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男第三季何穗:《四琴同堂》介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3:04:52
1. 潇湘水云(浙派) [宋]郭沔 曲 演奏:徐匡华(唐琴"佚名"演奏)

  郭沔字楚望,约嘉泰至宝佑年间(1201—1251)在世,是南宋后叶较有影响的教育家。南宋亡国后他避乱衡山,以琴书自娱。一生中创制许多琴曲,惜大多散佚,存世者仅《潇湘水云》与《泛沧浪》二曲。作为南宋后期著名琴家,浙派创始人,郭沔一生创作了大量琴谱,《潇湘水云》是他的代表作。他的直系传人刘志方、毛敏仲、徐宇等人后来都成为一代宗师,形成古琴史上影响深远的浙派。几百年前的的曲子,代代相传,最后化为联系古今,发扬琴派的神曲妙弹。

2. 思贤操(浙派) 徐元白 移植 演奏:徐匡华(唐琴"佚名"演奏)

  此曲原是河南筝曲《泣颜回》,徐元白曾把其创作改编,谱作琴曲易名《思贤操》,刊登在《今虞琴刊》上。《思贤操》是传统的民间曲调,徐元白从小常听父亲用琵琶演奏,他后来将此曲谱入古琴,经过多年抚弄,始得古琴韵味。而此集中,由儿子亲奏父亲所创之曲,更是应了集名,也成就了这段古琴佳话。

3. 普安咒(金陵派) 夏一峰 传谱 演奏:刘正春(宋琴"古调"演奏)

  平常的曲子或写意,或写景,终究有对象,〈普安〉却无一描述之客体,纯粹是藉由声音产生力量,形成交感,看他全曲都在拟声──钟磬、木鱼、梵呗唱诵,这也是咒语的本质──虽说咒语也有其意义,但恐怕更大的意义是在于声音。所谓“风水树鸟,皆能说法;梵音潮音,皆为妙音”。《流浪者之歌》悉达多最后在河边悟道的契机,不就是众流汇聚的声音──“口奄”!这真是一首极特别的曲子。这真是一首极特别的曲子。

  据说金陵派老琴家夏一峰先生每逢除夕必操此曲,说是窗外会招徕鬼神聆听;而刘向《琴说》说鼓琴有七例,“感鬼神”居第二,唐代薛易简《琴诀》,认为古琴“可以观风教、摄心魂、辨喜怒、悦情思、静神虑、壮胆勇、绝尘俗、格鬼神”,“格鬼神”落到最后。可见愈往后代,古琴与宗庙鬼神关系愈远。可见愈往后代,古琴与宗庙鬼神关系愈远。

弹琴时“坐必正、视必端、听必专、意必敬、气必肃”,《普安咒》更能清心涤俗,《笑傲江湖》盈盈为令狐冲疗伤奏的便是此曲,前面加“清心”二字。所以弹《长门》或会招来怨鬼,《普安》只致祥和。

4. 醉渔唱晚(金陵派)周空明 传谱 演奏:刘正春(宋琴"古调"演奏)

  明、清传谱中原有《醉渔唱晚》一曲,有着不同的解题:有说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所作;有说是据张仲宗的词而作;还有说“与《渔歌》音同而调异”,并说“实有笑傲烟云,醉乡酣美之意”等等。明刊本《西麓堂琴统》(1549)所载之解题:“陆鲁望与皮裘美泛舟松江,见渔夫醉歌遂写次曲。西塞山前,桃花流水,其兴致恐不相上下也。”明刊本《太音补遗》(1557)所载之解题:“次曲盖本张仲宗词云:‘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忌昏晓;醉眼冷看朝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清刊本《诚一堂琴谱》(1705)后记中说:“奇音妙趣,描写醉态,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目前流行的此曲,据说传自张孔山。音乐利用切分节奏,滑音指法和音型的重复来表现豪放不羁的醉态。其中有表现放声高歌的音调和类似摇橹声的音调。全曲的素材精练,结构紧严,体裁短小,形象鲜明,是近代川派的代表琴曲。

5. 捣衣(诸城派) 梅庵琴谱 演奏:刘赤城(元琴"一天秋"演奏)

  《捣衣》古琴曲。传为唐代潘庭坚作。秋凉时节,家家妇女都为亲人赶制冬衣,为此需要捣衣,故又名《秋杵弄》、《秋院捣衣》。乐曲表现了妇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杨抡《太古遗音》分析其乐曲内容是:“始则感秋风而捣衣”,“继则伤鱼雁之杏然”,“终则飞梦魂于塞北”。

  刘赤城,“诸城派”第三代传人,少自家承,师从名门,并融众家之长。5岁从父习琴,8岁登台演奏,受业于诸城大师徐立荪(在《英雄会》里为徐主荪,请确认)。刘老操缦六十余载,其艺冠绝,抚桐引操,批栎习习,微音攒越,余响飘迈,四座倾倒。生平致力传承琴学,重建梅庵琴社,声名远着,被誉为“中国大陆国家级音乐家”,蔚为一代古琴宗师。

  刘老挟倾城之宋朝古琴秋风,奏诸城派之经典名作,尽显诸城神韵。神器与大师完美结合,传世琴典之经典再现。传承古音绝响,聊慰雅士清听。

  历千年风霜之宋代古琴“秋风”,其状古朴,其音韵绝。清声激越,沉声若雷。流传千年,其珍弥贵,价值连城!被誉为“中国大陆国家级音乐家”的古琴名家、诸城派掌门演绎本派名曲!曲曲动人,绕梁三月!正所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思妇之声,哀婉动人,感人至深。

6. 搔首问天(诸城派) 梅庵琴谱 演奏:刘赤城(元琴"一天秋"演奏)

  《搔首问天》最早见于《五知斋琴谱》,表达了一种忧抑悲愤的情绪。

  搔首问天:古琴曲,又名《秋塞吟》、《水仙操》。此曲初见于《五知斋琴谱》(清徐琪撰于1722年),但正名作《秋塞吟》。三个曲名虽同为一曲(曲调大同小异),但解题内容却迥然不同。今山东诸城派按《搔首问天》诠释音乐。《梅庵琴谱》(王燕卿传谱,徐卓编述)在其后记说:“本曲即《离骚•天问》篇之意。内容极尽忧抑悲愤之情。”

  第一段,泛音由高音区移向中音区,并转入低音散音、自由跌宕的旋律,音区大幅度的音变化,给人以孤高旷达之感。此后,旋律在中、低音区徘徊,音调起而又伏,第三段反复吟叹,尤如“低徊穷思,不得申诉之苦,及俯仰哀号无可奈何之慨”(《梅庵琴谱•搔首问天•后记》)。第四、五、六段中,旋律多次冲向高音区,表达了“或仰天长号,或俯首深思”的情绪。第七、八、九段连续快弹,一气呵成,有“悲愤欲绝之势”。全曲以无可奈何抑郁之情而终结。

7. 梅花三弄(广陵派) [明]《神奇秘谱》 演奏:张子谦(明琴"惊涛"演奏)

  张老的“梅花三弄”,不同于我们常听的那首“梅花三弄”。古琴音乐流派多,谱子的版本更多。张老所弹是根据清代《蕉庵琴谱》打谱的广陵派琴曲,乐曲前半部分恬静安详,后半部分动荡不安,表现梅花迎风摇曳、坚韧不拔的性格。因其泛音主题在不同音位上出现了三次,故称“三弄”。清亮剔透的泛音与张老右手略带斜势的偏峰触弦所发出的浑厚按音、散音,跳动的泛音主题和抒情的发展乐段,使音乐充满活力。虽然古琴的音量远不及其它乐器,但它可以在自己特有的音量空间内,向人们展现她极其丰富多彩的音色和音响效果,在统一中求万变。乐曲尾声处,一个远关系转调,会使您觉得耳目一新。张老曾赋诗《咏梅》:“一树梅花手自栽,冰肌玉骨绝尘埃。今年嫩蕊何时放,不听琴声不肯开”。

8. 龙翔操(广陵派) 张龙翔 打谱 演奏:张子谦(明琴"惊涛"演奏)

  “龙翔操”是张老的拿手好戏,曾有不少人慕名专门向他学习此曲。据张老《操缦琐记》记载:五十年代初,由于喜此曲者众多,他就每星期在琴会亲授,因此不少人弹的“龙翔”都得到过张老的亲传。“龙翔操”的音乐跌宕起伏,节奏变化万端,没有固定的2/4、3/8等节拍可依,而是多种拍子复合出现,并贯穿始终。张老演奏的“龙翔”,正是在这种多变的、别人听来似无固定节奏的音乐中驰骋。乐曲开始的第一句,虽然只有几个音符,就表现了明显的节奏、力度以及音色的对比和变化,这是其它琴家所没有的。乐句与乐句之间、乐段与乐段之间处理得丝丝入扣,使整首乐曲听来一气呵成。传统的琴书大都认为“龙翔操”描写的昭君出塞的故事,但张老凭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则另有高论:依我的体会,她更象庄周梦蝶,有我无我,似有并无,似无却有,“与天地俱化,与太虚同体”。1984年张老写下“听弹‘龙翔’”的绝句:“抚弦动操间,龙翔去无迹。仿佛有余音,萦回绕天际。”这实际上是张老自己演奏境界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