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远方汪国真:唐宋名古琴与诗词欣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6:10:23

唐宋名古琴

  • 德和了
  • 3位粉丝

1楼

九霄环佩琴·伏羲式·唐代 


0

  • 2006-4-9 17:27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2楼

大圣遗音琴·灵机式·唐代


  • 2006-4-9 17:28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3楼

太古遗音琴·师旷式·唐代


  • 2006-4-9 17:28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4楼

梅花落琴·仲尼式·唐代


  • 2006-4-9 17:29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5楼

老龙吟琴·响泉式·唐代


  • 2006-4-9 17:29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6楼

一池波琴·神农式·唐代


  • 2006-4-9 17:30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7楼

飞泉琴·连珠式·唐代


  • 2006-4-9 17:30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8楼

玉壶冰琴·神农式·宋代


  • 2006-4-9 17:30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9楼

混沌材琴·伶官式·宋代


  • 2006-4-9 17:31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10楼

万壑松琴·仲尼式·宋代


  • 2006-4-9 17:31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11楼

铁客琴·凤势式·宋代


  • 2006-4-9 17:32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12楼

海月清辉琴·仲尼式·宋代


  • 2006-4-9 17:32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13楼

壑雷琴·落霞式·明代


  • 2006-4-9 17:33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14楼

中和琴·列子式·明代


  • 2006-4-9 17:33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15楼

祝公望琴·焦叶式·明代


  • 2006-4-9 17:34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16楼

鹤鸣秋月琴·鹤鸣秋月式·明代


  • 2006-4-9 17:34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17楼

唐人诗意——琴诗集成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李白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 

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 

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废琴》·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船夜援琴》·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 

《夜琴》·白居易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清夜琴兴》·白居易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对琴待月》·白居易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 

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琴酒》·白居易 

耳根得听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 

若使启期兼解醉,应言四乐不言三。 

《听幽兰》·白居易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弹秋思》·白居易 

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 

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 

《听弹湘妃怨》·白居易 

玉轸朱弦瑟瑟徽,吴娃徵调奏湘妃。 

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听弹古渌水》·白居易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馀清。 

《听郑五愔弹琴》·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江上琴兴》·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常建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默,清吹袅灯频。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张山人弹琴》 ·常建 

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 

岂推丘中赏,兼得清烦襟。 

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 

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 

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 

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 

其将炼金鼎,永矣投吾管。 

《咏琴》·刘允济 

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 

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 

巴人缓疏节,楚客弄繁丝。 

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 

《琴歌》·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题僧房双桐》·李颀 

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 

绿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 

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 2006-4-9 17:36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18楼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声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慽慽。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听岳州徐员外弹琴》·张祜 

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 

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 

《琴》·王昌龄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李益 

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 

今来我访旧,泪洒白云天。 

讵欲匣孤响,送君归夜泉。 

抚琴犹可绝,况此故无弦。 

何必雍门奏,然后泪潺湲。 

《僧院听琴》·杨巨源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向苍梧湘水深。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弹琴》·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听尹炼师弹琴》·吴筠 

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 

吾见尹仙翁,伯牙今复存。 

众人乘其流,夫子达其源。 

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涛奔。 

都忘迩城阙,但觉清心魂。 

代乏识微者,幽音谁与论。 

《旅次江亭》·杨衡 

扣舷不有寐,皓露清衣襟。 

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 

三奏月实上,寂寥寒江深。 

《听段处士弹琴》·方干 

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 

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 

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 

《三峡流泉歌》·李季兰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 

玉琴弹出转寥夐,直似当时梦中听。 

三峡流泉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 

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 

回湍曲濑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 

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 

一弹既罢复一弹,愿似流泉镇相续。 

《听颖师弹琴》·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听颖师琴歌》·李贺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听乐山人弹易水》·贾岛 

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 

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 2006-4-9 17:36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19楼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已有七弦。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稳定,一直流传沿续到现在。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主要在士以上的阶层中流行,秦以后盛兴于民间。关于以琴为声乐伴奏的形式,早在《尚书》中,已有"搏拊琴瑟以咏"的记载。周代,多用琴瑟伴奏歌唱,叫"弦歌",即唐宋以来所谓的琴歌。从汉代蔡邕所著《琴操》中,有歌诗五曲,即周之弦歌,其中的"十二操"、"九引"以及"河间杂歌",都是援琴而歌的。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如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传说。当时有名的琴师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囊等;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人史册。 



汉抚琴俑





汉弦歌俑


汉、魏、六朝时期,古琴艺术有了重大发展,除在《相和歌》、《清商乐》中作伴奏乐器外,还以"但曲"演奏形式出现。如器乐曲《广陵散》、《大胡笳鸣》、《小胡笳鸣》等,反映出古琴作为器乐演奏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汉末的蔡邕父女和魏、晋间的嵇康,都是当时著名的古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如嵇康擅长弹奏古琴名曲《广陵散》,己传为历史佳话。创作的著名乐曲有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蔡氏五弄:《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传为竹林七贤中的阮籍所作琴曲《酒狂》以及六朝宋王义庆《乌夜啼》。 

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盛行,琵琶兴起,古琴音乐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抑制。但由于古琴谱的产生,不仅推动了当时古琴音乐的传播,而且对后世古琴音乐的继承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使中国古代音乐历史进人了一个具有音响可循的时期。隋末唐初赵耶利,对当时流行的文字指法谱字,进行了整理,并辑录了《弹琴右手法》、《弹琴手势图》等解释演奏法的著作。著名的琴曲《碣石调幽兰》,为南朝梁丘明传谱,现存为传到日本的唐手写卷子,是中国最早的、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一份古琴文字谱。 

唐代诗人李峤、李颀、李白、韩愈、白居易、张祜、元稹等,都为古琴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白居易爱好古琴,在《夜琴》中有:“蜀琴木性实,楚丝音韵清。”他的琴艺很高,并能自弹自唱,甚至在旅途船中仍以古琴为友,他在《船夜援琴》中写道:鸟栖月动,月照夜江,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闻无古今。”张祜的《听岳州徐员外弹琴》也有:“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描写了古琴丰富的表现力。唐代著名琴家有赵耶利、董庭兰、薛易简、陈康士、陈拙等。赵耶利总结当时琴派说:“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至今仍符合吴、蜀两派的特点,盛唐的董庭兰作有《大胡笳》、《小胡笳》等琴曲传世。薛易简在他著的《琴诀》中总结了古琴音乐的作用是:“可以观风教、摄心魂、辨喜怒、悦情思、静神虑、壮胆勇、绝尘俗、格鬼神。”并提出演奏者必须“定神绝虑,情意专注”,为后世琴家所重视,从而引伸出许多弹琴的规范。 

晚唐曹柔鉴于文字谱"其文极繁",使用不便,而创造了减字谱。即在文字谱字的基础上对汉字谱字加以减笔而成的一种谱式,近似演奏符号,是古琴减字谱的早期形式。唐代著名琴家有董庭兰(开元、天宝年间),从其师陈怀古处承继了当时最负盛名的沈、祝二家声调,擅弹琴曲《大胡笳》、《小胡笳》。天宝中琴家薛易简,可弹大弄四十、杂调三百,并有理论著作《琴诀》七篇,擅弹《三峡流泉》、《胡笳》、《乌夜啼》、《别鹤操》、《白雪》等曲。晚唐还有琴人陈康士根据屈原《离骚》所作的琴曲等。 

宋朝的古琴一方面出现怀旧的复古主义倾向,另一方面由于古琴在《相和歌》、《清商乐》演奏中的长期实践,与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联系,以及琴曲"楚汉旧声"的历史传统,使古琴音乐在复古主义倾向中并没有被湮没,而是有起有伏曲折地发展着。南宋时期杰出琴家郭沔 (号楚望,生于1190年,卒于1260年后)和他的弟子刘志芳、毛敏仲等人,在古琴遗产的整理、创作方面对古琴音乐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如郭沔创作的琴曲《潇湘水云》、《泛沧浪》、《秋鸿》;刘志芳创作的《忘机》、《吴江吟》;毛敏仲创作的琴曲《渔歌》、《樵歌》、《佩兰》、《山居吟》等都流传至今。当时著名的琴曲还有《楚歌》、《胡笳十八拍》、《泽畔吟》等;琴歌有姜夔(公元1155一1221)的《古怨》;庐山道士崔闲所著《醉翁吟》等。宋人朱长文撰写的《琴史》,真实地记录了隋、唐、宋三代琴的史料。


  • 2006-4-9 17:38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20楼

明、清时期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大量琴谱得到刊刻流传,见于记载的琴谱有一百四十多种,从中可知仅明代创作的琴曲就有三百多首。明初琴家冷谦的《琴声十六法》,是对古琴的美学思想、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提出的理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是明代琴家,对古琴艺术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他收录唐宋之前艺术珍品六十四曲、历十二年主持撰辑了《神奇秘谱》,于1425年刊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琴谱。明末清初,徐上瀛更进而提出《二十四琴况》。明清以来,著名的琴曲有《秋鸿》、《平沙落雁》、《渔樵问答》、《良宵引》、《水仙操》、《鸥鹭忘机》、《龙翔操》、《梧叶舞秋风》等。 

这一时期在演奏上由于民间音乐(特别是戏曲音乐)的熏陶和影响,古琴技巧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左手技巧的创新,如《五知斋琴谱》中的《潇湘水云》、《胡笳十八拍》等琴曲,左手技法极为细腻,前所未见。以后的许多琴谱,在整理加工传播传统古琴音乐方面,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明、清时期著名琴人有严澄、徐谼、蒋兴俦、徐常遇、蒋文勋、张孔山等人,近代著名琴人又有黄勉之、杨宗稷、王燕卿等。 

清末与民国年间由于战乱和社会变迁,特别是古琴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古琴音乐濒于绝灭。当时,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一些琴会组织,如北京的"岳云琴集"、济南的"德音琴社"、上海的"今虞琴社"、长沙的"愔愔琴社"、太原的"元音琴社"、扬州的"广陵琴社",南京的"青豁琴社"、南通的"梅庵琴社"等,它们的活动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其中尤以上海的"今虞琴社",持续时间最长,对琴界影响最大。 

建国后,古琴音乐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抢救,调查、收集、整理了流失于民间中的各种传谱,并录制了一批音响;发掘一批失传的琴曲,如《广陵散》、《幽兰》等;培养了一批古琴音乐人材,为今后古琴音乐的整理、研究、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著名的琴家有管平湖、吴景略、龙琴舫、查阜西、张子谦、夏一峰等。


  • 2006-4-9 17:39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21楼

琴究竟最早产生于何时,现在还是一个谜。古代或传说神农氏所创,或传说伏羲所作,还有传说尧、舜所作的。远古传说难为信凭,但它们暗示着古人相信琴的出现非常遥远,则应符合事实。 
一、先秦以前 
目前考古发现的先秦至西汉初的古琴实物,数量还很少,它们都出土在原楚国范围内的湘、卾两省。这些琴形制基本相同,但与今天习见的形制有很大不同。它面板与底板分离,演奏时浮搁在一起;面板又分为半箱体和是实木长尾两部分,尾端稍上翘,末端有过弦凹口(龙龈);背面有一长方形足池,安有一方形系弦轴(雁足)。它们面板上也还没有标示泛音位置的琴徽,有效弦长(隐间)也明显短于后世。可称它们为半箱式的一足无徽琴。它们有弦一至十根不等,说明尚未形成七弦定制。例如,湖北隋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琴十弦;湖南长沙五里牌战国晚期墓出土彩绘琴(严重残损),九弦或少于九弦;七弦琴的实例则有湖北荆门郭店村一号战国中期墓琴,和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初期墓琴。 
从体积较小、琴面浮搁、面板不甚平整、岳山较低、弦距较窄等特点看,此时琴的发音质量、音量还有很多不足,也不适于快速而复杂的指法。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今天习见的合体全箱式、两足七弦、面有十三徽的古琴,其形制应是在汉晋南北朝时期确立的。 
四川绵阳出土的东汉弹琴俑所持之琴,弥补了出土先秦古琴与今天七弦琴音箱形制间的重要缺环,它们均是长条形全箱式琴,又分头宽尾窄的长条形和具有内收弧形琴项的长条形两种。 

东晋顾恺之(约公元346-407年)所绘《斲琴图》中有两种古琴,它们也都是全箱式,虽琴身出现了额、颈、肩等区分,但图中两种古琴造型仍与宋汉弹琴俑大体一致。这一样式的琴体还见於河南邓县北朝彩绘画像砖墓出土的《商山四皓图》,说明古琴初见於东汉的这一形制,一直保留在东晋南北朝时期。陕西三原唐初李寿墓线刻壁画伎乐图中,有抱琴、弹琴图像各一,琴式则与《斲琴图》中琴基本相同,可以看到一种传统的古琴式样是会延续很久的。 
南京西善桥等地南朝齐、梁大墓砖印“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壁画山的琴,具备全箱式特点而又呈现为新的样式,即音箱从东晋的内收弧形项的长条形,发展为方头、阔肩、收尾形态,这种样式的音箱能进一步改善琴的音响效果。 
琴徽的出现大约早在西汉前期稍晚,即公元前二世纪上半。西汉枚乘 (?-公元前140年)的名赋《七发》,曾提到用龙门之桐制琴,用野蚕之丝制弦,并以“九寡之珥为约”。从上下文意看,用珥做的约,本是箭靶的中心,这里相当於徽。更明确提到徽的是晋嵇康 (公元223一262年)《琴赋》“徽以锺山之玉”这句话,但徽数则不详。 
有徽之琴的最早图像材料,见於考古发现的南朝齐、梁陵墓砖印壁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中,嵇康和荣启期所弹之琴,琴面外侧均列有十多个明显的琴徽。可以认为,全箱式琴体和十三徽的定制,年代约在东晋或稍前,下限至迟不晚於南齐初年,即公元五世纪九十年代。


  • 2006-4-9 17:40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22楼

三、隋唐时期 
唐代造琴工艺取得突出的成绩,无论数量、质量都有空前的进展,民间出现很多造琴的能工巧匠。最受人们喜爱的斲琴名手,出自四川的雷氏家族,其中较早的是雷俨,曾在唐玄宗做过待诏,其后有雷霄、雷威、雷珏、雷文、雷会、雷迟等。雷威尤其著名,传说他得到神人指点,又传说他常在大风雪天去深山老林,以听风吹树木的声响,从中辨取造琴良材。他们所斲之琴在大历(公元766-779年)中被称为“雷公琴”,“其岳不容指,而弦不先文;其声出于两池间。其背微隆,若薤叶然。声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余韵,其精妙如此”(宋苏轼《杂书琴事》)。贞元(公元785-804年)时,成都雷氏所造之琴,“弹者之众”。当时江南也出了沈镣、张越等制琴名手,他们所制之琴也受到人们的喜爱。出自名手古琴,历代好琴之士均视为传世之珍,以至宋代便有不少人伪造唐代雷琴,这种作伪之风经历元、明、清而延续到现代。也有少量唐琴珍品保存至今,盛唐雷氏所斲之“九宵环佩”琴(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认为不仅是传世七弦琴中最古一件,也是唐琴最卓越的代表。 
古琴确立今制之后,细部仍不断改进,以臻完善。传为唐初阎立本所绘的《北齐校书图》(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中的古琴,圆首阔肩,中部微狭,凤翅以下收杀至尾,这一造型对改善琴的音响当更为有利。 
专家们鉴定今存较为可靠的唐琴共十六张。在基本形制一致前提下,根据它们外形起伏收缩的不同特点,还可划分为多种不同样式。若按后代琴书中琴式分类,有伏羲式十六张、神农式一张、凤势式三张、连珠式两张、师旷式两张、列子式一张、仲尼式一张。因为仅有的一张仲尼式琴还是晚唐之作,看来东汉到中唐的八百年间,仲尼式琴并不很流行。只是中晚唐孔子又被儒家作为道统代表推崇之后,仲尼式古琴才逐渐时兴起来,至两宋大为流行,出现定于一尊的局面,其它样式的琴反倒日益少见了。 
晚唐的仲尼式琴,较之后世同类琴,还具有琴面较圆,腰部内收较深的唐琴共同特点。唐以后的仲尼式琴,除仿唐之作外,一般不具备这种特点。 
隋唐以来,琴乐也受到许多王侯显宦的爱好。隋文帝之子杨秀受封蜀王,曾“造琴千面,散在人间”。后来蜀地造琴名将辈出,或与此有关。唐代二十年为相的的李勉,好琴,家中自斲琴数百张,其中绝代之品“响泉”、“韵磬”自宝于家,曾撰《琴说》一卷。 
四、宋元明清时期 
宋元各代帝王好琴者甚多。宋太宗赵匡义曾“增作九弦琴,五弦阮,别造新谱三十七卷。”后来各代皇帝也仿效改制一弦琴、二弦琴……直至九弦琴,南宋高宗赵构还特制盾形琴送臣下,以提示不忘武备。但这些改制并不受琴界接受,后世也无传承推广。 
宋徽宗著力“搜罗南北名琴绝品”,专设“万琴堂”珍藏,其中最名贵的是唐雷威所作“春雷”琴。后来金兵攻陷宋都开封,“万琴堂”落入金人之手,金章宗尤喜“春雷”琴,不仅列为其“御府第一琴”,与自己形影不离,临终还“挟之以殉”,可谓生死与共。 
宋元明的古琴今存较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宋代以来官方和民间有大量的斲制,称为“官琴”和“野斲”。例如明代内府曾集中名工巧匠成百上千的造琴。又如明潞王所造的“中和”琴数百张,今天也常能见到。当时制琴名家有冯朝阳、涂桂、张敬修、施彦昭等,同时一般有资历的弹琴家也都有斲琴传世的风尚,明清时期许多著名的琴家也都是斲琴能手。


  • 2006-4-9 17:41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23楼

《平沙落雁》 
谱本:最早见于明末尹晔的听月楼《徽言秘旨》(1649刊行)。明清以来刊载此曲的谱本将近四十种。据明张岱《陶庵梦忆》说,尹晔是在幼年时间向绍兴琴师王本吾学得的。曲体中型。原无词。 
曲情:琴曲出现在明代,明清各谱均无序跋。据上江琴家传说是《秋鸿》的节本,那末,它的曲情应该从《秋鸿》的"平沙晚聚","远落平沙","衔芦游弋",至"南怀北"四个小标题。清王善《治心斋琴谱》说是宋末毛敏仲所作,清秦维瀚《蕉庵琴谱》说是明初朱权所作。这和《秋鸿》的作者是同一疑案。朱权在《秋鸿》的序里说《秋鸿》的作者是西江老懒,天胄诗狂,有些人就认为《秋鸿》是朱权本人所作。但据传说并从《秋鸿》的原词看,却是借《秋鸿》"身南心北"的感伤发抒怀念故国的悲恨,又像是毛敏仲的琴师郭沔所作。这一曲的曲情和作者,仍应存疑。琴曲谱本最多、出入最大的是这一曲,现时演奏的人最多、出入最多的也是这一曲。 
《关山月》 
谱本:最早见于民初王燕卿的《梅庵琴谱》(1931),曲体小型。无词。 
曲情:《乐府诗集》杷这一曲归在汉横吹的乐类,本来不是琴曲,可能是王燕卿把民间乐曲采来作成琴曲的。六朝时起,就把这一乐曲看作是表现封建统治下反兵役的情感的。徐陵《关山月》诗:"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最能代表此曲的曲情。 
《秋风词》 
谱本:出民初王燕卿的《梅庵琴谱》。曲体小型。有词。 
曲情:原谱旁注唐李白"秋风清秋月明……"原词,大概是王燕卿的作曲。按:明嘉靖间黄献的《梧冈琴谱》的《秋风曲》是以六朝张翰思鲈的故事为曲的意境的一个无词琴曲;与黄献同时汪芝的另本《西麓堂琴谱》的《秋风》却是另一有词的琴曲,原词是"秋风秋风秋风生,鸿雁来也,金井梧桐飘一叶,叹人生能有几许光阴!?……想人生能几何"。又日本物部茂卿所得《秋风章》却又是指的汉武帝的《秋风辞》。至于现时国内琴人所弹的全部是王燕卿《梅庵琴谱》的《秋风词》,和以上三古谱均无关系。 
《梧叶舞秋风》 
谱本:清初庄殝凤在他出刊的《琴学心声琴谱》(1644)里面说明这是他自制新曲。在清代,有十二种刊本琴谱采录了进一曲。这说明它是一个成功作品。曲体中型。无词。 
曲情:庄氏自己和后来琴家多未作序跋,曲情应从标题。只有清乾隆间苏璟春《草堂琴谱》(1744)跋云"曲意萧瑟,取韵宜幽"。 
《 阳关三叠》 
谱本:在明代见于五个刊本,都是有唱词的。但有三个显著不同派别。最早见的是正德间谢琳的《太古遗音》(1511),不注调式,用极简单的弹法把王维《渭城曲》的原诗演弹十三遍,这是基本上没有什么音乐价值的。嘉靖间黄龙山在甫京刊出的《发明琴谱》(1530)和万历间杨抡在南京刊的《太古遗音》(1609)是一个用凄凉调(紧二五弦各一徽)演奏的九段中型琴曲,用相当"典雅"的词句把《渭城曲》装饰丰富了。但是曲调和词都有些许出入(清同治间l866年黄晓珊《希韶阁琴谱》把唱词和琴曲减为七段属这一系统,但用调不同,可能是他自己改编的)万历间杨表正在南京刊的《琴谱正传》(1585)和万历间福建张宪翼的《太古正音》(1609)是同一系统的三段小型曲。但唱词旋律都不很同;虽然也都是凄凉调,但杨表正对凄凉调是误解的,他只紧五弦,"而张宪翼虽然紧二五两弦,却又避开二弦不弹。总的说来 ,这一曲在明代是乱杂的,也可以说是不很成熟的。现时琴家所弹的,都无例外地用的是清同治间上海张鹤《琴学人门》的谱本(1867),也是一个三段小型琴曲,注着和明代完全不同的唱词,张鹤的琴师浦城祝桐君(凤喈)改编的琴曲。 
曲情:人们都知道《阳关曲》是送别的意境,但王维的原诗只有"无故人"三字写感情。因此,琴家都想丰富它的内容,这是《阳关三叠》许多唱词不同的原故,同时就不免有些不同的情感表现,个别的谱,有个别唱词,也就有个别曲情。 
《梅花三弄》 


  • 2006-4-9 17:42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24楼

谱本:最早见于明初朱权《神奇秘谱》(1452)续见于明清以来其他二十六种琴谱。曲体中型。绝大多数谱本无词。 
曲情:写晋孝武帝时大将桓伊屈尊接见王徽之并给王徽之吹笛作《三弄》的故事。 
《潇湘水云》 
谱本:最早见于明初朱权《神奇秘谱》(1425),续见于明清以来三十种刊本琴谱。原只十段,渐发展至十五段的大型曲。无词。 
曲情:朱权曲序云:"是曲者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 
按:郭沔是南宋末年古琴作曲巨匠,景淳间(1260一1274)毛敏仲、杨瓒、徐天民等"紫霞派"的琴家都尊他为师。"毛敏仲的《樵歌》和《渔歌》因毛不仕元有浓厚的民族意识而得传。但后世琴家一向认为这些琴曲在技巧方面的成功是和郭沔的造诣分不开的。郭沔的事迹只散见于宋俞德邻的《佩韦斋辑闻》和元袁桷的《清容居士集》,名家记载不如贵族杨缵和他的清客那样多。吴县蒋文勋《二香琴谱》(1833)论琴派时提到严天池说严氏的琴是"受之陈星源,而后之托名标榜者不曰陈氏而曰严氏,岂非宰辅之子、太守之尊足以耸动天下耶?"对杨缵和郭沔的看法似乎也可以这样。 
《流水》 
谱本:也是最早见于朱权的《神奇秘谱》。但是现时弹《流水》的都是用的张孔山的《流水》。张孔山的《流水》,仅见于一个刻本的《天闻阁琴谱》(1867),但是四川华阳顾玉成(1808一1876)所传的张孔山《流水》传钞本却不很同。1850左右张孔山传于武汉的谱本又不同。 
曲情:朱权序云:"《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高山》分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按《琴史》,列子云:'……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谨按:《高山》、《流水》两曲从明初以来,又有演变,朱权(神奇秘谱》写在前半部称为《太古神品》的一类中,《高山》短些,《流水》长些,都不分段,证明他是暗示他所辑的是唐代的曲谱,指法也确有晚唐和宋初的痕迹。在明中叶徽藩的《风宣玄品》中(1539),这两曲依然前短后长不分段,但指法改动了。到明中叶以后,杨表正《琴谱真传》(1585)的《高山》是四段,《流水》是八段(他加了旁注词),这时在宫廷中供奉的《高山》也是四段,《流水》也是八段(据《藏春坞琴谱》1620),都和朱权所说宋代的分法相符。但是和杨表正谱距离只有十五年,在同一地点南京出版的杨抡《伯牙心法》(1600)却把《高山》变成六段了。到了尹晔的《徽言秘旨》(1647,但他在万历间约1600左右就已有名于琴坛)又把《高山》分成八段了。从此以后,所有清代各谱的《高山》都是八段。 
从杨表正时起,《流水》原是八段,但在张孔山的《流水》中,却在原第五、六段之间加了一段,成为九段(参看《高山》条)。所加的一段,即张谱的第六段,是用所谓"七十二滚拂"的技巧尽情模拟泉滴水流的声音的。《天闻阁谱》专为这些滚拂和滚拂中的和音定了些新指法,但很费解。张自己在《天闻阁谱》中写了一篇小识说:"余幼师琴于冯彤云先生,手授口传。所习各操尚易精熟,独此曲最难。且诸谱所收《流水》虽然各别,其实大同小异,唯此操之六段迥相悬绝。余幼摩既久,始能聆其神趣……"我们还没有冯彤云的材料,但可以从此看出张孔山《流水》必另有传本。顾玉成本对于这一段用的是传统的滚拂另加旁注,反而不十分费解。顾氏谱在模拟水流里的旋律性较强,《天闻阁谱》模拟水声较切。 
《渔樵问答》 
谱本:最早见于明中叶杨表正《琴谱正传》(1585),续见于明清以来其他二十种刊本琴谱。曲体中型。明代各谱多有词,清代各谱无词。 
曲情:杨表正此曲序云:"《渔樵问答》,古操也。查遗谱有指法无音文;《琴史》有文音无指法。今配定文音入谱,使善鼓者知其曲之古淡……然微妙岂于贪徇嗜利辈能知乎。"他的旁注词,和《渔歌》一样,是有很健康的意义的;到了清代,凡是有唱词的《渔樵问答》都是用明杨抡另编的一个以放浪形骸之外,专一吟风弄月的唱词(比张的原词简化了些),他的唱词多是文人学士替他执笔,比较"典雅"。王光祈在介绍此曲时也是用的杨抡的旁词,因而杨抡的唱词大大地传开了。而比较通俗而又较有意义的杨表正唱词,反而被忘却了。绝大多数谱本中都说此曲是杨表正的创作,因而杨表正的原唱词是值得重新介绍出来的。杨表正所述的原词是: 


  • 2006-4-9 17:42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25楼

第一段 渔问樵曰:"子何求?"樵答渔曰:"数椽茅屋,绿树青山,时出时还;生涯不在西方;斧斤丁丁,云中之峦。" 
第二段 渔又诘之:"草木逢春,生意不然不可遏;代之为薪,生长莫达!"樵又答之曰:"木能生火,火能熟物,火与木,天下古今谁没?况山木之为性也当生当枯;伐之而后更夭乔,取之而后枝叶愈茂。"渔乃笑曰:"因木求财,心多嗜欲;因财发身,心必恒辱。" 
第三段 樵曰:"昔日朱买臣未遇富贵时,携书挟卷行读之,一且高车驷马驱驰,刍荛脱迹,于子岂有不知?我今执柯以伐柯,云龙风虎,终有会期;云龙风虎,终有会期。" 
第四段 樵曰:"子亦何易?"渔顾而答曰:"一竿一钓一扁舟;五湖四海,任我自在遨游;得鱼贯柳而归,乐觥筹。" 
第五段 樵曰,"人在世,行乐好太平,鱼在水,扬鳍鼓髡受不警;子垂陆具,过用许极心,伤生害命何深!?"渔又曰:"不专取利抛纶饵,惟爱江山风景清。" 
第六段 樵曰:"志不在渔垂直钓?心无贪利坐家吟;子今正是岩边獭,何道忘私弄月明?" 
第七段 渔乃喜曰:"吕望当年渭水滨,丝纶半卷海霞清;有朝得遇文王日,载上安车赍阙京;嘉言谠论为时法,大展鹰扬敦太平。" 
第八段 樵击担而对曰:"子在江兮我在山,计来两物一般般;息肩罢钓相逢话,莫把江山比等闲;我是子非休再辩,我非子是莫虚谈;不如得个红鳞鲤,灼火新蒸共笑颜" 。 
第九段 渔乃喜曰:"不惟萃老溪山;还期异日得志见龙颜,投却云峰烟水业,大旱施霖雨,巨川行舟楫,衣锦而还;叹人生能有几何欢。" 
《幽兰》(又名《猗兰》) 
谱本:最早于日本传钞唐卷子《碣石调?幽兰》文字谱,清光绪间黎庶昌在日本影钞收入《古逸丛书》。为四段中型曲。无词。此曲自明初以来历清代共见于二十三种刊本琴谱,称《猗兰》或《漪兰》,其中清代《自远堂》仍作《幽兰》。明谱为十一段大曲,与卷子本迥异,明清两代的谱亦互异。 
曲情:原卷子谱只序说是梁桢明三年丘公明所传,未叙曲情。但杨守敬(《古逸丛书》编者)《经籍访古志》从原谱标题下"又名《猗兰》"四字,断此为表现《琴操》所述孔丘自伤不逢时的意境。朱权《神奇秘谱》《猗兰》的序亦同。蔡邕《琴操》:"《猗兰操》者,孔子所作也。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返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乃止车援琴鼓之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自伤不逢时,托辞于芗兰云。" 
《广陵散》 
谱本:最早见于明初朱权《神奇秘谱》(1425),续见于明中叶(徽藩风宣玄品》(1539)另一节本,初见于明朱常淓《古音正宗》(1643),续见于清秦维瀚《蕉庵琴谱》(1868)。两本又同见于民初《琴学丛书》(1912)。前者为四十五段大曲;后者缩为九段的中型曲。均无词。 
曲情:此曲的曲情和作者是一千多年来的争论。一说是根据《唐书?韩滉传》,认为是嵇康自己的作曲,影射王凌、毋丘俭等四人先后在广陵对司马昭的策反;一说是根据《晋书?嵇康传》,认为是嵇康从古人学来的。内容是描写"聂政刺韩王"故事。根据《史记》,聂政刺的是韩相韩傀,不是韩王。但我们仍想肯定后一说。理由是,在汉蔡邕的《琴操》里面,早就有一个"聂政刺韩王曲"的解题,而这个解题是把聂政的故事拿来人民性地艺术化了(蔡邕《琴操》基本上是当时民间故事),所以可取。朱权此曲的序也是明明指出嵇康是从古人学来,而且各段小标题如"井里"(聂政故乡)、"取韩"、"亡身"、"含志"、"烈妇"、"沉名"、"投剑"、"峻迹"、"微行"等,都与蔡邕解题切合。 
这里就把蔡邕的原文写在下面,代作此曲的曲情: 
"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其母曰:'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拔剑刺王,不得,逾城而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七年而琴成,欲入韩,道逢其妻,从买栉,对妻而笑,妻对之泣下。政曰:"夫人何故泣?"妻曰:"吾夫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政曰:"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中,仰天叹曰:"嗟乎!变容易声,欲为父报仇,而为妻所知,父仇当何时报复?"援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操,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以闻韩王。王召政而见之,使之弹琴,政即援琴而歌之。内刀在琴中,政于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韩王,杀之。曰:"乌有使生不见其父,可得使乎?"政杀国君,知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乃枭磔政形体市,悬金其侧:"有知此人者,赐金千斤。"遂有一妇人往而哭曰:"嗟乎,为父报仇邪?"顾谓市人曰:"此所谓聂政也。为父报仇,知当及母,乃自犁剥面,何爱一女之身,而不扬吾子之名哉?"乃抱尸而哭,冤结陷塞,遂绝行脉而死。故曰:"聂政刺韩王。" 


  • 2006-4-9 17:42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26楼

《胡笳十八拍》 
谱本:现存《胡笳十八拍》曲谱最早见千清初的《澄鉴堂琴谱》。经过几代人的加工发展,此曲的音乐部分已经脱离了诗句的约束,更充分地发挥了器乐曲的表现性能。《五知斋琴谱》刊载了它的蜀派曲谱,同时又刊出了吴派歌词-即《胡笳十八拍》原诗,表明词、曲本来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一曲谱记谱比较精细,又有不少旁注,最为琴家所乐用,目前演奏的就是根据这一版本。 
曲情:这是一首根据同名抒情长诗而谱写的琴曲。《胡笳十八拍》一诗,初见于南宋朱熹(公元1130一1200)所编的《楚辞后语》,是继蔡琰的《悲愤诗》、刘商的《胡笳曲》以及王安石等人诗作之后,同一题材的又一诗作。诗文深刻而感人,抒写了蔡琰思念故乡和惜别稚子的思想感情。诗中多次出现:"弦欲绝"、"欲罢弹"、"弦急调悲"等语句,因而可以认为是专门为琴歌而写。 
乐曲是否和诗词同时创作出来的,目前还无从证实。但从形式到内容,两者的关系都是很密切的。同一题材的琴曲始自唐代,即前文介绍过的《大胡笳》和《小胡笳》,南唐蔡翼创作过《小胡笳十九拍》,北宋琴曲曲目中出现了《别胡儿》、《忆胡儿》,北宋的吴良辅也曾谱写过王安石的胡笳诗,但直到南宋才首次看到有关琴曲《胡笳十八拍》的记载。流传至今的《胡笳十八拍》,应属后者。 
宋朝当局面对北方来的侵略势力,一再屈辱退让,爱国人士对此无不痛心疾首,悲愤填膺。陆游、辛弃疾的诗词,突出地代表了这样一种强烈的爱国热情。爱国的文人们还利用传统题材,抒发他们的感慨。王安石、李元白、李纲等人据蔡琰的《悲愤诗》所拟写的《胡笳十八拍》,就是在这种历史情况下的产物。李纲在他拟作的《胡笳》诗序中就明确指出:"靖康之事,可为万世悲。暇日效其体集句,聊以写无穷之哀云"。靖康(公元1126)之后,丧失了北方大片国土,从此开始了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李纲仿效蔡琰诗体,正是为了写出现实生活中"无穷之哀"。 
南宋灭亡后,汪元亮随"三宫"北去,在狱中为文天祥弹奏《胡笳十八拍》, 也是抒发亡国之恨与"无穷之哀"。《胡笳十八拍》哀切悲愤的曲调,一时引起许多爱国臣民强烈的共鸣。有的说:"怊怅悲愤,思怨昵昵,多少情,尽寄《胡笳十八拍》。"有的说:"拍拍《胡笳》中音节,燕山孤垒心石铁。"有的则联系其重返故国的迫切心情,写道:"蔡琰思归臂欲飞,援琴奏曲不胜悲"(均见《琴书大全》)。可见,乐曲在这一时期出现并流传开来,决非偶然,是有其深刻的政治社会原因的。 
《胡笳十八拍》歌中唱道:"干戈日寻兮道路后,民卒流亡兮共哀悲"。通过描述汉末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来控诉宋末人民背井离乡,饱受蹂躏的同样遭遇。"干戈日寻"是统治阶级间争权夺利所造成,各族人民之间,本来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利害冲突。"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表达了各族人民要求团结、反对分裂、要求友好、反对征战的共同心愿。人们对残酷的现实提出了尖锐的质问:问天有没有眼睛?问神有没有"灵"?这实际上是对统治者提出的强烈抗议;质问"疆场征战何时歇?"这种怨气"浩于长空","不容"于"六合"。


  • 2006-4-9 17:42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27楼

琴派是具有共同艺术风格的琴人所形成的流派。称“琴派”始自明末的虞山派和清代的广陵派。各个琴派之间的差别主要决定于地区、师承和传谱等条件。同一地区的琴人,经常彼此交流,相互学习,同时又吸收当地民间音乐的影响,从而形成相近的演奏风格,使琴曲亦有特殊的地方色彩。后世的琴派多以地区划分、命名,如虞山派以江苏常熟为中心,广陵派以江苏扬州为中心。 
著名的琴派有:浙派、松江派、金陵派、吴派、中州派、闽派、岭南派、川派、九嶷派、诸城派、广陵派、虞山派、绍兴派、梅庵派等。 

浙派 
南宋建都临安,临安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著名琴师多出在这一带,称之为浙派,他们的传谱称"浙谱",以区别于以前的"江西谱"。浙派中以张岩的琴师郭楚望成就最大。他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琴曲,有一些颇具特色的琴曲创作。这些琴曲通过他的学生刘志方传授给徐天民、毛敏仲。从此,浙派的琴曲艺术一直影响到元、明各代。 
明代的琴界主要分为江、浙两派。浙派继承了南宋徐天民的传统,如《梧岗琴谱》的编者黄献,《杏庄太音补遗》的编者肖鸾,他们都以"徐门正传"见称。《风宣玄品》的序言中所说:"世传操有二,曰:浙操徐门,江操刘门"。不过,就影响大、小来看,两派并不是平衡的。其中浙派出版了许多谱集,传授了大量生徒。刘珠在《丝桐篇》中介绍了具体情况:"近世所习琴操有三:曰江、曰浙、曰闽。习闽操者百无一二,习江操者十或三、四,习浙操者十或六七。据二操观之:浙操为上,其江操声多烦琐;浙操多疏畅,比江操更觉清越也。" 
浙派琴师毛敏仲和徐天民编纂了《紫霞洞琴谱》,重要琴著还有:《琴操谱》(郭楚望)、《琴述》(袁桶)、《霞外琴谱》(金汝励)、《琴学名言》(徐梦吉)、《梅雪窝删润琴谱》(徐仲和)、《梧岗琴谱》(黄献)、《杏庄太音续谱》(萧鸾)等。浙派的代表琴曲有《潇湘水云》、《渔歌》、《樵歌》、《胡笳十八拍》等;其艺术风格表现为流畅清和。 
虞山派 
虞山派以常熟地区一个不大出名的皮山而得名。虞山之下有一条河叫琴川,严澄组织的琴社用了"琴川社"的名称,所以也称琴川派。常熟地方的琴人很多,有过徐门的影响。徐和仲的父亲徐梦吉,号晓山,曾在常熟教过书。以后又有过一个著名琴师陈爱桐,严澄就是向他的儿子陈星源学琴的。据说严澄还向一个不知名的樵夫学过琴,严澄为樵夫起了一个名字叫徐亦仙。严澄继承了当地的琴学,又吸收了京师的名手沈音的长处。用他自己的话说:"以沈之长,辅琴川之遗,亦以琴川之长,辅沈之遗"。综合诸家之长,形成了风行一时的虞山派。后人概括虞山派的特点为:"清、微、淡、远"的琴风。虞山派又称熟派,是明、清之际最有影响的琴派。 
《松弦馆琴谱》为虞山派代表性的琴谱,是在严澄主持下,由当地能手赵应良等编订成集的。所收二十二曲都是严澄自己弹过的琴曲,共中包括沈音所作的《洞天春晓》、《溪山秋月》等。从1614年初版到1656年曾多次再版,曲目陆续增为二十九首。这个《松弦馆琴谱》一度被琴界奉为正宗。严澄提倡的"清、微、淡、远。也被当作是最理想的琴曲演奏风格。其实,这只不过是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好尚,在琴曲表现上是很有局限性的。象陈爱桐所擅长的《乌夜啼》、《雉朝飞》、《潇湘水云》等优秀作品,因为它的节奏急促;不符合严澄的口味,就被拒绝收入《松弦馆琴谱》,后来徐青山收编琴曲时,改正了这一偏向。 
严澄写有一篇《琴川谱汇序》,收在《松弦馆琴谱》中,可以看作是虞山琴派的纲领。它主张发挥音乐本身的表现力,而不必借助于文词;认为音乐表达感情有其独到之处,是文词所不及的。"盖声音之道微妙圆通,本于文而不尽于文,声固精于文也。"文章针对当时一度风行的琴歌,进行了抨击。认为违背了琴歌的传统。由于严澄的大声疾呼,适时进行中肯的批评,"一时琴道大振",改变了这种状况,虞山派受到了人们的尊重。 


  • 2006-4-9 17:45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28楼

徐青山的琴学和严澄同一渊源,也是来自陈爱桐。他曾向爱桐的儿子陈垦源学《关睢》、《阳春》, 又向爱桐的人室弟子张渭川学《雉朝飞》、《潇湘水云》。徐青山和严澄既是琴友又是师兄弟,但他们的演奏风格却不尽相同。徐青山并不反对快速的曲目,从而丰富并发展了虞山派的琴风。清代初年的胡询龙,在《诚一堂琴谱》的序言中,总结了他俩人对虞山派琴学的贡献:"严天池先生兴于虞山,创为古调,一洗积习,集古今名谱而删定之。取其古淡清雅之音,去其纤靡繁促之响。其于琴学最为近古,今海内所传'熟操'者也。青山踵武其后,稍为变通。以调之有徐者必有疾,犹夫天地之有阴阳,四时之有寒暑也。因损益之,入以《雉朝飞》、《乌夜啼》、《潇湘水云》等曲,于是徐疾咸备,今古并宜。天池作之于前,青山述立于后,此二公者,可谓能集大成,而抉其精英者也。" 
徐青山所传的三十多曲,经他的弟子夏溥在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编印为《大还阁琴谱》,即原来的《青山琴谱》。他还写有《溪山琴况》共二十四条,系统而详尽地论述了演奏要求,是关于琴的美学理论著作。这一著作被认为是发展了宋人崔遵度"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学说。 
虞山派的重要琴著包括:《松弦馆琴谱》(严天池)、《大还阁琴谱》(徐上瀛)等。代表琴曲:《秋江夜泊》、《良宵引》、《潇湘水云》等;艺术风格:清微淡远,中正广和。 
广陵派 
江苏扬州位于长江、运河交流之处,交通发达,经济、文化都很繁荣。清代名画家在这里聚集,有"扬州八怪"之称。李斗有《扬州画舫录》记载了这里文化生活的盛况。这里的琴家驰名远近,称为广陵派。 
徐常遇是清初顺治时人。他弹琴的风格近于虞山派,是广陵派的首创者。广陵派后来对于传统琴曲的加工、发展很有成就,但是徐常遇在当时对待传统琴曲却非常慎重。他对"古琴曲传至今日,大都经人删改"的情况,提出了"古曲设有不尽善处,可删不可增"的原则。他认为如果"大曲过于冗长重沓"是允许"大加删汰而成曲者。他编有《琴谱指法》,公元1702年初刻于响山堂,以后又重刻于澄鉴堂,经他三个儿子校勘成书,就是现存的《澄鉴堂琴谱》。他的长子徐祜,字周臣。三子徐祎,字晋臣。他俩人年轻时曾去北京报国寺,"拥弦角艺,四座倾倒。"一时京师盛传"江南二徐"。康熙皇帝"闻其名,召见畅春院。祜、祎对鼓数曲"。弟兄三人中以徐祎的成就最大,他父亲的琴书编辑出版,主要得力于他。《扬州画舫录》中也说:"扬州琴学以徐祥为最。"有人以唐诗:"一声之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来赞美他的弹奏。 
广陵派重要琴谱包括:《澄鉴堂琴谱》(徐常遇)、《五知斋琴谱》(徐祺)、《自远堂琴谱》(吴虹)、《蕉庵琴谱》(秦维翰)、《枯木禅琴谱》(释空尘)等;代表琴曲有《龙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潇湘水云》、《广陵散》等;艺术风格:中正、跌宕、自由、悠远。 
梅庵派 
梅庵派是最新崛起的一个流派,起源可追溯到清代,创始人为王宾鲁、徐立孙。梅庵派虽由山东诸城琴派演化蜕变而成,然而从琴曲的艺术特色来看,相互已多有不同,即使减字谱基本一致的同名琴曲,其艺术风格也有明显质别,其琴学理论亦独树一帜。该琴派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前迅速在大陆传播,五十年代后又很快流传到港台美国等地。梅庵琴派一破某些琴派单一“清微淡远”的艺术观,而以中国传统音乐整体美学把握为基础,吸收消化了包括西乐在内的特别是民间音乐不少有效养份和元素,以其浓厚的韵味,独特的句法,鲜活的动律而标新立异于原有各大琴派,追求“清微淡远”与鲜明的生活性、人民性的有机交融。 
该琴派的主要特点是流畅如歌,绮丽缠绵,吟猱幅度较大;代表人物有王燕卿、徐立孙、邵大苏、王永昌等;代表琴曲有《平沙落雁》、《长门怨》、《关山月》、《秋江夜泊》、《捣衣》;重要琴著有《龙吟馆琴谱》(毛式郇)、《梅庵琴谱》(徐立孙)等。 


  • 2006-4-9 17:45
  • 回复
  • 德和了
  • 3位粉丝

29楼

川派 
张合修曾学琴于冯彤云,咸丰时在青城山中皇观当道士,一时来青城山求琴者甚众。光绪初年继曹稚云之后,在唐彝铭家为清客,协助他把多年搜求的数百首琴谱详加审订,选出了一百四十五首,编为《天闻阁琴谱》, 是明清以来收谱最多的谱集。光绪三十年在武昌悬牌授琴为业,门弟子甚多,得其传者有华阳顾玉成。他的两个儿子顾隽、顾荦传其学,并将其传谱辑为《百瓶斋琴谱》。顾氏在1912一1916年在长沙和彭庆寿等人组织了琴社。张孔山所传的琴曲以《流水》、《醉渔唱晚》、《普安咒》、《孔子读易》等曲最有特点。《流水》一曲是张孔山的代表作,尤其受到琴界的重视。 
川派重要琴谱包括:《天闻阁琴谱》(唐松仙)、《百瓶斋琴谱》(顾隽)等;代表琴曲有《流水》、《醉渔唱晚》、《孔子读易》、《普安咒》等;艺术风格:躁急奔放,气势宏伟。 
诸城派 
山东诸城涌现了几位王姓琴家,当时称:"诸城二王"或"琅琊三王"。以后又有王鲁宾发展了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琴曲。王溥长所传十五曲,经后人辑为《桐荫山馆琴谱》。其子王作祯传其学。他和派宗金陵的王雩门称"诸城二王"。两人琴派虽不同,经过交流切磋,所奏之曲多有同者。王雩门辑有《琴谱正律》,其中首次刊出了诸城派的《长门怨》。 
王露自幼从其父王作祯学琴三年,以后又学王雩门所传诸曲,综合了虞山、金陵两派的特点,而以前者为主。八年后赴日本学西洋音乐六年,曾随孙中山的兴中会从事革命宣传,回国后拒绝了袁世凯的"入都正乐"之请,在家乡督工斲琴。公元1915年"北游燕赵,南历吴楚",在章太炎的启发下,回济南大明湖结"德音琴社",一时学者甚多。公元1918年蔡孑民聘他为北京大学教师。在北京组织了国乐研究社。张友鹤、詹澄秋都是他的入室弟子。所传二十八曲辑为:《玉鹤轩琴学摘要》,一时和"诸城二王"并称为"琅琊三王"。王鲁宾受学于王雩门,经康有为介绍,到南京高等师范教琴。他善于吸收时曲编之入琴,所传十四曲经弟子徐卓、邵森编印为《梅庵琴谱》。 
诸城琴派艺术风格特点大致为:刚中带轫,密中见疏,实中有虚,一气流转,重而不滞,既以丽密深曲为特征,又具空灵回荡之美。紧劲联绵,循环超忽,气卷风云,韵缀繁星。 
诸城派的代表琴曲有《长门怨》、《阳关三叠》、《关山月》等;重要琴著包括:《桐荫山馆琴谱》(王溥长)、《琴谱正律》(王雩门)等。 
岭南派 
源于道光年间的黄景星。他继承先人的《古冈遗谱》,又向香山何洛书学会十余曲,辑五十首为《悟雪山房琴谱》。近人郑健侯传其学。 
岭南派的代表人物有黄景星、李宝光、郑健侯、杨新伦等;重要琴著包括:《古冈琴谱》、《悟雪山房琴谱》(黄景星)。代表琴曲有《碧涧流泉》、《渔樵问答》、《怀古》、《玉树临风》、《鸥鹭忘机》、《双鹤听泉》等;艺术风格:清和淡雅。 
闽派 
近代琴派,以祝凤喈为代表,著有《与古斋琴谱》。继其学者有张鹤,编有《琴学入门》;陈世骥,编有《琴学初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