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景区门票优惠政策:一个人最好的状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7:21:05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水的状态——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就是他没有任何的障碍,可以完全的自由流动而不会有任何阻滞。。我说的“阻滞”的意思,比如一个孩子总是被教导要干净要干净,结果她很干净,可是她不能接受自己不干净的状态了,这就是她的阻滞。我希望泡泡的状态,是,她爱干净,但同时她也能够享受不干净的乐趣;她会诚实,但该说谎的时候她可以没有障碍地说谎;她乐于遵守规则,但当规则没有必要时她很容易的丢开它或者打破它。。。她重视别人的感受,但是她也有力量去承受拒绝别人时的负疚感。。。这时候,我觉得就是没有任何阻滞的,她可以完全根据具体情况来“自由的流动”。一个能够自由流动的系统,才是有活力的。

 

当你在人群中看到他时,他的目光经常是特别平的,平淡无华,好像对什么也不感兴趣,其实,是因为他所有的需求都是均衡的,就好像水平如镜的湖面,或者像光,所有七种颜色都均衡的时候,就变成白色了;他没有哪一种需求显得特别强烈,所以看起来好像有点枯燥,可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他的时候,会发现他的表情其实是丰富而生动的,只是波幅特别小,淡淡的,一般人太容易注意到而已,可是他却是敏锐的,有时候你做了一个小鬼脸,所有孩子都看不到,可是他却看到了,会有个淡淡的开心的笑,这时你们目光碰触的时候,就会有种来自心灵深处的相会。

 

不同人、物种有不同的需求,不同时段也有不同的需求,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无恐惧的去尽可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完美;如果我们不去评判善恶而只是看到背后的需求,我们就能够理清几乎所有的问题。

 

坚信一点,解决所有问题,需要的是“补充”而不是剥夺,需要的是滋养和疏导,而不是压制去增加新的阻滞。

 

一个很意外的事情,就是越是父母非常温和的家庭,孩子成长的就会越慢而不是越快,她们会更晚“独立”(如果独立是被理解为不让抱不粘父母不和父母睡的话)、更晚自立(如果自立被理解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话),甚至更晚说话、更晚识字、更晚开始象形绘画。。。后来我明白,其实就是因为父母给予了她们这种保护,没有过早地让她们觉察到应该体谅别人应该照顾父母,她们因此拥有了更长的时间从父母那里坦然地获得滋养,她们可以为自己打一个更宽广的地基;而晚说话晚识字晚画象形只是这些滋养的结果,中国古代有“智者语迟”的说法,我是认同的,说话和识字一样,等于结束了一种资源的进一步发展,象形绘画也是同理。这些东西的推迟到来,给了孩子感性思维最充分的发展机会。

 

孩子并不是一个缩小版的成人,而是一个和我们完全不同的个体

 

确实有一些孩子,因为不幸,他们很早就必须独立生活,他们也能够做好一切,可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早承担起人生重担的孩子,他们的生命建构一定是不饱满的。就像我们请阿姨是为了腾出精力来让自己更好地发展一样,孩子也需要腾出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如果生活的自立没有让我们真正独立、生活的不自立也没有让我们变得依附的话,那么我们还需不需要要总去纠结孩子是不是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呢

 

我们每个人,对另一个人,都有一个心理距离,我们如何与她相处,取决于这个心理距离的大小。有时候,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对别人的尊重,而有时候,随便拿他的东西才是对他的尊重。记得大李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里,曾写到,她们去草原上,住在一个当地人家里,有一天,远远看到有人骑马过来,看着那么不对劲儿呢,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那家主人穿着大李夫妇的衣服,戴着她们的帽子,可是他们骑马过来,一点都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说了几句话就走了。。。结果大李觉得特别特别温暖,因为大李感到那家主人没把她们当外人看,她觉得很享受,她们的心理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所有的教育其实是自我教育,孩子在环境中教育他自己,身为老师我们只是孩子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尽可能让自己成为最好的环境,因此孩子可以教育他自己协调他自己的命运。

 

如果一个孩子只能接受“遵守规则”,而不能接受“不遵守规则”,这不是文明融入了生命,而是禁锢融入了生命。

 

只有和道德观念连在一起的体罚才会给孩子带来恐惧,假如一个顽童在街上用烂泥把我帽子打掉而我回敬他一记耳光的话,他会认为这是我的正常反应,那孩子的心灵不会有伤害,但是如果我去见他的校长,同时要求校长惩罚他的话,因那惩罚带来的恐惧对他便有很坏的影响。这件事马上变成一件和道德有关的事,小孩便会觉得他自己犯了法。这场结果不难想像。我会拿着我的被烂泥弄脏了的帽子站在一边,校长坐在那里,两眼严厉地盯着孩子,他则低头站在另一边。他被我的尊严吓坏了。当我在街上帽子被打掉时,我是没有尊严的,而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如果我当时对付他,我不过和他平手,他当场就会得到教训,那就是如果你打人,他就会生气而回敬你一拳。惩罚和生气不同。惩罚是冷静,有法律性而含有更深的道德意义,他完全是作为犯罪的人被审判;惩罚是一个人把自己当上帝,而以道德来判决他人。”

 

看是不是控制,我觉得,要看一个人遇到一个事情时,内心里首先听到的是哪里的声音,是自己的感受、是“规则”,还是“道德”?如果一个人看到一个东西,首先想到的是“不能拿,因为“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这就是规则控制;如果首先想到的是“不能拿,否则我就是一个偷窃的人”这就是道德控制;而如果首先想到的是。。比如“真想玩一下,不知道这是谁的,我拿起来玩一下她不会介意吧?”这就是自然的人。


 

看了孙老师的书,不去改变孩子了,但是,有一段我还是非常希望去改变成人,直到最近,我才慢慢明白,成人也是不能去改变的。我们有时候觉得看到一篇文章、一个场景,恍然大悟,那是因为我们之前已经积累了90%,然后这篇文章。这个场景帮我们完成了那10%;但是,如果一个人,他还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积累的时候,你给就他这个文章这个场景,要求他去领悟到那个100%,结果只能是他会迷失他自己,强迫自己人云亦云,然后再也找不到那个顿悟的小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