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总得分2016:炒墓炒房大车拚 陆民叹死不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5 00:26:50
】“炒房、炒蒜、炒普洱茶,到炒墓”,天价墓地比阳宅贵,大陆民众大叹“死不起”。

据中央社报导,中国人有“入土为安”的观念,即使火葬了,装进骨灰坛,依旧要选个墓地,把骨灰坛埋进墓穴、立碑,日后供子孙追思;火葬前,帮遗体清洗化妆、穿寿衣、选个隆重棺材等相关仪式一样也不能少。

就是这么匪夷所思,即使实施火葬制度,但中国炒作风气依旧漫延至墓地,大发死人财;继“蒜你狠”、“黄小玉”(炒作黄豆、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糖高宗”(炒作糖),“墓尼黑”也成为热门名词。

“教改后,上不起学;医改后,看不起病;房改后,住不起房;那日子过得不好,我去死,总可以了吧!但改革之后,死也死不起了,那是不是死无葬身之地了?”大陆财经学者郎咸平曾在电视节目这么直言。

大陆墓地有多贵?媒体报导,广州花都、天河等墓园,一块2平方公尺(约0.7坪)墓地人民币2至6万元;愈近市中心愈贵,天河区中华墓园价格普遍在6万至13万元间。

这只是买墓地的价格,还不包括“殡仪服务”。

从运送遗体到太平间到火化之间,由民政部门规定5项服务(约1千元)外,还会有遗体化妆费、花圈费、骨灰坛、寿衣费、丧礼费用等一系列衍生费用;2010年大陆电视台曾估算过,约需花8万元。

不过,大陆2009年人均所得才3800美元,估计2010年可达4000美元(新台币12万元),相较之下,在孝道立国传统下,丧礼支出是大陆民众很沉重负担。

事实上,中国殡葬产业自2003年入选十大暴利产业之列后,几乎年年入榜。中国殡葬产业甚至出现了上市公司--中国生命集团在香港上市。

郎咸平曾直言,中国殡仪产业有一条龙完整产业链,部分民营企业与地方政府共生,取得独家经营权,并年年上缴大笔获利给地方政府,增加税收,成为所谓“殡葬业改制排头兵”。

民营殡葬业寡占、获利丰,当然对企业及地方政府财政都是双赢,不过,苦的可就是百姓了。

原广州市花都区殡仪馆原馆长黄燕玲曾利用职务便利,在购进棺木、火化用品的过程中,以货款的10%作为回扣,多次收受供货商人民币近百万元的贿赂,黄燕玲因此落马,她曾坦承,殡葬行业潜规则是每个工种都有红包收。

清明节前,陆媒大篇幅报导炒墓乱象,哈尔滨墓地10年内涨10倍;“黑殡葬”靠着民众“人死为大”、丧礼比排场的“斗富”心理,“抽条(抽佣)”油水愈来愈多;有些房仲白天卖房,晚上盗卖墓地。

大陆墓地所有权属于国家,购买墓地使用权,必须出具死亡证、火化证、迁墓证。但炒墓盛行下,出现“活死人墓”现象,活人与死人争地,违法先买墓地。有些农民把自家农地拿来盖墓地,赚得钱比务农来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