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静雯个人资料老公:小巷深深??老街长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5:57:33

小巷深深  老街长长

(2006-09-19 22:42:20)转载 分类: 〈人生感悟〉  

城镇是凝固的历史。当你穿行于周庄的小巷,徜徉于平遥的古城,你一定就会感到此言不虚。其实,我们在羡慕其它地方先人给他们的子孙留下珍贵的遗产时,我们的祖先也曾给我们留下了可以与之相媲美的建筑遗产,那就是三坊七巷。

  

 走进三坊七巷,就走进了福州的历史,走进了福州的文化。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家住在衣锦坊。从喧闹的东街口,侧身拐进某个小巷,城市的喧嚣慢慢地就远离我们。尤其是仲夏的月夜,沿着窄窄的小巷,伴着呜呜的虫鸣,踏着滑滑的青石板,听着哒哒的脚步声,闻着泥土和石头的气息,身边拥着青石白墙,头上顶着飞檐和疯长的野草,月亮走,我也走,仿佛置身于时光隧道,回到了从前。更为难得的是,听父辈们讲,巷子两侧的朱门里都住着些名门望族,随便推开一扇门,走出的可能都是名门之后,在巷子里穿行,不仅有赏心悦目的体验,而且还可以神交古人,与古人进行心灵的对话。

   

穿过小巷,就来到了南后街,后街两旁多是木结构的店铺,铺中卖的多是些花灯、角梳、石雕、字画等福州古老的手工艺品,还有鱼丸、锅边、拌面等风味小吃。在南后街边上,依次排着几个牌坊,牌坊虽没有徽南大地上那些牌坊巍峨、气派,但是却给人一种简洁明快,庄重宁静的感觉,坊上有几个烫金大字:衣锦坊。走过牌坊,沿着宽阔的官道前行,不远就到了我童年的家了。

   

我们居住的大院,是一个典型的南方院落民居。由多个院落组成,房子的布局分为左中右三路,中路由多进院落前后串连组成,左右隔纵院为朝向中路的纵向条屋,对称谨严。全院有十余间木房,规模十分巨大,除中轴一路外,全宅已不完全对称。推开红漆斑驳陆离的大门,迎面是一扇木雕精美的木门,门上刻着些兰花、牡丹,雕功干劲力落,刀锋清灵飘逸,透过镂空的窗棂,隐约可见庭院中的古朴厚重的石井和苍翠欲滴的绿树。雨季,当我们走进庭院,沿着小小的石径前行,就会感到庭院深深,细雨霏霏,花影扶疏,清风飘香,格调甚为高雅。庭院两边是两层的木质结构住房,俗称“下院”。下院的二楼有一个长廊。小的时候我们常常趴在长廊尽头的土墙上,看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鸽子,数星空中闪烁的星星。石径的尽头有七八级石阶,踏阶拾级而上,抬头就可以看见那凹曲的屋坡、高耸的屋脊和飞檐,屋坡两边的山墙上还有砖雕,依稀还可见望见刻着些不知名的飞鸟。这些墙面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颜色已渐渐变深,墙身上还长着些野花,微风轻拂,花儿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据说这左右两堵墙,除了具有美化的功能,还起着防火墙的作用呢。石阶的尽头,就是前厅,前厅有一个半篮球场大,两层楼高,全部是木式结构的,屋顶上有着数不清的木梁,有些大的突出的木梁上,两头和中间都用木雕装饰着,油漆的颜色还隐约看见。梁上有着好几个燕子衔泥造就的窝,颇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境。这里是家族办理大事的地方。前厅的左右两边是一字排开的两层6间房屋,房屋的墙是用土夯实而成的,居住其间冬暖夏凉。往外的第一间是偏房,后两间则是正房。偏房较小,是木质结构的,估计是旧时的仆人居住的。正房则较宽敞,但屋中窗户则较小,墙体很厚,采光很差。屋中光线十分灰暗。前厅的尽头是三扇大木门,正中是一扇大门,两边则是两扇边门,边门的门槛相当的高。边门始终是开着的,可大门却从未开过,据说只有贵客临门方可打开。跨过边门的门槛,就进入了后厅,后厅不大,但是后厅的窗棂上的雕刻却相当的精美,一扇窗户就刻着一个完整的故事。过了后厅,就到了回廊,回廊两侧分布着厨房和饭厅,两边的厨房之间则有一个天井,天井两边各有一个长方形的荷池,中间则是一个长满青苔的古井。每到正午时分,院中便炊烟袅袅,厨房便弥漫着雾气和香味,响起好听的菜刀跺在砧板上的咚咚声,荷池中的鸭子,好像也来助阵似的,嘎嘎地叫着,形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

    

老屋是我童年的天堂。童年的我,常在暑假的夜晚,在厨房的天井中,用老井里的水冲凉、光着屁股打水仗。吃完饭后拿着小板凳围坐天井中,缠着大人们,静静地听奶奶、爷爷讲闽剧里十分久远的故事;或者在天井中、大厅里和小伙伴们跳猴皮筋、过家家,抓迷藏。玩累了,馋嘴的我们,就会要上几分钱,呼朋引伴,到南后街打牙祭去。盛夏的夜晚,当华灯初上,皓月当空,南后街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我们坐在路边的长条凳上,在昏暗的灯光和热气中,狼吞虎咽地吃着锅边、扁肉或者鱼丸……

 

如今,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早就迁出了老屋,住进了钢筋、混凝土建成的盒子屋里了。老屋也被四周的高大的水泥房子挤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老态龙钟,失去了昔日的模样。但是,我仍然时常想起我住过的老屋,想起我的童年,想起我的那些伙伴们。

 

我时常扪心自问:高层建筑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这到底是需要的问题,还是脸面的问题?

 

城市失去了史迹,犹如人类失去了记忆。人类的过去越来越模糊了,而我们自己的童年却越来越清晰了。我不知此时应该惊叹人的记忆力,还是为历史的健忘而遗憾。

分享

0

阅读(162) 评论 (4) 收藏(0) 转载(0) 打印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