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兼容性插件:关于美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19:40:12
美国大学的“贵”与“不贵”徐 贲         美国的私立大学斯坦福和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2010-2011学年的学费(包括住宿费)分别比上一共学年上涨了3.5%和3.8%,达到50,576和50,446美元。公立大学也不便宜,以我居住的加州为例,加州大学系统的学费2009-2010年比前一年提高了32%,达到10,302美元,是10年前的3倍,这学年可能还要提高10%。上大学越来越贵,但这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贵”呢?     说到“贵”,那并不仅仅要看付出多少金钱,而且还要看换回了什么。如果换回的东西令人满意,那么多付出一些,也就会变得相对可以接受。在这个意义上说,目前美国大学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贵。《经济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说,上海出国咨询处对全世界大学的排名,前20名中有17个是美国大学,前50名中则有35个是美国大学。这些学校聘用了科学和经济学方面的70%的活着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并产生最靠得住的科研成果。       出钱买好东西的贵和出钱买伪劣产品的贵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美国学校维持正派、诚实的学风,没有官场、市侩习气,教师敬业、认真,具有较好的个人品质,极少有搞歪门邪道、剽窃作假的。这为学校创造了一种能让学生接受知识和人文、公民教育的良好环境,这是很难用金钱的数额来衡量的。当然,上这样的大学是有点贵,但比起花了钱(甚至不太花钱)却学不到东西的大学来,节省的却是学生宝贵的生命时光。  康乃尔大学教授艾伦伯格(Ronald G. Ehrenberg)在《学费上涨:为什么大学这么贵》(Tuition Rising: Why College Cost So Much)一书中说,上大学这么贵的一个原因是,大学和企业不同,企业给员工涨工资,是因为他们利用新技术增加了生产力,但是,“教授的生产力是不大可能增加的,如果学校要给教授涨工资,那就必须另外开辟财源或者提高学费,而学校在另外开辟财源方面,一向没有什么办法。”美国大学没有办法开辟财源,这是一个弱点,但也是一个优点,学校善于另外开辟财源,往往得付出教育独立自主的代价,那就是把学校的大门向社会上的权、金势力敞开,甚至与他们同流合污。        这几年,受学费上涨影响最大的是公立学校,这主要是因为公立大学的经济来源一部分来自州里的拨款,在经济衰退的影响下,公立大学的财政受到了削减。在加州,学费上涨最多的是加州大学和加州州立大学这两个公立大学系统。不只是加州,其他州也差不多。涨学费对学生家庭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这要看对什么样的家庭而言。事实上,涨学费对不同家庭的影响是不同的。   去年,《纽约时报》是刊登过艾勒斯(Ian Ayers)的文章《为什么加州涨学费可能是一件好事》。艾勒斯认为,公立大学涨学费有助于增进社会公正,因为目前的学费不是穷困家庭付得太多,而是富有家庭付得太少。以加州伯克莱大学为例,伯克莱的学费比耶鲁要低得多,但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开的课却多于耶鲁。即使今年学费再上涨10%,仍然不过是私立大学的四分之一。公立大学学费较低,得益的其实并不是贫困家庭学生,而主要是富裕家庭的学生,因为贫困学生基本上都享有经济资助,学费高低对他们影响甚微。在高学费的同时,也对贫困学生提供高经济资助,这本来是私立大学的一贯做法。如今,公立学校因财政困难而不得不增加学费,这也可以成为一个机遇,以此来朝富裕者付高学费与贫困者获高资助齐头并进的方向发展。     大学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是美国社会公正的重要杠杆之一。如果说学生是大学的消费者,那么,不同贫富程度的学生是在以不同的价格购买相同的服务。这种“价格歧视”(price-discrimination)的做法在商业社会中是不正当的,但对大学教育在却是正当的,因为大学不是商场。艾勒斯说:“高等教育是少数会这么说的市场:‘请你清楚地向我说明你的偿还能力,然后我才能告诉你需要支付的价格。’”但是,大学这么做的目标应该是明确的,那是为了在教育上提升向弱者倾斜的社会公正,不是为了学校赢利。美国大学的财务都是公开的,这保证了公众的监督和大学的自律。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大学涨学费,只要向公众诚实地说明原因,一般还是能被理性地接受的。 
美国的名教授怎样对待学生 默认分类 2010-08-13 09:27:00 阅读3319 评论12 字号:大中小
最近,《华尔街日报》社论版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引起我极大的兴趣。这主要是因为国内不久前还讨论大学名教授的课程普遍运用研究生作代课老师、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此信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对照。 此信的缘由,是《华尔街日报》几天前发表的一篇书评。该文引用《高的教育?》一书,对当今美国的大学提出了种种批判。比如,教育费用越来越高,老百姓难以承受,名校教授讲课越来越少,大量使用代课老师、甚至研究生等等。这些,都是近年来反复争议的老问题,确实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危机。不过,此书由此把上大学说成是浪费钱,批评的锋芒顿时尖锐了许多。 文章发出后,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立刻致信《华尔街日报》,指出“大学教育仍然货真价实”。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对书评中涉及的上述两点进行了具体的驳斥。第一,斯坦福大学虽然价格昂贵,但给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丰厚的奖学金,保证你能上得起。她本人就是一个受益者。第二,研究生并非她的代课老师,而是给她判卷子打分的人。甚至判卷子打分经常也是教授亲自操刀。 她的本科是英语专业。以下是最让她难忘的一段经历。她选了一门现代小说的课,期末论文拿回来,上面打了一个大大的C,每页都盖满了评语,而且文中的许多行被黑色的粗线标出。要知道,象斯坦福这样的学校,全优或满分的学生经常都被拒之门外,能进来的,大多是从小拿惯了第一、满分的学生。这也难怪,她看着这么低的分数、被改得这么乱七八糟的论文,一下子暴怒,连预约也不预约,一下子就冲进任课的Wallace Stegner教授的办公室,把自己的论文狠狠地往教授的办公桌上一摔,大声质问:“看看你年轻的助教对我作了什么?!” 即使在斯坦福这等名校,这位Wallace Stegner也不是位普通的教授。他不仅是小说家,也是历史学家,在文学和历史领域都著作等身,获得了十几项大奖,其中包括“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这样的最高容易,还因为拒绝领取“国家传统基金奖”引得媒体沸腾。他故去后,其百岁诞辰成为一个文化盛典,斯坦福还特别设立的“Wallace Stegner奖学金”…… 然而,就是这位传奇式的教授,面对着气冲冲、大耍小姐脾气的不速之客,调整着老花镜认真地翻看了一下论文,然后慢条斯理地说:“我相信是我自己批改的这篇论文。”那学生赶紧把论文从桌子上拿回来,一句话也没有,一溜烟逃出了办公室。 这就是名教授的作用。对于被自己的高分惯坏了的孩子,一个研究生助教镇不住,这时“普利策奖”得主的权威就派上了用场。如果你一心要学写作,那么拿着普利策奖得主给你写的密密麻麻的批语,那就算捡到了金子,赶紧拿着就跑,回家好好受用。也怪不得,这位学生从此以后成了Wallace Stegner的粉丝,读起他的书就放不下。几十年后,她由于对此经历念念不忘,才会投书《华尔街日报》为自己的母校和自己的教育进行辩护。 在美国读书教书十几年,每每为美国学生对于母校的忠诚感到惊讶。看看这封信,相信读者们能够对此理解一二。大学不仅仅是块牌子。不管你堆积了多少名教授,但如果这些教授不教书,或者不把教书当回事,那么多大的牌子也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 
经常有人问我:美国人到底是怎样看中国和中国人?今天这篇博文告诉你一点点,这些评价是否准确,各位自己鉴定。    大家都知道,这些日子我因为工作的关系,要在北京待一段时间。过去,我在美国时,经常想念中国;现在在中国时又想念美国,想念美国的朋友们。所以,我经常和美国的朋友们通过邮件和电话往来。     一老美给我发了一组关于中国人海边度假的相片,还有英文说明,可以看出其中充满了他们对中国的好奇,天啦,那么多人,不知他从哪里弄来的。    看到这些相片,我突然想起平常美国朋友对中国人的看法评价,有些很可爱很有趣: Have A Nice Day at the Beach in China !!!                              在中国海边疯玩了一天!!!                  (无疑,老美觉得中国哪里都是人山人海,这倒不是误解)
                         Can you believe this!( 你能相信吗?)
      Love This!(真喜欢!)            When you need to relax and just get away from it all.....              (当你需要放松时,就放下一切,彻底放松吧 )            May I suggest.....'A Day at the beach in CHINA '             我可以建议....“中国海边的一天”  
             I WONDER WHERE THE BATHROOMS ARE????  我不知道卫生间在哪儿? 
               Where do they park their cars???  他们把车停在哪儿?
                Do they have lifeguards??  他们有救生员吗?
                 How do you get a tan?  你们怎样晒黑呢?  (朋友们,你知道这到底是哪个城市的海滨吗?有人说这根本不是中国的,是韩国的城市,那不更麻烦吗?老外看见人多就以为是中国)   上面那些问题,都是我的老美朋友的疑问,可以看得出来,他的确是对中国很好奇,才会有那么多疑问。    其实,很多老美也和他一样,对中国非常好奇,因为在国外了解中国的窗口并不多,所以他们对中国的印象真的是千奇百怪,让我这个华人看了苦笑不得。 我们先来看一些比较正统评价:    20年前,翻开华尔街日报,只有在后几页偶尔能发现有关中国的“豆腐块”,现在世界任何论坛已经达到了无中国不论坛的地步。    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美国人看中国存在两极趋势,一种是好得不得了,认为中国很快将统领世界经济,另一种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对于中国的一切都带有意识形态的偏见,觉得中国到处都是问题,美国社会缺乏对中国客观中肯的评价。" 不少美国人认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现在来说说我们多年来,平常和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美国朋友交往时听到的草根评价吧,这可是我们打入美帝国主义内部的第一手资料哦:   当然,我接触的美国人只是一部分,所以他们的说法也只是代表一部分美国人对中国和对中国人的印象,不全面,谈不上对错,只是觉得很有趣,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中国人多,满世界都是    奥运会开幕式很精彩,但老美看后说:中国好多人哦,上面的相片也充分说明他们的观点。 二、中国人喜欢开餐馆    在美国无论大小城市,就算是最最边远的小镇,都会有中国人开的餐馆,据开玩笑说,上月球的太空船,都有中国外卖店的传单。    还有老外也知道中餐馆很多时候只收现金,这样在美国可以“合理避税”。 三、中国人什么东西都吃,还不长胖    中国人很稀奇古怪,鸡爪,鸭爪,鸡头,鸭头,内脏,什么都吃, 这些在美国被他们称为“PET FOOD”, 用来喂猫,喂狗的东西,都是中国人的最爱。    最让美国人受不了的是中国人吃狗肉,美国人认为狗就是宠物,而一个宠物在美国人心里就是家庭的一份子,中国人吃狗的肉,就好比吃自己家人的肉那样不可理解。 四、中国人比较沉默,遵纪守法,不惹是生非   所以在任何好的区,都可以看到中国人,老美也比较愿意与中国人为邻居。 五、中国女人很多都是同性恋或者有同性恋倾向    好多朋友问我中国女人是不是有同性恋倾向,他们总是不理解中国女性为什么逛街时会手牵着手,还经常睡在一张床上,在老美看来就是同性恋的表现。 六、中国人比较内向,含蓄,不谈性    不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外露,更不喜欢随时随地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不会在公共场所搂搂抱抱,也不谈性方面的事情,但中国人比较重行动,所以多人口那么多。 七、中文很难学    老外经常开玩笑:如果比喻什么事情很困难,他们会说像学中文那么困难(不得不解释一下,教他们中文的很多都是台湾同胞,因为他们移民早,所以他们多半都是教老外繁体,不难才怪呢!) 八、有美国人称中国人“杏仁眼”    有个美国朋友的孩子在学校班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有一次回家,很伤心地告诉父母“自从班上来了杏仁眼,我就再不是排在前面的人了。”“杏仁眼”成了中国人的代名词。 九、中国人个子矮小    他们普遍认为中国人个子很矮,因为他们看到很多早期的移民,多半是中国南方过去的,我经常告诉他们,中国的北方有很多比较高大威猛的.    还有上海的姚明,世界第一高也是中国人。 十、以为中国人个个都会打乒乓球。    有次我和一个外国朋友打乒乓球,他赢了,然后就很高兴地四处吹嘘:“我打赢了高娓娓,我的乒乓技术比中国人还高。”让我气不打一处来,我的乒乓球水平很差,根本就不能代表中国的水平,各位同胞,在这里我还要向大家道歉,有损国家的乒乓球大国形象。以后我一定奋发图强,苦练打乒乓。 十一、以前,很多美国朋友都认为中国人个个都会武功。    因为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在美国很出名,中国武馆也在国外遍地开花,还有一些教中国武功的是老外,所以时不时有朋友问我是不是会武功? 十二、中国人勤劳,很知道节约钱,经常身上带现金    看到在美国的中国人,工作很勤奋,只知道苦挣钱,不乱花,中国人很喜欢买房子,经常身上带现金,所以容易被抢劫。    金融危机来时,许多美国人一失业,房子就被银行收去了,而中国人银行里总有足够的存款度过难关。(有个老外朋友金融危机前用26万美金买的房子,现被银行收回后才卖10万) 十三、中国人爱国,对祖国忠心耿耿    就算加入美国国籍,只要有机会中国人都会帮中国。  不是出过好多次说华人是间谍的事情吗?李文和事件大家还记得吧?
十四、中国人喜欢群居,很多城市,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有中国人聚集的“中国城”。    这倒是,不管在哪里,你都会看到中国的牌坊,中国城,城里有中国的超市,中国的餐馆,中国的一切的一切。 十五、中国女人的心难以琢磨。    美国人说什么东西难以猜测,就会说像中国女人的心,因为他们总是摸不透中国女人在想什么。其实他们不知道,也许是中国女人因为英语不好,不方便表白,也可能是中国女人向来比较含蓄,即使有意见,也不会说得太直白。 十六、他们说谁开车开得不好,就说:像中国女人开车    有一次,一个美国朋友在无意中我面前说了这句,很不好意思,问我介不介意 ?他们还说,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一种说法而已。 十七、中国女性比较传统,忠于家庭    在好多美国人眼里,中国女性善良,美丽,会持家,又是那么传统,保守,放在家里可靠,中国女性是很传统,注重家庭,所以现在老美以找到中国女性为骄傲 十八、博友叶子在美国生活,她的先生是美国人,在生活中有不少趣事趣闻,她加的这些很有意思  *他们也惊讶于有些中国人吃蛇肉,没长出来的小chicken,还有部分中国人吃猫肉。
  *看到大街上的所有亚洲人脸相,就说那是中国人
  *中国物价便宜,我到大使馆办委托公证需要四十美元,他就说not very chinese...(这个不太像中国人)
  *一说到中国cooking(做饭),就是garlic(大蒜), ginger(姜),soy sauce(豆油), shaoxing(绍兴) 料酒...  还有他们认为中国人买房都是付的全——现金,不需要到银行贷款。所以在他们眼中,中国人有钱!博友二月的雪她也生活在美国,先生也是老美,她的留言:    我这边听到最多的关于中国人的谈论就是中国菜好吃, 奥运,如果来过中国的美国人更是说高楼多.       等等,现在想起来的,就是这些。。。。哪天想起来更多的,再写,还特别请在博友们,特别是在美国的博友们补充。。。。 建国大业美国版 历史 2010-09-08 11:14:19 阅读7400 评论46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提到美国的建国大业,我们总是想起莱克星顿清脆的枪声。但是美国之特色,不在于“枪杆子里出政权”,而是“笔杆子里出政权”(或者说“嘴皮子里出政权”)。1775年,莱克星顿打响独立战争第一枪;1776年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通过《独立宣言》,成为开国十三州;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八年抗战”宣告结束。  战争结束,海晏河清的景象却没有立即出现。《独立宣言》宣告十三州独立于英国之外,但十三州各自为政,还是紧密团结在中央政权周围,成为新的问题。《邦联条例》决定设立邦联国会,可是邦联国会的权力遭到重重限制,没有军队,不能征税,十三州保持相对独立。  独立自主的美国,一度比在大不列颠统治之下还要混乱。1787年,在通过《独立宣言》的旧址召开了制宪会议,最初准备修订《邦联条例》,后来发现仅仅修订《邦联条例》已经是杯水车薪,开始起草宪法,一边扩大中央政府的权力,一边以三权分立避免过度的中央集权,构建一个联邦制、总统制的共和国。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也就是说,美国宣告独立之后长达十三年的时间里,没有总统。  没有1787年的制宪会议,就没有美利坚合众国的大国崛起。如今看来,制宪会议是胜利的大会,奠定了美利坚合众国长治久安的基石,但当时看去,制宪会议绝不是团结的大会,围绕建国大业中的种种棘手问题,代表们从五月争论到九月。在《如彗星划过夜空》和《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里,林达和易中天向中国读者普及了制宪会议的过程。  如果说制宪会议是“嘴皮子里出政权”,制宪会议之后报纸上对联邦制的激烈争论,可以称作“笔杆子里出政权”。制宪会议发起人之一麦迪逊在百忙之中记下会议过程,结集为《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汉密尔顿、麦迪逊、杰伊在报纸上力挺联邦制的文章,结集为《联邦论》(又名《联邦党人文集》)——尹宣先生先后翻译了这两本书,前者2003年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先后被林达和易中天在写作时参考,后者刚刚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借用我们熟悉的框架,《联邦论》主要讨论美国应该统一还是分裂,但是统一/分裂的框架不足以描述双方的分歧。如果认为联邦论者坚持统一、反对分裂,反联邦论者坚持分裂、反对统一,就把双方的观点极端化、简单化了。联邦论者主张建立一个拥有一定权力的联邦政府,反联邦论者更为强调各州的独立性,但是前者并不否认地方自治的重要性,后者也不否认需要存一个中央政府。  一个专制国家,经常放大无政府状态下的混乱,为自己的暴力统治寻求合法性,这种宣传特别容易得到公众的认同,“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反联邦论者不能同意这种观点,他们对于一个无所不能的中央政府保持高度警惕,政府会以行善为由谋求最大权力,一旦获得不加限制的权力,作恶的可能性远远超出行善。反联邦论者不是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并不反对政府的存在,只是对无所不能的政府表示恐惧。在一个稳定得几乎停滞的国家,公民可能像动物一样,只有生存权,没有其他公民权,暴力维护的太平盛世,不见得比乱世更好好。所以,联邦论者不仅要正面论述建立联邦政府的必要性,还要向对方辩友说明联邦政府如何与中央集权划清界限。双方拥有一定的共识,既要避免一个独裁君主式的中央政府,又要避免一盘散沙式的无政府状态。  联邦论者和反联邦论者不是在“太平犬”和“乱世人”里二选一,不是以“乱世人”的命运恐吓公众安于“太平犬”的生活。虽然他们的具体观点存在巨大分歧,但讨论的焦点是,如何建立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不仅可以保障国家富强,更重要的是,它保障公民权利不被国家以公共利益为名随意侵犯。  英美政治体制常被并称为“英美模式”,可是从《联邦论》来看,美国的建国大业不是一边山寨、一边排外,而是坚持本国国情和学习他国模式并存。虽然英美刚刚交战,但以此为由彻底否定英国宪政的观点,几乎看不到。历史也足以说明,如果因此否定宪政,那不是跟敌国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 
美国幼儿园怎样收费 姚鸿恩 美国的幼儿教育与中国的不同。中国幼儿园通常分成小班、中班、大班。美国幼儿园只有一年,属于小学的一部分,上小学,先上该小学的幼儿园。孩子5岁上的幼儿园,相当于中国的大班。那么3岁、4岁的孩子上哪儿受教育?美国有很多专门的学前学校(pre-school),3岁、4岁的孩子就可以送到这类学校去。也有一些日托中心(Daycare center),收各种年龄的孩子。其他有些看顾和教育机构,招收的年龄从6个星期到12岁,如KinderCare,就是美国很有名的一家连锁店式看顾教育机构。2005年,它被KLC(Knowledge Learning Corporation)合并,KLC成为美国规模最大的提供孩子看顾和教育的私立机构(private child care and education provider)。此外,还有一些家庭式的日托服务(Home daycare)。通常,一个老师管6个孩子,或者两个老师管12个孩子。孩子的照顾和教育全都是私立机构或私人提供的。当然,建筑、设施等全都经过州政府验收,教师和工作人员全部通过无犯罪记录“政审”并确保无传染病。所以,孩子送去,是完全可以放心的。所有的项目,时间可以任选,有半天的,也有全天的。有每周5天的,也有周二四班,或者周一三五班。对5岁以上学龄孩子,提供的是课前班、课后班和夏季班。因为,美国中小学孩子下午两点多就放学了,有些家长就需要课后班。幼儿园大都是上午班和下午班,有些父母就需要课前班或课后班。3、4岁幼儿的学费(tuition),各地不同,各个机构也有差异。若是全日制,幅度大约是每月6百美金至1千几百美金。有的包午餐,有的要自己带去。两顿点心是免费的。美国每家通常都有两三个孩子。低收入母亲的分娩和孩子的医疗是免费的。越是穷人,超生游击队越多。两三个孩子需要看顾,每月支出就是2千元左右,若父母工资很低,比如两人加起来三、四千美金,那就由州政府来买单。收入再低一些的话,买不起房子,房租也由政府买单,不会让他们去睡马路。所以,在美国,永远看不到儿童乞丐。最尴尬、最苦恼的是收入中档偏低的父母,比如,两人加起来有五、六千,政府就不管了。自付学龄前孩子的学费,支出就显得捉襟见肘。有的妈妈就会辞工,在家照顾孩子。在美国的华人通常采用的精明方案是,让在国内的老人以探亲旅游的名义来美国,来了之后,全日制照顾幼小的第三代,顺便烧饭做菜。探亲旅游的签证有效期是半年,所以,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轮流到美国 “上班”。人在美国的儿女买房子不啃老,但照顾小美国人,还是需要请老人“发挥余热”的。遇到长假周末,儿女会带老人去著名城市或国家公园去旅游一两次,讲起来并没有欺骗签证官。3、4岁的幼儿若不进正规的机构受教育,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美国不信什么“起跑线”的忽悠。孩子的身心健康、诚实、勇敢、礼貌等,是最重要的起跑线。认字、算术、外语、弹琴什么的,今后有的是时间去学习。孩子5岁后,父母的学费重担就一下子卸掉了。美国实行13年义务教育制,即幼儿园1年,小学1到5年级,中学6到12年级。所有孩子就近入学,市长的孩子也不例外。没有择校费或者赞助费。学杂费全免。教课书基本是学校借给学生的。文具自己买。公立学校质量差异较大,若不满意,可以去上私立学校,那就得自掏腰包了。 
漂洋过海的老人们 美国散记 2010-08-23 10:23:22 阅读18598 评论49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周末黄昏,朋友家后院的烧烤派对。炉火已熄,大家吃得心满意足,在海阔天空地闲聊。通往地下室的玻璃拉门开了一半,一位老年妇女探身对我说:“你能和我打一会儿乒乓球吗?”今天有不少老人来参加派对。朋友们的父母我都认识。但这一位是初次见到。老人们参加派对,通常是聚在一起聊天,饭后有时玩牌或打麻将,不参加年轻人唱卡拉OK等活动。要打乒乓球,更是没有的事。当然不能让她扫兴啦。地下室有现成的墨绿色乒乓球桌。我以为她只能打打“抄抄球”,没有想到她有板有眼,步伐灵活,仅是在弯腰捡球是有些不便。她有时发出带旋转的球,让我自投网下;有时居然起板扣球,叫我应接不暇!使我吃惊的是,她说她已经90岁了!虽然头发花白,背有些驼,却怎么也看不出90高龄呀。怕她太累,打球10分钟左右,我建议休息。她似乎意犹未尽,犹豫一下,才放下球拍。我们在一边的桌子旁坐下喝水聊天。老人记忆清晰,听力也很好。她说她早先在国内的一所大学工作,退休后来美国探望子女,得了个机会,又进这儿的一所州立大学的研究所,重操旧业,做了几年的研究,才第二次退休。她喜欢运动,网球、垒球都玩过,现在毕竟年岁不饶人,只能散步,打乒乓了。她不但讲她的情况,也打听我们在哪儿工作,来美国多久了,和派对主人家的关系等等,对什么都很有兴趣。正说话呢,主人家的母亲找她来了,她们在教会活动里认识。主人家的母亲,我们都熟悉,虽然头发全白,年龄不过70,是很活跃的人。刚办了绿卡过来的时候,她甚至想学驾驶,图活动的方便,子女反对才作罢。她在教会交不少朋友,还找了美国朋友当她的英文老师。她学得刻苦,又敢开口说,进步很快。她告诉我们,前不久她通过了入籍的面试。她在移民官提出第一个问题时就很清楚地用英文说:“请你讲慢一些,我的听力不太好。”移民官笑了,提几个问题,都是公开的复习材料上有的,她一点儿不觉得困难。她又说,“我入籍可是有私心的,我还有个女儿在国内,我想把她办移民出来。”按美国的移民法,公民为自己的子女申请移民,比为兄弟姐妹申请移民要快得多。我这朋友家的房子不小,不缺他母亲的房间,但是她现在不住家里了。当地政府为低收入的老人提供有补贴的公寓,她在国内的退休金折成美元,符合低收入的标准。申请批准后,住一房一厅,带煤卫,每月只交100多美元的房租。她觉得在孩子家里闲得慌,而在低收入者的老人公寓里,大家有共同语言,其中还不乏同胞,比在家里乐趣多。可是这一来,她的孩子常常朝她的公寓跑,送这送那,周末接回家吃饭。那公寓不远,有一块荒地,政府分小块出租给居民种植。她也租了一块,每年租金25美元,浇地的水免费提供。她忙乎着种植蔬菜,浇水上肥,维修篱笆。现在番茄、豆角、韭菜、黄瓜等收获了,自己吃不完,还送亲友,送她的英文老师。她在派对上讲她的菜地眉飞色舞,好几位老人都有兴趣,说要去参观。原来在家种菜的老人不在少数呢。这正应了那付对子:“幽怀托泉石,乐事在桑麻”。派对结束后,我还常常想到这两位老人。说她们是“女强人”,一点不为过。真是打心底里钦佩。由此,我也想起这些年在美国见到的许多老人。90年代初,我们旅行,路过德州西部一个小城,那儿见不到亚裔的脸。在一个小店里买食品,我们却遇到一位来自中国的老年妇女。她满面的皱纹像刀刻一样,花白的头发,脑后的发髻梳得很齐整,对襟的黑色夹袄裤,黑布鞋还绣花。她主动过来问我们是不是来自中国,她浓重的口音使我们猜测到她来自四川。但是她的家乡那个地方,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她说是山沟沟里,到成都要换几次车。因为儿子儿媳到美国留学,生了孩子,她过来帮助带孩子。我们问她在这儿过得好不好。她说什么都好,就是闷得慌。儿子媳妇白天晚上忙功课,一天和她说不了几句话。今天媳妇带孩子去打防疫针,她得空,到商店里转转,也不买什么,只是解闷。当时我们就很感慨:不是改革开放和留学热,这大山深处的老人,ABCD都不认,怎么会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西南方的小城?出国为留学生子女带小孩的老人,成千上万,难以计数。也难怪,美国人工贵,把婴儿送托儿所,一个月得花600-800美元。请老人出国,既和父母团聚,让老人放放眼界,又能让孩子得到放心的照顾,在经济上省下不少钱。但是来美国的老人,只能得到短期的签证,三月或半年,最多能延长一次。于是就有亲家“接力”的安排:爷爷奶奶来半年,期满回国,外公外婆过来“接班”,又是半年……也有老人在美国一年半载后,把孩子带回国内去,让留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等孩子长大一些,再送回美国。我在中美航线上,不止一次见到这样的老人。对他们来说,可不是轻松的旅行。十几个小时的航行,陌生的环境,孩子往往啼哭不停,老人不得不抱着孩子,在狭窄的过道上走来走去,哄孩子入睡。许多留学生在美国戴了“帽子”,生了儿子,父母的默默支持和奉献是不能忘记的。在我周围的中国人中间,家家户户的父母都曾经来过美国,除非身体健康条件不容许。当然许多不是为照顾刚出世的孙子孙女来的,他们来探亲,亲眼看看日夜牵挂的子女们生活的环境;他们来旅游,在美国未对中国旅游团开放前,他们是最早的来美旅游的普通百姓。要知道,很多人是第一次坐飞机,一下子就飞到地球的另一面!那经历,和历险记一样,许多年以后记得每个细节。当不少留学人员选择移民入籍之后,情况有了变化。有一位朋友的父母想再次来美探亲,但签证官以“移民倾向”为由,三次拒签。其实,这是选错签证的类型。签证官建议可以让子女为父母申请移民签证。因为美国移民法支持亲属团聚。果然,经过一年多的程序,又到广州面谈,虽然折腾,终于顺利得到移民签证。进美国后不久,绿卡就寄上门了。老人取得绿卡,一般也不会去就业,主要得了进出自由,不用担心签证过期的好处。但对于子女都已出国,身边无人照顾的老人来说,也是养老的一个办法。有一位老太,两闺女,一位在美国,一位在法国。她办了美国绿卡,法国的女儿也请她去住。三年里,她已经跑了两个来回。她腿不灵便,拄了拐杖。听说这一次法国的女儿安排她在那边做了手术,现在康复中。等行动恢复,又要回美国来了。当然啦,任何事都有两面。老人在美国,自然环境好,衣食无忧,享受天伦之乐。但是住久了,另有问题。有两句话流传甚广:北美大地是“好山好水好寂寞”,他们在这儿,“不是主人,不是客人,不是仆人”。意思都不难理解。但要处理好三代人的关系,调和中西文化的冲突,也不是容易事。同时,人人心头都有一个担心:万一身体不争气,得病送医院,那昂贵的医疗费可是子女沉重的负担。买保险?价格高得不敢问津。还有一条:虽然移民了,国内还有自己的住房呢。“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哪能不牵挂的?于是,有些老人在美国住久了就想回国,回国久了又想来美国。为了保持绿卡,也不能在国内呆太久。在身体健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已经来回了好几回。是不是应该“海归”,不仅留学人员在考虑,老人们也不得不考虑。因为自然规律,总有一天,无法应付那十几小时的旅行。我想很多老人会遵循古训“叶落归根”,回到故土去。但有的也未必能做到。一位我们挺熟悉的老人,94岁,在一个早上她起身时,脚软站不住,倒在地上,再也没有醒来。几天弥留中,当地的临终关怀组织上门服务,直到她心脏停止跳动。子女把她的骨灰带回家乡安葬。我想,虽然她客死异国他乡,但她的亲人们围在她身边,她是幸福的。时光流逝,有些较早来美国留学、进修的人,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他们也加入了老人的行列。他们已经习惯了这儿的生活,子女也在这儿扎了根。在国内双亲健在时,免不了两边走走。然而是不是叶落归根,还在反复思量。在海外的一个中文网站上,读到一篇短文。说父亲在国内去世,儿子把父亲的骨灰带到美国安葬。文末有这样两行:“现在常常会去看看爸爸,在他老人家墓前说说话,让他看看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异乡是孩子们的故乡,而我们心中的那个故乡,再也回不去了。“许多网友留言:读到这儿,禁不住流下热泪。 
为什么纽约的地位不可替代 默认分类 2010-10-08 09:28:09 阅读2921 评论3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纽约今天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区别于当初伦敦金融中心最大的地方,就在于在股权交易方面有了全新、更深、更广的发展。所以整个20世纪,在股权交易方面纽约作为新的世界中心,是伦敦、阿姆斯特丹,或者中国香港这些其他的金融中心所不可替代的。现在,不管是新公司上市,还是大公司要并购、扩张的时候,甚至于有创业理念的年轻人要找创业资本时,基本上都离不开以纽约为大本营的这样的方方面面的股权投资公司、股权投资银行,都是不能不依赖以纽约为基础的这些方方面面的股权市场的支持。在很多经济学家特别是包括经济史学家、金融史学家看来,股份制、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发明,可能是过去世界五六百年最关键的发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这样一种法律制度上的创新,或者说是商业组织、商业制度上的创新,之所以对现代金融史这么重要,就是因为在现代金融市场上,股权甚至于包括企业债券这种新的债券品种,能够为创业者,为企业家,为企业快速扩大业务,在更广泛的社会范围之内融集资金,甚至没有上市的那些公司如果想要发行企业债,他们的管理层也可以有足够大的自由度和抉择权。这样的制度安排,可以把社会上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无论有钱或者没钱的人的资金汇总起来,企业的管理层,管理团队可以相当自由地去支配、去使用,去管理。  美国过去200多年的金融发展史,早期从1790年到1850年的金融发展主要是靠政府公债和企业的债券市场,从1850年到1890年左右,资本市场开始从侧重债券市场转向侧重股权市场发展,对于当时美国产业结构的转变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美国最大的电话公司就是1891年左右创办的,然后在1895年左右上市,通用电器(GE)也是在1890年左右在纽约上市的。所以, 1890年之后美国的资本市场所促进的是电子技术、电话技术,1900年之后又对美国的汽车行业的发展和转型有很大的贡献。1929发生股灾之后,美国进入大萧条,使美国以及欧洲人们对股票投资几乎丧失了兴趣,几十年里资本市场进入了停滞状态。真正激活美国市场以及被激活的资本市场反过来带动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特别是在1982年之后,硅谷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支持,出现了新一轮的互联网产业的换代升级快速发展。  我们或许只想要金融市场带来的好的东西,发展资本市场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可是很遗憾,金融市场是一个套餐,不能只要带来的好处而不想要面对可能带来的金融危机、资产泡沫破裂所形成的伤害。我之所以把这好的和不好的两方面形容成是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提供的一整套的套餐,就是因为金融市场所交易的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桌子、椅子、汽车,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金融契约,很多时候连一张纸都没有。正因为资本市场交易的这种基本特点,为资产定价、为证券定价而提供了很多的想象空间,确确实实也为某一些人去造假、去欺诈,提供了很多的想象空间。或者是正因为这个想象的空间太大了,所以很容易在资本市场的运作过程中犯错误,有的资产的价格、股票的价格被抬得太高炒得太厉害,有的被压得太低,会带来一些泡沫,会造成金融危机。但是在我看来,不能够因为这些金融危机、这些资产泡沫,就把金融市场、资产市场的发展的空间尽可能地压缩到对社会没有影响的地步。因为更重要的是,必须要调整整个资本市场的信息环境。我过去的研究也表明,自由开放的新闻媒体对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非常基础性的。  另一方面就是必须要有非常靠得住的保护契约权益、财产权的法制架构。契约权益,财产权保护架构和信息环境架构,包括独立的新闻媒体,对于这两个方面的追踪应该说是可以帮助我们把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尽可能的压到最低,然后把资本市场出现欺诈的程度和所产生的那些我们不想要的害处甚至于公害尽可能的压缩到比较小的程度。  今天美国政府的国债、公债的余额,相当于美国GDP的70%、80%,大家会觉得很好笑,美国政府这么穷。其实美国政府历来就没有富过。从1776年宣布独立到1788年美国宪法通过成立新的联邦政府,连续十几年美国政府的收入甚至都没有办法偿还债务。但在200多年历史上美国政府总是很穷的事实,并没有妨碍美国社会、美国民间越来越富有,而且世人公认,因为民间的生活和非物质的精神领域获得了充分发展,从1900年以后,美国经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的企业、资本市场也是整个世界中间最强大的,直到今天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这些方面可以与美国平起平坐。  “尊重”比成绩更重要(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我家女儿凯丽今年上五年级,一次我去她的班上做义工,帮忙布置“秋季Party”,看到班主任老师让两个孩子发已经批完了的考卷。她在把考卷递给他们俩的时候,做了一个鬼脸说:“记得要没有表情噢!”两个孩子点点头,转过身来面无表情地按照名字将考卷发给了每一位同学。发考卷为什么不能有表情?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真是太奇怪了。搞活动的中间我逮到一个机会悄悄地问老师为什么这么做。老师回答说:“是这么回事,发考卷的孩子看到一份好成绩时会不由自主地露出羡慕赞赏的表情,而对成绩不好的同学则会露出同情的表情,这样会让成绩不好的同学感觉很差。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不同,但是他们各有所长,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他们到了现在的年纪应该懂得怎样去保护别人的自尊心。所以我让孩子们轮流发卷子,面无表情地发,这样每个人都学会把尊重别人放在其他事情比如成绩之上。”发考卷这么一件小事,老师都能和“尊重”联系起来,想到不能伤害部分孩子的自尊心,可见美国学校对于“尊重孩子”看得有多么重。老师不仅自己尊重孩子,还要教育学生都学会去尊重别人,这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不但学校如此,美国的父母对孩子也是尊重有加。一次,我们参加一个美国人在家里举办的盛大宴会,男主人是一所大学的副校长兼一个大系的系主任,那天学校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来了好几位。宴会开始之前,在客厅里男主人和几个教授端着酒杯站在那儿高谈阔论着政治经济等问题,这时主人家三岁多的小儿子跑过来喊爸爸,他马上对其他人说声失陪,然后当着大家的面蹲在儿子面前,问道:“嘿,伙计,有什么事儿?”孩子把手上的玩具递给爸爸,原来是盖子打不开了,让爸爸帮忙给打开。爸爸帮他打开了盖子,孩子高兴地说了声“谢谢爸爸”,然后跑走了。在高朋满座的场合,当年幼的孩子要和爸爸讲话、为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让爸爸帮忙的时候,爸爸立即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的事当做头等大事来办,那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人对孩子的尊重,还体现在细微具体的生活小事上。比如,大人和孩子说话时都要蹲下来和孩子平视,避免孩子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主人常常会拿些零食出来给小孩吃。这个时候,中国孩子一般都要看一下父母的眼色,等父母发话了才动手,而美国父母不表态,拿不拿,吃不吃,都是孩子的事,自己决定好了。中国父母把孩子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当成孩子懂事的指标,而美国人则认为孩子从小就应当学着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为自己负责,父母不应加以干涉。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两种文化对待孩子的态度,很多中国父母不觉得孩子有什么个人意志:小孩懂什么,当然要听父母的;而美国人认为孩子再小也是个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他的想法。因为尊重,所以美国人不会劈头盖脸地训斥孩子,遇到问题会和孩子和颜悦色地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和他们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尊重,孩子懂事以后,父母进入孩子的房间要敲门,不会偷偷翻孩子的书包,偷看孩子的日记。在美国生活十几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对美国父母当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说自己孩子“不争气”“没出息”,他们认为父母在情感上伤害孩子也是一种犯罪。想让孩子帮忙,美国父母一定会说“请”字,孩子帮了忙,一定会说“谢谢”;父母误会了孩子,说错了话,也一定会向孩子道歉,说声“对不起”。心理学家罗达·邓尼曾说:“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孩子一直在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自然而然地就会自尊自爱,同时也给予他人尊重。在生活上,美国父母要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也是尊重孩子,相信他们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的表现。有人曾质疑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否会流于疏于管教,其实这是两回事。美国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和礼貌的要求非常严格,认为这也是尊重的教育,是要学会尊重他人。大多数美国孩子都待人友善,懂礼貌,心态阳光,独立意识强,和别人打交道时大方得体,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了应有尊重后形成的良好人格和素养。
我家小儿子三猪三岁时,小小年纪就有了口头禅,不管自己还是别人做了什么,他都要缀一句“Good Job!”(干得好!)有一天,我和幼儿园的老师说起这事儿,老师笑着问我:“你平时怎么表扬他?”我想想好像自己说的就是“Good Job”这一句。老师说:“这就对了,孩子都是跟大人学的,无论是行为还是语言。这句话一定是被你用了无数次以后,在他心里被强化成了最有力量的表扬话。”老师建议我以后试试其他表扬鼓励孩子的话,淡化这句“Good Job”的作用。原来是我这当妈的语言单调造成了孩子的毛病。下一次再见到老师,她拿出一张纸递给我说:“这个或许对你有帮助。”接过来一看,上面打印的是:101句表扬孩子的话(101 ways to praise a child)。我看了之后大受启发,表扬孩子的话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啊!1. Good Job! 干得好!2. Excellent! 太出色了!3. You tried very hard. 你很努力了。4. You re so sweet. 你真贴心。5. Thank you. 谢谢。6. Good for you!这对你太好了!7. I can see the progress. 我已经看到了进步。8. You re special. 你是独特的。9. Wow!哇!( 叫绝声 )10. I trust you. 我相信你。11. That s amazing!这太令人惊叹了!12. How nice!多好啊!13. Great!太伟大了!14. You re adorable. 你真可爱。15. I m proud of you. 我为你骄傲。16. I knew you could do it. 我知道你能做到。17. Awesome!了不起!18. Super!好极了!19. You re a good helper. 你是个好帮手。20. You re exciting. 你真令人激动。21. You re beautiful. 你真美丽。22. That s incredible!简直令人难以置信!23. How smart!多聪明啊!24. Well done!完成得很好。25. Beautiful work. 完美的工作。26. You made my day. 你给了我美好的一天。27. You are so responsible. 你真负责任。28. Let s try it again. 让我们再试试。29. You really tried. 你尽力了。30. You re so creative. 你太有创造力了。31. Great work!做得太好了。32. Fantastic!太奇妙了!33. You can do it!你能做到!34. Bingo!做对了!35. You figured it out. 你解决了问题。36. That s the best. 这是最好的。37. You did that very well. 你做得非常好。38. Good learning!掌握得很好。39. You re a good listener. 你听讲认真。40. You re so much fun. 你真是太有趣了。41. You re caring. 你有爱心。42. Wonderful sharing. 极好的分享。43. You re a winner. 你赢了。44. You rea treasure. 你真是个宝。45. Bravo!欢呼!46. You re wonderful. 你真是太出色了。47. You are precious. 你是宝贵的。48. Remarkable job. 出色的工作。49. Terrific!太妙了!50. You have a great sense of humor. 你非常有幽默感。51. You make me happy. 你让我快乐。52. You re incredible. 你令人难以置信。53. You re on target. 你达到目标了。54. Looking good. 看上去挺好。55. You make my life complete. 你让我的生命完整。56. Outstanding!杰出的!57. Dynamite!顶呱呱!58. Marvelous!非凡的!59. Exceptional performance. 出色的表现。60. You re a real trooper. 你真是一个勇士。61. Nothing can stop you now. 现在你已经所向无敌了。62. What a great imagination. 多奇妙的想象力。63. You re improving. 你正在进步中。64. You will make it. 你一定会做成的。65. Way-to-go!干得好!66. Now you have got it!现在你掌握了!67. You re catching on. 你正在赶上来。68. I respect you. 我尊敬你。69. Nice work!完成得很好!70. You re on your way. 你在前进中。71. That s remarkable. 成绩显著。72. Beautiful!( 做得 )漂亮!73. Great discovery. 伟大的发现。74. Magnificent!壮丽!75. Super work!超级完成。76. You re a good friend. 你是个好朋友。77. You mean a lot to me. 你对我十分重要。78. Hip!Hip!Hooray!万岁!( 喝彩 )79. Phenomenal!太惊人了!80. You have discovered the secret. 你已经发现了秘密。81. Thanks for helping. 感谢你的帮助。82. You re a darling. 你好可爱。83. I like you. 我喜欢你。84. You re fantastic. 你太神奇了。85. Neat!干净!86. That s good manners. 真有礼貌。87. You are so important. 你太重要了。88. You re growing up. 你长大了。89. You re getting better. 你做得越来越好。90. You brighten my day. 你照亮了我这一天。91. That s perfect. 太完美了。92. You re such a joy. 你真让人高兴。93. I like the way you did that. 我喜欢你做它的方式。94. Good planning!计划得好!95. You have a wonderful s
mile. 你的笑容真美丽。96. You make me feel good. 你使我感觉好极了。97. You work hard. 你工作努力。98. Good thinking!思路很好!99. A big hug!一个热情的拥抱!( 身体语言表扬孩子 )100. A big kiss!一个大大的吻!101. Say,“I love you” often. 把“我爱你”挂在嘴上。后来,我在很多美国人家里都发现了这101句赞美词,一般都把它贴在冰箱上、门上、起居室里等显眼的可以随时看到的地方。美国父母每天都会对孩子说些赞美的话,也会每天给孩子拥抱和亲吻,“我爱你”更是随时挂在嘴上。最关键的一点是:父母的赞美和欣赏要发自真心,不能敷衍了事。我觉得上面那些话不仅可以用在孩子身上,也可以在和配偶、朋友、同事等人打交道的时候使用,不一定局限在101句,可以根据中文的特点分场合地点地恰当运用,效果一定比“挺好”“不错”“对”这样普普通通的字眼好,会成为人际关系中绝佳的润滑剂。 表扬和夸奖孩子的几项原则(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美国社会一直奉行赏识教育,适时地表扬和夸赞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但是夸奖孩子也有一定的原则章法,如果夸奖被滥用,不仅达不到鼓励孩子的目的,还可能让孩子变得骄纵和自大。要使夸奖真正能够打动孩子,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原则一:表扬要具体。父母要很具体地指出孩子什么地方做得好,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不能走过场一样泛泛地说:你做得不错,要继续努力。表扬得越具体,孩子就越清楚什么是好的行为。比如客人走了之后,妈妈可以对孩子说:“今天叔叔给你东西的时候你马上说谢谢了,真有礼貌。”孩子写完字后挑出几个写得比较好的对他说:“妈妈喜欢你写的这些字,每个都干干净净,没有出格。”他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告诉他:“你让小朋友玩你的玩具了,妈妈很高兴你肯和小朋友分享你的东西。”孩子对于真诚的有内容的夸奖是来者不拒的,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产生真正的满足感。原则二:表扬孩子付出的努力、取得的进步而不是表扬结果。如果孩子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夸奖孩子“你真聪明”是不合适的,应该夸孩子用心看书、很用功、考前做了充分准备。因为一个人聪明与否是天生的,孩子自己无法改变,而努力认真却是孩子可以通过自律做到的,表扬强化了他认真准备的行为,下一次他会再接再厉。过多强调孩子的聪明,孩子会自忖聪明,而不去努力,甚至以卖弄聪明的方式来讨大人的喜欢。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自大浮躁,进而看不上不聪明的同学,而当遇到比自己更聪明的人时,又会产生自卑感。如果大人的着重点放在奖赏孩子认真努力的行为上,他会意识到好成绩是由踏踏实实的准备而来。看到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夸她漂亮就不如说“你笑得真甜,你很有礼貌”。因为外表不是她能决定的,大人过多地在意外表,会让孩子以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进而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会使孩子在观念上产生混淆,对她的成长不利。而微笑有礼貌这都是她能够通过努力做到的,外界的表扬强化她的礼貌行为,她就会成长为一个总是面带笑容的有礼貌的孩子。一个小孩数学不及格,父母要鼓励他下一次考及格,如果他真的及格了,父母要和孩子讨论的是成绩为什么提高了,从中找到他努力学习的痕迹进行表扬,对孩子付出的心血进行赞赏,不能单单去强调“及格了”这个结果。父母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给孩子设立目标不能超出孩子的能力之外。每个孩子的能力都不尽相同,表扬能够让孩子做一件事更有热情更有兴趣更加努力,但是最终结果却不会超出他的能力之外,父母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你设立的目标孩子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达到,最终会使孩子陷入沮丧和自我贬低之中,到最后破罐子破摔,什么表扬还是批评都不会管用了。夸奖、赞赏最适合用在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好的性格特点上,在学业上专长上,要看到孩子的长项在哪里,因势利导,鼓励孩子在他擅长的方面做得最好。原则三:在孩子失败后鼓励。很多父母的习惯定式是孩子取得了成绩给予表扬鼓励,失败了要批评责难。实际上当孩子失败了的时候,更需要父母的支持和肯定,这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时刻。有一个孩子参加一场很重要的柔道比赛,他竭尽了全力还是在最后关头以微小差距输了,孩子下来累得都要虚脱了一样。这时候,他爸爸没有露出丝毫失望之色,上来使劲搂住他说:“儿子,好样的!和对手拼到了最后一秒钟,我为你勇敢顽强的精神而自豪!”这个孩子因为爸爸的鼓励在比赛场上变得越来越敢打敢拼,后来得了州少年比赛的冠军,而最大的收获是他在做其他事情时也是充满了不畏失败、坚韧不拔的精神。父母要鼓励孩子不害怕失败,不追求完美,敢于尝试直至成功。从失败体验中建立起来的成功会让孩子变得自信强大。研究显示,在竞赛中后来居上者一般比一路领先者更体现出一份自信来。原则四:公开场合表扬孩子好的行为。中国父母常常喜欢在人前夸别人孩子,贬低自己孩子,这是最损伤孩子自尊心的做法。想让孩子有自信,一定要在人前表扬他,诚心诚意地把孩子性格中的闪光点,行为上、习惯上让人欣赏的地方提出来,让孩子感到你为他骄傲。人前表扬,即使是很小的一点点小事,比如孩子很贴心,出门会帮妈妈拎东西,对强化孩子良性行为的效果都极大。要注意的是,在公开场合表扬的一定是孩子好的性格与行为,不是孩子取得的任何成绩或者荣誉。若是后者,性质就变了,成了炫耀,同时也违背了原则二,夸奖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结果。同时,“人前表扬”和“人前表演”也绝不能混为一谈,有的母亲喜欢让孩子在人前把“特长”表演一番,这有作秀及与人攀比的嫌疑,容易让孩子变得虚荣。原则五:不要事先赞扬。有的父母在孩子考试前对孩子说:“我相信你,你肯定能考好,爸爸妈妈等着听你的好消息。”这样表面看似鼓励赞扬的话实际上会给孩子增加压力。经常听到某某考生临场发挥不好,都是孩子心理承受了太大压力所致。父母的态度应该是告诉孩子:考试就像平时做作业一样,要有平常心,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即可。原则六:少用物质奖励。不少家长喜欢采取物质奖赏的办法,许诺孩子如果考试得了高分,或者弹钢琴考过了级,便给孩子买贵重的物品或者领孩子去旅游等,可结果却往往不令人满意。为什么呢?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心理学家挑选了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将他们分为两组。老师对A组的孩子们许诺,“只要画得好,就给你们奖品”,而对B组的孩子们只是告诉他们“我想看看你们自己创作的画”。两个组的孩子们都画了画,但是心理学家通过暗中观察,可以看到A组的孩子们大多都是被动地画着什么,他们绘画的兴趣明显地被降低了,而B组的孩子们却都是兴致勃勃地在创作。最后检验画作,B组孩子的画充满了创意,平均水平明显高于A组。这个实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龄组里都进行过,得到的结论完全一样。按常理推断,对孩子们的绘画成绩给予奖励,会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和水平,然而事实却正相反。心理学家解释说:奖品虽然可以强化某个行为,但它会使人的兴趣集中在奖品上而对被奖励的行为本身失去了兴趣。画画属于短暂的一次性活动,物质奖励尚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对于需要孩子长期努力才能见效的行为,比如学习,物质奖励就更不适宜了。如果家长告诉孩子期末考试考进前十名就给孩子买台电脑,那么孩子暂时为了奖品会冲冲刺,但是这种刺激会使孩子渐渐丧失了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属于釜底抽薪的行为。真正想让孩子学业上有长进,就得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精神,让他们对探索未知世界、解决难题本身有兴趣才行。最后要说的是,大人表扬孩子的态度和语气有时候比说的话更重要。夸奖孩子时一定要真诚,要发自内心、实事求是,不能明夸暗讽、言不由衷和夸大其词,孩子非常敏感,父母一次的虚伪会让孩子不再信任你的言辞。有时,一个爱的眼神,一个紧紧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孩子的独立来自父母的培养(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有一次,“妈妈俱乐部”的几个妈妈约好一起带孩子到餐馆去吃午饭,那天去的是一家比较正式的西餐馆,孩子们基本上都在三四岁左右。去中餐馆吃饭是点来的菜大家分着吃,而西餐是一人一份,自己吃自己的,所以一个人点了一样就不能再点另一样了。小孩的菜单和大人的不同,每个小孩都领到了两支蜡笔和一大张游戏纸,上面有各种涂涂画画的游戏,背面印着菜单,列着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有汉堡薯条、比萨沙拉、意大利面条等等,还有几样是这家餐馆的特色食品。我家三猪爱吃比萨,我把菜单上的食物名给他念了一遍之后,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吃比萨。”同去的另一个中国妈妈坐在我旁边,悄悄跟我耳语:“想吃比萨到快餐店吃就好了,到这里来当然要点没有吃过的,你给他点个新奇的东西,他肯定高兴。”我看看菜单,向三猪游说另外两种这家餐馆的特色菜,三猪不为所动,大声坚持:“我就想吃比萨。”那个女友的孩子听三猪说要吃比萨,也跟着嚷嚷:“妈妈,我也要吃比萨,我也要吃比萨。”坐在三猪旁边的老外小女孩本来都跟妈妈说好了要吃的东西,听到两个男孩点比萨,就扭头问她妈:“妈妈,我可不可以改主意?”她妈回答:“在服务员过来记下你点的东西之前,你都可以改主意,一旦他记下来,去告诉厨房准备了,你就不可以变了。”女孩点点头说:“那我换一样,我也点比萨。”她妈妈点点头说好。而女友和她儿子一直在拉锯,孩子要点比萨,妈妈坚持让他点其他的:“比萨可以到比萨店去吃,妈妈在家里也可以给你烤,到餐馆来吃饭就是要尝尝不同的食物。”孩子撅着嘴都要哭了:“我不想尝新东西,我就要吃比萨。”妈妈小声哄他:“听妈妈话,妈妈为你点的东西你肯定喜欢吃,比比萨好吃一百倍。”服务员手拿笔纸过来记菜名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都是自己告诉服务员他们要吃什么,只有女友没让孩子说话,她替孩子点了。等到大家的饭都上来了,三猪和女孩一边大嚼比萨,一边吃配的胡萝卜条蘸酱,好不快活,其他的孩子也都兴高采烈地吃着自己点的食物,只有女友的男孩闷闷不乐,看着眼前的食物,不动弹。其实在大人眼里他妈妈替他点的食物看着真是比比萨要好很多,可他就是一副不开心的样子。女友劝道:“你吃啊,真的很好吃的,你尝尝就知道了。”拿起一块鱼条递到他嘴边,孩子不得不张口含住,慢慢嚼着,毫无兴致可言。唉,这时候,孩子吃的不是饭,吃的都是失望和沮丧啊!孩子天生就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本能和意愿,想要独立自主,可如果连最简单的点一样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都做不到,“独立”一词从何谈起。孩子从这件事中得到的信息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妈妈才知道,自己的想法都是愚蠢的,只有妈妈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如果这样的意识一再地被强化,孩子的独立性就慢慢被抹杀了。这位妈妈平时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也总说要培养孩子独立性、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是遇到事情却忍不住越俎代庖、要替孩子做决定,不让孩子自己做主。这样孩子怎么能学会独立呢?独立不是说孩子到了十八岁,一夜之间就长大了变得独立了,它是个渐进的过程,是孩子从小就由点点滴滴的小事中累积起来的意识和能力啊!有一个两岁的孩子大便之后,妈妈帮他擦了屁股,他气得大哭,说:“我要自己擦,我会擦!”我家三猪三岁多,每天要自己选衣服裤子袜子穿,我拎出一件又漂亮又舒服的衣服,他头摇得像拨浪鼓,非拣那又破又难看的往身上套。我会由着他自己选,这是他为自己做决定的开始。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可以做主的不外乎吃饭穿衣这些小事,如果父母放手让他们去做,他们自信和独立精神就会不断地得到加强。再稍大些,孩子能够决定的事情就会重要一些,比如想参加哪些课外活动,读哪方面的书,直至后来,自己想学什么专业,有什么职业规划 这种自我设计的能力和自信是孩子从小到大逐渐形成的。常听到父母抱怨,我家这个孩子就是不听话!其实对于“不听话”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孩子不听大人的哪些方面的话?如果是行为上道德品质上的问题,那么父母一定要把好关,让孩子明了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如果是生活学习方面的事情,孩子自己有主意,说明他的独立意识比较强,父母何不让他做出选择呢?这种时候,父母的意见和孩子的意见很难说谁的更正确,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意志能够得到实现,但是,孩子的意志呢?什么时候能够得到实现?等到他能够实现自己意志的时候,他是否有能力去做呢?父母挂在嘴边的话是:“孩子懂什么?大人不替他做主怎么行?”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从不懂到懂的学习过程,如果父母总是替他做主,他永远没有自己做决定的机会,没有犯错误纠正错误的机会,等到他进入社会必须自己做决定之时,他的懦弱不独立不敢负责的性格已经形成了,孩子的职业生涯和家庭关系都会因为这种“依赖型”性格而难以成功。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从眼前看,父母为孩子做决定好像对孩子有利,长远看,说得严重点,是害了孩子。就好比小鸟小时候,大鸟会衔食喂它们,等到有一天,必须把它们推下巢让它们学会飞,自己去觅食,这个时候它肯定饥一顿饱一顿,但是它学会了飞行与觅食,就独立了,可以自己生活。大鸟如果不放手,一直喂小鸟,那么小鸟一定养得胖胖的,它可能歌唱得很美,舞跳得很棒,可是它一辈子都不会飞翔,不会自己觅食养活自己。父母不放手的孩子就是那些不会飞翔的胖胖的小鸟。有网友和我通邮件,谈她的婚姻出现的问题,我每给她一个建议,她都要说,我回去跟我父母商量一下。我说你都结婚了,怎么还不能自己做决定呢?她说从小到大自己就没做过什么决定,小事上包括穿什么衣服,搽什么牌子的面霜,大到上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和谁结婚等等都是父母替她拿的主意。她工作后曾经在几个女友的怂恿下买了一件羽绒服,回家后那件衣服从样式到价钱都被她妈批得一无是处,最后逼着她去给退了。她说小时候就是这样,爸爸和她都不能买东西,买回来都要被骂。那一次买羽绒服的时候她想着自己都工作了,或许妈妈不会管了,结果还和以前一样。其实,她婚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都和她的不独立、她父母对他们小家生活干涉太多有关系。她的老公不是在和一个妻子生活,而是和一个被父母牵着线的木偶生活在一起,最后实在受不了了,要离婚。这个妻子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但是她自己却无力改变,因为从小形成的行为模式,到成年已经定型了。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必定从小就是个独立的孩子;而一个独立的孩子,一定是父母用合理的方式培养出来的。我女儿凯丽五岁开始学游泳,班上一共有八个孩子,都是五六岁的年纪,其中有六个是女孩,游完泳她们会一起去更衣室的澡堂冲澡。我和另一个中国妈妈都陪着女儿进去帮着扭水龙头调水温,为女儿洗头。因为大人都穿着衣服,一不小心就被淋了一身水,每次我们两个人都是湿淋淋地走出来。而那四个老外妈妈却都聚在外面聊天,根本不管孩子在里面洗得如何。旁边的一个女孩扭不动水龙头请我帮忙,还有一个水温调不热也让我帮着调。一开始我寻思这些老外妈妈怎么就知道自己聊天,都不管孩子。后来我意识到,人家并不是不关心孩子,这是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呢!遇到问题大人不在场,自己要想办法解决,在解决不了问题时知道如何寻求帮助,也是一种能力啊!曾经和几个妈妈一起讨论教育孩子的问题,话题转到什么样的妈妈是孩子眼中的好妈妈。我们都回想了小时候的成长历程,大家的妈妈受教育程度和职业都不一样,有的妈妈是农村妇女,有的是知识分子,有的是工人还有教师等等,讨论到最后,大家的一致结论是:对孩子关心爱护的同时也给孩子充分自由的妈妈是好妈妈,最差的妈妈就是那种事无巨细都要管得死死的妈妈。所以,父母们,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吧!做一个孩子眼里的好父母吧!在家中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让孩子的意志也有得到实现的机会。也许他们选择错了,但他们会从失败中学到宝贵的教训,他们更会从成功中得到自信和满足,这是孩子形成自信独立人格的关键。
美国老师重建孩子的自信(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朋友的老公来美国进修,她和女儿小英暂时留在中国生活。小英上幼儿园大班,写字总是写不好,歪歪扭扭的,作业本每一页都擦得黑乎乎乱糟糟的,老师总跟小英妈妈反映要在家里加强训练。于是妈妈就每天陪着小英做作业,可一看她写字妈妈的火气就“噌噌”地往上冒:“你看看你这都是写的什么东西!你能不能用心一点、仔细一点?你给我重写!”小英重写之后,依旧是歪歪扭扭的,妈妈气得用手指使劲戳她的脑袋,问:“你这是不是猪脑袋?嗯?你像谁了?我怎么会生下你这么笨的孩子?”小英含着泪,一遍一遍重写,可是越写越糟,妈妈就越来越气,气极了一把夺过她的写字本撕个粉碎,扔到地上。小英低头看着那些写满了字的纸片,脸上的泪水“哗哗”地往下流。她变得越来越内向,脸上很冷淡的样子,很少笑。妈妈给她报了才艺班,她死活都不去,说自己学不会。妈妈说得严厉了就低着头不吭气。老师说小英上课从来不主动发言,也不怎么和别的孩子玩,在班上就像个影子一样。就在这时,小英爸爸给她们母女寄来了去美国探亲的手续,妈妈领着小英到美国来探望爸爸了。按照年龄,小英在美国上了小学一年级。她在中国时就不爱讲话,到了陌生的地方,语言不通,更加怯生生的。第一天上学回来,她告诉妈妈别人说话都听不懂,她不要去上学。妈妈说:“不上学怎么行?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话是这么说,妈妈在心里面非常担心孩子的适应问题。可是很快,妈妈发现小英变了,她的表情变得活泼起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说话也多了很多,叽叽喳喳的,经常笑出声来。小英妈妈看到孩子的变化,心里很纳闷。刚到美国,妈妈自己什么都要从头适应,并没有花很多心思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变化应该和学校有关。她仔细问过小英上学的情形,搞清楚了小英的变化得益于她的老师。美国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是全科制,他负责哪个班,那么这个班的算术、语文、科学、历史这些主课统统都由他来教。一个班只有二十个学生,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会有非常深的了解,也会有很深的影响。小英刚来时,老师看到她语言不通,怕她无法跟上班级的活动,就把班上的女生排了班,每天都有一个女同学负责陪伴小英:领她一起上厕所,到食堂吃饭时帮她打饭,课间带着她去操场,排队时拉她一起站好。老师看到小英上课时唯唯诺诺的,就努力挖掘她的长处。小英会做超出十位数的加减法,老师不住地表扬她数学学得好,很厉害,让她到前面算题给大家看。小英看不懂英文,老师只写算式,让她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老师还把她的数学作业贴到墙上让同学们学习。小英喜欢做手工,老师为了增强她的自信,特意把她做的手工摆到教室的展台上让同学们欣赏。小英写中文歪歪扭扭,写英文也好不到哪里去,依然是乱七八糟的。小英写字时,老师站在旁边左看右看,挑出一个写得比较好的字母说:“你看,你这个字母写得多整齐好看啊!如果其他的字母都写成这样,就更好了。我知道你是个聪明又努力的孩子,你一定可以做到的,对吗?”小英听老师这么说,不住地点头,然后就静下心来一笔一画地用心写,慢慢的,每一个单词都写得比较工整了。因为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小英努力地学习,参与班上的各项活动,到一年级学年结束时,已经变成全班各方面表现最好的学生了。同时,她的性情也大变,十分活泼开朗自信。小英的妈妈每次去开家长会,老师都会和她讲小英多么可爱多么努力,取得了多么巨大的进步。小英妈妈一开始听老师这么讲,一个劲地摇头否认,说这孩子身上有很多缺点。老师听了,表情变得很严肃地说:“孩子如果有任何问题都是我们大人没带好,老师没有教好。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如果一定说有,那都是大人的问题。我很幸运能够教到这么好的孩子。”妈妈听了很惭愧,人家老师能看到孩子的优点,自己做母亲的却看不到。她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从老师对待小英的态度中得到很多启发,联想到自己以前对待孩子的方式,心中感慨不已。她自己从美国老师那里也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渐渐地也改变了对待孩子的方式,在家里对孩子也尽量少批评,多鼓励。小英上四年级的时候,考上了学校的天才班,这个在国内时像个影子一样自卑的小女孩,如今是学校里学习最好的孩子之一,朋友多多,神采飞扬。女儿凯丽上四年级的时候,学校规定学生在这一学年可以任意选学一种乐器,学校提供相关课程。之所以从四年级才开始学,我想是因为学习乐谱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学乐器还需要自理能力和自治能力,因为孩子要记住哪天有乐器课,有课的时候得背着琴去上学;平时要自己安排练琴时间;还有一个原因是,有的乐器像萨克斯管,小的孩子根本吹不动。开学伊始音乐老师就会领着学生们到音乐教室去实地考察各种乐器,放各种曲子,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小提琴、双簧管、萨克斯管、架子鼓、长笛等等乐器的音色和演奏的感觉,然后孩子们可以随便试,吹拉弹打,最后自己决定要学什么,没有兴趣的人干脆什么都不学也可以。学年终时学校会举办汇报演出,升入五年级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上乐器课,还可以申请参加学校乐队练习深造。这一天女儿回来告诉我,她决定学“viola”。这是什么东西?听都没有听说过。女儿解释说,和小提琴很像,放在肩上拉的,但是比小提琴声音低,我猜应该是中提琴。上网一查,果然。都知道马友友拉大提琴,小提琴家更是数不胜数,听说过哪个名家是拉中提琴的吗? 没有。因为中提琴一般就是伴奏用的,很少有独奏的曲子,在乐队中是绝对的配角。不像小提琴表现力丰富,可以独奏,在乐队中的位置也举足轻重。朋友们的孩子都选的是小提琴。我在心里就觉得女儿有点傻,这乐器选得不好。如果放在以前,肯定当场就把这番话说出来了,可现在经过美国文化的熏陶,知道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人只有通过做选择,才能证明自己是在生活着,别人替你选,不管那人是谁,都会变成那人的傀儡。我把满心的不如意憋在了肚子里。学校老师只负责教琴,学生必须自备乐器。因为孩子一直在长,琴的大小要随时更换,所以,大多数家长都选择去琴行租琴。我们和女儿来到琴行里,店员量了量她的胳膊,然后拿出了一个合适尺寸的琴来。我一看,这不就是小提琴吗?店员解释说,成年人演奏的标准用琴,中提琴比小提琴略大,但是像女儿这样的小孩用琴,两种乐器的尺寸是完全一样的。两种琴的琴弦也只差出一根,中提琴是CGDA,小提琴是GDAE。租琴的价格是每个月二十元左右,如果格外再加三元钱买保险,租的琴出现损坏店里负责维修更换。孩子她爹盯着琴一直在沉思,就在我要签租琴合同的时候,他开口说:“孩子的姑姑从小学小提琴,我记得她有一整套各种尺寸的琴,如果现在凯丽用的中提琴和小提琴尺寸一样,可以问问姑姑是否能把她的小提琴寄来给凯丽用,孩子有个自己的琴感觉多好。”我马上给姑姑打电话,姑姑满口答应。这时,我更加希望女儿选的是小提琴,多省事啊,琴来了立即就可以用。很快收到了琴,姑姑顺便还寄来了一把更小的琴,说是送给小儿子三猪拉的。这也太早了一点吧?后来发现此举极英明,三猪看姐姐拉琴,豁出命去抢,幸亏给他另备了一把。要把小提琴变成中提琴必须换琴弦,并不是只换掉那一根不一样的弦,而是要把所有的琴弦都换个位置,连买带换整套琴弦要花一百多美金。我看着女儿心想:真是的,你学小提琴不好吗?又省钱又省事又有前途。于是,我若无其事地问她为什么不选小提琴,女儿把头率性地一摆:“我不喜欢小提琴的声音,太高了,中提琴的声音刚刚好。”真奇怪,我平时说话无论大声小声她经常是听不到的,怎么突然耳朵变得这么敏感了?我的内心里一直在做思想斗争,要不要说服她改学小提琴?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几天,想明白之后很感谢女儿:是她在学琴,这是她的选择,作为父母,只有尊重一途。我最终三缄其口,花钱将琴弦换掉,由着她学那个“viola”去了。因为她的不一样的选择,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平时一直标榜自己是个宽容、讲平等的母亲,但真遇到事时,依然想以“为你好”做借口将自己的意志加在孩子身上,在尊重孩子的选择这一点上,还远没达到自然而为的境界。因为是女儿自己选的琴,所以她兴趣高昂,每天练琴都兴高采烈的,好像摆弄新玩具一样,家里时不时响起“杀鸡杀鸭”的声音,慢慢的,也可以听出调了。到了五年级,女儿依然兴趣不减,想继续拉下去,我们到琴店去给她买了一把真正的中提琴。 为什么美国孩子个个自信?(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美国的小孩,不管学习好坏、长得丑俊、高矮胖瘦,个个都是趾高气扬、活灵活现的,谁都觉得自己很特别,是个人物。换句话说,这些孩子都特别自信。那么,他们的自信是从何而来呢?一、父母无条件的爱使孩子自信。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美国的父母会对孩子说:宝宝,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听话还是捣蛋、漂亮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这就是无条件的爱。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他们爱孩子,尽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享受孩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用尊重、鼓励、欣赏、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无所畏惧:“我爸妈爱我,肯定我。”他心里非常踏实,知道自己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可以面对整个世界。能做到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他们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所以不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逼着孩子去代为完成。他们知道每个孩子各有特点,会鼓励孩子做他自己,扬长避短,相信孩子最终都会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自食其力的人。孩子心中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就是父母的爱、无条件的爱。因为他是父母的宝贝,不是因为他是什么“钢琴神童”或是“数学天才”,或者他得到过什么奖。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学习好了爸妈才会满意,你奥数比赛得奖了爸妈才高兴,孩子心里会怀疑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并学着戴上势利的眼镜去面对爱与关怀。父母如果不切实际地一再对孩子提出高标准,孩子长此以往会变得紧张、焦虑、患得患失。精神科医生认为: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多数都能从其家庭教养方式中找到症结。父母对孩子性格和情绪的影响超过了学校和社会。二、尊重使孩子自信。自信,来自自尊,一个人首先自尊,然后才会自信。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价值的肯定,是内在的,只关乎自己的,是外部环境无法撼动的自我认知。自尊最初是来自外界对他的尊重。要想孩子自信,首先父母和社会都要尊重他。美国学校一直强调“鼓励教育”“尊重教育”,就是希望学生们建立起正面的自我认识,不因和其他人的长处比较而自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闪光点。也许他学数学不开窍,但是他人缘好,有领导才能;也许他作文不行,但是他画画好,有艺术细胞;也许他不善表达,但是他体育好。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他的长处,并创造机会让他的长项得以发挥,从而确立他的自信。一位朋友从小到大都是学习尖子,考上了北大生物系,后来在普林斯顿大学拿到分子生物学博士。毕业后在赫赫有名的大制药公司里工作。在公司里她常常感到窝火,因为那些美国同事技术知识都远不如她,却个个自我感觉极好,张口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最深刻的 ”“我使这个课题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而她,却总是在找自己的不足,开会时从来没有勇气说出自己做得多么好,实际上她比所有的人贡献都大。她觉得和美国人相比,自己在实力上最强,欠缺的就是一份自信心,因为这个她在公司里失去了很多机会。等到她自己的孩子上学了,她参与了学校的活动后,感慨万千地说,美国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多尊重啊,孩子班上有个脑子明显有毛病的孩子,老师都是一直在鼓励,十道题做对了一道,老师马上让他到前面将那一道题算给大家看,大家一起鼓掌鼓励他继续努力,没有分毫的讽刺挖苦。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没有自信吗?哪里像我们小时候,考试没考好,父母说骂就骂,违反了纪律,老师叫你站在教室前面接受大家批判,哪里有一点尊严可言?她说:“像我这种全校第一的尖子生都被打击得自信全无,别说那些差生了,难怪那么多学习不好的同学都要破罐子破摔了。”美国的成年人把小孩当做大人一样尊重:父母进入子女房间要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其他隐私 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一个不被尊重的孩子不仅没有自信,他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因为没有人给他示范过。教育学家们在深入研究后曾得出结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孩子们就会有力量克服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难,用努力进取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当务之急不是让孩子学认多少字,背多少诗,做多少道题,而是要尊重孩子的细小的感觉,给孩子培养出一份自信心来。三、赞赏使孩子自信。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获得肯定与赞赏的需要,如果一个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别人赏识的,自己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有意义的,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愉悦的、自我肯定的感觉。孩子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常常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来给自己定位。如果他经常被表扬,他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和自信,觉得自己很优秀很特别。相反,如果孩子平时听到的都是训斥、挑剔、责备甚至挖苦,一个小小的过错就被家长抓住不放没完没了地进行批评,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都做不好,他就会否定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因此,家长在生活中应当对孩子多一些赞赏鼓励少一些指责批评,当孩子在某一方面有进步时,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夸奖和赞美,不要害怕会把孩子给“夸得不知天高地厚”“夸得骄傲了”,有自信的孩子都是鼓励出来的。当孩子遭遇失败或孩子行为有过失时,不能对孩子全盘否定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更不能盛怒之下对孩子拳脚相加,这种做法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心灵上留下创伤。在美国,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都对孩子采取鼓励赞赏的态度。我女儿上二年级时,有一次,她所在的班级和另外一个班级合作排练一台节目给家长们做汇报演出。那天,在学校的大会议室,两个班的学生家长们都拿着相机摄像机,一排排地坐好。孩子们轮番上台唱歌跳舞、朗诵、演小话剧。我注意到,诗朗诵是大家轮流念的,每个同学的演出机会基本相同,都有三四次独立表演的机会。能力强的孩子会把台词记下来,背着讲,而有些孩子则手拿台词照着念,所有人的表演都得到了家长们最热烈的掌声。2002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的教育法令。以立法的形式要求学校必须提高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缩小或消灭劣势群体(如贫困学生)和优秀学生之间在学业上的差距。其实,美国的学校不仅仅是在学业成绩上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在文艺体育各项活动中,也尽可能地给所有学生同等的机会,给每一个人参与的权利。小学的运动会是每一个孩子都要参加比赛的,篮球足球棒球等运动队还有管乐队弦乐队,谁想参加谁就报名,不是根据个人水平甄选的。无论是表演还是比赛,观众们都是掌声雷动给予孩子们鼓励。从上一年级开始,班干部就是大家轮流当,上讲台演讲,人人都有资格,怎么讲都行。有的小孩讲话没个章法,磕磕巴巴的,前言不搭后语,老师会表扬他的观点特别,勇气可嘉。老师总是千方百计地挑出孩子的优点、亮点,进行表扬,而忽略孩子不足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好的地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好,长处会越来越长。孩子因为自己的长处而得到自信。最开始接触到美国学校的老师,我以为自家孩子比较幸运,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后来发现,几乎每个老师都是这样,才知道鼓励学生发现孩子的长项是老师最基本的素质要求。美国的父母认为孩子身上显现出的性格行为上的缺点,大多数都与父母的教育不当和榜样欠佳有关。所以,天下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带孩子的父母。四、信任使孩子更自信。做父母的常常会有意无意否认孩子的感觉,说出不信任孩子的话语。比如孩子说太热了,不想穿外衣,我们会斥责孩子:热什么热?妈妈一点都不热。孩子想帮忙端盘子,妈妈马上说:“你端不稳的,看把盘子给打了。”如果孩子抱怨功课难,我们会说:“怎么别人会做就你不会?你一定是上课没有好好听讲。”孩子要尝试一件新事物,有的父母会说:“得了吧,你那两下子我还不知道,别丢人现眼了。”甚至孩子成人了要找对象,父母依旧不放心孩子的眼光。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人,连父母都不相信孩子的判断能力,他的自信从何而来?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一再否定孩子的想法做法,就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一点一点地扼杀掉了。所以,作为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感觉和判断。如果孩子说热不肯穿外衣,那么摸摸孩子的小手是不是很热。可以替他拿着外衣,等到他需要的时候再给他穿上。他觉得课程太难,和他一起分析难在什么地方,找到症结,帮孩子解开。他想尝试任何事情,都给他机会让他去试,给他充分的信任和学习的机会。自信,一个人真正内在的自信,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而培养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则,自己先对自己的小孩有足够的信心:不管孩子是否得过奖,不管孩子的考试成绩如何,不管孩子学的是哪个专业、上的是哪个大学,甚至不管他上没上大学,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将来要干什么,并且踏踏实实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就会在未来的世界里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真正自信的人,不靠学历、工作成就、金钱、外貌这些外在的价值支撑,他自己认定自己的价值,内心的平和正是来自于此。
美国小学的数学教学(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刚出国不久,有朋友讲起他上三年级的女儿转学到一个新学校,校长想考察一下孩子的数学程度,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能不能从1数到100?”我当时听了大张着嘴半天没合上,太难以置信了。等到我自己的女儿在美国上三年级的时候,才知道三年级时能数到100的孩子真是很不错的水平了。因为他们在学校里不做重复练习,很少有机会去练习数到一百。女儿在学前班时就开始学数学,学的范围很广,从学看钟表认时间、认识钱、认识尺子,到分数、统计、几何都学。听着有点吓人,我们在中国时要到初中才学几何呢!可老师发回来的学业成绩单上真有“统计”、“几何”这些项目。所谓的“统计”,就是一张纸上面画了各种动物,让孩子统计一下,共有几只羊、几只牛、几只马、几只豹子、几只斑马,再统计一下野生的动物一共有多少,在农场里生活的动物一共有多少。几何,就是学习各种形状,让孩子自己画出各种几何形状的实物来印证所学的形状,比如画一个气球表示椭圆形,画一个太阳代表圆形,画一个门代表长方形。至于分数,就是学习一块比萨饼分成了八块,你吃了一块,你吃掉了八分之一。这些数学概念等到孩子上一年级还会学,到了二年级还要学,到了三年级还在学!我听到很多中国家长抱怨美国的小学在浪费时间,同样的知识每年都要重复学。其实,这正是他们的教学体系的特点。虽然是同样的知识,但是,每高一学年,所有的数学概念都会在原基础上加深,引进更深更广的概念。这种方式,不管什么程度的孩子,最终都能学会掌握。比如学习计量单位的应用,学前班时只是让孩子知道尺子的用途。到了一年级,就学习用尺子来量东西,一支铅笔是多少厘米,一块橡皮是多少厘米。到了二年级,就介绍不同的长度单位,如果量两个城市的距离要用公里,量身高要用米,量一张纸要用厘米,老师会让孩子做些选择题来巩固这些概念。到了三年级,就要学习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国内的小学,数学叫算术,以算为主,美国的学校从头到尾就叫数学,他们认为加减乘除不是数学,是计算能力,而数学是逻辑,是推理判断,是应用。所以,美国学校教数学,是让孩子们理解数学概念,理解数字都是干什么用的,对于计算能力根本不去训练培养。我女儿到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教他们使用计算器,允许孩子使用计算器进行某些基本计算,到了初中和高中计算器更是必备的学习用具之一。这就是美国人普遍心算能力差的原因,他们在学校根本没有练过。女儿在三年级时,每天的家庭作业是语文阅读十五分钟,数学做一页练习,作业仅限于周一到周四,周五是周末不留作业。下面的练习内容是开学一个多月时拿回来的作业,是复习巩固钟表知识的练习。第一道题:a标示出差一刻到六点,b显示在a时间基础上过了两个小时十五分钟后的时间。第二道题:a画出八点半,b画出四小时二十分钟之前的时间。第三道题:a标出十一点二十分,b标出三小时四十分钟以后的时间。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做这种题都是列出算式的,但是,我看女儿做这张作业,就是在表盘上比比画画推导出来的,并没有去计算。我问她老师是怎么规定的,用什么方式做这种类型的题?她说老师没有规定,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得出正确结果就行。这种推算实际上就是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列算式虽然算起来很快,结果也不容易出错,但是少了动脑思考的过程。这两种解题方式训练的效果不同,前者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后者更适宜于考试出好成绩。美国年年重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好处在于让各种资质的孩子都能学会基本的数学概念。一个孩子在一年级不理解某个概念,到了三年级开窍了可能一下子就理解了。那么这样会不会埋没了好学生的天分呢?答案是:不会。美国的教育理念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但是也绝对给好学生机会冒尖出头。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老师如果发现某个学生有数学天分,会推荐给学校进行评估,然后根据他的水平会让他去跟着高年级上数学课。如果一个孩子的阅读理解的水平高,那么经过评估就可以让他跟着高年级去学英语。假如一个孩子各科成绩都超前,可以选择跳级。到了四年级,学校还成立“天才班”,把成绩好的孩子聚到一起,老师格外给开小灶,给“天才们”提供适合他们水平的学习材料。我有个朋友的儿子数学很棒,他在小学四年级时就到初中去学数学了,学校特意派个义工每天送他过去,再接他回来。等他上了初中,又要到高中去上数学课,这时他的年纪虽然可以单独行动了,但是因为高中离得比较远,学校又专门安排了一辆校车接送他。前两年我回国时为了让女儿学中文,把她送到了幼儿园的学前班去,幼儿园要求孩子必须到妇幼保健院做体检。体检中有一项智力检查,那个医生让女儿从一数到二十,女儿当时在美国已读完小学一年级,还算流利地用英语数了出来。医生随后让她倒着数一遍,女儿立即晕了,歪着头皱着眉怎么也数不回去,她从来没倒着数过。出来后她还一个劲问我,那个医生为什么要让她倒着数?在美国学数学都是和生活中的事情联系起来学的,学习“钱”,就是让孩子拿着各种硬币进行组合得出各种数目来,学习除法时,问你有十二个人,一张桌子坐四个人,需要几张桌子。会算的用除法,不会算的一张张地画桌子和人,摆也能把答案摆出来。他们不训练孩子实际上用不到的技巧,比如倒着数数,生活中没有什么地方会用到这个技能,所以学校根本不会让孩子做。等女儿进了国内的学前班,我发现还没上学的孩子,数学已经做到两位数的加法了。看看上面那张作业的最后一道练习题,女儿他们三年级的孩子还在复习一位数的加减法。在运算能力上,两国孩子相差的何止是一个数量级!不过,听一位在美国大学任数学教授的朋友讲,过度训练计算能力会抑制数学思维能力。以美国的教育方式,有数学天分的孩子深入学下去,会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学会建立模型并进行推理做出符合逻辑的判断,会拥有强大的整合创新能力。这可能也就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的历届获奖者中,美国籍的获奖者总人数最多的原因。
高中生当义工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我家两个大孩子都喜欢巴尔的摩国家水族馆,所以,儿子高二那年就买了年票,成为水族馆的会员。随后陆续收到他们发来的邮件,介绍针对会员开展的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是号召会员去做义工,到麦克亨利国家保护区清理垃圾。我家距离那个做义工的公园有一百六十公里远,周六一大早七点钟全家人坐上车向目的地进发。到那儿之后发现,来做义工的人可真不少,大多数为高中生,他们成群结队地搭伴而来,年龄稍小一点的孩子都由父母陪着来。儿子去登记处登记,之前我已经把申请表、家长同意书、同意媒体拍照等等表格填好传真给他们了,所以,儿子的名字已列在名单上,没费什么工夫就办好了。儿子得到赠送的另一个公园的门票,还有一件印有此次活动名字的纪念衫。组织者还提供早饭和午饭给义工们享用。看他们组织得这么隆重,参加者是不是得工作一整天啊?实际上干活的时间只是九点到十二点,吃完午饭活动就结束了。我们后来领着两个小的孩子到别的地方玩去了,中午回来接儿子,问了问他干活的情况,他介绍说他们分成了几个小组,每组由工作人员带领,分片清理公园地面和水边的垃圾。儿子的小组是儿子和另一个小伙子用耙子把树叶耙到一起,小组其他人把树叶铲起来装到大垃圾袋中,然后有人负责运走。八岁的女儿听了哥哥的叙述,看到大家身着统一服装,团团坐在那儿聊天、吃饭,羡慕死了,一个劲嚷:我也能捡垃圾,下次我也要来。去报名处问了问,人家说这个公园的清洁工作十二岁以上的孩子才可以做,他们欢迎女儿到十二岁的时候再来。我在公园里四处走了走,发现整个保护区偌大的地方,他们只是清洁了外围栅栏和水边很有限的一小片地方。站在那儿照了几张照片,跟老公笑说:“我以为我们就够傻的了,单程开一个半小时的车送儿子来做义工,可是这组织者比我们还傻呢!组织这场活动的开销大概请人来干这些活也够了,还不用操这么多的心。”其实大家都明白,干活并不是组织这种活动的主要目的,他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下一代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奉献精神,他们在培养孩子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品德。那一年儿子多次往返于巴尔的摩参加这个水族馆举行的义工活动。秋天的一次天气比较冷,人来得有点少,我临时报名也跟着去参加了清洁工作。那次儿子站在海水里打捞水面的垃圾,我在岸边捡拾垃圾,看着儿子干活一丝不苟的样子,很为他自豪。一上午干下来,拾起来的垃圾装在袋子里堆得像个小山一样,看着很有成就感。在美国,有统计超过三分之二的高中生都有过做义工的经历,所做义工的范围很广,可以到食物银行帮着分发食物给穷人,到老人院陪伴老人,也有人到特殊儿童中心帮助残疾孩子,到医院、图书馆去当义工 还有各种非营利性慈善机构都需要义工的奉献来降低运营成本。美国的教育自始至终强调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要有服务于社会的精神,认为志愿者精神是美国精神的一部分,所以,做义工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各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都会考查学生在高中做义工的情况,作为社会活动方面的一个指标。想申请读医学院的人,如果在高中和大学期间没有当义工的经历,学校根本不会予以考虑,因为他们认为学医的人首先要有奉献和服务人群的精神。因为义工有太多种不同的选择,时间上有短期的长期的,服务对象也不同,怎么样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义工、如何参与、怎么规划时间,都需要孩子动脑筋安排,这也是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的一个手段。做义工培养了孩子的爱心、传递了这份爱心,并让孩子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他们在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的高中阶段去参加义工活动,还有助于他们认识社会、理解不同人的生活方式,从而对自己的生活心怀感激,更加热爱生活。
早上学与晚上学(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在美国,小孩五岁开始上学,第一年上学前班,只上半天。我们这个地区儿童上学年龄是生日截止在八月三十一日前,九月一日以后出生的小孩就要等到第二年再上学。但是很多幼儿园也提供学前班的教学,人人可上,不限制年龄。孩子学完学前班的课程之后,幼儿园会发给一个证书,证明孩子学前班毕业了。拿着这个证书到小学,就可以直升一年级,不用再在学校上学前班了。很多中国父母的做法是,如果孩子是在九月一日后出生的,一般都选择让孩子在幼儿园上学前班,第二年再到学校上一年级,这样就和当年八月之前生的孩子一起读一年级,不用晚一年上学。这么做的理由,一方面可以少付一年的托保费,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人普遍认为孩子早上学比晚上学好,早上学可以早受教育,早学知识,不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在浪费时间。我家女儿凯丽是八月的生日,正好赶上当年上学。她上学前班时,我到她班上去做义工,发现有个小男孩个头明显比其他孩子大,神态看着也成熟,班主任老师有事就会喊他帮忙:接个电话、找个东西、排队查点人数什么的,俨然是老师的左膀右臂。后来我看到班上学生的花名册,发现那个孩子比凯丽大了一岁半还多,是头一年一月份出生的。按照年龄他应该前一年就上学的。再查查,还有两个男生一个女生都比凯丽大一岁,那个女生的生日是八月二十七日,本来正好可以当年上学,可是她也晚上了一年。我们中国人都希望孩子早上学,不到年龄想办法送进去,而这些老外孩子为什么到了年龄还要晚上一年?百思不得其解。有一次和另一个老外义工妈妈聊天,就问了她这个问题。她说:“很正常啊,在这里大家都有让孩子晚上一年学的传统,尤其是男孩子。主要是因为男孩开窍晚,在家里多待一年孩子会更成熟一些,在学校的表现就会好很多,不会有挫折感。小孩子都愿意和大孩子玩,小的听大的,大的领导能力自然就培养出来了。另外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时,年龄大一岁,个子高身体壮些,自然就表现好。等到了青春期,女孩子已经懂事了,同年龄的男孩子还朦朦胧胧的,女孩子有所表示他们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如果男孩的年龄大一岁,正好也开窍了,可以去追女孩子,在学校里会受欢迎人缘好。青春期的孩子都要证明自己长大成人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拿到驾照,那是孩子独立的一个标志。可孩子只有到了十六岁才可以考驾照,那些晚上学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早一年拿到驾照,一下子就自由了,在同学中别提有多牛了,会特别有自信,而女孩子们也都喜欢和有车的男孩交往。年龄小的男孩只有眼睁睁地看着有驾照的同学开着车扬长而去,自己还要去坐校车,心里的挫折感特别强,人家都独立了自己还是小孩。”她想了想又补充说道:“有的父母让孩子晚上学一年还有个原因,你知道孩子上了大学就飞了,晚上一年学,父母可以和孩子在一起多待一年。”原来晚上学的好处这么多!后来我仔细观察,发现她讲的前面几条,还是很有道理的。六七岁的孩子,年龄差了一岁各方面差距都挺大。女儿班上这几个晚上学的孩子个头高不说,心智明显成熟些,心眼多,明白老师的意图,做什么事都是领头的,像凯丽这些年龄偏小的孩子,都是在后面跟着的。国外培养孩子看重培养“领导才能”,学前班和一年级的小孩,基本上谁年纪大谁就是小头头,领导地位这时候就已经开始确立了。而体育运动更能看出差别。凯丽参加足球队,那些女孩都比她高比她壮,她明显就处于弱势。班上晚上学的那个女孩比她大一岁,两个人一起抢球,凯丽很难碰到球。参加篮球队,人家站着投篮五个球可以扔进篮筐里三个,凯丽个头矮,手臂力量也不够,一个球都投不进去,跑起来投就更不行了。二年级时她自己要求不参加篮球队了,实在是差得太多了。踢足球怎么说还能跟着跑跑,她又特别喜欢踢,就一直坚持了下来。直到今年她上五年级了,踢球时她在身材上的弱势才不那么明显了。后来有机会认识一个中国台湾妈妈,她的大女儿是九月二日出生的,孩子五岁时她正在当地的小学当老师,她就去找校长,希望学校通融一下让自己女儿当年上学,只差了两天而已。校长说她是本校老师,通融一下是可以的,只是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让孩子早上学。她回答说为了让孩子早点学习文化知识,孩子已经认字了,可以自己读书,数学加减法都会了,其实就是直接上一年级都可以的。校长对她说:“孩子的成长并不能单纯用识字和算术来衡量,那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学业在教育中占的比重就更低了,孩子的品德、心理、与人交往能力、行为规范这些才是重点。孩子的童年就这么五六年,上了学就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就跟上了套一样,你何不让孩子多享受点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呢?她十七岁上大学和十八岁上大学有什么本质区别?”校长又劝她:“在班上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往往处理问题的能力强,挫折感少,自我评价都高,实际上孩子晚上学倒是有些优势的。孩子的感觉和自信心比他学了多少知识重要得多。”这个中国台湾妈妈听从了校长的建议,让女儿第二年再上学,后来她的小女儿也晚上了一年,两个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极出色,属风云人物,后来都上了美国顶尖的大学。当年我了解了美国人的这个传统后,比较了凯丽和其他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来凯丽不仅年龄小,还属于开窍比较晚的孩子。在凯丽升二年级之前,我就找校长商量能否可以让她在一年级留一年。校长没同意,他说孩子能跟上就不要留。没上学前家长可以这么做,已经上学了就不合适了,孩子看到朋友们都上二年级而她却还在一年级,会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对孩子的心理不好。唉,怪就怪不了解当地人的文化,要是当初让凯丽在家里多待一年,她的感觉和表现肯定要比现在好很多,同时学业上交友上也都会不一样。三猪今年已经五岁了,他是一月份生日,秋天时就可以上学了。朋友有个女孩比他大两个月,前一年十一月份出生的,现在已经在幼儿园上学前班,她妈妈说她学习挺好的,等到今年秋天上学时,她就可以直接上一年级了。而我打算让三猪明年再去上学,到时会比那个女孩矮两级。可是在班里他大概就是最大的了,就会是那个跑来跑去帮老师做事的小帮手。
中美教育理念的根本差异(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他创建了“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类有着完整的智能“光谱”,人类智力是多元化而不是单一的。他将人类的智能类型分成八种,分别是:1. 言语 语言智能( 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在能够顺畅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描述发生的事件以及和人交流的能力。2. 音乐 节奏智能( 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 ):指感受、辨别、记忆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在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方式表达音乐的能力。3. 逻辑 数理智能(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在对事物间的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拥有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4. 视觉 空间智能( 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表现在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并能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5. 身体 运动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在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6. 自知 自省智能(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拥有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7. 交往 交流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在能觉察、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的反应。8. 自然 观察智能( Naturalist intelligence ):指能够辨别环境( 不仅是自然环境,还包括人造环境 )的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加德纳教授打破了传统智能理论所信奉的人类的认知能力是一元的说法。他对于上述人类的八种智能每一种都建立了检测标准。每个人在这八种智力上都是有强有弱,其组合、运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有其智力独特的地方。相对于过去只能测量狭小范围智商的IQ测验,加德纳的理论将人的智力开阔化,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为我们老祖宗说的“行行出状元”提供了现代的理论根据。加德纳教授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每个儿童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他们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现代的美国学校,都根据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来安排教学活动,给孩子提供发展八种智力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孩子的每种潜能都有机会获得发展,并不仅仅是单一的采用由老师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而是采取了把体育、音乐、接触自然、合作、独立思考、自我认知、社交等各个方面兼顾起来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加德纳教授曾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中国来考察研究中国的基础教育,回去后他将研究成果写成了《 To Open Your Minds 》一书,在书中,他举了这么个例子,很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人的教育思维。他们夫妇来中国的时候,把当时只有一岁半的儿子本杰明也带来了。每次全家从外面回到酒店,加德纳都是把钥匙给本杰明,让他去开房间的门。本杰明拿着钥匙在大门上划来划去半天也找不到钥匙眼。孩子一点也不恼,反倒兴趣盎然,觉得钥匙碰在门锁上发出的声音很好玩,笑得嘎嘎的。加德纳夫妇总是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孩子挥舞着小胳膊来回地尝试,从来不出手帮他。有趣的是,每当有宾馆的工作人员或者中国客人经过,他们都会立即停下脚步,上前把着孩子的手,帮孩子把钥匙插到锁孔里去,再转动钥匙把门打开。完后,他们都会微笑地看着加德纳夫妇,等着他俩的感谢。这种举动让加德纳十分惊讶和不解。因为本杰明并没有要求大人的帮助,他在玩、在探索,在此过程中他得到了极大的乐趣,何况他们夫妇并不急着进门,如果着急,他们自己完全可以把门打开。可为什么每次都有中国人不请自来地提供“帮助”呢?加德纳心里一点都没有感激之意,他觉得很不可思议,这些人不请自来不仅打断了孩子的思维过程,还破坏了他的探索乐趣。带着疑惑,加德纳教授向中国的大中小学的各个阶段的教育同行们提出来这个问题。出乎他的意料,所有的中国同行都异口同声地对中国人的做法表示赞同。大家一致认为:孩子小时候,什么都不懂,成年人就应该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做,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可以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省很多时间。这种做法跟美国父母的做法完全不同:美国父母绝对不会“手把手”地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孩子,相反,他们会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既得到乐趣,又培养和发展了技能。当然,这种教育方式需要父母花很长的时间,具有足够的耐心才行。后来,加德纳教授走访了中国很多中小学校,看到的景象让他又一次惊讶不已。中国学生取得优秀成绩的方法是记忆老师或者专家提供的大量资料。而美国的情况是:学生不需要去熟记材料,重要的是能够找到需要的材料,并能分析和归纳总结这些资料,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加德纳认为,中国学校重视知识的掌握,但这种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和个性。美国教育非常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个性,可是却忽略了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一个世界一流的教育学家对中美两国基础教育很客观公正的总结。所以中国的父母应当适当改变培养孩子的思路。中国的应试教育,重点培养孩子的考试能力,天生有这种能力的孩子就会如鱼得水,不具备这种智力的孩子在学校里就会有挫折感。比如一个数理逻辑上极差的孩子,可能他的“人际交往”上智商极高,他的学校成绩肯定不好,因为他没长学好数理化的那根筋,但是如果父母保护开发他的强项,他就可以成为出色的销售员或者外交家等等,从事他所擅长的职业。因为中国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所以,父母在家里要多给孩子独立思考和探索发明的机会,要花时间观察挖掘自己孩子特有的高智能领域并加以引导和开发,在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上多花心思。孩子以自己的强项做自己擅长的工作,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才是让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
孩子偷了别人的钱之后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一个寻常的夏日午后,阳光明媚,左边邻居茹娜打来电话,让我家大儿子小州帮他们家割草。看天气挺好的,我也领着两个小的孩子来到外边玩。我一边给花坛拔杂草,一边瞄着小儿子三猪爬滑梯,突然看见右边邻居家四岁半的卡顿紧张兮兮地从我身旁跑了过来,和他打招呼他都没有注意到,一溜烟儿地从后门跑回家了。小州割完草回来,看见我劈头就问:“妈你有没有拿信?”我说:“没有,你上午不是已经拿过了吗?”原来茹娜要出门,把装着割草工钱的信封送给小州,他当时正在干活不方便拿,就让茹娜把信封放到我家的信箱里。等他干完活了,却发现信箱里空空如也。我听了儿子的叙述,认为肯定是茹娜走的时候忘了把钱放进信箱了。儿子摇摇头,觉得肯定是让谁拿走了。那阵子他迷上了侦探小说,经常看到下半夜,我笑说他是侦探小说看多了才疑神疑鬼的。儿子听了这话后很不满地看了看我,一言不发转身出去了。听到门铃响时我正在家里准备晚饭,打开门一看,是邻居凯丽领着卡顿站在门外。卡顿两眼红肿,显然刚刚哭得不轻。他手里拿着一个破损的信封,看到我就递了过来,我看到信封上是茹娜的笔迹,写着:给小州,茹娜。凯丽问卡顿:“你要说什么?”卡顿一边抽泣一边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我说:“对不起,我知道做错了,我不会再做这种事了。”我心下恍然。凯丽也向我道歉,说她发现卡顿在房间里鬼鬼祟祟的,她进去一查看,结果在枕头底下找到了二十元钱。她的大女儿也在外面打工,所以她的抽屉里也有现金,凯丽最初以为卡顿拿的是姐姐的钱。后来,我家小州在外面看到了她家大儿子艾沙,问他是否看到有人开我家信箱,他丢了装钱的信封。艾沙回家说给凯丽听,凯丽马上意识到卡顿拿的是小州的钱,经过一番“严刑拷问”,卡顿把扔到后院垃圾桶里的信封捡了回来,证实确实是小州的钱,所以她就领着儿子来我家还钱兼道歉了。我说孩子还小,概念不清,做错事是难免的。凯丽叹口气说,卡顿是她家四个孩子中最聪明的,又是老幺,有点被宠坏了。越聪明的孩子越难管教。从现在开始,他得学习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是不可以做的,犯了错误要去面对并自己亲自改正才行。凯丽是个极能干、要强的人,上篇《 无所不能的家庭主妇凯丽 》,讲的就是她的故事。她的三个已上学的孩子都是品学兼优,两个大的都考入了天才班,懂事又有礼貌,我向来对她佩服得很。可以看出,卡顿拿钱这件事让她十分困窘,可她还是尽力掩饰住自己的感觉,领着孩子上门来认错、道歉。送走了他们,我在想,如果是儿子三猪拿了别人家的钱,我得鼓起多大的勇气上门道歉啊!为了避免尴尬,还是从小就好好教他不能去碰别人的任何东西吧。
是否该管教来家里做客的孩子?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一天下午,我领着三猪到朋友苏珊家玩,苏珊的儿子和三猪是好朋友,她还有个六岁的女儿露易丝上一年级。那天,正好露易丝的同学玛丽也在她家,四个孩子一起在起居室里玩。过了一会儿,玛丽发现墙边的架子上有个糖果罐子,里面装满了各色巧克力和糖果,就问苏珊她可不可以吃。苏珊点头说可以,但是她家的规定是每次每人只能拿两块。于是,四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围着糖果罐挑选出自己喜欢的糖果,每个人都选了两块。不一会儿,露易丝走过来告状:“妈妈,玛丽没有遵守规矩,她多拿了糖果。”苏珊走过去问玛丽:“露易丝说得对吗?你拿的糖果超出了两块吗?”玛丽点点头说:“你们家的糖果很好吃,我想带几块回去给妹妹尝尝。”苏珊说:“好的,你可以带给妹妹。”露易丝大声说:“可她拿了四块。”苏珊和颜悦色地对玛丽说:“我们家的规矩就是每次只能拿两块,你也只能给妹妹带两块,如果她喜欢,下一次你领她一起过来吃。”玛丽不情愿地掏出了兜里的糖果,放回去了两块。我和苏珊继续聊天,却同时发现,玛丽又偷偷打开了糖果罐,抓了几块糖装进了兜里,这时其他三个孩子都在玩耍,谁也没有注意到。苏珊站起身,走到玛丽的身边和颜悦色地说:“玛丽,每家都有各自的规矩,露易丝到你家里玩要遵守你家的规矩,而你到我们家里来玩,就要遵守我们家的规矩,所以你不能多拿糖果。你可以经常来玩,每一次都可以吃,但是每次都只能吃两块,你明白吗?”玛丽再一次把多拿的糖果掏了出来。苏珊坐回来对我说:“别人家的孩子来玩是否该管教真是个难题,我的根据就是是否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如果露易丝发现玛丽在我们家可以不遵守规矩,那么她也就有样学样,也觉得规矩是可以随便打破的。”我问:“那么,玛丽会不会因为你管教她而不再找露易丝玩了?”苏珊回答:“我想不会,她很喜欢到我家里来。其实不找也好,她的行为习惯和露易丝的差别越来越大,我现在都开始担心露易丝会被她影响到。”这和我们文化中讲的慎交友是完全一样的。不过,我们对待来家里玩的孩子都是要宽容些的,即使他们的行为有点差池,一般也不会和要求自己孩子一样严格,苏珊对待别人的孩子一视同仁的做法很给我启发。我觉得苏珊做得对,对于来家做客的孩子也要和自己的孩子一个标准要求,规矩立了谁都要遵守,不能随意通融,否则对于自家的孩子就难有说服力了。
孩子沉迷玩游戏怎么办?(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朋友晓春的儿子正在上小学四年级,前一阵儿迷上了一种网上游戏,玩得不亦乐乎。他的同学们都在玩,互相比着玩。晓春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在心里对孩子玩游戏持反对态度,怕孩子玩上瘾了,影响学习和生活。父母一般对玩游戏的孩子采取的措施不外乎两种:要么限制玩的时间,要么干脆禁止。晓春在采取行动之前,先在周围家长中做了一番调查研究。我们另外一个朋友的孩子,从小父母管他管得非常严,根本不让他碰游戏和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一门心思就是学习。上了大学之后,离家千里,没人管了,这孩子一接触游戏就上了瘾,没日没夜地玩,功课都荒废了。高中时门门是A的人,现在的学业成绩就在及格线上晃悠。父母鞭长莫及,说轻了没用,说重了儿子就挂掉电话,好几天不接父母的电话。家里花了大笔的大学学费,就送孩子到大学去玩游戏了。另有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玩游戏,父母也管,但是管的力度不够。初中时为了玩游戏,他模仿父亲的签名给老师写假条,说自己生病了,然后早晨假装去上学躲出去,等到父母上班走了再偷偷溜回家去玩游戏。事情败露之后,他爸气得都得了高血压。到这个地步,父母采取行动:锁电脑、断网络、紧逼盯人,什么办法都想了,可孩子是越不让玩瘾越大,后来改变策略,头半夜睡觉,后半夜起床玩。有一次,他妈起夜听到楼下隐约有声音,以为家里进贼了,悄悄叫醒了老公,两个人商量着是先报警还是下去看看,妈妈想起儿子,摸到儿子屋子里看看儿子是否安全,这才发现儿子根本没有在睡觉!可想而知,结果就是爸爸和儿子大打出手,闹得鸡犬不宁。后来,爸爸觉得一味地限制与对抗不是办法,也不起根本作用,于是,他就到游戏网站和论坛看看玩游戏的孩子都在想什么,怎么看待游戏这件事。他发现有这么一种说法,真正玩游戏玩得好的孩子往往对于编程序有天分,也感兴趣,玩到最后都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设想改变游戏设置。经过深思,在一个周末,爸爸开车一千多公里带着儿子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见自己的老朋友,这个朋友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现在在某大公司专门开发新游戏,年薪百万。他深入浅出地向孩子演示了游戏运作的原理、如何编出程序改变设置,让孩子大开眼界。孩子提出了好多自己在玩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朋友有的给他解答了,有的就让他回去查书自己解决。朋友甚至还当场帮他设置了一个小程序让他在玩的那个游戏中的积分快速提高,让他明白,只有懂行才可以玩得高明。临走,朋友跟孩子讲了他们行业里的人教育孩子的一句话:不玩游戏的人都是傻瓜,那么好玩为什么不玩?但是,一味地玩游戏的人是更大的傻瓜,把时间都消耗在虚幻的世界里,就是浪费了宝贵的生命!这个上初中的孩子受到很大的触动,他对学习编写游戏程序充满了兴趣,回家后借来很多编程序的书自学,又下决心也要到斯坦福大学去学计算机程序设计。他自己在学习上变得努力起来。高中时参加州里、全国的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都得了奖,最后如愿以偿地进了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就应聘到微软公司搞开发去了。晓春和老公从这两个孩子的经历里得出经验教训:玩游戏肯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不过现在影响比以后影响好,至少现在父母在身边外松内紧地监督着,不会出什么大格。如果等上了高中还一个劲地玩,会影响申请大学,而等到上了大学再玩,会像那个荒废大学学业的孩子一样,变成脱缰的野马,父母想管也管不了,孩子的前途会真的被游戏毁了。所以,晓春决定,干脆现在就放手让他玩好了,玩够了就不会那么上瘾了,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像小动物一样,还想着出去跑呢,让他成天在屋里待着他自己都待不住。让他自己过这一关,早过比晚过好。于是,有一天,儿子在网上玩得昏天暗地的时候,妈妈进来了,儿子想起同学传授的经验,脸上作若无其事状,手上却迅速地关上了游戏网页,点开另一个早已打开的和学习有关的网页。当妈的那是什么人?那都是如来佛的化身,孙猴子再有能耐,也跳不出手掌心的主儿。晓春自然明白儿子的猫腻,坐下来对他说:“你是不是在玩游戏?你不用遮着掩着的,妈妈不禁止你玩游戏,你尽可以光明正大地玩。”儿子又惊又喜地看着妈妈,难以置信。妈妈接着说:“但是妈妈有条件,不管怎么玩,你都不能耽误了学校的课业和那些你已经报名参加的活动。平时每天晚上九点钟一定要上床睡觉,周末可以睡得晚一点,但是也不能超过十点钟。你要知道,玩游戏会花费很多时间,会影响你喜欢的其他活动,学校的功课也可能会受影响,你都要自己安排好,任何后果你都要自己承担。”儿子连连点头,管它什么后果,现在让玩就行。于是,肆无忌惮地玩开了,妈妈也就真的不管,只要孩子按时吃饭睡觉,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参加学校活动即可。学校中期成绩出来以后,他的成绩果然比以前下降了。晓春拿出上一次的成绩单让儿子自己比较,儿子点头承认确实不如以前,保证说下一次会提高,妈妈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儿子玩游戏有时真会把正经事儿忘了,比如他没有按时参加足球队的训练,妈妈就惩罚他,一个星期不许玩游戏,孩子知道自己确实做错了,认罚。在这期间,晓春和老公每到周末就领着孩子去国家公园玩,去博物馆参观,还领儿子去看他喜欢的球赛,让孩子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起来。同时,晚上吃完饭,爸爸妈妈自己不看电视剧也不上网,向儿子提议大家一起玩纸牌游戏,或者和儿子下棋。他慢慢地喜欢在棋牌上挑战父母的感觉,这些活动占据了很多时间,他花在玩游戏上的时间不断减少。一件事情如果受到禁止,就有“禁果分外甜”的感觉,会觉得刺激,现在玩游戏没人管、随便玩,反倒吸引力没有那么大了。10岁的年龄段好玩的事情很多,晓春的儿子逐渐又开始出去和朋友们打球、骑车、溜滑板 游戏他依然在玩,只是不那么迷了。有空闲了,也会连续玩几个小时,不过干别的事儿的时候他都会专心去干,而不是一心都扑在游戏上。有研究表明,普通的孩子玩网络游戏只是一种娱乐,不会出大格。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通常都是和父母原本就有沟通上的障碍,这些孩子在生活中往往个人意志一直被压抑,人格不被尊重,和父母难有深层次的交流。网络游戏仿佛是孩子的虚拟生命一样,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的独立自主、自由,以及温暖还有情趣,在虚拟的世界里都得到了满足。所以,常常可以看到:在现实中表现得懦弱的孩子在游戏中的角色却非常勇敢,孤僻的孩子在游戏中却非常有合作精神,冷漠的孩子在游戏中是侠肝义胆。网络游戏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对于他们中的一些人来说,游戏中虚拟生命的意义已经大于了他真实生命的意义,他们怎么能不沉迷?其实,他们选择的是逃避现实!大人要做的,不是粗暴地封网,锁计算机,斩杀孩子的虚拟生命,而是要在现实世界中,还原网络世界中能提供给孩子的温情与理解,独立与自由,和孩子建立起良性沟通并帮助孩子在现实中找到能够发挥他们特长的舞台。晓春和老公采用了尊重孩子的做法,放手让他玩,同时他们花更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让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纽带更紧密。孩子对游戏一直采取的是娱乐的态度,而不是沉迷不拔。又过了几个月,学校的期末成绩单下来,他的成绩全都回来了。晓春真正放下心来,只要孩子没有耽误正事,那么业余时间他喜欢玩游戏,就玩好了。何况,孩子玩游戏也不是什么坏事,不同的游戏可以训练孩子不同的技能,尤其重要的是,他和别的孩子会有共同语言,可以交到朋友,在学校里感觉良好。也有可能孩子哪天从玩游戏中得到启发,也像上斯坦福的那个孩子一样玩游戏玩出名堂来了。
世界上最好吃的花生米(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海涛有个独生女,聪明又美丽。从小就被父母进行精英式的教育,大凡在国外小孩可以学的东西她基本都学过了。上高中以后,钢琴已经考完级可以教琴赚外快,游泳可以当救生员,中文听说读写都不在话下 在学校里,她一直上的是天才班,直到去年考取了一所美国名校,父母的苦心栽培才告一段落。父母对她的爱护和培养是面面俱到的,从衣食住行到学业品行,在处于青春期的女儿眼里,就有几分被束缚和压抑的感觉。她本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性格温良,到了高中后期却开始叛逆,常常因为父母的督促和建议大发脾气,事事和父母对着干。海涛两口子向年长的朋友诉苦说,那个懂事听话的女儿怎么突然就不见了,现在的这个“刺猬”不知从什么地方跑来的。朋友劝他们对待青春期的孩子不能用家长的权威去压,要以朋友的态度对待她。海涛一次和女儿交手后又大败而归,气急败坏地一个人在屋里摔东西,边摔边说:“还说什么和她当朋友,这当孙子都不行啊!”报考大学时,离家近的一所非常著名的大学录取了女儿,还给了她奖学金,她偏偏选择了离家远的学校,那时一定是觉得,离父母越远越好吧?远,就意味着父母鞭长莫及,就管得少了,自己就多了几分自由。女儿第一次离开家,父母的牵肠挂肚只能用打电话来稍微消解几分。饭吃得好不好?衣服穿得够不够?和寝室的同学相处得如何?课上得怎么样? 没有一件事不挂心,没有一件事不询问。刚离家的女儿仿佛是冲出笼子的小鸟,正待展翅翱翔,那电话仿佛是拴在腿上的线,让她碍手碍脚地飞不顺畅。于是,女儿在接到爸妈的电话时,听着他们苦口婆心的忠告,稍不顺己意就在父母的滔滔不绝声中把电话挂掉,耳根立即清静无比。到后来发展到,看到手机上显示的是父母的来电,常常就直接关机,不接电话。父母知道女儿的心思,克制住心里的思念和不放心,慢慢地减少了打电话的频率,改为给她发邮件。这样即使她不喜欢,也会看完吧?三个月后的一天,海涛太太突然发现手机上显示女儿来过电话,自己当时正在开会,手机关机所以没有接到,马上打回去,却发现女儿关机了。当妈的心里顿时七上八下起来,过一会儿就给女儿打一次,一直持续到下班,女儿的手机都处于关机状态。海涛太太忐忑不安地回到家里。等海涛一进门,立即就告诉了他这件事。海涛愣在那里,想了想说:“这孩子肯定是出什么事了,否则怎么会主动打电话回来?”两个人饭也没心思做,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考虑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辗转反侧,一夜无眠。熬到早晨六点半,海涛和太太给女儿打去电话,里面终于响起了悦耳的铃声!女儿睡眼矇眬地接起电话,妈妈马上急不可待地问:“孩子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女儿说:“没事呀!”“那你昨天为什么事给我打电话?”“上课前,想起你来了,就给你打个电话,没什么事。”然后两个人聊了一会儿,挂了电话。虚惊一场。夫妻俩面面相觑,女儿怎么改性了,竟然会主动给父母打电话了?!原来,孩子入学后在最初的兴奋劲儿过去了之后,开始住宿生活,发现衣食住行没有一样不需要操心的,随便一件小事都可以导致焦头烂额的结果。她在学校丢过宿舍钥匙,在洗衣房拿错同学的衣服,经常错过食堂吃饭的时间又来不及到外面去吃,只好自己随便凑合着吃点零食 而过去父母在生活上什么都给打点好了,她觉得凡事本该如此,理所当然,自己真正在外面生活,才知道生活中没有一件事是理所当然的。以前出门前妈妈总是提前查看了天气预报然后叮嘱她多穿衣服或者带上雨伞,把她烦得要死。这一天,上午突然变天了,她在教学楼间穿梭冻得瑟瑟发抖之时,想起过去妈妈让自己多带一件外套时,自己对妈妈嫌弃的样子,心里十分难过,也开始想念那个温暖的家了。所以进教室前,给妈妈拨了个电话,想听听妈妈的声音。等到圣诞节放假回家,海涛明显感到女儿的态度变了,会和爸爸妈妈讲许多知心话,再不是你说东她偏要向西地拧着来了。半年的独立生活,孩子已经深切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不是累赘,而是自己的幸运和幸福,自然态度就发生了变化。海涛两口子的心里十分欣慰。因为那个体贴懂事的女儿又回来了。一年级结束了。暑假回家,女儿和父母商量说,学校允许二年级的学生不住学校宿舍,她想和要好的同学合租校外的公寓。父母就帮她买好了各种家具,开学前两个人分别开两台小货车给她送过去。启程的前一天,因为三个人要各自开车,五六个小时的车程,海涛太太嘱咐女儿早早睡,早晨不用早起,睡足了觉好开长途车。第二天,海涛太太起床做早饭,却发现女儿已经把三个人的早饭都准备好了:每个人的餐盘里都有一份早餐圆饼,父母的饼上用枫叶糖浆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心”形图案,盘里还有一杯热牛奶、切成半圆形的草莓音箱里放着悠扬的乐曲,仔细听,歌词是:“I can t wait to fly ”( 我等不及要去飞翔 )“Mom,you give me a life,you give me a love. It is broken my heart to hear you say goodbye ”( 妈妈,你给了我生命,你给了我爱,听你说再见让我心碎 )此情此景此音乐让做妈妈的受不了了,眼泪止不住地“刷刷”流了下来。“看看,女儿做饭给你吃,怎么还掉眼泪啊!是不是做得太难吃了?”海涛强忍心中的激动,打趣太太。等到吃完早饭要出发了,他们发现女儿已为大家准备好了矿泉水和零食放在各自的车上。爸爸的那个装有各色零食的包包里,有他平时最爱吃的一种中国烤花生 花生外壳已被女儿细心地剥掉,只把花生米装在塑料袋中。海涛把那包花生米拿起来,抚摸着,再也忍不住,一个人在车里痛痛快快地哭了出来。他一边开车,一边吃着女儿剥好的花生米,心潮起伏。这是他此生吃过的最好吃的花生米!这个时刻,他是那样满足,那样幸福,觉得自己对女儿的所有付出都值了。经过独立生活锻炼的女儿,如今,已能够体会到父母对她的爱,并且开始体贴关心父母,是真真正正地长大了。海涛想告诉那些正处于被反叛期的孩子折磨得焦头烂额的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对孩子说过激的话,说伤害彼此的话,说难以收场的话。叛逆期很快就会过去,孩子终会长大。 
6月28日,美国最高法院以5比4的投票结果裁定芝加哥禁枪令违宪,并且扩大了保障公民持枪自由的宪法条款的适用范围,这意味着美国公民在各州都有权持枪。
  司法票决的比例或多或少的折射出美国人对待枪支的复杂心态。微弱多数的司法票决既代表了主流民意的走向,也反映出不同立场的争论态势。而这背后也暗藏着一个国家深厚的文化观念和法律传统。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全民持枪的国家。早在1975年出版的《美国枪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枪支是秩序的象征和保守主义的图腾”。枪曾是为“暴政”时刻准备着的反抗手段
 
美国人视枪如生命般重要,恰是为了抵抗暴力。早在独立战争时,争取自由的美国人就懂得,公民持枪是对抗暴政、捍卫公民权的最后依仗。用鲜血换来自由的建国先驱们,深刻认识到“人民有推翻暴政的自由”之重要性。而没枪怎么推翻暴政?所以在随后的宪法修正案中,专门规定“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权利法案》第二条)。这对政府和常备军及警察是一种时时存在和处处存在的强有力的最终的监管力量。
 
尽管已经有宪法条文明确了公民的各项自由,但在美国人心里,这些都还不足以保证一个政府不会变坏。因此,个人拥有枪支武器,是保卫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
 
如今,持枪是安全的保障,也是对宪法传统的坚持
 
时过境迁,今天的美国早已脱离了政府暴政的危险,持枪的实际作用也确实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更多的时候是对自身和家人安全的防范。美国曾出现坐在轮椅上不能走动的八十多岁的老太婆用手枪击毙歹徒,也有六岁的小孩持枪击倒歹徙的奇迹。而当美国的校园治安不好时,不少父母就赶紧送枪给住校的女儿防身。
 
现在美国人这种权利的维护,与其说是在维护持枪权本身,不如说是在维护“老祖宗”制定的宪法。事实上,第二条修正案成为美国枪支管制立法中无法绕过的“栅栏”,不少次关于枪支立法的讨论最终在第二条宪法修正案的争论声中陷入僵局。目前枪在美国更多的是一种自卫,或者爱好,与建国时的立法初衷相去甚远。但反对枪支管理的人仍然在坚持,更多的是对宪法传统的坚持。
两百多年来合法持枪的争议从未停止
  两百多年来,美国人用枪保障了自由和秩序,但全民持枪对公共安全造成的危害也体现得十分充分,“禁枪运动”也从未停止过。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美国各州便陆陆续续出台了一些地方法律和法令,加强对枪支的管理和管制。但此次最高法院的裁决,将让“禁枪运动”再次陷入低谷。
“禁枪”绕不开的暗礁:枪支多寡与犯罪率关系并不明确
 
美国每年有三万多人死于枪击事件,禁枪立法运动基于这样一个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理论,即社会上流动枪支愈多,死于枪击事件的人就愈多。但这个显而易见的理论却很难经得住推敲。研究表明,社会上枪支多寡与犯罪率的关系并不明确。
 
华盛顿曾经实行了32年之久的禁枪令,谋杀率非但未减反而明显增加。更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愈是严格禁枪的地区,犯罪率居然愈高。2007年哈佛法律与公共政策杂志研究报告发现,世界上人均枪支最多的七个国家,年谋杀率是十万分之一点二;而人均枪支最少的九个国家中,年谋杀率却是十万分之四点四。不过,这些统计也不能证明严格禁枪或人均拥枪率同犯罪率增高何为因果。由于无法在理论与实际上证明民众拥枪率高导致犯罪率增加,禁枪运动积极分子长期来便力图说明宪法并未规定普通美国人都有权拥有枪支。
 
拥枪派的软肋:是“人民”还是“民兵”
 
在禁枪派苦于找不到事实根据的时候,拥枪派赖以为生的宪法条文也模糊不清,充满争议。在拥枪派中,势力最大的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坚持反对禁枪。该组织自1871年于美国成立,是美国最古老并持续活跃的民权组织,拥有400多万名会员,被称为是美国最强大的非政府机构组织,掌握大量选票和游说资源。
 
在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中,对个人拥枪权规定如下:管理良好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的,因此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枪支)的权利不得侵犯。
 
过去两百多年来,美国人一直未弄明白,宪法第二修正案这段含糊文字中所指的“人民”,究竟是指普遍意义上的人民,还是特指前文所提保障各州自由安全不受联邦侵犯的州府“民兵”。这就给禁枪运动以口实,该运动称自己并不反对纪律良好的民兵持有枪支,但反对全民持枪而不加管理。
 
两派争论的是管制与否而非禁止与否
 
美国是世界上私人拥有枪支最多的国家,枪支泛滥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在美国,对于枪支问题的辩论,主要集中于如何管理,而不是禁止。在美国大约有4成左右的民众支持枪械管制,但是绝大多数反对禁枪。2004年特里竞选总统时播放的竞选广告是“抗枪打猎”,但特里其实是20年如一日投票支持管制的,但他从不说禁枪。
 
美国主张枪支管制的人各式各样,却几乎没有人要求法律彻底杜绝私有枪支,他们的各种立法建议旨在控制什么人可以买枪、对武器和武器拥有人实行注册、设立更严格的取得手枪的训练标准、以及对公民个人可拥有的武器种类给予限制。所以,大部分“禁枪”的舆论也只是在呼吁为枪支管制“立法”,而非彻底禁枪。
 
最高法历史性判决:“人民”有权持枪,管制违宪
 
面对百年来的争议,拥有最终裁判权的美国最高法院却仍然坚持法律的消极性,不主动介入。直到2003年,在华盛顿为联邦法院办公楼站岗的安全官迪克?赫勒对这项禁令提出质疑,将哥伦比亚特区告上法院。2007年11月,美国最高法院决定同意受理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禁手枪令是否违宪法一案。这是最高法院近70年来第一次审理类似案件。
 
这次,美国历史上最高法院首次对于个人是否有权拥有枪支作出了明确裁决。联邦最高法院以五比四票裁决,第二修正案的持有和携带枪支权,是泛指所有的美国人(重罪犯和精神病人除外),为此华盛顿地区近乎全面禁手枪案违反了宪法。最高法院一槌定音,全面禁枪此路走不通。
 
不过,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史格利亚撰写的多数意见书指出:本次裁决并非给拥枪权开了一张绝对的空白支票,不能被看作是与长期以来的立场相对立,即重罪犯和精神病患不得拥枪;在敏感地区如学校和政府大楼不得携枪;以及贩卖武器时必须遵守法律。 历史情结:枪就是美国精神
  今天,绝大多数美国人接受的是民主方式:投票、政治利益团体、自由媒体和法院来影响和约束政府。很少有人赞成或同情那些将美国政府视为暴政进而宣称必须以武力予以抵抗的偏激组织。而且不断发生的暴力事件也让美国人心有余悸,但最高法院的裁决和主流舆论仍然反对禁枪,这与美国建国及发展史上“持枪权”发挥的巨大作用密不可分
第一批移民依赖枪在北美新大陆立足
 
枪支在美国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和人为情感因素。当“五月花号”到达北美大陆的时候,第一批移民面临的是一片蛮荒的陆地和四处游荡的野兽。毫不夸张地说,正是依靠了先进的武器,美国的先民们才在与野兽和印第安土著的斗争中存活下来。而之后的西部拓荒,枪支再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使美国的疆域从大西洋西岸一直延伸至太平洋东岸,横跨北美大陆,大大拓展了美国的地理空间。
 
 
“人人有枪”的民兵组织使美国独立
 
美国人民对于武器的推崇在独立战争中进一步得到加强。此前,各州基本上都没有常备的正规军。这源于美国先民对于常备军的怀疑和恐惧。他们认为由政府控制的常备军会成为压制人民自由和权利的工具。而在英国1688年通过的《权利法案》第六条便明确规定:“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而美国联邦军队即使在所谓的紧急状态下也不许干涉州事务,除非受到州政府邀请)
 
因此,反抗英国的暴政压迫的重任便落在由持有武器的民众组成的民兵肩上。也正是这些民兵,在华盛顿将军的带领下,经过八年的斗争,将英国殖民者驱逐出去,最终建立起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因此,当1789年美国宪法的“权利法案”由国会议员提出时,“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被自然而然的写入其中。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个广场上,“拥枪派”曾发起过这样一个活动。让全国所有的不论由于什么原因而成为枪下冤魂的亲属,将他们死去的亲人留下的一双鞋子放在这个广场上,无边无际的鞋海触目惊心。
  美国人站在这一双双鞋前面,这是他们选择的客观结果,这代价是他们为自己所选择的自由而支付的。一个美国老太太说她反对禁枪,尽管儿子的鞋也在其中,但生活就是这样,这就是代价。      美国白宫也有“信访办”
2010-08-22 07:28:26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 (北京) 跟贴 44 条 手机看新闻
美国首都华盛顿靠近白宫的街道上,每天下午都有个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匆匆走过。他手里拿着一个黄色的纸袋,直奔白宫。纸袋里装的,是美国民众写给总统奥巴马的10封信,它们是从每天寄到白宫的上万封邮件中精选出来的。 科勒尔在挑选信件 奥巴马在阅读来信 挑好的信要放进格子,装进纸袋
白宫有个“信访办”有一次奥巴马看完信很久没有说话,助理问怎么了,他说:“这些信让你忍不住掉眼泪。”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正明美国首都华盛顿靠近白宫的街道上,每天下午都有个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匆匆走过。他从一栋普通大楼里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黄色的纸袋,直奔白宫。纸袋里装的,是美国民众写给总统奥巴马的10封信,它们是从每天寄到白宫的上万封邮件中精选出来的。这10封信进入白宫后,又被放入一个粉色的文件袋。每天晚上,奥巴马走出总统办公室,总会带着一个活页文件夹,里面装着各种文件,最下面就是这个文件袋。回到自己的书房或卧室,不管多累多忙,奥巴马总是最先拿起这个文件袋,读里面这10封原汁原味的百姓来信。“信访办主任”,总统的老熟人为奥巴马选这10封信的瘦削男子叫科勒尔,正式头衔是“总统通信办公室主任”,也有人把他比作白宫的“信访办主任”。在白宫,他的地位不高,但责任很大:他要“帮助总统与人民保持顺畅沟通,代表总统处理所有信件”。科勒尔和奥巴马是老相识。科勒尔出生在伊利诺伊州庞蒂亚克市,今年48岁,有两个女儿。他的先祖早在19世纪中叶就移民到了伊利诺伊,当年那里很多地方还荒无人烟。如今,该州有一片草原被州政府列为自然保护区,这地方就曾是科勒尔祖上的“领地”。虽出身名门,科勒尔过的却是典型的平民生活。他读的是公立大学——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政治学专业,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当地小报当记者。跑新闻,让他有足够的机会接触美国的底层民众,他却觉得还不够。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科勒尔跑到西非穷国塞拉利昂,当了3年志愿者。那3年可不好熬,但科勒尔很珍惜那段经历。他说,正是那3年,让他深刻地理解了穷人的痛苦:“从此我决心要关怀弱者,并决定献身于公众服务事业。”1989年,科勒尔回到美国,去华盛顿当了3年国会议员助理。这期间,他获得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后来到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执教。2000年,他和时任州参议员的奥巴马参加了国会众议员的选举。虽然两人在那次选举中都失败了,却结下了友谊。奥巴马发誓改变不公正的社会秩序、为美国中下层民众争取利益,这深深打动了科勒尔。2006年,科勒尔成为时任联邦参议员的奥巴马的联络主任,并跟随奥巴马参加总统选战,直到进入白宫。被骂“白痴”,奥巴马不生气刚进白宫,事情千头万绪,奥巴马却在当总统后的第一个星期就找来了科勒尔:“我想每天看10封民众来信。”科勒尔问:“您想看什么样的信?每天我们收到的信可是成千上万。”奥巴马沉吟了一下,用锐利的眼光看着科勒尔:“我不能告诉你应该把什么信给我看——你明白我的意思吗?”科勒尔会心地一笑。作为奥巴马的老部下,他对“老板”的心思心领神会。在科勒尔看来,奥巴马头脑冷静、看问题透彻,他肯定不喜欢看那种歌功颂德的信,而要“听到美国人民的真实声音”。后来,科勒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挑选的都是那种最有说服力的信件,那些读后让人浑身一震的信。通常,我送给他(奥巴马)的信件,都带着令人不快的信息。”说白了,就是“报忧不报喜”。挑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白宫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总统的通信地址: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鼓励民众写信。但其实,民众来信并不在白宫处理。每天,邮局都会收到少则数千、多则上万寄往白宫的信,经检查确保信里没有危险物后,工作人员会初选1000封信,装进写着“白宫信函”的白色盒子,送往白宫附近一栋大楼。在那里,有一个处理信件的房间,数以百计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负责拆信、看信,将信件分门别类地放进一个文件架的格子内,每个格子都贴了一个标签。比如,有个格子上写着“狗”,所有关于白宫宠物的信都放在这里。而科勒尔办公室里还有一个红色的盒子,专门放一些“性命攸关的信”。科勒尔说:“有的人写信来说,‘我非常沮丧,我要自杀’,也有人说‘我得了绝症,需要你的帮助’。对这种信,我们会马上处理,作出回复。”当然,科勒尔的任务是要给奥巴马挑出10封信。科勒尔挑的信,批评多于奉承,尖刻多于赞美。没过多久,奥巴马就开玩笑说,他觉得科勒尔“居心不良”,因为送来的信“有一半都管我叫白痴”。但其实,奥巴马很满意。一年多过去了,奥巴马面对的批评之声越来越多,但他还是每天晚上认真地读这10封信,并选择3封到4封,用黑色的笔亲自回信。有些信让奥巴马很激动即便这10封信,也是各式各样的。科勒尔说,有的信是孩子写的,上面有他们用蜡笔画的画;有的是老人们寄来的明信片,还是用老式打字机打出来的;还有很多是手写的,纸张皱巴巴的,带有墨水的污迹和拼写错误,但奥巴马最喜欢这种信。这些信有的讲医疗改革,有的说工作,也有的评论时事,甚至还有个小男孩写信问奥巴马自己的家庭作业做对了没有。奥巴马认真帮他检查了作业,然后回信说:“你只错了两道题。”更多的时候,民众的信让奥巴马心情沉重。今年1月8日,他读到了这样一封信:“总统先生,我失去了工作、医疗保险和自身价值。”写信人叫克莱恩,27岁,家住密歇根州,那是美国受金融危机打击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克莱恩丢了工作,男朋友公司倒闭,两人欠了一身债,房子也被银行收走。他们带着两个孩子,不得不搬回父母家中。祸不单行,克莱恩又被诊断出患了皮肤癌。有一天,克莱恩在电视上看到了奥巴马,她曾经在大选中投了奥巴马一票。百感交集的克莱恩从女儿的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纸给奥巴马写了那封信。读完信,奥巴马很感慨。身为总统,他并不能给克莱恩解决就业、医疗等实际问题。但他还是拿出了带有总统印章的便条本,将纸裁成明信片大小开始回信:“我知道现在的日子不好过,但你们给了我信心。相信事情会好转!”奥巴马说,这些信件“比任何东西都更能够提醒我,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孩子们的来信最让我伤感。他们写道:‘我爸爸丢了工作,奶奶生病了,她买不起医疗保险。’”还有一位50岁的清洁工,因为买不起医保而写信向奥巴马诉苦。奥巴马回信说:“正是因为你们这样的人,我们才继续为医疗改革而战。”奥巴马的助理记得,有一次奥巴马看完信很久没有说话,助理问怎么了,他说:“这些信让你忍不住掉眼泪。”奥巴马经常随身带着这些信,引述信上的内容。在劝说公众支持医疗改革方案的时候,他甚至大声地向医疗保险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朗读民众来信。值得一提的是,奥巴马的回信都被送往白宫办公厅秘书处,复印、存档,它们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让人记住那些难忘的时刻。曾有一位民众写信说,奥巴马主张让政府来主导医疗保险,这种医改会“让我父亲等不到政府的帮助就去世”。奥巴马回信说:“法案也许并不完美,但我保证它会帮助千百万像你父亲一样的人。”  美国人有户口吗? 奇文共赏 2010-10-22 20:59:00 阅读399 评论4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位没有署名的中国听众在电子邮件中向VOA提问:“目前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呼声很高,请问能否介绍一下美国有没有类似的户籍制度?一个州(或城市)的居民迁移到另一个州(或城市),是否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的市民待遇,包括政治、经济权利?” 就此问题,VOA专门发文介绍美国的“户籍”制度】   
美国没有那种按照一个人的出身来固定其“户籍”并限制跨地区特别是城乡迁徙的制度。迁徙自由被认为是受美国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利,美国公民有从某州搬到另一州定居的自由,未经正当法律程序,当局不能剥夺公民的行动自由。不过另一方面,美国各地都有一些居民登记的制度。 美国宪法并没有直接提到“行动自由”、“迁移自由”或者“旅行自由”等字眼,然而,美国法律和历年法院判例一再把美国公民的旅行自由视为一项根本权利。美国签署和批准的国际人权公约更是明文把在本国境内自由迁徙和定居列为基本人权。 不过,某州或某市的居民虽然有自由迁入另一个州或另一座城市,他能不能一搬来就立刻享受本地居民的待遇呢?在福利和选举等事宜上,各地可能会规定某人必须在本地居住一定时间才能享受本地居民的某些权益。也许,这种“居民规定”(residency requirement)可以算是美国的一种“户口规定”吧。 一些“户口规定”遇到法律挑战,有的被推翻,有的被维持。比如,曾有州立法规定,某人必须成为本州居民一年以上才有资格领取福利,这样的规定就被美国最高法院裁决违宪。而各州曾规定选民必须在本州居住一段时间才有资格在本州投票,这项规定得到了最高法院的维持。不过,自从197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州放弃了对选民居住时间的限定,后来国会又在1993年通过《全国选民登记法案》(National Voter Registration Act),允许任何18岁以上的人在办理驾驶执照的同时办理选民登记。 以毗邻首都华盛顿的马里兰州为例,“外地人”因为上学、找工作、成家或者各种原因,可以自由搬来马里兰居住。当他落下脚有了地址后,就可以去州车辆管理局,办理马里兰州的驾驶执照,同时,车管局还可以当场帮助他申请选民登记。 美国没有全国身份证,一旦有了马州驾照,就等于有马州身份证了。一旦完成选民登记,就成为马州选民了。做为本地居民,他的孩子立刻可以免费就近上公立中小学。如果有需要并符合其它条件,他也有资格以本州居民的身份申请福利。
 
各州还有一个惯例,那就是,由本州纳税人资助的州立大学在收学费时分成两档,本州居民交较低的“州内学费”,而外州来的学生要交较高的“州外学费”。如果某位学生和父母喜欢别的州的某个州立大学而又不想多交学费,他们可以选择搬家。不过,上学前一天空降可不行,因为这其中有“户口规定”。 以马里兰大学为例,外州学生的一年学费目前是24,831美元,而州内学生只需要交8,146美元。不过,要享受“州内学费”,学生必须在马里兰长期落户,并且一定要在注册之前在马州连续居住12个月。 有权益也有义务。成为本地居民也意味着成为本地纳税人。从落户之日起,居民就要向本州和本县市交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等。 另外,他们的车辆也必须限期在新落脚的州交费过户。例如,马里兰州就规定,新居民从外州开来的私家车,必须在搬来之后的60天内在州车管局登记。 美国有没有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分呢?从经济学、人口学和城市规划等角度出发,美国当然有“城市地区”(urban area)和“乡间地区”(rural area)之分。但是这种城乡之分不是壁垒分明的“户籍”隔离。美国人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按照2003年公布的美国人口普查局的城乡定义,美国75%的土地属于“非都市地区”(nonmetro areas),上面居住着17%的美国人口。真正生活在农场的人只占全美人口的大约2%。   涂子沛:美国80后的价值观
2010-10-28 18:08:54 来源: 南方网 跟贴 50 条 手机看新闻
数据表明,美国80后首先追求的是家庭和责任,而不是金钱、名誉和地位。举个例子,美国人极其重视毕业典礼,一人毕业,常常是举家前往。毕业典礼的重头戏是嘉宾演讲,演讲人都是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涂子沛 信息技术经理人、现居美国近年来,关于80后的生存状态、价值取向等问题频繁成为国内舆论的热点,各种新名词也层出不穷,如月光族、啃老族、蜗居族、麦兜族,反映了这一代人的尴尬境况。美国的80后是不是也在而立之年备受“买房”、“找工作”的烦恼?今年初,皮尤研究中心(Pew)发布了一份关于美国80后的调查报告,颇具参考意义。调查中,美国80后被要求对“买房”、“成名”、“婚姻成功”、“做好父母”等人生的各大目标进行归类排序。结果表明,“做好父母”受到最多80后的追捧,有52%的80后认为它是“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婚姻成功”位居第二,30%认为“最重要”;排在第三的是“帮助他人”,21%认为“最重要”;“买房”以20%“最重要”的支持率屈居第四;接下来“宗教生活”和“高薪工作”并列第五,各自获得了15%“最重要”的认可率;排在最后的是“成名”,只有1%的80后认为“成名”是最重要的事情,另有3%的80后认为它“很重要”,86%的绝大多数认为这“不太重要”或“根本不重要”。这些数据表明,美国80后首先追求的是家庭和责任,而不是金钱、名誉和地位。皮尤中心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抽样调查,是一种定量分析,其样本是否有局限性,结果是否准确,难以百分之百断定。但是,如果在美国工作和生活,也不难从“定性”的层面感受到这些价值观在主流社会的涌动。举个例子,美国人极其重视毕业典礼,一人毕业,常常是举家前往。毕业典礼的重头戏是嘉宾演讲,演讲人都是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不难想象,在这个场合传递的价值观,对年青人影响极大,一些名流人物在名牌大学的演讲辞也因此广为流传。奥巴马可谓其中的代表人物。2008年5月,他受邀在卫斯理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他说,他刚读大学时无所事事,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后来由于母亲和师长的影响,他开始关心公共事务。1985年,他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选择去了芝加哥的一个草根社区工作,年薪只有12000美元(当年平均工资约为14500美元),奥巴马在那里工作了3年。他回忆说,没有别人为他提供的帮助,他走不到今天;但没有他自己试图去为别人和社区提供帮助和服务的过程,他就不可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更不可能走到今天。他的结论是,个人的生活和公众的生活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个人的救赎取决于集体的救赎。一个国家需要改变,就需要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承担起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责任。如果说奥巴马是政治人物,有“说教”之嫌,不妨把视线转移到商界和学界的领袖。2007年,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主题就是鼓励毕业生去帮助他人、帮助世界减少不公平的现象。他说:“我的母亲,从来没有停止过督促我去为别人做更多的事情,你的能力越大,别人的期望也越高”。同年,因为《最后一课》而名闻世界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授兰迪·波许在该校的毕业典礼上说:“你必须找到自己的激情,不能放弃……如果说我这一生学到了什么东西的话,那就是你不可能从物质和金钱当中找到激情”。激情从何而来?2005年,苹果公司的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说:“你必须要有勇气去跟从你内心的呼唤,而不是别人的观点、外在的声音……只有找到你真正的激情和所爱,你才有可能做出伟大的工作”。就我自己经验来看,仍记得几年前我的教授在毕业典礼上的谆谆寄语:“事业的成功很重要,但你们要记住,不能把事业的成功置于家庭之上,人生需要的是一种平衡的成功”。重视家庭、乐于助人,美国80后的这种价值观,其实和上几代美国人是一脉相承的。皮尤的调查表明,从上世纪20年代以来,“做好父母”就一直名列榜首,是近4代美国人最重要的人生目标。至于“帮助他人”,在3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重要性排序和80后只有微小的差别,以一个百分点之差排在第4位。此外,数据还表明,有57%的80后在最近一年内做过志愿者,在30岁到45岁的人群中,这个比例是54%,在46岁到65岁的人群中是52%,几近一致。
美国的80后还有什么其它特点呢?近几年来,美国经济跌到了1930年以来的谷底,一蹶不振,不少80后一毕业就失业,跟上两代人相比,他们就业率是最低的,只有41%拥有全职工作,但调查结果却表明,绝大部分80后对前景持乐观态度;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由于信息革命的深入和渗透,75%的80后都在使用FaceBook等社交网站,83%的80后即使睡觉也不关闭手机,这些比率,都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美国人。此外,和前几代人相比,80后更支持种族平等、跨种族通婚,对同性恋和移民的态度也更加开放。例如,有45%的80后认为“即使意味要给予黑人等少数民族优先权,也要大力推进种族平等”,而上两代人只有27%和30%的人持有相同观点。皮尤研究报告总结说,和上几代人相比,自信、通过信息技术紧密相连、乐于接受改变是美国80后最大的特点。(本文来源:南方网 )  务农是一种传统悠久的文化和职业。除了道地的农民外,还有人喜欢业余务农,在自家山头种些蔬菜瓜果或者自家院子里养两匹马喂四口猪。由于联邦政府和各地方有各项农场税收优惠和农业补贴,不同方面对究竟什么算farmer(“农民”或“农场主”)有不同的规定,并不是谁都可以随便享受“农民待遇”的。  财富相对论 杂谈 2010-10-28 10:04:22 阅读23463 评论98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美国现在面临对富人加税的选择。其实不过是要决定,是否延续布什年间对年收入25万以上的美国富人减税。这场政治争论让人反思起到底什么叫财富,到底25万年薪的收入算不算富人?这个话题目前在美国引发了热议。美国公共广播电台还专门做了一期节目,在洛杉矶、纽约等地,采访了很多人,了解人们对于财富的认识。结果发现,大家对财富的认识无奇不有。美国有一博客,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上,却在网上哭穷,说支撑不了孩子上私立学校等等。当然更多受访者是觉得25万是巨大财富,有一个受访者说自己年收入一万多,说对25万的年收入简直没概念,要是落到自己手里,都不知道怎么去处理。由此可见,人们对于财富的认识,似乎也存在一个相对论。 从这个节目上看,我也发现美国的穷人还是很多的。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诺顿教授在接受电台访谈的时候说,40%的美国人拥有的财富为零,其中有很多人甚至是在负债。在我们个人的层面,我也发觉在美国闯荡十分不容易。前日和一久不联系的老同学通电话,她说暑假刚回国,感觉自己好穷,什么都买不起,倒是国内的同学一个个财大气粗。我个人也基本上是这个感觉。美国的工资是死的,而且是做减法,如果按照平均水平的六七万年薪收入,付一个月的工资,扣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联邦税、州税等等,最后只剩一半。这余下的钱,再付完按揭和每个月的各样账单,基本上就没钱了。不像国内做的是加法,因为除了工资外,还可能有奖金,和各种各样的补贴,甚至还可能有所谓“灰色收入”。如今这个年头,如果有人说是“放弃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多半是个笑话了。可是对比着一看,似乎是国内同胞怨愤更大一些。目前中国的财富差距日益拉大,在“穷二代”、“富二代”之间,对立情绪简直是一个小火花都能点着。我从我自己一篇博客上发现了这郁积的愤怒和挫折感来。我有一篇文章中呼吁年轻人不要啃老,老年人也要体恤年轻人,只要自己日子过得去,也不要去让小辈为难。这篇文章背后的读者回复我觉得很耐人寻味,有个老年人说他的儿子月薪税后才一万,如果不补贴,儿子哪里买得起房?税后月薪一万还要老人补贴?这人我已经不好再说什么,让他慢慢被补贴下去吧。有年轻人回复说:楼价比天高,你让孩子怎么独立呀?我说这是借口,我当初大学毕业,条件比如今大学生不知差多少,家里也穷,什么背景什么关系都没有,还不是自己闯荡过来了?这位朋友问我是不是老糊涂了?“当年是什么情况——大学毕业是国家干部,分宿舍,现在什么情况,大学生比流浪狗多。”我告诉他说, 我97年毕业,可能是比现在好一些,可是也已经接近市场化了,虽然说不像现在这么大学生满街跑,可是包分配也没了,基本上自己找。另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难处,我们那时候,我们中不少人是定向、委培,想找个好单位还得解除这些关系。你们好歹是自由的。对方还不服气,说我可能是有个好爹。我告诉他说, 我还没毕业,我的父亲就去世了,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物质财产。可是他确实是个好爹,因为他教导我做人要靠自己,靠别人都是假的。这位朋友还不服气,怀疑我会不会有一个在部里当司长的叔叔,或是在央企当高管的姨。我想说,我家族最大的官是小学副校长,亲戚中最大的富翁也不过是个开了个乡镇企业的表哥。可是我已经懒得说了,因为想找借口的人,总归会继续找借口,就是不肯想想自己怎么去就地取材过日子。总以为自己的问题都是社会造成的,可是社会又是谁造成的呢?而今社会差距日渐增大,年轻人不堪重负确实是事实。很多人以为换了个别的社会,就一切OK. 恐怕这只是一个幻梦。如今经济如此萧条,美国人生活也很不容易。美国年轻人毕业刚起步,什么工作都肯做,就是不肯窝在爸妈家,做同伴瞧不起的“妈妈的宝宝”。另外美国人的选择十分多元,没有全部往大城市挤的。也有很多人拿着很低的收入,在一个小地方甘之如饴地生活着。或许中国日后也会这样,“逃离北上广”就是一个兆头。公共广播电台播出了“财富观”的讨论后,新墨西哥州有个农夫写信过来,说他的财富,是因为他能“养活全家”。说他家有三头奶牛,三只可挤奶的山羊,70多只鸡,两只猪(会生小猪),一些鸭子和火鸡。“我觉得我富得不得了。”他说他的价值来自一加仑牛奶,一块牛排,一个鸡蛋,一个烤火鸡,一磅西红柿,几个胡萝卜,一棵白菜,还有这一块土地。“这里要营养有营养,要健康有健康,要享受有享受”。另外,他说“不管经济怎么变,我的财务总是稳定的,安全的。”这话说出来,可能很多人觉得此人不过是阿Q精神,可是想起面无血色每天挤着地铁上班下班回家上网大骂爹娘无能社会不公的人来说,我觉得此人的人生,更为可取。 拎不清和“没人情” 杂谈 2010-10-24 14:14:37 阅读66939 评论206   字号:大中小 订阅 .Bygones的“养老防儿”一文,描述了而今家庭的诸多怪现状: 
“同事甲,两个儿子,大儿子家生活不好,所以她的退休工资月月都得贴补儿子一些,二儿媳怒了,说她一碗水端不平,因此几年如一日的不跟她说话,连招呼都不打。今年,二儿媳突然开始跟她说话,她喜出望外了几天,二儿子上门来,说他们要买车,差五万块钱。这位阿姨赶紧凑了五万块钱给二儿子拿去,然后自己开始省吃俭用。我妈感慨,她自己的风湿那么严重,关节肿得可怕,洗东西都舍不得用热水。同事乙,刚退休一年,外孙出世,老伴远赴姑娘家常住带孩子,留着老头一个人在家。老头没人照顾,天天凑合着到各家吃饭,一日自己在家心脏病突发,两天后被邻居发现的。同事丙,只有一个儿子,刚结婚,儿子儿媳对他们非常好。我说这个还不错啊,我妈哼一声,说当然不错,都是用钱买来的。儿子儿媳的新房新车都是公婆出全资买的;公公很会做饭,于是每个周五,儿媳亲自打电话给公婆,定周六要过来吃的菜单,于是公婆就得大肆去采买,媳妇点什么,周六就吃什么;儿子的新家每周有小时工去打扫,钱是公婆出,公婆家,至今都是婆婆自己打扫。”
这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父母不像父母,儿孙不像儿孙。大部分家庭的矛盾,可能是几代人关系拎不清的矛盾。很多孩子在啃老,尤其是一些媳妇,奉养就不用说了,啃老也是常事。我从来瞧不起啃老的人,一个个成年男女,不缺手不缺脚,日子紧有紧的过法,松有松的过法,居然跑去掏老人腰包,多大个出息!这廉耻感和做人起码的自尊都跑哪里去了?
不过老人啃孩子的,我也听说过。我们老家一晚辈,娶了一外地女子,把家里钱都花光去聘过来,这女子什么特长没有,好吃懒做,生了个孩子,娘家头一回添外孙,居然还伸手找女婿要钱,说娘家要摆酒席庆贺。我听说,恨不得要过那父母的电话,痛骂一顿,世上哪有这样做父母的?生了个女儿当摇钱树,怎就不为自己女儿想一想,人家小两口这下也有自己的孩子,正是要钱用的时候,你把人家钱财搜刮一尽,小两口日子以后如何过?可是这种例子并不罕见。大家别误以为现在是21世纪,人的旧观念改变过来了。还有很多做父母的,把儿子当宝贝,女儿当外人,恨不得卖了换钱,迫不及待地要收回投资。我很想告诉那对狠心的父母,如何就不想想,不肯培养自己的女儿,让其有生存的基本技能,这已经是一失职。到了男方,男方负责她一辈子,你让人承担这么大责任,自己不过是甩掉了一个包袱,还想借机捞上一把,就错上加错了。哪有这样做人的?这种情况下,我那晚辈为人忠厚,不像他人来找你啃老,已经十分不错,居然还这么为老不尊,找人要钱,安的何心?
看曾国藩家书,发觉中国古代在家庭关系上,是有很多优良传统的,若不是过去那么起劲地废弃,而今也不至于这样混乱。古训所称的“上慈下孝”,是一个中庸、平衡、相互支撑的关系。这个关系的维系要靠各方自觉,靠传统一代代的传扬,靠家族对于荣誉的集体看护。倘若这个社会能“克己复礼”,沿袭儒家旧俗自然不错。倘若不能,人都失去了道德的自律,以至于上不慈下不孝,关系搞得那么纠结,真不如像美国人这样“拎得清” ——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都是笼统的描述,各个社会都多样的做法。
我感觉美国人一代与一代的关系理得比我们清楚,道是无情却有情,每一代都留足了自己的空间,不像我们弄得这么拧巴的。对于子女,平常的观念会认为子女是人生的祝福,没几个人会认为子女是自己个人财产的。一个社会共识是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人格独立,并不隶属于父母,更不要说是财产。所以如果父母虐待孩子,会被社工带走,父母会被剥夺监护权。至于拿女儿当摇钱树卖钱的,更是匪夷所思,美国人嫁女,多半是女方出钱置办婚礼的,也没听说过有人说女儿是赔钱货的。
和中国扶上马送了一程又一程的做法不同的是,美国青年独立的时间早得多,美国家长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现在好多中国家长不但给孩子供完大学,还奋斗着帮孩子付首期甚至直接买房子,把孩子变成扶不起的阿斗。人天性中都有懒惰的一面,作为子女,当然会觉得有人支持,少吃点苦更好,这种情况也怨不得孩子,是父母自己造就的。
我们以前常说美国人“没有人情味”。美国经常有老夫妇自己住,甚至一个人,养狗养猫。其实有的老年夫妇,并非被子孙遗弃,而是自己根本不愿意和孩子一起,而希望独立自主。而子孙尊重他们的意见,愿意成全他们,让他们有自己的独立和自在。说这就是美国人不“孝顺”,未免冤枉。我们说的子孙绕膝,热热闹闹才是福,问题是几代人在一起问题,婆媳之间,爷孙之间,长辈帮着带孩子,矛盾也不知多少,这种抱在一起“死磕”,赢了面子输了里子,甚至最后每个人都是一肚子气,不知又是何苦?
我们老家有句话,“草屋年年盖,一代管一代”,意思是人生责任一代代传承,但是需要适可而止,不能无限制地管下去,带完了儿子还要带孙子。美国人一般情况下,更重视核心家庭的作用。这一点在签证的时候都能看出来,一些老年人说过来给儿子女儿带孩子反被拒签,因为签证官认为这是子女自己的事情,隔代带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再说他们认为带孩子也是一“工作”,老年人来旅游,结果给儿子女儿看孩子,岂不抢了美国托儿所(一般是收费的)的工作?如果是夫妻分居,一方要到美国团聚的,签证很少失败的,因为让夫妻分开他们基本上认为是不人道的。
人老的时候,社会也会照顾,且不和子女收入挂钩。有不少华人家庭就钻了这个空子,比如有的家庭儿子是医生,收入非常高,但是父母(前提是美国公民,或持有绿卡)则申报成无收入,结果照样可以申请免费医疗(medicaid),申请象征性租金甚至免租金的老年公寓。因为在申请这些的时候,受理的官员是不会去问子女的经济能力的,这基本上是把老年人的赡养给社会化了。这也是一个社会保障问题,由此我想,中国人几代人之间的怨愤,追究起来,当然有伦理道德体系的破产的原因。可是破产的,岂止只是伦理道德体系呢?  看美国老人如何养老? 高看美国 2010-10-31 20:15:21 阅读130004 评论595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人总是要老的,老了怎么办?好像千头万绪 ,突然写这方面的文章,不知道该怎么说,就用一本关于写美国方面的书中内容吧 :
    下面内容择自高娓娓的书:《我的美国记者生涯----高看美国》:      前面讲了很多人在加入美国籍时很矛盾很纠结,在想到加入美国籍的好处时写了这样一段小故事:
     美国的养老制度很完善。人们只要在年轻的时候勤劳守法,按时纳税,老了就可以生活得很舒适。2007年秋天,我随一个老人中心的老人们到纽约郊外的农场去摘苹果,这个项目是每年都由纽约华人总商会赞助的,我也经参加过三次了。每次参加这个活动,我都感到老人家特别开心,很有活力,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他们在大BUS上都要唱卡拉OK,一路欢歌,他们讲了很多故事。看到他们,我就好想快点老,快点退休。郊游结束后,有一位纽约的老太太想与我结伴回家。别人都走了,她等着我,因为我们住的地方离得很近。她打电话叫了一辆林肯车(电话叫租的一种,一般都是舒适宽大的美国林肯车,必须先打电话去预约,不像街上的出组车)。我要付钱时,她很生气,坚决不要我付。她告诉我她一人住,房子是美国政府补贴的,每月有七百多美金的收入,她根本用不完这些钱,房子不用钱,保险不用钱,生活费一个月只花得了一两百美元。她年轻时到美国,在衣厂工作,每月为美国政府上税,为美国做过贡献,她对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意,经常去参加老人中心的活动。就算年龄大了,行动不方便,政府也有一种老人白卡的项目:由国家出钱,派家庭保健护士给你(不同于保姆,她们不仅仅为你作饭,洗衣,打扫卫生,还得有护理知识)。但前提是你必须是美国公民,才能享受这些待遇。2008年秋天的郊游,我遇到另外一位老太太,她70多岁了,是在中国退休以后再由女儿、女婿申请来美的。移民来美国的老人,基本上跟这位老太太一样,一般是儿女申请来的,来美国后很自然拿到绿卡。老太太居住五年以后,加入了美国国籍,她就能享受美国老人们的一切待遇,每月七百多元美金,她最多用二百多,每月存入五百,一年下来就是几千美元,她已经给了女儿好多个几千了。她高兴地说现在的收入比她在中国工作时要多好多呢,虽然她在年轻时没有为美国工作过,没有为美国做出直接贡献,但她的女儿们在为美国工作。谁没有老的那一天呢?特别像我们这一帮人,人到中年还光棍一条,老的时候只有当“五保户”了(中国朋友们经常开我玩笑说还不结婚生孩子,老了只能当五保户进敬老院了)。美国没有敬老院,只有疗养院,华人戏称那是“等死院。”    放眼未来,展望我们的黄昏岁月,入籍倒是很有意义。更何况,我们一直在工作,一直为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一直在缴税,按照规定,政府会在你退休后根据你纳税的比例给你津贴,交了那么多年的税,不去享受这些待遇似乎也不合算。而且我想我到老时,每月绝对不止700美元。 我们很多美国籍的朋友曾经讨论过,大家老的时候可以一起修一个五星级的疗养院。大家在疗养里享受政府补贴,单身的可以谈谈黄昏恋,把年轻时因为刻苦工作没谈恋爱的遗憾补回来,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