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学院哒啦啦啦啦:传统精神观:精神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9:19:51
陈定学:传统精神观:精神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
——《精神的革命》第二章
标签:传统精神观
● 陈定学
精神本质之谜虽然是深邃难解的,但这个谜又像磁石一样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与哲人,他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答案,试图对其做出解释。千百年来,有一种解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这就是传统精神观。什么是传统精神观?传统精神观又是如何对精神的本质做出解释的?在本章中,我们将这些问题进行专门探讨。
一、灵魂观念的起源
经历了大约400万年的进化,人类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高级的动物,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具有最高级、最神奇的精神。但令人类十分苦恼的是,他们并不知道精神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不知道精神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从远古时代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人类一直在苦苦寻觅精神本质的答案。
我们在第一章已经进行过探讨,早在远古时期,远古人类就发现了神奇而又神秘的精神,虽然精神确实存在着,但它又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这种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的精神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这些疑问时时刻刻在困扰着远古人类,虽然那时的人类还不可能知道“精神”这一概念,但由于人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所以对这个神奇而又神秘的现象,远古人类一定非常渴望揭开其中的奥秘,一定非常渴望找到这些神秘现象背后的答案。但是,由于远古时代的科学极不发达,远古人类的认识能力又极其低下,所以那时的人类根本无法对这些复杂而又深奥的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如果得不到一种解释,远古人类一定会忧心重重、惶惶而不可终日。根本不具备解释的条件又非要有一种解释,那么当时的人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猜测与想象。
在远古时期,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不仅无法对精神现象做出解释,而且对许多自然现象都无法做出解释。天上为什么会有风雨雷电?山林中为什么会有狼虫虎豹?江河中为什么会有鱼虾鳖蟹?…… 在远古人类看来,这些现象都是那样的神奇而神秘,对于这些神奇而又神秘的未知现象,远古人类充满了恐惧与敬畏。在恐惧与敬畏的心理中,人们很容易把这些神奇而又神秘的现象猜测、想象成为一种神秘的存在,并把这种神秘的存在想象成神灵或鬼魂,而“万物有灵论”就是这样产生的。“万物有灵论”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有灵魂,不仅人有灵魂,而且动物、植物,甚至非生物也有灵魂,神秘的灵魂主宰着这个世界。在中外的许多神话或文学作品中,例如在荷马的史诗、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聊斋》中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神仙、精灵与鬼怪。由于远古人类认为万物都有灵魂,那他们把神奇而又神秘的精神也归结为灵魂,这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即使是在科学已经十分发达的21世纪,世界上仍然有不少人相信神灵,相信灵魂,所以远古人类产生灵魂观念是十分自然的,不足为奇的。
只从有了灵魂观念,精神现象似乎就变得很容易解释了。精神是什么呢?精神就是神秘的灵魂,精神的本质就是那种虚无缥缈的灵魂,这也许是人类对精神本质所做出的第一个答案。那么什么是灵魂呢?在西方,“灵魂”一词在词典上的含义为“鬼所特有的一种形象”,(1)西方学者把“鬼”定义为“离开死者尸体的神性存在”(科林斯,1979)。在古印度,人们用“阿特玛”(Atman)来表示精神,而阿特玛就是灵魂。在中国,最早表示精神的概念是“魂魄”,有“心之精爽,是谓魂魄”的说法,古人认为“精亦神也,爽亦明也”,“精爽”就是精神、精明的意思,而所谓“心之精爽”就是指心所具有的精神能力,这种精神能力被称之为“魂魄”。那么,什么是“魂魄”呢?据学者刘文英考证,从“魂”字来看,由“云”和“鬼”两个符号构成,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鬼”字本来就是死人的象形,上半部表示鬼头的样子,下半部的“儿”字是古文“人”字的变形;而“云”字也是一个象形文字,就像云烟渺渺上升的样子。(2)而典籍中对于“魄”字的解释,一般都解释成为“出入之气”,这就是说“魂魄”就是人的灵魂,而灵魂就是一种来无影、去无踪的气息。(3)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所说的灵魂其实就是“鬼魂”或者“魂魄”。
在灵魂论者看来,人的肉体只不过是一具僵死的躯壳,主宰肉体的是灵魂,灵魂可以独立于肉体之外,操纵和支配肉体。他们认为正是灵魂使人能够思想,使人具有灵性、智慧以及超凡的能力。当人睡眠的时候,由于灵魂暂时离开了人体,所以人就会失去知觉,而梦中所出现的人和物也都是各种各样的灵魂…… 。灵魂论认为,灵魂无处不在,它不仅主宰着人类,而且主宰着世界,物质世界失去灵魂就会成为一个僵死的世界,所以灵魂是万物之“魂”,它是一种超自然、超物质的神秘力量。灵魂论还认为,灵魂并非是来自于人体或物质世界,而是来自于另外一个神秘的世界——灵魂世界。
在远古时代,由于科学极不发达,由于远古人类的认识能力极为低下,所以生命的属性对于人类完全是神秘的和无法解释的现象,远古人类怀着恐惧与敬畏的心理把精神猜测、想象为一种神秘的灵魂,这也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正如西方宗教学的奠基人之一爱德华•泰勒(Edward Tylore,1832—1917)所分析的那样,最初的灵魂观念本来是从人类的生理——心理现象(睡眠、梦及死亡等)的错误分析中产生出来的。追溯灵魂观念的形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古人之所以把精神现象归结为神秘的灵魂,那完全是无知和无奈的结果,但这些无知与无奈的结果却成了人类对精神本质最早的答案。在所有有关精神本质的观念、理论或学说中,灵魂论或灵魂观念称得上是起源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或观念,它世代相传,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到了21世纪的今天,神秘的灵魂观念仍然顽强地占据着许多人的头脑。
二、神学家的答案
灵魂观念原本是远古人类猜测与想象的结果,原本是无知与无奈的产物,但宗教却把这些猜测与想象、无知与无奈发扬光大,并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远古人类那里,灵魂观念还比较粗糙、模糊,而宗教神学家们却把它神化,并加工、改造成为一种系统的理论——灵魂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把灵魂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基本观念,灵魂观念是整个宗教信仰的发端和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全部宗教观念的核心。在西方的基督教教义中,灵魂不朽与上帝存在、意志自由一起构成其最基本的命题,东方的佛教也把“神不灭”作为自己的坚定信仰,不仅基督教、佛教,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坚定地信仰灵魂的存在。如果说远古人类对灵魂的存在还只是一种猜测与想象,那么宗教就把这种猜测与想象变成了神圣的教义或经典。随着宗教的传播,灵魂观念也广泛流传,并被千千万万虔诚的教徒以及民众所接受,并被他们尊奉为神圣的真理。
宗教神学家们认为,灵魂是一种能够永恒存在的、单一不可分的非物质实体,灵魂具有永恒性、非物质性、可转移性,所谓可转移性就是人活时进入,死后即离开;宗教神学家们还认为,神圣的灵魂不仅是永恒的、超自然、超物质的,而且还是虚无缥缈、神秘不可知的。他们认为灵魂虽然是实在的,但它却不可描述、不可解释,非常神秘,人类根本不可能知道灵魂的本质。例如著名的伊斯兰神学家爱勒吉斯尔(Hussien AI-Gisr,1845—1910)在《回教真相》一书中就曾说过:
“经典的明文既提及灵魂,我们只要信仰每人都有一个灵魂,灵魂是实在的,其本质如何,唯有安拉知道。……灵魂的存在,是理智所能承认的,不能感觉灵魂,不足于证明灵魂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不能感觉灵魂,或许是灵魂太稀薄,如诸君所承认的以太,也是因为太稀薄而不能感觉的;又或许是因为灵魂太细微,如微生虫一般,不轻易看得见。他们对灵魂的住所有种种解释,有人说它住在肚腹内,有人又说住在心脏旁边,有人又说住在心脏里” (4)
灵魂从何而来?宗教神学家们认为,灵魂并非是来自于脑,而是来自于上帝,来自于神灵,来自于另一个神秘的灵魂世界。他们认为灵魂天生就具有理性、判断力和能动性,这种先天的理性、判断力和能动性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把希腊哲学与犹太神学思想结合起来的关键人物、哲学家斐洛认为,无形的精神及纯粹的智慧都是从上面赋予灵魂的,也就是说灵魂来自于上帝与神灵。基督教的《圣经》中说,如果没有上帝的旨意,就连一根头发都掉不下来,上帝的天命决定一切。既然一切都是由上帝的天命决定,于是灵魂论和宗教神学都否定物质实体具有思维能力和精神机能的可能性。在灵魂论看来,灵魂具有超自然、超物质、超人类的无边神力,它主宰人类、主宰世界、主宰一切,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就是“万物的原因,世界的第一原理”。
灵魂是一种超自然、超物质、超人间的神秘存在,但灵魂又是如何进入人体并形成精神的呢?宗教神学家们认为,灵魂是一种神秘的精灵,它可以受圣父的差遣进入人心,感动人的心灵从而形成精神。例如13世纪的著名神学家托玛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就认为,灵魂是肉体的实体形式,是心灵的来源。阿德尔伯特•斯沃博达在《信仰的形成》一书中还介绍了灵魂进入人体的种种方式:
“1.灵魂轮回神话:灵魂以前寄居在另一种动物的躯体之内,然后由动物的躯体移居于人体:例如埃及僧侣就认为,人的灵魂在肉体死后在各种动物中轮回,三千年后又回到人的肉体。2.灵魂植入神话:灵魂独立存在于某一个地方,存在于心理发生储藏室(大约处于一种胚眠状态或者潜伏生命的状态中);它由一种鸟(有时是鹰,而经常是“白鹳”)衔来并植入人的躯体。3.灵魂创造神话:造物主,即被想象为具有人格的“天父”,创造了灵魂;并将他们有时储藏于灵魂池内,(作为“浮游生物”而生活着),有时置于灵魂树上(作为显花植物的果实);然后由造物主从中取来并将其置入人的胚胎中(在生殖的过程中)。4.灵魂装填神话:(莱布尼茨的理论)。5.灵魂分裂神话:(鲁道夫•瓦格纳的理论,1855年,也为其他生理学家所承认)在生殖过程中居于双亲体内的两个非物质的灵魂中的一部分被分离出来;雌性灵魂胚踞于卵细胞,雄性灵魂胚踞于活跃的精虫,两个胚胎细胞融合时,那两个伴随着胚胎细胞的灵魂就融合成一个新的非物质的灵魂。”(5)
中国的宗教神学家们所说的“神”其实指的也是灵魂,但也指人的精神,他们认为正是由于灵魂附着在人的身体之内,所以人才会产生出知觉和意识;假如灵魂脱离了人的身体,那人就会死亡。人死之后,身体可以消灭,但他的灵魂不会消灭,灵魂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转移到其他生物的体内。(6)例如东晋时期的著名佛教学者慧远(334—416)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就说:“神也者,园应无生,妙尽无名,感物而动,假数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假数而非数,故数尽而不穷。……则知化以情感,神以化传。情为化之母,神为情之根。情有会物之道,神有冥移之功。”(7)慧远认为“夫神者,极精而为灵者也”,所以“神”可以“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
应该指出的是,灵魂观念所说的灵魂并非专指人的精神,它所说的灵魂其实是指隐藏在物质世界之后的另一种神秘的非物质存在,一种超自然、超物质并且具有无边魔力的非物质存在,而精神只不过是灵魂在人体中的活动与表现。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东方或西方,灵魂观念都是各种宗教最基本、最重要的观念之一。伴随着各种宗教的传播,灵魂观念也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千百年来,它不仅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观念,而且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三、哲学家的答案
灵魂观念来源于远古人类的无知与无奈,灵魂论来源于宗教神学家们的包装与加工,但是,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逐步提高,随着科学与文化的逐步发展,人类已不再满足于这些毫无根据的猜测、想象与迷信,他们希望对灵魂进行更为理性的思考与探索。在古代,哲学是各种知识无所不包的总汇,那时诸如天文学、数学、物理学以及生物学等各种学科都包括在哲学之中。在那个时代,哲学家是最有学问的人,所以神秘的灵魂问题也是哲学家们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西方,哲学家们用来表示精神的词如“Soul”“Spirit”“Animus”“Psyche”等,其本意都是灵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柏拉图等人也都用“灵魂”来表示人的精神活动,如亚里士多德著有《论灵魂》一书,就是专门讨论精神问题的。古往今来,哲学家们对灵魂、精神或心灵的本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但由于他们对精神的本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所以哲学家们又分裂成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二元论三大派别。
有不少唯心主义哲学家对灵魂观念笃信不疑,他们不仅继承了灵魂观念和灵魂论,而且对它们又进行了哲学的改造与包装,把粗糙、模糊的灵魂观念和灵魂论改造成为更加精致、更容易让人信服的哲学理论。例如“泛心论”就是这样一种哲学理论,它主张一切自然现象都有灵魂或者说心灵;还有一些哲学家试图证明灵魂确实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试图论证灵魂观念与灵魂论是正确无误的。一般认为,西方的第一位哲学家是泰勒斯(Thales,约前624—约前547),他是古希腊的第一个自然哲学家,他就试图以磁石对铁的吸引来证明灵魂的存在。米利都的最后一位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约前586—约前525)认为,人类肉体中的灵魂好比宇宙中的空气,灵魂就是呼吸,人死气散,灵魂也就消失。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在《斐多篇》中曾对灵魂观念进行论证,他的论证共有三项,在第一论证中柏拉图认为,万物都有对立面,都是由它们的对立面产生出来的,生与死是对立面,故生必产生死,死必产生生,因此灵魂于人生之前必先存在,死后的灵魂也必产生出生。其中的第二论证“知识即回忆”最为有名,我们将在后面讨论。在第三论证中,柏拉图认为,人的身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因而可以分解,故为可死亡之物,而灵魂乃是没有部分的绝对单一的东西,不能分解、无生、无死、无始、无终,所以灵魂永恒存在,是永生的。灵魂是神圣的、不朽的、理智的、单一的、不可分的、不变的东西,而肉体则是人间的、可死的、杂多的、可以分解的、永远变动的东西。灵魂是肉体的主宰,而肉体是灵魂的坟墓。灵魂是不朽的,肉体则是可朽的。灵魂和神同族,血缘相通,先于肉体而存在。灵魂越是离开尘世的羁绊,便越能进入那个神圣的、不朽的、智慧的世界。柏拉图还认为人的灵魂由三部分组成,固定在大脑中的是理性部分,在心脏中的是感情部分,而在肝脏中的是食欲部分。
唯心主义哲学家们认为,灵魂或者说精神是独立于物质之外的世界本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精神的产物,精神是一种超物质的、与物质根本对立的东西,精神高踞物质之上,主宰着整个物质世界。唯心主义哲学家们对精神的本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形成了种种学说,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当属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认为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所在的物质世界,另一个是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我们所在的物质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他认为只有永恒不变的“理念”才是客观事物唯一真实的原型,而变动不居的客观事物则是“理念”的摹本和影子。真实可靠的知识是理念知识,理念知识不能来源于感官,它为我们先天所拥有,因为灵魂在取得人的形态之前就生活在理念世界里,所以它先天地拥有知识,我们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进行回忆,这就是著名的“知识即回忆”。新柏拉图主义继承柏拉图的观点,他们认为精神是“太一”,从“太一”中流出“努斯”即宇宙理性,然后又从“努斯”中流出世界灵魂,最后从灵魂中流出物质世界,所以物质世界与“太一”即精神是对立的。
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写了一本专门探讨灵魂的著作——《论灵魂》。在《论灵魂》中,他认为研究灵魂问题是重要而又困难的,他既批评了老师柏拉图的灵魂观,又批评了苏格拉底以前的灵魂观。他认为有生命的东西是一个统一体,虽有不同的组成部分或能力,但不能彼此分离而独立存在,生命就是灵魂和肉体结合起来的统一体。灵魂是生物的形式(即“隐德来希”、本体、本质),肉体是生物的质料。他还给灵魂下了两个定义:①“灵魂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生物形式”;②“灵魂是生物的最初等级的现实”。按照植物、动物、人区分三种灵魂或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他认为植物和动物都有滋养和生殖的能力,一般动物(包括人)都有感觉,而一般人都有本能倾向、习性(物质欲望、勇敢、合理的意志),只有人类中少数最高等级的人才具有理性能力,即实践的和理论的推理、深思熟虑、理智的直觉(尤其是指奴斯)。在《论灵魂》的第三卷,亚里士多德专门讨论了人类的心理活动。他认为既然灵魂可以一般地定义为生物的形式或“隐德来希”,所以它可以通过感官的功能表现其自身。感官接受事物的感性形式,有如蜡块接受印章的印记,感官撇开事物的质料而接受它可感觉的形式。至于灵魂中的心灵部分,是用来进行思维和判断的。(8)亚里士多德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非物质的灵魂,无生命的物质借助于非物质的灵魂而形成了生命,并有了固定的形式。正是非物质的灵魂赋予了物质以生命,使之成为活生生的东西。(9)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认为,精神性的“单子”是构成万物的基础或单元,世界就是由具有心灵能力的单子构成的,单子类似于灵魂,具有“知觉”或“表象”的“本性”。每一个单子都能表象其他一切事物,并能表象整个宇宙,如同一面镜子能映照一切事物。单子具有不同水平的意识,物质只是灵魂的异在,或是一种用世俗的、肉体的联系把单子粘合在一起的浆糊,而单子的本质是非物质的。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他曾对精神问题进行过专门研究,并著有《精神现象学》和《精神哲学》。但他所谓的精神也是一种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像灵魂一样的东西,他把这种东西命名为“绝对精神”。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绝对精神”,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绝对精神”派生出来的,而人的精神只不过是“绝对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绝对精神与绝对理性同义,绝对理性的运行构成了自然界、社会和精神世界的整体。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认为,“生命冲动”是宇宙的本原,整个世界是实现生命冲动的精神性过程。精神是能动的、有活力的东西,而物质是停滞的、僵化的东西,生命即精神,死亡即物质。
中国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们对灵魂或精神问题也多有论述。例如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庄子(约前369—前286)就认为,人的肉体即“形骸”如同衣服,衣服穿在灵魂即“魂魄”的身上,人忽而生,忽而死,就好比魂魄穿了衣服又脱了衣服,所以人的肉体是暂时的,而灵魂则是永恒的。中国宋代哲学家周敦颐(1017—1073)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性的“太极”,他认为“无极而太极,化生万物”“物则不通,神妙万物”,这就是说客观世界的万物都是产生于精神性的“太极”,精神推动了世界万物的运动。宋代著名哲学家朱熹(1130—1200)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朱熹认为精神性的“理”是世界的最高本原,而物质性的“气”只是构成事物的具体材料,“理”主宰着“气”,“气”由“理”制约。
日本哲学家井上圆了(1858—1919)在《破唯物论》一书中批评了唯物论的“危害”和“谬误”,他认为精神先于物质存在,并决定着物质。精神性的势力(即“能”)决定着世界的进化与退化,物质不过是精神性“势力”的奴隶和现象,世界是“一大活物和灵体”。
唯心主义还有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之分,我们在前面介绍的大多是客观唯心主义,而主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人的主观感觉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物质世界是人的主观感觉的产物和表现。爱尔兰的一位主教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除了感觉之外就没有别的东西了。他认为物质是一个无知觉、无思想的“莫须有”的东西,物质就等于虚无。“观念的原因乃是一个无形体的、能动的实体或精神。所谓精神是一个单纯能动而不可分的存在。”“除了那些无数的观念(或知识的对象)以外,还有一个能动的主体在感知或认识它们,这个能动的主体叫做心灵,精神或者灵魂,或自我。”(10)中国宋代的哲学家陆九渊(1139—1193)认为“心即理也”,“充塞宇宙,无非此理”。陆九渊所说的“心”就是精神,他认为精神充塞于宇宙之间,精神就是宇宙的本原,他还提出了一个十分著名的论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的观点也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与唯心主义对立的哲学派别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也只是一个统称,其中又分为若干不同的派别。大多数唯物主义哲学家都认为,精神是大脑的机能或属性,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少唯物主义哲学家都对精神与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例如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就反对“天赋观念说”,而主张“白板说”,他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就像一块白板,观念是从后天的经验中获得的。人们的认识过程是外物作用于我们的神经后产生的一种运动,经过神经或元气以及身体的其他部分最后达到脑中,产生了一些特殊的观念。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是“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因其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而被捕入狱。狄德罗强调人脑是思维的器官,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感觉和思维依赖于物质,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狄德罗还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他说具有感觉和思维能力的人犹如一架钢琴,它不可能自己扣击自己,扣击我们的感官引起感觉和思维的是自然界,我们的感觉和思维是物质世界的反映。如果认为没有人去扣击钢琴,钢琴自己会演奏出美妙的乐章来,那么这种人一定也是一架发了疯的钢琴。狄德罗还把人的大脑和各种感觉神经的关系比作蜘蛛与蛛网,像外界的震动通过蛛网传给蜘蛛一样,人对外界的一切感觉都会通过感觉神经传到大脑中来,人的思想意识的产生都依赖于大脑和神经。
拉梅特利(Julien Offroy de la Mettrie,1709—1751)是法国的一位医生,也是一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他曾撰写《心灵的自然史》《人是机器》等书,并因其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而屡遭迫害。他认为感觉经验是人们一切认识的来源,感觉是客观对象作用于感官的结果,人类通过感觉获得精神,又通过精神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在《人是机器》一书中,他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正像提琴的一根弦或钢琴的一个键受到振动而发出一个声响一样,被声浪所打中的脑弦也被激动起来,发出或重新发出那些触动它们的话语。”
德国哲学家、无神论者费尔巴哈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主客体的统一,感觉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思维是揭示事物的内部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无限的。他曾举例说,我们吃了盐以后感觉到有咸味,这咸味当然有主观性,但它是从盐的客观性那里来的,舌头感觉到的咸味就是盐对味觉神经作用的结果。
由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也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精神是人脑的机能,精神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强调这种反映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例如恩格斯就曾说过:“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11)
虽然主流唯物主义哲学家们认为精神是物质的最高产物,但他们仍然认为,精神是一种与物质截然不同的东西,精神的本质是非物质的。例如原苏联的哲学家们就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过形象的说明:“研究心理过程即意识现象的困难,在于我们的任何一个感觉器官都不能直接感知它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用最精密的显微镜都不能看到思想,也不能用天平来称称思想,或用尺来量量思想。”于是苏联哲学家们就得出结论说:“意识、思维不具有物质的物体所具有的物理特性” (12)也就是说精神或意识的本质是“非物质”的。在苏联《哲学百科全书》1964年版第三卷“物质”条中也有这样的论述:“物质只能在对某种非物质(即使在相对的意义上)的东西的关系上定义。意识是与物质有相对区别的唯一东西。”(13)
几十年来,苏联哲学界关于“精神的本质是非物质”的论断,一直被我国哲学界和许多学科尊崇为不容置疑的经典。例如裴烽等认为:“意识是存在于人脑中的非物质的东西” (14)肃焜焘也在《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一书中说:“尽管思维、精神作用是物质派生出来的东西,但它本身又是非物质的东西。”(15)主流唯物主义不仅认为精神与物质是截然不同的,而且认为精神与物质是互相对立的,他们认为在人脑中存在着互相对立的两个世界——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这种观点已在中国流行了几十年之久,在我们的许多教科书、书籍、论文以及大众传媒中都常常用这种观点来解释精神。可以看出,主流唯物主义所说的精神依然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踪、变幻莫测、虚无缥缈的非物质。
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还存在着一个中间派别——二元论,二元论的代表人物是笛卡儿。笛卡儿(Renatus Cartesius,1596—1650)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及物理学家,他认为世界是由两种截然不同的实体构成的,一种是能够进行思维的心灵实体,另一种是空间上广延的物质实体,物质实体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材料,包括活的机体和大脑;而心灵实体则是构成心灵世界的材料。心灵实体与物质实体是二元的,两者本质不同,互不相关,而上帝是居于二者之上的最高实体,也是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的创造者。他的著名命题是“我思故我在”,他说“我只是一个在思想的东西,也就是说,我只是一个心灵,一个理智或一个理性。”笛卡儿认为,实体是指“能自己存在”,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而“自我”正是这样一种事物。“自我”只是一个在思想的东西,只是一个心灵、一个理智或一个理性,它的根本属性是思想,是能思想的无形体的精神实体,它与物质实体互不相关,各自独立存在。他还认为,“人是机器”,而灵魂则是“机器中的幽灵”,灵魂与肉体在脑中通过松果体相互作用。他论证说,既然脑内没有两个松果体,而且我们只有一个灵魂,那么灵魂一定位于松果体中。按照笛卡儿的解释,人体本身只是一种“尘世间的机器”,这种“机器”不同于动物或其他自动机器,因为在人体内部居住着“幽灵”,由于“幽灵”发挥着思维、意志力、意识、记忆、想象和理性的代理者的作用,因而它是唯一受到纯粹的机械解释豁免的实体。二元论哲学家把精神与物质看成两种完全不同的、平行并列的实体,认为精神的本质是一种“非物质实体”,这种“非物质实体”在空间中没有任何位置或广延性,正如笛卡儿所说,精神是“机器中的幽灵”。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Benedictus de Spinoza,1632—1677)提出了“前定和谐论”,这是一种身心二元平行论,他认为自然界(神)有广延(物质)与思维(精神)两个属性,自然界是无限的,而广延与思维是有限的,两者的运动变化是相互平行的。心灵与身体是不同的,二者并不发生相互作用,而是平行地存在着,它们就像两个同时运转的钟,只是完美地关联着,这种关联是上帝在历史之初设置的。“偶因论”也是一种平行论,它最初是由公元8世纪时的穆斯林神学家提出的,目的是要取代亚里士多德的因果性理论。17世纪下半叶,偶因论在西方流行开来,法国哲学家尼古拉斯•马勒伯朗士(Nicolas de Malebranche,1638—1715)是偶因论的主要代表。偶因论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实体,它们彼此之间不存在任何直接的因果效应,所有表面上看上去存在的相互作用其实是由上帝的介入而导致的。假如我想要举起手臂,上帝必定介入以使身体服从这一愿望;同样,假如身体感到痛苦,上帝必定会让心灵中产生这样的感觉。(16)著名哲学家波普(Karl Raimund Popper,1902—1994)公开承认他相信“机器中的幽灵”,他认为“机器”中确实存在着一个能动的“幽灵”,自我对大脑的作用,如同钢琴家弹奏钢琴、驾驶员驾驶汽车一样。
几千年来,哲学家们对精神的本质进行了不懈的思考与探索,不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而且还进行了一场持续数千年的大争论。然而令人十分遗憾的是,由于他们所提出的答案大都比较神秘、抽象或空洞,所以通过这些答案人们仍然无法知道精神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仍然无法知道精神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
四、科学家的回答
16世纪中叶,以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维萨留斯的《人体构造》为代表,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从17世纪的伽利略和牛顿开始,自然科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几个世纪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类对浩瀚的宇宙和至微的粒子都有了深入的认识。但当大脑和精神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时,科学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正如俄国著名神经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所说的那样:
“从伽里略时代起不可遏止的自然科学进程,初次明显地停顿在脑髓最高部分面前,或者一般地说停顿在动物与外界具有最复杂关系的器官面前。这并不是偶然的,这的确是自然科学的紧要关头。”
从伽利略时代起不可遏止的自然科学进程,为什么会停顿在大脑面前呢?除了大脑自身的复杂性之外,其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精神观的影响。千百年来,传统精神观一直把精神描绘成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观测、无法度量、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非物质的灵魂、理念、“幽灵”或“映象”,把大脑描绘成一个被神秘灵魂所统治的神秘王国。神秘的精神、神秘的大脑,这一切都使科学家们感到困惑与迷茫,如何去测定那种虚无缥缈的非物质的精神呢?如何去观测、研究一个虚无缥缈的非物质的灵魂呢?面对着这些困惑,科学家们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
(1)科学禁区论。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由于无法把握和研究这种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非物质的灵魂或“幽灵”,于是大多数科学家都把精神或意识列为科学的“禁区”,对它们采取了回避和敬而远之的态度。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里克所说的那样:
“自从詹姆斯出版《心理学原理》(1890年)以来,几乎所有的神经科学家和大多数认知科学家都忽视意识。人们要么把它当作一个纯‘哲学的’问题,要么认为它太难以捉摸,以至无法进行实验研究。”(17) “既然意识问题是如此重要和神秘,人们自然会期望,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就应该把主要精力花在研究意识上。但事实远非如此。大多数现代心理学家都回避提及这一问题,尽管他们的许多研究都涉及意识。而绝大多数现代神经科学家则完全忽略这一问题。……传统的神经科学家回避意识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实验上的困难,还因为他们认为这一问题太具哲学味道,很难通过实验加以观测。一个神经科学家要想专门去研究意识问题,很难获得资助。”(18)
英国哲学家科林斯•麦金(Colin Mcgiin,1950—)认为,心灵是一个认知的“闭包”,它在认识上对于我们是封闭的,我们永远也不可能了解意识或精神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因为它超出了我们的智能。他认为,科学家们应该了解,我们的大脑在构造上就不适合了解意识或精神,因此应该放弃对意识或精神的研究。(19)
(2)排除论。有一部分心理学家及科学家认为,这种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灵魂或“幽灵”不一定是真实的存在,所以主张干脆把精神排除于科学之外,干脆不把它列为科学研究的范畴。例如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就认为:“人从来没有看见过意识,摸过它,嗅过它,尝过它,动过它…… 对于行为主义来说,意识和灵魂基本上是同一概念。”另一位行为主义者郭任远认为,心理学中有“8个大鬼”,其中的第一个大鬼就是“心灵”或者说灵魂。(20)
(3)科学界的唯灵论。在科学界,也有一些科学家相信非物质的灵魂确实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他们是灵魂观念和灵魂论的坚定支持者。英国博物学家华莱士(Wallace,A.R,1823-1913)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者之一,他在1858年独立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几乎是与达尔文同时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他曾在伦敦林耐学会上与达尔文同时宣读了关于进化学说的论文。毫无疑问,华莱士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但他又是一个灵魂论的坚定支持者,他相信非物质的灵魂或“幽灵”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他相信“降神者”表演的“幽灵敲击、写字”,相信“传心术”能够传来“幽灵的声音”“精灵的叹息”等等。但最后的事实却证明,这些表演完全是一些江湖骗子精心编造的骗局。当然,相信“唯灵论”的并不是华莱士一人,德国天体物理学家莱比锡大学教授策尔纳、德国物理学家威廉•韦伯、鉈元素的发现者威廉•克鲁克斯以及科学家费希纳等都是“唯灵论”的支持者。恩格斯在《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一文中,曾对华莱士等科学家支持“唯灵论”闹剧的行为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无怪乎近年来以几个决不算坏的人物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竟似乎变成了从美国输入的扶乩和请神的不可救药的牺牲品。”(21)德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1834—1919)在《宇宙之谜》一书中也十分惋惜地说:“直到现在还有数百万受过教育的有文化的人为这种阴森森的迷信所支配,……甚至某些著名的科学家也不能摆脱这种迷信,……这的确是可惊又可悲的事。”
华莱士的悲剧发生在19世纪,但令人遗憾的是,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仍然有一些科学家坚持相信非物质的灵魂或“幽灵”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为了给这本书搜集更多的资料,我在郑州的一家书店购买了一本2005年9月出版的新书——《精神的宇宙》。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名叫弗雷德•艾伦•沃尔夫的美国科学家,在这本书中,沃尔夫先生企图用现代科学的成就,例如宇宙大爆炸、量子物理学等来论证“新灵魂观”。沃尔夫先生说:“灵魂与物质/能量的运动有着相同的轨迹,都是在大爆炸(诞生)中出现,并最终在大塌缩时(死亡)消失。……虽然它既无质量、又无能量,但是却是真实的。……灵魂透过认知,彰显了物质和能量,从而塑造出物质世界。”(22)在书中,沃尔夫先生还对精神、意识及灵魂进行了定义,他认为:精神其实是指“虚无的震颤”,“假如精神在时间的节点处得到时间的反射(当然这也不一定是暂时的),则精神变为部分地有意识和部分地无意识。我们把这种反射称为:灵魂。”(23)沃尔夫先生还论证了灵魂与物质以及自我的关系:“精神在空间中的反射便是物质。……灵魂在物质中的反射是自我。”(24)如果说灵魂是真实的,那么灵魂又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如何才能看到灵魂呢?沃尔夫先生在“灵魂与自我的对话”中说:“每当你见到一个新生婴儿时,你便见到了我;每当你同一个五岁大的孩子讲话时,你便是和我讲话;每当你听到一个老妇人向你讲述她的一生的时候,你便听到了我的话声。……每当你听到一首儿童的诗作,你便听到了灵魂的话语。每当世界的美或悲哀令你怦然心动时,你会感觉到了灵魂。”(25)
(4)科学界的二元论。在科学界,还有一些科学家笃信笛卡儿的二元论,他们相信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物质与非物质的精神两种截然不同的实体,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实体构成了世界。例如著名神经生理学家艾克尔斯(John Carew Eccles,1903—1997)就认为,意识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他认为有意识的知觉可以在有关神经事件以前发生,而且这种提前现象不可能用任何神经生理学的过程来解释。居于心理世界的意识超越物质,灵魂是与身体分离的实体,它是由上帝创造的。他宣称:“脑和意识精神相互作用,脑从意识精神那里接受到一个意志动作,转过来脑又把意识经验传给精神。但是,十分清楚的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第一性的实在是我们的意识……其他的一切事物都是派生的,是第二性的实在。”(26)艾尔克斯所说的“意识”其实指的就是精神,也就是说他认为精神与物质是两个独立的实体,他公然宣称自己是二元论者。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皇帝新脑》一书的作者罗杰•彭罗斯(Penrose,Roger,1931—)也坚持“心脑二元论”。
(5)精神突现论。著名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Roger Wolcott Sperry,1913—)认为,精神或意识并不是任何脑活动的东西,而只是“在脑活动的最高层次突现出来的某些动力的整体的特性”。精神或意识与脑的神经事件并不是一回事,“它必定不同于并超越组成它们的神经事件”。在斯佩里看来,精神或意识之所以不能还原为其物质的组成部分的原因在于,精神或意识不是物质成分同一层次的系统,而是一个综合了时、空、质、能的多元综合体。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虽然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但是在精神问题上的进展却微乎其微,精神之谜一直是笼罩在科学天空中的一朵乌云,这朵乌云对科学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五、传统精神观的两个共同点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往今来,虽然有那么多的哲学家、神学家、心理学家及科学家对精神本质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与答案,但由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这些答案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有些观点与答案甚至是截然相反、互相对立的。由于观点认识的不同,所以在哲学、心理学、脑科学以及诸多学科中都引起了广泛而又持久的争论,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些争论仍然没有停止。虽然这些哲学家、神学家、心理学家及科学家们对精神本质的认识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他们对精神本质的认识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就是:
(1)精神与物质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存在,物质是客观实在的,而精神却是一种虚无缥缈的非物质存在,精神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踪、神秘莫测;
(2)由于精神与物质是截然不同的,由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对立或平行的,所以存在着两个互相对立或互相平行的世界——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
这就是说,古往今来绝大多数的哲学家、神学家、心理学家及科学家都认为,精神是一种与物质截然不同的非物质存在,我们把这种观点统称为“传统精神观”。千百年来,许许多多的神学家、哲学家以及科学家都向人们传输着这种神秘的精神观:精神是一种与物质截然不同的非物质存在,精神是一种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东西。这种神秘的精神观世代相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许多人可能已经不再相信自己的脑中存在着灵魂,但是绝大多数人仍然相信传统精神观,仍然相信自己脑中的精神是一种与物质截然不同的非物质的东西。
注释:
(1)[英]I.G.吉尼斯:《心灵学——现代西方超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页。
(2)刘文英:《中国古代意识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
(3)孙美堂等:《哲学新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159页。
(4)爱勒吉斯尔:《回教真相》,马坚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51~252页。
(5)[德]恩斯特•海克尔:《宇宙之谜》,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28~129页。
(6)(7)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册,第277页下注、第247页。
(8)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6页。
(9)东北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室主编:《自然•科学•辩证法》,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6页。
(10)朱德生:《西方哲学名著菁华》,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第243、239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3页。
(12)原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70页。
(13)金吾伦选编:《自然观与科学观》,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194页。
(14)裴烽等:《马克思主义哲学170题问答》,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1页。
(15)肃焜焘:《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5页。
(16)(17)(19)曾向阳:《当代意识科学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29、30页。
(18)[英]弗朗西斯•克里克:《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汪云九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20)(26)汪云九、杨玉芳:《意识与大脑——多学科研究及其意义》,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33、37页。
(2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等译编,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2~63页。
(22)(23)(24)(25)弗雷德•艾伦•沃尔夫:《精神的宇宙》,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83、285、287、291页。
作者授权爱思想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