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温轮:人生真正的快乐源--《与心对话》摘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8:24:04

 

最好的安心剂 

 

“放下”实际上有两个部分:一个要从物质层面放下,再一个要从心灵层面放下。

 

我们谈的大部分都是物质层面的,但是真正“放下”还是要从心里放下。我对“放下”的理解是,不要受“我”这个外在物质的约束——佛教叫空性,空性并不是说没有,而是叫“无我”,就是说不要执著于一个永恒不变的“我”。

 

从我们生下来之后,在长大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欲望,我们实际上是活在强烈的欲望或者说是希望里。一个人生到这个世界上,即使他自身条件非常不好,也有自己美好的希望。比如,没有读书的时候就希望能够像哥哥姐姐那样去读书,读书后上大学,想能够读博士那更好,接下来就希望拥有一个美满的婚姻……人就是在这种期待当中过日子。这种期待,佛教里叫“愿力”。实际上,有的希望根本不会到来,也有可能因为人的想法而到来。

 

这些美好的想法促使我们因此而付出很多。在这种付出中,我们感觉很快乐。而有时候我们付出所得到的结果,不是我们所希望的那样,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去放下自己曾经的希望,面对现实。所以,放下就是要学会在自己为了希望付出的过程中,如果努力了得到了自然好,如果得不到也要懂得适可而止,平衡自己的心态。

 

我们老家的同学,好多人小时候读书读得比我好,后来有的当了农民,有的当了工人,有的当了企业家。当年班里几十个人,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愿望,都希望长大后能有个好工作、好的事业,而最后每个人的愿力造就了形形色色的果。但是,如果努力了,上大学毕业后被安排的工作不一样,即使是没有考上大学成为农民了,也应该对自己的付出不后悔,都要正确对待,对现在所拥有的感到满足,这就是放下。

 

放下,是要从心里面去放下。放下,如果得法,就是我们最好的安心剂。 

 

让过去随风而去 

 

让人放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我自己的人生经历中也有很多放不下的时候。

 

在1993年出国之前,我的梦想就是做一个传教者,我要学会十种语言,所以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英语,我肯定要先学好。出国前我就开始背单词。因为有个师兄是美国人,我跟他学了一些简单的对话,英文单词也背了很多。我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没想到一出国,接触的全是华人。还有一个原因,我的第一个英文老师讲的是有印度口音的英文,我当时还瞧不起人家,觉得我跟他学会学不准,就很排斥跟他学。这种排斥的心态,就是心里没有放下偏见;这种放不下造成的结果,就是我到现在为止英文都不行。这个不行不是别人造成的,是我自己造成的。有没有遗憾?有遗憾,现在要学还来得及;但我最大的理想从1993年直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多年了,还没有实现。我不会因为这次没有实现就有什么内疚感,只是觉得没学就是自己的错,错了有机会改就改,没机会改那就算了吧。我的母语是藏语,起码我把汉语学会学好了。我只读过小学,我现在汉语讲得还很不错——虽然另外一边我损失了,但是我把汉语给补回来了。

 

后来,有个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好好去学英文反而学汉语了,我告诉他,全世界中国人最多,华人最多,信佛的大部分人是讲汉语的,所以我要先把汉语学好。对我来讲,如果我是个推销产品的人,我的客户大部分还是以中国人为主啊。

 

我虽然英文不好,但是我把我们庙里的很多喇嘛都送到美国去读大学、传教。他们的英文很好了,用另外一种方式把我的遗憾补过来了。

 

所以,要学会不要因为暂时的阻碍而困扰自己。在愿望没有达成时可以变通一下,用别的方法。我已经努力过,不是没有努力。如果没有努力,那还是遗憾。

 

佛教的思想是这么认为的:任何事情都是无常的,没有任何东西永恒存在,每一时每一刻过去后就得学会放下。哪怕是一秒钟之前刚刚发生的事,对现在的我们来讲都已经是回忆。既然没有一个永恒的存在,那么执著于它干什么,就让它随风而去吧。

 

过去的事情,对我们现在来讲,只是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过去的事情,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要正确对待;拿得起放得下,负面的就反省检讨,正面的就把它作为一个我们未来要做的事情、继续要努力的方向来看待。这样,两者产生的效果就会非常好:随时可以放下,放下过去的每一秒钟,把握当下。 

 

人生真正的快乐源 

 

我刚到新加坡的时候,很多住别墅、开豪华车的人说自己又穷又苦,我就觉得很奇怪。我说,你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开好车,你苦什么?我们总是认为人家住的高楼大厦是他的,拥有这些,他应该是富有了;后来发现红尘世界所有这些东西都是虚假的,多少人外表光鲜靓丽、身份崇高,但心灵却烦恼,甚至痛苦得不能自拔,旁人难以想象。

 

到底这个世界怎么了?经常听到各种各类人说的都是自己的烦恼,拥有钱财也不代表就拥有了快乐。更大的问题是,很多人忽略了内在的真正需求,忽略了应该放下“我执”的道理。太过执著,拥有的东西越多,带来的困扰和烦恼也越大;加上很多人都希望从他那里分一杯羹,他为了保护所拥有的这一部分所投入的精力比积累这些时的投入还要多。

 

人生活得简单,快乐的来源才会越来越多。

 

藏区非常偏远,然而人们的快乐源特别多。有人讲个小小的笑话大家就会开心很久,大家一起吃一顿饭会很开心,娱乐一下跳跳舞也很开心。如果你家忽然变成穷人了,大家会送一点财富给你,你就马上拥有了,大家就很开心。

 

融入红尘社会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每个人的快乐都太过短暂。也许是人口太多的原因,为了生存强烈竞争,产生出巨大的压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跟钢筋水泥变得很像了,越来越冷漠,有苦也没地方诉,发泄不了心中的烦恼。

 

根本原因,还是对心灵的需求和信仰的关注太少。很多时候我们如果过度注重外在的环境、外在的名利,就会忽略了精神层面的东西。佛陀成佛的时候就讲: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苦难的世界,痛苦的原因在于我们放不下心里的贪、嗔、痴、慢、疑。要放下这些,总是要学会方法,方法要通过受教育而来。而我们寻常受教育,没有人专门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调整心态,我们受的教育很多都是教导我们怎么去向外占有和掠夺。如果能够好好学习佛教里讲的放下的方法,尤其是学习把“我执”放下的那些方法,就很容易从简单中产生快乐。这种快乐还是可以保持很久的。

 

要学会放下,还是要从实际修行当中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去修是最快的,也是最有效的。当人面临金钱、权力和赞美时,很容易被这种“法执著”给迷住了,就不清楚自己真正生存的价值到底来自哪里,于是就把这些拥有当成是生存的价值,那么慢慢就发现实际上你为这些所谓的拥有付出了很多,生命也在这个过程中消失了。等发现最珍贵的是自己灵魂层面的需要时,暂时拥有的那些物质也应该是还给大自然的时候了,包括亲人也会离开自己了——这个时候就已经晚了。

 

所以佛陀说,过去世不可得的,未来世更不可得,当下才是最重要的,每一秒钟的当下才是真正的“恒”。永恒的“恒”存在就是每个“当下”连着下一个“当下”,它是连贯的。对下一个“当下”来讲,现在的“当下”都是过去不可得的东西。要把握住当下,让当下为未来创造正面的力量。

 

如果要让当下为未来创造力量,我们现在要把握住它,就得把过去给放下。很多时候,我们放不下过去的任何东西,包括我们曾经拥有过的身份、地位、面子,还有学问等等。我们经常会被曾经接触过的环境、习气捆住自己。

 

现在我们藏族人很多到内地,还用藏区的模式来生活,就是让自己以前的习惯给套住了。很多中国人到西方去也是被习惯给套住,与西方的生活格格不入——习惯了用筷子,不愿意用刀叉;喜欢喝绿茶,不喜欢喝咖啡。

 

我们内心中的保留当然重要,不管生长在哪里,这是对自己的民族、生长的地区和文化的尊重;但是,当我们离开某一个环境,就应该把前面的那些先放下,学会别人的东西,让别人认同我们,然后再把自己的东西推销出去。每个阶段实际上都是一种放下。在佛教里叫做放弃“我执”,把它放空,叫“无我”。当外在的环境影响约束捆绑我们,我们就可以从里面让自己解脱出来。

 

我们可以使用它,就是拥有它所有的使用权,但是千万不要认为它就是永恒的,归我们了。产权所有者不是我们,没有任何人是其产权的拥有者,我们可以尽量使用它,那么用完了就应该放下。就好像用洗手间:当我们需要用马桶时,它是一个很可爱的东西,是全世界所有人最大快乐的来源;但当我们解放完以后,就可以完全放下了,不再会认为它是可爱的东西,甚至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它是个肮脏的东西。实际上,大部分最享受的快乐就是从它那里产生出来的。当我们需要它的时候,我们又觉得它很可爱、它很好了。这种分别不是外在的,都来自于我们心里面。

 

最后,我们慢慢会发现,这一切实际上是很自然的事。有一天,我跟几个弟子在看国外一个片子,片子里有个镜头,是几个韩国人戴着手套在洗马桶、便斗。弟子们说洗马桶还这样用手去洗,为什么不拿刷子刷呢?我说,这种事情我干过,干着干着就觉得很快乐。为什么呢?所有人最放松的地方就是那儿,不管三教九流,职位高低,就像我们藏族人所讲,连国王都要屈服的唯一地方就是这个地方。有了这种心态,就觉得洗手间是最和谐的地方,犹如肥料和水果蔬菜之间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