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妻途 番外余姗姗: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变革:慈禧太后远胜光绪皇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0:17:05
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变革:慈禧太后远胜光绪皇帝

2011年04月13日 09:09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I.T.赫德兰

字号:T|T
2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在戊戌变法中,慈禧太后几乎断送了性命和权力,但是她也从戊戌变法中收获良多,她开始变成了一个支持革新政策的人。事实上,她远远胜过她的外甥光绪皇帝。“太后万岁!”“太后将来会登上大位!”

本文摘自《权谋档案》,作者:[美]I.T.赫德兰,翻译:王秀莉,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在戊戌变法中,慈禧太后几乎断送了性命和权力,但是她也从戊戌变法中收获良多,她开始变成了一个支持革新政策的人。事实上,她远远胜过她的外甥光绪皇帝。“太后万岁!”“太后将来会登上大位!”在她的一生中,人们全都指望她来不断地推进她非常热心支持的目标。她牢牢地掌控着权力,她的涌起国说,敢于引导国家的战车驶上一条从来都没有走过的新路。她知道,她可以依靠那些总督和巡抚的支持,这些人都是她亲自任命的。她也知道,改革的精神已经传遍了这片大地,百姓都会从心底支持她。——W.A.P.马丁《中国的觉醒》

1902年6月,宫廷刚刚从西安返回北京,北京各个驻华使馆的很多女士都收到了一份邀请,请她们入宫觐见慈禧太后,并且出席宫廷宴会。女士们于是来到一处公使馆商议如何应对。这次会议非同寻常。很多人没有什么特别目的,只是想进宫看看而已。有一两个人曾经进过宫,但是她们却也没有参加过觐见仪式。其中有些人经历过1900年时期的义和团运动,看到过从皇城上探出来的枪炮,向英国公使馆狂轰滥炸,那年6月、7月、8月当中整整八个星期的时间,他们被困在公使馆中,哪里也去不了。这些人心中满是仇恨。其中有一位夫人因为她在此期间的勇敢表现而受到了她的政府颁发的勋章。当时她与丈夫待在防御工事上,一颗炸弹飞来,房屋崩塌,墙壁倾倒,她的丈夫被埋在了废墟之下,然后第二颗炸弹爆炸,又被从废墟下炸飞了出来,居然还没有受到什么伤。这些女士当中有一些是新来到北京的,没有过这些痛苦的经历,不过却听说了很多慈禧太后的事情,总之,她们全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这位被她们称为“母龙”的人物。

主持会议的人是这些公使夫人中在北京居住时间最久的,可以说是一个元老,她担任会议主席,第一个要决定的问题就是以什么方式进入紫禁城。没有费太多唇舌,她们就决定使用轿子,因为坐轿子是最体面的,在中国只有贵夫人才可以坐轿子。然后主席问大家关于觐见的次序。有一个夫人提议说,没有必要过于讲究这些,大家一起上前就可以了,这样没有什么次序和优先,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见太后,观察这条母龙,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另一个夫人却说:“现在6月的天气,热死人了,周围有那么多护卫,最好还是和太后保持一定的距离比较好,否则我们肯定像掉进了热锅里一般。”

对于这些建议,主席似乎有些焦虑,不过,她毅然保持着镇定和威严。这时,一个温柔的声音说,按照传统,在会见中,所有的人都要对坐在宝座上的人保持恭敬的态度。“恭敬!”一个愤怒的声音打断了她,“更应该让她跪在我们脚底下祈求我们的宽恕,他们曾经拿枪炮对付我们,还想让我们对她恭敬?”不过,最后还是决定,外交使节在宫中接受朝见时采用什么礼节,她们这次进宫就采用什么礼节。我在这里写出这些细节,是为了说明这些驻北京的公使夫人们在第一次会见之前都是什么样的态度。

“几天之后,我们跟随一大队穿着华贵的格格们进入大殿,一切都与事先想象的不同。我们看到慈禧太后坐在一个高台上的宝座之中,皇上坐在她的左边,一些军机大臣跪在她身边,而引我们进殿的那些高贵的格格们跪地请安,我们全都忘了几天前在开会的时候表达的仇恨,全都因为周遭的环境和太后本身的威仪而心生敬畏,我们不自觉地按照觐见皇室的传统向她三鞠躬。我们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这个坐在宝座上的威严的女人,全身都透着一种帝王之气。她的双手掌握着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的命运。她睿智的黑眼睛仿佛可以看穿我们的心思,她也的确非常骄傲,看一眼就能把眼前的每一个人的性格都看透。”

等公使夫人们按照各自的身份站定后,那位资格最老的公使夫人出列,向太后行礼问好,宝座之上传来了非常亲切的回答。接着,有司仪一个个地报出每个夫人的名字,报到名字的夫人便正式登上高台,来到宝座前,向太后行礼,太后伸出手与其握手,然后便走向左侧,以同样的方式向皇上行礼。

这似乎就是慈禧太后改革宫廷传统礼节的开始,在此之前,她一直垂帘听政,不得不从幕后发号施令,完全在世人的眼光之外,而她也无法了解民生的疾苦。那时,人民和国家一直受到传统习俗的束缚,但是从她开始,她的私人仪式和典礼开始变得为人民服务。说得诗意一些,她似乎觉得“规矩尽管很好,但是却从来不害怕打破其对其他灵魂的束缚,规矩不是为了个人设立,但是却应该为个人服务。”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