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铝材经销商电话:碎识“国文” - 第十三讲 论构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1:04:05
白冠庭编 《国语文作法十八讲》第十三讲 论构段

构段的意义 全句在段中的重要和位置 构成段落的方法 申述法 例证法 设喻法 因果法 比较法 对照法 构段的三大规律 怎样得到统一 怎样得到联络 怎样得到语势 结论

(一)构段的意义--文章的分段,不过顺看自然的区分去形成罢了。--但段是由句积成的,所以构段的时候,同时要注意到句子的排列。

(二)主句在段中的重要和位置--主句对于作者的功用是:他握住了它,思想不致游移无定,他自不会说到别处去。主句对于读者的功用是:它明白地示给他以段中的要旨,使他不至于误会作者的用意。由此我们可知主句在段中的重要了。然主句不是绝对的必要的。如在叙述文和描写文中,有时我们可知主句在段中的重要了。可是在解释文和论辩文中,主句是差不多必须要用着的。--主句在段中的位置应前应后,并无一定;因为段的怎样演进,作者各有各的中间,作为转词。

(三)构成段落的方法--构成段落的种种方法,总称作段的演进法。名言之,它即讨论如何安排主要意思与附属意思,使它们各称其职的方法而已。这法共有六种,逐述如下:

(A)申述法--这是普通的方法。作者先定了主要的意思作为中心,然后再从而发挥说明之,因此主句列于段首之时为多。

(B)例证法--用例证法证明主旨,是一个很好的法儿。例证须浅显,须坚强。浅显则尽人皆知,坚强则主旨颠扑不破,使人驳不动。

(C)设喻法--主旨有时靠譬喻而愈显。譬喻的材料宜取眼前的事物,所谓"能近取譬"。用这法构成的文章,就叫做设喻法。

(D)因果法--先说"因",后列举其"果",是以"因"为主旨,"国"为附属意思,这是一法。或先说"果",后列举其"因",是以"果"为主旨,"因"为附属意思,这又是一法。

(E)比较法--这在演进主要思想上有帮助。作者定了一事,而以他事之类似者参互比较其的得失和优劣。

(F)对照法--这法和上法似同而实异。其不同之点是:比较法所引的事物与所讨论者须有类似之点;至于对照法,则所引的事物须与所讨论者适完全相反。

虽然,好多段的构成,在作者方面说,固未尝加以审择;然若循理而演进,则它的构成总可分成如上述各法的。


(四)构段的三大规律--即统一,联络和语势,兹分述如下:

(A)统一--一段之中,表达的意思能密切地关连看,而可以完成一中心思想,总括成一要旨者,则这段可谓已得到"统一"了。

换言之,统一的原则是:一段之中,要有一个清晰的意思,统治着一切的附属思想;而后这一切的附属思想,可分着看"说明","力写"或"扩充"之职。

那末"段"怎样可得到"统一"呢?下述三点,如果我们能细心遵守着,则它所构成之"段",定可保证得到"统一"了:

( 1 )把你的意思列成一纲要,本此步骤,循序进展。

( 2 )先作成一主句。它在段中,虽然你不要用着;但它可以助你保存主要思想和附属思想的适当关系。

3 )自始至终,观点当确定。若有不可避免的变更,你须明晰地说明。

反言之,作者要不破坏他的段的统一,不可犯下述各点:

( 1 )在一段中,勿写得句句都是要句;基于主句的次要句子,应和主句相团结。

( 2 )勿以无甚密切关系的意思作成句子,羼入段中。

( 3 )勿将生旨游离向外,而讨论看外来的意思;因为这些意思即使与主旨或有遥远的关系,然不能直接故。

(B)联络--联络的原则就是:逐句须一气贯注,自然地相连而下,前句引后句,后句跟前句,互相照显,互相呼应,这整段才不致有"斧凿之痕。"像这样构成的段,读者的心目,方能容易地随看主旨而进展,不致对于作者的用意引起惶惑。

怎样得到联络

要做到句和句相联络,作者必须注意下列二点:

(1)思想演进的次序,当合乎论理。

(2)虚字--连接词及副词--要用得适当。"虽然" ,"然而","巳经","本来","但是","所以","则","亦","而","惟"等字都是指明思想方向的"路标",一个也不能错用,一个也不能漏用。我们能善用之,思想的转移便有条不紊,而可收"联络"之效。

关于远反"联络"的禁律,总括之,亦有二条:

(1)你的地位和你的立言,你勿以为读者已经明了得与你相等;你须设身处地替读者着想。

(2)附于你的主旨上的一切叙述,你勿以为读者读之已毫无疑义;这是你自己心中之秘,旁人无从悬测。

( C)语势--就是指语句的组合须适当匀称。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段中的每个意思,在时间上和空闻上,须与其重要的程度相称。最重要的意思应当占在最重要的地方。段首和段末是两个很重要的位置--因为这两处最易吸引读者之眼,--而两者之中,段末尤觉有力。

怎样得到语势

作者要使他的段得到"语势",须记看下列二点

(1)把你所要叙述的,用"累升法"进展;即思想的进展,须一步紧一步,一步重要一步。最重要的意思应置在最后,可以引人入胜。

(2)末句应作结论,或把最重要的意思加以力写。

反之:

(1)开头勿用浮泛而散慢的叙述。

(2) 结束勿用无谓的语句,或刻板的滥调。

(3)勿只顾进展附属意思而把生旨忘却;勿把主旨轻易地放过,以三言两语了之。

(五)结论―综上而论:"主句"是构成"段"的"目标","三大规律"是构成"段"的"规约";而六种"演进法"则是构成"段"的"实施计划"。还有"段"自其性质上言之,可分为"叙述的","解释的","描写的"和"论辩的"四种。因为一篇文章中,或夹叙夹议,或杂以描写或间以解释;若分成段落,可得如上所云。此理很明,无需多述。至自段的职分上言之,则又分为"绪言","转词",及"结论"三种,留待下讲--论成篇--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