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男之整蛊专家第八区:中国离世界老大还有多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07:02
   中国离世界老大还有多远?     洛神洛书的收藏 收录于2011-05-09          据媒体报道:“美国时代”将在5年后被中国终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相当突兀地作出这个判断,在中国没引起太多反响,但在美国却像扔了一颗“重磅炸弹”。IMF宣称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16年超美国,但用的是“购买力平价”这个概念,而它本身就充满了争议。尽管如此,一些美国人的自尊心似乎还是受了戳伤,美国主流媒体上出现大量批评IMF预测“不准确”的声音。美国之音说,这种预测“低估了美国的制度优势”。

        IMF认为,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目前中国的经济规模是11.2万亿美元,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到2016年,将会增加到19万亿美元。而与此同时,美国的GDP将从现在的15.2万亿美元增加到18.8万亿美元,略低于中国。

        到2016年,美中两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也会发生变化。中国的比例会从现在的l4%增加到18%,而美国的份额将会从现在的略低于20%下降到17.7%,稍低于中国,名列世界第二。

        何谓“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简单一点说,就是认为各国货币之间名义上的汇率不足以反映各国之间的实际经济规模的合理比较,因此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实际汇率应该是多少,从而来计算出各国的实际经济规模。

        对于“购买力平价”,中国的专家学者大都不“感冒”,因此他们表示,对这种“国际热捧”,我们需要保持清醒认识,莫要“被捧杀”了。然而我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认同这种“超过”的趋势,也许这就是中国式的“韬光养晦”吧。

        尽管中国专家学者口头上否认,美国之音不同意,一些美国人不高兴,可在经济规模上,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老大是大势所趋,按名义汇率计算也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也好,不是五年,就是十年,不是十年,就是二十年。

        为什么说这是大势所趋,不说别的,就说一点,中国老百姓是存钱过日子,而美国人民是借钱过日子。

        美国之音将美国的制度优势搬出来,可避而不谈制度背后的精神力量正在衰败这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说起这个问题,不得不谈谈马克思.韦伯的经典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资本主义的兴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综合体,它还有着特殊的精神风格和文化意义,其所呈显的特征处处和某种宗教上的伦理态度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现代人普遍的生活方式。韦伯这本书从文化的角度考察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探讨近代资本主义在欧洲而不是其他大陆发轫和发展的根源,让读者看到隐藏在制度背后的精神力量,从另一个视角来重新认识这套西方花了数百年时间才酝酿出来的资本主义生活秩序。

        韦伯试图从比较宗教学的角度去说明貌似合乎理性的资本主义的运作制度背后却由一套极为不合理性的新教入世禁欲主义伦理所支撑。

        新教入世禁欲主义伦理为资本主义企业家提供了一种心理驱动力和道德能量,从而成为现代理性资本主义兴起的精神动力,也是现代资本主义得以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以苦修来世、禁欲主义、宗教虔诚的新教伦理为一方,以身体力行、艰苦劳动、积极进取资本主义精神为另一方,双方看上去似乎有冲突,实际上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资本主义精神认为精于职业,精于赚钱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同时与这样一个词语“天职”。相联。也就是说把赚钱本身当作一种目的,当作一种职业责任,被看作是一种美德和能力的表现,看作是被上帝眷顾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上帝只眷顾那些身体力行、艰苦劳动、积极进取的人。

        韦伯说:“一个人对天职负有责任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

        但韦伯也担心:资本主义一经成熟,精于计算的理性化充斥整个社会,人们便会抛弃上帝。正如《新教伦理》一书结尾时韦伯所说的:“当竭尽天职已不再与精神和文化的最高价值发生直接联系的时候,或者从另一方面来说,当天职观念已转化为经济冲动。从而也就不再感受到的时候,一般地讲,个人也就根本不会再试图找什么理由为之辩护了。”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已从“价值理性行动”转变成“工具理性行动”的时候,韦伯悲哀地说:“没人知道将来会是谁在铁笼里生活。”

        (以上有关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容摘自《百度百科》,本人有部分修改)

        美国的金融海啸正是由于华尔街精英人士道德沦落和美国人的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所造成的,它也正好印证了韦伯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中国在经济规模上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老大不是问题,问题是,经济规模超过了就是真正的老大吗?为了经济规模这个“潜在趋势老大”将来一天成为现实的同时,也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老大,那么中国在当下和未来,除了经济发展外,还要做些什么?

        军事实力的增强、国民教育程度的提升、科技与质量含量的提高、国人精神信仰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前面三点,绝大部分人都清楚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而精神信仰往往被许多人所忽略。

        精神信仰包括整个民族的人文素养、国人的集体意识、个人的自律自觉自主和创新的意识与能力。而这正是当下中国所最缺失的,正因为最缺失,所以也是成为真正世界老大所最必须的!

        我们没有理由盛气凌人,也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命运掌握在我们的手上。

        以下是我前天所写的一段有关精神信仰的文字:

        当下我们常常感叹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社会道德快速的堕落,然而我们又经常不自觉地陷入“道德悖论”的境地,那就是我们在感叹道德堕落的同时,美德却又被我们所嘲笑,高尚被我们所唾弃。

        是我们没有信仰吗?否!

        相信道德的存在,是一种信仰,可称为精神的信仰。相信物质的唯一,也是一种信仰,可称为物质的信仰。而崇拜商品,崇尚金钱万能,是物质信仰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说,在当下,即使我们的精神信仰很微弱,然而我们的物质信仰还是很强大的,是这种强大的信仰,推动着我们向前,促动着我们的进步。

        如果精神是一种内在能量,物质是一种外在力量的话,我们能量不足,不过可以用力量来弥补,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然而如果能量不足的话,力量终有衰竭的一天,我们很多人都清楚这一点,可甚少人会去做补充能量的事。

        这使我想起了胡适先生1929年在中国公学18年级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对那些不肯读书而又找借口说没有图书馆的人说的一句话: “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人,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

        当我们将注意力、精力集中在建图书馆而疏于读书,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即使建好的图书馆非常非常之漂亮,你不去读书,那又有什么意义。

        读书,就是补充你内在的能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是你的图书馆,也就是说,你的时间、空间大大扩展了,以至于虚空。

        昨天看了一部韩国电影《华严经》,里面有一句话印象深刻:没有比虚空更大的空间。我想补充一句:没有比虚空更大的能量。

        我所说的精神信仰和读书,难道不是进入这虚空的必须!

        名词解释: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以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也就是说,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举例说,在美国买一个汉堡5美元,而同样的汉堡在中国需要2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在买汉堡的时候,2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和5美元相当,这时候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就是4比1。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