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奕然减肥操效果怎样:"五一"小清新玩"穿越" 去老洋房看最IN的展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09:48:45

"五一"小清新玩"穿越" 去老洋房看最IN的展览

2011年05月01日09:03东方网徐颖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上海美术馆

东方网5月1日消息:据《新闻晨报 (微博)》报道,毗邻人民公园的上海美术馆,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这里曾是著名的上海跑马总会,老上海人叫它“跑马厅”。

这是一座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的建筑,1933年由英国新马海洋行设计,余洪记营造厂承建。外墙褐色面砖,西北转角处有高八层的攒尖瓦顶的钟楼,大钟至今分毫不差,低沉而悠远的钟声仿佛在述说她曾经的风华绝代……

“五一”期间,这里将举办“漫画一生———华君武捐赠作品展”。华君武对上海有特殊的情愫,70多年前,他正是从黄浦江畔奔赴延安的。展览展出的两百余幅漫画作品和一百多方印章,均来自已故漫画家华君武家属今年的捐赠,这些入木三分的讽刺与构思巧妙的作品,激起人们当年对于漫画的阅读渴望与温情回忆。

博雅珊艺术空间

博雅珊艺术中心位于复兴西路299弄———法租界时期遗留下来的老洋房里。博雅珊是出生于纽约上东区的女收藏家,其家族收藏艺术品已有三代,她的收藏中不乏毕加索、莫奈的真迹。受父辈耳濡目染的熏陶,她在上海以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形式表达家族的亚洲情结。

“我喜欢这里的上海———复兴西路、华山路,这一带有巴黎的味道。”博雅珊来上海前在巴黎住了17年。和所有老外一样,她十分偏爱老上海风情,租下复兴西路这栋老房子做画廊时,博雅珊最看中的是古老的砖墙。“这青色的砖墙,白色的旋转楼梯,每一处都是故事。这些砖墙会告诉你这幢建筑的事,它们是1932年这栋四层浅灰色房子当年的老砖墙。”为了配合这些灰色古朴的砖墙,博雅珊还把原本红色系的地板刨掉颜色,朱色的楼梯刷成白色。而这里展出的作品也更多地融入了中国元素,例如少数民族形象的创作、墨的应用,以及古文字、宣纸、篆刻等古代文化的变形,和画廊本身融为一体。

博雅珊在上海有4处展览场地,几乎每一处都和老房子有关,她认为,老房子是有灵魂的。除了博雅珊艺术中心,另三家是———安福路一幢仅供预约参观的私人别墅、1933老场坊3楼的一个空间,此外,今年她还将着手改造位于洛克外滩源内某银行旧址的一幢老洋楼。

工艺美术博物馆

位于汾阳路79号的这栋花园住宅,由于色彩和外形酷似美国白宫,因而有“小白宫”之称。其外墙半圆形落地窗,和整体建筑一样尽显对称之美,犹如流水般顺畅的楼梯,带有“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它建于1905年,原为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抗战胜利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在此办公;解放初期陈毅市长曾在此居住;1954年为中苏友好机关办公地点;1960年,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迁入办公。

底楼大堂有孙中山先生的全身油画像,常年陈设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五一”期间,工艺美术博物馆推出常设藏品展,门票8元,学生票5元。每年博物馆日或者世界文化遗产日免费开放。

上方花苑

上方花苑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著名的豪宅。不少著名政客、律师、银行家以及诗人,都曾居住于此,有诗人写诗,将它比作一座颓废而神秘的花园。

2008年,旅德艺术家王小慧在这里举办了名为“女人的上海花园”艺术个展,之所以选择在一座带有神秘色彩的私人别墅里开展,是因为王小慧的一部分作品就是在这座老洋房里拍摄的,取景于花园、厨房、卧房、楼梯、浴室。她的作品与整幢房子浑然一体,场景和时间的错位会给人特殊的感受,而这栋老洋房的主人,正是展览的策展人博雅珊。

该展举办期间,采取了提前电话预约的方式接待参观者,每天接待者不超过20人。让主办方大感意外的是,很多对老洋房有兴趣的观众,纷纷致电预约,让组织者应接不暇。一位观众说,看那个展览,真的很超值,因为那老房子,本身就是一件叫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老洋房搭配美术馆,这一经典组合,正在构筑起上海这个城市的文化新地标。去古老的房子,看最IN的展览,成为本城“小清新们”的潮事。在“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之际,不少人相约,避开那些人挤人的热闹场所,选择去那些坐落在老房子里的美术馆,一边欣赏时尚先锋的展览,一边品读老洋房的故事和建筑,尝试一次最具“穿越”意义的艺术之旅。

“艺术品如果是一件产品的话,那么老房子就是它的包装,把艺术品摆在一个像家的地方,收藏家会有很直观的感受。”

越来越多的美术馆和画廊,爱上“老洋房”,它们低调、优雅,甚至隐蔽,当你在不经意间与其遭遇,甚是惊艳。漫步在老房子的美术馆中,常常让人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感叹老房子的岁月魅力。

读———有故事的老房子

看———最IN的展览

“在老洋房里办展,一定要有老洋房独特的品味。”徐汇艺术馆石建华馆长如是说。

外滩艺术馆“辰山问春”摄影展

“隐居”在汉口路江西中路老房子里的外滩艺术馆,原来是上海工部局大楼,大厦的建筑风格包括古典主义、巴洛克和文艺复兴式样,南、东、北几个立面分别采用不同的风格。

眼下,这里正在举办的是“辰山问春”摄影展,艺术家们用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沙漠仙人柱、珍奇兰花等植物的别样风采和蓬勃的生命力,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展览主题。展览免费对外开放。

徐汇艺术馆“素描与中国画———吴作人作品展”

在淮海中路、复兴西路拐角处,有一座别致的花园洋房,其前身是黄炎培创立、叶鸿英捐资的“鸿英图书馆”,历经时代变迁,它成了钻石地段上的商业用房。5年前,徐汇区人民政府斥重金,将这栋当年法租界的老洋房作了功能上的转换,请出了餐饮,请进了艺术。徐汇艺术馆由此开张。

五年来,小洋楼里的徐汇艺术馆,可谓风生水起。先后推出“名家推荐上海优秀青年画家、雕塑家作品展”、“上海青年美展30年回顾展”,以及“美术教学特色师生展”系列和“礼花·2010徐汇艺术馆特展”。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文艺评论家朱国荣特别撰文记录了《小洋房里五年来的故事》。

“五一”期间,“化合之境———查国钧、王劼音联展”展现两位油画家的非油画作品,查国钧展示他的纸本作品及双面扇面作品,王劼音拿出了他的铜版画及综合材料作品。5月4日,该馆还将推出“素描与中国画———吴作人作品展”,这是一个高规格的学术展,围绕吴作人曾经提出的素描与中国画之间的四个问题展开,布展格局亦分为四个区域来回应这四个问题。

思南公馆《抽象中坚》作品展

思南公馆区域5A艺术会所,位于复兴中路近思南路的一栋小洋房里,“五一”期间,《抽象中坚》上海抽象艺术家新作展在此开展。老房子陈列抽象作品,形成鲜明反差。

本次抽象展聚集了上海抽象艺术群体中的领军人物———陈墙、黄渊青、李磊、潘微、曲丰国、薛松、周长江、郑蓉蓉,展览以实验性为特点,艺术家们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在抽象的“有意味的形式”中寻找着新的可能性。潘微以文字为基本符号,曲丰国关注时间的概念,薛松以灼烧方式来创作,用“意象书法”表达他对传统的敬意,带给观者崭新的视觉。

大剧院画廊“衣冠沧桑———民国衣冠服饰展”

上海大剧院画廊紧临上海美术馆,该楼也是一栋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据称是之前跑马总会的老板用于接待贵宾的会所。

“五一”期间,这里正举办一个“衣冠沧桑———民国衣冠服饰展”,老房子配上老服饰,别有一番风味。展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发起人施珏个人收藏的各类民国衣冠服饰,计100余件,从一个侧面来展现近代中国的百年沧桑,所有展品均为首次展出。本次展览贯穿辛亥革命后受“舶来品”影响的近代服饰变迁,西化、混搭、多元成为关键词,展现了近代服装文化之博大魅力和精妙绝伦。

展厅中,特别布置了一个嫁妆的场景,这是从一个终身未嫁的老太太那里收来的。香包、绣球、红盖头……从一针一线中,能看出当时一个年轻女子待嫁的心情。另外,这次展示的30件旗袍,从款式、面料等的变化中,折射出旗袍演变史。施珏表示,藏品上的刺绣,代表了民国时期江浙一带实用品手工刺绣的最高水准。

老洋房艺术之旅

线路1:复兴路板块

很多画家都在复兴中路一带住过,比如,刘海粟故居就在复兴中路512号,毗邻复兴公园。林风眠故居在南昌路上,离复兴路也不远。茂盛的梧桐树,浓郁的人文气息,成了该区域的一大标志。很多画廊也愿意进驻这里的老洋房。

思南公馆

位于思南路上的思南公馆,俨然已经成为探访上海珍贵历史人文风貌的新地标,这一带的花园洋房大多建于1920年至1930年间,孙中山、宋庆龄、周恩来、柳亚子、梅兰芳等诸多名人都曾在此生活工作。龙门雅集艺术空间、5A艺术会所相继开张,给这里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气息。

文史馆

位于思南路复兴中路口的上海文史馆,是一栋西班牙庄园式洋房,屋前有一片收拾得很好的花园,其设在一层的艺术展厅,常常举办各种书画展。据悉,该栋楼最早的业主是袁世凯的次子袁允文(寒云),他潦倒后将此宅出售,以后又数易其主,文革结束后成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址。

春天画廊

春天画廊坐落在南昌路、陕西路口,在一条弄堂的深处。尽管这一段的陕西路十分热闹喧嚣,但一拐进南昌路209弄,立刻就变得幽静。推门而入,一个面积达350平方米的欧式庭院,四周绿树环抱,景色怡人,此外,还有一个200平方米的屋顶平台。在这样的环境里,看看展览,喝喝茶,空气中也是艺术的味道。纷繁的心,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

画廊主人葛千涛是个极其讲究情调的人,数年前,他找到这里的老房子,看中的就是这个幽静的氛围与艺术展十分匹配。春天画廊一直致力于发掘中国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中青年艺术家,并与海外艺术机构合作推出欧美及亚洲当代艺术家作品,这里举办许多有影响的画展、雕塑展以及时尚派对,靳羽西、王小慧、张永和、娄烨、刘野、洪晃、白先勇等名流都曾来此观展。

五一期间为常设展。

线路2:外滩板块

外滩那一栋栋老洋房,近年来纷纷华丽转身,成为艺术品的展示中心和创意工作室的集成。艺术机构的进驻,给外滩贴上了一枚重重的艺术标签。

沪申画廊

位于外滩3号3楼的沪申画廊,拥有1200平方米的面积,中庭高达35米,四周是巨大的透明玻璃,专门展演中西方现代艺术。这栋建筑物建于1916年,当时被认为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筑有七层,总体设计上采取了新古典主义与近现代主义混合的折衷主义方式。

作为国内顶尖当代艺术画廊之一,这里举办过很多十分有影响力的展览,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周末还会举办各种论坛、讲座。来这里小坐,体会艺术家眼中的欢愉、悲哀和都市生活,正成为一部分人来外滩的理由。

外滩美术馆

这是外滩唯一一个当代美术馆,坐落于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之处的外滩源片区,前身是建成于1932年的亚洲文会大楼,英国著名建筑师DavidChip-perfield对其进行了整修。开幕首展,《蔡国强:农民达芬奇》将外滩美术馆的每一处空间都完美利用了,有些还呈现在公共区域,来来往往的路人不进美术馆就能看到,彰显出“无墙美术馆”的现代美术馆理念。

外滩18号创意中心

该创意中心拥有800平方米跨领域的多功能使用空间,融艺术、创意、设计为一体。画廊空间定期举办新媒体视频艺术活动、文学讲座及艺术沙龙等,开放时间从每日中午直至次日凌晨。

线路3:人民广场板块

人民广场周边,也是美术场馆林立的地方。

上海美术馆

南京西路325号,这里是艺术爱好者们的大本营。

上海大剧院画廊

黄陂北路286号,上海大剧院画廊的展览小而精致,以海归艺术家作品展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