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哪个牌子的包包:英雄,魂归故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09:50:26

英雄,魂归故里

 

4月23日中午1点,宁启高速公路海门道口,海门市民政局、德胜镇的民政干部和分管领导焦急地等待,他们在等一个人,等一个军人,但却已不是一个有着鲜活生命的军人,一个已经把生命永远留在了秦皇岛4.12森林大火中的英雄,烈火永生。

到了,随着一辆挂着河北牌照的中型客车缓缓驶出检票口,两个一身戎装的军人从车上下来,战友千里送英魂,“黄华,你到家了”。

狭小的骨灰盒,黑框白花戎装遗照,英俊潇洒的脸上还留着淡淡的笑意,“孩子,我们到家了”,疲惫、憔悴、瘦削的爸爸抱着儿子的骨灰;挂满泪痕俊俏的妻子抱着安定的孩子,孩子眼神紧紧盯着爸爸的照片,嘴中“爸爸、爸爸”的唠叨,画面一下子定格,在接车的几位眼里瞬间化成了震撼、伤感、心痛。

天空静谧,微风习习,两旁的行道树微微作响,伟岸的水杉更显肃穆,英雄,魂归故里。

 

4月17日清晨,阵雨中一道电闪,“黄华和几个战友被电击了”,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60多个小时的战友们惊呆了,战友黄华就这样走了,他们不相信这是事实。

4月12日河北抚宁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4月15日向他们仓库蔓延,为确保战略物资库房安全,首长发出了严防死守的命令。到这一天,黄华和战友们已经抢运物资连续奋战了60多个小时,和时间赛跑和大火赛跑,来来回回跑了多少趟,已经记不清,战友们只记得几个小时前,黄华还喊着“我来上”,主动请缨带着队里的几个战友拉的拉、抗的抗、推的推,拖着沉重的货运车缓缓地前进……战友们只记得刚刚突降的一场阵雨,许多人还欢呼老天有眼送来灭火及时雨,没想到竟是战友的夺命雨,苍天无情……

战友就这样走了,留下了年迈的双亲,娇弱的妻子,蹒跚学步的孩子,白发送黑发,青年失夫,幼子丧父,人生的悲剧竟这样落到了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英俊、潇洒、健壮的身躯就这样倒下,爱思考爱动脑的思维就这样停止…战友们不相信,“队长..”战友们哭着、喊着,以泪洗面。在火势被控制险情过去后,战友们日夜守在黄华的遗体前,看着熟悉的队长,一幕幕往事浮现在他们泪眼中……

2001年8月,黄华从陆军调入海军仓库,为了尽快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业务能手,白天躲库房练实操,晚上躲被窝“秉烛夜读”学理论,靠着一股“钻”劲,硬是从“一窍不通”变成了业务尖子;2004年7月,结束了潜艇学院鱼雷专业进修后,他毅然回到了“小山沟”,继续他的“铁疙瘩”事业。10年时光,没有把他的“钻”劲消磨,而是历练成了一种“坚持”。在部队仓库“一体化”训练中,他主动请缨担任自导攻坚手,并以优异成绩第一个通过考核;在洞库边的河套里,他带着战友搬石垒埂,开荒种菜,别人的冷嘲热讽,他报以憨憨的一笑,硬是把一块荒地变成了年产5000余斤蔬菜的“风景地”;2004年海军新型鱼雷技术比武中,他带队获得了鱼-7b鱼雷机动保障第一名;2007年带队以总评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海军鱼-7b鱼雷、鱼-3bj鱼雷的技术保障能力考核;2009年在海军两型鱼雷技术比武中带队获得了一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战友们只记得他们这个专业分队一直是库房先进分队,他们的队长处处以身作则,以满腔热情带着他们去拼搏、奉献。

黄华的牺牲,战友们扼腕痛息,也牵动了基地部队首长的心。从黄华遭电击到抢救,从牺牲到善后处理,基地的政委等首长始终坚持到一线组织协调,在部队首长的亲自协调下,黄华的烈士批复、追记二等功的通令在黄华牺牲的第三天就得到了通报,这是对英灵的告慰。黄华亲属的善后协调也很快就得到了妥善处置。

当黄华烈士的遗体火化后,他爸爸怀抱着2岁的孙子和儿子的骨灰盒从火化场默默地出来,孙子盯着爸爸的遗照,“爸爸、爸爸…”的哭喊,一代人抱着二代人,白发送黑发,在场的亲人、战友们无不潸然泪下,那一幕场景在战友的泪眼中凝固成了永恒。

“黄华,男,江苏海门人,1982年12月出生,2000年12月入伍,2006年6月入党,上士军衔,历任检测员、班长、分队长,生前任海军抚宁导弹仓库鱼雷技术保障队自动引信控制分队队长。”永恒的文字,就这样把黄华的印迹永远留在了部队。

“黄华,一路走好,你的父母就是我们的父母,你的孩子是我们的孩子”,“爸爸、妈妈你们走好、嫂子走好。”抚着战友的灵车,战友们割舍不断,久久不愿撒手……灵车远去了,已望不见踪迹,战友们久久不愿离去,他们永远记住了这样一位江苏战友。

 

英雄回来了!

海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来看他。4月24日上午,市委常委、人武部政委成建平代表市委、市政府来到黄华的家中,吊唁英灵,慰问了黄华的亲属。成政委说,黄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献出年轻生命的英勇壮举,既反映了当代军人忠诚使命、精武强能的价值追求,也为家乡人民争了光,党和政府、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

海门民政局的科长、局长来看他。从23日中午的接车开始,民政局的干部就参与了黄华烈士的治丧后事。沉痛吊念黄华烈士,花圈、花篮、挽联一个个送来了,黄华烈士永垂不朽的横幅很快就飘挂在黄华生前的小楼上。“黄华烈士,你是我们海门的英雄儿女,我们一定会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落实你们亲属的抚恤,陈科长,你落实相关抚恤政策,张馆长,你落实烈士骨灰的安放灵位……”民政局的领导现场就开始支分。

德胜镇党委政府的干部和领导来看他。“黄华烈士,是我们德胜的骄傲,部队的首长、黄华的亲属,你们放心,现在开始你们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了,陈镇、老曾,你们和村里的几位干部就是黄华烈士治丧工作组成员,全程参与和配合黄华家属处理发丧事宜。”

这就是地方组织的承诺,对烈士英灵的告慰。

黄华的亲朋好友来看他。宅上的叔叔伯伯、阿姨婶婶、兄弟姐妹,远房的亲戚听说“小华回家了”从四面八方赶来,来再看看那个曾经让他们骄傲、认为有出息的小华,他们安慰着黄华的父母、妻子,抱一抱烈士的遗孤,他们敬佩黄华的壮举,他们理解亲人的哀痛。在他们眼里,小华是那么有礼貌,见面呼上一声“叔叔好”或是其他的称谓,很文静。他们看着他长大,2000年12月,在他们觥筹交错的祝福中他们把黄华送到了军营,一转眼竟已是11个年头,黄华一路成长,也成家立业,然而而立之年竟英年早逝,和家人亲人阴阳相隔,他们不相信这竟是事实。

四邻乡亲来看他。邻家娃成了烈士,乡亲们夹道等候他回家,他们无语凝噎,人世间的凄惨竟落到了这么一个善良、朴实、多灾多难的乡亲家里。黄华妻子15岁失去了父亲,她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大了她们姐弟,命运竟是这样的相似,她能承受吗?他们还清楚地记得就在一个月前,黄华还在家探亲,抱着孩子在左邻右舍家中串门,唠上一些部队的新鲜事;他们还看到黄华在田头帮父母搭手农作的场景;他们还看到黄华夫妇牵着孩子的手在街头逛街的场景。在他们眼里,一个英俊、孝顺、朴实、勤劳的孩子就这样走了,他们不相信这是事实。

这是乡亲们的关切,对烈士英灵的告慰。

爸爸不善言语,但短短的几天,明显消瘦的脸庞,呆滞的眼神,时常失神,一静心的时候就会浮现儿子的身影,儿子小时候的撒娇、长大后的坚强、参军到部队后的刚毅,历历在目…..有泪不轻弹,他现在是这个家庭的顶梁,儿子走了,他还要抗起这个家的责任,孙子才2岁,媳妇不到30岁,还年轻。他沉默寡言,但坚强本分,他只有把痛深深地藏在心底,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独处的时候,他才会悄悄地抹去不自禁的眼泪。

妈妈,一个传统的农村母亲,已哭干了眼泪。“百万也换不回我儿。”这是她面对各级领导安慰、记者采访时不断重复的一句话。俗话说“母子连心,儿是母亲的心肝”,白发送黑发,丧子之痛不言而喻。

一日夫妻百日恩,虽然结婚没几个年头,而且是相聚时少分手时多,黄华每年回家探亲的日子也不多,甚至很多时候还要把和家人团圆的机会让给战友,但晚上的电话诉衷肠却是固定不变。4月12日森林大火后,丈夫说任务艰巨,可能没时间打电话了,她理解。嫁给军人,她就知道这是军人妻子的责任,她也感受到了军人的这种担责。4月17日早晨,也许是心有灵犀的感应,她眼皮一直在跳,她一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她一直告诫自己不会有事,就是当部队打来电话,说丈夫出事受伤了,她也还告诉自己丈夫不会有事,会挺过的。没想到竟应验,丈夫已经永诀。

“他是党员。”当听到有人在问黄华是否是党员时,她立即大声地回答,坚定、自豪。她不是党员,但她能够理解,知道一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她明白她的丈夫就是一个合格党员、优秀党员,她为自己的丈夫自豪。

她15岁失去父亲时,她看到母亲那时的嚎咷痛哭,理解不到那时母亲的心境,但她从此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今天当她失去丈夫时,她才知道什么是撕心裂肺、痛彻心腑,她也明白了母亲的艰辛。她心痛,丈夫你怎么这么狠心,撒手把这个世界抛给了她,她心苦,上苍怎么会这样作难她们母女。

望着年迈的公婆、母亲,不懂事的孩子,她知道自己的责任,替丈夫侍奉好公婆、抚养孩子长大,虽然担子是那么地沉重,压得她喘不过气,但她义不容辞,这是对丈夫最好的告慰。

灵堂前,2周岁的儿子,不停地摆弄着纸钱,一张张放进铁盒子里烧,“爸爸”,是什么概念,他也许还不会理解,那个曾经抱着他玩、回家给他买玩具的大男人今天到那里去了,他也许还不会知道,但今天他那种安定,那种似懂非懂,那种大人让他做啥都配合的神态,让人一定相信在他的记忆深处一定会留下今天的印迹,他以后一定会明白,他的爸爸是个英雄。此情此景,更让人心伤、落泪。

这是亲人的坚强,对烈士英灵的告慰。

 

“嫂子,保重,战友,安息。”嘟、嘟的一声声信息,响动着烈士亲人的手机,战友们在千里之外告慰着战友,为战友送上最后一程,告慰着战友的亲人,逝者斯矣。

25日中午14:30分,海门烈士陵园庄严肃穆,随着英雄的灵车缓缓驶进,沿途的老百姓自发地静静地涌来,来瞻仰英雄,来送英雄一程。

烈士展馆39个英烈,烤漆瓷照、烫金字迹,他们默默地注视着新来的战友,一位和他们一样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战友。第40个龛,黄华,建国以后海门牺牲的第40个烈士,海门的英雄儿女在这里安息,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们会常来看你…”妻子撕心裂肺的哭泣…

“爸爸、爸爸…”儿子的哭喊…

“浩气长驻,烈士永垂不朽,我们会常来看你…”各界人们默默地念着,缓缓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