
        手太阴肺十一穴 中府云门天府诀
        侠白尺泽孔最存 列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少商如韭叶
        手太阴肺经
        <<传统医学的主治病症>>
        是动病(偏重气分病)
        1.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2.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
        所生病(偏重血分病)
        1.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
        2.臑臂内前廉痛厥
        3.掌中热
        <<现代医学观点>>
        1.肺炎(循行上膈属肺)
        2.肋膜炎(循行上膈属肺)
        3.胸部带状疱疹(肺经循行经过胸中)
        4.胃炎,胃溃疡(肺经起于中焦)
        5.气喘(气管属肺系)
        6.五十肩,肩关节炎(循行从肺系,横出腋下走前路)
        7.妈妈手,扳机指
        8.过敏性鼻炎
        9.咽喉炎,扁桃腺炎
        尺泽
        <取穴法>
        以手平举之,按取肘中屈臂横纹中,两筋骨罅陷中,稍偏向桡侧,搯住穴位,令病人屈伸其肘,必在前膊与上膊之关节部,二头膊肌之外,有桡骨动静脉,头静脉;分布中膊皮下神经,正中神经.
        <穴性>
        清肺热,降气逆,清上焦之热.
        <主治>
        咳嗽,哮喘,咯血,咽喉肿痛,肝胀息贲,心疼腹痛,
        肘关节内侧疼痛,面白善嚏,悲愁不乐等.
        <临床应用与配伍>
        1.本穴能泻肺热,因此亦为咽喉炎及扁桃腺炎的特效穴.
        2.配曲池,合谷治疗风痺,臂,肘痛不举
        3.本穴为肺经合穴属水,金生水,为肺经子穴「实则泻子」, 凡肺经实症(痛症)均可泻之
        孔最
        <取穴法>
        以手平伸,手掌向上从腕横纹端上量七寸,偏向桡侧,直对尺泽穴取之.
        有长屈拇肌,迴前圆肌,桡骨动静脉,尺骨动静脉;分布桡骨神经,外膊下神陉.
        <穴性>
        清肺热,解表,润肺止血.
        <主治>
        伤寒发热,汗不出,咳逆,肘臂痛,屈伸难,吐血失音,头痛,咽痛.
        <临床应用与配伍>
        1.郗穴为体内气血深聚之处,止血止痛之作用甚强,一般多用于脏腑急性病证
        2.孔最为肺经郗穴,通过表?媄鰜Y,因此能治疗痔痛及痔出血及肺脏其他急性病(如肺炎,扁桃
        3.配肺俞,大椎,治发烧,咳嗽,胸痛,
        4.配合谷,治身热汗不出.
        列缺
        <取穴法>
        手侧置,先找手阳明经阳谿穴(在脕内横纹外端上侧,两筋间凹陷中),从阳谿穴往上量取一寸
        在内挠骨肌多长屈拇指肌之外侧,有挠骨动脉,头静脉;分佈挠骨神经,外膊皮下神经。
        <穴性>
        能开关窍、利胸膈,宣肺去风、疏通经络。
        <主治>
        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口眼歪斜。
        <临床应用与配伍>
        1.诊断:脉气实,则本穴会显现肿硬或隆起状态;脉气虚,则本 穴会有陷下现象。
        2.本穴对任何热病有退热卓效。
        3.治疗头痛取列缺是为 截法,针尖向下刺进, 直透太渊。
        太渊
        <取穴法>
        半仰掌,找大拇指后,腕横纹头陷中,按之动脉动手,即脉诊之寸部,切之酸楚。
        <穴性>
        能消肺气肿、止头痛。
        <主治>
        无脉症、肺胀哮喘、胸痛、肩背痛、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缺盆痛、溺色变、烦闷不得
        <临床应用与配伍>
        1.太渊为脉之总会,脉搏有变动时可取之。
        2.五脏无原穴,以俞代原,因此本穴又为肺 经原,是肺经显三焦原气最强之所在,喘
        咳咽痛、两乳痛,痰结膈中,心胸胀等症, 皆可先刺太渊,再刺大肠络穴偏历。
        鱼际
        <取穴法>
        疏肺和胃、利咽喉、清血热。
        <主治>
        咳嗽、哮喘、发热、咽喉肿痛、手腕部腱鞘炎、痺走胸背痛、咳引尻痛、心痛、目眩。
        <临床应用与配伍>
        1.本穴为行胃中湿热出行阳道、不令溼土剋肾水。文献报 告:在鱼际穴针刺或割治、埋?
        病患、有明显的调理肠胃的作用、约两个月的时间即可见 明显的效果。
        2.本穴配合中渚、 臂臑治讲话太多而失声音特效。
        少商
        <取穴法>
        手掌微握拳、拇侧向上、以拇指甲内上角与第一节横纹头做一直线、复将爪甲底延长、当两
        <穴性>
        开窍、醒神、清热。
        <主治>
        咳嗽、咽喉肿痛、中风昏迷、抽筋。
        <临床应用与配伍>
        1.本穴为喉科要穴、因其有泻肺清热作用、可配合商阳、少 冲、关冲、中冲点刺、效果?
        2.流行性腮腺炎(痄腮)点刺本穴、能迅速退热消肿。  

        TOP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 UID:25476
        • 精华: 80
        • 威望:5712
        • 金钱:25146.45 元
        • 来自:
        • 注册: 2008-02-05

        状态: 在线

          弱水青荇

          • 组别:版主
          • 性别: 保密
          • 生日:1900-1-1
          • 积分:11365
          • 帖子:5248
          • 威望:5712

          2010-03-17 14:35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35#

          手太阴肺经(共11穴)
          1·经脉回圈: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迴绕胃口过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繫的部位)横行出来,沿上臂内侧下行,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经肘窝入寸口,沿鱼际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手腕后方支脉,从列缺处分出,走向食指内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2·脏腑经脉病候:咳嗽气喘气短、咳血嚥痛,外感伤风,回圈部位痛麻或作用中受限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外感、头痛、项强、咳痰喘等证。

          (1) 中府 ZhōngFǔ
          [定位] 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 当胸大肌、胸小肌处,内侧深层为第一 肋间内、外肌;上外侧有腋动、静脉, 胸肩峰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胸前神经分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 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配伍] 配尺泽治咳嗽;配肩髎治肩痛。
          [刺灸法]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附注] 肺的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
          (2) 云门 
          [定位] 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图12-1)。
          [解剖] 有胸大肌,皮下有头静脉通过,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的分支臂丛外侧束、锁骨上神经中后支。
          [配伍] 云门、中府、隐白、期门、肺俞、魂门、大陵,主胸中痛。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刺灸法] 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
          (3) 天府 Tiānfǔ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图12-1)。
          [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佈着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主治] 气喘,鼻衄,瘿气,臂痛。
          [配伍] 配曲池治疗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4) 侠白 Xiabai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图12-1)。
          [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当头静脉及桡 动、静脉分支;分佈有臂外侧皮神经,当肌皮神经经过处。
          [主治] 咳嗽,气喘,乾呕,烦满,臑痛。
          [配伍] 配曲池, 肩髎 治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5) 尺泽 Chǐze;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图12-1)。
          [解剖] 在肘关节,当肘二头肌腱之外方,肱桡 肌起始部;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直下为桡神经。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 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潟,肘臂挛痛。
          [配伍] 配太渊,经渠治咳嗽,气喘;配孔最治咳血,潮热;配曲池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入为“合”。
          (6) 孔最 Kǒngzui;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 7寸处。
          [解剖] 有肱桡肌,在旋前圆肌上端之外缘,桡侧腕长、短伸肌的内缘;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
          [配伍] 配肺俞尺泽治咳嗽,气喘;配鱼际治咳血。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手太阴经郄穴。
          (7) 列缺 Lìeqūe
          [定位]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解剖] 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溷合支。
          [主治] 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
          [配伍] 配合谷治伤风头痛项强; 配肺俞治咳嗽气喘。
          [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8) 经渠 Jīngqu;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 1寸。
          [解剖]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有旋前方肌当桡动、静脉外侧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溷合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伍] 配肺俞,尺泽治咳嗽。
          [刺灸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9) 太渊 Taiyuān
          [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解剖]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拇展长肌腱内测;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溷合支。
          [主治] 咳嗽 ,气喘 ,咳血 ,胸痛 ,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配伍] 配尺泽,鱼际,肺俞治咳嗽,咳血,胸痛;配人迎治无脉症。
          [刺灸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阴经所注为“输”;肺经原穴;脉会太渊
          (10) 鱼际 Yuji;
          [定位] 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血管当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溷合支。
          [主治] 咳嗽 ,咳血 ,咽喉肿痛 ,失音,发热。
          [配伍] 配孔最,尺泽治咳嗽,咳血;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手太阴经所熘为“荥”。
          (11) 少商 Shaoshāng
          [定位] 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 有指掌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溷合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
          [主治] 咽喉肿痛 ,咳嗽 ,鼻衄 ,发热 ,昏迷,癫狂。
          [配伍] 三稜针点刺出血,配合谷治咽喉肿痛;配中冲治昏迷,发热。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出为“井”。  

          TOP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 UID:25476
          • 精华: 80
          • 威望:5712
          • 金钱:25146.45 元
          • 来自:
          • 注册: 2008-02-05

          状态: 在线

            弱水青荇

            • 组别:版主
            • 性别: 保密
            • 生日:1900-1-1
            • 积分:11365
            • 帖子:5248
            • 威望:5712

            2010-03-17 14:37 | 只看楼主 树型| 收藏| 小 中 大 36#

            一、手太阴肺经
            少气多血 
            手太阴肺经少气多血,经脉气血以气向液转化为主。
            1 中府  
            手足太阴之会,肺募。
            [别名] 膺中府,膺俞,府中俞。  (注:本书中的所有穴名,包括别名皆直接引自中国家标准准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发行的《腧穴临证指要》一书。)
            [穴义] 收募三焦腑中的气态物输供手太阴肺经。
            [名解]
            1)中府。中,与外相对,内部也。府,脏腑也。中府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脏腑。本穴为肺经首穴,气血物质来自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个脏器,故名中府。
            2)膺中府、膺俞、府中俞。膺,胸也。俞,输送之意。府,脏腑也。穴名之意皆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源于胸腹内部。
            3)肺募。肺经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募集并传输肺经。(中府穴何以是肺之募穴?肺经经脉的起始点何以在前胸上部而不在其它之处?这是因为,其一,肺所主的物质为人体中比重最小的气态物,气态物在人体系统中通过运动后它总是向人体系统重力场中的最高位元置聚集;其二,永远不同的系统角度考察,人体中有多个不同系统层次的重力场对人体中的气态物起着制约作用,有区域性的三焦腑重力场,有整体的嵴骨重力场,而除人体系统自身的重力场之外还有地球重力场。在以二肾为重力场坐标中心的三焦腑重力场中,离肾最远的胸上外部为最高,在以嵴骨中心为人体整体重力场坐标中心的嵴骨重力场中,离嵴骨最远的胸上外部也是最高,而从地球重力场来看,人体无论是平趟还是直立,胸上外部都是处于三焦腑系统的高位元之处。由于上述的原因,胸上外部的中府穴就成了在人体系统及地球系统两个重力场合作用下的最高位元置,因此三焦腑中的气态物在中府穴处聚集并向肺经传输,中府穴也就成为了肺经募穴。)
            4)手足太阴之会。中府穴为手足太阴之会,非指本穴的气血物质由手太阴和足太阴二经物质交会而成,而是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同时具有此二经气血物质的特性,以“手足太阴”名之是为了和其它的交会穴统一说法。(中府穴的气血物质来源于三焦腑中各个脏器的气化之气,它不光包括肺的气化之气,也包括心的气化之气、脾的气化之气和肾的气化之气。由于肺的气化之气比重最小,因此在三焦腑包膜的最高位元置处所聚集的肺之气最多。由于脾脏的燥热之故,脾脏气化的气态物中比重较小的部分它也在三焦腑包膜的最高位元置处聚集并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中府穴中的气血物质分佈是肺气最多,脾气其次,其它脏器的气化之气很少,肾的气化之气最少,它主要体现了肺与脾二脏的气血特性,故称手足太阴之会。)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气态物,以肺气和脾气为主,分佈为少气多血,即是气压低、温度高。
            [执行规律] 体内的温热水湿气态物由三焦腑系统跃迁到体表系统的皮部层次。
            [功能作用] 以水湿气态物的形式由三焦腑系统向体表系统输送高温能量、体液及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向外输送物质能量的形式来调节改变三焦腑系统和体表系统的温、压状况。
            [治法] 肺虚肺寒肺湿则多灸或久留针补之;肺实肺热肺燥则急泻之或用水针,莫灸。


            2 云门 
            [穴义] 肺经气血由此传输四极。
            [名解] 云,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以云的形式而存在,它是将穴内的微观物质放大到宏观状态并以类象的方式来形容本穴气血的特徵。门,出入的门户也,指本穴是肺及其经脉与外部物质置换的一个重要门户。云门名意指肺经气血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传输经穴之外。本穴物质为中府穴传来的水湿气态物,因其从体内的高温区外出体表的低温区,外出至体表后它仍高于体表的环境温度,因此它会继续向云门穴上行。行至云门穴后,此水湿气态物缩合併化为云状气态物且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向经穴外传输,故名云门。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天部中的云状气态物,比中府穴的温度压力要低,所处位置为肺经气血中的最高点,热能的吸收和扩散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执行规律] 气血物质的执行分为二个部分,一部分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向肺经以外的皮部传播,一部分以冷缩后的雨状云系循肺经路线传向天府穴。
            [功能作用] 传输肺经的气血物质;调节输入肺经及输入肺经以外部分的物质比例。叙述如下:当中府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温度偏低、溼度偏大时(此即气虚的状态),由于经脉内部的气血物质亦不饱满,因此云门穴向肺经以外传输的云状气态物就不及,回归肺经的雨状云系气态物就偏多。反之,当中府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温度偏高、溼度偏小时(此即气实的状态),由于经脉内部的气血物质饱满有馀,因此云门穴向肺经以外传输的云状气态物就偏多,回归肺经的雨状云系气态物就不及。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3 天府 
            [穴义] 输供肺经的阳热之气上达于天。
            [名解] 天,天部也。府,府宅、门府也。天府名意指本穴为肺经阳气上输天部之门府。本穴物质由云门穴传输而来,和天府穴处的温度场相比,云门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温度仍处于高位元,在天府穴处气血物质的变化仍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所散之热以阳热之气的形式上输于天,穴名之意即在于强调穴内气血物质的这一变化,故名天府。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天部中的气态物,其存在形式为雨状云系,比云门穴的温度、压力要低,所处的天部空间层次也比云门穴的要低。
            [执行规律] 气血执行分为二个方面,一是云门穴传来的雨状云系气态物进一步散热缩合冷降,化为密度、比重更大的雨状云系并向侠白穴传输,二是随着穴内物质的热散,一部分气化的阳热之气上昇于头面的天部。
            [功能作用] 承传肺经的气血物质,通过热散的方式传递肺经的阳热之气上达天之天部。
            [治法] 寒则补而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4 侠白
            [穴义] 肺经气血在此分清降浊。
            [名解] 侠,挟也,指穴位的功能作用。白,肺之色,指气血物质在经过本穴的变化转变后所表现出的特徵。侠白名意指肺经气血在此分清降浊。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天府穴传来的雨状云系,由于气血物质不断地远离人体的胸腹高温区,因此水湿云气在本穴处的变化乃是一个散热冷降缩合的程序。由于不断地散热冷降缩合,因此,在本穴位置上气血物质以雨降的形式从天部降到了地部,也就是从皮层降到了肌肉层。穴名之意即是取水被挟挤则下,天部乌云化雨而落由此变得清白之意。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雨状云系和地之上部的冷降经水。
            [执行规律] 天部的雨状云系散热缩合后以雨降的形式归降地部并循肺经流行。
            [功能作用] 清降肺浊,润脾除燥。
            [治法] 寒则先点刺出血后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藏象] 人体肺经中的气血物执行是从中府穴循臂走手,它有如自然界由西向东运动的冷湿气流,冷湿气流的水湿浓度超过了它的临界饱和值,云团就会化作雨水从天而降,雨降之后天空会变得晴朗清白,雨水也完成了由天空向地部的位置转换。侠白穴即是人体内的降雨点,正常情况下,肺经天部的冷湿云气由侠白穴从天部(皮部)降至地部(脾部),以保証肺气的清和脾部的润,体现肺气的宣降特徵。但是,侠白穴之雨气是否归降于地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侠白穴处的温度场、压力场高低,局部栏位的温度场、压力场偏高可使气化成为穴位的主导运动而雨气不降,二是天府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本身水湿浓度就小就燥,到天府穴后未达到雨降的云气水湿浓度临界值而不降,因此而造成天部与地部阴性水湿分配的不均匀。 

            5 尺泽  
            肺经合穴,属水。 
            [别名] 鬼受,鬼堂。[穴义] 肺经浊降的阴液在此汇聚而成小泽。 
            [名解]
            1)尺泽。尺,小也。泽,池也。尺泽名意指侠白穴浊降之雨在地部形成的小泽。何以侠白穴降地之雨在地部只形成小泽而非大泽?这是因为人体的不同经脉分属不同的方位、不同的栏位。肺应秋,属西方,为经过长夏之后的时序,土地乾燥(脾部肌肉要比其它经脉所属栏位的乾燥),侠白穴天部的雨降大部分为脾土吸收,故而在地部只能形成小泽。
            2)鬼受、鬼堂。鬼者,与神相对,神为天,鬼为地,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质是肌肉层所主的地部经水。受,为收受、接受,指本穴为气血物质的收受之所。堂,为厅堂,指本穴为气血物质的聚散之处。鬼堂、鬼受之名皆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经水。
            3)肺经合穴。指肺经流行的地部经水在此汇合。本穴物质为侠白穴雨降后的地部经水,侠白穴所居为高位元,尺泽穴所处为低位、为肉之陷处,上部下流的经水皆在此穴处汇合,故本穴为肺经合穴。
            4)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的气血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内容,其意有二,一是本穴的气血物质本身就是地部的经水,二是指本穴气血为肺经经水之源,起着对整个肺经经脉的润下作用,故本穴属水。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量少,性温热(即是血液)。
            [执行规律] 气血物质的执行分二个方面,一是汇合本穴的经水循肺经下行孔最穴,二是穴内的经水不断气化并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汇聚肺经阴液并循肺经的地部渠道执行。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补之(灸胜补),热则凉药水针或泻针出气。 
            [藏象] 尺泽穴气血所处的位置为肌肉层的地部,所接受的气血物质为侠白穴雨降后流行于地部的经水,其对应的四时为秋季,而秋季的特徵为燥,其所降之雨水与春季相比亦少,所以侠白穴所降之雨汇聚于尺泽穴只能形成小泽。尺泽穴处小泽之水对于秋季的脾土和肺气的燥与寒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雨降太过脾土受之,脾土受水之累致使脾寒;泥沙随水而下则造成人之绞肠沙痛,泥沙冲于江河渠道则肾水不清肾水为脾土所害以致人腰腹痛;雨降不足则累及脾阴不足,脾土的阳气气化主事,脾之燥又转变成肺之燥,故而脉浮细数、发热怕冷、大便乾小便少等。

            6 孔最  
            郄穴。 
            [穴义] 肺经的地部经水由此渗入脾土。
            [名解]
            1)孔最。孔,孔隙也。最,多也。本穴为肺经之穴,肺之时序应秋,其性燥,肺经所过之处其土(肌肉)亦燥(肺经之地为西方之地),尺泽穴流来的地部经水大部分渗透漏入脾土之中,脾土在承运地部的经水时如过筛一般,故名孔最。
            2)肺经郄穴。郄,空隙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而承运本穴经水的地部脾土性乾燥,经水流经本穴时大部分漏失脾土之中,脾土如有众多空隙一般,故为肺经郄穴。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性温热。
            [执行规律] 经水一部分循肺经向列缺穴流行的同时又不断地渗入脾土之中,另一部分则在吸收脾土之热后气化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将肺经冷降的水液分润脾土。
            [治法] 寒则灸之或深刺补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  

            7 列缺  
            络穴,手太阴手阳明任脉之会。 
            [别名] 童玄,腕劳。 
            [穴义] 肺经经水在此溃缺破散,溢流四方。 
            [名解]
            1)列缺。列,裂也,破也。缺,少也。列缺名意指肺经经水在此破缺溃散并溢流四方。本穴物质为孔最穴下行而来的地部经水,因其位处桡骨茎突上方,下行的经水被突出的桡骨(巨石)所挡,经水在此向外溢流破散,故名列缺。
            2)童玄。童,少儿也,与老人相对,少为阴,老为阳,此处代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水液。玄,带赤的黑色也,即暗红色。赤为火之色,为热,意指穴内气血特点有温热之性,黑为肾之色,表示穴内气血为水液。童玄之名所指乃穴内气血为温性水液,即是受热后变成的红色液体——血。
            3)腕劳。腕,手腕也。劳,劳作也。腕劳名意指本穴分配血液给手,手受血而能握也,而能劳也,故名腕劳。
            4)手太阴、手阳明、任脉之会。本穴的地部经水由于其溃缺破散向外分流,向外侧流向了阳明经,向内(里)流向了任脉,向下流向了本经,故其为手太阴、手阳明、任脉之会。
            5)肺经络穴。本穴的地部经水由于其溃缺破散并向手阳明、任脉分流,它有联络其它经脉气血物质的作用,故其为肺经络穴。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即血),性温热。
            [执行规律] 本穴的气血走向有三支。第一支经水流向任脉,第二支经水流向大肠经,第三支经水循肺经主干道而下行于经渠穴(当肺经经水量大并超过上述渠道的分流作用时,肺经经水则循脾部溢流)。
            [功能作用] 将肺经经水分流于任脉、大肠经。 
            [治法] 任脉不通则向内直刺多提插捻转,表裡不通则横印外刺,本经受阻则循经而通。寒则补之,热则泻之,皆无灸,灸亦无功。 
            [藏象] 列缺穴有如人体上源的水利枢组,左右肺经、大肠经、任脉则如肺经经水输供的不同对象,经水分配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各经所管辖栏位的阴阳虚实,从而导致不同部位的各种病变。 
            [注] 四总穴歌曰“头项寻列缺”,其意二。一是头病多因风,取列缺穴可通肺气,金可制木。二是列缺穴经水为上源之水,水善调寒热,而头为人之上部,泻皮层之液则头部阳气生,故列缺穴列为四总穴中调治头项的要穴。

            8 经渠  
            经穴,属金。 
            [穴义] 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
            [名解]
            1)经渠。经,经过、路径也。渠,水流之道路也。穴名之意指本穴为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本穴位置因处列缺穴之下部,列缺穴溢流溃缺之水在此处又回流肺经,故名经渠。
            2)肺经经穴。经,动而不居也。因肺经的经水由本穴经过,动而不居,故为经穴。
            3)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内容。本穴物质为列缺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为血、性温热,在本穴流行时的变化是蒸发散热,为生气之穴,故其属金。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天部之气,地部经水性温热,天部之气性凉湿。
            [执行规律] 本穴的地部经水一方面循肺经流向太渊穴,一方面又不断气化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以气化水湿的形式将肺经气血的热能传输天部。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9 太渊  
            俞穴,原穴,属土,脉会。 
            [别名] 太泉,鬼心。
            [穴义] 肺经经水在此散而化为凉性水湿。
            [名解]
            1)太渊。太,大也,极也。渊,深涧也,言穴之形态也。太渊之名乃从类象的角度描述穴位微观下的形态特徵,指肺经水液在此散化为凉性水湿。因本穴位处手内横纹凹陷处,经水的流行是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如经水从山之顶部流入渊之底部,故名太渊。
            2)太泉。太,大也。泉,水流、源泉也。本穴位处手内横纹凹陷处,经水的流行是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且如瀑布飞落而下,为山上落下之大泉,故名太泉。
            3)鬼心。鬼,与神相对,神处为天,鬼处为地,鬼在此代表地部。心,内部也,中心也。鬼心之名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流向地之地部。
            4)肺经俞穴。俞,输也。指本穴为肺经经脉凉性气态物的主要输送穴位。本穴的气血为地部的经水,流行方式是从高位元流向低位,如瀑布飞落而下,经水落下之时向空中散发大量凉性水湿之气,为肺经凉性气态物的主要输送之处,故为俞穴。
            5) 肺经原穴。原,
            6) 源也。本穴为肺经凉性气态物的输送之源,
            7) 故为肺经原穴。
            6)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内容。土者,生金之物,因本穴为肺经天部之气的主要输供之处,表现出土的生金之性,故其属土。
            7)本穴为脉会。脉,脉搏也,气血执行的通道也。本穴形如深渊,上接天部,下通地部,天、人、地三部之气皆会于此,故为脉会。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性水湿之气。
            [执行规律] 本穴气血的执行是由地之天部流落地之地部,在由高位元流向低位时,经水大部分化为水湿气态物逸散于天部层次。
            [功能作用] 散化肺经地部水湿,向天部输送肺气。 
            [治法] 寒则灸补,热则泻针出气。 
            [藏象] 太渊穴之形态有如山涧深渊,太渊穴之气血则有如山涧流趟的溪水,溪水的寒热温凉及流至的溪水多少,其变化导致了穴位局部环境场的改变,这种改变它是通过深渊中散发的水气而实作的。局部环境场的改变进一步又影响到更大的环境场,此即是太渊穴的内在作用机制。 

            10 鱼际  
            荥穴,属火。 
            [穴义] 肺经经水吸热气化上达于天。 
            [名解]
            1)鱼际。鱼,水中之物也,阴中之阳也。际,际会、会聚也。鱼际者,水中之阳聚集也。本穴气血为太渊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由于肺经经水经过列缺穴的分流,太渊穴的失散,因此传至本穴的地部经水已较稀少。而本穴所处为西方之地,地性乾燥,故其经水吸收脾土之热后大量蒸发上达于天。鱼际之名即是意指穴内气血由阴向阳的这种主要变化,故名鱼际。
            2)肺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指本穴的经水经列缺穴的分流、太渊穴的散失后流经本穴的地部经水极为细小也。
            3)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内容。因本穴气血为地部经水,量极少,受脾土之热而较多蒸发上达于天,表现出火的炎上特性,故其属火。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地部的少量经水及经水气化的天部之气,。
            [执行规律] 本穴经水一方面循肺经流向少商穴,一方面气化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气化肺经水湿,散发脾土之热。 
            [治法] 寒则补而留之,热则泻气摇孔出针,或凉药水针。 
            [藏象] 鱼际穴内的物质执行有如不太多的寒冷水流流至热燥的地面,因热燥的地面作用于寒冷的水液而使水液快速的气化,气化后的热燥水气则上炎于天并作用于天部,从而导致天部环境的改变。此亦即是鱼际穴作为荧穴有主治疾病显见于面的特异性原因。 

            11 少商  
            井穴,属木。 
            [别名] 鬼信。 
            [穴义] 肺经体表经脉的地部经水由本穴经内部通道回归肺脏。
            [名解]
            1)少商。少,与大相对,小也,阴也,指穴内气血物质虚少且属阴。商,古指漏刻,计时之器,滴水漏下之计时漏刻也。少商名意指本穴的气血流注方式为漏滴而下。本穴物质为鱼际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经过上部诸穴的分流散失,因而在少商穴的经水更为稀少,流注方式就如漏刻滴下。少商穴在拇指之端,其滴下的位置是从地之上部漏落到地之下部,即由体表经脉流向体内经脉。
            2)鬼信。鬼,与神相对,指地部或阴类之物。信,信用。鬼信名意指本穴流注的地部经水遵守其规律而执行。因本穴为地之天部与地之地部的连通之所,肺经体表经水的执行为漏滴般滴向肺经体内经脉,有如计时之器的漏刻般遵守其执行规律,故名鬼信。
            3)肺经井穴。井,地之孔也。因本穴的流注是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并从孔穴通道而流,故为肺经井穴。
            4)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内容。本穴气血物质的流注方式是经水从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而温热水湿之气则从地之地部向天部蒸发,此向外蒸发的温热水湿之气因其水湿含量较大只能上行于天之下部,只表现出木的生发特性,并不表现出火的炎上特性,故其属木。 
            [气血特徵]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天部之气,经水量极少,经气量较多。
            [执行规律] 经水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经气则由地之地部外出天部。
            [功能作用] 将肺经体表经水汇入体内,排泄体内肺经之气。
            [刺灸] 点刺出血。
            [藏象] 由膜质包裹密闭的肺脏有如一个锅炉,心室提供的热源则如炉堂内的火,肺脏内的阴液则如锅炉内的水,肺脏内的气则如锅炉内的高温气体,中府穴则如锅炉的放气阀,肺经体表经脉亦如与放气阀相通的输气管路,而少商穴及其与肺脏相通的内部经脉则如锅炉下部的回水管口,同时,少商穴还是输气管路和放水管路的交会点。经过上述比喻,我们就不难理解了肺经的内外经脉、气血物质、少商穴和其它穴位了。少商穴作为井穴,它能够主治心下满,它的作用机理有如锅炉的放水塞放水一般,是通过肺经的体内经脉的洩水而实作的。
            [注] 井穴皆可治“心下满”,心下满所描述的对象是心,而少商穴能调节心的状态是通过肺之母脏来实作的。“心下满”是指心的状态为满实之状。实又有阴之实与阳之实之分,阴为液、阳为气,气为无形之物,无满之状,即使是在密闭的容器内也祇有鼓胀和凹陷之别,心的满是阴液的满。心与肺相连,仅以膜质相隔,心与肺都可看作是在胸腔限制空间内的软质皮囊,心内的阴液不可能被肺内的气体压缩成满实之状,祇有肺内的阴液才能使心内的阴液挤压成满实之状。而少商穴通过井穴与肺经相通的体内经脉放洩了肺内的阴性水液,减少了肺内水液与心内水液的空间争夺,心的膜质皮囊得以舒张,心内阴液的水位得以下降,心之皮囊内的满之状即得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