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短信軟件下載:中国教育学会第十八次年会综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31:47
----重庆市教科院
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重庆市教育学会和西南大学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于2005年11月19日至21日在重庆市市委小礼堂召开。年会的主题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顾明远会长、陶西平、郭永福、郭振有副会长,赵闾先秘书长、连秀云副秘书长出席了会议。重庆市教委、市社科联、市教育学会、西南大学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原计划单列市、学会部分分支机构、单位会员、部分会员和获奖论文作者共5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陶西平、裴娣娜、宋乃庆、万明春等专家的专题报告,还听取了北京市东城区《学区化管理与蓝天工程》、贵州师范大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课题组的经验介绍。会议还组织了现场参观和分组讨论。
本次年会共征集论文7643篇,评出获奖论文2500余篇,无论征集论文的数量还是获奖论文的数量都是历年来最多的。会议最后为获奖论文颁发了证书。
与会者普遍认为,这次年会议程紧凑、内容丰富,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大量、重要信息。根据会议的主报告、经验介绍以及分组讨论的发言,现将会议的研讨成果分以下五个方面予以阐述:
关于素质教育问题
素质教育问题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进程逐步形成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与会者在研讨中对素质教育问题取得了广泛的共识。
1、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历史的必然。“文革”后的“拨乱反正”在肯定17年经验的前提下恢复了教育。整个教育出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这个发展毕竟是在原有基础上开始的。在社会、经济和教育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不适应逐步暴露出来。于是,教育的指导思想逐步从“加强双基”到“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再加上“发展智力”、“发展非智力因素”等等。在需要增加的内容越来越多的时候,客观上就需要有更概括的概念提出,于是“素质教育”应运而生。
如果再看看当前教育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就更能感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①德育出现严重问题。现在已经读了十几年书的大学生,有的竟连待人以礼、不随地吐痰和不乱扔废弃物等基本的公民道德都欠缺,更不要说有理想和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了。无怪乎许多参会者说,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什么问题了?②众多的学生厌学。负担那么重、老一套课堂教学又那么枯燥无味;除少数尖子生受到关注外,多数学生感到的是无望和受到冷漠。厌学的直接结果,在农村是大量辍学。福建有同志说,有的地方入学1万,辍学6千!在城市就是泡网吧、出走,课堂乱哄哄(特别是普通学校)。厌学的间接结果,就是在客观上促成了极少数被边缘化的人走上犯罪之路,使现在的未成年人问题空前突出起来。③培养的学生不会生活,不能自立,心理脆弱,抗逆性差。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欠缺。这将难以适应“十一五”期间我国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形势需要。⑤学生身体被忽视。身体素质并没有因物质生活大大改善而得到相应的提高,相反倒是出现了诸多问题。
综上所叙,“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克服现在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的需要。
2、素质教育步履维艰的原因。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为什么会是这样?与会者普遍认为,同素质教育的提出具有现实的社会基础、反映了社会的某种需要一样,应试教育也同样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也同样反映了社会的某种需要。首先,“应试”、“跳龙门”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统,它甚至成了一种文化,渗透到民族的血液中。其次,目前在通过上学途径选拔人才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来代替“高考”。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取消高考这一比较公平的手段将会带来更大的问题。第三,就国家来说,需要各种层次的、各种类型的人才来维持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但对家长来说却人人希望自己的后代成龙成凤,进入社会高层。而高考,是进入高层,特别是广大较低阶层的群众摆脱窘迫命运的极少数通道之一。这就无怪乎“应试”竞争如此激烈,基础如此深厚了。第四,素质教育不是低层次,单在学校、在课堂里就能完成的改革。其深刻程度带有根本的、全局的性质。它牵涉到教育理念的变革、体制和制度的变革、资金的投入、学校与社会上各方面关系的调整、社会文化心理的转变以及愈千万庞大数量的教师的传统的一整套教育教学方法的“扬弃”。因此,把实施素质教育想的太简单,似乎可以一蹴而就,反而是一种不正常的、幼稚的想法。
3、解决的思路。有同志提出,要学一点哲学,学习一点教育史,只有这样才能对当前的教育现实有清醒的认识。特别是顾明远先生的一个观点在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即:我们能否找到一个“提高学生素质与考试竞争的结合点”?他还说,对于学校外部的条件,有许多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不能等。属于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应认真做起来。这些意见虽然不是具体的办法,但却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希望从学校内涵发展的角度来研讨这个问题。各地提供的一些生动经验也使我们有所借鉴,我们在下面就要提到。
关于课程改革问题
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和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因此是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数位专家报告以及分组讨论中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课程改革。
1、当前课改中遇到了不少问题。概括一下主要有三个:一是课程改革与社会环境不适应的问题。家长、社会、甚至于一些地方政府,不看课改成果而只看升学率。学校内的任何变动只要影响了升学,都会遭到社会的激烈反对。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方面最大的变动,自然要经受社会的严密“监视”。由此产生的矛盾严重制约了课改。另外,学校的课改目标与社会某些单位的目标不一致。学校是为了育人,但社会上是借课改之名“牟利”,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辅、教材满天飞,良莠不齐,对课改干扰严重。二是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矛盾。当前出现的一些“重形式、轻实质”、“重技术、轻艺术”、“重激励、轻管理”、“课件+合作+讨论+游戏”就是好课等,就是这个矛盾的反映,看起来像新的,骨子里还是旧的。这里面不但有一个近千万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三是新课程改革自身尚有诸多的不完善。表现在:理论还不成熟,因此难以说服人和较好地统一人们的思想;课程标准还很不完善,因此在实践中难以执行,难以落实;教材的问题更多,三级体系还没有形成,内容上有脱离实际的倾向,辅助教材和设备上有不配套的问题等;评价标准的内容、可操作性等也存在不少问题等等。
2、坚持课改的方向,在实践中慎重前行。与会专家和代表们认为,鉴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课程与社会经济建设事业及人的全面发展的严重不适应,以及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坚持课改的方向不能动摇。但是,在进行的过程中又必须慎重行事。应杜绝一切急躁、冒进和脱离实际的想法。要理清思路---就是要从理论上弄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改什么、怎样改,从而进一步统一思想;要加强调查和科研---就是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深入基层摸清实际情况,并通过科学研究摸清规律和各种内外联系,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课改方案;要注意总结广大一线专家、教师的实践经验---他们除对课改的理论有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因此,在某个局部或某个问题上常常有非常好的解决办法。只有与他们结合,才能找到课改的比较正确的路子。要顾及社会反应---就是在顾及社会承受力的前提下,努力找到素质教育、课改与升学竞争的结合点;循序渐进地推进课程改革---就是要有步骤有计划的培训教师、加大宣传、搞好政策法规建设、教材建设、基础设施和设备建设等准备条件、打好基础。
3、为推进课程改革,中国教育学会郑重向大会推荐了由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汪秉彝主持的《数学“情境-问题”教学》课题所创造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他们在会上已经对“为什么要搞这个实验、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的概况、实验实施的原则和策略”做了介绍。他们这个课题,与当前的课程改革紧密相连,是一个理念新、基层教师易于接受和便于操作的教学方法,同时又是一个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与考试竞争没有冲突的教学方法。
推荐这个课题成果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大学、科研院所的专家只有深入教学一线,和广大教师结合在一起扎扎实实搞课改,才有可能在深刻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有所作为。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是素质教育和学校内涵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次会议专家和代表研讨最多的是:教师的“生存状态”问题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
1、教师队伍的“生存状态”。我国教师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首先是压力大。工作压力---学生人数多,工作量大,时间长;心理压力---现在的学生不好管,问题多;升学率的压力,学生安全问题,对当前教育及教改中一系列问题不理解所带来的困惑等。其次是收入差距过大和待遇的不均衡。城市和农村、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教育专家和普通教师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在待遇上,重庆市有同志提出国家公务员与教师之间出现不均衡,如医疗费问题。第三是农村地区教师缺编、断档、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严重存在。湖北黄岗有同志说,某县应编1万缺编4千。重庆有同志说有的一个镇就缺80多人。教师的自然减员不能及时补缺,好教师不断流失,大量缺口只好用代课教师。而他们的待遇就如同临时工没有任何保障。年级越低教师队伍就越没有保障。现在农村地区流传一句话:“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从以上情况看,有许多地区,特别是农村的教师还不是“专业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2、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会专家和代表就教师专业化的一些认识问题、教师专业化的途径等进行了探讨。①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问题。教师职业符合社会专业定位的所有标准,是不折不扣的一种社会专业。但世俗认识的误区却是:只要有相应的学科知识,就可以从事相关的教学,即只重视其学科定位而忽视其教育专业、教育能力的定位。特别是年级越低,越认为是如此,因此农村小学教师随便任用现象十分普遍。②为了保证教师行业的专业性,必须抓好职前专业培养和职后的继续发展及终身学习。这就需要政府主导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创新,学校自主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创新以及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③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武汉的同志认为,要使教师专业化,重要的是重心向下,面向基层,服务农村。武汉培训教师,三年拿出四千万用面授与实践结合的形式,免费把全部教师轮训一遍。湖北省今年也搞,受到极大欢迎。④要进一步推进教师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培养和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科研必须针对学校、教师自身的问题,对教育教学有帮助,而不是花架子,“替别人做嫁衣”。问题只能在学习、交流、研究和实验中逐步解决,解决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⑤教师专业化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性。它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培训了多少次、达到了什么学历、写了多少论文,甚至课堂“表演”的好坏都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标准,最终标准是你教的学生是否有了真正的发展和进步。二是注意教师专业化的人文性。“红烛”精神要提倡,但学校更要创造师生共同成长,教师享受工作快乐的平台。三是防止形式主义。不要通过宣传等手段搞“造星运动”,不要刻意追求培养名师的数量,名师是造不出来的。⑥作为教师队伍的带头人,校长的选拔、培养十分重要。一个好的校长就能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和一所好的学校。
关于教育均衡问题
教育均衡问题是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后出现的热点问题。主要就是在地区和地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出现了教育资源配置上的不均衡。它是择校、乱收费乃至于教育腐败等许多问题的重要根源。教育不均衡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有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历史的或自身的原因,但还有的是凭借不公平的投入造成的。解决教育的不均衡问题并非易事,国家只能解决最低限度的不均衡。现在,国家投入大量资金,通过两免一补政策,正在逐步解决农村教育的不均衡问题。
但这还是不够的。需要各个省市,地区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解决均衡问题中,各地有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如在一个地区(主要指一个县市、一个区)内,实行投资的倾斜,大力改造薄弱校;让优质品牌学校拓展、兼并、办分校;城镇学校选派教师到郊区、农村学校支教等。
本次会议专门介绍了北京市东城区的经验。这个经验中,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们用“学区化管理和蓝天工程”初步解决了在一个城区内各个学校之间、城区内各种教育资源的流通和共享问题,对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起到了极大的缓解作用。值得指出的是,他们创造了一种用类似世贸组织签订协议、用教育网络自动记录生成评价数据、行政部门运用全新的评价体系、用资源更新和再投入激励资源提供者的全新机制。这种办法没有太多的行政命令,但凡是不签协议的单位都有一种被“边缘化”的感觉,因此大家积极性都很高。这种办法,由于不破坏原来的组织结构,又互通了有无,是一个振动小、投资少、见效快的解决教育资源均衡问题的好办法。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本次会议中热门话题之一,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许多著名的中小学成长、发展经验看,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与学校的实体--校园环境、房产、设备等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作风习惯、历史传统的综合性体现。在内部,它对学校的全体成员能起到一个凝聚人心、导向行为、融合归属、激励鞭策的作用。在外部,它在与社会、与家长的长期相互作用中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它的学生只要提到自己毕业的校名,就会引来尊敬的目光,它就是学校的品牌。
会议安排的参观考察和经验介绍,使与会者领略了重庆市一些比较著名中小学校的风采和他们的校园文化。如巴蜀小学,在1933建校的时候就提出了“手脑并用”的教学原则,“头脑是科学的,身手是劳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的传统逐步演变为“创造教育”。再如巴蜀中学的“公正诚朴”、求精中学的“精益求精、百年树人”以及谢家湾小学的“让六年影响一生,‘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最后,我们用顾明远会长的话来结束: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的创新在于学习。
顾明远会长的开幕词
中国教育学会第十八次学术年会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开幕了。我谨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向来自各地的专家合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这次会议的承办单位,重庆市教育学会、西南大学、重庆市教科院致以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攻关取得了很大成绩,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的农村远程教育对提高边远地区和农村教育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问题。问题集中在两点上:一是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有失公平,二是教育竞争过于激烈,素质教育推进步履维艰,课程改革也遇到许多困难,学生负担过重。这都是教育供求矛盾的反映。当前国家正在花大力气扶持农村教育,投入大批资金,在农村地区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最近有消息传出,几年以后,义务教育要实行免费。有些城市为了改善农村薄弱学校,选派城市中的老师支援农村学校。相信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农村教育会逐步得到改善,城乡间的教育差距会逐步缩小。但是要真正克服教育发展中的困难,根本途径是在于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地区内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学校内部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所谓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兼顾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要想完全依靠国家解决教育均衡发展是有困难的。国家只能保证最低水平的均衡。消除本地区的不均衡还需要依靠当地政府对本地区的教育资源加以合理的配置,逐步改变薄弱校的状况。推进素质教育也要靠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校的改革。当然,当前考试制度、对学校的评价制度、家长的过高期望,都给学校造成沉重的压力,推进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事,需要全社会来努力。但是学校不是无能为力的。学校要努力寻找提高学生素质和考试竞争的结合点。目前高考不可能取消,因为在选拔人才方面,它虽然不是最好但却是最公平的办法。当然改革还是需要的。考试的竞争永远存在,即使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能升大学,还有升重点大学的竞争。所以这种竞争是无法消除的。但是如何根据学生的天赋特长,使他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是可以做到的。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学校为了应试,采取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办法,有的还采取极端手段向学生施加压力,这种做法,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天赋才能,即使应付考试也未必能成功。老师们要改变观念,家长们也要改变观念,在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后,学生轻轻松松也能考上大学。这种观念的转变当然是不容易的,要有事实证明。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第一次吃螃蟹的精神,寻求发挥潜能和应付考试的结合点。其实许多中小学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就是靠内部的教学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的。
这次年会的主题设计在学校改革和内涵发展上,也就是来探讨学校内部如何改革的问题。对于学校外部条件有许多我们无法改变,竞争是社会大环境在学校内的反映。但我们不能等,属于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应认真做起来。从育人的角度,从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角度,来做好我们的工作。这次年会上将有几个主题报告和经验介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探讨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希望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使会议开得生动活泼。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以学习求发展,加快教师专业化步伐,推动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
陶西平
我讲三个问题。
一、教育是一门专业——教师在专业化道路上成长
(一)教师专业化——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1、素质教育的提出。“文革”以后拨乱反正,党和国家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当时提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后来提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后来又提出“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时提高国民素质”,这样就导引出来一个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这也是教育改革自身发展的一个趋势。在“文革”中,批判了17年教育的所谓“三中心”即“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从而使教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学校教育。在拨乱反正后,为了恢复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首先就要恢复17年教育中的一些好的传统,最重要的就是还要重视课堂教学,重视教师的作用,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因此提出了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即所谓的加强“双基”。随着国外教育观念的不断引入以及国内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大家觉得光提双基不够,又提出“加强双基、培养能力”的概念。又进一步,特别是关于智力发展的概念引入之后,又提出“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还不够,还要加上情感因素、意志因素等,并把这些概括为“非智力因素”,于是教育改革的内涵又变成了“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发展非智力因素”……,教育改革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对人应具有的素质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到了1983年,有的学校就提出用一个东西来概括上述这些内容,素质教育的概念就提出来了。有人说“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从素质教育提出的过程来看,还真有那么点意思,由于需要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总要找个东西把它概括一下。这实际上反映了国家对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也反映了教育改革的深化,是两者结合的结果。素质教育一提出就引起了争论,并延续了很多年。争论的主要问题是:素质教育的提法不够科学,内涵不够明确,体系不够系统;素质教育的提法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会产生误导;素质教育和传统的教育之间是个什么关系,是不是要否定传统的教育等。
我认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还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际上已经把素质教育理念化和政策化了。在这个决定里明确了素质教育实质就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全面的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加强德育,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的包括课程改革在内的相关措施。这样素质教育由原来专家之间的争论变成了国家的意志。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培养优秀人才,是国家意志在教育工作中的体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在教育工作中的体现。这个决定出台前后,性质有了某些变化,我理解,决定出台后专家的意见已经变成了国家的意志。当前多数国家的教育都是政府主导的,我们国家教育改革政府主导的方向,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时做了理念化的阐述,明确了它的实质,它的目标、核心和重点。
2、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重要进展。
(1)明确了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针对教育现状存在的片面性,如忽视德育,忽视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等,突出了改革的重点,强化了全面的教育价值标准。有人说我们既然有教育方针,何必再提素质教育,其实素质教育的提出把我们在贯彻教育方针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来了,有很强的针对性。
(2)推进了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因为国家的教育方针在学校里主要体现在课程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日本的教科书美化侵略,体现的也是国家的意志,不是个别专家的意见。同样我们国家的课程改革也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我们已经在在基本理念、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材改革,教师教育等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
(3)激发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改革积极性,学校教育出现了生机与活力。
(4)教育的科学研究与试验空前活跃,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出现了一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3、  质教育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状况
(1)一些地区和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和明显成效;他们所取得的成果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2)在二元体系的困惑中艰难地推进,取得一定成效;这些地区和学校,一方面进行应付考试的教育,一方面也进行了素质教育的探索,在这样一种困惑中推进着素质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有人讲这是因为有两个指挥棒不好办,我倒觉得原来是一根指挥棒,现在是多了一个指挥棒对原来的进行了冲击,到将来,会逐渐向两个指挥棒融合的方向前进。
(3)一些地区和学校仍然基本按照原有教学模式进行教育工作,教育面貌没有什么变化,他们的素质教育也没有什么进展;
(4)一些地区和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加重学生负担上有加剧趋势;
(5)现在还出现针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同形式的反弹。他们对素质教育的方向基本上持反对意见。这也是正常的,有一本书叫《素质教育在中国》,里面说,中国教育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现在教育出了很多的问题,在中国进行的不是中国的教育,完全是因为引进了西方的教育,所以他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现在却要叫学生质疑,叫学生提出疑问,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对事情没有一个准确的看法了。所以中国的教育应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还有要在振兴国学的前提下,恢复尊孔,向孔子像跪拜,要穿传统的民族服装,要进行以读经为主的教育。每次大的改革,在朝一个方向前进的时候,总要伴随着这样一些反弹的行为。这是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情况下难以避免的,出现一些不平衡的现象,说明改革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4、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1)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人力支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靠高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靠廉价劳动力来促进GDP的增长方式,要调整产业结构,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都需要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需要提高国民素质。
(2)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的公平的发展机会。
(3)为所有人提供在起点上的公平,从而为每个人奠定全面发展的基础,以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4)为应对国际竞争的新挑战,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深感国际的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的一些制度和政策,对我们国家的竞争提出了许多挑战。需要增强竞争力,就要提高创新能力和劳动者的素质,这都需要我们实施素质教育。
5、当前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加强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比如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和借鉴的关系,自己的传统哪些要坚持,哪些要借鉴外国的;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素质教育和考试、选拔制度的关系等。要逐步完善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
(2)加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导向和统筹协调。首先是党政导向。一些地方素质教育难以推进实际上是党和政府的导向问题。他们对学校施加了不正确的压力。其次是舆论导向。我们的舆论导向不完全对素质教育有利,反而强化了对应试教育的宣传,强化了对高考的宣传,不是把高考妖魔化-高考是阻碍教育改革一切罪恶的根源,就是把高考神圣化-高考是社会必须最关注的事情。建筑不能施工、汽车要在考场前面绕道,出租车要免费送考生,迟到了要警车开道,这样的报道屡见不鲜。我有时想,如果我们选拔的都是这样一些抗逆性如此差、需要特殊保护的人,那还有什么意义?舆论导向还有对状元的宣传,房地产开盘要请一个高考状元,还有续写状元谱,举办状元节。第三是社会示范。我们对平凡的劳动者的宣传力度是不够的。模范人物、英雄人物在孩子们心目中的榜样作用,宣传的也不够。第四是协调问题。主要有与劳动人事制度的统筹协调(这是关键。有的地方引进人才必须是本科毕业,学士学位、英语四级,否则不能作为人才引进。更有甚者,不是硕士不要,不是名牌大学不要。这样业务部门的导向,使人觉得不上大学不行,不考研不行。);与考试选拔制度的统筹协调;与办学体制改革的统筹协调 ;与学校评价制度的统筹协调。
(3)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无论哪个国家的改革,都必须提高教育质量。
(4)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提高教师对进行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水平。当前教师素质的提高赶不上教育规模的扩大。从这个角度看,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完善理论是基础,健全体制是保障,教育质量是检验,教师素质是关键。
(二)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课题。
1、教师专业化的概念。我国完整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化的起始于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设立,至今教师教育已经走完100年的历程,但总体上看,教师专业化水平还很低。
国际上职业的专业化一般有6个标准:①专门知识;②有较长时期的专业训练;③专门的职业道德;④有自主权,能根据自己专业进行判断和决策,⑤有组织,如行会组织、学会组织等,有行业自身实行监督控制的约束;⑥要终身学习。
教师是一种专业职业,因为它具有专业化的一切特征。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体现在有国家的学历标准,必备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职业道德的要求,严格的教师资格管理和制度等。这个职业应该具有不可替代性。
世俗观念一般承认教师的学科专业定位,但是轻视教师的教育专业定位。许多人认为,会物理的就能当物理老师,会化学的就能当化学老师。当年北京四中有一位老师教不好数学,学生强烈要求调离他,后来把他调走了,他就是陈景润。陈景润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决不能轻视教师的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专业能力、教育专业素养和教育创新能力。医生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当的,同样教师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当的。特别是长期以来,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被认为是人人都可以做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文献《学会生存》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指出,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成功策略。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 1986年,美国的卡内基工作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同时提出以教师的专业性作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1989-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教师及教师专业化改革的研究报告,如《教师培训》、《教师质量》、《学校质量》、《今日之教师》等。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对教师专业化达成了一致认识,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教师专业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经过20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发展成为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课题。
2、培养新教师的教育制度的改革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基础。首先,在一个人没有当教师之前,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新教师的教育制度,我们国家现在进行的师范大学的综合化的研究和综合大学设立教师专业的这样一种改革途径,来提高教师专业化的基础。
3、教师的专业持续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保证。教师应当从一劳永逸的静态专业发展观转变为终身学习的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观。过去认为只要从某师范专业毕业,一辈子就可以教下去,现在不行了。要改变这种教师专业发展观。树立终身学习的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观。因为教师是成长过程中的人,教师专业化是知识的持续更新与重构、职业情感与道德的发展,教育策略调适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教育行为的长期修炼的过程。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专业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成熟是相对的,而发展是绝对的。专业发展内涵也是多层面、多领域的。因此,教师应当树立专业可持续发展意识,让自己步入持续的专业发展的轨道。教育行政部门,不仅有责任关注教师的专业化进程,而且还应当重视现有的教师教育的制度创新。包括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创新,
二、教育是一种服务 ——教师在以人为本 的服务中成长
(一)坚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性,明确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目标。
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四次大的教育改革。一是建国之初: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建立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教育。二是1958年:在反右以后,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明确了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为政治服务。三是1966年:提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进一步强化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四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提出了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明确的教育的功能。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认为教育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一直到了十六大前后,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关系,两个都是途径,都是目标。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于是十六大把教育方针调整为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教育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要为人的发展服务,教育的功能变成了两个服务。到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功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和为人的发展服务的统一是第四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化。为此我们就要坚持一点,即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发展服务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现在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学习渠道,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包括看书、上网、参加培训甚至出国学习。但只有通过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实践,才能够将这些知识和才干,内化为教师的专业素质。要防止脱离为学生服务谈教师发展。我们一些地方,谈教师专业发展,只关注送多少人培训了,组织到哪里去培训了,却没有注意,或者说脱离了为学生服务来谈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学习成果应当更多地融合到教育实践之中;我们不能讲这个教师的水平高是因为他学过什么,或者还有一些教师能够写高水平的论文,这都不能说明他的水平高。最主要的是看他是不是把所学的融合到了教育实践中。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当建立在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之中;但现在往往把了解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放在了次要地位。教师的才华应该更多地展示在面对学生的活动之中。现在一些地方搞超级教师的评选,用的是和评选“超级女生”一样的办法,找一些专家来,对一个教师相一下面,长相如何,穿着如何,再提几个问题,三秒钟回答一个问题,这样就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好老师。教师的才华应当更多地展现在面对学生的活动之中;而他的成就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之中。我们要防止一种倾向,这种倾向已经出现了,就是脱离为学生服务的实践来谈教师的发展。
(二)   坚持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性,将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统一起来。
过去我常讲教师是一支红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是讲的教师的奉献精神。这多少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实际上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这样的概念。
传统的学校教育突出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中心地位、突出了师道的尊严,突出了教师的社会责任和道义责任,但实际却往往忽视了教师的发展,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教育追求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只是让他燃尽了自己。我觉得学校应该是一个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场所。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永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学生是教师智慧生长的基础,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智慧得到展现和提升。从而也就实现了他的自我价值。我认为,学校应该搭建一个让教师既创造工作成就,又享受工作快乐的平台。这才是我们的教师的发展观。
(三)   坚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务实性,防止形式主义倾向。
1、制定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防止简单地以数量要求,冲淡质量意识;如有些地方要培养多少区级名师,市级名师,国家级名师,有的地方还提出了“千、百、万”工程等。这里面好的方面是有了促进教师发展的意识,但不能冲淡质量意识,因为有了数量指标,要100个,1000个,你怎么也可以拿出来,但其质量是否真合格?另外还要防止将培养名师变成“造星”运动。名师不是通过培养就能出来的,我们可以让教师出名,但出名不等于名师。名师最重要的条件是在长期与学生、家长、社会的互动过程中,获得了广泛的高度的信任,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名牌和品牌不是一回事。大量做广告可以出名,过去有一种酒,花了几亿元做广告,很快出了名。但是现在销声匿迹了。因为它没有在与广大消费者的互动中取得广泛的社会信任。真正的名师是在与学生、家长的获得中获得了高度的信任才成的。脱离这种实践,通过所谓大树特树,搞出一批名师来恐怕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做法。
2、 重视基于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常态教学研究,防止将教学研究表演化和看点化。目前大家都很重视教学研究,当然这对于提高教学水平是有帮助的,但现在出现了一种倾向,就是搞这种课、那种课。这里面有相当多的表演成分。表演课搞好了就可以成名师,实际上更多的应该体现在他的常态教学上。不在于一节课表演的是否精彩,而在于在整个学段的教学过程中能保持一种持续的高的水平。还要防止看点化。一堂课,请一些专家来看,教师本来是为学生服务,现在成了为给专家看:看点一,学生是否活跃,看点二,是否运用了多媒体,看点三,教学环节设计的是否合理等。于是为学生服务又多了一个为专家服务。教师在准备课时就多了一些想法,要为专家准备看点,好从专家那里得到好评。这样一来,教师就不是为学生服务,而是为专家服务了。
上述倾向虽然还不普遍,但已经有了苗头。要给以足够的重视。
3、      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防止将教学评价评比化,要提倡对评价的再评价。
现在搞许多的评比,特别是搞“一节课”的评比,使教师认为表演好这一节课比上好平时的10节课都重要。有的一节成功的研究课是以牺牲几十节常态课为代价的。这样的倾向要防止。
还要提倡对评价的再评价。现在中国的专家特别多,专家也很可怕,专家说这节课好就好了,说这节课不好就不好了。我们一些专家的评价常常带有个人的爱好,他喜欢的课就说好,否则就说不好,所以应提倡对评价的再评价。专家评价完了,也可以叫老师提出对专家的评价,我认为你的哪个评价不太合适。
三、教育是一项集体智慧——教师在学习型组织中成长
(一)一种关于教育组织形态的哲学思考。
人们常说学习型组织是二十一世纪的组织形态,21世纪最成功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将是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学习型组织。于是掀起了一股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
1990年,研究学习型组织的杰出著作——《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出版发行,更是将学习型组织的研究推上了新的阶段。书的作者彼得·圣吉在全面分析了学习型组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规律后认为:学习型组织是21世纪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新趋势。我们国家对这个问题也在进行研究。
学习型组织是关于组织形态的哲学层面的思考。学习型组织,不是某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种理念。
彼得·圣吉说:“学习型组织是指该组织的成员持续地发挥其能力,创造其所渴望的结果,培养新的思想形式,塑造集体的气氛。” 罗宾斯说:“学习型组织就是在发展中形成了持续的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的组织。”普里姆·库马说:“能够不断加强个体和团体的能力来创造他们最渴望的绩效的这样的组织。”
以上是外国的一些学者对学习型组织概念的解释。但我最欣赏的还是我们会长顾明远先生的“以学习求发展的组织”的这种说法。
学习型组织的研究与建设,并不是在探讨一种固定的组织形式的模式,而是在探讨用什么样的理念来建设组织。
(二)学习型组织的共性理念。如果我们用学习型组织这个理念来建设学校的话,那么它应该有以下共同理念:
1、所有成员具有持续学习的愿望、机会和能力。
2、每个人掌握的新知识都能在组织之中共享。
3、学习为了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学习、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以学习力提高基本素养,启迪教育智慧,发展创造力。
5、将人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组织的发展,组织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
6、建设学习文化,形成学习浓郁的氛围和学习文化的价值观体系。即以不学习为可耻,以学习、研究、共同提高为荣这样一种共同的价值观。
(三)创建学校学习型组织的主要任务。
1、树立学校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
用愿景取代原来的理想和远景是因为愿景是高于现实的,具体的,明确的发展目标。而理想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有的学校只有理想没有愿景,比如“建成全国一流”只能是理想,它到底是个什么样?不知道。而愿景是一个可以描述出来的目标。有了一个共同愿景——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的统一目标,就可以起到引领作用、激励作用、超越作用、凝聚作用、持续发展作用。
2、激发学校教育创新的高度热情。第一次提出的理念、制度、方法等叫创新。但我们不把它说的复杂化,什么叫教育创新?用最简单的话说,教育创新就是教育的自我超越——让今天比昨天好。彼得·圣吉说,“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如果用两个字 回答,就是创造;如果用四个字回答,就是持续创造。” 安东尼•罗宾说,“一个人一生中唯一可靠的保证,就是知道自己每天都在进步。”
教育创新的过程就是教育自我超越过程也是教育当中的结构性冲突的解决过程。学习型组织要不断增加创造性拉力,而尽量减少那些不愿前进的情绪张力。激情成就梦想,学习型组织要激发人们的激情,来实现我们的梦想-共同的愿景。
3、  提升教育智慧,改善思维模式。
智慧的教育需要教育的智慧。我们的干部和教师必须以高智慧应对时代对教育挑战,才能完成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使命。一块蛋糕两个人都想吃,怎么分?思想政治工作者用讲道理的方法,告诉两人都要互相谦让不要去争,社会应该公平;自然科学家就要先看看蛋糕是否厚度一致,质地是否一样,尺寸是否有偏差,然后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一刀下去保证两块平均;经济学家则采取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先挑的办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模式。
教育家应该实现人品与学识的同步卓越。过去认为两根指挥棒是不可能一致的,实际上有的学校已经在实验,并且做到了人品与学识同步卓越。这就需要教育的智慧。
(四)树立团队精神,提高团队水平。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所产生的凝聚力使教育总体效益大于教师个体效益的总和。而名师也正是在优秀的教师集体中成长,并带动教师集体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名校的产生。名师不是在排挤别人的过程中产生的,而是在大家共同成长中涌现出来的。
1、学习型组织推动管理方式的变革。管理要推动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管理要有同一性、包容性、调适性。
2、管理者角色的变革。在这种学习型组织中,学校的负责人的角色既是领导者,又是服务员,是学习组织者,同时是学习者。
作为领导者要通过战略策划工作来要规划学校发展的基本理念,设计学校的结构、政策、策略,对学校的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做正确的事。
作为服务员要有对实现学校愿景的使命感,能够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的愿景而努力。——正确的做事。
作为学习组织者要帮助教职员工对真实情况进行正确、深刻的分析与把握,提高他们对学校发展的认同,促进每个教职员工培养出不断学习的观念。 ——帮助大家一道理解要做的正确的事和学会正确地做事。
作为一个学习者要通过溶于全校的学习来激发创造热情,增长创造智慧,增强领导才干。——通过持续的学习,以自己获得的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学校的持续发展能力。
(五)关于学习型组织形式的探讨。
学习型组织的实践研究涉及组织形式,运行方式,保障机制,评价体系等许多方面。当前,学习型组织的组织形式成为探讨的重点。
学习型组织形式的创建原则总体上看,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符合实际,注重实效。
1、  校本学习的研究
以校为本的学习制度,包括校本管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是涉及教师教学方式、工作方式、研究方式甚至生活方式的变革。已经完全不同于教研组备课的形式了。
校本学习将工作、学习和研究紧密的结合起来,从学校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研究为纽带,学习,实践和反思相结合,促进教师集体智慧的展示和提升。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学习,为推动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
网络成就了无时不在的校本研究。打破了以前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收条件限制的局限,使教师完全自主地参与其中。网络环境的交互性促进了教师的主动性,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网络促进了有的放矢的教学管理。网络为学校管理提供了大量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在网上观看教师视频课例,浏览教学评论,阅读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科论文等,了解教师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校本学习,还可以发表看法,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讨论。
2、  区域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区域性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不仅是对传统管理形式的挑战,更是对传统管理观念的挑战。将对学校的垂直管理,变成扁平型的共同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的过程,使学习成果在区域内共享,从而达到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而网络建设为区域内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最后做个总结:脱离了教师的专业化就不可能有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脱离了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实践,就不可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化;脱离了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就难于培养名师,更难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北师大  裴娣娜
――---课堂教学改革的立论点:实现学生真实、真正的发展
一、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视角与研究问题的根本转换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经历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演变过程: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讨论的是“一堂好课的标准”。90年代: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进入21世纪研究的主题:对课堂教学教与学的行为分析,探讨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是如何实现发展的。
(一)研究的问题:
1、              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价值取向
2、              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①教学面向生活实际,加强实践性问题②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问题③学科内容的整合和综合问题
3、              课堂教学策略、模式的选择
4、              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
(二)三个方面的根本转换
1、              从关注结果的实效性(分数的高低),进而关注过程的合理性,关注如何实现学生的差异发展
2、              从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分析,进而把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
3、              从评价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而揭示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特色,形成教学的不同流派与风格
二、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争论
1、关于教学的基础性问题。一种看法:基础,就是知识基础。将知识基础窄化为窄各门学科中需要背诵与考核的知识点。另一种看法:批判学科知识的预定性,封闭性,认为应从文本学习转向体验学习。争论的关键是要确立什么样的知识观。
2、关于课堂教学面向生活实际问题。争论点:课堂教学面向生活实际的定位问题;真实性的学习过程,是否只在与现实生活联系中才存在?学习文本教材,是否就是以学生在头脑中“复制”教材为目标,只有面向生活实际才是教学的起点?
3、关于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是传统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应被批判还是学生的基本学习方式之一?探究性学习是学习的“唯一”方式,还是学习方式“之一”?我们的基本观点是,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各有自身的基本特点,不能取代。
4、强调群体发展,还是个性差异发展?
5、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与非指导,强调规范、要求还是自由、活跃?
6、关于班级授课制
7、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强调批判和超越?
8、关于教师主导作用问题
三: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理论探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活动的本质:
观点分歧:①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特殊认识过程;②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过程③是“对话”、“交流”、“沟通”,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过程
2、体现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
基础性、发展性(建构性、生成性、差异性)、开放性、文化性
3、现代课堂教学构建的若干基本问题①(教师主导)学生有效参与问题②与生活实际的联系③预设与生成的关系④群体与个性的关系(差异发展⑤课堂内容人文与科学结合问题⑥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动态的教育资源)
4、现代支撑课堂教学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认识论的有关研究
4、    现代课堂教学的质量观与价值观。教师应有发展意识、反思意识、效率意识、特色意识
(二)实践研究的问题
1、依据学科特点及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如何设计教学过程?①学科教学过程规律(不同学科学习过程特点)②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差异性
2、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①基础知识的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方法学习)②联系生活实际③科学与人文统一④知识的综合与整合
3、如何体现发展性教学策略①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与实践策略)②合作学习(交往意识,角色规范与交往策略)③差异发展(理性分析与主动建构策略)④体验成功(反思、评价与创造策略)
4、评课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
目标:学生学会学习、会创造----理想标准与现实标准(基本标准);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学科特色
四、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现代教学的教学观
1、建构性学习过程:学习情境、先前经验、学习群体→主动构建活动→经验系统变化
2、学习的本质:第一,满足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①构建合理知识结构的需要②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的需要③增强体魄及提高文化修养的需要;第二,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主动构建的过程,能动的改造过程;第三,学习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
3、学习的基本结构要素:目标、内容、条件、方法与策略、反思与评价。
4、学生认识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第一,接受性学习:①以掌握科学知识为基本任务②认识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③学生认识活动的指导性、可控性④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第二,探究性学习:①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③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学的非指导性④对探究性认识过程的关注。
正是将认识与情感、指导与非指导、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动与受动、外部物质运动与内部意识运动、个体与群体等诸因素加以协调、平衡,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认识与发展过程。
5、现代教学观:学习的选择性、实践性、自主性、社会性、创新性。
(二)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社会性相结合
1、“课程文化”核心概念的界定
2、课程文化的内涵(课程文化的存在形态)①多元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②现代学校课程内容文化“仁爱与情感”、“和谐”、“价值与信念”③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实施文化
3、语文、数学学科课程文化研究(课堂教学,应体现不同学科的文化性)
(1)语文学科课程文化研究。第一,核心内涵:理解与交流,批评性思考,审美体验;关键的问题是:规范性与表述性关系。第二,研究问题:①语文学科的文化学特征分析②多元文化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研究③理解与交流方式和途径④如何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⑤审美体验的方式与途径
(2)数学学科课程文化研究。第一,数学的文化性①数学的科学、逻辑语言②基本的思维方式,重要的思想方法(作为一种计数文化以思维为特征)③理性的艺术和理性的精神:坚持探索,富于创新的独立人格;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的批判精神;富于灵感,敢于挑战权威的怀疑精神。④广泛的渗透性和无限的发展性,相对的独立性和自律性。第二,数学课程文化的内涵、特征:审美体验,理性思考,实践创造。关建问题是:确定性与解释性关系。
第三,数学文化建设的理论框架:①审美体验:小学――简单、对称、和谐;中学――完备、统一、奇异。②理性思考:小学――抽象化、条理化、模式化;中学――符号化、公理化⒆钣呕"凼导丛欤盒⊙ЖD―操作、直觉、联系;中学――实验、发散、应用。
(三)研究学生,实施有效的发展性教学策略
课堂上提问次数越多越好吗?有这样一个案例,是对一堂几何课的观察。老师共提了105个问题,其中记忆性问题占74.3%,推理性问题占21%。老师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为较低认识水平的“结构性问题”。学生齐答的占41.9%,教师鼓励、赞赏的占74.3%,打断学生惑消极批评的占13.5%;提问无停顿的占86.7%。练习由低到高,小步、多练勤反馈;7道题31分钟(67%左右)。语言互动分析: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方式。
1、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
(1)理论基础考察-活动、实践与学生发展
(2)主题参与的目标定位:①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使学生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②在学生参与中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3)主体参与的意识与行为表现①渴求(在迫切要求下自主学习)强烈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自信,勤奋,自我反省,自我选择,自我调控及强的内在动力②质疑(带着问题科学地学习强的问题意识,提问、辩论、探究、创新,有较高的思维活动的质和量③活动(从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表现,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自主构建。
(4)主体参与的基本形式及基本过程①基本形式:接受的与探究的②基本过程:兴趣-分析-创意-操作-评价。
(5)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度分析:学生高的参与度,一是能动性,二是全面性。
(6)主体有效参与的基本条件①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②创设问题的情境③引导思路、展示思维过程,使学生有较高的思维活动的质和量④注意个别差异,尤其是对那些主体参与度低的学生⑤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和不断提高他们主体参与的能力。
(7)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参与的现状调查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1)理论基础考察――合作交往与学生发展
(2)合作学习的目标定位: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发展学生主体性。
(3)合作意识和合作的行为:集中表现为社会交往意识,社会角色规范和社会交往技能。①倾听(尊重与信任)②交流(理解与沟通)③协作(互助与竞争)④分享(体验与反思)。
(4)教学中合作交往的形式及类型分析①师生交往:暗示与模仿,语言为中介的交流,情绪感染。教师角色:权威、顾问、同伴②生生交往:交往的条件是个体基本条件均衡,有共同活动,个体交往意识就交往技能;交往的形式有合作式、竞争式、个体式。
(5)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小组构成方式: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成绩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课桌椅的排列有T型、U马蹄型、田字格等。
(6)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及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①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有一定的难度,问题应有一定的挑战性②从处理好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③每个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质量是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基础④小组研讨的民主性、超越性是保证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关键⑤适时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评价。
(7)合作学习一般用于:①处理教材重难点②自主学习,概括知识内容、总结规律,构建知识体系③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④个体与群体学习结合,照顾个别差异。
(四)体现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
1、课堂教学评估要素:目标、内容、策略与方法、能力、即时效果、特色
2、课堂教学评估标准
1.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全面、科学、具体、明确;发展目标:有所体现
2.教学内容
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深浅适度;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
3.教学策略与方法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度;学生合作学习与探讨的实效性学生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
4.教学能力
密度适当;条理清楚;时间安排合理;应变能力强;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语言准确、清晰、生动、板书设计恰当。
5.教学即时效果
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学生善于思考,发言有独到见解;学生的参与活动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6.教学特色
有教改创新;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
3、教学进程与步骤
(1)教学阶段清晰,衔接过渡自然,密度适当。①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提供具体、感性的材料③引导组织学生理性归纳、概括、分析的能力
(2)学生活动设计合理(合理组织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①保证一定的学生活动时间量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③能引起积极思考、好奇心、想象力,学生能提出独到见解。
(3)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特点①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②能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③学生乐于参与,参与形式灵活多样。
(五)研究课堂教学,进行教与学的行为分析——回到原点的研究
1、研究问题:(1)教师对一堂好课的观念与行为分析;(2)学科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3)一堂好课的标准
2、研究方法
(1)问卷。一是选取北京某区9所小学,1所中学,共有中小学教师485人,其中:40岁以下占83%,教龄10年以上占65%,中高级职称占64%。二是选取四川某2个县4个小学2个中学,小学教师84人,中学教师78人。
(2)观课并加以点评。在北京市某区共40节,在四川2县共14节。
(3)总结了27位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74位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
3、初步结论
(1)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教育观念有了较大变化。
第一,关于教学目标:80%的教师认为应全面把握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和方法;98%的教师强调要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几乎100%的教师认为对学科的教学目标很清楚。
第二,关于教学内容。97%的教师表示能尽量提供教科书以外的有价值信息,86%的教师认为讲课内容应深浅适度且有一定的挑战性,87%的教师认为应结合实际。
第三,关于发展性教学策略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关注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反思与体验;
(2)教师观念呈多元化价值取向①对学生课堂讨论是开放式还是严格控制时间?②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是教学的必需工具,还是辅助工具?③探究学习,是一种最优的学习方式,还是学习方式之一?④合作学习是为了换一种方式学知识,还是为帮助学困生?
(3)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存在的相悖①2/3教师认为应照顾学生个体差异,但实施的却是整齐划一的教学②城市地区的1/3教师,边远地区的2/3教师明确表示,课堂教学很难照顾两头的学生③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学方式仍然以系统讲授、做练习为主,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主动探究学习不够④对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原因,教师普遍认为,一是学生厌学,学习不主动,学习习惯差,知识基础差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根本问题。二是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难以进行差异教学、个别辅导。
(4)教师教育观念及行为的主要问题:如何认识学生
(5)关于学生学习状态的估计
北京市某区:
学生学习状态调查
小学16663人次  %
中学1149人次 %
不理解、死记硬背,学习很困难
8
9
能够部分地理解消化,但仍难以跟上正常进度
11
11
用心时能较快理解,但学习不主动,兴趣它移
17
22
能够使新旧知识加以联系,联系实际正确运用知识
35
28
学习中能够提出新的见解
16
18
能够在新情境中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3
12
四川某县
学生学习状态
小学16663人次  %
中学1149人次 %
不理解、死记硬背,学习很困难
19
26
能够部分地理解消化,但仍难以跟上正常进度
21
21
用心时能较快理解,但学习不主动,兴趣它移
21
22
能够使新旧知识加以联系,联系实际正确运用知识
21
16
学习中能够提出新的见解
10
9
能够在新情境中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8
6
4、如何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
(1)创设学习情境,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发现和提出问题。
(2)组织学生实践动手活动,主动探索。
(3)学会理性概括,发展良好思维品质。
(4)师生互动活动。
(5)练习作业的探索性,实践性及开放性。
5、教与学的创新点
(1)教师的教学①渗透美、人文价值②非指导性教学的体现③对课程内容的再创造
(2)学生的学习①自主选择②自我调控③主动探索④交往与合作
结束语: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吕型伟。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对课程改革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摘要)
宋乃庆
一、课程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机遇
实施素质教育是建国以来最为广泛、最为持久的一种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
1、缺乏支撑的素质教育。1985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教委(教育部)就素质教育颁发了若干文件。开展了大量的素质教育实验和理论研究,仅1999年-2005年1月,网上可查询的核心期刊论文就有33463篇。但实际情况却是“素质教育热热闹闹,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其中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支撑系统。
2、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课程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1)课程是学习教育工作的核心,教育教学研究的核心,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2)知识经济社会中,经济的高速增长不再依赖于原始资本的积累和资源的开发,而主要依赖于创新高新技术和知识创新。(3)不少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因为国民素质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3、课程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保障。由于课程改革成为强有力的政府行为,构建了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并以课程为载体在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内外实施素质教育,因此素质教育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二、素质教育思想是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1、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面向全体学生,即从过去只重视少数尖子生到面向全体学生,追求教育的公平;促进全面发展,即从仅片面追求智力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多种的教育思想的贯彻;促进主动发展:有过去学生被动适应到现在主动发展,以人为本和主体性的回归。
2、课程改革必须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体现时代精神;课程应以学生素质发展而非学科为核心;课程改革应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要义。课程的价值:网络学生的发展;课程的目的:培养数以千万计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课程内容:吸收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反映当前我国火热的社会生活,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接受式与探究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三、正确看待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问题
1、2004年7月23日长篇报道“高考刺痛南京”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2005年7月1日,山西榆社县委因本县高考大滑坡,以常委的名义在县电视台发出公告,向全县人民道歉,中学的领导全部停职。另外前不久部分院士对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批评。
2、正确看待出现的问题社会反应:(1)对南京和榆社现象,与其考问教育,不如考问高考制度;另外也确实暴露出基础教育水平不高,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观念落后的问题。(2)对院士的批评,我们认为这是院士的关爱。数学课改的方向是对的,但课改中确实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院士的批评给课程改革敲了警种:进行课改要慎重。要及时研究和纠正在课程改革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问题与偏差(3)理智对待高考。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通道,对高考的关注是近期难以解决的社会现象。但是对现行教育的质量怎样评价必须改革,它已成为影响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四、通过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路
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素质教育通过课程改革得以很好地落实,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方可取得成效。
西南大学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课程目标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课程结构符合素质教育需要;课程内容以素质教育为指导;课程实施以素质教育为主线;课程评价以素质教育为标准;课程管理凸现素质教育要求。
对新课程的几点思考(提纲)
万明春
一、课程自身不完善:
1、总体设计:义务教育与高中未有机衔接;三级课程未真正落实。2、课程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进一步落实到课程资源、实施和评价中。3、课程资源:教材多元化,质量良莠不齐、配套资源匮乏。4、课程实施:教师有待变革教学方式;学生有待变革学习方式。当前课堂教学的时弊:课件+合作+讨论+游戏,重技术轻艺术,重形式轻实质,重激励轻管理。
二,教育改革尚未跟进:
1、培训:重理念、轻操作——理论脱离实际。2、研究:本土的理论研究不够,校本教研不够。3、评价: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学生评价不完善;整个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受社会因素,价值取向,技术因素,体制机制的制约。4、管理:教学管理,人事制度改革不配套。
三、社会保障有待形成:
1、投入问题、用人制度、就业压力等。2、政府价值取向与家庭价值取向很难同一、政府是全民的、分层的区别的,家庭都希望登龙门,抵达社会的制高点。2、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城市;课程改革的最大困难――农村;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症结――社会。
课程改革是理论问题,课程改革是实践问题,课程改革是社会问题,课程改革永无止境。
北京市东城区《学区化管理》和《蓝天工程》经验介绍
毛区长介绍《学区化管理》和《蓝天工程》课题研究的情况。
一、东城区概况:东城区在北京市老城区的东北,面积25平方公理,人口62万,是北京的功能核心区。2004年GDP364.7亿元,人均7065美元,居民可支配收入16705元。东城区是北京主要的政治活动区,天安门、天安门广场就在东城,众多中央、国家、北京市市委政府机关等也在东城;王府井、隆福寺等繁华的窗口服务区也在东城东城还有可供教育利用的众多文化、体育、美术博物场馆,众多的报社、杂志社;东城区的教育有深厚的历史积淀,百年以上的老校就有28所,蔡元培、鲁迅、老舍等著名人物都曾在东城学习或工作、任教。东城区还是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发祥地,景山学校、2中、5中171中、史家小学等更是践行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品牌学校。经过调整,现在东城区共有小学47所,中学30所,还有许多校外教育单位,共有师生9万人,教育经费政府直接拨款5.9亿(2004),年增长12%。
二、实施学区化管理和蓝天工程的背景。东城区虽然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但仍然不能满足人民对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为有三个矛盾阻碍了教育的发展:第一,人民对优质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东城区人均收入较高,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得到较好的教育,但东城区各个学校之间在设施、设备、师资等条件方面差异巨大,于是择校热愈演愈烈。第二,投入虽多但仍然不足。由于教育发展强烈依赖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有的学校已经达到有专用教室、游泳馆、专用活动室的水平,但有的还在平房里上课,而政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状况。三是教育资源的短缺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存在。一墙之隔的两所学校,一所学校的设施空闲着,另一所却没有设施可使用。许多校外的教育资源也不能充分利用。
三、学区化管理和蓝天工程是区政府着力推进的工作。教育是加速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降沉重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主要手段,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因此,第一,我们把教育发展定为我区5年发展规划的6个突破之一。第二政府要把方向、定规划、抓改革、促质量、重人才、实投入。第三,教育发展涉及面广,只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要统筹各方面的资源,保障教育优先发展。财政要加大投入,人事部门要在编制,体制改革上支持教育,区内所属的各类可供教育服务的设施要无偿或优惠像学生开放,等。第四,用改革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去年下发的文件,体现了我们的总体思路,包括布局、人事、办学体制、财务、课改、教育评价、激励机制等内容。市政府批准了我们的决定,并确定我区为教改实验区。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的改革贯穿两条主线: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要求树立公共教育资源的观念:所有公立学校的资源都不是一个学校的或校长的,要为全区共享,区内可供教育的资源要为学生无偿或优惠开放,不属于区管辖的教育资源,要做好协调,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在优质均衡发展方面我们进行了5方面的工作:1,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强弱联合,扩大优质校的容量,供调整了35所学校;2、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注重改善普通校的办学条件,共投入2.28亿,进行专项改造、危楼改造等。3,实行学区化管理,实现校际之间设施、人力、课程资源的共享;4,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人力资源的优质均衡。5,实施办学条件达标工程。这五项措施中,实行学区化管理是投入少、不影响大局,花的时间少的一项减少差异,实现教育资源均衡的好办法。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也做了5项工作:1、启动数字德育、建立德育工作体系及举办大新活动等措施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2、实施蓝天工程,建设没有围墙的课外活动校园。这项工作投入少见效快不影响大局,但学校自身办不了,需要政府协调;3、大力推进课程改革;4、抓好教育科研,多元智能理论时间研究等多项课题已经获得成果;5、建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使每所学校都办出特色,都有发展空间。
教委副主任李毅:进行学区化管理,实施区域内资源共享
一、背景思考和理论依据。经过若干年的改革,东城区的教育在消灭基础薄弱校和实行强弱联合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现在遇到了新的瓶颈。1、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资源的整合模式要有一个创新。学校面临内涵发展,教师面临专业化发展,都需要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靠原来的1+1的模式不行了。2、如何解决教育资源存在的浪费与不足同时存在的矛盾,我们提出提高资源应用效率,办节约型教育。3、要平抑一些诸如择校、补课等瓶颈问题,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解决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于是我们提出了新星学区化管理的概念,是一种亚单元结构的管理模式。其理论依据一是区域规划理论,二是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三是组织行为学理论。我们这样做是对条块分割、系统割裂的一种根本的变革,但在实施中却是间接的。在层次上,它处于区域和学校之间、在内容上处于区域内全部教育资源和学校单一的教育资源之间,在管理上处于区域条块管理和学校内综合管理之间。
二、内容与支撑体系。根据东城区内教育资源的类型及优劣,划分成5个学区,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对三项资源进行整合:硬件资源(设备、设施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整合的结构和目标是逐步实现以区域为单元的教育教学组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学校之间、学段之间(中小幼职成)、系统之间(教育系统和其他系统)的传统的壁垒,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半年的试点,我们已经建立了4个方面的支撑体系:一是确定规则。仿照世贸组织的模式和协定的描述,搞出一个“学区资源共享协定”,区域内所有的教育机构和有教育资源的单位在上面签字,共同遵守。二是构建平台。在东城区教育网上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网,形成一个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上并没有真的资源,但有整个学区的教育资源的状态和索引。任何一个学校都可以在网上公布自己的可供共享的资源,也提出要寻找的资源。三是流程的再造。这是运行机制的一个管理上的创新。体现的就是亚单元的管理结构。在网上将自动记录:某校成功地提供了多少资源(达成使用)、成功享受了多少别人的资源、提供方和使用方交互评价的满意度等。这些都作为教委评价的依据。四是制定运行的评价激励奖励机制。这是一个推动整个工作的关键。1,评价机制。三个指标:资源存量评价:申请提供了多少资源、达成活动了多少资源;资源共享流量评价:创造一个“人时”的概念自动记录,硬件权重低一点,人力权重高一点;交互评价,主要是信誉度的评价。2、激励机制。教委将资源共享纳入学年对学校、校长的评价体系中;对提供方和利用方都奖励;根据达成率确定新一轮资源的配置方向。
蓝天工程课题经验介绍
一:背景。一是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加强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二是东城区进行课外活动的优势和问题。东城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优势是 ①课外教育资源丰厚②课外教育活动领导体制比较完善。③学校课外活动具有一定基础。东城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中小学生可自主支配的课外活动时间有限且不能有效利用。学生课外活动难于实施最大的瓶颈是时间的协调与分配。中学生面对中高考的压力,课业负担过重。小学生家长智力投资过热,缺少对孩子人生成长阶段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中小学生缺乏固定的活动场所,对于有限的课余时间,不能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主要在家中度过其课余时间,学龄阶段应接受的必要的公民社会化教育不够。②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资源未能有效利用。③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的形式单调,缺乏导向和服务
二、蓝天工程的基本内涵。蓝天工程是以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目标,以遵循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贴近未成年人生活和实际为导向,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突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还青少年一片蓝天。通过突破校际、社会教育资源之间的壁垒,统筹、整合区域内外的教育资源,建设一个没有围墙的课外校园,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建立一个资源库:资源库是虚拟的。它只是区内各种课外教育资源的目录,是在协调、签协议、登记上网中完成。
(二)、印制一本活动手册:发给学生人手一册,上面有活动场所、活动内容、活动办法的介绍等。
(三)、建立一个管理信息平台包括每个学生发放一个课外活动卡,只要凭卡就可以到任何一个资源库包括的单位去进行免费或优惠的课外活动;包括一个活动网,即把资源库的内容上网,供学生查阅信息。
(四)、成立一个专门管理服务机构,叫“青少年课外活动指导服务中心”,其主要职责是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统筹规划、设计推介、指导联络、组织管理、服务评价。
(五)         建立一套评价体系。本评价指标体系即时对学生课外活动情况进行量化统计,定期对学生的课外活动、学校的组织管理水平做出等级评定,并适时对资源单位提供的服务提出可供参考的改进意见。
1、         评价对象:一是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二是对学校组织工作的评价;三是对资源单位的评价
2、        评价方式;“只奖不惩”的奖励办法。一是对学生的奖励:课外活动积分排行榜展示于门户网站。积分达到规定要求,社会实践合格。颁发课外活动“千、百、十”工程,即 “课外活动之星”的铜、银、金奖。二是对学校的奖励:课外活动先进校以及课外活动优质资源校称号。三是对资源单位的反馈:公布“资源单位人气排行榜” 展示于门户网站。
三、经验总结和家长反馈
(一)经验:一是领导重视、策划周全。资源单位领导对“蓝天工程”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活动的开展和落实,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计划得以实施的保障。二是双赢互惠、良性循环。三是能有效的利用自身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四是以学生为关注焦点、活动内容丰富。
存在的问题,一是技术系统有待完善。二是宣传推广有待深入。三是接待服务有待周全。
(二)         从家长座谈会和暑期电话记录显示,家长们一致认为“蓝天工程”的启动非常好,初衷很好,希望能够在暑期试运转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形成一个深入的、系统化的工程。很多家长表示,现在应试环境下实施“蓝天工程”有一定难度,但“工程”的实施对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非常有意义,希望“蓝天工程”能坚持下去。家长们认为,现在孩子的道德素养的提高非常重要,“蓝天工程”的实施应该是一个导向,应该能够引导学校、教师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同时,家长们也反馈了一些实际的困难和困惑,即家长没有时间带孩子去活动,现在应试压力很大,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活动,即使家长深刻认识到课外活动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但没办法。
专家点评1(陶西平)东城区的报告在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有三个问题:观念、目标和制度设计。东城区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以教育科研为龙头来推动的。如,他们有两个重要的科研课题:一个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研究”,一个是“尊重教育”的研究。前者要解决的,是学生观、人才观的问题,从理论上解决了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问题,后者解决的是“教育观”的问题,教育归根结底是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尊重。这是两个很先进的教育理念。
东城区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优质,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就是使全区所有的学生在享受基本的均衡的优质教育方面得到相同的待遇。这个目标十分明确。
东城区在制度设计上把握了体制的现代化。他们的学区化管理和蓝天工程突出地表现在实现了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共享,区域资源共同体的建设、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这个制度落实了,就可以用较少的投入和较少的时间实现教育的均衡,制度化也避免因领导人的变更使教育发展出现断裂。
最后,东城区党委和政府加强对区域现代化的领导,把教育现代化看成是实现区域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并把它做为重点。他们关心教育尊重教育,区的主要领导直接抓,特别是体现在教育区域化管理的统筹协调上。没有区委政府的参与,是很难打破现行的条块分割的,这也体现了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有人说东城区的经验不好学。当然,他们的物质基础许多地方达不到,但这种理念,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完全可以借鉴的。
专家点评2:顾明远
当前教育的问题,一个是均衡,一个是竞争太激烈。东城区的经验对解决这两个问题都有帮助。现在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还是资源短缺,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在这个前提下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因为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学校都拉平了,都一样,但学校之间怎么沟通,实现资源共享?东城区提供了经验。这不仅是发达地区可以做,欠发达地区也可以做。资源多了多共享,少了少共享。欠发达地区也有资源相对富裕的学校和差的学校。一个学校可以帮助另一个学校、享受优质资源的人就多了。优质资源多的学校帮助别人也不是简单的奉献和付出,他们在与别人合作的同时自己其实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也是东城区经验说明了的。
政府在这个工程中是起了关键作用的。教育是公共事业,只有政府出面,许多事情才能协调才能把其他社会上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在中国,政府的作用大。这是中国特色。
最后我讲三句话: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实验探索
吕传汉:时代需要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素质就是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前提就是必须“有问题”。从数学来看,问题是其发展的动力和灵魂。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一)两个观念(1)加强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2)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就是课堂教学行为决定教学改革的成败。
(二)实验的导因(1)我们曾在1997-1999年期间邀请过许多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数学教学进行过若干次研讨,大家认为,传统的数学教学,其优点是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取大量知识,学生的解决问题、特别是解题的能力强。但由于普遍采用教师单向注入、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因此其缺点也是明显的:课堂呆板,思维不主动、不活跃,问题意识很差,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2)在同一期间,我们也对比着研究过外国(主要是美国)中学生。结果发现,在数学解题能力方面,计算能力方面我国学生高于美国,但美国学生思维活跃,提出问题、直观猜测能力比中国强。(3)由此,我们感到,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要加强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时代需要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关键是要有问题意识。我们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为改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这样,在保持我们自己教学优势的同时,又弥补了不足。
(三)理论依据(1)唯物辩证法基础。“情境-问题”教学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一原理,通过教师积极创设数学情境并加以适当引导(外因),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内因),从而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且始终认为“学”是“教与学”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教”的一切目的是促进“学”,是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和思维潜能。(2)系统科学基础。系统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按一定结构、层次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与外界不断发生关系和交流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的效能大于其组成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情境-问题”教学强调四个环节――“情境-提问-解决-应用-情境-提问-解决-应用……”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紧密联系,它是一个首尾贯通、不断延伸和开放、动态的教学系统。(3)数学哲学和数学教育哲学基础。数学发展史表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传统数学教学长期忽视提出问题,“情境-问题”教学弥补了这一缺陷;传统数学教学是“师问生答”的单向交流方式,存在教育中的“不平等”。“情境-问题”教学改变了不平等、不对称的师生交往模式,建立起“师生互问互答”的平等双向交流环境。(4)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一是“情境认知”理论。情境是认知的重要外部环境,因此创设情境至关重要;二是“问题性特征”理论。思维产生于问题,又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情境-问题”教学符合人的思维的问题性特征。三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即“踮着脚能够着”。情境的创设并非遂意,必须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以便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和兴趣穿越这个发展区。四是“构建主义”学习观。在进行“情境-问题”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等待知识的传递,而是基于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汪秉彝:我们的实验于2001年在西南地区300多所中小学展开。五年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简称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教学模式的概况、实施原则、策略和反思介绍如下。
一、概况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基本模式。该模式由四个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节组成,其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其核心是把“质疑提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其内在联系是:设置数学情境是前提,提出数学问题是核心,解决数学问题是目标,应用数学知识是归宿。
简言之,该模式就是“以数学情境为基础,以数学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二、实施原则与策略
1、课堂教学基本要求。①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②精心创设数学情境,注重数学情境中数学信息的发掘与分析③善于引导、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特别关注学生独特、奇异的提问与回答④追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新意和不断探索多种结题策略⑤处理好以启发式为中心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的运用⑥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自尊心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⑦教师摈弃惟我独尊,开展与学生合作的教学。
2、教学基本原则。①面向全体学生②以提出问题为中心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④帮助学生矫正、解惑与启发式讲解相结合⑤重视学生学习中的情感体验⑥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3、教学的基本策略。
(1)教学策略①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践创设恰当数学情境②铺垫、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③适当处理学生提出的超前的、难于解答的和偏离目标的问题④不急于解答,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促进合作学习⑤关注解决问题和数学知识应用的策略⑥设计、布置适当的课堂情境作业,让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探究⑦精讲善引重在引导思考⑧重视回顾、总结与反思,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2)学习策略①深入情境,仔细观察,提取数学信息②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提出问题③积极互动,合作探究解决数学问题④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加强数学应用⑤巩固知识、反思过程,完善认知结构
(3)评价策略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意识、情感态度发展和思维状况等②重视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提出问题的深度与价值、分析解决问题的角度、表达解决问题过程的清晰、简捷程度及反思④评价方式多样化书面开闭卷、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讨论报告、撰写小论文等⑤定性(评语描述等)与定量(等级制或百分制)相结合
4、创设情境的原则、方法、形式与取材来源
(1)创设情境原则①服务于教学目标,围绕特定的知识点②符合学生年龄及思维发展特点③具有科学性、探究性、趣味性和发展性④源于学生生活⑤激发认知冲突⑥注重实效,忌讳哗众取宠。
(2)创设情境方法①借助实物、图片、模型、多媒体手段,现场实验或演示②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或隐藏在课本中“矛盾”的事实、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③给出学生运用现有知识难以正确完成的作业④叙述或再现科学或数学发展史中的事实⑤对学生的典型错误分析。
(3)创设情境的形式①生活与操作情境②故事与史实情境③悬念或矛盾情境④游戏或竞赛情境⑤类比或猜想情境⑥音像动态情境
(4)情境取材来源①现时社会人们关注的问题②生产生活中的问题③数学史实、中外名题、例题习题、升学题、竞赛题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中的问题⑤随着年级的增高,更多地来源于数学自身和探究中引发的新的情境。
5、提出问题的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①使学生了解问题,激发动机和信心②引导学生挖掘、发现和分析情境中的信息和内在联系,激励猜想、探究和独立提问题③教给方式方法④注意围绕目标。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策略①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②让学生根据老问题的结构编制新问题③给定一组式子或图形,让学生既创设情境又提出问题④循序渐进,从模仿到在合作讨论中到独立自主提出问题⑤强化学生问题的提出意识。
6、解决问题和应用的教学策略
(1)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①精心选择学生提出的问题②不直接把解题过程呈现,而是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③注意思维策略的训练和掌握,鼓励多样化的结题策略④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现相关问题,把已经解决的问题作为新的情境,经反思提出更深层问题。
(2)数学应用的教学策略①创设与生活相关的应用性数学情境②强调对应用情境的结构分析③注重提取应用情境中的数学信息④强调数学应用的情境多样化⑤在数学应用基础上新的应用性数学情境。
三、实验效果
(1)提高了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2)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3)培养了学生的非认知品质-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缓解其数学焦虑。
(4)有助于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
(5)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可行而有效,易于为中小学教师操作,易于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四、反思
1、关于教学模式。不应拘泥于一种模式。既可以是“情境-问题-讨论-评价”,也可以是“情境-问题-反思-问题”,或“问题-讨论-讲授-问题”、“讲授-问题-讨论-反思”等。学习、借鉴、研究模式,然后突破模式,超越模式,最后达到无模式教学。
2、总结出一些基本教学理念。①数学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没有问题就$创造②重视数学情境的创设-问题总是产生于一定情境③重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习总是发生在问题情境中④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⑤重视以问题驱动教学-带着问题在课堂学,带着问题走出课堂⑥重视启发式讲解⑦重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⑧重视学生的“数学获得”-既要掌握有关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又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3、应进一步探究的问题①如何理解和科学设计“数学情境”②一个良好的数学情境标准是什么③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提出的相关因素分析④如何科学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⑤如何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⑥学生数感、符号感与提问题相关性分析⑦学生提问题与经济、文化背景差异性相关分析⑧一章节中情境问题教学总体设计研究⑨用本模式开发校本教材的探索⑩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究⑾提出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相关性分析⑿应用情境问题教学理念改进课堂讲授式教学⒀如何将启发式融于问题情境教学中⒁如何在情境问题教学中把握教与学的探究点⒂如何以问题驱动教学活动⒃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⒄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专家点评1:(郭永福)吕传汉教授、汪秉彝教授他们《数学“情境-问题”教学> 课题组的介绍,是关于学校内涵发展的问题,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立足于中小学课堂,提出该模式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核心是把“质疑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全过程;内在联系是:设置数学情境是前提,提出数学问题是核心,解决数学问题是目标,应用数学问题是归宿。我认为这是符合数学规律的。他们长期深入教学第一线,精神可嘉。我认为,该课题的优点,一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能从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三是参与实验的教师,研究意识、专业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四是为广大教师找到了一个易于推广、易于掌握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这个模式也可以在其他学科应用。五是坚持唯物辩证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探索加讲授,运算能力加问题意识,克服了当前课改中出现的片面性。
今天我们借此机会,隆重向大家推出吕教授他们的《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
专家点评2(宋乃庆)首先,郭老师的提议我赞成,这个课题的成果值得推广。吕教授、汪教授多年深入中小学第一线搞实验,取得了令人信服的值得学习的成果。按照顾先生的三句话,他们是在不断地学习、改革和创新中求发展,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结合中小学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我现在从数学的角度谈四点:第一,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使数学教学回到了数学的本质特征,提出问题是数学的本质特征;第二,该实验源于教学的实际,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启发下,从中国实际出发,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忽视提出问题、忽视知识获得的过程的弊端。第三,有助于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者结合起来;第四,反映了数学改革发展的要求,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提出问题作为课题实验的基本目标,体现了数学改革的方向。
另外,从课程与教学论看,该模式一是具有时代性,对现在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示范的意义;二是创新性,在继承传统教学中好的因素的同时吸收发达国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优点,是针对传统教育弊端提出的改革,在理念上是个发展。三是可操作性。四是具有很大的可迁移性。
值得商讨的是理论研究还要继续深入,如何评价,情境如何控制,等。
专家点评3(黄翔)谈三点。一是突破点选得好,选准“情境”。传统的数学教学容易被数学的逻辑性束缚,通过情境,活跃思维,提出问题,这是很好的。二是关于数学情境,荷兰提出现实数学,美国提出“12个探险故事”,贵州师大另辟蹊径,从提出问题开始,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从研究方式上,注重个案和案例。三是配合了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为国家修改课程标准提供了实例。即是否可以把“提出问题”作为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培养目标?课题中的许多教学策略,通过实验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建议:情境和情景有区别。情境更宏观一些,包容量更大。情境更重要的在于创设,在交往、互动中生成,通过多种途径、手段生成。
(注:这是第十八次学术年会资料的整理稿,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