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艺术家傅全香近况:文言诗文—“爱国”主题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4:54:33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与周侗,尽其术,能左右射。侗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

张所死,飞感旧恩,鞠其子宗本,奏以官。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襄阳之役,诏光世为援,六郡既复,光世始至,飞奏先赏光世军。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            (《宋史·岳飞传》,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武臣不惜死               惜:吝惜

B.遣妻问劳其家             问劳:劳动

C.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       鄙:情怀

D.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     恂徇:恭谨温顺的样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张俊尝问用兵之术         割而与之

B.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谋定而后战

C.善以少击众               立斩以徇

D.能节食以济饥者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 

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岳飞精忠报国或治军有方的一组是(    )

①敌未灭,何以家为          ②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

③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④课将士注坡跳壕

⑤募民营田,又为屯田        ⑥凡有颁犒,均给军吏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岳飞忠孝双全,非常孝敬母亲,母亲病重,他亲自服侍汤药;从不为个人着想,皇帝想给他营造宅第,他借故推辞掉,赢得人们的敬重。

B.岳飞治军严明,重视军队训练,严禁士兵夺取老百姓的财物,否则予以严厉处罚;并利用军队整期间训练将士,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C.岳飞治军有方,善于以少胜多,每次军事行动前都召集属下制定详尽的作战计划,从没有失败过;又实行屯田,给国家节省很多费用。

D.岳飞仁爱忠义,体恤将士,经常阅读经史等书籍,不但把朝廷的赏赐犒劳全都分给手下将士,而且恭谨温顺,礼贤下士。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侗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2)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

 

二、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1.试分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诗的含义。

 

 

2.简述这首诗表现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关山月

陆 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注】①关山月: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 ②和戎句:孝宗隆兴二年(1164)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计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写这首诗时,已相隔十四年。这里说十五年,是举其概数。  ③朱门沉沉:富贵之家门户深深。 ④戍楼:边防上守望的建筑。刁斗:军中白天作烧锅、夜间代更鼓用的器具。  ⑤遗民:沦陷区人民。

3.诗歌选取了哪些典型事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诗歌中多次写到月亮,试分析写月亮的作用。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  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①吴钩,一种形似剑而弯的刀。春秋时吴人善铸钩,故称。这里泛指武器。②凌烟阁,古代朝廷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像的高阁。

5.开篇写“男儿何不带吴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具有什么作用?

 

 

三、词的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简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句词的特点。

 

 

2.简述“可怜白发生”在词中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浣溪沙·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荆州。荆州一带当时处国防前线,作者在那里做官,和朋友同登城楼,观看边塞景象,感念国土沦丧,心中无限悲痛,写下了这首词。  ②霜日句:霜日,秋天的太阳。蘸,浸水,沾水的意思。鸣鞘,挥鞭作响;鞘,鞭子。  ③万里句:烽火,指战线。戍楼,边界上驻兵守卫的城楼或岗楼。 ④酒阑:酒兴阑珊,酒快喝完的时候。

3.上片写景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具有怎样的作用?

 

 

4.下片抒情,词人心情郁闷,“借酒浇愁愁更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的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贺新郎

寄李伯纪丞相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尽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5.上片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十年一梦扬州路”这句诗具有什么特点?它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四、结合具体例子,简要分析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国情结。

   

 

五、相关知识链接

1.身先士卒,行若明镜的南宋抗金将领岳飞

岳飞征战疆场,直至最后一战,都是身先士卒。官职不高时自不必说,升任通泰镇抚使后,为掩护大队和百姓过江,亲率后卫死拒南灞桥头,挡住金兵唯一去路,此役岳飞身被数十创,岳家军后卫战死无数,其壮烈,不下塔山保卫战;直到死前最后一场恶战:郾城之战时,还亲率铁骑突出阵前,都训练霍坚怕有闪失,上前劝阻:“相公为国重臣,安危所系,奈何轻敌!”岳飞回答“非尔所知!”见主帅亲自冲阵,岳家军士气大振,一举击破金兵。岳飞首先提出“武将不怕死,文官不爱钱”,堪称封建社会官吏的行为典范。他廉洁避功、直言不讳、不纵女色、文采风流、治军严明、战功卓著……中国人的优秀品格和才华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的皎洁人格和绝世才华,像一面明镜,照出了他人的污点,也阻扰了他人出卖国家民族利益以谋取私利。

2.南宋状元郎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淳化乡富田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应试。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

3.民族英雄林则徐

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林则徐从政40年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 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发展民族工商业,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林则徐生平爱好诗词、书法,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等著作。所遗奏稿、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建国后辑为《林则徐集》。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1.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问劳:慰劳。

    2.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A 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代文天祥。B 第一个“而”表递进,并且;第二个“而”表承接。C第一个“以”介词,拿,用;第二个“以”是连词,而。D均为代词,……的人。

    3.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义,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②表明痛恨奸贼;⑥表明岳飞仁义,关心下属。

    4.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每次军事行动前都召集属下制定详尽的作战计划”,与原文内容不符)

   5.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第(1)句注意“朔望、义、为”等词的落实;第(2)句注意“来归、谂、为”等词的理解。(1)周侗死后,每月初一十五岳飞都在他坟前祭祀,他父亲认为他很重大义,说:“你被时代任用后,会为国殉难来成全义吧!” (2)李宝从楚地归来后,韩世忠要挽留他,李宝痛哭表示愿意归岳飞指挥。韩世忠写信来告状,岳飞回信说:“都是为国家效力,何必分出彼此?”

参考译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人。祖祖辈辈是农民。他的父亲叫岳和,会自己省下食物接济没饭吃的人。有人侵占其耕地也让给别人一点,借了他钱的,也不催着还。岳飞出生时,有大鸟飞到房子上叫,故而得其名。岳飞从小就很有志气,话不多,家中贫困,却很爱学习,尤其爱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天生就力大无穷,尚未成年,就能拉开三百斤的弓,八石的硬弩,他向周侗学习射箭,把他的本事都学到了,能左右开弓。周侗死后,每月初一十五岳飞都在他坟前祭祀,他父亲认为他很重大义,说:“你被时代任用后,会为国殉难来成全义吧!”

岳飞很孝顺,母亲留在黄河以北地区,派人去寻觅探访,把她迎接回来;母亲患了经久难以治疗的疾病,岳飞就亲自煎药熬汤;母亲死了,岳飞三天水米不进。岳飞青年时期酒量大,皇帝告诫他说:“你以后到了黄河以北地区才可以饮酒。”于是戒酒不喝。皇帝当初要为岳飞营造宅第,岳飞推辞说:“敌人还没有消灭,怎么能安家呢?”有人问:“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爱钱财,武臣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

每当军队休整,岳飞就督促将士爬斜坡,跳壕沟,都让他们穿着很重的铠甲来练习。士兵只要夺取老百姓的一根麻绳绑草料,就立刻斩首示众。士兵夜里宿营,老百姓开门表示愿意接纳,可是没有敢擅入的。岳家军号称“宁可冻死也不拆老百姓的屋子烧火取暖,宁可饿死也不抢老百姓的粮食充饥。”士兵生病了,岳飞亲自为他调药。将士远征,岳飞的妻子去他们的家慰问,有战死的,为他流泪痛苦并且抚育他的孤儿。朝廷有赏赐犒劳,都分给手下官兵,一丝一毫也不占有。

岳飞善于以少胜多,如果将要采取军事行动,就召集所有的统制和参谋,商定策略之后再开始战斗,所以只有胜利而没有失败过。忽然遇到敌人时也不会发生动乱,敌人发出这样的话:“撼动泰山容易,可撼动岳家军很难。”张俊曾经问过他用兵之法,岳飞说:“仁爱、智谋、诚信、勇敢和严格,缺一不可。“ 向军队提供补给时,总是皱眉头说:“东南地区人民的财力,已经困难到了极点。”平定荆湖地区后,招募百姓种田,又实行屯田,每年能将沿河运输的费用节省一半。皇帝亲手书写了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人屯田的事迹赐给他,岳飞在后面写跋文,单独指出曹操为奸贼表示鄙夷,这件事更为秦桧所嫉恨。

张所死后,岳飞感念以前的恩情,对张的儿子宗本很照顾,向上级请示让他担任官职。李宝从楚地归来后,韩世忠要挽留他,李宝痛哭表示愿意归岳飞指挥。韩世忠写信来告状,岳飞回信说:“都是为国家效力,何必分出彼此?”韩世忠为之感叹。襄阳战役,刘光世部被命令做为援军,襄阳六郡平定后,刘光世部才赶到,岳飞仍请示先对刘部进行奖赏。岳飞礼贤下士,经常阅读经史等书籍,喜欢优雅的歌曲和投壶游戏,恭谨温顺得像一个书生。

    二、诗歌阅读

    1.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含义,要注意把握诗句的双关意义。 答案:这两句诗的含义非常丰富。一是指目前贬戍伊犁事,表明他此次远戍,即使是祸,自己也在所不辞。二是表明自己过去所作所为,主要指禁烟和抗击英军,也都是从“利国家”“不避祸福”这一宗旨出发的。三是对未来,自己也将一如既往,不改爱国初衷。

2.解析:考查理解诗中表达思想情感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尤其是诗句“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很容易读出作者慨叹国运的内涵和不顾安危的品质与旷达情怀。

答案:这首告别家人之作,国事家愁,几重感情交织,于旷达幽默之中,隐隐蕴含着压抑不下的忧患意识,颇见这位近代政治家的个性、心胸和风度,表现了作者以国事为重、不顾个人安危的高贵品质和他面临遣戌时的旷达胸怀。

    3.诗人选取了一些典型事物,如朱门、厩马、断弓、白发、征人骨、遗民泪等,表达了作者对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满腔悲愤和期盼祖国能够光复的强烈爱国情怀。

    4.诗人紧扣“月”字,利用月亮的连续变化,周而复始,来表示时间的推移、季节的转换,贯穿和戎诏下十五年的历史。月亮本来象征着团圆,因此守边战士见了它生发怀乡之情,亡国的遗民见了它牵动故国之思。可是在南宋统治集团看来,这正是烹歌煮酒的良辰美景。同是明月,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生活处境人们的心目当中,感受不同,反映不同;同是明月照射着朱门的歌舞,照射着前方战士的白发、尸骨,照射着沦陷区遗民的泪痕,而且十五年来一直这么照射着。歌舞沉迷,白发益多,尸骨未收,泪痕依旧。借着月光的照射,诗人从历史到现实,把长期和戎不战的政治局面,作了鲜明真切的艺术概括,沉痛悲愤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5.“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势急切,气魄豪迈,既是泛问,也是自问,在鼓动别人的同时,也在鼓励自己,抒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爱国情,字里行间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希望国家统一的思想感情。

    6.诗歌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衬托了诗人投笔从戎的必要性,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呼吁有志男儿“带吴钩”效命沙场,以鼓励别人和鞭策自己能像凌烟阁上那些功臣一样,为国建功立业。

    三、词的阅读

    1.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鉴赏,应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分析。  答案:词人选取前方将士宴饮和阅兵两个场景,“醉里挑灯看剑”包括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通过描写视觉和听觉,词人悲愤焦灼的形象,渴望早日奔赴杀敌前方的心态便跃然纸上,声色毕备地描绘了沙场点兵的壮盛军容。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抒发的思想感情、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该题要结合语境,展开联想。“可怜”两字至为沉痛,作为一声悲愤的长叹,有力地批判了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它与首句“醉里挑灯看剑”相照应,既描写现实,又与中间的梦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更有利地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这五个字作结,词尽而意无穷。

    3.词人登临沦为边塞的荆州城,内心十分沉重,尽管景色美好,哪里还有心思欣赏秋日美景?该词以“乐景”反衬“哀情”,逼真地烘托出“边塞”的气氛和作者沉痛的心情。

    4.词人思念故土,思念中原父老,心情愁闷,只好借酒浇愁。可一樽浊酒怎能消除满腔悲愤呢?酒尽愁不尽,面对萧瑟秋风,作者禁不住泪流满面,表达对中原故国深深的怀念之情。

    5.上片写词人登高眺望江上夜景,并引发出孤单无侣、众醉独醒的感慨。

    6.“十年一梦扬州路”是写昔日繁华现在犹如一梦,此处化用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遣怀》)诗句。而此时只剩残破空城,使人怀想之余,不觉加强了作者对宋高宗的屈膝议和感到不满,也加强了作者坚决抵抗金人的南下的决心。

    四、中国历代文人都具有心系社稷的爱国情结,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建功立业,甚至不惜以生命来报答君主。例如陆游诗:“报国寸心坚似铁。”于谦诗:“富贵尚来君莫问,丹心报国是男儿。”杜甫诗:“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此外,还有岳飞,文天祥等,既是民族英雄,又是万古流芳的“精神楷模”。他们的报国之心,许国之志,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后人“甘心赴忧国”。 

    然而,文人们大多手无寸铁,不可能跃马横刀,驰骋疆场。他们的爱国之心只有体现在充满忧患意识的诗文里,因此,文人的“忧患意识”,或者说是“忧国意识”,就是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正如范仲淹文章所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这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忧其君不能只喊“皇上圣明”,屈原,韩愈等人已做出了表率。屈原绝望地投身汩罗江,死而无憾;韩愈为谏阻皇帝“迎佛骨”,“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宁可赴死,始终无怨无悔。忧其民就是挂念苍生,为民造福,为民请命,决不能只顾自己升官发财。忘记了百姓的死活。文人们常说:“一生忧国心,千古敢言气。”其中所指的气,就是“荣”必为天下事,耻必为天下耻”的胸怀与精神境界。 

    与天下,与民族,与祖国荣辱与共,生死相依,其实就是中国文人“诗魂”,也是中户民族的“民族魂”,也是中国的“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