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时间控制器接线图:黄光裕、陈晓、张大中的江湖往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4:09:16

  黄光裕、陈晓、张大中,三个曾经的朋友、伙伴和敌人,构成了一个不一样的商业江湖。陈晓最终还是退出了江湖。
  在过去的几个月,关于国美去黄失败的传言已经纷纷扰扰。这家拥有1162家门店,市值341亿港元的中国最大家电连锁公司,在历经28个月的动荡之后,得以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故事,以陈晓的出局而结束。
  3月9日午后,北京天气晴朗。
  陈晓走出来的时候,阳光还很刺眼。他坐进了银灰色的迈巴赫里,有记者轻轻敲了敲车窗,他没有转过头。他也没有说话,脸上不带什么表情。车子从簇拥的人群中向前,加速,一拐就上了霄云路。
  霄云路上的鹏润大厦曾经是北京城最大的一座建筑,2000年它被建成的时候,主人黄光裕刚过而立之年,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多么叱咤风云,距离他被胡润列为中国首富的日子还有4年时间。陈晓和黄光裕曾在鹏润大厦的18层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办公室,现在,陈晓的那间办公室已被紧紧关上了门。
  5年前,也是那么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他带着张大中来鹏润大厦见黄光裕。张大中是地道北京人,比他年长11岁,性格挺倔强。两个人的相同之处是做人都够精明。张大中后来对陈晓简直恨之入骨,他连见都不愿再见陈晓一面,他说那天的事就是个阴谋。
  那不是陈晓唯一一次被卷入所谓的阴谋,后来那场更大的纷争才真正改变他的人生。现在,接替他董事局主席位置的人正是张大中。黄光裕的妻子杜鹃已成为这家公司幕后的控制者。
  上海人陈晓离开的时候,黄光裕还在狱中,等待他的还有十几年无法预测的时光;张大中正打点行装,他已经计划好一次去巴西的旅行。
  机会 Opportunity
  张大中从来没有想过,他还会再被请回到鹏润大厦,而且是坐在国美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上。大中和国美,两家公司以前常把门店开在北京的同一条街上,跟黄光裕之间,有十多年时间,他们都是同城的死对手。当然,也正是黄光裕,成全他归隐江湖。
  30年前,无线电爱好者张大中在自家厨房里捣鼓了60盏落地灯,悄悄卖掉它们之后,他辞掉了供销社电工的工作。他说那份工作不符合他的理想,不安分的他把“张记电器加工铺”开了起来。渐渐地,他的生意转到了电器零配件销售上。到1986年,在距离西单不远的灵境胡同8号,张大中租下一个十几平米的门店,成为零售业的小老板,北京最早的一批个体户。
  这个时候,黄光裕和他的哥哥黄俊钦正想办法四处筹钱。黄光裕(那时他名字为黄俊烈)17岁,这个潮汕青年初中没有毕业,他跟着哥哥跑出来闯天下。他们靠背着背包倒腾家电已稍稍有了一些积蓄,决定盘下珠市口东大街一家名字叫“国美”的服装店。正是那一年的晚些时候,中国放开了政策,零售业允许开分店了。
  黄光裕和张大中这两个日后北京家电零售业绝对的大佬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了他们事业的第一步。但他们要真正注意到对方,可能还要等上十来年的时间。1996年前后,李东生、倪润峰们带着他们的中国家电品牌迅速崛起,黄光裕开始在他的货架上放上大批国产家电,随后,他主持的渠道革命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中国家电市场一步步进入到连锁竞争的时代。
  再回到1986年,陈晓—这个促成黄光裕和张大中20年后在鹏润大厦握手的人,跟上海这座当时在改革开放上稍稍落后的城市一样,正在南汇县工业局的第三产业办公室任职。小时候的重病让陈晓的腿落下残疾,十几岁时父亲去世了。等到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因身体原因他又没有被录取。
  在中国,那正是一个彩电紧俏供应的年代,陈晓机缘巧合地也进入了这个行当。靠着自己的能干,之后他被县商业局请去当家电批发站的领导,他将批发站的名字改成了“永乐家电批发总公司”。等到下一轮改革开放在上海启动的时候,公司改制,陈晓决然辞职,带走“永乐”的品牌,拉了一些投资成立了上海永乐家电,成为董事长。
  这三个男人,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他们都进入了同一行业。家电,几乎是那个时代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唯一标准。最初,进口品牌几乎主导着这个市场,许多商品还是从走私渠道进入。这是一个典型的卖方市场,传统国营百货商场里货源紧张,价格也不够灵活。张大中看到了市场空白,狠狠心开出了几万平米的玉泉路店。黄光裕果断地决定绕开中间商,直接与厂商合作,最终让自己成为中心。敏锐、胆量、聪明和努力,在这几个人身上,都可以看到。
  对于家电连锁经营来说,规模就意味着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多的利益。黄光裕从1999年即开始拓展天津市场,继而把目光转向全国扩张。2001年12月,国美在12个城市共拥有49家直营连锁店及33家加盟连锁店,总资产达到5亿元。而直到2003年,张大中才走出北京,在天津开出第一家门店。
  2004年6月,国美实现以借壳方式在香港上市,黄光裕资产突破100亿元,国美电器的直营门店随即扩张至达200家。这一年的7月,张近东的苏宁电器也在深圳中小板上市,融资4亿元。
  陈晓此时也在上海拓展永乐并筹备上市,张大中仍埋头于北京,当时已经开出了40多家门店,相当于国美和苏宁在北京门店之和。
  但那时,张大中对股票和资本市场心存芥蒂,并且一度以“永不上市”的宜家当榜样。在全国扩张上大中也慢了一步。2005年10月14日,永乐在香港联交所实现IPO,融得10.5亿港元,这时的张大中刚刚开始准备启动全国扩张战略。
  后来,张大中不停地反思过这些问题。但机会一旦失去,事情就走向了别样的轨迹。
  资本 Capital
  黄光裕还是决定先给张大中发一条短信。在那之前,张大中和陈晓已经亲近得如同家人,大中和永乐决定合并,以对抗国美和苏宁。黄光裕赶在两人签约的前一天,向张大中试探性地抛出了橄榄枝,“你跟永乐签还不如跟我签呢。”
  黄光裕的“好意”让张大中停下来琢磨了一会,但他没有理会。虽然张大中算不得目光深远之人,但在北京,他确实是厉害角色。张大中揣测黄光裕没安什么好心。
  何况,此刻他只认为陈晓才是与他惺惺相惜之人。他们的结识十分偶然。在一次家电厂商的年会上,张大中上前扶了一把差点跌倒的陈晓,两人自此成为了朋友。几年后,当陈晓提出将永乐和大中—分别占据着上海和北京这两大市场的公司—合并时,张大中动心了。他甚至没有过多考虑,也没有请律师,就在那份合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根本不会想到,陈晓心里还有别的盘算。
  黄光裕后来跟人说,陈晓真是狡猾,明明是他给自己先打的电话,谈的合并,但到了桌子上却是寸步不让。黄光裕最大的对手是张近东的苏宁,而陈晓能够给他的不仅仅是永乐,还有大中。
  于是,2006年5月一个午后,陈晓下了飞机先到了张大中的办公室,闲聊几句后他说要不去鹏润大厦坐坐。张大中满腹孤疑地跟着去了,等到在黄光裕偌大的办公室里坐下来之后,张大中发现自己被骗了。
  陈晓摊牌,他已经跟黄光裕谈好了收购的事情,并邀请张大中也一起加入新国美。张大中愤怒了,他被戏弄了一番,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精明的上海人投靠了黄光裕的怀抱,而且还将他当成了筹码。
  因为陈晓并不想输。永乐在上市之前跟摩根士丹利签订了对赌协议,一旦公司未来的利润不能达到一定数目,陈晓会失去公司的部分股权。眼看着公司情况不容乐观,陈晓想到合并大中来做大利润。但这一步却又遭到摩根士丹利的反对。他又想到了黄光裕—大中作为国美死敌的价值,让其成为绝好的筹码。
  那一次会面之后便是朋友的反目和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将永乐卖给国美的陈晓仍要求张大中继续履行合约,不然就要支付4.5亿元的赔偿。正当张大中气愤难平时,张近东出现了。
  国美和永乐的结合让张近东感到紧张,之前两家公司的门店数量差距只有几十家,现在被拉开到了300家。如果收购大中,那么与黄光裕之间仍能取得平衡。张近东慷慨地开出了30亿的价格,双方谈判步步深入。
  2007年,国美在北京有50多家门店,与大中相比还少了几家,但此时的国美和大中已经不是一样的企业了,国美在全国扩张到近千家门店,现金充裕。令黄光裕忌惮的是张近东,苏宁的市值远远高于国美,它在北京也开出了近40家店,如果大中落入他手,事情会变得有些糟糕。
  错失了上市和扩张机遇的张大中已经不大有信心继续做大自己的企业,他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将筹码握在自己的手里。他觉察出还有更好的价格在等着他,一直没有放弃与黄光裕的谈判。在张大中与张近东达成最终协议只剩下“最后一厘米”的时刻,黄光裕下定决心不让张近东把大中变成插入国美心脏的“致命匕首”。他咬牙下了重注,比张近东又多加了6个亿。
  在收购了永乐和大中之后,黄光裕的国美达到了发展顶峰,他将北京和上海的最大的两个对手都已拿下。黄光裕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房地产和资本运作上—十几年前,他就已经渐渐迷上了这些。张大中离开去做投资,过上了悠闲的生活。
  到2007年12月,国美在全国共拥有726家门店,净利14.65亿元,而苏宁电器在全国共拥有632家门店,净利11.27亿元。
  利益 Profit
  拥有3%国美股权的陈晓扮演着自己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张大中曾提醒黄光裕不能太过信任这个人。但黄光裕心里并不认为陈晓会是个威胁,在他合并永乐并让陈晓坐上国美总裁位置之后,陈晓表现得很得体,话语不多,对自己十分恭敬。黄光裕懂得陈晓的价值,他需要这个聪明又有能力的人来替他管理国美。尽管他给陈晓安排了同自己一样的车、一样的办公室和一样的午餐,但终究是他才有绝对的控制权。
  陈晓根本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有摧毁这种控制权的可能。当年他还在国营企业当经理人,为给妻子治病四处举债,最终妻子还是离他而去。无法在经济上承担家人的不幸,令他一度很痛苦,他觉得自己得到的并没有付出的那么多。在国美,他同样渐渐产生了这种挫败感。直到2008年11月17日黄光裕出事,陈晓还未意识到,也许自己“得到更多”的机会来了。
  那一天傍晚,迈巴赫将要转弯进入霄云路时,黄光裕被警察拦下并带走。事后得知,黄因涉嫌操纵股市、内幕交易等行为被警方侦缉。从那一刻开始,国美陷入前所未有的灾难。
  在黄光裕入狱的两个月后,陈晓被推到了国美董事局主席的位置上—国美的情况已经让人感到窒息,资金链告急,一旦供应商们不再相信国美,公司就将马上倒下。黄光裕的妻子杜鹃也被警方控制,他的两个妹妹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如此混乱的局面,最好的人选就只剩下陈晓。陈晓亲口答应,一定帮黄光裕好好管好公司。
  黄光裕也说不清,对陈晓的不信任是从何时开始渐渐滋生的。他在监狱中看书、看报纸,想公司的事情,从律师的口中听到来自公司的消息。但无论如何,内心中一些事件即将失去控制的危机感是与日俱增的。
  陈晓通过律师跟他讨论引进财务投资者来缓解现金危机的事情,黄光裕再次叮嘱他不能放弃控制权。陈晓对控制权这三个字感到熟悉,这个机会,比当年永乐改制时他所遇到的机会更好。在一群对国美虎视眈眈的投行之中,其中有一家的高管叫竺稼,帮助陈晓在多年前运作永乐上市,也是让他见识到资本究竟有多可怕的人。日后,黄光裕家族指责陈晓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竺稼和他的贝恩资本,还开出了许多对黄光裕来说异常苛刻的条件。
  黄光裕是一个时时刻刻霸气外露的人,做事狠,自己说了算,所有人都要理所应当地拥护他的权威。即使在狱中,当跟他提起股权激励的问题时,他还是极力反对。这些人是跟随他打拼天下多年的下属甚至是亲人。在陈晓擅自做主给他们进行股权激励后,黄光裕感到极大的不安:笼络了管理层的陈晓现在控制了局面,这个当年被摩根士丹利逼到走投无路而把永乐卖给自己的人,正一步步企图成为国美的控制人。
  之后,发生在黄光裕家族和陈晓之间的就已经是真正公开的战争。在陈晓的背后,还有真正的主角—资本和投资银行,陈晓只是代言人,被突如其来的欲望绑架着一步步向前。
  陈晓跟相识多年的记者说,黄光裕是垂死挣扎,结果是“鱼会死而网不会破”。他后来又有些犹豫,觉得这话说出去不太合适,提醒记者最好别写在文章里,但他也没有最后坚持。那天的早些时候,陈晓主持的国美董事会提起了对黄光裕的法律诉讼,而在前一天,黄家发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信函,要求撤销陈晓执行董事和董事局主席的职务。(详见本刊2010年8月16日封面故事《谁是国美的敌人?》)
  张大中在这个时间选择站在黄光裕这一边。他挑选了一个最恰当的时机、将一手建立的大中以极高溢价卖给黄光裕之后,投资、度假、聚会、看书和打网球成了他生活的内容。他向黄家表态,如果需要自己愿意提供经济上的帮助。他只是不知道,这种帮助居然还会包括日后担任国美的董事局主席。
  黄光裕最终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在决定胜负的特别股东大会上,虽然他并没有如愿将陈晓开除出国美,但随后一轮一轮的谈判,事情有了转折。黄家豪赌式地威胁将分拆非上市门店—将国美公司本身的利益作为筹码之后,陈晓和资本结成的同盟就变得并不那么牢不可破了。一切其实都归于利益。
  陈晓在开完最后一次在鹏润大厦的董事局会议之后,选择当晚离开北京。这座城市他生活了4年多,许多激情、感慨和无奈,也就都留在了这里。
  张大中没有改变自己旅行计划的想法,即使这一时刻,对于三位曾经是朋友、伙伴和敌人的大人物来说,都非同寻常。对国美来说,他几乎是唯一合适的人选,懂得这一行,可以被大股东和贝恩方面同时接受。
  与陈晓不同的是,张大中只是国美的事局主席,他可以每年在董事局会议上投票,但不参与公司的日常运营,这不会打扰他目前的生活。
  而对于黄光裕来说,他当然明白,这个江湖,不能有第二个陈晓。
  黄光裕
  籍贯:广东汕头潮阳
  出生日期: 1969年5月9日
  所创建公司:国美电器
  创立时间:1987年
  门店数:1162家(2010年中报)
  市值:341亿港元(2011年3月14日)
  1987 1987年的第一天,潮汕青年黄光裕和哥哥在北京珠市口的“国美”服装店开业,店里也售走私家电;
  1995 与哥哥分家,黄光裕分到“国美”品牌,当时在北京已开出6家零售门店;
  1996 国美转型销售国产家电,并随后发起了对渠道的革命;
  1999 国美在全国扩张上先走一步,先后进入天津和上海;
  2006 7月,国美宣布并购永乐,张大中此前拒绝加入新国美,双方开始旷日持久的仲裁官司;
  2007 12月,在最后时刻,黄光裕以36亿的极高溢价拿下大中,接手其61家北京门店;
  2008 11月,黄光裕被捕,国美陷入危机;
  2010 5月,在股东大会上否决贝恩3名董事进入董事会,国美内战全面公开化;9月,特别股东大会上弹劾陈晓失败,随后继续谈判,直到签订《谅解备忘录》;
  2011 3月,陈晓离职,黄光裕家族重掌国美控制权。
  张大中
  籍贯:北京
  出生日期:1948年3月
  所创建公司:大中电器(2007年12月被国美收购)
  创立时间:1993年
  门店数:61家(2007年12月)
  市值:36亿元(2007年12月)
  1982 辞去供销社电工工作,无线电爱好者张大中办起了“张记电器加工铺”;
  1986 在灵境胡同,张大中的第一家电器原配件门店开业;
  1993 寻找到市场空白的张大中租下几万平米开出大中音响城,后转为家电城;
  2005 2005年初,固守北京的张大中启动了全国扩张,此时他在北京仍领先于国美;
  2006 4月,接受陈晓提议合并大中与永乐,当年两家在北京和上海各占50%以上市场份额;
  2007 与陈晓决裂后的张大中选择与苏宁联合,两方谈判步步深入,离签订最后合约只有一步之遥;1月,大中作价36亿元被国美收购;
  2008 张大中成立大中投资,退出家电圈;
  2011 3月,张大中回归,担任国美董事局主席和非执行董事。
  陈晓
  籍贯:上海
  出生日期: 1959年初
  所创建公司:永乐电器(2006年7月被国美收购)
  创立时间:1996年
  门店数:225家(2006年6月30日)
  市值:89亿港元(2006年4月21日)
  1985 进入到上海南汇县工业局第三产业办公室就职,将紧俏的彩电卖给市民、搭配的滞销产品卖到外地;
  1990 陈晓被请去县商业局家电批发站当领导,他把批发站名字改为“永乐家电批发总公司”;
  1996 公司转制,陈晓辞职后创办了上海永乐家电,任董事长;
  1999 开出上海首家家电大卖场;
  2005 10月,永乐在香港上市,融资10亿。此前,与摩根士丹利签订了对赌协议;
  2006 4月,宣布与大中的合并,陈晓用价值22亿的股票换大中100%股权。此举受到投行的反对;7月,永乐被国美收购,陈晓任新公司总裁;
  2009 2009年初,陈晓被委任为国美董事局主席,随后负责引入外部投资者,最后圈定贝恩资本;7月,完成对国美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此事黄光裕事先并不知情;
  2010 特别股东大会后,与大股东签订《谅解备忘录》,约定一年内离开国美;
  2011 3月,辞去国美董事局主席和执行董事职务,离开北京。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作者:金晶)