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力量 迅雷下载:解密清华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3:49:21
行走京城 解密清华园 本报记者 彭俐   清华学堂(建于1911年)   梅贻琦校长   大礼堂(校园标志性建筑)   甲所(1931年校长梅贻琦曾入住)   王国维墓碑

  本报记者 彭俐

  四月的末尾,清华校庆。

  清华大学百年,竟然与辛亥革命百年重合,这是历史的偶然巧合呢,还是历史的深刻寓意?欲一国之昌盛,育一国之英才。我想这大概是没有异议的,而清华一直以来也是这样做的,在科学院院士中,清华人几近三分之一,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科学家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但普遍而言,我们的社会要建怎样的大学、办怎样的教育、出怎样的人才,却犹如一个谜团在脑海,挥之不去。于是,前往位于西郊圆明园近旁的清华园,拜访这座正在忙活生日庆典的著名学府,也尝试着解谜。

  清华大学——这实在是世界上一个最心酸、最坎坷、最奇妙、也最有故事的高等学府,当然它还最美丽——2010年《福布斯》评出14所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清华是亚洲惟一上榜者。它的诞生匪夷所思,本是由中国人自己的钱兴建,但这笔钱却从美国人的腰包里掏出——即1901年“庚子赔款”;它的建筑是一个国际博览会——有中国古老的皇家园林建筑(其前身熙春园建于1707年即康熙四十六年,现存工字厅、古月堂等)、希腊与罗马混合式建筑(大礼堂建于1917年)、美式建筑(西区体育馆建成于1931年)、苏式建筑(核研所“101大厅”建于1960年),更有许多改革开放后新建的现代化的宏伟建筑(图书馆新馆建成于1991年、游泳馆建成于2001年);它的经历像一个流浪儿,抗日战争中流亡于长沙、云南,而它的现状又是“双子星座”,目前在京、台北两所清华脱胎一母;它的校花传说不是一朵,而是两朵——紫荆与丁香,紫色尊贵、庄重,白色坦荡、坚贞;而它最有生命力的精神宣言来自碑文——陈寅恪撰写的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之碑文。

  最有传奇色彩的清华学府,在历史上有一位遭难最多、定力最大、幽默感最强的校长,名叫梅贻琦(1889-1962)。他被人引述最多的名言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现实状况被梅校长不幸而言中。学府内外,大楼好多,大师难觅。这就更加使人对梅贻琦产生兴趣,何况他是在清华供职最久、贡献卓著的一位校长,被誉为“终身校长”。而他的名文——《大学一解》或许真的能为我们解开关于学府、教育、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待解、未解、必解之谜。

  清华园—— 具有美丽境界的高等学府

  清华园之大,可以由向社会开放的、每20分钟一趟的环行交通车来证明。探访这座校运与国运共兴衰的百年学府,很需要一张地图。好在西门右手一拐,就有一爿礼品小店,地图不贵,4元一张。

  清华校园的美早有所闻,但一朝相见,还是令人吃惊,更何况在雨细风轻、草长莺飞的“人间四月天”。

  万泉河的清流逶迤其间,两旁是名目繁多的树木——袅娜的垂柳、傲岸的白杨、顽皮的龙爪、挺拔的雪松、珍奇的水杉、名贵的杜仲……7万余株树木、百多品种不让标准的植物园;还有那簇拥着亭台楼阁的艳丽花丛:洒满金箔的连翘、粉红如靥的桃花、玲珑雪白的玉兰、火样燃烧的玫瑰……当然,这里的主色调仍是无处不在的紫荆的绛紫与丁香的洁白。在浓浓的丁香的气味中行走,即便走不进“雨巷”,却也走不出遍布学园的青翠欲滴的春意。

  正像“水木清华”之胜景楹联所述:

  “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天下学府为什么一定要是美的,因为学人美的境界赖以生成。

  在此,我们之所以不说崇高的境界,只说美的境界,概因美的境界是通向崇高的捷径。少有人说读书、做学问是美丽的,且如同做人,是需有境界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乃天地大美的境界之师。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桥梁的王国维,在其精金美玉的著述《人间词话》中,将学者境界讲得明明白白:

  一层境界为志存高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层境界为乐以忘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层境界为遗世独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可以说王国维用他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这一做学问的道理。

  虽清明已近尾声,但第一教室楼北端丘山之下,犹见其纪念碑前安放着几束黄白两色的菊花及紫白两色的丁香。

  肃立空寂无人的碑前,朗声读了一遍曾在书中读过多遍的碑文:

  “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己……士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感天下历代之碑文无数,此碑文之精魂亮丽无二。

  行至大礼堂,耳畔响起1914年梁启超题为《君子》的洪钟大吕的演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韧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盖惟有容人之量,处事接物,坦然焉无所芥蒂,然后得以膺重任……此其所以为君子也。”于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美的人格的校训出之。

  再看大礼堂对面(中间隔一广场)“日晷”,乃上世纪20年代毕业学生献给母校的礼物,上面铭刻校风所系的美言:

  “行胜于言”。

  到了校园标志性建筑——清华学堂前,忽遇一外地专程来参观的教师团队。导游讲解:“这座清华学堂建于1911年,是早期清华的象征,也是美国‘文化侵略’的见证。”——导游在说,在下却想: “文化侵略”有一个前提,即他的文化比你的文化高级、优秀,能够刻入脑海、深入人心,否则,还不知是谁“侵略”谁呢。

  而真正需要反思的是,我们曾国力不强、民族愚昧、屡屡战败以致签订无数像“辛丑条约”这样的赔款、赔地的屈辱条约。

  为国家、民族计,知耻为美,雪耻更美。

  清华建校之初,被有识之士称为“国耻学校”,其一代代利用“庚款”赴美留学的学生也深知自己是“国耻学生”。知耻而后勇,多少学子苦学不辍,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俊杰人物,为自己的国家忠诚地辛劳奉献,这其中就包括一位披着神秘面纱的人物——校长梅贻琦。

  梅贻琦—— 拥有高尚人格的校长达人

  寻找梅贻琦校长1931年上任时居住的“甲所”颇费周折。按图索骥,不靠谱。

  清华地图上标有13个主要景点,其中有“二校门”、“近春园”、“清华学堂”、“水木清华”、“中央主楼”、“紫荆学生公寓”等,却不见“梅贻琦故居”;也标有用人名命名的建筑,如“闻亭”、“自清亭”、“逸夫馆”、“曹彪光馆”、“伟伦楼”、“熊知行楼”等等,却不见“梅贻琦校长楼”;甚至标有醒目的“紫荆超市”、“寓园餐厅”,仍不见任何梅贻琦校长的遗迹。

  路上,一连问了十几位清华师生,有年轻的,有年长些的——“梅贻琦校长住过的地方?”

  被问者皆茫然,一头雾水。

  “二校门”的保安向西面一指:“第一个路口,右拐就是甲所,梅校长住过甲所。”

  我高兴地向前紧走了几步,又回身走到保安身边,伸出大拇指赞道:

  “你真伟大!”

  到了甲所一看,建筑模样依稀(参照书本老照片),却已物是人非。它已变成48间客房兼餐厅的旅馆,住一晚400多元。如若保存当初的甲所作为“梅贻琦校长故居”(曾为法定校长住宅,卸任搬出,上任搬进),定可称为整个清华园的首要景点。时过正午,干脆坐在餐厅点餐,也算与仰慕已久的梅校长近距离接触。看菜单:“百年校庆酒2480元”。本想喝两杯,庆祝梅校长的学校百年,但酒太昂贵,免了。想起当年梅校长的朴素——主动放弃雇工、免费电话的“特权”,连学校每月供应的两吨煤也拒收,并用废旧纸张起草公文,我也只点了两样小菜下饭。

  谈到对百年清华的贡献,梅校长堪称伟大的战略家、制度的制定者、名牌的奠基人,并以其卓荦的人格缔造了卓越的校格。

  其战略眼光,体现在“教授治校”原则确立,集体民主管理实行。其时,清华大学教授会由教授、副教授组成,全权处理教学事务,包括从教授中推荐各院院长、教务长。

  其制度创建,凸显于“三会合一”——教授会、评议会、校务会所构成的行政体系。评议会,乃学校立法、决策、审议机构,由校长、教务长、秘书长、各学院院长等组成,为常务机构,职权范围是决议设立学系、审定预算、教职员工任免等;校务会为行政执行机构,具体实施教授会、评议会“两会”的决定。

  其名牌奠基,则有实绩可考:正因梅校长孜孜矻矻地筹划、践行,仅10年后,即1941年校庆30年时,清华便获得“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的赞誉。在其任职的17年中,清华初具规模,文、理、工、法、农等5学院26系,共有在校师生2400多人。

  有关他忠贞、睿智、务实、幽默的人格、性格故事多多。

  梅校长逝世后,秘书封存其病中不离左右之手提包一个,在各方人士注视下打开一看:清华基金账目手册笔笔清晰,忠诚是也。

  其1945年日记有言:“对于校局,则以为应追随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恪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此乃明敏至语。

  他的讷于言、敏于行则体现在他为清华服务的日日月月、岁岁年年。正如陈寅恪所说:“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严谨、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而其幽默可考,对许多前任校长被学生们赶下台,却惟独拥戴他一人,他是这样解释的:“没有人愿意倒霉(梅)。”

  如果有人到清华园游览一遭,却仍不知梅贻琦何许人也,实在是未见清华。

  《大学一解》——

  带有远见卓识的学术文章

  坐在清华大学校园里,捧读校长梅贻琦的名文《大学一解》,解开了几许心结。极而言之,舍此《大学一解》,高等教育无解。

  此文原载1941年4月《清华学报》,发表至今已经整整70年。它由儒家《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观点出发,结合西方人生哲学与教育思想,阐发他自己新颖独到的学术见解。它所预见都让我们遇见,它所议论都已成定论,它所关切都十分真切,它所判断都早该决断。

  读与思,常会被身边一些小事故所打断:

  “咣啷”一声,一高个、戴眼镜男生骑车与一柔弱女生在大礼堂前“对车”,女生那前轱辘严重弯曲变形。本以为男生会说“对不起”,带女生去修车并付钱,但男生猛然昂起头,飞快骑行而去。

  记得英国一位学者有言:“大学教育之功能,在于教会学生一眼识别君子。”

  而梅校长则说,夫君子者无它,即学问成熟之人,且拥有“全人格”。

  他倡导“全人格”教育,“所指乃一人整个之人格,而不是人格之片段……至少应有知、情、志三个方面。”并强调教师树立楷模,治学要严谨,思想忌偏蔽,持志坚定而用情有度。并提出“从游说”,即所谓:“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之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先见欤?现状欤?

  在“通才”与“专才”的教育方向选择上,他择其前者。“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方足以语于新民之效。”而其理由是:“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为人生之一部分……不能谓全部人生寄寓于事业也。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并认为,社会首先需要“通才”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一想扰民之专家,不禁莞尔。

  大学究竟为何物?

  还是梅校长说得中肯、明白:“大学俨然为一方教化之重镇,而就其声教所暨者言之,则充其极可以为国家文化之中心,可以为国际思潮交流与朝宗之汇点。”

  他还认为,大学机构之所以生“新民”之效,还在于它为社会提供准则和表率。而表率之效,则凭借师生之人格与行为。“一地之有一大学,犹一校之有教师也,学生以教师为表率,地方则以学府为表率。”

  梅校长在文章最后、最着力强调的是:思想与言语不受禁锢的教学原则。“其‘无所不思’之中,必有一部分为不合时宜之思,其‘无所不言’之中,亦必有一部分为不合时宜之言。亦正惟其所思所言,不尽合时宜,乃或不合于将来,而新文化之因素胥于是生,进步之机缘,胥于是启,而亲民之大业,亦胥于是奠其基矣。”

  本版图片均为 彭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