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弓外翻怎么纠正:为达成朝鲜停战 中国放弃联合国席位及台湾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3:34:20
2010年07月19日 11:12 凤凰网专稿
',1)">
核心提示:朝鲜停战谈判开始时,交战双方都认为,既然彼此都不愿再打下去,可能很快就会达成协议,在整个谈判过程中,毛泽东和斯大林之间的电报频繁来往,协商有关谈判的策略方针。斯大林明确表示,毛泽东同志应该指挥谈判。在此后毛泽东拟定了停战谈判方案,中方在停战条件上作出了重大让步,放弃了曾经很关心的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台湾问题,仅仅把外国军队限期撤出朝鲜,和以“三八线”为界,恢复到1950年6月25日以前的状态,作为重要条件。尽管如此,停战谈判开始之后,双方仍然展开激烈的争论。直到1951年7月26日,才就5项议题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凤凰卫视7月17日《中国记忆》,以下为文字实录:谈判伊始,停停打打,美方态度傲慢,中朝寸步不让
马鼎盛:刚刚过去的6月25号,是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的纪念日。而今,世人回顾起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时,除了生灵涂炭的悲戚,和壮怀激烈的豪气之外,更无法去忽视它的政治和历史意义。在无数生命和鲜血的堆砌下,互不相让的交战双方为了信念和主义,更为了权势和利益不惜代价,殊死相搏。当战事胶着,伤亡惨痛,谁也无法夺取更多利益的时候,理智又把曾经不共戴天的死敌,又拉回了谈判桌前。今天的《中国记忆》,我们请来当年志愿军方面参加停战谈判的老外交官,为我们讲述一段战争与和平的传奇,朝鲜停战谈判的故事。
解说:1951年6月30日,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奉命发表致中朝军队司令官的广播讲话,正式建议停火谈判。7月1日,中朝军队指挥员发表声明同意美方建议。7月4日,中共中央向志愿军总部发出关于谈判细则的指示电报,并派李克农、乔冠华协助谈判。
杨冠群:我们其实谈判一开始,就是李克农同志在那,乔冠华也在那,那时双方朝中双方变成协议了,代表团的这些主要领导就是由志愿军方面来担任。所以他们这两位呢,在那儿坐镇,但是不出面,出面的是我们的代表,志愿军的代表人民军的代表,他们到板门店也好,或者在开城也好,由他们出面去谈。
解说:从1951年7月10日开始,交战双方代表,在朝鲜开城的来凤庄正式谈判。而此前,中朝两党已经达成协议,对外由朝鲜人民军代表中朝军队,实际的谈判业务由中国人民志愿军主导。
杨冠群:谈判的时候呢,就开始的时候在开城,就是说那个美国方面,那时候叫联合国军,就到了开城这方面我们占领区一边。谈了大概不到两个月时候,那个美国飞机就轰炸了朝中代表团,我们就不干了。这样就停了,停了大概两个多月,两个多月期间,美国人就搞了一个夏季攻势,秋季攻势,但这两个攻势都没有得逞,所以没有办法又回到谈判桌上,美国人建议就说搬到板门店去谈判。
解说:事实上早在1951年初,美国政府已经开始得出单靠军事行动是无法解决朝鲜问题的判断,因此当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之后,美国政府认为军事和政治形势对其有利,遂开始积极谋求停战谈判。
杨冠群:他们那时很傲慢,当时很傲的,因为怎么呢,他就是这个一些技术上他比我们先进,是吧。你说比如简单举一个例子吧,当时会场里头,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提供的,比如说帐篷,这会议帐篷是他们提供的,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帐篷,电是他们提供的,这个冷气,没有冷气,那时候就是冬天取暖是他们提供的。我们提供什么东西呢,椅子、板凳是我们提供的,还有就是说一些办公用品,纸啊、笔啊是我们提供的。
解说:而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此时也开始觉得,在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之后,应该想办法在军事上实现停战。在1951年5月下旬,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军委会议上,最终确定了,争取停战谈判的政策方针。而停战谈判开始后,因为事关机要,无论大事小情,中央都异常关注。
杨冠群:这个因为那个时候外交部长是周恩来,那个大的当然是毛主席中央说决定,决定下来,但具体的,比如跟我们开城联系最多的是总理,每天就几乎每天我们都要汇报,向总理汇报。有时候还很晚了,等到后来就有根直通电话,原来电报慢,电话就快一些,后来有个直通的电话,通到总理的办公室就是跟开城。李克农马上有什么事,马上指示,马上就通了。
解说:停战谈判最重要的议题,当然就是停战,而停战自然就要划分军事分界线,中朝方面的观点是以“三八线”为基准,各自就地停火,互不侵犯。而美韩方面因在“三八线”以北所占地域的面积,多于中朝在“三八线”以南所占地域,又自恃占有海空优势,所以不同意以“三八线”为界,提出了“海空补偿论”。
杨冠群:开始的比较(困难)就是划分界线的问题,就说将来停战以后这个线划在什么地方,美国人就说我这空军海军有优势,我陆地上虽然占了这么一点,但是我飞机可以到你后面去,我海军可以到你的侧面去,侧面可以登陆,你要就是说赔偿我这个,我陆地上没占那么多,但是我空军海军的优势你要做赔偿。所以让我们划1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赔偿这个东西。
解说:所谓寸土寸金,更何况对于交战双方而言,每一寸土地都可能是无数士兵生命的尽途。所以停战谈判开始后,刚刚进入实际的议程,双方就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而美国人的态度更是非常强硬。
杨冠群:那么后来美国人就说,那就是说谈不下去了,谈不下去,那让枪炮去辩论吧,枪炮辩论就是战场上见。所以后来就是,美国人发动攻势结果也失败了。最后就是说这个问题最后怎么解决呢?最后就是说你打到什么地方,就你算的,你不占领的不算你的。
解说:对于美国人的态度当时周恩来曾有过指示,美国在朝鲜问题上不能不谈判停战,由于内政外交原因,它不能不拖一下,但不敢破裂,而只能破坏,破坏多了,得承认错误,拖得久了,得转弯让步。
杨冠群:双方面都有妥协,因为什么呢?就是说打平手的情况之下,如果是一方面强,一方面弱,是吧,那你订城下之盟你只能就是说听那个强的,为什么谈判拖的那个时间那么长,就是打了一个平手,你不让我也不让。
解说:随着谈判的进行,国际局势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中国方面也作出了一些适当的让步,当美国人自恃军事实力,在谈判中,倨傲的态度依然明显。
杨冠群:他因为他顶了一个联合国这个牌子,他就说你是侵略者,朝鲜是侵略者,我们志愿军当时帮了侵略者。你们就是说,你们没有自由,就是这种话我们都很熟悉了,你们没有自由,这个强迫战俘什么什么等等,对吧。那我们当然也就回过来说。你这顶着假的,你是美国人操纵的联合国,是吧。你们国内怎么怎么,我们有时候也,当然不是很直接的,针对他的这个谩骂,我们有时候也顶他,就说谈判桌上是针锋相对,我们寸步不让,寸步不让。
中方作出重大让步 主动放弃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台湾问题
马鼎盛:朝鲜停战谈判开始时,交战双方都认为,既然彼此都不愿再打下去,可能很快就会达成协议,在整个谈判过程中,毛泽东和斯大林之间的电报频繁来往,协商有关谈判的策略方针。斯大林明确表示,毛泽东同志应该指挥谈判。在此后毛泽东拟定了停战谈判方案,中方在停战条件上作出了重大让步,放弃了曾经很关心的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台湾问题,仅仅把外国军队限期撤出朝鲜,和以“三八线”为界,恢复到1950年6月25日以前的状态,作为重要条件。尽管如此,停战谈判开始之后,双方仍然展开激烈的争论。直到1951年7月26日,才就5项议题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朝鲜谈判5项议题
1议题的采纳
2军事分界线的划定和非武装区的设定
3实现停战和休战的具体措施
4关于俘虏的安排
5对有关各国政府提出的事项
解说:谈判艰苦,时断时续,周恩来指示,我们的谈判方针是,争取公平合理地就地停,使之成为和平解决朝鲜,乃至远东其他问题的第一步,不怕破裂,也不怕拖。愿和,但也不急。但是美国人的态度,始终是沟通中的重大问题。
杨冠群:他也觉得他们是民主的国家,你共产党的国家又是怎么怎么,某些方面不如它,特别是这样就说军事力量,他觉得它是远远地超过你,所以他是要老是要压你一下,这个提出一些很不合理的要求。会场上就是说,虽然他自己好像有一种优越感吧,我们不理他这个东西。所以在会场是对等的,可以说绝对对等的,一点都不让,你说一句什么不客气的话,我也得回你一句。
解说:虽然是剑拔弩张,但是谈判还在继续进行,中朝方面于1951年11月10日,提出了以双方实际接触线作为军事分界线,并由此线各自后退两公里,以建立非军事区的建议。
杨冠群:那么就是说除了这个军事分界线之外,还搞个非军事区,非军事区各退两公里,那么这条线怎么出来呢?当时就不知道怎么办。我们的有些参谋的同志,他们文化也不是很高,怎么划就随便划呗。后来我就想了想,也是中学的时候学了一点知识,我说拿个圆规,拿个圆规,因为两公里在大的地图上,多大距离都可以算出来。两公里,拿这个圆规呢,就画弧,不断地画弧,不断地画弧,不断地画弧,划出来交叉线就形成一条线了,不断地画,不断地画,不断,不断,不断,这一点就离这个军分线任何时候都是两公里。
谈判中美军飞机公然越过会场上空进行挑衅
解说:到了1951年11月27日,历时4个多月,经过了18次正式会谈,37次专门委员会会谈,14次参谋会谈,双方终于就军事分界线的划定达成了临时协议。但在关于停火期间,不得增加兵力和停火监督检查的问题上,双方再一次发生严重的意见分歧,导致会谈停滞不前,尤其是在会谈期间,飞过会谈场地的美军飞机,更是引起了双方的争执。
杨冠群:在谈判的过程之中,经常飞机它就轰炸我们的这个阵地,轰炸我们阵地的时候,就飞过这个板门店会场区,会场区双方军事力量都不能进,除了警察带着手枪之外,轻便的武器之外,其他的军事力量都不能进入会场区的。但它根本就不管你的,经常就飞过去,会场区就这么大,飞机它要俯冲轰炸的时候,它从上面越过去,越过去你要调查,调查美国人就否认了,他就说你眼睛测的不准,因为你好像看就在你头上,实际上我是在边上过了。
解说: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政治格局,错综复杂的力量纠葛在一起,堆砌在小小的谈判桌上,谈判的艰苦可想而知。谈判的双方也经常会为了一些和战局和政局无关的情况牵扯精力。
杨冠群:开始就是特别是谈判没有结果的情况,当时就是你骂我,我骂你,说实话就你骂我,我骂你。有的时候我们也根据他怎么骂我们,我们也相应地回答他,那有的时候也骂得过分,中央就说你们小心一点这有些话不要讲,或者有的话讲的不太合适,不够份量,那么上面就告诉你说份量加重一点,或者哪个东西突出一点。
战俘问题成争论焦点 美军企图就战俘问题朝中国脸上抹黑
马鼎盛:骂归骂,谈归谈,谈不拢了再打一场,战场上见高下,这就是朝鲜停战谈判的真实过程。其实每次骂完打完,最终交战的双方还是要回到谈判桌前,随着一个个议题在磕磕绊绊中逐渐解决,对于唯一剩下的战俘问题,斯大林和毛泽东都曾经比较乐观。他们认为,该问题不难达成一致的意见,敌人很难对此提出异议,因为美国是《日内瓦公约》的签署国,公约中明确要求交战国应在停战后,立即遣返全部战俘。但是谁想得到就是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最后却成了交战双方最大的困扰。
杨冠群:这个所以就是谈判这个谈了两年,里头有一年半是战俘问题,战俘问题特别尖锐,因为怎么他是想通过这个打击你中国人,说你这个战俘你们就是说,你们这国家不自由,这些战俘不愿意回去了,拿这个东西来朝你脸上抹黑。
解说:中朝方面按照《日内瓦公约》的规定,主张实现停战后立即遣返全部战俘,而美国坚持自愿遣返,并于1951年1月2日提出一对一交换选择遣返的战俘,然后将剩余战俘与他方所拘留的外籍平民一对一交换,不选择遣返的战俘一律释放为平民。
杨冠群:因为他俘虏我们的战俘多一些,所以他拿这个东西来,特别对志愿军这个战俘。因为志愿军,说实话志愿军战俘里头有一部分是过去就是说解放战士,原来就是国民党的部队过来的,他们就千方百计。台湾派了特工进来,就想把这些人弄回去了,所以这个斗争就非常尖锐,我这方面斗争我就参加得多点,那时美国人就是说非常霸道。
解说:在战俘问题上双方僵持日久,从1952年到1953年将近1年半的时间里,在经历多次长期的休会后,交战双方终于重新回到谈判桌前。1953年2月22日,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提议,首先交换伤病战俘,中朝方面于3月28日同意了克拉克的建议,并在战俘的问题上作出了一定的让步,但是这并不是谈判的终点。
停战协议签署当天南朝鲜缺席谈判会
马鼎盛:1952年8、9月间,总理周恩来曾经访苏,同斯大林举行会谈,在谈及朝鲜停战问题时,周恩来先介绍了美国在战俘问题上打出了离间牌,美国同意遣返83000名战俘,但是其中只有6400多名中国战俘,还不到中国战俘总人数的1/3。美国正是希望在中朝之间,就战俘问题制造矛盾,离间中朝关系,斯大林在听了周恩来的报告后,肯定了中国坚持全部遣返战俘的原则是正确的。他还特别指出,对美国人必须强硬,中国同志应当知道如果美国不输掉这场战争,那么中国人就永远也收复不了台湾。但是就在几个月后,1953年的3月斯大林去世了,继任的苏联领导人开始态度软化,局势的发展也促使中朝两国领导转向尽快寻求结束这场战争。
解说:1953年3月27日,毛泽东在致金日成的电报已经提到,准备在遣俘问题上作一让步。随后中朝两国建议,谈判双方应保证在停战后,立即遣返其所收容的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而将其余的战俘转交中立国,以保证对他们的遣返问题的公正解决。后来成立的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就是来自东西方两大阵营的五个国家所组成。
杨冠群:这边西方的瑞士、瑞典,我们是波兰、捷克,还有一个中间的,所谓中间是印度,这五个国家组成的。特别在停战,这个战俘问题,遣返委员会吧,中立国遣返委员会,是这样。那个我跟印度人接触多一点,因为那时候我们还得希望印度人比较公正一点,能够这个让我们的战俘能够多回来一些。后来就是说战俘都交给印度人看,然后把战俘送到中立区,让他们自己表示你要回去还是不回去。当然印度人你说做到绝对公正,这个也不可能,他两面讨好,他也不想得罪中国人,也不想得罪这个美国人。按我的看法就是说他照顾了我们的面子,但是把好处给了美国人,就是我们14900的战俘,后来都送到台湾去了。
解说:朝鲜停战谈判的最后一道门槛,俘虏问题终于就这样解决了,随后的工作进程相对以前来讲比较顺利。1953年4月20日交战双方开始正式交换伤病战俘,仅仅两周后,就全部完成了交换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正式谈判于4月26日恢复,1953年6月4日朝鲜停战谈判初始设立的5项议题已经全部完成,停战协议即将签署。
杨冠群:原来的,就我们国内礼宾司曾经想过,说是还要什么举杯啊,什么祝酒啊。国内曾经考虑过,后来给上面否定了。因为这个不是一般的外交,跟你说是军事外交也可以,这是双方都是打得你死我活的,停战了有什么好太多祝贺的?后来礼宾司是提了,给上面给否定了,这个不合适。
解说:关于停战协议的最后签订,这其中还有一个插曲,事实上,在停战协议签署的当天,南朝鲜方面的代表并没有参加。
杨冠群:签字那一次,南朝鲜代表退席,不叫退席,不是中间退席,就根本就没参加,他不承认。说这个停战协议是美国人跟共产党妥协,所以它的代表根本也没参加签字仪式。
解说: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代表分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长达3年零一个月的朝鲜战争终于结束,而杨冠群也作为记录员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
杨冠群:我呢带来的本子,就准备美国人要发言的话,我们做记录。那么坐在后面,坐在靠边,这样好出来,这个可是美国人没说话,因为就几分钟就完了,这个签个字,也没握手,也没什么东西的话。就好多文本他签签签,签完你走你的,我走你的,没有讲话。当时我们也考虑过,国内也考虑过,如果是美国人说话,要签完字,胜利啊或者是和平啊可能讲一些空话,我们实际上也准备了,做了准备了,但美国人不讲我们不讲。
《克拉克回忆录》: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