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灵司之钥怎么用:难求的徽州营养健康美食——苞芦馃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2:28:21
徽州人的馃与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明显的区别。徽州人的饼,一般情况下是称中间不带馅的、用锅“贴”出来或用油“煎”出来的“实心”饼,如煎饼,“发糕饼”等。徽州人也把它们称为“瞎馃”;而徽州人称的馃,通常是指那些中间装有馅的饼,如韭菜馃、苋菜馃、南瓜馃、萝卜丝馃、豆皇馃、糯米馃.....,偶尔也有些实心的饼,比如逢年过节做的、上蒸笼蒸出来的白米馃、寿桃馃等。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徽州“馃”的品种要比“饼”的品种多得多;
徽州人称玉米为“苞芦”,老苞芦、嫩苞芦、(60天的)早苞芦、(120天的)迟苞芦、黄籽苞芦、白籽苞芦、糯苞芦......
徽州位于安徽南部的皖南山区,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徽州多山,山区适合种“苞芦”。将“苞芦”米磨成粉,用个镂筛筛一下,去粗留细,就是我们常吃的“苞芦粉”。将苞芦粉加开水烫软后(即用开水和面)揉成面团,以腌猪板油加切碎的鲜菜或腌雪里蕻为馅,做成的馃,就叫“苞芦馃”。制作时,取一份揉好的“苞芦粉”团拍扁,放入一份馅心,然后象做苞子一样的把“口”收了,再压扁,然后一边拍一边转、一边转一边拍,拍成个圆形的饼,放入锅中用文火慢慢烙熟,“苞芦馃”就成了。因为是用“苞芦粉”作为皮面,故名“苞芦馃”。
在徽州的山区,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就可以听到家家户户都响着有节奏的“砰、砰、砰”的拍案声,那是各家各户的家庭主妇在厨房里做“苞芦馃”发出来的声音。做好的“苞芦馃”生胚被烙得两面金黄,外皮焦脆,味鲜可口,色香味形具佳,十分诱人。特别是到了冬天,那些个住在深山老林里,平时没有“现金流”,或是有钱买不到东西,被形容为“麻袋当衣穿,辣椒当食盐”的山民们,手里拎着个“火舂”到处串门,或是围坐在火炉边谈天说地。用细铁丝编成的火舂盖或火炉盖子上烤着那金灿灿的“苞芦馃”,老远就能闻到那既有玉米的香甜,又有馅心和油脂的鲜香,实在是让人唾液三尺。徽州山区有民谣自嘲曰:“手捧苞芦馃,脚踩一炉火,除了神仙就数我。”此民谣虽是自嘲,但也传神地道出了山里人偏爱吃“苞芦馃”的习俗。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徽州的山民还是以小麦、玉米、红薯等杂粮作主食。所以,那时的徽州地委书记在做“奔小康”动员报告时,将上面的民谣改作“我们的‘小康’生活标准,第一目标就是:手捧苞芦馃,脚踏一炉火,除了皇帝就是我。到本世纪末,实现人均800美圆收入的目标”。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歙县一所公立中学里当教书匠,任过两年班主任。受到班上学生的家长,也是我当时的同事老师的多次邀请,去到歙县南乡岔口的一个叫“庐山”的山中住过一晚,着实让我体会了一次夜间每隔两小时就被“哆、哆”的木鱼敲击声和“哐、哐”的敲锣声,让你刚睡着就被打更的声音惊醒,和一大早,天还没怎么亮,就从各家各户的厨房里传来了悦耳的“苞芦馃”拍打声。说实话,你还真别小看那深山沟沟的《徽州女人》,她们用手拍出来的“苞芦馃”,是又薄又圆又均匀。如果没有点技术和技巧等基本功,拍出来的“苞芦馃”是厚薄不一,漏洞百出,烙也烙不起来。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加之国家对那些贫困山区的山民给予粮食补贴,物流也越来越方便,而外出打工的人却越来越多,导致种“苞芦”的山民越来越少,以杂粮充当主食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以至于现在能吃上《徽州女人》拍出来的“苞芦馃”,已是件不容易的事了。不过,现在的“苞芦馃”比以前的“苞芦馃”可要讲究的多了。不但“苞芦馃”的馅比以前丰富得多,而且在“和粉”的时候,还要加入鸡蛋等。从现代营养学上讲,“苞芦馃”属于健康营养食品。特别是经过发酵的“苞芦粉”,再加入鸡蛋在一起加工,其营养成分非常合理和全面,是不可多得的健康营养美食之一。
“苞芦馃”吃了很耐饥,故深受体力劳动者的欢迎。山民们上山干活,一般都是早晨吃干饭,带上几个“苞芦馃”当午饭,早出晚归。这样既方便,又节约时间,提高劳动效率。有文献记载,宋朝国史院编校,歙县人吴龙翰、景定进士,歙县人鲍云龙及文士宋复一等三人,于宋咸淳四年(1268年)的秋冬之际,背着“苞芦馃”和“黄精饼”,费时三天,登上莲花峰,写下了《黄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