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3怎么获得元神:夏虫不可以语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5:36:34

夏虫不可以语冰

 

《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句话是说,夏天的虫子你无任如何告诉他冰是怎么样,它都不会懂得的,这是因为它从来没有在冬天生活过。似乎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孔子学生见一老者,老者说你是孔子学生,一定学问很大了,就问一问题,说一年有几季。学生说这太容易了说有四季,老者不同意说有三季,结果二人争执不休。最后孔子出来,两人请孔子裁决,孔子就说一年有三季。老者欢喜走了,孔子学生睹气问孔子,孔子说,你跟他争什么,此人是虫子变化的,只经历过三季,你跟他争也白用啊!

 

其实三季人太多了,三季人与井底蛙意思差不多相同。人的见识就是如此,你见的是前三季,别人可能见的是后三季,有差异的地方就会起争执,这样争论即使一万年也不会有结果的。三季人不太好听,用苏东坡的诗比较文雅一些,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能见总体就是三季人了。

 

所以,对待知识争执是最没有用的。古代诸子争鸣都是在谦逊的基础上而争的,知道不足则勇于知错而改进,知道自己那个盲点而去拓宽眼界。如果不能认识自己的不足而做井蛙之鸣,则是不知天高地厚了,这样的三季人当得也太可怜。

 

中国传统的文化最优秀的地方并不在于知道多少,而是在于清楚自己有多少不明白处,永远在不断地改正过错,永远没有一个一定的法则。比如《大学》“明明德”之道,有明德才能明察秋毫,知道细微过失而纠正,这就是大学的全部内容。因此说,做三季人并不可怜,可怜的是不知道自己是三季人而在井底蛙鸣。

 

因此,那些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一定答案的人真是太可怜,以为自己有一技一能而成为定论,则实在也是作愚昧的蛙鸣。中国人求知的态度用一字以概括,这就是“谦”字,有谦才能卑,恭仰浩瀚宇宙,才能日日在省察自己的不足,才能查时而适机而用,虽然身只历三季,但面对的永远是新的则不会为过去束缚。所谓苟日新,又日新就是此意,不断反省,不断知不足,永恒守着中正不偏之心。

 

知道三季,则一切争论都可休息。人之可贵不在知多少,而在于清楚自己不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