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正岩常秋月有孩子:“中国通”加藤嘉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8:48:05

“中国通”加藤嘉一

我争夺到一点话语权 但不知道这是福是祸

类别:社会民生   浏览量:546   版次:AA07   版名:城事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4-18
作者:马强 靳颖姝    摘要:在北大留学的日本人加藤嘉一这几年越来越红。他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数达43万人。这个身材颀长据称有185厘米的日本青年在中国摸爬滚打了8年已然是“中国通”,靠电视评论员、专栏作者等身份频频亮相逐渐进入中国人视野,成为中日民间交流很耀眼的“传声筒”。
(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加藤嘉一在宾馆阅读。

    很多年轻人羡慕我,但我走到今天,虽然争夺到一点话语权、一点名气,但我不知道对我是福是祸。以从政角度看,这样是不利的。经常批评日本政府和公权力,常得罪人,还不如拍马屁或者沉默。(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我认为,这是一种宿命,从政是最适合我的路。我的一生都是逆风前行,困难并不是退缩的理由。

    在北大留学的日本人加藤嘉一这几年越来越红。他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数达43万人。这个身材颀长据称有185厘米的日本青年在中国摸爬滚打了8年已然是“中国通”,靠电视评论员、专栏作者等身份频频亮相逐渐进入中国人视野,成为中日民间交流很耀眼的“传声筒”。加藤嘉一正在享受成名带给他的自信与荣誉,但他也因此停不下来,必须承担成名带来的各种争议与压力。

    4月15日,从日本地震重灾区“体验”归来,加藤嘉一从北京飞赴广州参加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讲述“亲历日本大地震”,在此期间,他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加藤对广州评价很高,因为“这里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是孙中山呆过的地方”。他说这里的社会环境包容自由,生活悠闲舒适。当得知日本驻广州领事馆的某位副领事要旁听他讲座的时候,淡淡一笑说:“这没什么,这样身份的人我认识很多。”

    1984年4月28日出生于日本伊豆,加藤嘉一曾有20多种不同身份的名片,现在他常用的名片上,只有简单的4个毛笔字“加藤嘉一”。他希望别人记住“加藤嘉一”四个字,甚于其他一切头衔。

    在凤凰卫视、央视等电视媒体频频出现,大大增加了他的知名度,以至于在广州街头喝茶都有市民认出他。在电视上,他思维敏捷、口若悬河,对中日关系、中国问题有独特的见解。

    他是专栏作者,给《南方周末》、FT中文网、《看天下》杂志等供稿写专栏,每个月至少25篇。

    在这之外,北大硕士生毕业后,加藤嘉一成为北大朝鲜半岛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日语老师、业余主持人,他还曾是专业长跑运动员,参加过日本全国大赛。他也当过电影副导演,在电影中曾掌掴女主角黄圣依。

    因为经常批评日本政府以及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他被称为“日本版韩寒”。当然,他更希望自己的身份接近“现代版遣唐使”———可以为两国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坎坷的成长“别轻易以为有明天”

    加藤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凌晨4点起床跑步10到15公里,吃早餐后开始写作、发邮件,白天接受采访或者参加各种活动,晚上7点收看《新闻联播》,晚上8点开始看书,晚上11点睡觉。“我一年平均要看300本书,接受300次采访,”加藤称。

    在加藤的世界里没有娱乐,作为“80后”,他从不跟同学一起唱K喝酒,连电影也很少看。他一切的努力,其实都源于坎坷的成长经历。

    “农三代”加藤3岁就开始种地。13岁那年,加藤父亲的公司破产欠下很多外债。没钱交学费,加藤开始送报纸赚钱,凌晨3点起床送到6点再去上学,一送就是6年。母亲同时做几份工,年幼的加藤最怕听到辛劳的母亲说:儿子,对不起……加藤曾恨社会的不公,在他看来,这个世界其实只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他还说自己其实是一个悲观的人:“别轻易以为有明天。”

    17岁因伤病和高考临近,加藤放弃了他最热爱的跑步退出了日本国家青年运动队,之后他抱着“报复”般的心态凶猛地学习,3个月后他考上了东京大学法学系。为避免家庭承受过多经济负担,他选择了公派留学中国。

    异国的漂泊“我在中国八年抗战”(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加藤不喜欢别人用“你是否喜欢中国,你最喜欢的中国人物是谁”这样的方式来问他。他说,中国是我很重要的交往对象。

    2003年“非典”时期,不懂一句中文、没有一分钱、没有一个朋友的三无青年———18岁的加藤走出了北京首都机场。第一天晚上住在北大勺园,灯坏了、米饭很难吃,他在床上躺着流下眼泪,平生第一次失眠。

    第二天,他对自己说,你自己的选择,你要走下去,不能回头。于是,他向传达室保安借《人民日报》每天背诵、跟卖冰棍的阿姨聊天练普通话……2005年中国反日游行,他就混在游行队伍里做“观察者”,之后成为中国媒体常客和专栏作者。

    他说自己要“用一生来了解中国”。这几年他多次自费前往贵州、河南等农村地区考察,“有一次,贵州某地区的官员不想让我看到最真实的农村派人来跟我喝酒,我就把那个人灌醉溜走了。”他还先后几次前往河南考察下岗工人和民工的就业情况,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南方的民工荒。

    从一句中文都不懂,到现在偶尔会带一句京骂;再到日本政要访华时受到接见;后来,他又因一次同声传译结识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并成为经常一起下小馆子的朋友,加藤嘉一成为了著名的“中国通”。加藤告诉记者,因为经常去央视做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也是他的老师兼朋友,“岩松大哥对我很坦诚地讲过,我身上的优点缺点、我被高估的地方,还有我未被发掘出的潜力。”

    面对各种媒体,加藤同样长袖善舞。媒体喜欢机灵、帅气、充满表达欲的加藤,加藤也更加娴熟地借媒体扩大影响力。

    8年来,他没有休息过一天,像个铁人一样自律。当夜深人静,没有媒体和闪光灯的时候,加藤嘉一也会反思自己,徐徐倾诉心内的纠结和忐忑。一双偶见血丝但不失清秀的眼睛望着你,“其实我经常哭,在没人的时候,晚上躺在床上眼泪就掉下来。”

    他认为自己唯一的优点是肯努力也知道怎么努力。最大的缺点是始终停不下来,不能沉淀下来。加藤最害怕的事情是“自己失控”。在中国的八年,他变得更加自信,同时也更迷茫。“很多年轻人羡慕我,但我走到今天,虽然争夺到一点话语权、一点名气,但我不知道对我是福是祸。以从政角度看,这样是不利的。经常批评日本政府和公权力,常得罪人,还不如拍马屁或者沉默。”他把自己在中国的8年比喻成“八年抗战”,他不知道这8年,对他的未来到底意味着推动还是毁灭。

    他承认自己是个早熟的人,因为“从3岁我的童年就结束了,14岁结束了少年时期。18岁我就自立,我从来没有享受过青春。”

    未来的志向“从政是我的宿命”

    在中山大学“日本大地震反思”讲座中,加藤嘉一穿一件立领的浅绿T恤,还不时用手整理一下鬓角的头发。他享受被大学男生女生疯狂簇拥的瞬间,红着脸笑呵呵地跟他们合影签名。(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他挥舞着手铿锵地批判着日本政府在此次地震中的无力表现,“震后一个月尚无重建计划,对核泄漏问题尚无明确结论,首相菅直人没有个人魅力。”加藤自豪地表示,自己在重灾区特意买了被认为最危险的生鱼片、蔬菜试吃。他很想帮灾区的民众找到希望,“假如我是日本首相,我一定带领阁僚尽快制定重建方案、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这看似简单的假如,却一语道出他埋藏在内心的秘密———从政。

    这个外表阳光内心早熟的伊豆青年,因为弱小和贫穷过,一直心怀大志。他多年观看《新闻联播》,谙熟官方语言逻辑,跟官员打交道左右逢源:跟左派在一起说说右派的毛病,跟右派在一起绝不说左派好话。他还自豪“发表在媒体上的文章,没有一篇稿子(因为不和谐)被毙掉”,加藤说自己是“中庸路线”。

    他最认可的政治家是奥巴马,因为自认与奥巴马有相似的“草根背景”、思维敏捷擅长辩论且都长得很帅。将来他会去美国学习几年,因为“美国毕竟是世界强国”。有了美国和中国的经历再回日本从政,显然更容易一些。

    他最熟悉的中国文化是诸子百家、孙子兵法。在他的自传中,他写道:什么时机、以什么身份回国,以什么状态回国,还要看未来自己的发展状况,自己的人际网络如何,自己的政治敏感度有多强。不用着急,不轻易得出答案才是合理的战术。确定方向,灵活前进,顺其自然……

    即使面对日本官员压力大自杀率极高的情况,加藤也未曾改变初衷,“我认为,这是一种宿命,从政是最适合我的路。我的一生都是逆风前行,困难并不是退缩的理由。”加藤坚定地说。

    爱好

    “我会一直跑下去 那是我活着的方式“

    从14岁参加田径队训练,加藤从没间断过早晨的跑步,那是他和运动员父亲、弟弟三个人之间交流的方式。

    遗憾的是他并没有看过电影《阿甘正传》,影片中阿甘智力不高,傻傻地奔跑着。而加藤的智力很高,他带着从政的大志向前奔跑。如果按照每天10公里,13年他已经跑过了46800公里,超过了赤道周长。加藤说,我会一直跑下去,那是我活着的方式,就像呼吸一样。

    “我不知道这些对不对,我一直都在怀疑自己,我有时候也讨厌自己,想殴打自己。所以只能更加努力,成长起来。其他的,留给历史去判断吧,此刻,我还在路上。”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靳颖姝 实习生马海江

    本版摄影:实习生邓晓敏 南都记者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