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刀术后脂肪恢复:向石业污染开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6:06:25
向石业污染开刀
最近,南安市科委与上海同济大学科技处负责人电话联络频繁,双方就联手进行石粉开发应用事宜进行了沟通、协商探讨。借助高校科技力量治污,这是南安市在整治石业污染上的又一新举措。

  石材业衍生出新污染源

  近十年来,南安市石板材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我省石材的主要生产基地。该市现有石材加工企业1100多家,年加工生产石板材3000多万平方米、工艺石材450万立方米。石材业已成为南安市的重要经济支柱,2000年南安国地税总收入6.87亿元,其中石材行业上缴税收1.45亿元,占21.1%。而在石井、水头、柳城、康美等石材加工重点镇,石材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更大。

  石板材业已成为南安新兴的支柱产业,但在石板材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粉等废料,也成了当地新的污染源。按每年生产3000万平方米板材计算,产生的石粉等废料大约有100万吨,堆起来就是一座小山。在石井等镇的石材加工区,遍地是石粉、石渣,大片耕地及水资源、空气等受到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如石井联丰村临近石材厂的一片60亩左右的农田,惨遭污染,几年下来,覆盖其上的石粉已近一米厚,早已不能耕种。水头江崎村1996年以来,石粉已填满了5个小水库、2条排水沟,100多亩耕地不能耕种。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提醒人们:整治石粉污染问题已刻不容缓。石业污染的根本问题

  南安市委、市政府对石板材业的污染整治工作十分重视。市人大、市政协均将之列为重点议案、提案。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石板材业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并将石材业污染治理列入了年度环保目标责任书。按南安市的整治目标,在2003年12月31日前,石材加工企业要全部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或达标排放;石粉实现集中处置或综合利用;辖区内现已被污染的水系、沟渠、农田基本得到清理;矿区水土流失、植被被破坏等现象基本得到遏制。

  目前南安市已着手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规定不再批准投资额300万元以下的石材加工企业,而投资额300万元以上的企业也必须提交相应的废水、石粉治理方案方予办理环保审批手续。

  各重点生产乡镇均加强对石材企业污染的整治,统一建立石渣、石粉堆场,要求企业集中倾倒废渣,同时敦促企业普遍建起了与磨机、切机配套的废水沉淀循环系统。仅设立堆场、运载装卸石粉和雇用专人管理,南安石材行业每年支出即超过千万元。

  然而制止企业随意倾倒、集中堆置石粉石渣,只是治污的初级阶段,属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石粉极易渗透,集中堆放的石粉对周围的土壤及地下水系统是个污染隐患。堆场中的石粉一遇雨天即和雨水混合成石粉泥,四处横流,晴天时则随风四处飘飞,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石粉转移堆放,只能换来厂区外环境卫生的好转,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石粉污染问题。标本兼治,应是治污的必然选择。变废为宝消除石粉污染

  当南安市有关部门为解决堆积如山的石粉四处奔走而成效不彰时,慧眼独具的专家们却从另一角度提出了石粉治理的新思路:变废为宝,综合利用。

  分布在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南安市专家顾问团的35名成员,对困扰南安的石粉污染问题极为关注,纷纷赶来实地考察调研这一问题。上海同济大学的专家带了一包石渣石粉回去化验后,经激光粒度分析仪对试样进行检测及添加剂功能试验,证明石材粉料与其他添加剂有良好的匹配性,着色力好,从而得出了石粉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可利用资源的结论。

  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为南安石粉污染治理工作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该市趁热打铁,4月底即由一位市领导带领科技人员赴同济大学,与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管小军、高分子研究所曹民干副教授等专家接触面谈,寻求技术合作。

  5月下旬,同济大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的3位专家应邀来泉,参加了南安市技术创新座谈会,就石粉综合利用项目作专题论证。

  6月份,同济大学课题组加快技术攻关,并让南安市科委再度提供300公斤石粉原料供试验。

  根据专家初步研究的成果,石粉颗粒经筛分并经表面处理后,可使颗粒活化,加入添加剂后,可根据石粉颗粒大小分别制成涂料、高分子材料填充剂、屋面防漏剂、瓦片、特种黏结剂、免烧砖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投资省、用途广,“吃”石粉多,有的用废量高达70%-80%,不失为消灭石粉的好办法。

  目前同济大学已拿出了黏结度极高的石粉黏结剂及彩石面漆的样品。近期南安市将派员赴沪与校方签订合作协议,并着手搭设负责变废为宝的环保型企业实体,鼓励成立专业的石粉清运公司,为年内推行新的石粉处理方法做准备。

  在南安,污染环境的石粉被“吃掉”,并转化为造福人类的新成品的日子已为时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