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墙纸加盟:自恋 自我恋 [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0:21:42
   自恋  自我恋             《韦伯斯特辞典》把自恋界定为第六种贪得无厌的情感。具有自恋心态的人唯我独尊,唯我独存,爱惜自己达到病态的程度。只愿享受,不愿付出;只要求权利,不愿尽义务;只追求权力,不愿负责任;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只爱自己,不爱他人……凡此种种,都是自恋心态的表现。具有自恋心态的人不能与他人发展出任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容易陷入孤独之中。自恋和孤独,经常如影随形地伴随在一起。而且,与自恋结伴而行的是自卑和忧郁。

 

   自恋又叫自以为是的自我陶醉人格。其主要表现是: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从他人那里获得注意与羡慕的愿望;一贯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常常不现实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倾向于极端的自我专注;好做海阔天空的幻想,内容多是自我陶醉性的,如幻想自己成就辉煌,荣誉和享受接踵而来;权欲倾向明显,期待他人给自己以特殊的偏爱和关心,不愿相互承担责任,很少意识到其剥夺性行为是自私的和专横的;缺乏责任心,常用自负傲慢、妄自尊大。     自我恋      自我恋是自己对于自己过分自信过分自满的一种陶醉入恋的心理表现。这种表现在生活中会表现在过分的爱慕虚荣,夸大自己,爱打扮爱臭美等。自我恋理论奠基人:那西赛斯,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恋”和“他人恋”成反比。人的力比多(心理能量)是一定的,投注到他人的能量少一些,投注到自身的能量当然就会多一些。自我恋也是一首歌曲的名字。    

    弗洛伊德曾给出“自我恋”定义是自己对于自我投注里比多兴奋的状态。有这一表情况的个体称之为自我恋人格障碍患者。从里比多的方式来说,也就是他将本来应该投注于自我的对象客体的里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这样病人就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亲密人际关系,并且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当然小其不是这样的自我恋喽),但科胡特修正了之前弗洛伊德这个“自我恋”的定义,而提出自我恋其实就是里比多的本质,或者更直接说自我恋其实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我恋的。自我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我恋并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我恋的,而只有个体过度自我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与自我恋允可的范围那才是不健康的。        科胡特的合作者兼学生的巴史克提出了一个模型来解释自我恋,他认为自我恋的达成其实是可以使用当代认知心理学等合理阐述的。自我恋是对于自我胜任感的体验,而这一获得的回路开始于大脑的期待型态,然后进行下一步的实施决定,再后付诸行动的实践——当个体在实际世界中实践后,会得到反馈,这一反馈则再次输入大脑,然后大脑将此信息与之前的期待型态配对。如果输入信息与之前的期待型态配对成功,则个体就可能立即获得自体胜任感的喜悦。 
   

    如果不能配对成功,大脑就会再次决定、计划行动、实践,然后又反馈大脑以求得配对的成功。如果反复没有办法获得成功,大脑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或修正期待型态、或修正决定、或修正行动方式等方式来使自己,当然也有可能这一修正仍然是无效的或者是失败的,则个体就可能会放弃这一回路构成,而以别的方式替代,也有可能彻底放弃。这时候,不合适的回路调整就可能直接引起自我恋的失败——无法获得自体胜感或自我价值感,因此就会产生自我恋失败时的暴怒及焦虑,当焦虑过于强大或者失败时,则个体会体验到消极的防御——抑郁。

 

判断     《DSM-IV》手册中定义“自我恋型人格障碍”为以下项目:夸大(幻想或行为)、需要他人赞扬、并缺乏同感;起自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5项以上:

   (l)具有自我重要的夸大感(例,过分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的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上乘);
   (2)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力、光辉、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
   (3)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人们(或单位)所了解或共事;
   (4)要求过分的赞扬;
   (5)有一种荣誉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厚待遇或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6)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占便宜),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占有他人的利益;
   (7)缺乏同感:不愿设身处地地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感情和需求;
   (8)往往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9)显示骄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以上所显示自我恋性障碍特征应该和暂时发生的自我恋分清不同,例如:某个人因为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而变得自大起来一段时间,不能简单得视为自我恋性人格障碍,尽管这两者似乎有类似。但自我恋性人格障碍应该是从童年起到目前一贯的表现,而非暂时、短期的行为。         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脱离现实,对人和物都失掉了兴致,好像一心贯注在自己的自我中。弗洛伊德说,这种精神分裂症患者,大概是由于爱情上的失望或幻灭,把他(她)的“里比多”从外在世界撤退下来,转来专心恋爱自己。这是极端的自我恋爱因而显然是变态的、有精神病的。但是,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恋的人,可以不是精神错乱。正如一个情人“以爱恋的眼光”、而不是客观地看待他(或她)所爱的人一样,有适中程度的自我恋的人,热恋地、非冷静和非客观地看待自己,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妩媚和优点,过低地估计自己的缺点。依据这个标准来说,人人都有一些自我恋,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总是贪求爱情和赞扬而对爱情和赞扬的回报毫无所感的人,是有强烈的自我恋的人。  

特征
 
自我恋性人格障碍的形成,在科胡特看来,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婴儿时期,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家马勒等的研究,这一障碍大约形成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其实是在婴儿养育中经常偶然发生的,但如果养育婴儿者是长期的如此对待婴儿的,也就是说婴儿是长期无法得到夸大的自体自我恋满足的。不能与内部期待配对成功,则婴儿将失望于外在,大脑则据实际情况放弃这一正常的养育被养育的循环回路构成,而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我恋之需要。这样的幻想往往是阻碍了自体了解正常自我恋的现实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围而形成自己独有和过分的自我恋,于是就会有以上自我恋性人格障碍的类似夸大性格的表现。自我恋的人格特征
1.认定自身的优越:
 
 
 

 

        自我恋型人格最主要的特征是:认定自身的优越,有种特权者的感觉,坚信自己值得别人无条件的爱和帮助,以获得一切为理所当然。缺乏共情能力,无欲望去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出于一种对自身力量和重要性的不现实的意识,自我恋者过分关注自己的需要,而且总是认为自己的需要是正当的,所以有权率性而为。他们期望得到别人无条件的爱,而不管自己平日是多么的漠视别人的需要。别人的处境和感受从来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看着别人,实际上眼里还是那个需要被满足的自己。寻求优越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幻灭的梦想,只有这梦想才能给生活赋予一种闪闪发光的意义。
 2.受到挫败则倍感抑郁和绝望:
             如果她们受到挫败,没能及时实现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就会倍感抑郁和绝望。因此种种能寄托这种寻找优越感的文化体系,其中包括有组织的宗教、各种形式的集团、竟争、荣誉以及形态各异的等级制度,都会成为自我恋者寄托心灵的场所。
        她们在生活的激流中努力寻找世俗荣耀,追求社会性成功的标志物和陈腐不堪的浪漫情调。
        然而,在这条通往无上优越的路途上,人的灵魂势必要受到一次次的考验,每一次挫败实际上都会造成自我鄙视和自我折磨,而人为了保全自己,不可避免要放弃那个真实的自我。
        自我恋是用过度美化和拔高生活细节来粉饰平庸,同时向他人塑造理想中的自己。自我恋是心理上的化妆品,抹上它不只是为了给人看,也是为了哄自己高兴。久而久之,自己都看不见自己的真面目,不知自己青面獠牙。自我恋者其实时刻需要一面镜子来观赏自己。  3.早期条件优越:


 
 


表现种态
 
房间里挂满自己的照片,甚至是裸体照。
        在人前夸夸其谈,对什么事情总爱发表自己的看法,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个有知识、有层次的人。
        爱和他人比试酒量。
        喜欢在人多的舞台上唱歌,希望听到阵阵喝彩,否则就会没精打采。
        喜欢自己写的每一篇文章,喜欢自己在文章中营造的每一处浪漫的细节,然后马上把文章贴到BBS上,自己不停地点击,看别人的反应,如果无人回应,就骂别人有眼无珠,随后自我吹捧一两句。
        喜欢穿与众不同的衣服,把衣服当成一个人一样肉麻地爱抚。
        喜欢将自己的居室装饰得别具一格。
        喜欢在游泳前精心地描眉,游泳时努力地将头昂着,脸上没有一滴水,宛如一朵水上花。
        喜欢在寓所里装上很多落地长镜,每天照镜子的时间比看家人的时间还要多。
        喜欢恋爱对象换了一个又一个,每一场爱都很真,可每次都以分手告终。
        对别人的意见总是听不进,并且有极强烈的抵触。
        自己的孩子很平常,却坚持认为他是世上最漂亮、最聪明、最可爱、最天才的。
        开口闭口都是自己的家人如何好,自己的单位如何好,自己的城市如何好。
        认为自己的朋友应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名片上印满各种职衔。 
 
  
 
 
尴尬困境

        1、在“我”里不断充气,很快就找不着自己了。
        2、准确的判断力奇迹般消失了。
        3、真实的我扛着自恋的我,就像扛着7斤半重的枷走路。
        4、别人快乐着,我虚荣着。
        5、我非常在乎自己,可是没有人在乎我。
        6、周围的人越来越不通情达理,好像都在联手跟自己作对。
        7、任何事情的进展都不顺利,以前可不是这样,难到是好运跑到别人身上去了?
        8、顾影自怜,我越来越在乎别人对我的态度。
        9、我经常在别人那里受伤。
      10、我在这里表演却没有观众,真泄气。  


 

        自我恋型的人,常常是些从小家境宽裕,受到宠爱和羡慕的孩子,具有超乎常人的天赋、智商或者漂亮的外貌。在他们的早期经验中,没有与别人的愿望和意志产生健康的摩擦,也不需要通过成就来赢得那种价值感,这导致他们出现了一种不切实际的权力感和自大感,为戏剧性的荣耀着迷,并且毫不怀疑自己应维持自童年起就接受的那种优越感。他们期待持久的好运,指望靠命运和别人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但与此同时他们的自私和罔顾他人感受,必然导致亲密关系的困难。爱对于他们来说,常常只意味着被爱,他们自己其实并不懂得爱,也没有能力去爱。



病态解救

   锦囊一:不去挑剔

        尝试着把专注的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去关注离自己最近的人。假如是欣赏而不是挑剔,连别人幼稚的或愚蠢的举动都是可以用来欣赏:一个胖胖的人不允许别人提“胖”字,一个已经骨瘦如柴的人还在那里刻苦地减肥,决不允许自己的身上多出一磅肉,比威尼斯商人夏洛克还残忍,那是活生生发生在生活中的喜剧,作为一个欣赏者,你的心情会非常好。进入娱乐时尚论坛当你的注意力被外部世界吸引,你发现自恋不自觉地融化了,甚至不存在什么自我。你在一个无名的地方看见一朵无名的花开了,你觉得真美,在你的世界里就只有那样的美而没有自己。病态的自恋,正悄悄地从你的身边走开。假如是挑剔,你就会拒绝外部世界的融入转回自恋状态。

   锦囊二:自我分析 
        尝试做一个自我分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列出自己的性格优势以及劣势,同时列出与自己的性格相关的真实事件。假如你的自我分析中只有优势只有成功,肯定是自己在骗自己。一份真实的自我分析可以帮你打碎自恋的幻觉镜子,我并不像自己想像的那么完美,甚至有好些行为连自己都无法忍受,还自恋吗?通过自我分析,一个人甚至可以找到命运的曲线。性格决定命运,人站在命运之上,根据自己的经历产生的态度处理接下来的问题,命运也不过是这样的不同事件的连接。自恋的人会因此找回自己的真实。
    
锦囊三:归零策略
 
        给你一个家,你知道有些东西是垃圾,扔还是不扔?扔的时候会因为情感上的因素令自己的心隐隐作痛,不扔你只好生活在垃圾时空。扔,千万不要客气,对垃圾的客气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当自恋损害了自己的生活,它就是垃圾,扔就要彻底。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归零法则。生活中的人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为自己归零,让自己回归到零状态。你是一个高级职员,在你的职位上做出的业绩都写在了功劳簿上,可是你被提升成经理,在心态上就有必要归零。你会说我很优秀,也没有人不承认你优秀,你的优秀是蚂蚁的优秀,你战胜了诸多蚂蚁脱颖而出,你已经进化成大象,跟你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也是大象。 
           在公司你是董事长,假如你把董事长的气质行为带回家里,你会指望自己亲爱的立正鼓掌喊一声董事长好吗?你会认为没有必要,可是你的行为决定了你还是董事长而不是一个妻子。跟自己的男人说话的时候就像与客户谈判,自己的判断绝不容许别人质疑,或者只强调结果而不容许别人的解释,对不起,你的董事长瘾还没过够,你还在自恋中。别说你就是一小小的董事长,连英国女皇要进卧室还要敲门对乔治先生说“伊丽莎白,你的妻子”。她曾骄傲地回答说“女皇。”可怜的女皇在卧室外站了很久。你是一个有许的女人,可是在妻子的位置上你还得归零。一个优秀的女人会因为迷恋自己的优秀,在结婚前与自己的未婚夫签定离婚财产协议公证,一个优秀的男人会在结婚前与自己心爱的女人签立N份契约保障自己的所谓的权益,在自己与婚姻之间建一道隔离墙,你说那份自恋是一种聪明还是糊涂?当自恋成为一种病,当一个人被喀琉斯(自恋)情结控制,健康的生活就无形中遭到侵蚀,风化了的生活的岩层正在剥离,一个真实的人在什么地方站稳自己的脚跟。   


自恋启示录

        古希腊神话中记叙了一位英俊青年的爱情悲剧。这名青年叫厄索斯(Narcissus),美丽得无与伦比,无数的女神来向他表露爱慕,连以风流着称的维纳斯都不可救药地迷恋上他。可是当他第一次从水面上看到自己映现的面容时,就疯狂地爱上了自己,难以自拔,每每欲更近地看清他。就在他一再贴近水面观赏自己的影像时,终于坠入“爱河”---- 淹死在水里。这就是西方心理学和文学作品里的那喀琉斯情结的由来。   http://www.360doc.com/myfiles.aspx 

 

 (2011/04/23雨霖转载/编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