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机做豆腐脑:今天道德为何如此脆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7:27:51
不根治造成道德滑坡的社会根源,而呼唤公民去遵守道德,搬出“孔圣人”也没有用!
今天道德为何如此脆弱
2011年03月28日 14:05:47  来源: 半月谈网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不遵守道德的人,非但没有受到处罚和制裁,反而还能从中受益,恰恰相反,那些遵守道德规范的人,常常变成了道德社会的受害者或者被现代人耻笑的对象(怪胎)。于是很多人开始仿效,道德规则显得苍白无力,这就是道德的脆弱。道德的脆弱体现的是人的脆弱,一方面是道德规则的制订者,道德的继承者和提倡者,同时人又是破坏道德规范的主体。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道德为何如此脆弱?伦理学大师麦金泰尔在其著作《追寻美德》中讽刺地说,对于一个缺乏道德品德的人来说,道德法则的规范作用几乎等于零。他认为必须弄清道德规范与个体品行的关系,因为人的行为是受人的意志(动机)支配的,而这里的人就是具体的个人,是单个的个体,而道德规范则要求人的行为的非伤害性,即虽然不一定要有利他性,但是至少要保证对社会他人的非伤害性,可是社会是由单个人的个体组成的,个人生活于社会之中,一旦不正义的行为成为一种时髦或者被仿效的对象,那就是对社会的伤害,也是对道德智者的侮辱。所以,一个遵守人人道德的社会必须注重对个人道德感和正义感的培养。
道德为何如此脆弱?因为社会道德规则的实践要求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个人道德行为动机是有条件的。人总是希望道德能完全发挥其功效,理想社会中的人也应该是孔子所讲的“不逾矩”的道德楷模,甚至我们在制订道德规则的时候,也抱有一种理想和积极的态度,希望道德能够被所有的人普遍践行,可是社会的现实给我们当头一棒,道德的绝对权威总是遭到挑战,道德总是被逾越。道德的实践者是具体的个人,他们对于道德规则具有自己主观的理解、认知和体会。每个实践者对于道德的理解和体会不同,会做出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行为就包含了无视道德的行为。实际上,道德的脆弱性就表现为社会的伦理要求(公义或公理)与个人行为的主观选择的冲突。社会的公理要求伦理规范的实践没有例外,应该是绝对的,而行为的主体却是怀有自私之见的个人,他们选择行为方式时,就会依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去选择。同时自我利益在个人行为选择中居于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道德被人的利己性遮蔽了,在行为的选择上,总是趋利避害,行为取舍上会选择利于自己的一面,人是自私的,也是利己的,人尽可能地保存自我的利益,争取最大可能的生存,这就是人的自私性,在生活中尽可能避免被惩罚,同时会做一些蔑视道德的行为,不可能禁止,使道德规范与人之间的链接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人的利己性,个人必须对于个人的欲望合理控制,否则非正义行为将会不断被复制。
首先,道德脆弱性是个人与社会,个性与普遍的矛盾体现。社会由人构成,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做事方式,而社会制度总要所有人都要遵守相同的规范,达到高度的同质性,可是社会中总有一些人不愿随社会大流,难免会发生不遵守道德规则的事情,这是必然的。
其次,有些违反道德规则行为的发生,就是因为行为者对社会道德规范不熟悉或者不知道,这种行为的惩处就显得没有意义,主要是没有合理依据。一个不懂规范的人,何谈道德制裁或者处罚?偶然因素是导致之所以脆弱的因素。
最后,道德脆弱彰显的是道德规则和人性的催弱,道德规则没有办法穷尽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形,而人性的脆弱就是在利益与道德的选择中往往会成为利益的仆人和奴隶,人对经济利益的妥协,使得社会道德无法完整地指导人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人都是听从自己欲望的要求,很难用道德情感和礼仪加以克制。消除道德的脆弱实际上就是人要消除人贪婪的欲望,服从道德感的安排。(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马新龙)
【即时通会员如是说】
道德是浮云,风往哪里吹,就向哪边飘,群众利益是道德的最终定向。——陈辉
缺乏信仰、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在挺大的程度上导致了道德的脆弱。——侯绪光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外来的拜金主义思想和贪图享乐的思想不断的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同时也影响到我国的道德文化,有部分人受到这样的思想的腐蚀,突破了自己的道德底线,追求与众不同,认为这是追求个性,不顾社会的道德压力,我行我素,认为这就是牛人,这恰恰说明了我国的道德思想宣传还不够,社会的道德舆论还不够,要真正的促进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最重要的是形成社会的道德舆论,缺乏道德的人就像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这样才能有效的杜绝违背道德事件的发生。——黄海富
没有约束的人,就不会在乎道德的。以前人民的生活圈子小,违反道德的惩罚是很大的,而现在即使你违反道德也无所谓,大不了我去别的地方,再者,现在的人都看重钱,只要你能给我钱,你有没有道德无所谓。——张永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的必修课,是学子们接受道德的洗礼,但老师说过一句话:“看到这本书的内容我就感到恶心”,他的语言是多么现实与直接,但我觉得他说的很对,在现实社会中,表面存在一套理论,背后又存在另一套,所以大家必须选择更符合实际的这一套,根本没有第二种选择,有一天我去吃早饭,我的车停不好,自己倒了,结果一位路过的小学生帮忙把我的车翻起,此刻我的心里很平静,一下子感觉这个社会很温暖很和谐,但我在担忧,这么单纯这么善良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进入社会后会不会遭到污染?还是会保存以往的这种善?——平判官
一个是经济发展阶段的问题,一个是政策的引导存在偏差。个人感触而言,还是时刻觉得美好品德的可贵,时刻向往,在生活工作中(意即在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过程中)会用道德底线衡量自己的行为,虽然可能会让人觉得自己老实,甚至是人善被人欺,但从来不曾改变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也许这听起来有点空,可是我相信仍然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我相信社会一定是向更完美的境界前进的。——杜慧仪
看后不禁想起“好人命短,坏人却长寿”这样一句话。道德在这个前卫和开放的年代,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破坏和被现实打击,从而变得薄弱和脆弱。想要重拾这份道德的强大,恐怕需要大众的努力和传媒的协助。在舆论的影响下,考验道德是否坚固,是在自我欺骗。——刘鹏飞
我猜想,只是猜想,道德最早来源于趣味。人们因为一件事无趣,就不去做。久而久之,就成了道德。然而道德的壁垒一旦形成,又变得无趣无聊。有人会拿着道德的幌子来骗人牟利,比如现在的所谓“爱国主义”。道德一旦被当成工具,最终醒悟过来的被骗者就会质疑甚至抛弃道德。所以,道德之所以沦丧,正是因为有人滥用道德。道德好比植物,风行草偃,自然而然。强迫不得。——王俊岭
如果不建立起完善的道德惩戒机制,道德还会更加脆弱。没有强有力的制裁措施去制止那些不遵守道德的人,仅仅依靠所谓的道德感去约束,根本就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人的自律在欲望面前是十分无力的,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强力制裁才是王道。——李特
众人所筑的道德标准从来脆弱,被称作有道德的人,往往是有自己独立的道德体系和处世方式,并恰好与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道德有较大部分的重合,所以就被立为道德的楷模。不通过长期教导和通过日常小事进行证明检验,而过分强调的所谓道德规范只会给更多人提供规避道德的范本,在此行为中受益后很容易便断定遵守道德的无用。将道德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主要参考标准的话,它在任何时候都是脆弱的。——杨弼麟
道德是社会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它之不同于法律在于法律是最后的保障或者说底线。道德良好存在的最直接保证就是没有什么可以凌驾其上,失去这一点,道德便不复存在。其实,客观规律也很好证明了这一点,群体中延续的基本要素是保障族群的意识形态不受干扰,那就是道德。现实的道德已经具体化了,但基本原则仍在于是群体得到延续,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突破“延续”这一自然桎梏后,我们群体在追求什么!并得到群体的认可。——李晓燕
道德感的存在本身应该是正义而应该履行的义务。但我们却总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小孩子被大人教唆在上公交车时弯一下身子仅仅因为身高不足的孩子可以免票;在看到有人被抢劫被偷窃时应该视而不见,因为这可能伤及自身……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道德感在今天的社会中已经被放到一边,甚至在人们的标准下成为了反面,这样的教育中所有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我“这样”做是对的,违反道德的事情会显得我更“聪明”,小孩子也在这样的教育中变得“精明”起来,甚至有听到家长在训斥自家孩子,“你看谁谁谁,人家孩子就知道那样做,你呢?傻不傻?”当全民的价值观和标准值都降低的时候,道德怎么能不变得脆弱呢?——胡倩
物质时代的来临,诱惑的层层魔爪,自律观念差,没有实质性的抵御诱惑的心理底线,因此道德变得脆弱,变的经不起诱惑、不堪一击。——李斐
号称文化古国,有悠久的传统美德,但在利益的诱惑下,道德的归属感显得似乎有点脆弱。俗话说:好人有好报,可现在往往成了好人没好报,坏人得逍遥的境界,那些道德丧失的人真的应该好好扪心自问。面对道德的拷问,是遵守还是违反?对待道德缺失问题?仅仅建立长效机制,仅仅是建立机制并不能达到多大的作用,因为这毕竟是人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所以还是要社会和群体来解决。加大道德宣传教育,大力倡导新形势下的道德素养,人人争取做有道德的公民;把道德教育放在国家的战略重点来抓,用群体的道德力量来压制不道德问题。国家的力量来源于群众,只有发动群众,才能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杨宇龙
这是个物质的年代,在被放大的物质之前,所谓道德会变得不堪一击,十有八九的人会在物质面前忘记自己曾经信誓旦旦讲过的道德是什么东西,堕入随波逐流的人流之中,没有有人敢打保票说自己真的就自始至终的就真的能在道德面前挺胸抬头,至少我不敢。这样的道德能不脆弱么?——杨文
道德在一个经济利益至上文化素养地位低的社会是处于弱势地位的。面对难以打压的房价,温总理说了句软弱无力又无奈的话:房地产商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在面对巨大的金钱利益和道德,商人怎么会放弃金钱选择道德呢?社会对经济追捧的程度远远高于对道德强调的力度,当法律管辖不到的范围,道德的力量能有多大呢?当行政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道德又凭什么能够解决得了?我们平时对道德的重视不高,出现问题就祈求用道德解决,怎么可能呢?——高欣婷
道德的脆弱,就在于诱惑的甜美。比如,等绿灯的时候,有的人就爱早几步走,仿佛比别人早起几秒很重要,非要彰显一下自己的特权。人嘛,都是水性扬花的,在没有外力的强力约束下,肯定是不能成形的,更别说成规矩了。没有强有力的岸,是无法形成河流的。——龙在天
总体来说,这个社会还是文明的,有道德的人还是多于没有道德的人,好人还是比坏人有好报。德治是最高的境界,也是最理想的境界,所以是需要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才能实现的,虽然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实现,但我相信,我们每一天都在向他靠近。只要我们看到这个社会有道德败坏的人,有不公平的事,往往都会感叹道德的脆弱,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也不用太悲观,毕竟看到的只是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汪兰
不是道德脆弱,而是舆论的影响。就像迈克杰克逊一样,当他在世时,有些不怀好意的人利用他的善良污蔑他,猥亵儿童等等。所有的压力涌向他,人们觉得他缺乏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然而,在他去世后,当一切真相被揭开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还是那个最初最善良的天使,大家错怪了他,生前承受了太多的误会。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都有不同的眼光去看待各种问题。日常中,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问心无愧,帮助该帮助的人,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关键时刻做个勇敢的人,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现在的人们多的是冲动,缺少的不是道德,而是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他人,冷静思考的能力。——朱曼曼
道德之所以脆弱是因为道德的约束力还不够,善恶人们心中的都有一杆秤,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呢?道德方面开始应该要有一定的强制性,才能使人们道德的力量足够强大。——张欢
道德本来就是中性的,就看你比它强,比它弱,利用它,还是被别人利用它来利用你……虽然这么说有些不好受,但事实不正是如此么?有时候不是道德脆弱,而是我们太脆弱。——夏阳
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当道德脆弱的时候就需要法律强势起来,因为人的感情是不具备稳定性的,很容易发生变动。因此道德很容易变得具有可变性。——程鹏丽
社会需要道德,但也需要规则,需要使各群体、各阶层并行不悖的规则。过分强调道德的脆弱,只能说明我们远离道德太久、太远,说明与之配套的规则的无力或强制力,即规则当下的不合理和历时来看违反人性的不合理。——李展蓝
阶级社会,在市场经济里,道德基本是不值钱的,关键要靠制度,核心是民主法治,依法治国,而不是过分集权的官僚主义的法制。党的文件不是这样说吗,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我们是后发展国家,是政府主导型社会,党的领导政府的引导组织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故必需通过大力发展民主政治,从而有效遏制官僚特权腐败,以优秀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社会的道德建设就会良性好转。纯粹的德治,要等到共产主义社会。也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从快速发展的不成熟摸索期中各种道德案件中走出来,从开初的比较无序中走出来,团结互助,才能健全良好人际关系,发展美好家园。——栗彦卿
有时候去求领导办事什么的,不都是很难见到领导本人吗?不是说不在就是找借口拿好处的,现在都是认识人才能办成事情的,现在的社会现实到只认钱,谁还哪来的为人们服务的宗旨呐,有时候看不过也没办法的事,道德已经变成金钱的渠道了啦!——陈晓慕
在这个物欲横流、各种思潮充斥的转型社会里,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人心中的一杆秤,良心在这边,金钱在那边,当利益的诱惑大过良心的重量,道德的天平便倒向了金钱一边!怎么办?当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人都有良心的时候,人们活的更有尊严、更加快乐的时候,或许道德的力量便会像太阳的光辉一样,扫除一切阴霾吧!——孙鹏
在金钱和权力主宰一切的社会中,道德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类是牌坊,一类是传统意义的个人道德修养。要是兑换成money(可兑换性是所谓金钱和权力主宰一切的社会的基本特征),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就是负资产,傻子才会留在身边。是个精英人士都会将传统道德抛诸脑后,再用money给自己砸下一个华丽的金字牌坊。——潘宇峰
道德穿了虚伪的外衣,所以变得体质脆弱!——李悦
人性本来就有很多不道德的东西在里面,我们平时说的道德,不过是因为触犯一些原则付出的代价太大,所以人们都约定俗成的不去做罢了。在群居社会里,你去做大家都不做的事情,就是不道德。当今道德变得越来越脆弱,是因为人们的容忍度提高了,金钱和物质成为衡量成功的标准,践踏道德去追求这些也就变得可以理解可以容忍了。所以有人会说:别跟我谈道德,只谈有多大的诱惑。——西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