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第一宠婚txt下载:人文植物学3 荠麦 - 秋风秋雨入茶来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2:48:05

      在中国古籍中,“荠麦”经常连用作为春生代表植物,如《淮南子.天文训》“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荠麦亭历枯。”《盐铁论.论邹》“金生于巳,刑罚小加,故荠麦夏死。”《五行大义》“金九畏丙七,故以妹辛妻丙,丙得金气,故首夏靡草荠麦死。”等等。“荠麦”是两种植物,“荠”是一种野菜,“麦”则是谷类主食的代表。

      荠菜是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学名叫Capsella Bursa-pastoris,Capsella意为“小箱”,Bursa-pastoris意为“羊倌的钱包”,应该都是表示荠菜花开后的果实的形状。中国俗称有“鸡心菜、清明菜、香田芥、枕头草、鸡脚菜”等等。日文名叫ナズナ,是“春七草”之一。以前日本人和中国人流行摘取早春生长的荠菜,跟其他野菜一起下粥。《尔雅》云“荠菜甘,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佳。”唐代,在立春那一天还要吃荠菜作馅拌的春饼和春盘。

    苏轼《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园无雨润何须叹,身与时违合退耕。”辛弃疾《鹧鸪天》“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陆游《岁暮风雨》“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听雨取一醉,不厌村酒浑。眼眚灯生晕,衣弊虱可扪。父子幸相守,万事何足论。”在宋代诗人的笔下,荠菜自有一种甘贫乐隐的清淡风度。

    我对荠菜和马兰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可能跟自己出生于浙东有关吧。详细的可以看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一文,这里就不抄了。周氏《故乡的野菜》我第一遍读时也不觉得特别妙,但至今来回读了不下二十多遍,未能看腻。周氏散文初看是家常话,细看却是苦吟。非常有读头。

(日本的荠菜)(荠菜花)(荠菜豆腐汤)      关于“麦”为什么被古人视为春生植物,需要解释一下。中国本土货是大麦(barley),学名Hordeum vulgare var. hexasticon。hexasticon是六棱(一穗六列麦粒)栽培大麦的意思。还有一种二棱大麦,是人类刚刚培育大麦时出现的,栽培历史比六棱大麦要早。跟六棱大麦相比,二棱大麦蛋白质含量比较少,容易发酵,所以当今世界上酿造啤酒和威士忌一般都选用后者。(六棱大麦)

     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抢大麦的起源地。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卜辞上就有“來”(麥)字,被认为就是大麦。欧洲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遗迹和埃及的古墓中都发现了大麦的谷粒。围绕起源的问题各国学者争的很凶。

   相比较大麦的起源之谜,小麦(wheet)的起源和传播路径就清晰多了。一般认为小麦起源于里海南岸,与公元元年左右传入中国。跟大麦相比,小麦的麸皮又厚又硬,很难下口,所以必须先碾成粉末,加工成面、饼之类才能吃。中国人的小麦加工技术不太发达,古文中说到“麦”一般就是指大麦。中国黄河以南大麦产区一般都是秋季播种,越冬,然后在春天收割。故云“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