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的奥运之路:井冈山的紫玉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03:12
陈耿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5月09日   第 07 版)

去革命圣地井冈山,一定要看杜鹃花、井冈兰和奇宝树,这是我多年的夙愿。但是,当我们沐着带湿气的春风来到茨坪市区时,却被道路两旁齐刷刷的落叶撑花乔木震撼了——虽然浅褐色的枝条上还残留着冬日的痕迹,但枝头上却绽满由片状花瓣组成的椭圆形花朵,紫色中透出善良、高洁和幽贞,微风摇曳中,我还依稀见到有的花朵还缀上了鲜红的色彩,真的是“片片摇光玉剑斜”,“紫玉枝俏红蜡蒂”……
问开车的师傅:“这花叫什么名字?”师傅说:“这是近几年井冈山才有的花,只知道花先开叶慢长,但不知叫什么名字!”
我参观过海峡西岸的花博会,观赏过成千上万的花卉,但是这种奇特的花我却从来没有见过。我移步到2米多高的树下,静静地拾起一朵紫色的花。
我们来到了倒映在群恋湖中的五指峰山下,我国老版壹百元人民币的背景图案就是取材于这座英雄山。山风凛冽,春树荡漾,丹红的太阳从云雾中半露半透,形成了画屏中的鲜红旭日和霞光下的杜鹃波涛。来井冈山前,我的脑海已从滴血的井冈山斗争史中获悉:在井冈山斗争的3年多时间,先后有4万多名党的忠诚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1.5万名有名字的烈士和2.5万多名无名字的烈士,江西还有25万群众也倒在敌人的屠刀和枪口下。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部队离开井冈山到赣南、闽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白色恐怖又重新笼罩着500里井冈大地。国民党和地主武装侵入井冈山之后,穷凶极恶地叫嚣“血洗井冈山”!他们把毛泽东同志和红军经常活动的地方作为“重点血洗区”,对人民进行血腥屠杀,在五大哨口内,被杀害的革命群众就超过1000人。在小井村,敌人一次集体枪杀我红军重伤员便达130多人,有一家村民祖孙三代被枪杀活埋的便达到9人……国民党反动派残杀革命群众的毒刑更是令人发指,有打地雷、踩杠子、钉四肢、香火烧、艾烟熏、抽脚筋、锁颈骨、挖眼、挖心、剖腹、剥皮、刀割、点天灯……在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鲜血浇灌的红土地上,毛泽东同志终于开辟出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成功之路。这条路,是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路,路边那满山遍野的杜鹃,开出的是赤瓣熊熊红彤彤的花,它们是对中国革命愿景的礼赞!
我掏出刚才拾起的那朵不知名的花细细端详,发现花瓣竟然是9片,它们3片排成一轮,最里一层是深红色,第二层是粉红色,外面一层是紫茄色,我突然感觉到:这里面的二层染红了的花瓣就像是井冈山纪念碑上那刻着的有名烈士和无名烈士,而那硕大的包裹着花核的外瓣,是因为处在外层遮风挡雨而变成了紫色,这是革命根据地用乡亲们的鲜血和泥土混合而凝成的颜色,它们孕育出来的无名花朵也是耐人寻味的:紫色的钟状花朵!这是我心灵上竖起的纪念碑。
在不知不觉的漫步中,我们又经过了兰花坪,那是井冈兰长得最茂盛的地方。井冈兰具有独特的品质,她生长于山野,与荆棘野草同生,与风霜严寒为伴,白玉般的根茎深深地扎在贫瘠的土壤之中,翡翠般的叶片在苔藓中轻盈舒展,不经意之中,她便托出一串串兰花:有的白里透红,有的泛出紫色,有的闪出蓝光……据书刊记载,兰花有春兰、蕙兰、建兰、秋兰、寒兰、墨兰、台兰等,井冈兰以寒兰、春兰、秋兰最为著名。由于井冈兰的高洁忠贞品性,使人又常常想起井冈山上的百余名女红军,她们从战火中走来,又向战火中走去。
在由朱德同志题写馆名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我们见到朱德同志原配夫人伍若兰的英俊照片,她从小喜爱兰花,取名为“若兰”,是一位1926年秋便入党的巾帼英雄,她曾带领耒阳农军,英勇苦战13天,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有力地配合了朱德、陈毅领导的部队反击敌人的疯狂围剿。1929年2月,为了掩护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等同志率领的红四军军部突围,她又挺身而出,带领少数同志阻击敌人,最后落入敌手。敌人惨无人道地将她的头颅砍下,悬挂在城墙上示众3天,牺牲时她才23岁……井冈山上,一株兰花为大地留下了幽香、为人民奉献了高洁、为革命播洒了忠诚。1962年2月,朱德委员长重上井冈山时,专门前往兰花坪挖掘了几株井冈兰和泥土,带回北京中南海。在井冈山期间,他还深情地题写了“天下第一山”的条幅,寄托了对养育着兰花的井冈山最真挚的情感。
我珍藏在口袋里的不知名花朵正在散出淡淡的花香,我放在鼻下猛吸,瞬间便有一种顿悟:或许,“兰生林樾间,清香倍幽远”。这种花与井冈兰难道有某种联系?苏轼的诗可为我的预感作证:“幻色虽非实,真香亦竞空”。我轻移脚步,边走边想……
蓦地,我们又在井冈山的腹地,见到了著名的大井村。这是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上井冈山的第一个落脚点,以后,毛泽东、朱德、陈毅和彭德怀同志也经常驻扎在大井村指挥红军战斗。这里,有神奇地长在毛泽东等领导人旧居后的两棵奇宝树:海罗杉和凿树。在井冈山惨烈的第三次反围剿斗争中,这两棵树曾被敌人放火烧死了,但是20年后,当井冈山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时,两棵树又苏醒了,并且生长得蓬勃蓊郁。在“文化大革命”后的上世纪70年代,毛泽东、朱德等领袖相继去世后,这两棵树又相继双双死去,等到邓小平同志拨乱反正后,它们又奇迹般双双复活,直到现在还长得非常茂盛。更神奇的,在两棵老树的旁边,又长出了两棵小树,现在,手臂粗的躯干已经直立在凤尾般叶组成的浓荫下。我想,这两棵树随着革命的兴衰而兴衰,随着人心的向背而存在,究其根源,就是在任何时候,树根要永远扎根于大地,树心要永远保持活着……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同时,更要“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我的眼前又晃过早晨在茨坪见到的那些撑花乔木,它们的身躯跟这两棵小树一样俊硕直立,不同的是,它们已形成了连绵不断的林带,精神抖擞地举着紫色的火炬,伸向锦绣的前方。
在即将离开井冈山的最后时刻,司机跑得满头大汗地来到我的跟前,说:“终于找到井冈山人问个明白,他们说:这种花叫紫玉兰!”
我的眼睛湿润了,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表示感谢。我知道从今以后,井冈山这种兼容了杜鹃色彩、兰花幽香和奇宝树坚强的紫玉兰,将会成为我人生的永恒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