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望谟县有什么吃的:事业单位改革核心问题仍待定调-//汪玉凯:事业单位改革要过好“四道坎”-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21:41:45
按什么方式组成 依何种机制运行 应该怎么监管 事业单位改革核心问题仍待定调//汪玉凯:事业单位改革要过好“四道坎” 2011年04月20日08:01   来源:《济南日报》 事业单位改革核心问题仍待定调--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吴江:事业单位改革非改不可
  吴江:事业单位铁饭碗怎么砸?
  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拿出时间表 强化公益属性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开闸 真正的考验到来了!

  3月份全国“两会”过后,一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出现在相关部委负责人的案头。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份文件在分类改革基础上,明确提出改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聘任制、绩效工资和岗位管理,由此逐步推进改革。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一位多次参与事业单位改革论证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的分类改革将符合企业属性的事业单位划入企业类,将符合政府属性的划为行政机构,对于剩下的这一部分组织的性质和运行机制,仍没有形成清晰的共识。对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 事业单位如何定性、运营、监管,该人士直言,“尚未形成成熟思路。”“分类部分解决了分钱的问题,靠近政府的多给钱,靠近企业的少给钱,而真正的事业单位按什么方式组成?按什么机制运行?应该怎么监管?这三个问题有了答案,事业单位改革的答案就有了。”该人士告诉记者。

  不能用企业改革的思路

  按照本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间表,改革将用5年时间完成,分类改革将剥离行政和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剩下的是以高校、医院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公益类事业单位。这对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理念,将决定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仍然没有建立,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事业单位还会成为企业或者行政机构,又乱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董克用说,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解决事业单位的收入和管理问题。

  根据此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部署,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按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情况分为两类。其中,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由财政给予经费保障。而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在改革方案中被划入公益二类。这类事业单位将根据财务收支状况,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高等教育并不是义务教育,存在市场竞争,经费由政府提供的比重可以少一点,市场多一点。但是不管拿多少,这些组织是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董克用说。“事业单位改革不可能用企业改革的思路解决,我们过去的改革恰恰是这个思路,让高校去创收,让各个机构养活自己,这个思路是不对的。”董克用强调,不能让这部分事业单位赚钱纳税,因为公益类的事业单位要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这些产品不应通过市场机制取得。在他看来,这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于去行政化——— 大学和公立医院应该是独立的非营利机构,应实现管办分开,事业单位改革后,事业单位应该依法拥有独立的运行体制,政府不直接管,转而承担监管的角色。

  专家建议为非营利性组织立法

  接受采访的专家均认为,明晰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定位,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首要任务和前提条件。专家们呼吁,国家应尽快将监督管理类和经营服务类机构从事业单位分离,恢复事业单位本来的非营利性、公益性社会属性。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余仲华就认为,事业单位改革可以取消事业单位的称呼,建立统一的非营利性组织,这样有利于给民办非企业组织以平等待遇,但要先制定《非营利性组织法》。

  在余仲华看来,事业单位改革一是界定清楚产权,二是确立法人地位,三是落实并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为此,必须建立明确公益性或非营利性的法律规范,并藉此明晰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将事业单位定位为非营利性组织是国际通行做法,而单纯用公益性来界定事业单位并不科学,容易导致一些事业单位在公益性的遮掩下大肆赚钱。

  董克用也认为,事业单位机构夹在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运作方式与二者均不同。既要避免统一薪酬,调动竞争积极性,又要有一定的市场规则约束,保证其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而对于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在脱离行政指导的前提下,如何保证它能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需要在改革的同时考虑相关立法。

  据透露,目前中央对改革是坚定不移的,接下来的操作路径就是事业单位养老、工伤、医疗全部社会化,改革过程采取“新人有新办法,中人有中办法,老人有老办法”的方式,对应不同的制度安排。中国人事科学院院长吴江也表示,在改革路径设计上,不能简单化,既不能把事业单位全部推向社会,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也不能回归到公务员队伍,而是走一条既要使他们很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又要使他们积极性调动起来的中间路径。
(责任编辑:陈叶军) 汪玉凯:事业单位改革要过好“四道坎” 2011年04月22日08:47   来源:《光明日报》 汪玉凯:事业单位改革要过好“四道坎”--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事业单位改革核心问题仍待定调
  吴江:事业单位改革非改不可
  吴江:事业单位铁饭碗怎么砸?
  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拿出时间表 强化公益属性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开闸 真正的考验到来了!

  即将拉开大幕的事业单位改革,涉及4000万人员切身利益,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深刻的改革之一。

  今天我们看到了国家层面对未来十年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的策略,这对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健康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当然,有了一个好的规划和实施策略,只是顺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前提,接下来的实施以及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难题,肯定不会令我们轻松。就笔者观察,未来我国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至少要过好“四道坎”。

  第一道坎:如何科学合理地分类?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规划出台之后,有关分类的难题已经不再是理论上应该如何分类的问题了,而是如何把这一分类标准正确应用到实际中去。比如说,行政性事业单位要回归行政机构,像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之类的执法性事业单位,当然比较简单。但现实中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有一些事业单位既履行某些行政职责,还提供一些公益服务,甚至还从事一些经营活动,如何避免回归中的“搭便车”,就很棘手;即使回归到行政机关,其定位以及未来的运行机制等,也需要认真研究。还比如,有些事业单位本身没有行政职能,但属于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如党校之类,其内部又分为参公管理的行政人员和属于事业属性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像这样的双重属性的单位,要不要统一,如何统一,也是很复杂的问题。可见,如何能把126万家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归好类,而且归的合理有序,公平公正,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什么中央规定要用五年时间来完成分类改革,我想原因就在这里。

  第二道坎:如何有效“剥离”?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是第一步,但下一步的剥离才是动真格的,直接涉及到众多人的切身利益。在剥离中,国家政策设计做了充分的考虑,如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和新人新办法,并制定出明确的政策界限,但真正实施起来,要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制度。如何化阻力为动力,就是一篇大文章。

  第三道坎:如何实现养老社会统筹?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建立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障制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笔者的理解,在事业单位养老社会统筹改革中,我们非但不能采取简单的由传统的单位养老简单地推向社会,变为社会养老,甚至要启动相关的配套改革,如企业、事业以及公务员三支队伍的养老水平的相对平衡等问题。

  第四道坎:如何建立起有活力的体制机制?事业单位改革绝不意味着国家要挤压社会事业的发展,而是要通过改革理顺关系,明确定位,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以公益为导向、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己任的事业单位,都需要有更大的发展,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问题在于,我们通过事业单位改革,能不能构建起一个有效的体制和机制,这也许是最终检验我们的改革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志。在这方面,不管是前5年的分类改革,还是后5年的进一步完善,都是不能忽视的。如事业单位内部的用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领导制度、运行机制等,如何与事业单位的整体改革相适应;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以及与传统的上级党政机构的关系模式需要作什么样的调整和改革;如何在实践中建立起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等。只有对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同时进入改革的议事日程,事业单位改革才有可能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很显然,这些改革不是通过事业单位自身的改革就能够完成的。
(责任编辑:陈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