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手游妖兽突袭天音:周伯戡 06 :佛教初传流布中国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3 23:39:39
  (二)商人和佛教    此节将说明商人是佛教的主要支持者,透过商团的活动佛教传布到世界各地。
  佛教传入阿富汗不晚于第三世纪前的阿育王,我们可从阿育王在今日阿富汗的Shaabhaazgarhi和Maansehraa两地所立的石柱铭文可知。(注34)第二世纪晚期,丝路的国际贸易开通时,佛教已经植根在中亚和印度的西北。(注35)
  佛教传入中亚是靠着王权的力量,但是我们不能归结王权是佛教扩张的单一力量。在阿育王的例子中,君主的护持是佛教扩张的重要因素,但我们从历史中也知道君主也是摧毁佛教的主要因素。(注36)君主对佛教可以扮演正面和负面的角色。事实上,阿育王之后,中亚沦为各游牧民族的战场,许多游牧民族的君主残忍地迫害佛教,(注37)因此维系僧团是在家的信徒,而不是君主。在这些信徒中,商人是佛教最主要的支持者。  商人所以成为佛教可靠有力的支持者,这和佛教的教义与成立的历史背景有关。在佛陀时代,商业※呇b恒河流域兴起,但是新兴的商人在传统的种性阶级里没有地位,他们所赚得的财富不能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即使他们愿意出钱赞助宗教活动。(注38)他们被归类为vai`sya,四色阶级的第三阶级。在印度,最高的文化价值为解脱,只有婆罗门阶级的人才可获得。换言之,财富不能让他们取得文化(也是人生)中的最高价值,对这点商人当然不满。 对应商人的不满和挫折,佛陀宣称,人的命运和个人的社会阶级无关,而和他主观的动机和行为有关。个人终极的命运决定于个人所做的功德多寡,这像是商业的行为,功德是可以赚取的,累积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商人  佛陀  革命性:阶层跳跃   此外,佛陀也认为,解脱的知识不是婆罗门阶级所独享,而是超越社会阶级,向所有希望得到解脱的人开放。他的新解释很受到新兴商人的欢迎。由于商人的支持,佛教可以在婆罗门教的环境中立足于印度。(注39)在佛教历史里,最先听佛陀说法的是商人,这绝不是一个偶合。此外,佛教的在家众中,给孤独Anaathapi。ndika长者对佛陀的供养提供了商人是佛教有力支持者的例证。注39:参阅Richard Gombrich的两本作品:Thera vadaBuddhism,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1988,32-59;How Buddhism Began,London:AthlonePress,1996。另见季羡林,〈商人与佛教〉,《季羡林学术论文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1991,页416-538。    ‘长者’‘Sre。sthin,g。rhapati在当时印度是指商会或工会的领袖,在佛教的文献里常指的是商人。(注40)给孤独是舍卫城的富商,不但施舍许多钱和物品给佛陀的僧团,并且捐了一个大花园,成为佛教第一个僧院。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佛由三十一岁开始说法,直到八十岁,在四十九年之间,他的教化工作,大部分都在舍卫国。舍卫国在中印度,经济文化发达,财富很多。舍卫国的国王,就是楞严经上那位波斯匿王,也是佛的弟子。那里有位长者,年高有道德,是舍卫国一个大财主,名叫「给孤独」长者,也是拜火教的教主。有一天他到波斯匿城去给儿子相亲,遇到了佛,对佛产生了信仰。他请求佛到波斯匿城去说法,而且要给佛盖一个讲堂。佛说:有因缘,你盖好讲堂我就来。他回到波斯匿城,找了一个最好的场地,但是却属于祗陀太子所有。太子提出来一个条件,如果长者能把黄金打成的叶子,一片片铺满了八十顷的地,就把这地卖给他。 给孤独长者爱布施,孤苦伶仃的人找他,他一概都帮忙,专门做好事,所以叫做「给孤独」。他真的把金叶子一片片去铺那八十顷地,铺了一半的时侯,有人报告了太子,太子问他为什么这样作?长者说:「那真是佛啊!是真的圣人。」太子说:「我相信你的话,你不要铺了,我们两个人共同建造吧!」所以这个讲堂就是祗树,祗陀太子、给孤独长者两人合力所盖,称为「祗树给孤独园」。楞严经也是在这个地方讲的,这个园林是佛的大讲堂,经常在这里说法。----------------------------------------关于与种姓相关的几个概念 1. var.na 通常来说,一提到种姓,大家头脑中首先浮现出的就是婆罗门( brāhma.na),刹帝利( k.satriya),吠舍( vaisya)和首陀罗( ‘sūdra)这一古典划分。在经文中,比如《摩努法典》中,有这一划分的记载与根据。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划分的意义已不是太大,成为一种社会宗教学的理念。 
2. jāti  如下文,这一词意义甚多。但本词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那个“种姓”。这里指一个群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职业,类似的与职业相关的名字。他们尊随同种传统。在南亚与东南亚印度教流行的地方,其成员常常组成“种姓政党”。
3. jāti  在上述一词下,还有更具体的划分,可以为亚种姓。在梵语中用的是同一个词,但已是下一层的概念。行同一职业者也会因他们不同的籍贯与语言被划为三六九等。比如一个来自尼泊尔的剃头匠是不能娶一个印度剃头匠的女儿的,尽管理论上二者属于同一种姓。但通婚并不是总禁止的,比如在尼泊尔,居住在加德满都谷地的Newar佛教徒有两种祭司,一种称为Vajrācārya, 入密道门,可谓人举行密道仪式;另一种称为‘Sakya,为普通祭司,不能为人行密道仪式,地位比前者略低。理论上,两个亚种姓可通婚,但因某些密道仪式需要祭司的妻子在场,而来自后一亚种姓的妇人是根本不许参加密道仪式的,所以处于举行仪式可行性的考虑,Vajrācārya还是会首先在自己的亚种姓中选择伴侣。可以说,亚种姓是通婚的上限。
4. gotra va.m‘sa kula sāpi.n.da 此四词的含义均为家族。对应的英文翻译为clan。他在社会与宗教中的地位不如下一词重要。此处略去。
5. jāti 此词现在又出现一遍,但这里指lineage。由可被证明相关的家族组成。在7代以内,不可婚娶,但因实际生活中常常只能追溯到第5代,与实行的实际是5代以内不可婚娶的规则。
6. jāti(梵文) birādari(印地语) thar (尼泊尔语)此处所指的是家族,常常集中于住在一地区,在经济和宗教领域互助。一家有红白喜事,整个家族需参加。常常居于同一街区,侍奉同一守护神灵,有其自己的家族节日。
7. parivāra 大家庭,三代同居,类似于家族,只是还需分享财产和家政。

小结:
        种姓的意义实际很模糊,使用上一定要小心。在不同上下文中,不同场合里,“种姓”有着不同的含义。对于种姓及与之相关的概念的理解是对印度教社会和宗教文化研究的基础。一概论之,不加注释,实际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
        另外,种姓制度及其规则在不同地区也是有所区别的。比如在南印度达罗比图居民中,5代以内禁止通婚并不实行。那里的规则是不可同父系男性亲属和母系女性亲属的异性子女结婚。也就是说:作为女孩子,不可以嫁给自己叔伯和姨妈的儿子,但舅父和姑母的儿子则是潜在的结婚对象;同样,作为男孩子,可以娶舅父姑母的女儿,但对叔伯姨妈的女儿就不要痴心妄想了。
        所以,请大家以后在阅读文章或自己执笔的时候,千万注意论及“种姓”的环境与上下文。

P.S. “.“ 为卷舌音,".n"是卷舌的n。以此类推。“‘s”读作sh--------------------------------------------------------------------【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先讲「如是」两个字,我们看「弥勒上生经」,窥基法师的注疏,有十六种解释,他还说明,他见过古时大德解释「如是」一共有三十多种,他将最好的解释选择出来有十六种。我们的智慧赶不上大师,所以我选择最好解释和容易记到的有三种,由浅入深。第一种解释,「如是」两字是「指法」之词,「如是」就是指这部「金刚经」这叫「如是」。第二种解释,「如是」就是「信顺」之词,由释迦佛说的经,阿难尊者相信顺从,才结集经藏,所以「如是」是表示顺从之意。这两种解释就是浅显的解释。第三种解释,「如是」即「显理」之词,显真如实相之妙理。在每一部经上都有讲妙理,名字尽管不同,妙理只有一个,在「金刚经」上,「如是」两字是显「三般若」之理。这个「如」就是「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因为「观照般若」是智慧的智,「实相般若」是所观照理体的理,理智不二,叫做「理智如如」,所以名为「如」。「如」也可说是「不异」之谓也。所谓不异即是不变异、不动。如果是有个智慧有个理,就成了二,成了二,就是动,动了就不叫「如」。这个始觉智慧是由本觉理体启发出来的,我们的观照智慧从那里起的呢?即是在我们本具的实相理体上启发出来的。这等于电灯与电灯的「光」,并不是两个,灯光就比如观照之智即始觉智,电灯的灯等于本觉理体,说是有二个,实际就叫电灯,这是二而不二。始觉智合乎本觉理,它是如如不动的,这就叫「如」。「是」者「无非」谓之是,非就是过错,没有过错,没有过非,这就叫「是」。什么法才没有过错呢?即「文字般若」,「文字般若」绝对没有过错。所以「文字般若」才称为「是」。由于已显「三般若」之理,所以叫做「如是」。再解释「我闻」两字,「我」是阿难尊者自称,因为结集小乘经是阿难尊者结集的,结集大乘经也是阿难尊者结集的。阿难尊者他是多闻第一,他的智慧甚深广大,一切佛说的大小乘经他都能闻到而且还能背诵出来。阿难尊者自称「我闻」,再把「如是」二字合到「我闻」来,就叫「如是我闻」。「如是」者则是信顺之词,就是说世尊在世讲的「金刚经」,我非常信仰,非常顺从,这是我阿难亲从佛闻的。要是显理之词即是这「三般若」的妙理,「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二而不二的「如」,「文字般若」无非的「是」,这「三般若」的「如是」,也是我阿难从佛闻的。再浅显的解释,「如是」二字是指法之词,就指这部「金刚经」是我阿难亲从佛闻,叫「如是我闻」。讲佛经可以讲深也可以讲浅,但是不可以讲错,讲错了瞎害众生的智慧眼,那功德就变成罪过了。自己不开智慧,乱说一通,这叫自己没有开眼。假如有一大群的人听你讲经,那便变成了一大群盲人,叫做「一盲引众盲,相偕入火坑」,那罪过可大了。所以讲经可以讲深讲浅,千万不能讲错。「如是我闻」包括了六种成就的二种成就。「如是」二字是信成就,「我闻」二字是闻成就。释迦佛说法,听法的人第一要有信心,「如是」二字既然是信顺之词,所以要是不相信不顺从就不是「如是」了。「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所以第一得有信心。光有信心没有闻也不行。像现在我们佛教的在家弟子,他们都有信仰心才来寺院拜佛祖、烧香、献供养,很诚恳地叩头祷告,但是他没有闻到佛法,有信无闻。所以得有「我闻」之「闻」成就。佛法非闻不行,要是佛法无人说,虽慧未能解,你本来就有智慧,但是没有遇到别人说法,因此佛法一点也不能了解,你去看经,看不懂,因为它是专门的学问。必须有人说法,光有人说没有人闻也不行,比如我道源是发了心,要讲经说法,你们诸位不来,我跟谁讲呢?所以要有闻法的人,这个法会才会成就。第三个成就就叫时成就,时间没有定体,但时间很重要的。没讲经说法的时间,这个法会不能成就。譬如说现在住在台湾还太平,「太平」这时间很好,就可以讲经说法了。或者天气太冷,冷到零度以下,讲堂里坐不住人,这也不是好时间。或者天气太热,热到讲堂里也坐不住人,那也不是好时间。所以天下太平,天气不太冷,也不太热,这正是讲经说法闻法的好时间,因此时间很重要,没有好时间,法会亦不能成就。「一时」为何不载年、月、日而载个「一时」呢?释迦佛他有大智慧,不要载年、月、日,因为佛法要流通到此世界、他世界、无量世界,假如记载释迦佛在印度国某年某月某日讲的,到我们中国是中国的年、月、日,那必须先用历史的考据学来考证印度的时间,这样不是费了很多冤枉力吗!实际上这是不相干的事,而且释迦佛说法,有时在人间,有时在天上,那时间更无法考证,所以说不能立某年、某月、某日,只用个「一时」。这个「一时」在古人的注解叫做「师资道合,说听究竟」。师是老师,资是弟子。资是可以资助老师的叫做弟子。师资之道相合了即我要讲佛法,你要来学佛法,老师跟弟子之道相合叫「师资道合」。我讲一部「金刚经」,你听一部「金刚经」,我讲完,你听完,这叫做「说听究竟」。就这么一个时间叫做「一时」。现在这个「一时」也就是讲「金刚经」的一个时间,其他的经上也是如此。地藏经的「一时」,是讲地藏经的时间,法华经的「一时」,是讲法华经的时间。总之,无论何经,凡是「师资道合,说听究竟」就叫做「一时」。
  时间有了,得有个说法主人。「佛」的梵语尊称佛陀,翻到中国话叫觉者,为什么不翻成觉者呢?这叫「含多义不翻」,就是前面讲过的「五种不翻」之一。梵文佛陀,含有三觉的意思,这叫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即自己觉悟了,超越六道凡夫法界。觉他,即是自己觉悟后讲经说法,使他人觉悟,这是自利利他,超越二乘法界。觉行圆满,就是自利的觉行,利他的觉行,统统圆满,自己能成「佛」,也能令他人成「佛」,这觉行圆满超越了菩萨法界。「佛」超九界以独尊,这是「佛」的德号。具足三觉才叫佛陀。但中国人说话爱简单,译经的法师,知道我们的根性,他把梵语简略翻译,因为完全的翻译是叫「佛陀耶」。耶是尾音略去了,因而翻成「佛陀」。这些翻译的法师,也正是了解中国人说话爱简单,因而把「陀」字也略去了,翻成「佛」,佛是说法的主人,这是主成就。何以要有说法的主人呢?若你去办法会,一切都办好了,没有法师来讲经怎样能成就呢?所以要有一个说法的主人。
  「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是个处成就。处者即处所,处所得有一个讲经的所在,这也是很重要的。比如我发心要讲经,你们大家都想听道源法师讲经,如果找不到讲堂,一切就免谈,所以处所没有,则讲经法会便不能成就。「佛」也是一样的,佛也得有个处成就,即在「祇树给孤独园」成就。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光在此说了廿五年,由此你就会明白处成就是很重要的。「舍卫国」是当时印度中部的一个大国,翻成中国话叫闻物,亦名丰德。闻是名闻,物是物产,丰是丰多,德是道德,意即这个国家在印度是个大国,物产很丰富,道德很高尚,这叫丰德。还有名闻全印度,凡是印度人民都知道有个「舍卫国」,所以叫闻物也叫丰德。这就是波斯匿的京都,他们的京都就如我们这个台北一样,这「舍卫国」不指全国,是指京都而言。现讲「祇树给孤独园」,「只」是祇陀太子,「树」是祇陀太子布施的树,「给孤独」是给孤独长者,「园」是指「给孤独」长者所布施的花园。现讲这个公案:就是说这个花园是「给孤独」长者用黄金铺地买来布施,做为佛讲经说法的处所。「给孤独长者」是翻成中国话的称呼,他的梵语叫「须达多」,翻到中国话,简单翻译叫好施,好行布施或是乐施,他专门以布施为乐。那么把他翻译「给孤独」又怎说呢?以此标明他好布施是有一个对象,就是世间上最苦的人,他先布施。「孤」者,幼而无父曰「孤」,在幼小孩童时代就没有了父亲,当了孤儿,这孩童太可怜、太苦了,他要去救济他。「独」者老而无子曰「独」,也称「独夫」,这种人最苦,老年无依无靠,碰上做事又做不动,吃饭也成问题,又没有儿子养活他,对这种老者,他要布施给他。救济这些「孤独」的老幼。因此大家给他送了个德号叫「给孤独长者」。他在舍卫国还是一位大臣,又是一个富翁,他的钱多得不得了。因此他的儿子要娶媳妇,也要找个门当户对的女儿家,就找到王舍城国家的一个大长者的女儿,那大长者叫珊檀那。须达多为了要替儿子娶太太,就到王舍城珊檀那家里去,本来是为了儿子的婚姻而去的,睡到半夜,珊檀那的家人,全家都起来了,起来打扫房屋,庄严这房屋,还有厨房也忙著备办好吃的菜饭。须达多在想,以为他们家人是为了他的儿子和他们的女儿婚姻,一定是邀请国王来参礼,因为我是舍卫国的大官大富长者,请国王来光荣光荣一番,他心里这么想著就问他亲家珊檀那,是不是请国王来为婚姻之事。珊檀那答说不是,我是为了请佛,明天佛答应要上我家来应供。这个须达多,他的善根深厚,一听到一个「佛」字,浑身汗毛皆竖起来。若他没有善根,听见「佛」字汗毛也不会竖。再没有善根的话,他听见「佛」就会骂起来,由这一点证明他有大善根。须达多问:「什么叫佛?」珊檀那就向他讲、向他解释,他听后很感动,赞叹说:「啊!佛的功德原来是那么大,大到无量无边。」因此急问:「佛,现在那儿呢?」答曰:「就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住」。再问曰「我可以见他吗?」答曰:「他是什么人都可以见的。」于是这「给孤独」长者,不等佛来,便立即动身先去见佛。一见到佛,佛给他说法,便证得了初果。这时他便明白了佛理,大生欢喜,但他并不自私,他问佛说:「世尊啊!我是因世尊慈悲而得到了利益,可是我们国人,却没有闻到佛法,太可怜了。世尊可以不可以慈悲答应我到我们舍卫国去说法?」世尊说:「可以的,不过光是安排我这些弟子,你就得有个大的讲堂,还要有一个大宿舍才行呀!因常常跟随我,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而且还有其他的比丘。」给孤独答说:「这个容易,没有问题,我自会安排,因我是大官又是大财主,我有的是钱。」他答应了佛,就回到舍卫国,要找个好地点做讲堂,找来找去,认为祇陀太子的花园最为理想。用我们台湾话来说就是这里「真清幽」,太好了,他一心想要给佛造讲堂,要买地,但他忘记了太子是不卖花园的,他把这世间法也忘记了。就直接找祇陀太子要买他的花园。祇陀心想:多可笑,我是一国的太子,我怎能卖花园呢?就问他:「你买花园干吗?」答曰:「我要起一个讲堂」,问曰:「起讲堂作什么?」答曰「我要请佛」。祇陀太子善根就差一些,他听见「佛」,身上汗毛没有竖。因此问道:「这个『佛』是个怎样的人呢?」给孤独长者于是告诉祇陀,佛是怎样的伟大,其伟大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其时,他已证得初果,故能讲几句佛法了。祇陀太子的善根就差一点,你说「佛」怎么样好,他不知道,因此太子就给他开个玩笑,他说:「我太子怎能卖花园呢?你发心要供养『佛』我不知道,你要买我花园可以,你得用黄金铺地,用金砖把我的花园铺满,这个事谁做得到,我就卖给他。」他不晓得这给孤独长者,有的是黄金,就怕你没有价钱,你开出价钱,我绝对不还价,因此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太子说:「好,一言为定,你是一国的太子,你说话得有信用,我一定要用黄金铺地。」他家养的象,如中国人养的牛一样,一下子把几百只长鼻子的大象牵出来,打开金库,让这些大象拖这黄金,就往祇陀太子的花园运来,又叫工人给他铺这些黄金,就是把黄金铺满了整个花园的地。有人去告诉太子,太子一听真有这回事,他一看是真的,就对给孤独长者说:「这是我跟你开的玩笑,你怎么认真做起来了呢?」答曰:「你是一国太子,怎能说戏语呢?你叫我黄金铺地,就不能更改。」太子说:「你不要黄金而要我的花园,要请什么……啦!」答曰:「请佛,他一说法,我们舍卫国的人民都得到利益,我的黄金算得了什么呢!你安心吧,你只管收下黄金,我给你摆满你就收起来吧。」经这一说,黄金是这么多,简直是把太子看得很轻,也因此把祇陀太子感动了。他急说:「花园我不能卖你,我是一国太子,你如一定要,我就送给你好了,我不能要你的黄金呀!这个名堂太难听了。」长者是初发心的居士,他珍惜这个功德,他答说:「那不行,你答应过,你要卖,我就要买。」他一定要买,祇陀太子更加感动了,黄金硬是不要,于是就想起一个理由:你的黄金只能铺到我空地上,花园里有很多树,树的上下你可没有铺到,树是我的,树我没有卖给你,那么,你要是光买我的花园,我把树拔掉,这一来,一点也不庄严了,也不好看了。因此太子建议说:「这样好吗?功德算是我们两个的,树算是我布施,花园空地算是你黄金铺地买的,这样子好不好?」长者答应了,答应了就起讲堂,起了讲堂就把佛请来,诸大弟子也都跟著佛来听经闻法了。佛一到来,一看花园所盖的讲堂,盖得很庄严,很清幽,就问起了这一段因缘,花园是黄金铺地买的,树是祇陀太子布施的,于是请佛题一个名,就叫「祇树给孤独园」,因为祇陀是太子,就把他的名字摆在前面,「给孤独」长者就摆在后面,这是「给孤独园」这个名号的因缘。还有「祇树」这个「只」字,还没有讲出来,梵语祇陀,翻到中国话叫战胜,他是波斯匿王的儿子,波斯匿王跟外国打仗,战胜了回来,回到宫里,皇后生了个小孩,为了纪念他的战功,就为孩子取名为「祇陀」意即战胜,这是他名字的来源。以上「处成就」讲完。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众成就,六种成就最后的一种。佛是说法的主人,也有了说法的处所,若没有大众听经,也不成法会呀!所以一定要有这个「众」成就。「与」这个字是同在的意思。佛在这里讲「金刚经」「与大比丘众」同在一处的意思。「大比丘」是梵语,翻到中国话有三种意思,一、是怖魔,二、是乞士,三、是破恶。凡是一个出了家的比丘要受比丘戒,登比丘坛的时候,魔王的宫殿要震动,魔王指的是谁呢?就是欲界第六层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名叫「波旬」。他心里头一惊说:「啊!又有一个人出家了」,多一个人出家受比丘戒不是很好吗?他恐怖些什么呢?惊惧些什么呢?这个魔王他认为欲界的众生都是他的子孙,这一个人出了家,就是要超出三界,自然先超出欲界,他的子孙也就少了一个。这种心理就等于我们现在的父母亲听说儿子要出家会吓一跳,就是信佛的居士,他也不可能会把亲生儿子欢欢喜喜送来出家的,假使一听说他儿子要出家,同样也会吓一跳的。「吓一跳」是土话,就是恐怖也就是「怖魔」的意思。出家人必须守戒律,凡是家里所有的财产都要舍掉,是舍掉财产出家的,但他还是个凡夫,还得要吃饭的,吃饭怎样吃呢?于是托钵去乞食,化饭吃,所以叫做「乞士」。这个「士」字,就是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之称。这与我们社会上一般的乞丐并不一样,他不是贫穷,他家里有很多财产,他舍掉,他是很有学问、道德的出家人。身为比丘须实行出家的戒律,佛叫他这个样子去做的,所以他就叫「乞士」。第三叫「破恶」,他出了家,把家产都舍掉了,天天去托钵化饭,受这种劳苦干什么呢?这是为了破除烦恼恶法,要了生脱死,超出三界,这叫做「破恶」。「恶」就是恶法,也就是烦恼。以上所说的是指著「比丘」两字,「比丘尼」也是这三种意思的解释。「尼」者女也,叫做「比丘尼」,若是顺著中国话的口气则叫「尼比丘」。「比丘」两字,翻译成中国话有三种意思故不能翻,这叫「含多义不翻」是五种不翻的一种。这「比丘」前面还有个「大」字,「大比丘」就是回小向大的比丘。比丘是声闻乘的比丘,声闻乘本来是小乘,可是这「金刚法会」是大乘法会,他们这些小乘比丘连阿难尊者都算上,都是小乘,以及这「一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小乘比丘,如今这大乘的「金刚法会」他们怎会来参加呢?因为他们都回小向大,回小乘向大乘,所以现在称他们为「大比丘」,这是标出人数。还有「众」字没有讲,「与大比丘众」的「众」字是指僧伽的「僧」。我们晚上念的「弥陀经」,那个字没有翻译成中国话,就叫做「大比丘僧」,你念「阿弥陀经」要注意呀!他是个僧没有翻译过来,若翻译中国话,就是「众」字。但这个「众」字得有个解释,他叫「和合众」,不是普通社会上很多人称为「大众的人」的那个「众」,这里的「众」是「和合众」。这「和合众」有理和、有事和,大家出了家,同是要去追求无为之理,证无为之理,目的是一个,而且是和的,所谓和即和而不争,这叫理和。这「事和」就指著在事相上和,这「事和」含有六种叫「六和僧」「六和」是指那六种呢?就是身、口、意、戒、见、利,这六种事相都是和的。
  (一)身和同住,即行、住、坐、卧都要一样的规矩,要起床大家一齐起床,做早课一起做,这是按我们现在中国的规矩,要吃饭大家一起吃,要休息大家一起休息,睡觉也是一样的。总之这身体的行动是一致的,这叫「身和同住」。
  (二)口和无诤,即出家人学佛法要讲佛法的话,讲佛法的话,目的是一个,即都要学无为之理,有不懂的大家互相讨论,没有起诤论的地方,叫「口和无诤」。
  (三)意和同悦,即两个人口没有吵架,但心里起嫉妒,你不高兴我,我不高兴你,这叫「意不和」。心意不和就发生不欢喜,一见面就互相瞪眼,把脸拉得很长,大家都不欢悦,这叫没烦恼找烦恼,所以要「意和同悦」,大家看到都是同学,都是办道,在这末法时代,尤其在这里,大家能够出了家,能在同一个佛学院学佛,这很难得,因此都要彼此尊敬,彼此相爱,彼此和悦欢欢喜喜的学佛法。出了家还嫉妒些什么呢?既不争名又不夺利,因此要「意和同悦」。以上这三个叫身、口、意,还有下面三个戒、见、利。
  (四)戒和同修,即以比丘来讲,大家互相受了戒,比丘戒是一样的,一样就共同修持,这叫做「戒和同修」。
  (五)见和同解,见是知见,这知见是正知正见,要学无为之理,目的是一个,大家依著佛经来研究佛理,这个知见都相和的,解释佛的道理也是无诤的,没有两样的,要是解释有两样,就不是佛理,这叫「见和同解」。
  (六)利和同均,即我们所得的利养,佛有个规矩,就是出家弟子不许做生意买卖,也不许种田种地,要吃饭就向在家弟子化饭吃,而在家弟子因为可以做生意买卖、种田种地,所以出家弟子就由在家人来供养。那么出家弟子得了利养,大家平均分,这叫「利和同均」。虽然佛法到了今天,这个样子还可以看到,但不讲,就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也就是说我们吃饭吃菜要一样,有人打斋送衬钱也要一样,为什么呢?因为这叫「利和同均」。身、口、意、戒、见、利,这叫做「六种事和」,再合起理和就叫「和合众」,也叫「和合僧」。
  现在讲「千二百五十人俱」,这「俱」字跟「与」字一样是「同在」的意思。这「千二百五十人俱」,就是佛成道后,先到鹿野苑度五比丘,就有了五个出家弟子。次度三迦叶,佛弟子中有五个迦叶,行头陀行的,站在佛像旁边的老比丘,就是摩诃迦叶,也叫大迦叶。另外在五比丘里面有个叫十力迦叶,还有就是现在要讲的三迦叶。三迦叶就是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这里要提一下。就是「迦叶」的「叶」字,一定要念「摄」,那提迦叶也要注意「那」是这个那个的「那」,但要读「ㄋㄨㄛˊ」,不是这个那个的﹝ㄋㄚˋ﹞,这跟寺院职事「维那」的那字读音相同,这是为了要合乎梵音故。你不能说我过去念书都是念这个音,那你这是存心来抬杠子的,你念那﹝ㄋㄚˋ﹞,比如维那师,你念维ㄋㄚˋ师,你就念白念错了,不但白而且错,故应念那﹝ㄋㄨㄛˊ﹞提迦叶。现在言归正传,这三迦叶,是亲兄弟,学外道,都很有本事,都带了很多弟子,尤其是优楼频螺迦叶,他的名气在印度很大,若依我们中国话来说,就等于是成仙了。释迦佛当时要去度他,于是就跟他论起道来,无论说什么道理都胜过他,论道论理都能超过他,但是他还是不接受,他跟他的弟子老是有一句话,就是:「他的道没有我的道高明」,明明别人讲得比他的道理高,他硬是不承认,硬是不服,这就是外道的执著,不可以理喻。他不讲道理是不行的,于是释迦佛就得用神通降服他,这个神通是不能随便显的。最后释迦佛就跟他说:「我跟你辩论了很多,今天晚上,准备在你这儿住一晚上。」优楼频螺迦叶跟释迦佛辩论道理输了,心里已经很不高兴,再听释迦佛要住下来,更增加了讨厌佛的心理,于是回答佛说:「我看你还是走吧!」佛说:「你要我走,天这么晚了,我走到那里去呢?我住一个晚上,随便那个地方都可以,我打打坐,天一亮我就走。」这个外道因此起了恶心,这外道还有外道的本事,这山上有条毒龙,口会吐毒气,还会放火,这外道把他降服住了,毒龙就在山上护他的法。他起了恶心,心想:你要住到我这里,就是命中该你死。因此对佛说:「你想住下来可以,我这里只有一处可安歇,叫做火龙洞不晓得你怕不怕?」他不说毒龙,以便用它好来对付释迦佛。释迦佛不当一回事说:「不怕」,外道说:「你不怕的话,可以住下来。」于是答应释迦佛的要求。这个外道弟子中有慈悲心的,听别人讲道理讲得很好,但我们的师父硬不服气,这已不对,而今人家借宿一晚上,叫他住在火龙洞,那个火龙定会加害他的,觉得很不忍心,就跟师父说:「啊!那个火龙洞怎能住人呢?那个毒龙定会把他害死。」外道说:「害死他,那是他该死,他自己要住,我跟他说明白了。」这就是外道心肠恶毒,释迦佛当然无所畏,当天晚上一口气就答应,就住到火龙洞。洞内这只火龙,一见有生人进来洞内,又不是他拥护的道士,于是就放火要烧释迦佛。当时佛就一下子入火光三昧,这火烧不了,火龙无可奈何,于是又动起嗔念,口里喷出毒气,想要毒害释迦佛,释迦佛于是入了慈心三昧,他毒不了。火也烧不了,毒气也毒不了,就这样把这条火龙降服住了。这条毒龙乖乖的盘绕在释迦佛打坐的地方,拥护到第二天。
  相反的,这老外道,一夜没睡好觉,他心想到夜里来跟我辩论道理的释迦佛一定会死在火龙洞,天一亮,立即叫弟子去看,认定会给毒龙烧死、毒死的释迦佛。可是一看,释迦佛威严十足的盘坐著,而那条毒龙却乖乖的盘绕在佛座下,这时候,优楼频螺迦叶才心服口服承认释迦佛真是智慧神通广大,因此率领了他的弟子一共五百位,皈依了释迦佛,并且都出了家。在这里附带讲讲佛教的规矩,要是你没有神通,你不能说你有神通,这叫「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犯大妄语根本戒,是不通忏悔的,小妄语还可以忏悔,也就是:「见言不见,不见言见」此是小妄语。要是真正得了神通呢?还不许随便显神通。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显呢?要到为了要降服外道才可以显神通,好比释迦佛他有神通,他要度化优楼频螺迦叶,他跟他们见面,并没有一下子就显神通,而是为了外道叫他住火龙洞,用火龙来加害他,他才显出神通,为要降服火龙,使得优楼频螺折服,所以要降服外道才可显神通。像我们佛教是在汉明帝时代传进中国的。当时摩腾及竺法兰二位高僧受请来中国,翻译了「四十二章经」,并且讲经说法,他们也没有显神通,直到了五岳道士,要来跟佛教斗法、比赛,比个高低,那时候就不得不显神通了,这才一举把道士降服住了。
  释迦佛度了优楼频螺和他的弟子出了家,这就增加了五百比丘,他还有两个弟弟,就是伽耶迦叶和那提迦叶,他们一听说他大哥跟著佛出家,也发心跟著佛出家,他们二位也是外道头子,各有二百五十弟子,二人一共是五百,这又度了五百比丘,这合起三迦叶,就有一千个比丘。再又度化了舍利弗跟目犍连二位外道头子,他们二人各有一百个弟子,这样又增加了二百个比丘。再又度了耶舍长者子,他有五十个朋友,先是学外道,后来也跟著出家,这共有五十比丘。经上所说:「一千二百五十人」,就是指这一班人,还有佛最初在鹿野苑度的五比丘也在内,可是经上把这五个人都经略掉,不说:「一千二百五十五」,只说:「一千二百五十」。这叫常随众,过去修行外道,而毫无所得,受些无益的苦行,到了遇见佛后,听佛一说法,就证了阿罗汉果,因为感念佛恩难报,发愿要当佛一生一世的侍者。无论佛走到什么地方,他们就跟到什么地方,所以佛经上一说就是「千二百五十人」。只有这「一千二百五十人」吗?不是的,这是佛的侍者,是佛的常随众。其他的弟子很多,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在听经时,有四众弟子,并不是只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讲到此把「众成就」讲完,也就是把六种成就都讲完了。以上证信序﹝通序﹞竟。
        -------------------------------- 王舍城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的国都,使王舍城闻名于世的竹林精舍是佛祖释迦牟尼修行的地方,四周是岩山围绕的坚固盆地。城壁像中国的万里长城,外壁厚约5米,总长40千米,是印度现存最古老的石造城壁。王舍城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耆那教圣地。它位于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地区,据巴特那102千米、菩提伽耶65千米,分为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为苏瓦王所建,名瓦苏摩帝,为摩揭陀国首都。城坐落于山间,有内外两部分。后焚于大火,城毁。未生怨王在离旧城约4千米处,五山之北建新城。因建有许多装饰华丽的宫殿,故意译为王舍城。新城全盛时有32个大门和64个望楼。阿育王时迁都波吒厘城,将王舍城布施给婆罗门居住。5世纪中国法显来此,看见城已荒废。7世纪唐僧玄奘抵此,描绘城“外郭已坏,无复遗堵。内城虽毁,基址犹峻,周二十余里,面有一门”,“城中无复凡民,唯婆罗门减千家耳”。王舍城早期流行龙神和夜叉崇拜等泛神信仰,以后又流行佛教和耆那教信仰。佛陀在世时,增长期在此居住。据说他未成佛前,第一次来城,受到频毗娑罗王礼待,愿将国土分一部分给他。成道后,在此传教说法,富有的商人为他施造了竹林精舍。佛陀圆寂后,信徒根据佛陀生前的业行,建立了众多的佛迹和寺塔。旧城北门外有佛与外道提婆达多斗法塔,东北是舍利佛证果塔,往北是外道胜窟皈佛塔,时缚迦大医为佛建的说法堂和塔。城东74米处是佛陀长住的灵鹫山,上有佛灭后第一次三藏结集的七叶窟、提婆达多欲谋害佛陀之石、佛入定处、弟子阿难入定处、舍利子入定处、如来七日说法堂等。城西是毗布罗山,佛陀生前在山上以温泉洗浴。卑钵罗石室为习定比丘修行处,以及比丘证果处等。城北郊是佛陀住所迦兰陀竹园、未生怨王建的佛舍利塔、阿难半身塔、阿难证果塔和迦兰陀池。新城西北有光明长者塔,城南门外为佛陀度子罗睺罗塔,城西南有3个小寺院,是接待各国来此礼佛者的住所。现此地大部分已经变成农田。近代考古学家曾来次发掘,找到了竹林精舍、频毗婆罗牢、卑钵罗石室等佛教遗址,但佛教文物出土甚少。一些缅甸、日本等国僧人也在此建造了一些寺院。耆那教创始人大雄曾在此度过了14个雨安居,第二十代传人也在此诞生。现已出土少耆那教神像和寺院遗址,数量超过了佛教遗物。每年来此朝圣的人很多,已有火车直接抵达,也可以坐汽车前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