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娜刘烨:钱眼里的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20:30:45

钱眼里的教育

久负“人民公敌”“开发商走狗”盛名的北师大教授董藩,近日因其教育言论再次变成舆论焦点。董藩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并对研究生提出要求: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详细】

40岁,4000万身价,董藩完全以金钱作为价值取向,这一点,与10年前发表“读书为挣大钱娶美女”言论的尹健庭有着异曲同工之效。差别仅仅在于,博导董藩“功成名就”,而尹健庭只是湖南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董藩具体量化了成功标准,尹健庭只号召学生“挣大钱”。…【详细】

当“赚钱”由一种社会思潮演变成一种教育理念,当肩负“教化”之职的人民教师公然教育乃至“诱迫”学生“赚大钱”,这个社会还有救么?

俗人教师尹健庭:书中自有黄金屋

重执教鞭的尹健庭在为学生讲课
读书上学就是为了赚大钱、娶美女

2001年,46岁的尹健庭在教学过程中发出“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的怪论,一时间,尹健庭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的新闻人物。

2001年8月31日,株洲市教育局作出了“株洲市内的所有学校不聘尹健庭当教师”的决定,虽然一年后株洲市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撤销株洲市教育局的处理意见,然而尹健庭仍然无法在株洲的学校谋到工作。

尹健庭至今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认为自己说了“实话”,甚至把自己比作《皇帝的新装》里那个说真话的孩子。他辩解说:“中国人一向是虚伪的,明明心里想要,偏偏嘴里不说,常拿大道理哄人……,所以我说了真话,也倡导孩子们说真话”。他还因此写了一篇《读书为了挣大钱娶美女有何罪》的文章…【详细】

尹健庭老师将要“迷”到何时?

一个人抽烟成癖,不影响他对于“吸烟有害健康”这一真理的认同,否则就说明他是一个不具常识的人。“读书为了什么”与“读书应该为了什么”,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而后一个问题则涉及“道德”、“文明”的常识,而恰恰在这里,为人师的尹健庭犯了常识错误。

“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好多人都说是中国的一种文化传统。其实非也,自古以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都主要作为一种事实判断,而当它作为价值取向时,则总是自惭形秽的——这并不是由于道德规范下的被迫,而实在是一种起码的道德自觉。道德有层次、有标准,尹健庭作为教师,不应在课堂上宣扬低层次的需求——这与表达的权利无关,而与职业操守有关。如若说“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确实是其本人的道德判断,那就证明尹先生缺少应有的道德常识。…【详细】

商人教师董藩:道德不是一种专业

出席某房地产论坛并发言的大学教师董藩

面对网民的大量意见,董藩连日来在微博上共发表了几十条回复,进一步表达了观点,其中一条是:“商科教师的成功就在于培养出一批企业家。房产课堂上讨论的就是投资、收益、经济增长、财富增值等,不讨论人生价值、道德等。”

在学言商的4千万教授

“中国的房价真的不高”、“未婚同居刺激购房需求”、“所有反对房地产复兴的想法都是危害国家利益”、“反对房地产复兴=反人类”、“没有房地产业不能救中国,而且房地产业正在拯救中国”、“如果没有房地产,中国就保不住”,这些话都是董藩作为专家在各大地产论坛或地产年会上的发言。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不把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却热衷于参加各种房地产论坛或峰会,丧失了学者应有的中立性,这本身就值得人们思考。…【详细】

学经济学就一定要经商发大财?

教育最大的成功不在于将受教育者塑造成某种类型的人,而在于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各种可能性——有人的会成为学者,有的人会成为商人,有的人会成为技术工人——即使是专业教育也是如此。因此,衡量受教育者未来成就的标准,应该是看他们在各自所在的岗位上能否做到最好,有没有做出足够大的成绩——很显然,在这里,财富的多少绝不能成为唯一的标准。…【详细】

4千万的身价与4千万的境界

董藩说,“经济学教授是教别人致富的”。那我们来看看人家的经济学教授是怎么说的。“我是一个传道者,传播经济学是我的责任。你们年轻的学者必须要忍受寂寞和孤独,潜心研究经济学,并且要抵挡各种诱惑,切忌急功近利,要知道,研究经济学的机会成本是很高的。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才能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这是英年早逝的法国经济学大师让-雅克•拉丰来中国讲学时的告诫。“我们始终以造福社会为己任,致力于推动具有创造性的教学科研活动,培养足以担负起国家和未来的新时代人才。”这是成就了四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日本名古屋大学校长的话。我们从中没有看见那个晃眼的“财”字。…【详细】

董老师的学生能回去看他吗

作为教师,如果不能桃李满天下,那么不误人子弟好歹也是一种善良。“没有4000万不要来见我”,这是在多么赤裸裸地向学生灌输浮躁和功利,灌输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我总觉得,一个教员,是没有资格在课堂上向学生提这种要求的。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享受到学生毕业多年后还记得你、还会回来看你的荣耀。只有那些在学生学习时真正关心过他们,以渊博的学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以高尚的品质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以博大的胸怀关怀过学生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详细】

尹老师与董老师,谁能当得起“为人师表”

行为万世师,教师要有这个理想追求
两位老师的言论反映出某种共同信息

司马迁曾说:“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人,只有经济独立才能人格独立,能挣钱养活自己是第一任务。钱与理想是相辅相成的,但钱不是理想的终点。罗素讲,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但很显然,支撑我们信念大厦的素材已太过单一。尹老师和董老师只不过把这层浆糊纸捅破了,就当是又一个新装故事里的小娃娃吧。…【详细】

教师行为“合法”或“基于国家政策”就够了吗?

尹健庭一审胜诉,打赢了官司,但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一审胜诉只能说明一审法院对株洲市教育局超越行政职权的违法行为作出认定以及对该教师合法权益的保护,而并不等于认可该教师的教育观点和师德言行。因为教师的教育观点和师德言行应由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调整。尹健庭这样教育学生也不能仅凭《教师法》第七条(教师在学术活动中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以教师的言论自由得到辩解,因为这能仅仅是学术问题吗?更应该说是一种道德观念问题。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其行为仅仅合法是远远不够的。…【详细】

有人说,董教授试图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是基于国家政策,立足市场的专业型人才,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一如董藩所说,“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这样的表达让人觉得,如果没有足够的金钱,似乎对社会就没有能力做出更多的贡献。然而,如果要谈论贡献,这里需要更多元的价值,比如运用专业知识去帮助弱势群体,创办社会企业,或者运用商业技巧来运行一个非政府组织,这些都是对社会产生正面效应的行为。基于国家政策培养“4千万身价专业型人才”的认识,显然太多狭隘。…【详细】

教育的危机

未来教育路在何方?每人都在问
教育危机的本质是精神和信仰的危机

1980年,以潘晓笔名问世于《中国青年》的那篇文章《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被视为当代中国信仰危机的一个象征。当少林寺成为商业集团、国学大师成为时尚派对的宠儿,当人们开始追忆思想单纯的年代,又有传媒在面对金融危机时提出了“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精神和信仰的危机”的观点。在金钱至上、信仰缺失的年代,“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没赚足4千万不要来见我”这类表面庸俗背后率真的话,未尝没有让人反思之处。…【详细】

“知识分子”将把中国的未来引向何方?

必须看到的是,公然以金钱的标准界定知识分子的成功与否,纵比历史,横比国际,都是不多见的。也许有人这样想,但敢于这样说的却未曾听闻。可以说,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对知识的效用和知识分子的尊严都有着“很文化”的标准。…【详细】

中国知识分子一向深具社会责任感。从前的士大夫阶层自许“士不可以不弘毅”;“五四”之后,现代知识分子阶层更以救亡和启蒙为己任,推崇“德先生”与“赛先生”——这样一些中国的志士仁人花了一个世纪才使之深入人心的现代观念,如今在有的年轻的知识分子中却有渐渐式微之嫌。…【详细】

十年过去了,“一切向钱看”的思维,已经从中学渗透到了大学。昔日的中学教师尹健庭“大钱”“美女”梦只圆了一半,而今天博导董潘则依然在固执地坚持着他的“4000万”。喜乎,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