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爱百度网盘:食品安全监管:聚光灯下的盲区 10-观点·经济观察·股市-解放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3:12:34

食品安全监管:聚光灯下的盲区

2011年4月21日   10:10-观点·经济观察·股市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玺撼/任翀

吴名遂 绘


  本报记者 陈玺撼 任翀

    双汇瘦肉精猪肉、双酚A奶瓶、皮革奶等涉及食品安全的事件尚未从人们的脑海里消退,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染色馒头销往沪上超市的行为又被曝光。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挑战着公众的心理底线。人们不禁质疑,事前监管究竟有多难?为何总有逃脱监管的“漏网大鱼”?

标准背后还有“黑洞”

    查询工商登记资料发现,盛禄公司2007年经营范围变更为“建材、百货、五金充电批发零售,生产糯米制品、高庄馒头、酿酒。”如果以经营范围变更的2007年算作该公司生产馒头的开始,那么这些问题馒头流向市场,堂而皇之摆在迪亚天天、联华、华联、吉买盛等超市销售已有3年多,期间监管部门却未察觉,这让市民难以理解。

    问题馒头潜伏许久才被曝光,是否应归结于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其实市质监局网站每个季度都会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产品种类,公布对这些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结果。记者发现,这些抽查详细列出了不合格产品的品名、商标、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批号和生产企业,也完整列举了抽查依据的相关标准要求及检验项目的名称,监督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市质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忻元庆表示,对于盛禄这家上海的馒头供应大户,每年各类抽查不下六七次,相关部门不是没有监管,但目前规定的与馒头有关的食品添加剂标准中,并没有柠檬黄这一项,没有最大添加量作为监管依据,缺乏标准参考,所以一直未就馒头是否添加柠檬黄这一项进行检测。

    事实上,此次的 “染色馒头事件”与2005年“苏丹红事件”有相似之处,即最终暴露的问题均游离在现有可供监管的标准之外。早在1995年,苏丹红即被确定为致癌物;1996年,中国在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中明令禁止使用苏丹红。但近10年过去,中国并未出台相关苏丹红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从某种程度看,苏丹红属于虽然被禁止但从未检测过的“监管真空”。这就导致了苏丹红事件爆发后,国内最早被曝出产品中含有苏丹红的亨氏公司提出:“食品安全检验报告上从来没有苏丹红这个指标,事发前,公司产品出厂前也都是经过质检部门检测的,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问题出在检测标准环节上。”同时,监管部门也觉得“委屈”:食品添加剂成分复杂,质检部门不可能每种成分都检测,只有列入标准的才测;国家没有出台统一的苏丹红检测标准,怎么查?这不能不说是监管上的遗憾。

    据了解,在经销商和监管部门的例行检查中,也没有发现过大问题。可就在这种例行检查背后出现了“黑洞”:经销商除了审核盛禄公司的供货资质,是否实地踏访过其生产环境?监管部门的抽样调查,是否能够真正反映出生产车间的问题?如此种种,都反映出我国在监管上的一个老问题:“重结果、轻过程”。业内人士指出,照着标准抽检执行很简单,但要发现一种标准中根本不允许添加的物质,就像海底捞针。

不法厂商“不按常理出牌”

    仅仅把染色馒头的出现怪罪在监管部门头上,也不客观——因为就在2005年苏丹红事件尚未完全平息时,再次掀起波澜的“苏丹红咸蛋”事件,使得拷问经营者的良心成为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话题。当时,监管部门已基本掌握苏丹红的检测方法,也在番茄酱、辣椒酱等大量与红色有关的产品中铺开苏丹红检查。可谁曾想到,竟然有不法厂商为了让咸蛋的蛋黄颜色更好看,往蛋黄里添加苏丹红?

    按照常规的思维方式,针对咸蛋质量安全检测可能涉及腌制咸蛋的材料是否符合标准、咸蛋本身的各种卫生指标是否合格,却不太会想到红色的蛋黄是否“红”得异常。一名资深食品专家也客观评论说:我国在食品安全上的标准和限制并不比其他国家少,有些标准和限制超过了很多国家。但在“咸蛋黄中是否含有苏丹红”这样的检测问题上,不要说国内没有,在国外也是闻所未闻的。

    据了解,既有标准只是规定哪些食品添加剂可用于哪些食品,以及该添加剂在每千克不同种类的食品中可使用的最大量,监管部门则以此为依据,定期公布针对某类食品抽查时所要检测的项目有哪些。有了这些标准,生产和监管都有章可循。可反过来,无良经营者也清楚地知道哪些“硬指标”是一定要完成的,哪些又是没有监管标准,可以铤而走险逃避查处的。

    在感慨生产者的“精明”时,我们更应当反思:食品生产者身上的道德血液流到了哪里?从监管角度看,则是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鉴别从业者是否具备食品加工的资质,是否能恪守最基本的生产原则?而这种“测人心”的工作恐怕比单纯检测产品中部分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规定要难得多。

信息公开制度还不完备

    明知做玉米面馒头不用玉米面而用色素染色的行为为法律所不许,但企业依旧如此操作,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反之也折射出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尚待健全,目前生产者的违法成本仍然过低。根据《食品安全法》,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但面对单价只有一两元的馒头来说,显然这种处罚不能威慑到企业。

    现有针对性政策法规的缺失和监管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食品安全法》2009年才正式通过,相比有些国家和地区的食品立法而言已经落后。像英国,1984年开始先后制定了《食品法》、《食品安全法》、《食品标准法》和《食品卫生法》等,同时还出台 《食品标签规定》、《肉类制品规定》、《食品添加剂规定》等许多专门化规定,法律法规涵盖所有食品类别,涉及从农田到餐桌整条食物链的每个环节。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加上《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部门”法,还过于“单薄”,而且法与法之间的配套性、协调性都不够,监管部门之间的多头管理、交叉管理也影响了有效沟通和协作,导致执法力度不到位。保证食品安全,必须要扩大监督范围,将食品安全覆盖“从农田到餐桌”食品链的所有方面,明确规定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所有从事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原料供应、包装运输、销售消费等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的食品安全义务。

    作为与食品安全具有最直接关系的民众,往往最晚知道真相——这也是值得监管部门反思的问题。之前,有品牌查出三聚氰胺超标8个月后才对消费者公布,引发社会质疑。据悉,食品质量一旦出现问题,政府部门按规定要立刻向上级层层报告,而不是马上对消费者通报,行业协会与消费者团体,也被排除在上报体系之外。其实,消费者需要了解更多真相。食品安全问题应该明确、及时地告知消费者,特别是在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出现后,信息的透明发布更加重要,应当建立起相关的信息发布长效机制。在这点上,我国香港和澳门就制定了相关法律,组织政府部门保证公众参与到食品监管中来,并实行完备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公众公布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监管:聚光灯下的盲区 10-观点·经济观察·股市-解放日报 是什么让我们停不下来 10-观点·经济观察·股市-解放日报 新一代农民工变了多少 观点·经济观察·股市-解放日报 游上海,“乐”与“不乐”的理由 10-经济观察·股市-解放日报 食品安全监管要“三链合一” 08-观点·科教卫新闻-解放日报 苏河湾,上海下一个黄金水岸? 10-经济观察·股市·广告-解放日报 如何看待 “十二五”中国经济发展环境 经济观察·股市-解放日报 张江,让资本真正推动创新 10-经济观察·股市·社会新闻-解放日报 让艺术融入城市发展 10-经济观察·连载·广告-解放日报 “苹果”的果心在哪里 06-观点·体育新闻-解放日报 防灾教育:别人感冒我吃药 10-新财经周刊·冰点经济-解放日报 突破创新困局关键看企业 05-观点·手拉手-解放日报 市慈善基金会资助社会慈善公益项目 06-观点·手拉手-解放日报 让知识真正改变命运 06-观点·手拉手-解放日报 商圈升级热:究竟缺了什么 06-观点·手拉手-解放日报 “80后”集体怀旧,意味何在 06-观点·体育新闻-解放日报 “中微子”为何让人亢奋 05-观点·长江三角洲新闻-解放日报 轨交时代,交通布局如何变 观点·社会新闻-解放日报 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三点期盼-人民法院报 “防蛀产品致癌”属误读 09-经济新闻·连载·广告-解放日报 首批千户经适房家庭 09-经济新闻·广告-解放日报 百亿时代,追问电影业前途 观点-解放日报 “龙”的传人 06-体育新闻·社会新闻-解放日报 快乐的阶梯03 聚光灯下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