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经理ol便宜的妖人:曾仕强管理讲座讲义:管理思维9 —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7:46:04

第9讲  中国人的言行标准(上), Y# ]* p  ~: Q) T- b( K/ u# \
9.1 中国人的心灵状态/ _" O- j" X: j( f
1.随时随地都十分自由
中国人非常重视心态的自由愉快,行为上常常努力追求不紧不慢的境界。不管是平常还是遇到特别事件时,中国人都主张用从容的心态面对,自由地去解决。4 o6 v: p5 U6 U' @5 x+ P& o$ j
2.自由之中要讲求伦理
自由之中蕴含伦理,不主张平等的自由,而主张根据伦理原则,在不同个体面前有不同的自由度。特别是在年长者面前,个体必须根据伦理,适当限制自己的自由。
% |  }& f: P) Y# o# U
【案例】7 h+ O% u& j9 R9 }: j: S
某大学教授已经60岁,可每次遇到事情都还要去请示自己80多岁的老父亲,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父亲平常不说话,但对儿子的每次请示都会很认真地解答,尽量根据自己一生的经历作出解答。所以每次请示,教授都能学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处事经验和生活感悟。
3.有本事的人应该做主( Q" M. p% k, e4 X
中国人虽然讲究个体之间的均衡,但是还是认同让有本事的人做主,即所谓的“能者居之”。有能力的人做主,方能处理好大局,解决好问题。若是没能力的人做主,只会火上浇油,使问题越来越复杂,局面越来越难以控制。
4.谁有本事要由我决定
谁有本事是由个体来决定,而不是由职位决定的。中国人在内心都会有自己的标准来评定谁是有本事的人。如果内心觉得此人有能力,那么就会心服口服地拥护他,反之即使此人位居高位也会心中不服。. a9 ~9 C2 ~! l- Z0 Z
5.与人有关的事都主观
中国人不相信绝对的客观,认为凡是涉及到人的事情都具有主观性。任何自以为客观的人,都会受到他人的批评,因为他人会认为:这个人主观到自认为客观,完全就是在自欺欺人。. J! M# y3 J% [! b+ C1 @" x
6.科学也不可能纯客观3 M1 `: T1 ~7 M/ K7 r
对中国人来说,科学是人类的知识成果,也涉及到人,所以也不可能纯客观。科学总会包含某种文化偏见或者科学家自身的观念。所以中国人只会去学习如何使用科学,但一般不会去信仰科学。
/ T: }' V7 C: t/ C
一切以人为本
中国人“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及特点:
1.人是万物之灵
远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就提出:“人世万物之灵。”所以中国人非常注重人和万物之间的区别和等级,特别是注重和动物的区别,以体现出人的超然和伟大。) d. [# d3 ~0 y- d
2.人是自己主宰- B% l' |8 y+ c
西方绝大多数人相信上帝是人的主宰。但是中国人则素来坚信:天大地大人亦大。中国人相信人是自己的主宰,人可以顶天立地并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4 w% [% |/ q1 [* i% F/ K
中国人主张人是自己的主宰,并不是意味着个体就可以目空一切、恣意妄为。中国人一方面鼓励个体自制自立,另一方面则要明白时运难得,不可强求。所以中国人讲究尽人事知天命,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要怨天尤人。
8 W/ p* |* A5 O) D# }. I
3.人能心想事成3 E6 h# O( k9 S* o/ ]+ n
中国人相信:事情要想成功,首先自己必须具有希望成功的意愿。只有自己希望成功,才能尽全力去行动。对中国人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否定自己,如果自己都觉得不可能成功,那么也就不会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去坚持和执行,成功的可能性就会非常渺茫。4 \( A9 n7 B% H! ~( {7 _! \
3 c- A$ _+ h( A8 \3 X
9.2 中国人的衡量标准+ t( k: t7 t  V+ M( h; ?
1.多重标准,寻求合理点
中国人衡量人不喜欢用单一的标准,而乐于使用多重标准。在衡量时,中国人会仔细对比各种标准,然后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以寻求衡量的合理点。而西方人则更习惯于使用单一标准衡量人,因而所下的评定也往往比较专断,缺乏灵活性。/ Z! ?4 ]7 q1 d& K+ R
2.内外有别/ b; _- H0 Z: X' }( m4 s
中国人待人接物总是采取双重标准:对外比较客气,一般不会苛求他人;对自己则比较严格,因为稍有不慎就会招来外人的非议。9 m3 Z+ u, l# s& V, f5 ?
3.长期考核
中国人对外人不大信任,所以对自己人更为亲近。这看起来好像是亲疏有别,有碍公平。但中国人同时也非常注重长期性考核,以此达到综合平等。
拉长补短
中国人总是希望他人对自己进行长期考核,通常具有不服输的精神。同时中国人对身边的事情总是采取拉长补短的态度加以对待。* n6 ^: L6 e( R5 c5 D9 G: B; K
1.中国人永远不认输,下次再来
中国人具有不服输的精神,从来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丧失斗志。对中国人来说,屡败屡战才是应该采取的行动,所有的失败都可以用最后一次的成功来一雪前耻。
2.不能够一判定终生,内心不服
中国人即使自己一生失意,也时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所以在时运、境遇不佳时也不会特别在意,而会在内心期望下一次机会的到来。中国人总相信自己会有机会,所以特别不服“一判定终生”。0 I6 l! j' G3 ^, J! ^
3.一年考核不算什么,时间太短! M8 M6 e+ D$ V* R. z, e
中国人相信“路遥知马力”,所以一年考核期太短,根本不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真实才能。因此很多员工对于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实行的一年考核制度感到不大满意,认为一个人的价值需要长期的衡量,而不能只由一年的业绩来判定。3 }. h8 l. s/ l/ b1 \" P6 f4 T' P
4.人生是长期的竞赛,盖棺论定
人生是长期的竞赛,盖棺才能论定一个人的功过。而在盖棺之前,任何人就都还有成功的可能,就还可以通过努力来实现、证明自己的价值。
5.红花需要绿叶陪衬,有主有伴" ?; p- M& k% ]. F5 U
中国人讲究均衡,一个团体既要有能干的人,也要有才能一般的人。这样的团体才能和谐稳定。如果一个团体都是能力强的人,那就会相互之间争斗不休,最后甚至可能因内讧而使整个团体四分五裂。所以中国人素来讲究“红花需要绿叶陪衬,有主有伴”的动态平衡。
6.月亮有盈也就有亏,拉长补短
月有盈亏,事有长短,中国人善于拉长补短,不会只是就事论事,而是综合一个人的整体行为来作出评价。
【案例】) ~% u6 S' n+ J4 \4 r7 d$ m$ J
台湾某公司要派某员工到日本开会。当时外出机会非常难得,所以该员工很高兴,就让妻子女儿也请假,一起去了东京。在东京,一家人玩得高兴,结果常常耽误了开会的正事。回来报销费用时,有人认为该员工是在搞公费旅游,不想给报销。经理却说:“他为我们公司辛苦了十几年,为公司赚取的利润远远超过这些,只管给他如数报销。”                                                                                                       第10讲  中国人的言行标准(下)7 B3 ]* B- g$ ^( C. y: W% W$ S0 z
10.1 中国人的判断标准( C, H( @1 H- F1 B$ X5 `
具体来说,中国人的判断标准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妥当性往往大于真实性# B2 F. O, b: I0 h+ u# f
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消除问题的负面影响,而有时揭露问题的真实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所以中国人深刻地总结出:问题的妥当解决有时远比揭露问题的真实性重要,也就是解决问题不仅需要科学的分析能力,更需要艺术的圆融手法。
【自检】6 U+ Z7 `  ]4 n
请您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某国王很想要一匹千里马,于是就派了个亲信去寻找。亲信一路打听,知道某地方有千里马,就马上赶了过去,可到的时候却发现那匹千里马已经死了,只剩下尸骨了。) l) _/ \# Y$ |
请问这时亲信应该怎么办。$ f/ c) c# t* q+ R8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虚安和诚信并没有关系( W8 f& z. A% m5 N! d5 R3 J$ ?! G( t+ A
真话有时往往会使人伤心,而谎言有时也能起到很好的安抚作用。有时最需要的就是用善意的谎言来安慰对方。这就是中国人最喜欢运用的“虚安”手法。虚安不是欺骗,因为虚安是善意的安慰手法,而欺骗则主要是出于恶意。所以在中国人眼里,虚安和诚信没有关系。1 n/ U4 H" }9 [. o) E
3.和合性常常大于分别性
中国人比较重视自己在群体中的形象,尽量要使自己和群体表现相似,以获得群体的认同。所以有时有特殊的收获,也会注意适当地与群体分享自己的喜悦,这样才能使自己在群体善意的眼光下继续生存。如果个体表现过于特殊,且从不在乎周围人的看法,那么最终会为自己的离群而遭受众人的嫉恨和攻击。
( T* ~* B0 z5 C# h: G) N4 Y( ?
4.合中有分容易维持和谐
虽然和合很重要,但是也不可忽视分的作用。只有合中有分才容易维持人际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国人讲究“和而不同”,只有存在差异的人们在一起,才能合成一个有生命力的和谐集体。如果个体趋同性太高,那么相互之间的爱好和利益趋同性也会过高,那样人际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会越多。9 Y, d) @5 O3 ]; u; c; n
5.合理性层次高于合法性# T; ^+ d7 y4 _' @
合法固然很重要,但是合理的层次更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自古以来更重视伦理而不够重视法律的主要原因之一。
6.我们只能接受合理的法
,   理在法先,中国人只接受合理的法,不接受不合理的法。所以中国人在考虑合法问题之前一定先会考虑法是否“合情合理”。
一切为子孙着想8 S. q" u( v( F7 `
中国人特别强调血脉的延续,一切都尽量为子孙着想。这主要体现于:
1.金装祖先、粉饰太平、家丑不外扬、全为了子孙
中国人很敬重祖先,有时即使祖先有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后人也会尽量加以修饰甚至隐瞒,目的是为了不让先人的丑事影响子孙。同时,粉饰祖先也可以使后世子孙为自己的血脉感到自豪,从而在生活上更加倾向于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 f- i. M( M" s1 ]1 j: j
2.凡事站在合的立场来分,为子孙谋幸福% J, H( Y  b1 C& a) X9 Y6 @, U( V% o
中国人为子孙着想,首先是站在家族的立场上来考虑。凡事都务求不与家族利益冲突,在此基础上为子孙谋幸福的行为才是合理的,才能得到支持。( M0 X/ k: K7 J$ U
3.享受合中有分的好处,不必承受分而不合的苦楚) |5 A! I: s0 }& N
中国人重视家族观念,个体在家族的呵护下,一方面有很强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很多行为也都可以得到家族的支持,从而进行起来也就更加容易。如果没有家族这个集体的权威,个体就得承受孤立无援的苦楚。
4.合理的层次高于合法,要求合理修法! a  K4 j8 P* j- f$ `
中国人为了使子孙在行为上不要走入歧途,往往会费尽心思制定很周全的家规祖训。这些家规祖训都是立足于合情合理。所以后人如果认为某些局部不大合理,已不能适应具体实际,就可以进行修法行动,从而为子孙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合理规定。" u# K' k: Y( r: u
5.使子孙永远由情入理,然后合理合法
由情入理,才能切身体会理解理,而不会将理仅仅看作和自己根本没有关系的外在束缚。只有合情合理,然后才会合法。由情入理、由理入法,这是中国人理解法和制定法的习惯性思维过程。+ @- Z* f6 \! j  }' ^
10.2 中国人的基本态度
中国人的基本态度可以归结为以下六点,即:6 c/ S6 c" S9 T. y9 a
1.习惯于含含糊糊中找出明朗的答案,言外之意' j( I7 q% t; W! L2 Q2 P# _
人在说话时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含含糊糊的含含糊糊,这种中国人认为是糊涂;第二种是清清楚楚的含含糊糊;第三种是清清楚楚的清清楚楚;第四种是含含糊糊的清清楚楚。中国人喜欢第四种说话方式,所以相应也习惯于在含糊的表达中找出明朗的答案。
! p' Y; x! C! a, Z/ I
2.喜欢用半推半就的方式来争取名位,用让来争  `# i! d: ?( k2 [- ]7 x3 V$ B' F
中国人特别重视名声,所以一般不会明目张胆地争取自己想要的名位,而是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半推半就地来获得名位。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自己争取名位可能会遭受的阻力,另一方面更可以赢得一个谦虚让贤的好名声。
3.高层官员和基层百姓处事方式不同,层次不同7 T7 E) {7 t9 `
中国人向来是“官本位”,所以高层官员和基层百姓的处事方式有很多的不同。高层干部处事一般比较重视稳妥和舆论影响,很多时候搞的多是形象工程;而基层百姓则比较注重实效,工作比较实在,不善于搞花样文章。- j9 ?* Z# k' S
4.用你消我就长的较量精神彼此拉扯,良性互动
中国人喜欢和别人较量,而不是竞争。较量之前先会尽量摸清对方的身份地位和潜在实力,然后再适当定位,定位之后才会开始较量。
5.愿意抬轿也可以自愿地长相左右,自愿就好, q5 f0 k( h9 l; S" c
中国人很重视个体的意愿。比如领导并不会强迫谁来抬轿,而是下属主动愿意来抬轿。下属因为时刻希望得到领导的提拔,所以有机会接近领导当然不会轻易错过,抬轿子也就自然成为美差。+ ~- g. l) s$ ]: C; j$ Y6 d
6.以下赌注的心态来寻找合理平衡点,出手便中
中国人的行为看起来像赌 博:在行动之前往往会有很精细的权衡,然后才会决定自己是否参与以及投入多少资本。在行为时会努力寻找合理的平衡点,尽量达到出手就中。
但这种看似赌 博的行为其实十分有把握。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趋吉避凶,这看起来是相当势利,可实际上却仍然以仁义为重。
【小结】9 W$ L# U/ v1 o% q
上面的讲述重点是中国人的言行标准。首先介绍了中国人的心灵状态,指出中国人的心灵自由从容。接着指出中国人一切以人为本的观念及其三个具体方面,即:人为万物之灵、人是自己主宰,以及人能心想事成。再接着详细介绍了中国人的三个衡量标准、拉长补短的六个表现、中国人的六个判断标准、一切为子孙着想的五个方面。最后则着重介绍和分析了中国人的六个基本态度,尤其强调了趋利避害、寻求合理点的态度。
第11讲  中国人的综合考量(上)  ~  z7 w- [+ \* a$ s* d
11.1 中国人的复合标准
& L! Y$ O- y" Z; i8 N( A  中国人讲究整体观,不仅认为宇宙是个完整的系统,而且认为人本身也是个完整的系统。因此中国人自身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首先作自我调整,而尽量不依赖于外在力量。个体会采取综合的心态来认真考虑问题,然后采取复合式的标准来评定和解决问题。中国人的复合标准具体包含以下六个方面,即:" \9 g- n) U8 t7 ~* _0 W. m
1.害怕权威却不服从权威,表里不一
% s- A6 B4 P+ Q) s  中国人深知权威的力量,所以在权威面前一般表现出畏惧而又谦恭的态度。但同时中国人又早已饱受权威霸道的欺压,因而在背后总是不服从权威,随时准备采取行动去反抗和**权威。
2.喜欢表现却又害怕表现,自相矛盾
中国人讲究个体之间的平衡,很排斥个人表现主义,所以个体一般都很害怕去表现自我,担心受到排斥。可同时中国人又鼓励个体施展自己的才能,所以个体又喜欢表现自己,以获取施展才能的机会。对中国人来说,这两个方面看似矛盾,实际上仍可以统一。
3.个人主义却又重视团体,交互主义
中国人一方面很尊重个体,有很浓厚的个人主义,另一方面则非常重视个体之间的合作互助,有很强的团队精神。所以中国人既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集体主义,而是交互主义。交互主义就是中国人平常所说的“彼此彼此”,讲究相互之间的尊重理解和公平交往,即:相互之间的付出和收获一定要保持平衡,任何一方都不能吃亏。# u% `/ K' b; H
4.没有意见便是很有意见,合起来说
中国人说话总是一句阳话背后蕴含着一句阴话,每句话都往往含有言外之意。所以中国人说“没有意见”,其实是强调自己“很有意见,而却不想说”。
& |. O5 f/ Y  `. V0 m, [
5.不用担心就是各自小心,一点没错
中国人讲究“虚安”,善于理解对方的感受。所以当某人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其他人往往会先以安慰为主,说句“不用担心”,其实同时也就是在暗示对方要务必小心才能克服眼前的问题和困难。
6.中国人主张合理就很好,中庸主义
朱熹曾经说过:“无一事不合理为中庸。”所谓中庸主义就是合理化主义。中国人不喜欢走极端,比较推崇中和状态,认为只有中间平衡状态才是最为合理的状态。; L0 {; X8 n, U9 I3 K" o
中国人的质量管理7 G* p& K: U' H# g5 ]6 R3 k
中国人本身也是出色的质量管理专家,对质量具有非常精妙的把握能力。质量管理就是把握一个优劣的上下限,使质量保持在公差之内。在这个可允许的限度内的被视为良品,范围之外的则为不良品。7 l+ m# p" d: o) a
, G+ A1 o! J0 f9 l
中国人的质量管理与武术家过招存在着相似的理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f% P+ j1 b0 b: c9 X9 t- |1 ^$ R
1.高手过招,点到为止6 ]( b# s! {0 D( [# c
高手一般都很重视稳妥,所以高手过招讲究“点到为止”,以免伤了和气。真正高手相互之间稍一交手也就大致了解了对方的实力,并不用非要你死我活的分出一个胜负,因为彼此心中都已经有数。中国人的质量管理也是如此,只要质量还在可允许的范围之内,属于“高手”,那么就没必要非评出一个明确的等级不可,分出胜负来。
2.最好是:赢的装没赢,输的装没输# M' f6 D% N# P3 B
中国人打斗最高的艺术就是:赢的装没赢,输的装没输。这样双方都没有觉得自己吃亏,也就平息了干戈。因为对中国人来说,“和”远比“输赢”更为重要。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也同样如此,最好的结果就是“差不多”。7 d- B' V3 Z  Q$ B: t
4 u3 W2 X2 f4 L0 n
【自检】- w$ u' N& z( D. k  @( O
请问如果您是一位下棋高手,您与人下棋最期望的结果是什么,并说明自己的这种期望属于中国人输赢态度中的哪一个境界。9 q9 q- N' t3 e4 m9 |  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e, p: R( R) Y
9 S+ V! T9 _1 T! E5 J
3.合理就好,一切力求恰到好处: r/ n( j+ [: T- i  v/ H
“合理就好”很有难度,需要很高的技巧来把握。合理就是要尽量达到恰到好处,既不多也不少。具体到言行上,中国人十分注意合理的分寸,要给别人留有余地。中国人认为给别人留有余地也就是给自己留有余地,因为逼人太甚只会刺激对方抱定“死斗到底”的决心,从而可能导致两败俱伤。
4.徒弟比武,方会尽全力分高低
只有徒弟之间比武,才会各尽全力,因为这时双方的较量是在师傅面前显示各自的水平和能耐,一定要分出高低才能结束。徒弟比武,水平接近,也不会致使一方丧命,所以完全可以尽力为之。这就好像如果都是质量偏低的,就一定要较出高下来,否则就会受到轻视甚至遭到淘汰。
T9 T% W4 H3 D! w* u- {/ }- ^4 `
11.2 中国人的必要修养- k- T, z+ i, {8 }
中国人有一些修养十分必要,是中国人品德上的一种财富,值得努力地培养和加强。这主要有:: t+ u3 `  L: S3 }% M  m
1.明辨随机应变和投机取巧,不能取巧7 n; B$ v6 p+ h' B4 Z
必须清楚辨别随机应变和投机取巧的差异。中国人特别痛恨投机取巧的行为,谁要是投机取巧就会受到别人的诅咒,最后不但损害了自己的声誉,也不会得到所欲求的利益。$ h4 |* h2 D: j" X
\- ]9 p) H' P, P
2.把圆通和圆滑切实分清楚,圆通才好- X3 S# h# d4 W' t5 l. [
圆通和圆滑千万不能混淆:圆通的人推托之后还是会将问题解决掉;圆滑的人在推托之后就只会将问题搁置,不去解决。所以圆通和圆滑的区别就在于动机和结果上面:圆通以推托为手段,以表示自己能力有限,最后则还是会尽力将问题解决,完成自己的许诺;圆滑的人则以推托为手段,动机就是不想帮忙,所以结果就是以搁置问题的态度来了事。
3.分辨虚安和欺骗的差异性,绝不欺骗
虚安是进入实安的一个过渡阶段,中国人认同虚安行为,但是绝对反对欺骗行为。虚安和欺骗的差异主要就在于动机和结果上:欺骗的目的是为了隐瞒真相从而一方面达到自己获利的目的,另一方面造成当事人受害的结果。虚安则是通过欺骗的行为来达到安慰对方的目的和结果。
4.辨别艺术和权术的分界点,不耍权谋- C) N- z# p+ {$ p- p1 d" \/ j: m& ]
中国人最讨厌权谋,所以对于公开玩弄权谋的人,大家都会在心里感到深恶痛绝,因为中国人通常认为玩弄权谋就是不尊重人。中国人喜欢用比较艺术的手法来处理人际关系,尽量在尊重和体谅每个人的特殊处境的基础上搞好人际之间的平衡。
5.区别大我与小我的同和异,多说我们
中国人很重视个体之间的平衡,也很尊重集体的权威。所以中国人做重大事情时,都会以“我们”的名义进行,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行动的声势,赢得更多人的支持和参与。使用“我”的名义则只会使自己陷入孤立的困境。所以在中国做事情,要尽量多说“我们”少说“我”。
6.弄清楚经和权之间的配合,持经达变
持经达变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持经达变就是有原则的应变而不乱变,以不变应万变,这是最高的管理智慧。具体说来,有原则的应变而不乱变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要点,即:7 `2 h4 y9 g8 y9 L+ B- k" Q% z: {
变有80%是不好的,只有20%是好的
中国人深知世界在不断变化,人的行为也应该在不断变化,从而人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也应该不断改变。这样才能使人和世界达到动态的和谐统一。但是变动必须是渐变,有些可以变,有些则还不能变,只能先变20%,保留80%。这样的“变”才能保持世界和人各自的历史传承性。5 z; Q9 h0 S; {* I2 m* ]2 n  B5 A
不能不变也不能乱变
变化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度,不能因为怕变动带来不稳定而害怕变,结果只会导致一切都归于僵化,从而失去生命力;也不能因为变非常必要就随意乱变,结果导致今不如昔,越改越差。3 R1 I7 B7 m$ ], ^3 `. R- O
不要在80%的范围内乱变,要在20%的范围中求应变+ y1 t& E! _6 s  K
对中国人来说,每一个阶段只有20%的部分适合变且必须变,而有80%则必须保留。所以变必须注意选择好变的范围,只能在20%的范围内才可以求变,绝对不能在80%的范围内乱变。' F9 p% G% D: ~! ~2 J2 z, a" P
变得好,大家会觉得好像没有变; m- G9 I$ v; a2 ^
最好的变动就是看不出变动的渐变。只有人们感觉不到变,才不会因为变而感到恐惧和不安,才更有利于变的顺利进行。
大家有变的感觉,要小心快要乱变了
如果民众都能够感觉到变动,那说明变动幅度已经过大,已经可能不是渐变了。民众感到变之后,心也就会开始变得不安定。民心越来越不安定,那么社会也就变得越来越快,最后变完全脱离控制,成为乱变。
变到好像没有变一样,最安全* ?; F# _- m; d2 b2 K
只有变得和没有变一样,才是最安全的变。中国人讲“变”,从来都是在稳定的前提下求变,从来不会单纯为了变而不顾社会的安定。如果变的同时社会发生动荡,那么这种变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第12讲  中国人的综合考量(下)* h1 t9 c9 G5 Z! o
12.1 现代中国人的共同问题
现代中国人的共同问题5 a$ z9 F  w+ c& i
现在中国人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脑筋不清楚”,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b; p" R# [$ i- U2 z! R
1.对自己不了解,盲目接受错误的批评;丑陋的中国人
中国人现在极端不自信,盲目接受外界所有批评。甚至对于“丑陋的中国人”的批评,中国人自己也能接受。之所以会有这种盲目接受批评的态度,主要原因是不了解自身,一切言行都以他人的标准进行评判,结果对自己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 {( n: V: E1 ?1 X+ U
2.说什么融合中西,心里老想着大小通吃,要求全
现代中国人总希望融合中西,大小通吃,可结果却是消化不良。中西方的思维和观念差别很大,很难做到融合,结果只能搞成混合。有时混合做不到,就索性将国学全部扔掉,学习西方人的行为方式,结果却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3.说什么他山之石,殊不知彼此环境大不相同& t, |: U# [5 s( \
中国人讲究见贤思齐,但是如果两者异质性太高,便就不应学习和模仿。中西文化是在很不相同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具有很高的异质性。所以虽说“他山之石”,却未必可以攻玉。西方文化很难在中国生根,也很难和中国文化实现融合。所以一味强调中西融合而忽视其差异性和异质性,只会使自己不伦不类。
4.对自己缺乏信心,因为近四百年来科技严重落伍* D+ y0 t/ ?7 [+ O$ r0 b
近四百年来,在中西文明冲突中,中国人严重地丧失了对自身文化的信心。这种自信力的丧失,主要来源于对自己科技落后的极度自卑。因为中国人正是由于首先在科技上的落后,才开始遭受了近两百年的屈辱和奴役的。
5.不认真提升自己,只想把自己变成美国人) F. E; d7 o- V! k
现代中国人总是羡慕别人,自贬自责,从不认真提升自己,而只一味想将自己变成现在看上去最如日中天的美国人。在内心深处,很多中国人对自己的民族已经完全没有自豪感和认同感,动辄以他国公民自居来批评中国人。' X0 B4 Y  L" }5 B8 w4 A; j/ u
【案例】
某中国老太太的女儿居住在美国,嫁给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后来女儿生了一个儿子,就请母亲来美国照顾外孙。老太太在女儿家住得特别不开心,因为女婿总是一开口就说“你们中国人……”,好像他自己不是中国人一样。终于有一天老太太实在忍受不了女婿这种忘本行为,气愤地回国了。  R" F" e; I9 S1 o% l& N  \4 u) g1 r" b1 B
恢复持经达变的包容力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变化多端,所以现代中国人应该努力恢复持经达变的包容力,适应新时势,改造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民族。* y8 S4 ?$ s8 f& H2 \1 t, c
1.往日中国人不怕外来文化的入侵,因为同化力很强
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居于领先地位,所以从来不怕外来文化的入侵。中华文化以前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同化能力,所以其他外来异质文化都能被很好地吸收,真正做到为我所用。5 `8 B4 g3 d; M
2.现代中国人一看到外来文化,就丢掉自己的祖业2 e" H+ i3 K; L3 \
现代中国人忙于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根本就无暇顾及传统文化。所以在现代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都被悬置在楼阁之中,很少有人问津。这种情况持续了一百多年,结果是中国人自己丢掉自己的祖业,不重视自己的文化。0 {+ s$ t( _& D. a- X5 Q: Y1 ?
3.一片反传统:盲目学西方,岂不是自我毁灭2 ]# O! k- ~' o! s* ?3 h' l
现代中国人一味地反对传统,盲目学习西方。这种做法只会使中华文化进一步丧失包容性和同化能力,从而不断陷入文化劣势,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4.赶快恢复持经达变的能力,以中华文化来妥善利用西方现代科技& V/ c6 y& n  K- E! p
传统文化没有错,真正的失误所在是现代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式。现代中国人应当做的不是破坏、消灭传统文化,而是要赶快恢复持经达变的能力,以中华文化为本,妥善地吸纳、利用西方现代科技,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气息。
. A: m" D  M+ F
12.2 现代中国人应有的素质* q  C9 S5 _8 C
现代中国人首要的任务就是继承发扬好自己的传统,才可能吸收和消化西方的文化。具体说来,现代中国人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素质:
1.重新认识中华文化,不食古不化,也不不求甚解,更不自以为是
现代中国人之所以忽视、反叛传统,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国人普遍对中华的传统文化不够了解,加上很多自称精通传统文化的人又多为食古不化、甚至自以为是之人。结果传统文化就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不能经世致用的古董,也就理所当然地被弃而不用。因而,现代中国人首先要重新认识中华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以发掘其有现代意义的部分来指导当前的社会整合和文化整合。* |* A1 q- R/ S8 }1 `  d" R
2.先做好一个中国人,再来学习西方的长处
中国人要达到中西结合,首先就必须精通国学,学好自己的传统文化,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然后才读得上学习西方的长处,使之为我所用。如果中国人连自己的传统也不了解,就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从而也就不知道应该学习西方哪些长处,结果只会导致全盘西化,消化不良。8 K+ G% L5 j. q4 \* P  E5 w9 j
3.建立中国人的观点,不能站在西方人的观点来看中国人的事情
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心灵状态和行为方式,因而中国人的事情也就具有中国自身的特点。所以中国人只能根据自身的文化观念来看待自己的问题,才能真正发觉中国自己事情和问题的性质,也才能真正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途径,而绝对不能用西方人的标准和立场来看待。& ^0 s9 h  \) ], N; _
4.客观比较中西文化,要力求正确6 W7 U4 I) J6 g: O
中西文化有很高的异质性,所以既不能因为盲目崇外而鄙视中国文化,也不能因民族情感而贬低西方文化。现代中国人要想达到中西结合,必须以公正的态度来比较中西文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高水平的互补。$ ]4 Y( |+ J! t8 |/ Q
5.尊重各种文化特征,求同存异& [+ e' R0 f+ C2 u, _
各种文化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魅力。现代中国人应该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和原则来面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冲突,要有巨大的包容心和自信心来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使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要成为21世纪的主流
现代的西方文化日益显露出其先天性的不足和缺陷,而中华文化由于其巨大的包容性越来越受到全球文化学者的关注。从目前来看,中国人如果能够充分运用自身优势,不数典忘祖,那么中华文化完全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主流。/ S1 @+ W, ]4 M6 D* J& u
1.文化遗产丰富$ [6 o7 p# ^, C" q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传世文献也是浩如烟海。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中蕴藏着深厚的思想精华,中国人如果能够充分运用这笔财富,就一定可以找到整合、并发扬传统文化的适当途径。* w1 z; t1 {, W( S/ \2 F6 v' R
2.人口众多
中国人口众多,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左右,具有充足的人力资源,足以为各个领域预备大量的人才。如果能够从中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整理和改造,定能使中华文化和现代社会顺利接轨。7 G$ I* C( C7 t- b5 x8 j: k- K7 I% l
3.市场繁荣
中国市场广大,并且正日益繁荣,这将使人民生活水平极大地提高,从而带来文化事业的繁荣。所以中华文化就更应当借助文化繁荣的大背景,抓住机遇提升自己的时代品格。
4.交通发达
现代社会交通发达,这为文化的迅速传播和频繁交流提供了极佳的便利条件。通过迅速传播,中华文化可以扩大自己的世界影响;而频繁交流则更有利于中华文化深入了解其他文化的特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命力和活力。' X) l. K6 P9 U$ c( M; K
5.不数典忘祖& n3 Z. u$ h# `+ A( W, u
现代中国人自身必须尊崇传统文化,不数典忘祖,才能真正有诚心、耐心和信心去复兴中华文化。* x6 W% N: K) E' r# \) R
0 ^' P4 k% [+ h3 J3 S
【小结】
上边的讲述重点是中国人的综合考量。首先介绍了中国人的复合标准、质量管理以及必要修养。其次介绍了现代中国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现代中国人所应该具有的素质,即尊重传统文化,不盲目崇外。最后则提出21世纪中华文化将有可能成为主流文化,并指出了现代中国人应该做的五个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