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德本子解压密码:王戎识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3 21:53:30

1,王戎识李

简介:

  王戎(生于魏青龙二年,卒于晋永兴二年,234-305)字浚冲,琅琊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北)。自幼聪明过人,好清淡。西晋大臣,官至尚书令、司徒、封安丰县侯。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幽州刺史王昶之孙,凉州刺史王浑之子。“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词解:

  1.王戎:晋朝人,做过官。是历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2.尝:曾经。

  3.诸;众多。

  4.游:玩耍。

  5.子:果实。

  6.折:压弯。

  7.竞走::争相跑过去。走:跑。

  8.唯:只有。

  9.信:果真,的确。然:这样。信然:确实这样。

  10.取之:拿来

译文:王戎七岁时,曾经和小孩们一起玩耍。路边的李树上结了许多李子,压弯了树枝。那些小孩都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别人问他,回答道:“李树长在道路旁边,却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将李子取下来,的确如此。

问答:

  Q:为什么“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A:“因为李子在路边,如果李子是甜的话,就应该早被摘光了。”

启示:

  我们应该:

  1、我们应善于观察,对事物有强烈好奇心,且有丰富想象力。

  2、我们要在观察事物时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们应该学习王戎的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的孩子。

2,掩耳盗钟

原文与翻译

  古文: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解释:百姓中有个人得到一口钟,想要背着跑,可是钟大背不动;就用锤子来砸毁它,钟发出宏亮的声音。他怕别人听到响声来跟自己抢钟,就急忙堵住自己的耳朵。

  1.钟:铜制的打击乐器

  2.负:背

  3.况然:即锽(huáng)然,形容钟声宏亮

  4.锤:锤子

  5.遽:立即,急忙

  6.以:拿,用

  这则寓言故事,从一“得钟者”“欲负而走”到“钟大不可负”而“以锤毁之”,“钟况然有音”又 “恐人闻之而夺己”,于是“遽掩其耳”。事情发展的顺序很清楚,人物的举动也很鲜明,读时要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懂得自欺欺人的行为是愚蠢的。“掩耳盗钟”这一成语又作“掩耳盗铃”。钟和铃,从前都是乐器,但钟已淘汰,铃却在日常生活中常见,这就是“掩耳盗钟”演变为“掩耳盗铃”的原因。

典故寓意

  掩耳盗钟的人自以为掩上了耳朵就听不到钟响了,实际上钟响是客观事实,你把耳朵掩上了,钟还是要响,你听不到,别人照样会听到。这则寓言的本意是劝告人们:如果做错事自己假装不知道,如同捂着耳朵偷铃铛,自己欺骗自己。我们不能自欺欺人,这是没有用的。寓言把掩耳盗钟者的愚蠢,描写得很生动。这个故事后来衍化为成语,改为“掩耳盗铃”。还比喻自己害怕就把耳朵捂上。

出 处

  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释 义

  捂住耳朵偷钟。现成语为“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自欺欺人。

3,邴原泣学

邴原泣学,出自《初潭集》,讲述邴原贫不丧志、刻苦学习的故事。

第一版本:(原版本)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以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释义

  少孤:幼时丧父。少:小时候。 

  过:经过。

  书舍:书塾。

  亲:父母亲。

  愿:羡慕(与羡同一意思)。

  羡:羡慕。

  心中:内心里。

  恻:心中悲伤。

  苟:如果,要是。

  徒:白白地。 

  资:学费。

  就书:上书塾(读书)。

  得:能够。

  欲书可耳:想读书可以

  恻然:怜悯、同情的样子。

  孤:古文中指失去父亲的孩子,称为“孤儿”。

  志:志向。

  伤:悲哀。

  感:伤感。

  何:为什么。

  故:所以。

  泣:小声哭

译文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路过书塾,(听见琅琅的书声)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回答说:“失去父亲的人容易悲哀,贫穷的人容易伤感。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有亲人(的孩子)。(我)一来仰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的样子,说:“(你)想要读书,就去读吧!”邴原说:“(我)没有钱交学费。”老师说:“你如果有志读书,我可以白白地教你,不收你的学费。”于是邴原就开始学习。只过了一个冬天,就能背诵《孝经》和《论语》。

导读

  邴原,三国时人,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与名士,与管宁、华歆等称“辽东三杰”。其在幼年丧父、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立志学习文化知识,最终感动了书塾里的教师,成就了一则学与教的佳话。

启示

  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免收邴原的学费,不计报酬地教书,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魅力。

4,画龙点睛

成语出处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睛则飞去。”人以为妄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未点睛者皆在。[1]

译文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点眼睛,他时常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人们都以为荒诞,就点了其中一条龙的眼睛。一会儿,雷电打破墙壁,一条龙乘云飞上了天,没有被点上眼睛的龙仍在那里。”

成语故事

  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1]

成语解释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近义词锦上添花点石成金 

反义词弄巧成拙画蛇添足点金成铁

5,蛇衔草

原文: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竟日伤蛇走。田父取其草馀叶以治疮,皆验。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抱朴子》云:“蛇衔能续已断之指如故。”是也。(出《感应经》)

  译文:过去有一位老农耕地,遇见一条受了伤的蛇躺在那里。另有一条蛇,衔来一棵草放在伤蛇的伤口上。经过一天的时间,伤蛇跑了。老农拾取那棵草其余的叶子给人治疮,全都灵验。本来不知道这种草的名字,就用“蛇衔草”当草名了。《抱朴子》说:“蛇衔草能把已经断了的手指接起来,接得和原先一样。”说的就是这回事

  蛇衔草不仅在传说中,现在还有一味中药叫“蛇衔”的。

版本一原文:

  昔有田父耕地,值见创蛇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创蛇走。田父取其草余叶以治疮,皆验。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抱朴子》云,“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是也。

  翻译: 从前有一位老农在耕地,看见一条受了伤的蛇躺在那里。有一条蛇,衔来一棵草放在伤蛇的伤口上。经过一天的时间,伤蛇跑了。老农拾取那棵草其余的叶子给人治疮,全都灵验。本来不知道这种草的名字,就用“蛇衔草”当草名了。《抱朴子》说:“蛇衔能把已经断了的手指接起来,接得和原先一样。”说的就是这回事。

版本二原文: 昔有田夫耕地,值见伤蛇在焉。顷之,有一蛇衔草着伤口上,经日创蛇走。田夫取其余叶治伤,皆验。本不知草名,乡人因以“蛇衔”名之。古人云:蛇衔草能续已断之指如故,非妄言也。

  译文: 过去有一位老农耕地,恰好看见一条受了伤的蛇躺在那里。过了一会儿,另有一条蛇,衔来一棵草放在伤蛇的伤口上。第二天,受伤的蛇跑了。老农拾取那棵草其余的叶子给人治伤全都灵验。本来不知道这种草的名字,乡里人就用“蛇衔草”当草名了。古代人说:“蛇衔草能把已经断了的手指接得和原先一样。”并不是乱说的。

  注释:

  1.著(zhuo)第二音:放

  2.《抱朴子》:晋人葛洪著。

  3.曩:从前。

  4.田夫:种田老人。

  5.着:放。

  6.验:验证。

  7.妄:胡乱。

文化常识:草药:相传神农氏尝百草而治病。草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蛇衔草能治伤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到了明朝,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大部分是草药,它是世界药物学及植物学的重要文献。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

  词语注解:

  孤犊:离开母亲的小牛。

  昔:曾经

  为:给。

  清角之操:这里指高深的曲子。

  伏:趴着。

  如故:像先前一样。

  虻:吸血的苍蝇。

  耳:耳朵听。

  鸣:鸣叫声,作名词。

  掉:摇动,摆动。

  奋:竖起。

  合:悦

  蹀躞:迈小步来回走动。

  掉尾奋耳:甩动尾巴,支棱起耳朵。

  非:不是

  闻:听

  译文:

  曾经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虫和牛蝇的叫声,以及失散的小牛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音乐。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寓意: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对牛弹琴

    参考译文:从前,公明仪为牛弹奏很高雅的曲子,但(牛)还如以前一样低头吃草,不是牛听不到,(是曲子)不适合牛听。公明仪改弹蚊虻的声音和离群牛犊的叫声,(牛)立即摆动尾巴,竖起耳朵,来回走动的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