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碰在线视频播放:外研社组织架构变迁“三部曲” - 律动的外研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2:06:34
外研社名誉社长李朋义将该社建社以来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9年~1992年,为粗放经营时期;第二个阶段是1992年~1999年,为集约发展时期;第三个阶段是1999年至今,为规模效益时期。
伴随着这三个阶段,外研社的人员从不到10人扩充为1000余人,从借款30万元起步到近20亿元的发行码洋,办公场地也由北外东院教学主楼的一间10平方米的办公室,搬到了1.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办公大楼。在人员和规模不断扩充的同时,外研社的组织架构也在进行不断的调整,经历了从编辑部到工作室,从工作室到事业部,从事业部到分社的"三部曲".

Step1 编辑室——工作室 策应"以教育出版为中心"
1979年建社伊始,出版社只有6个人,刚从北外英语系毕业的李朋义等12人相继调入后,充实了编校队伍和出版人员,成为当初外研社编辑部的雏形。1985年底,出版社由北外东院迁到西院一号楼时,出版社共有58人,其中编辑只有15人,校对4人。
1998年以前,外研社一直实行编辑室制度,当时设置一、二、三、四编辑室。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以及我国教育体制特别是外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外语教育出版市场更加广阔。1999年6月,外研社提出了"以教育出版为中心"的战略发展思路,即从原来的以一般图书出版为重点转移到以教育图书出版为重点,加大各类课堂教育、技能教育教材出版的力度。社委会决定,编辑实施工作室制和项目责任制,明确其责、权、利。由此,原有的编辑室改组,分别成立大学英语工作室、中小学英语工作室、综合英语工作室、日语工作室,把外语教育真正落实到各种课堂和非课堂外语教育上。
从实施效果看,工作室制更能够调动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1998年外研社及时组织出版了浙江大学应惠兰教授主编的《新编大学英语》,又与朗文公司合作出版了《当代大学英语》,以郑树棠教授为主编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也相继问世。由于组织出版和宣传推广大学英语教材是一个系统工程和综合工程,要举全社之力,付出艰辛的劳动,组建大学英语工作室使这项工程有了组织保证。
Step2 工作室——事业部 一次根本制度的变革
外研社大学教材与中小学教材在全国的推广在随后两年进入热潮。为了增强工作室的选题策划和开拓市场能力,2001年初,在原有工作室的基础上,外研社成立了大学英语部、中小学英语部、综合英语部和语言学与辞书部等8大事业部。
由于有自己的编辑人员和发行人员,事业部的优势十分明显:一是可以减少出版业务流程,加强出版人员间的信息交流,促进出版人员间的相互学习,减轻协调难度,缩短出版周期;二是更具灵活性,能对出版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应变,从而有效地提升出版资源的利用效率。
2002年初,大学英语部和中小学英语部分别改为高等英语教育事业部和基础英语教育事业部。到了2003年,以基础英语教育事业部、儿童英语事业部、高等英语教育事业部、综合英语事业部、学术与辞书事业部、综合语种事业部、汉语事业部和电子出版事业部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完成确立,并成为出版社发展的支柱。
李朋义认为,从工作室到事业部并非"换汤不换药",而是一次根本制度的变革。从财务部集中管理的基础上看,事业部分别设立独立账户,进行独立核算,使得每个事业部都责权明晰,也为社里评价每种产品对出版社总利润的贡献率提供了便利。不仅财务上独立,各事业部亦可灵活地根据市场需求规划自身未来发展,对市场供求作出迅速反应。这种架构的最大好处在于将决策层从大量耗时费力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成为坚强有力的决策机构,从而集中精力研究市场环境、竞争格局的变化,专心思考出版社发展的宏观发展战略及远景规划。在事业部的基础上,李朋义首创的"出版人制度"应运而生——出版人由副社长、副总编辑一级的领导担任,带领一个或几个事业部独立开发策划选题,进行成本核算和市场营销,这也为分社的建立提供了条件。
在事业部管理体制下,外研社的规模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以基础英语教育事业部为例,作为出版社规模最大的事业部之一,基础部以教材为中心,出版了系列化产品,形成了由教材、教辅、多媒体产品、电视产品、师训产品、第二课堂以及评价测试体系组成的立体化出版布局,搭建了英语教育服务平台。《英语》(新标准)作为该事业部拳头产品屡次获奖,确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2002年至2007年,基础部码洋从1.3亿元增长到5.5亿元。儿童出版事业部勇于探索创新,以销量逾百万册的"快乐星球"项目为契机,成功探索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儿童畅销书之路,其出版重心逐渐从单纯的英语及双语教育向全方位的儿童教育转化,形成以英语及双语类出版物为核心的多元化出版结构。
Step3 事业部——分社 向集团化迈进
早在1992年18月,外研社向北京外国语学院领导呈报的关于筹建外语图书音像综合出版大楼的请示报告中就提出,要"抓住大好时机,使我社迅速发展成为有强大实力的大型图书出版企业集团";1997年年终全社工作总结大会上,李朋义提出走集约化经营、集团化发展的道路,特别强调通过"内部膨胀,纵向发展",把外研社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出版集团;2001年,李朋义在第五次全国高校出版工作会议上表示:外研社要通过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建设新世纪的出版传媒集团。建立出版传媒集团的发展手段之一就是建立专业化的出版分社。
建设集团的需要和对整个生产组织有效管理的需要,促使外研社从职能型的组织结构转变为分部型的发展模式。在经历了项目组、工作室、事业部等中间形态之后,2006~2008年,外研社8大事业部过渡为9个出版分社——少儿出版分社、基础英语教育出版分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综合英语出版分社、学术与辞书出版分社、综合语种出版分社、汉语出版分社、电子音像网络出版分社、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由于各分社实行模拟法人制,拥有相对独立的人、财、物支配权,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形成了优胜劣汰机制。同时,分社具有独立选题策划权、编辑管理权、市场营销权,使分工更加细化明确,管理更加到位,效率更加提高。
分社成立以后,规模和实力均衡发展,成为具备相当生产规模的出版实体——每个分社的人员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生产规模都以亿元计,大的甚至达到6亿元左右。9大分社在各自的舞台上尽展风资——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下设选题策划部、编辑出版部、多媒体开发部、市场推广部、宣传培训部,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系统化、立体化的图书出版框架;汉语出版分社实施的汉语出版"走出去"工程,为外国人学汉语、看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户……
目前,外研社有6个职能中心、9个出版分社、11个独立法人企业、2个事业部、分布在全国的16个信息中心,按照"内部膨胀、纵向发展"的集团化发展战略,外研社已经进入全国大社、名社的前列,具备了一个出版集团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