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精读在美国发现的常州版“清明上河图”(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3:34:55
精读在美国发现的常州版“清明上河图”(图)

2011/04/06 
康熙皇帝下江南时,常州当时是怎样一番迎驾盛况?一幅活灵活现反映当时景象的绘画长卷现身美国凤凰城博物馆。4月2日,常州市第二中学美国友好学校的庞茨先生专程来常,捐赠了这幅长卷的高清影印件。

  记者在常州市第二中学看到了这幅影印件,长2米多,宽约30厘米。整张画气势恢宏,记录了皇帝下江南时常州到奔牛的盛况,俨然一副常州版的“清明上河图”。画作中,东边城墙上方,“常州府”三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在城西运河边,“奔牛镇”三个汉字也是清晰可辨。运河两岸商铺林立,运河中舟楫往来,行人、工匠、商贩,各色人物栩栩如生,城外沿运河两岸,阡陌纵横,农田密布。

影印件局部图“常州府”字样

影印件局部图 


  据庞茨先生介绍,画作原件长12米,宽约90公分,遗憾的是,画作目前仅存一半,收藏在美国凤凰城博物馆。

  说到发现这幅古画,其间还有段故事。庞茨先生是个“中国迷”,2007年,他在选修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时,无意间发现了该画作的“翻版”,经过几个月的寻觅,得以在凤凰城博物馆见到了真迹。尤其令他兴奋的是,画作中的一段正是常州城——其友好学校所在地。于是,他通过私人关系,拿到了古画里与常州相关的高清影印件,在上月底来二中访问之际,将其带到了常州。庞茨先生表示,回国后要争取促成凤凰城博物馆与常州博物馆合作,让古画能够回到常州展览。

影印件全景 


  这样一幅有关常州历史的鸿篇巨制,引起常州市民极大关注与好奇。对于画中描绘的文亨桥、常州府以及奔牛镇的地理位置,一些“老常州”提出了质疑。而业内人士在仔细观看此画后认定,常州版“清明上河图”其实是“康熙南巡图”的一部分。针对此画的历史背景和读者的疑问,业内人士作了解读。

  ·“康熙南巡图”的政治背景

  满清入主中原以后,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为进一步缓和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笼络江南的士大夫,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治理黄、淮等流域水患,于康熙二十三年至四十六年(1664一1707)的二十四年之间,先后到东南一带作了六次南巡。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正月初八,玄烨起驾离宫,开始了第二次南巡活动。行走线路基本上是沿着京杭大运河行进,途经济南、剡城、淮阴、扬州、常州、苏州、杭州、绍兴后折返。

  ·“康熙南巡图”的创作始末

  为了纪念这次南巡盛典,康熙下诏,以宏大叙事的方式,再现海清河晏、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具体由内务府曹荃负责,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选绘画能手来绘制“南巡图”。主持绘事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宋骏业,推荐了自己的老师王翚担纲。于是,王翚在花甲之年,带了学生杨晋,进京主持《南巡图》的集体绘制工作。

  “康熙南巡图”一共12卷,每卷长度约在10米、20余米长短不等,宽约60余厘米,堪称当时最长的宫廷画卷。根据宫廷绘画规矩,该画卷一律不落这些画家的款印。

  清朝末年,“康熙南巡图”的第五、六、八卷从宫中散失,下落不明。“南巡图”的第二、四卷现在收藏于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第三、七卷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其余各卷仍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典藏。

  而此次发现的“康熙南巡图·常州府”就属于失落的第六卷。

  ·“康熙南巡图”的艺术总监

  说到《康熙南巡图》,就绕不开“清初六大家之”一王翚。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这幅鸿篇巨制的“担纲领衔”或者叫“艺术总监”。

  王翚(1632-1717),江苏常熟人,字石谷,号耕烟散人,晚号清晖老人,在中国美术史上,他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四王”,加上恽南田和吴历,又称“清初六大家”。

  由于“兹事体大”,属“国家级文化工程”,王翚接受任务后相当谨慎,不但安排人到康熙南巡经过的地方写生,而且与弟子杨晋等人历时3年,绘出样稿,呈康熙御览审定。在所这些前期工作结束后,最后才在特制的宫绢上,绘成正式的《康熙南巡图》,当时参与绘画的有一个庞大的工作团队,除了王翚和杨晋外,还有冷枚、王云、徐玫、虞沅、吴芷、顾昉等,都是当时有名的宫廷画师,他们前前后后用了4年时间。

  大功告成后,康熙曾御笔书“山水清晖”,钦赐王翚,并欲授官职。但不谙官场世故且已名满天下的王翚借故推辞,于1698年南归故里。

  ·“康熙南巡图”中的常州府

  “康熙南巡图”第六卷,是描绘康熙从瓜州渡江登金山经常州府的经过。画中选取了奔牛、朝京门两处重要节点,根据画中的描绘与场景,与历史记载中的文亨桥、朝京门、花市街、米市河等常州标志性建筑相似,因此可推断,画作中标注“常州府”的画面应该是现在的西赢里一带。

  ·“康熙南巡图”不是康熙年间的google街景

  清初画家绘制《康熙南巡图》,是一件“政治任务”,必须“既忠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在欣赏这幅画卷时,可以略带一点“戏说”的成分。

  首先,绘画表现不同于摄影纪实,《康熙南巡图》不同画卷中的表现内容,各自相对独立。但是为了尽可能地保持每卷画景的连接性,画家们所描绘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并非完全按照康熙皇帝巡察时的先后时序与路径。

  其次,《康熙南巡图·常州府》中所描绘的自然与人文图景,有繁有简,虚实相生,并非完全逼真意义上的风貌写实。除了少数景物外,大多内容只是画家的想象和杜撰。从城内的局促,街道与运河流向的错乱,都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比如“常州府”的标注,只是一个区域概念,并不代表当时的“常州府”就设在画中所标注的瓮城内。

  另外,由于该画卷是康熙皇帝为了纪念南巡盛典,所以具有相当浓厚的政治色彩。画家在创作《康熙南巡图》时难免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城乡富丽繁华、民众怡然自乐处处可见。这与当时江南社会的实际情状,存在一定差距。

  但是尽管如此,《康熙南巡图》仍是极为重要的宫廷画卷,其中蕴涵了大量的时代气息和风貌特征,它的历史、学术价值,无论如何都是不容忽视的。(周敏 谈必行 毛翠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