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张家辉什么级别:遵守规范为什么十分困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7:04:27

遵守规范为什么十分困难?

——关于规范与失范的理论命题探讨

作者:朱力  

   内容提要:社会成员既是规范的受益者,也是规范的建设者,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也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在人们遵守或者违反规范的行为中,可以发现许多公开的或潜在的某些具有规律性的原则。本文提出了社会规范的命题:规范收益的社会预期、规范相对剥夺感、规范需求不平衡、规范的社会成本、规范使用价值、规范的标示性、规范奖赏与惩处、规范的榜样效应、规范遵守的非理性等十个命题。还提出了社会失范的命题:图方便、插队、失范感染、失范累加、失范的“晕轮”效应、失范的隐匿空间、“稻草人”规范、适度压力、规范变动、规范替代等十个命题。

 

  关键词:规范 失范 命题

   为了探寻人们为什么愿意遵守规范,不愿意失范,或者相反人们更愿意失范而不愿意遵守规范,笔者从主流报刊中收集了400多个失范的个案进行分析,①发现许多公开的或潜在的某些具有普遍性、倾向性的行为规则,我们将这些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遵循的行为规则称作命题。本文试图从理性人的理论视角,从失范行为中找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人们的行为准则②,探讨行动者遵守规范与失范的相关命题。但笔者所提出的这些命题是在不完全归纳的基础上获得的,还有不完善之处,所以将它作为探讨性问题。

 

 

  遵守规范是需要成本的

 

  规范是集体理性与行为规则的结晶化,某种意义上也是人的行为的枷锁。普遍地认可和遵守规范,就可以从杂乱的冲突状态、失范状态转为有序的竞争状态,从单凭个体间强力的大小解决矛盾转为按照公平原则来化解纠纷。涂尔干在《劳动分工论》的总结中说:“法律和道德就是能够把我们自身和我们与社会联系起来的所有纽带,它能够将一群乌合之众变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体”。“与其说道德的基础是一种自由状态,不如说道德是建立在依赖关系之上的。道德非但不会使个人获得解放,不会使个人从周遭环境中摆脱出来,相反,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把个人变成社会整体的整合因素,从而剥夺了个人的部分自由”③。涂尔干在这里论述了道德、法律规范的功能和实行这种规范所要支付的代价,即人必须放弃部分自由。这里引发出一个规范的成本或代价问题。行动者之所以愿意遵守规范或不愿意遵守规范,要考虑许多与他们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信仰问题。对失范成本的考虑,是探寻行动者为何失范或为何遵守规范的一个深层次的理性问题。

   社会成员既是规范的受益者,也是规范的建设者,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也要支付一定的成本。社会成员所支付的规范成本一是物质利益的成本,主要是通过税收的形式交给国家,由国家统一支付。二是社会成员还需要支付的成本主要是行为约束,要丧失某些可能获得利益的机会,即机会成本。例如,权力型失范者通过以权谋私的非制度化手段,可能获取巨大的利益,但大多数掌握权力的人并没有滥用所掌握的公共权力,他们遵守规范意味着放弃转瞬可换取的不义之财。由于这种行动只能通过失范的行径才能实现,大多数信奉规范的社会成员自愿地放弃了这种失范手段。三是还需要支付心理成本。当有些失范者通过失范手段而获取了利益、享受、乐趣时,规范的遵守者会产生某些挫折感,在心理上产生冲突与紧张,在遵守规范与不遵守规范之间的选择上产生冲突,产生内心的焦虑、急躁与不安,付出精神的代价。在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对许多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的牢骚、怪话、传闻、谣言,就是社会成员对规范不能约束某些人的失范行为,而失范者获得了利益,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而带来的相对失落感、不公平感的一种精神压力的释放。不遵守规范者获益,他们遵守了规范反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们在规范的成本与收益方面不成比例时会产生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就是遵守规范时所要付出的心理成本。日常生活中我们忽视了这种对规范的道德承诺与理性抉择时产生的紧张与冲突。日常生活中的大量的轻微的失范行为,就是这种紧张与冲突的结果之一。当行动者无法承受这种紧张与冲突时,并认为对软性规范的突破可能不会给社会带来重大的破坏性后果时,便会以轻微的失范来满足眼前的利益,释放压力感,通过自我调节平衡由道德承诺带来的紧张感。

   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选择,除了基于其价值理念以外,还有一个决定因素,就是基于其利益,在利益比较权衡后做出一种自己认为是合理的、智慧的、有利的选择。这时,经济学的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模型就有很强的解释力。遵守规范的成本主要指行动者要付出必要的物质与精神、体力与智力、时间及机会成本(与选择不遵守规范比较)。规范成本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成本,即为了认同规范的价值理念,在社会结构规定的规范中行事所付出的一切成本。与之相对的是遵守规范的收益,指从遵守规范中(按照默顿的理论既是文化目标承认的又是制度化认可的手段)所获得的一切收益,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如社会的赞扬)等等。规范成本对于行动者来说,还可以分为绝对成本与相对成本。绝对成本是指行动者就一个行动本身所付出的成本,相对成本指不同的行动者对于同一件事情、同一类行动付出的成本的比较。同样的付出,可能收益有所不同。在现实生活中,角色的冲突是经常的事情,面对具体情境有两难的选择,是遵守角色的规范与道德价值,还是不遵守角色的规范与道德价值。

   规范的培植需要行动者的努力与投入,需要出钱、出力、出时间、出智慧。个人维护规范的投入的前提是被社会性地决定了的,而且随着群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社会中有少数人是有价值理念与道德精神支配的人,他们在选择遵守规范时主要考虑的是社会的收益而不是个人的收益。他们在规范建设中当个人成本大于个人收益的情况下,也会从事对个人不利,而对社会有利的行为。最为典型的是见义勇为。这一部分具有高尚道德理念的人的存在是一个社会事实,但在社会中更为普遍的却是理性人行为。理性人分析当然是一种经济学的分析角度,是在排除了精神性因素起作用的前提下进行的,有局限性的,既这些命题对大部分人适用,而对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不适用。但这也是多数人在行为选择时的一种逻辑的思考方式。笔者按照理性人的分析逻辑思考失范的问题。

 

 

  社会规范的命题

 

  人们对规范的遵守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下面就是遵守规范时影响人们抉择的一些因素或原则。

 

  命题一,规范收益的社会预期命题。既人们越是相信规范会给其带来预期的收益或奖励,人们便会越加信任与遵守规范。在合理的社会结构中的社会规范,会向规范遵守者提供有序的社会安排。在完善的规范中,当人们信任规范并预期遵守规范的安排能够给他们带来收益时,人们更容易、更愿意遵从规范。预期是遵守规范后的一种心理的收益。这种预期的收益不仅仅是社会的有序整合,也是个人遵守规范后的收益。这种心理预期会促使人们去遵守规范。反之亦然,在不完善的社会结构与规范体系中,人们预期遵守规范但社会安排不能给他带来收益时,他就不会去遵守规范。

   命题二:规范相对剥夺感命题。既当有人遵守了规范而得不到回报,或有人不遵守规范而得不到惩罚时,会给其他人带来相对挫折感,人们更倾向于不遵守规范。由于规范是公共物品,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规范只有在大众共同遵守的情境下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功效。当公众在遵守规范方面出现不平衡时,规范的遵守者会产生强烈的规范剥夺感,既遵守规范而没有获得预期的回报时产生的一种挫折感。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安排中,当有人遵守规范而得到社会或他人的认同、奖励时,人们更倾向于遵守规范,或当有人破坏了规范而得到惩罚时,人们更愿意遵守规范。反之亦然:当有人遵守了规范而得不到回报,或有人不遵守规范而得不到惩罚时,人们更倾向于不遵守规范。 

  命题三:规范需求不平衡命题。既不同的群体或个体对规范的需求是不同的。社会阶层、群体的利益不平衡及社会成员的个人社会位置的不平等,形成了社会不同的群体、个体对行动目标的分歧与不一致性,以及对规范的需求的不平衡性。对待同一个规范,有些群体与个人的需求要比另一些群体与个人的需求强度更大,反之亦然,某些群体与个人的需求要比另一些群体与个人的需求强度更小。正是由于这种基于利益基于上的对规范的需求程度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群体与个体对规范的认同程度与遵守程度的不同。对规范需求大的比对规范需求小的群体与个体更加愿意尊重与更加愿意遵守规范,而更少地失范。反之,对规范的需求小的群体与个体,更加不认同规范并可能更多地失范。在一个行动者目标不一致的社会中,部分行动者的失范是一种必然的景象。

   命题四:规范的社会成本命题。既遵守规范的成本越小,人们越愿意遵守规范,遵守规范的成本越大,人们越不愿意遵守规范。人们遵守规范的倾向会受到成本的影响,“拒绝的理由不光只用‘利己行为’来解释,比如(成本特别是发现成本无法接受的时候)还可以把拒绝当作是对自我保护的权利的要求,等等”。④遵守规范需要损耗行动者的时间、物质、金钱、自由、权利等资源,当行动者认为遵守规范的成本过高的时候,行动者会放弃对规范的投入与遵守。遵守规范的成本的大小制约着行动者对规范执行的策略与抉择。遵守规范的风险在于个人某些资源的丧失。

   命题五:规范使用价值命题。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越大,人们越愿意遵守规范;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越小,人们越是轻视规范。遵守规范是一种美德,但仅仅在道德上有价值还不够,还必须在实际生活中有价值。人们在遵守规范时获得了规范的保护与奖励,获得了实际的支持,这种规范会赢得更多的人遵守,规范便是有生命力的。遵守规范的美德如果没有遵守规范的利益的支持,这种规范的道德价值是脆弱的,这种规范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遵守规范如果仅仅是有道德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那么,这种规范仅仅是一种形式的规范,不会得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尊敬与认同,不会有更多的人去遵从这种规范。这种规范就缺少强烈的、持久的、普遍的行为的感召力与激励的力量。规范的道德价值与使用价值有机结合的规范才是好的规范。

   命题六:刚性规范与柔性规范命题。既人们越是遵守柔性规范,维护刚性规范的成本就下降,社会支付的规范总成本也会下降,反之亦然。柔性规范的支付成本与刚性规范的支付成本是负相关关系,刚性的法律规范建设与实施的成本较高,社会与个人为了维护法律规范需要支付巨大成本。但刚性规范的功能是明显的,效率也较高。柔性的道德规范的建设与实施,社会与个人支付的成本相对要低。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比,具有低成本,高回报。当更多的人认同与遵守道德规范时,法律规范的维护成本就会下降,社会支付规范建设的总成本也下降,这种成本由更多的社会成员所分担。反之,当更多的人不认同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的成本支出就会升高,社会规范建设遵守规范为什么十分困难?的总成本也会升高,规范的支出更多的是由政府来承担。柔性规范能够约束失范现象,而不需要刚性规范来约束失范现象时,社会的运行成本就降低,效率将提高,社会文明就进步了。

   命题七:规范的标示性命题。既规范背后的操作实施系统越是强大,规范就越能够被人遵守。社会规范是规定该社会的社会成员行为的标准,规范使社会成员在关联的情境中知道他们应当做什么。⑤对规范的知晓并不等于对规范的实施,社会规范既可以被执行,也可以被破坏。对社会规范行为上的违背就是失范。人们违反规范就会受到惩罚并被认定为失范者,这样一种后果只是一种可能性,人们可能会违反了某项社会规范而未被抓住;正是这种违反社会规范甚至干脆逃避社会规范的可能性使得社会失范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难以避免的特征。规范必须获得操作系统的支持(如机构、队伍、资金、设施等),规范才具有实施的条件,操作系统越强大,规范实施的越彻底,规范发挥的功能就越大,人们就越愿意遵守规范。

   命题八:规范奖赏与惩处命题。既规范的奖赏与惩处效果越是明显,人们越是倾向遵守规范。人们遵守规范的动机受到奖赏与惩罚的外部因素的影响。遵守规范不是人的天然的本性,而是后天的集体理性的认同。人作为生物体天性是不喜欢受到约束的,但人作为社会动物的理性告诉他,这种约束又是一种保护。遵守规范是社会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在整体的层面是符合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的。规范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对各个行动单位的制约。道德规范功能倾向于对遵守规范者的奖励,法律规范惩处的功能倾向于对不遵守规范者的惩罚。规范的显功能是约束,但规范的潜功能是保护。如果没有适当的及时的惩罚,行动者不会有足够的动机来履行规范的义务。保持规范的适度的压力及有效的惩罚,是规范存在的条件之一。

   命题九:规范的榜样效应命题。既地位越高的社会精英对待规范的态度,对大众对待规范的认同影响越大。对规范的实施不仅来自于它的强制力的制约,也来自于社会精英群体(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等)的模范执行,特别是政治精英的示范带头。社会精英群体对规范的敬重,会增强规范体系的权威性,引导大众对规范的尊重与认同,规范才具有生命力。规范既有外在的强制力的外部制约力量,也有执行者的理性认识、情感认同的内在吸引力量。“规则与权威只有在这种社会条件中才能与个体情感实现普遍统一”⑥。如果社会精英对待规范的态度是轻蔑的,并不身体力行地遵守规范,那么社会规范就会丧失合理性与权威性。社会成员会减弱对社会规范的价值理念的认同,他们会理所当然地怀疑规范的权威性与合理性。社会精英集团对规范的态度本身,就是规范真实性的一种示范。这种示范既可以是正向的示范,也可以是一种负向的示范。精英集团对规范的稳定与破坏具有“双刃效应”。地位越高的精英,“双刃效应”越是显著。

   命题十:规范遵守的非理性命题。规范的遵守者与执行者要支付某些显性的或隐性的要素,即支付性成本。当然,遵守规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理性的得失换算,也受到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行动者具有不同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人格特征、心理状态等,这些非理性因素同样能够影响行动者对规范的倾向性态度。价值理念趋向群体主义的,对规范的成本容忍度更大一些,价值理念趋向于个体主义的,对规范的成本容忍度更低一些。支付性要素并非是惟一决定行动者对待规范的选择性因素。

 

 

  关于失范的命题

 

  在行动者不认同规范与违反规范中,我们也可以提炼出某些具有原则性的命题。失范既来自于行动者的利己行为,也来自规范自身的局限性及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扭曲现象,这些组成了失范的相关命题。

   命题一:图方便命题(或“抄近道”命题)。既行动者通常会选择最为方便的通道与省力的办法去行动,对待规范的态度也是如此。失范者有时并不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追求代价的最小化,这是人类一种原始的“生存理性”。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面广量大的轻微程度的失范,并不具有很强的图谋性,即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破坏规则,许多情况下仅仅是为了贪图省事、方便,从节省活动的成本(时间、体力、路程)考虑,是为了“走近道”而已。图方便命题也称“抄近道”命题,这是行动者为了减少遵守规范的成本或减少规范对自己的约束,在不损害他人利益情况下的一种行为选择。但这种行为客观上给社会规范或公共利益造成某些损失⑦。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轻微失范,冲击了习俗、道德,至多是治安规则等方面的规范。因其失范行为轻微,违反的是生活层面的柔性规范,只会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不会有严厉的惩罚后果。日常生活中人们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图方便的轻微失范行为与规范碰撞。但这是社会中最广泛的人们不以为然的一种失范。

   命题二:插队命题。既行动者为了节省行动成本而采取违反排队规则的行动。插队是指在规范遵守者按照秩序排队的时候,失范者为节省排队的成本而采取插队行为。该命题与抄近道命题相似,表面上也是为了图方便,但其本质上不同的是,插队行为直接地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与公共秩序规则。(现实生活中为了提高竞争的效率,采用找熟人、拉关系、走后门、找捷径就是如此。)插队的行为比抄近路的行为更具有越轨性,直接破坏了公共的规则。而插队者所节省的成本,也就是排队者所增加的成本,同时,公共秩序的排队规则也受到了破坏。遵守规范者因遵守规范而加大了成本,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如果插队的行为不限制,则排队的额外成本与附加成本就无穷大,于是排队者在不断增大的成本下,要么退出排队,要么也投入插队。在插队行为盛行的地方,会出现排队者即规范遵守者越来越少,插队者既失范者越来越多的现象,造成整个游戏的规则体系解组的恶果。插队行为尽管是一种轻微的失范行径,但在不加制止的情况下会导致规范的解组。

   命题三:失范的感染命题。既人们对规范的遵守与否会影响到他人的态度,或人们对规范的遵守与否具有参照他人的效应。对待规范的态度包括对规范价值理念的认同、行为上对规范的迎合、对待规范的心理状态。一个社会内共同奉行的规范标准,会因每一个成员行为互相暗示的作用而加强或削弱。这种对规范的态度的相互感染与模仿的性质可能是正向的、健康的,也可能是负向的,不健康的。如果你碰到了几个遵守规范的人,你可能想修正你过去对规范不信任的看法,而随后你遇到了几个不遵守规范的失范的人,你也可能修正你对规范的看法。人人尊重规范会形成一种健康的、良性的遵守规范的社会风尚,但一部分人不遵守规范则会瓦解整个的规范体系,会对规范与遵守规范者形成一股巨大的负向的压力,形成社会失范的社会气氛,在这种失范压力的裹挟下,洁身自好者往往难以抵制这种压力,也会受到失范的感染。他人的行为对遵守规范或社会失范都具有助长作用,规范的遵守者或失范者会相互感染与模仿的。

   命题四:失范累加命题。既小失范得不到阻止会发展或累加成大失范。社会中轻度的失范行为与失范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惩罚、制止,就会不断地积累,轻度的失范会演化为重度的失范,零散的失范会形成集中的失范,无组织的失范会变成有组织的失范。形形色色的不同的失范现象会汇集起来、重叠起来、组织起来形成重大的失范现象。当社会成员经历了无数小的失范后,会对失范的容忍度增大,对破坏规范的承受力不断地增强,对失范采取群体性的麻木态度。当失范不是小概率事件,而是大概率事件的时候,即失范行为泛化到相当的程度,失范能够引起社会秩序的风险,即社会的秩序被未来的损失的可能性所替代,普遍的失范会导致社会结构的瓦解。

   命题五:失范的“晕轮”效应命题。既在规范效力的“边缘地带”,会隐匿着大量的失范行为而规范无法约束。在规范功能的边界旁边,存在失范的“晕轮”效应,这是规范无法约束失范活动的结果。社会规范并没有将人的所有行为全部规范进来,留有许多规范无法涉及的空间及活动类型,规范不是万能的,而是有边界的。规范只是对普遍的失范类型进行了界定与约束,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许多偶然的、特殊的、创新的失范的行为无法覆盖。许多失范行为不是在规范严格界限之内,而是在规范的边缘或规范的空隙之间。我们将其称为规范效力的“模糊地带”,这既是规范的一种弹性空间,也是可能的失范空间。

   命题六:失范的隐匿空间命题。既当行动者的活动脱离了原有熟悉的社区,处于陌生的环境之中时更加容易失范。行动者暂时脱离了原有固定的社会关系的网络,在新的空间中通常处于一种暂时的角色“匿名”状态,成为自由的个体。在自由的时间与自由的空间中,社会位置与具体角色是不确定的、飘动的、隐蔽的、匿名的。行动者在原有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扮演的确定角色及其承担的责任、义务也会临时性地隐匿,角色的扮演者在主观方面容易产生一种“自由人”的感觉,一种规范的“解脱”感觉。没有人来确定他的具体的社会角色,无人顾及他的存在。这时,当地社区中的社会规范效力暂时无力覆盖到他的行为,规范的压力感也会丧失。在行动者的自我约束力与社会规范的外部控制力同时下降的状态下,行动者的行为具有更大的随意性,平时被压抑的欲望就会爆发出来,更加容易产生失范行为。

 命题七:“稻草人”规范命题。既当规范处于虚化状态而不起作用时,人们更加容易失范。形式的规范与实际的规范是有距离的。有了形式的规范,即公布的规范,并不能说明规范起了作用。形式的规范如果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仅仅是停留在宣传上,而不被社会成员认同与接纳,规范便不能够真正地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只能起“稻草人”的威吓作用,规范的功能就处于虚置的状态。形式的规范像“稻草人”,却因不带实际的惩处功能,不仅难以约束人的行为,对失范无可奈何,最终连起码的威慑作用也起不到。这时,人们在行动中便会转向第二种规范(潜规则),即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起作用的规范。第二种规范对第一种规范形成反向的压力,冲击既有的第一种规范的权威性,使第一种规范逐渐地虚化、悬置起来,第一种规范沦落为“说”的规范,而第二种规范则变为“做”的规范。

   命题八:适度压力命题。既规范的强制压力越小,人们越容易失范,规范的强制压力越大,人们越不容易失范。规范要发挥功能必须有适度的压力。规范是出于公共生活的需要,出于集体理性的选择,在许多场合下规范会限制个人的理性选择,对个人理性选择是一种约束,许多人服从规范是基于规范的外在强制力。规范在保持适度压力的情景下才能发生效用。之所以柔性的社会规范的失范要比刚性的国家规范的失范面广,是因为柔性的社会规范(道德、宗教、习俗)的外部强制的压力较小,刚性的国家规范(法律)的外部强制压力较大。即当行动者失范的时候,在违反社会规范时付出的成本较少,在违反国家规范时,付出的成本较大。外部强制压力越小的规范,越容易产生失范,外部强制压力越大的规范,越不容易产生失范。

   命题九:规范变动命题。既规范的变动性越大,人们便越是轻视规范及越容易失范。稳定的规范一般是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规范,规范稳定性也反映出规范的权威性与有效性。规范越是稳定,规范越能被人认同并执行。一个朝令夕改的规范是不具有权威性与有效性的规范,不稳定也反映了规范缺乏合理性与合法性。规范的变动越大,表明这一规范在制定时随意性越大。规范变动越是频繁,规范制定集团的威信越低,人们对规范的轻视度越重,对规范越是没有信任,规范越不容易被人们认同和执行,规范的遵从度也会越低,规范的功能也会越弱。规范的稳定性与规范的有效性成正相关关系。

   命题十:规范替代命题。失范并不是没有规范,而是社会主文化规范的缺席。失范者并不是不要规范,而是不要他们不认同的规范,不要那些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或束缚他们行为的规范,而遵守他们认为有价值的规范,这种规范可能是潜在的规范或第二规范。失范是相对于建立在社会主文化的价值理念上的社会主导性的规范而言,失范者通常会以第二规范来替代社会的正式规范,第二规范与第一规范性质是不吻合的,更多的是对抗的,但对失范者更加有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失范研究”(00BSH009)资助。

   作者简介:朱力,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210093

   参考文献:

   ①主流报刊指《人民日报》、《中国法制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 

  ②本文的失范仅仅指行动者违反规范的越轨行为,而不是规范的解体。规范主要包括习俗、道德、宗教、法律等。 

  ③[]爱米尔·杜尔凯姆:《自杀论》,钟旭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56-357页。 

  ④郑也夫编:《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⑤社会规范只是在它们可能被违反的情境中才存在,正如“禁止游泳”的标志牌都竖在靠近湖泊的地方,沙漠中不会有这类标志牌。而且,标志牌或规范的存在仅是禁止某种行为而已,并不能阻止它。

   ⑥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8章。

   ⑦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翻越栏杆,还有穿越草地等轻微失范行为。 

来源: 《学海》 | 来源日期:2010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